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2033A - 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2033A
CN116142033A CN202211609223.9A CN202211609223A CN116142033A CN 116142033 A CN116142033 A CN 116142033A CN 202211609223 A CN202211609223 A CN 202211609223A CN 116142033 A CN116142033 A CN 116142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ehicle
time
temperatur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92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志军
尹丰
马国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092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20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42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20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5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包括: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以获取电池预估温度;基于电池预估温度对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上述方案,能够在下次用车时间前就对电池进行预热。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动力来源,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工作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的电池活性会明显减弱,致使其输出功率大幅下降,进而导致车辆的动力性能大幅下降。由于在低温环境下,其动力电池的放电功率较低,车辆只能先低速运行,待动力电池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电池逐渐升温后,车辆才能恢复至正常的动力性能状态,这会明显增加用户出行所需时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至少提供一种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以获取电池预估温度;基于电池预估温度对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能够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然后基于对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温度进行预估,再基于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能够确定对电池的预热时长,然后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使得在下次用车时间使用车辆时,电池温度较高,从而保障车辆的动力性能。另外,通过对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进行分析确定下次用车时间,无需用户手动输入下次用车时间,节约了用户输入信息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包括:获取车辆在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基于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获取车辆所处环境从当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使得确定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还包括:获取电池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电池温度;基于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包括:基于第一实际电池温度、电池与环境之间的热传导率以及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预估温度。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先获取电池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电池温度,然后基于电池与环境之间的热传导率以及环境温度变化,综合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预估温度,相比于直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而言,前者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车辆在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包括:从天气预报系统获取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天气温度变化;根据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预估环境温度变化。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从天气预报系统获取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天气温度变化,并根据实际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预估环境温度变化条件相比于直接将天气温度变化作为环境温度变化而言,前者确定得到的环境温度变化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预估环境温度变化,包括:获取环境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环境温度;响应于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差异满足预设的差异范围,将天气温度变化作为环境温度变化;响应于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绝对差值不满足差异范围,基于天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一者对天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另一者进行修正,以获取环境温度变化。
在上述方案中,先获取环境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环境温度,然后根据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天气温度的差异,确定是否利用其中一者对另一者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环境温度变化,充分考虑了环境的实际温度与天气预报系统的温度差异,使得最终确定得到的环境温度变化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电池预估温度对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包括:至少基于电池预估温度、电池的目标温度以及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计算预热时长。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考虑电池预估温度以及电池的目标温度以及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预估预热时长,使得预估得到的预热时长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包括:获取在预热起始时间的电池的第二实际电池温度以及环境的第二实际环境温度;至少基于第二实际电池温度、第二实际环境温度以及加热组件的功率,确定实际预热策略;基于实际预热策略,执行控制加热组件进行预热的步骤。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获取在预热起始时间的电池的第二实际电池温度以及环境的第二实际环境温度,然后在结合加热组件的功率,确定实际预热策略,再基于该实际预热策略,执行控制加热组件对电池进行预热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际预热策略包括若干时刻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基于实际预热策略,执行控制加热组件进行预热的步骤,包括:在各时刻向加热组件发送对应的加热功率请求,以便加热组件基于请求的加热功率对电池进行加热。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制定多个时刻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使得能够基于根据电池的预热情况确定加热功率请求,使得预热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历史行车记录包括历史预设时间段内的行车轨迹,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包括:从行车轨迹中确认若干停车点,并对各停车点的若干下电时间以及若干上电时间进行统计,确定车辆在各停车点的停车时间;从若干停车点中,确定下电时间所处位置所属的目标停车点;基于车辆的当前下电时间以及目标停车点的停车时间,确定车辆下次上电的时间。
