CN116143323A - 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3323A
CN116143323A CN202211541095.9A CN202211541095A CN116143323A CN 116143323 A CN116143323 A CN 116143323A CN 202211541095 A CN202211541095 A CN 202211541095A CN 116143323 A CN116143323 A CN 116143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water
tank
treatment
ballas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10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阳
谢晓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q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q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q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q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410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33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43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3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5/00Softening water; Preventing scale; Adding scale preventatives or scale removers to water, e.g. adding sequestering agents
    • C02F5/02Softening water by precipitation of the hardnes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溶气气浮单元,用于对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除污处理,并将去硅除污处理后的第一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压载沉淀单元,用于对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用于对第二废水中固体悬浮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标准出水。本实施例先通过溶气气浮单元对炼化一体化废水进行去硅处理,之后结合压载沉淀单元再次对废水进行去硅处理;由此通过两级去硅处理,能够很容易将处理系统出水中的硅含量降到15mg/L以下,从而使得处理后的出水满足标准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炼化一体化项目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装置排出的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处理循环水场排污水、化学水处理站、凝结水处理装置排水。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利用“高效溶气气浮池+高密度沉淀池+过滤池+双模装置”工艺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然而经过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中仍然含有硅、硬度和碱度,无法满足《炼油化工企业污水回用管理导则》的优质再生水水质指标。
现有废水处理系统通过在高密度沉淀池中添加氧化镁以去除废水中硅,并结合高密度沉淀池中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双减法对废水进行除硬处理。现有工艺运行镁剂投加量很大,且出水的硅也不稳定,只能够将出水中硅处理到20mg/L左右,不能够将出水中硅处理的更低;而且镁剂的投加导致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量也很大。为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废水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处理系统处理废水后污泥量大且出水硅不能够稳定达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处理系统能够对炼化一体化废水进行有效去污处理,从而降低了出水中的硅含量和处理系统的污泥排放量,进而使得出水满足标准排放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溶气气浮单元,用于对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除污处理,并将去硅除污处理后的第一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压载沉淀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废水中固体悬浮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标准出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通过废水调节罐对炼化一体化的生产废水进行匀质处理后按照预设输出量通过废水提升泵输送至溶气气浮单元;所述溶气气浮单元对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除污处理,并将去硅除污处理后的第一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对所述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所述V型过滤池对所述第二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将过滤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对过滤后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并将收集废水输送至膜处理装置;所述膜处理装置对收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输出标准出水。