在上述方案中,历史行车记录中包括历史预设时间段内的行车轨迹,通过车辆的上电和下电规律统计,能够确定车辆的停车点以及车辆在各停车点的停车时间,然后通过判断当前位置处于哪个停车点即可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之前,方法还包括:判断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剩余电量;响应于剩余电量大于预设剩余电量,执行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的步骤;或,响应于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剩余电量,不再执行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的步骤。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电池的剩余电量较低的情况下,不再对电池进行预热处理,防止预热处理消耗了剩余电量导致后续无法完成车辆的正常启动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步:响应于已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且未检测到车辆的上电操作,停止对电池进行预热并执行对电池的保温处理;响应于还未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且检测到车辆的上电操作,停止对电池进行预热。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之后,若用户还没用车,则对电池进行保温,使得用户后续用车时电池的温度还能够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另外,通过在检测到车辆的上电操作之后,及时退出预热处理,减少车辆的用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对电池的保温处理,包括:响应于对电池的保温时长达到预设保温时长,停止对电池执行保温处理。
在上述方案中,对电池的保温时长达到预设保温时长,若继续对电池进行保温处理,很可能导致保温时间过长,继而使得电池耗电量过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预热装置,包括:用车时间预估模块,用于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电池温度预估模块,用于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以获取电池预估温度;预热时长预估模块,用于基于电池预估温度对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预热处理模块,用于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项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能够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然后基于对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温度进行预估,再基于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能够确定对电池的预热时长,然后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使得在下次用车时间使用车辆时,电池温度较高,从而保障车辆的动力性能。另外,通过对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进行分析确定下次用车时间,无需用户手动输入下次用车时间,节约了用户输入信息的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2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步骤S14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预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40-预热装置、41-用车时间预估模块、42-电池温度预估模块、43-预热时长预估模块、44-预热处理模块、50-车辆、51-存储器、52-处理器、6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1-程序指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本方案发明人发现低温环境下,车辆中动力电池的电池活性会明显减弱,致使其输出功率大幅下降,进而导致车辆的动力性能大幅下降。由于在低温环境下,其动力电池的放电功率较低,车辆只能先低速运行,待动力电池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电池逐渐升温后,车辆才能恢复至正常的动力性能状态,这会明显增加用户出行所需时间。因此,本方案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了通过在下次用车前先对电池进行预热,使得车辆在下次使用时电池的温度能够升温至合理的范围内,车辆的功力性能良好,明显缩短了用户出行所需时间。具体对电池进行预热的方式请参见以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至步骤S14。步骤S11: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步骤S12: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以获取电池预估温度。步骤S13:基于电池预估温度对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步骤S14: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
其中,车辆可以是任意包含电池的车辆。示例性地,车辆可以是新能源车辆(例如,电动汽车)、电动摩托、电动自行车等等。历史行车记录用于表示车辆在历史时间段内的行车记录,例如行驶路径、停车的相关信息等。下次用车时间可以是车辆下次上电时间,也可以是车辆执行其他预设操作的时间。本实施例以下次用车时间为车辆下次上电时间为例。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的方式可以是对影响电池温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预热时长可以将电池从电池预估温度预热至目标温度所需时间。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具体可以是从下次用车时间往前推预热时长,作为唤醒车辆的时间点,并在该时间点开始对电池进行预热,另外,也可以是从下次用车时间往前推预设比例的预热时长,作为唤醒车辆的时间点,该预设比例可以是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例如预设比例可以是0.5、0.6、0.7、0.8、0.9等。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能够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然后基于对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温度进行预估,再基于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能够确定对电池的预热时长,然后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使得在下次用车时间使用车辆时,电池温度较高,从而保障车辆的动力性能。另外,通过对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进行分析确定下次用车时间,无需用户手动输入下次用车时间,节约了用户输入信息的时间。
如图2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的方式可以包括步骤S121以及步骤S122。步骤S121:获取车辆在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步骤S122:基于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
车辆在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可以是车辆下电时在地图中的所处位置处对应的环境。示例性地,车辆下电时处于室外停车场A,则车辆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为该室外停车场A对应的环境,或者,车辆下电时处于室内停车场B,则车辆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为该室内停车场B内的环境。
获取车辆在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5环境温度变化的方式可以是基于从天气预报系统发布的该位置处的温度得到。电池的温度一般与环境温度相关,通过获取环境温度的变化,能够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的温度。示例性地,电池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温度一般会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故,一些实施例中,
可以直接将环境温度作为电池的温度,换言之,可以通过对环境温度的0变化进行分析,能够得到电池的温度变化,继而确定下次用车时间的电
池预估温度。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获取车辆所处环境从当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使得确定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更为准确。
5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
还包括:获取电池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电池温度。基于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的方式可以是:基于第一实际电池温度、电池与环境之间的热传导率以及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预估温度。
0获取电池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电池温度的方式可以是对电
池进行温度检测,从而确定电池的第一实际电池温度。如上述,电池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温度一般会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若电池在该环境中的时间较短或电池第一实际电池温度较高,很可能在车辆下
次用车前电池的温度还未与环境温度一致,故可以通过电池的第一实际5电池温度、电池与环境之间的热传导率以及环境温度变化,能够确定电
池的温度在当前环境下的温度变化,继而确定下次用车时间的预估温度。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先获取电池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电池温度,然后基于电池与环境之间的热传导率以及环境温度变化,综合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预估温度,相比于直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而言,前者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车辆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的方式可以是:从天气预报系统获取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天气温度变化。然后,根据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预估环境温度变化。
天气预报系统具体可以是用于发布车辆下电环境的天气信息的系统。根据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预估环境温度变化的方式可以是根据当前环境的实际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异,预估环境温度变化。示例性地,当前环境为室内地下车库,而天气预报系统中发出的当前环境的天气温度一般为室外温度,通过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环境的环境温度变化。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从天气预报系统获取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天气温度变化,并根据实际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预估环境温度变化条件相比于直接将天气温度变化作为环境温度变化而言,前者确定得到的环境温度变化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预估环境温度变化的方式可以是:获取环境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环境温度。然后,响应于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差异满足预设的差异范围,将天气温度变化作为环境温度变化。或者,响应于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绝对差值不满足差异范围,基于天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一者对天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另一者进行修正,以获取环境温度变化。
获取环境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环境温度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车辆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满足预设的差异范围具体可以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处于预设的差异范围内,不满足差异范围具体可以是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处于预设的差异范围。该预设的差异范围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或选择出厂默认设置。换言之,若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差异满足预设的差异范围,则说明环境的实际温度与天气温度基本相同,出于节约计算资源的角度,可以直接将天气温度变化作为环境温度变化。另外,若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绝对差值不满足差异范围,则说明环境的实际温度与天气温度之间的差异较大,若直接将天气温度变化作为环境的环境温度变化是不太合理的,故,可以使用天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一者对天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另一者进行修正,得到环境温度变化。天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一者对天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另一者进行修正的方式可以是使用第一实际环境温度对天气温度变化进行修正,也可以是利用天气温度变化对第一实际环境温度进行修正。示例性地,若天气温度比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低2℃,故,可以是使用第一实际环境温度对当前下电时间至下次用车时间的天气按照2℃的标准进行修正。其中,利用天气温度对第一实际环境温度进行修正的方式为相对过程,此处不做过多叙述。
在上述方案中,先获取环境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环境温度,然后根据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天气温度的差异,确定是否利用其中一者对另一者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环境温度变化,充分考虑了环境的实际温度与天气预报系统的温度差异,使得最终确定得到的环境温度变化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电池预估温度对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的方式可以是:至少基于电池预估温度、电池的目标温度以及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计算预热时长。