可选的,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包括:第一快混池、第二快混池、絮凝池、沉淀池,以及旋分装置;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对所述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包括:所述第一快混池利用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对所述圆形气浮池输出的一部分废水进行除硅除硬处理,生成第三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输送至第二快混池;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至少包括碳酸钙絮体和硅铝酸盐絮体;所述第二快混池利用可溶性铁盐对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得到第四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输送至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利用PAM和压载物对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五絮体废水输送至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对所述第五絮体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将沉淀处理后废水作为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且将沉淀处理后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通过回流泵输送至旋分装置;所述旋分装置对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进行旋分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压载物输送至所述絮凝池。
可选的,所述将沉淀处理后废水作为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包括:利用酸对所述沉淀处理后废水进行PH值调节,得到第二废水;所述第二废水的PH值为6-8;将所述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溶气气浮单元,用于对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除污处理,并将去硅除污处理后的第一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压载沉淀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废水中固体悬浮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标准出水。本实施例先通过溶气气浮单元对炼化一体化废水进行去硅处理,之后结合压载沉淀单元再次对废水进行去硅处理;由此通过两级去硅处理,能够很容易将处理系统出水中的硅含量降到15mg/L以下,从而使得处理后的出水满足标准排放。另外,本实施例压载沉淀单元是以压载物为中心形成絮体,因此在利用压载沉淀单元对第一废水进行沉淀处理时压载物能增加矾花絮体的密度,从而使得絮体沉降性更佳,进而提高了沉淀处理后出水的水质。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溶气气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压载沉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溶气气浮单元,用于对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除污处理,并将去硅除污处理后的第一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压载沉淀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废水中固体悬浮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标准出水。
具体地,溶气气浮单元不仅具有常规溶气气浮池的固液分离作用,还具有去除废水中硅的作用。例如:常规溶气气浮池具有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在这里,溶气气浮单元可以为高效溶气气浮单元。
压载沉淀单元不仅具有常规高效沉淀池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去除废水中硅的作用。例如:高效沉淀池主要是为了使废水中的浑浊液体达到一定程度的固液分离而使用的。
过滤单元能够对第二废水中不同粒径的固体悬浮物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对第二废水中污染物实现深度处理,提高了处理系统出水的各种指标,从而使得出水满足《炼油化工企业污水回用管理导则》的优质再生水水质指标。
本实施例利用溶气气浮单元和压载沉淀单元先后对炼化一体化废水进行除硅处理;由此通过两级除硅处理,能够很容易将处理系统出水中的硅含量降到15mg/L以下,从而使得处理后的出水满足标准排放。而且本实施例利用压载沉淀池对第一废水进行沉淀处理,能够将第一废水的上升流速提高至现有上升流速的2倍,从而提高了处理系统对炼化一体化废水处理的效率,进而解决了现有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受限的问题。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溶气气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溶气气浮单元包括:混凝池,用于接收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并利用偏铝酸钠作为混凝剂对所述匀质废水进行去硅处理;所述快混池将去硅处理后的第一絮体废水输送至絮凝池;其中,所述第一絮体废水中至少包括硅铝酸盐絮体;絮凝池,用于利用絮凝剂对所述第一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二絮体废水输送至圆形气浮池;圆形气浮池,用于对所述第二絮体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固液分离后的一部分废水输送至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另一部分废水通过溶气回流泵加压输送至溶气罐;溶气罐,用于对所述另一部分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处理,并将加压溶气处理后的溶气水输送至所述圆形气浮池。
具体地,混凝池的输出端与絮凝池的输入端相连接,絮凝池的输出端与圆形气浮池的输入端相连接,圆形气气浮池的输出端与溶气罐的输入端相连接。
将匀质废水输送至混凝池中,并向混凝池中添加偏铝酸钠,混凝池进行去硅处理后将生成的第一絮体废水输送至絮凝池中;然后向絮凝池中添加絮凝剂,絮凝池进行絮凝处理后将生成的第二絮体废水输送至圆形气浮池;圆形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后生成的浮渣、污泥和废水;其中,浮渣进行浮渣外排,污泥进行污泥外排,一部分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另一部分废水输送至溶气罐;向溶气罐中输入压缩空气,溶气罐基于压缩空气对另一部分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处理,生成溶气水;最后溶气罐将溶气水回流至圆形气浮池。
需要说明的是,混凝池中的偏铝酸钠作为混凝剂不仅对匀质废水具有混凝作用,例如:对匀质废水中高分子污染物进行吸附;而且偏铝酸钠还对匀质废水具有除硅作用,例如:偏铝酸钠与废水中的硅进行反应,能够有效生成硅铝酸盐小絮体。
在这里,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缩写PAM)。
例如:向混凝反应池中投加偏铝酸钠与匀质废水中的硅进行反应,能够有效生成硅铝酸盐小絮体;然后在絮凝池中投加絮凝剂PAM,通过投加絮凝剂使得细小的絮体联合变大,从而在絮凝池中形成比较大絮体;由于此类的大絮体密度比较小,因此均比较能够很好与与微气泡接触并通过黏附力作用粘附在一起,形成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聚结物,从而促使聚结物上浮至池体的表面,处理后的废水下沉通过清水区并且经池底的多个出水口排出至圆形气浮池。由于圆形气浮池是采用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因此第二絮体废水经过圆形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后,一部分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另一部分废水经管道过滤器进一步过滤后,通过溶气回流泵加压输送到溶气罐内进行加压溶气,形成的溶气水再次输送至圆形气浮池,溶气水在进入气浮池后,在压力骤降及特殊设计的压力释放器作用下释放出大量的微小气泡并与絮体油滴等黏附结合,之后在分离区中上浮到圆形气浮池表面,最终通过负压收渣系统排出浮渣。形成比较重的絮体会在圆形气浮池底部聚集,然后外排。
本实施例通过在混凝池中添加偏铝酸钠,能够将匀质废水中硅转化为硅铝酸盐小絮体,之后经过絮凝处理以及圆形气浮池处理,从而将大部分硅酸铝盐以浮渣或絮体的方式排出系统外,由此降低了处理系统出水的硅含量,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出水的硅指标。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压载沉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包括:第一快混池,用于接收所述圆形气浮池的一部分废水后利用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进行除硅除硬处理,并将除硅除硬处理后的第三絮体废水输送至第二快混池;其中,所述第三絮体废水中至少包括硅铝酸盐絮体和碳酸钙絮体;第二快混池,用于利用可溶性铁盐作为混凝剂对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得到第四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输送至絮凝池;絮凝池,用于利用絮凝剂和压载物对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五絮体废水输送至沉淀池;沉淀池,用于对所述第五絮体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沉淀处理后废水作为第二废水输送至过滤单元;所述沉淀池,还用于将沉淀处理后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通过回流泵输送至旋分装置;所述旋分装置设置在所述絮凝池上方的旋分装置;所述旋分装置用于对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进行旋分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压载物输送至所述絮凝池。
具体地,第一快混池的输出端与第二快混池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快混池的输出端与絮凝池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絮凝池的输出端与沉淀池的输入端相连接,沉淀池的第一输出端与旋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旋分装置的输出端与絮凝池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快混池中的偏铝酸钠作为混凝剂不仅对圆形气浮池输出的废水具有混凝作用,例如:对废水中高分子污染物进行吸附;而且偏铝酸钠还对废水具有除硅作用,例如:偏铝酸钠与废水中的硅进行反应,能够有效生成硅铝酸盐小絮体。
第一快混池中的氢氧化钠通过调节废水中的PH值,使得废水中的HCO3 -与NaOH反应生成的CO3 2-与水中的钙进行反应生成CaCO3沉淀,从而降低废水的硬度。
例如:通过圆形气浮池的输出的一部分废水进入到压载沉淀单元中,该废水首先进入到第一快混池,然后在快混池中投加NaOH、偏铝酸钠,使其充分反应达到除硅除硬的目的,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钠能够调节废水的PH值,此时废水中的HCO3 -与NaOH反应生成CO3 2-与水中的钙进行反应生成CaCO3沉淀,而偏铝酸钠与废水中的剩余的硅继续反应生成硅铝酸盐;之后经过反应后的第三絮体废水进入到第二快混池2中,通过在第二快混池中投加混凝剂三氯化铁,能够形成氢氧化铁沉淀;由于所形成的氢氧化铁沉淀与碳酸钙矾花均比较偏重,因此很容易与硅铝酸盐结合在一起形成小絮体,从而有利于在后端沉淀池中的沉降,进而降低处理系统出水中的铝含量。之后大量的小絮体进入到絮凝池,以压载物为核心,在絮凝剂PAM的协助下,会形成大量密实的大矾花,最后通过斜管进行沉淀以达到除硅、除硬度目的。最终的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通过污泥外排泵进行污泥外排,部分的污泥与压载物通过压载物回流泵进行回流到絮凝区,在絮凝池上方安装有旋分装置,能够有效将回流回来的污泥微砂进行分离,旋分装置将比较重的压载物旋分出来进入到絮凝区,重复利用。旋分出来的污泥外排到污泥池中。由于压载物会部分损失,因此需要定期向絮凝池中补充压载物。
本实施例利用第一快混池中偏铝酸钠对废水进行混凝处理,生成比较轻的硅铝酸盐小絮体;之后通过第二快混池中可溶性铁盐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吸附硅铝酸盐小絮体,从而形成比较重的小絮体;最后通过絮凝池对小絮体进行增大处理,并利用沉淀池对增大处理的絮体进行沉淀处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氧化镁作为除硅药剂,本实施例采用偏铝酸钠作为除硅药剂,能够将本申请处理系统的污泥量降低至现有处理系统的1/6-1/4,由此降低了本申请处理系统的污泥排放量。而且,本实施例采用可溶性铁盐作为混凝剂,能够有效增强絮体的沉淀效果,且保证出水的铝含量更低。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节罐,用于炼化一体化的生产废水进行匀质处理后按照预设输出量通过废水提升泵输送至溶气气浮单元;高效溶气气浮单元,用于对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除污处理,并将去硅除污处理后的第一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压载沉淀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V型过滤池;用于对所述第二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将过滤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储水池;储水池,用于对过滤后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并将收集废水输送至膜处理装置;膜处理装置,用于对收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得到标准出水。
具体地,废水调节罐的输出端与溶气气浮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溶气气浮单元的输出端与压载沉淀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压载沉淀单元的输出端与V型过滤池的输入端相连接,V型过滤池的输出端与储水池的输入端相连接,储水池的输出端与膜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
压载沉淀单元输出的第二废水进入V型过滤池进行过滤处理,由此去除水中悬浮物。V型过滤池的侧进水槽设计成V形,压载沉沉淀池出水由配水渠进入V型进水槽,水通过V型槽底小孔和槽顶溢流,均匀进入滤池,通过滤料层和配水系统进入底部空间,再进入清水渠内,经收集后进入储水池。然后储水池收集废水进入到膜处理装置,并基于膜处理装置进行深度处理,输出的出水满足《炼油化工企业污水回用管理导则》的优质再生水水质指标。
在这里,本实施例的溶气气浮单元的结构如图2所示,压载沉淀单元的结构与图3所示,在这里不做重复赘述。
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炼化一体化废水处理系统对炼化一体化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废水调节罐对炼化一体化的生产废水进行匀质处理后按照预设输出量通过废水提升泵输送至高效溶气气浮单元的混凝池。
步骤二:所述混凝池利用偏铝酸钠对所述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处理,生成硅铝酸盐絮体;并将包含硅铝酸盐絮体的第一絮体废水输送至所述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利用PAM对所述第一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二絮体废水输送至圆形气浮池;所述圆形气浮池对第二絮体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固液分离后的一部分废水输送至所述压载沉淀单元的第一快混池;另一部分废水经过过滤后通过溶气回流泵加压输送至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对所述另一部分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处理,并将加压溶气处理后的溶气水回流至所述圆形气浮池。
步骤三;所述第一快混池利用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对所述圆形气浮池输出的一部分废水进行除硅除硬处理,生成第三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输送至第二快混池;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至少包括碳酸钙絮体和硅铝酸盐絮体;所述第二快混池利用可溶性铁盐对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得到第四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输送至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利用PAM和压载物对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五絮体废水输送至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对所述第五絮体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利用酸对所述沉淀处理后废水进行PH值调节,得到第二废水;所述第二废水的PH值为6-8;将所述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且将沉淀处理后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通过回流泵输送至旋分装置;所述旋分装置对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进行旋分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压载物输送至所述絮凝池。
步骤四:所述V型过滤池对所述第二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将过滤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储水池。
步骤五:所述储水池对过滤后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并将收集废水输送至膜处理装置。
步骤六,所述膜处理装置对收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输出标准出水。
对比例基于现有技术炼化一体化废水处理系统对炼化一体化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废水调节罐对炼化一体化的生产废水进行匀质处理后按照预设输出量通过废水提升泵输送至高效溶气气浮池的混凝池。
步骤二:所述混凝池利用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um Chloride,缩写PAC)对所述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并将混凝处理后的第一絮体废水输送至所述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利用PAM对所述第一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二絮体废水输送至圆形气浮池;所述圆形气浮池对第二絮体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固液分离后的一部分废水输送至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第一快混池;另一部分废水经过过滤后通过溶气回流泵加压输送至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对所述另一部分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处理,并将加压溶气处理后的溶气水回流至所述圆形气浮池。
步骤三;所述第一快混池利用氢氧化钠和氧化镁对所述圆形气浮池输出的一部分废水进行除硅除硬处理,生成第三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输送至第二快混池;所述第二快混池利用PAC对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得到第四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输送至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利用PAM对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五絮体废水输送至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对所述第五絮体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利用酸对所述沉淀处理后废水进行PH值调节,得到第二废水;所述第二废水的PH值为6-8;将所述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且将最终的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通过污泥外排泵进行外排,部分的污泥进行回流到絮凝池,增加絮凝池絮体的浓度,有效增加小矾花的碰撞机率,节省絮凝剂的药剂投加。
步骤四:所述V型过滤池对所述第二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将过滤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储水池。
步骤五:所述储水池对过滤后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并将收集废水输送至膜处理装置。
步骤六,所述膜处理装置对收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输出标准出水。
本申请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方法的实施例过程如下:
表1福建某炼化项目中炼化一体化的生产废水的原水信息
Figure BDA0003977681700000121
表2基于本申请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各实施例具体参数
Figure BDA0003977681700000122
/>
Figure BDA0003977681700000131
表3基于现有技术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各对比例具体参数
Figure BDA0003977681700000132
/>
Figure BDA0003977681700000141
表4基于本申请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各对比例具体参数
Figure BDA0003977681700000151
/>
Figure BDA0003977681700000161
表5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出水指标
Figure BDA0003977681700000162
通过实施例与对比例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实施例1-3可以得出,按照两级投加偏铝酸钠除硅,除硅除硬效果很好,且能够稳定达标,按照偏铝酸钠的量与去除硅的去除量的质量比为1:0.8-1.2之间。
通过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可以得出采用氧化镁,按照理论投加10-15倍均不能处理到硅15mg/L以下,且污泥量很大为偏铝酸钠除硅的4-6倍泥量。
通过实施例3与对比例4-5可以得出投加相同的偏铝酸钠药剂量,采用一级在高效溶气气浮单元投加偏铝酸钠或者在二级加载沉淀单元处投加偏铝酸钠效果均比两级投加效果差。
通过实施例1-3与对比例6-7可以得出,为了达到出水要求硅合格,如果采用一级投加偏铝酸钠除硅,比两级偏铝酸钠除硅的药剂量大的多。
由此可知,本申请将除硅药剂氧化镁/镁剂变换为偏铝酸钠,能够有效降低污泥产量大概会是现有污泥量的1/4-1/6;现有技术中出水的水质由于采用镁剂很难将硅处理到15mg/L以下,本申请出水的硅很容易做到15mg/L以下;本申请将现有技术中一级高密度沉淀池除硅改为了气浮和压载沉淀池2级进行除硅,通过2级除硅不仅出水水质更好,除硅药剂量更加节省。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溶气气浮单元,用于对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除污处理,并将去硅除污处理后的第一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
压载沉淀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过滤单元;
过滤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废水中固体悬浮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标准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气浮单元包括:
混凝池,用于接收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并利用偏铝酸钠作为混凝剂对所述匀质废水进行去硅处理;所述快混池将去硅处理后的第一絮体废水输送至絮凝池;其中,所述第一絮体废水中至少包括硅铝酸盐絮体;
絮凝池,用于利用絮凝剂对所述第一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二絮体废水输送至圆形气浮池;
圆形气浮池,用于对所述第二絮体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固液分离后的一部分废水输送至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另一部分废水通过溶气回流泵加压输送至溶气罐;
溶气罐,用于对所述另一部分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处理,并将加压溶气处理后的溶气水输送至所述圆形气浮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包括:
第一快混池,用于接收所述圆形气浮池的一部分废水后利用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进行除硅除硬处理,并将除硅除硬处理后的第三絮体废水输送至第二快混池;其中,所述第三絮体废水中至少包括硅铝酸盐絮体和碳酸钙絮体;
第二快混池,用于利用可溶性铁盐作为混凝剂对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得到第四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输送至絮凝池;
絮凝池,用于利用絮凝剂和压载物对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五絮体废水输送至沉淀池;
沉淀池,用于对所述第五絮体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沉淀处理后废水作为第二废水输送至过滤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沉淀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絮凝池上方的旋分装置;
所述沉淀池,还用于将沉淀处理后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通过回流泵输送至旋分装置;
所述旋分装置,用于对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进行旋分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压载物输送至所述絮凝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物为微砂和/或石榴石,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V型过滤池、储水池和膜处理装置;
所述V型过滤池;用于对所述第二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将过滤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储水池;
所述储水池,用于对过滤后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并将收集废水输送至膜处理装置;
所述膜处理装置,用于对收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得到标准出水。
7.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废水调节罐对炼化一体化的生产废水进行匀质处理后按照预设输出量通过废水提升泵输送至溶气气浮单元;
所述溶气气浮单元对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除污处理,并将去硅除污处理后的第一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
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对所述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
所述V型过滤池对所述第二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将过滤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储水池;
所述储水池对过滤后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并将收集废水输送至膜处理装置;
所述膜处理装置对收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输出标准出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气浮单元包括:混凝池、絮凝池、圆形气浮池,以及溶气罐;所述溶气气浮池对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除污处理,并将去硅除污处理后的第一废水输送至压载沉淀单元,包括:
所述混凝池利用偏铝酸钠对所述炼化一体化的匀质废水进行去硅处理,生成硅铝酸盐絮体;并将包含硅铝酸盐絮体的第一絮体废水输送至所述絮凝池;
所述絮凝池利用PAM对所述第一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二絮体废水输送至圆形气浮池;
所述圆形气浮池对第二絮体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固液分离后的一部分废水输送至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另一部分废水经过过滤后通过溶气回流泵加压输送至溶气罐;
所述溶气罐对所述另一部分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处理,并将加压溶气处理后的溶气水回流至所述圆形气浮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包括:第一快混池、第二快混池、絮凝池、沉淀池,以及旋分装置;所述压载沉淀单元对所述第一废水进行去硅沉淀处理,并将去硅沉淀处理后的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包括:
所述第一快混池利用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对所述圆形气浮池输出的一部分废水进行除硅除硬处理,生成第三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输送至第二快混池;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至少包括碳酸钙絮体和硅铝酸盐絮体;
所述第二快混池利用可溶性铁盐对所述第三絮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得到第四絮体废水;并将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输送至絮凝池;
所述絮凝池利用PAM和压载物对所述第四絮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将絮凝处理后的第五絮体废水输送至沉淀池;
所述沉淀池对所述第五絮体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将沉淀处理后废水作为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且将沉淀处理后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通过回流泵输送至旋分装置;
所述旋分装置对具有压载物的污泥混合物进行旋分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压载物输送至所述絮凝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沉淀处理后废水作为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包括:
利用酸对所述沉淀处理后废水进行PH值调节,得到第二废水;所述第二废水的PH值为6-8;
将所述第二废水输送至V型过滤池。
CN202211541095.9A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61433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1095.9A CN116143323A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1095.9A CN116143323A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3323A true CN116143323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9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1095.9A Pending CN116143323A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433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9031B2 (en) Method of treating water and wastewater with a ballasted flocculation process and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process
US7563373B2 (en) Removal of phosphorous from wastewater
CN107082506B (zh) 一种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CN107108289B (zh) 改进的压载的净化系统
KR100957851B1 (ko) 응집제 투입시기에 따른 수처리방법
CN101423262B (zh) 气浮水处理装置
JP4707752B2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水処理システム
CN109264939A (zh) 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240140837A1 (en) Treatment of Liquid Streams 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olids Using Ballasted Clarification
CN109626627B (zh) 高盐灰渣渗滤液预处理方法
CN101708927B (zh) 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CN109110967B (zh) 一种基于膜化学反应器的铝土矿选矿废水回用系统及方法
KR20140099060A (ko) 고속 침전 여과장치를 이용한 터널폐수 처리 시스템
JP2006007086A (ja) 凝集沈殿水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215559437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116143323A (zh) 一种炼化一体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5559636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06384994U (zh) 一种基于磁分离工艺的再生水补给系统
CN206705853U (zh) 一种五金制品生产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KR101045878B1 (ko) 상하수 고도 처리를 위한 고효율 하이브리드 침전지
CN105645636B (zh) 一种泥水分离系统及方法
CN217051902U (zh) 一种载板玻璃研磨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2640046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混凝沉淀系统
CN113415866B (zh) 一种去除废水中硅酸根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63283B (zh) 一种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