电池的目标温度为需要将电池预热到的温度。目标温度可以是目标温度值也可以是目标温度范围。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可以是加热组件的输出功率也可以是在考虑到环境对电池的散热影响之后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实际加热功率。示例性地,在不考虑电池散热的情况下,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可以是加热组件的输出功率。一些应用场景中,考虑到电池在预热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散热的问题,故通过综合考量电池在环境中的散热情况,确定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实际加热功率,确定电池从电池预估温度预热至目标温度的时长。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考虑电池预估温度以及电池的目标温度以及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预估预热时长,使得预估得到的预热时长更为准确。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的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141至步骤S143的内容。步骤S141:获取在预热起始时间的电池的第二实际电池温度以及环境的第二实际环境温度。步骤S142:至少基于第二实际电池温度、第二实际环境温度以及加热组件的功率,确定实际预热策略。步骤S143:基于实际预热策略,控制加热组件对电池进行预热。
其中,预热起始时间的确定方式可参考上述,例如从下次用车时间往前推一个预热时长或预设比例的预热时长,从而确定得到预热起始时间。电池在预热起始时间的实际温度可能与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不同,若直接使用电池预估温度制定实际预热策略,很可能导致基于该实际预热策略对电池进行预热至下次用车时间时电池的温度无法达到目标温度或在下次用车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到达目标温度却仍然对其进行预热处理,导致电量的浪费或者电池温度过高等问题出现。基于第二实际电池温度、第二实际环境温度以及加热组件的功率的方式可以是基于加热组件的功率范围确定实际预热策略,示例性地,可以基于加热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最佳输出功率或最小输出功率等确定的该实际预热策略。实际预热策略指的是对电池进行预热的方式。一些应用场景中,实际预热策略可以包括加热组件的输出功率等。另一些实施例中,在预估得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之后,基于电池预估温度、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预估温度以及加热组件的功率,确定初始预热策略,在第二实际环境温度与环境预估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电池的第二实际电池温度与电池预估温度之间的差异小于预设差值时,将初始预热策略作为该实际预热策略。当然,若存在其中一个或多个差值大于对应的预设差值时,根据第二实际电池温度以及第二实际环境温度对初始预热策略进行修正,得到实际预热温度。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获取在预热起始时间的电池的第二实际电池温度以及环境的第二实际环境温度,然后在结合加热组件的功率,确定实际预热策略,再基于该实际预热策略,执行控制加热组件对电池进行预热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际预热策略包括若干时刻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基于实际预热策略,执行控制加热组件进行预热的步骤的方式可以是:在各时刻向加热组件发送对应的加热功率请求,以便加热组件基于请求的加热功率对电池进行加热。
其中,若干时刻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具体可以是加热组件在若干时刻的输出功率。一些应用场景中,实际预热策略还包括电池的温度以及加热组件输出功率在时间上的变化。也就是实际预热策略还可对预热过程中电池的温度变化进行预估。根据调整加热组件的输出功率在时间的变化,间接调整电池的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在电池的温度变化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将对应的加热组件的输出功率作为实际预热策略中的加热组件的若干输出功率。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对电池的预热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检测电池的实际温度,然后根据检测到的电池实际温度对加热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能够减少预热过程中外部因素对预热效果的影响。加热功率请求中包括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加热组件通过解析待加热请求,能够输出请求的加热功率以对电池进行预热。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制定多个时刻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使得能够基于根据电池的预热情况确定加热功率请求,使得预热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历史行车记录包括历史预设时间段内的行车轨迹。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的方式可以是:从行车轨迹中确认若干停车点,并对各停车点的若干下电时间以及若干上电时间进行统计,确定车辆在各停车点的停车时间。然后,从若干停车点中,确定下电时间所处位置所属的目标停车点。再基于车辆的当前下电时间以及目标停车点的停车时间,确定车辆下次上电的时间。
历史预设时间段可以是当前下电时间以及当前下电时间以前的时间段,或者历史预设时间段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当前下电时间以前一段时间范围。行车轨迹包括行车路线以及行车路线上的各上电时间以及各下电时间。确定停车点的方式可以是基于车辆的下电操作确定。示例性地若车辆在地点A执行了下电操作,则认为地点A为停车点。停车点的停车时间可以是该停车点的下电时间至下一次上电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作为该停车点的停车时间。从若干停车点确定下电时间所处位置所属的目标停车点的方式可以是根据当前下电时间所处位置的坐标确定目标停车点。基于车辆的当前下电时间以及目标停车点的停车时间,确定车辆下次上电的时间的方式具体可以是已知车辆的当前下电时间以及该目标停车点历史停车时间,能够预估车辆下一次上电时间。
在上述方案中,历史行车记录中包括历史预设时间段内的行车轨迹,通过车辆的上电和下电规律统计,能够确定车辆的停车点以及车辆在各停车点的停车时间,然后通过判断当前位置处于哪个停车点即可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之前,还可执行以下步骤:判断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剩余电量。响应于剩余电量大于预设剩余电量,执行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的步骤。或,响应于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剩余电量,不再执行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的步骤。
一些应用场景中,电池剩余电量可以是在执行完步骤S12之后对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检测得到的剩余电量,也可以是对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预估得到的电池剩余电量。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电池的剩余电量较低的情况下,不再对电池进行预热处理,防止预热处理消耗了剩余电量导致后续无法完成车辆的正常启动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步:一是响应于已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且未检测到车辆的上电操作,停止对电池进行预热并执行对电池的保温处理。二是响应于还未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且检测到车辆的上电操作,停止对电池进行预热。
保温处理能够使得电池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但不会使得电池的温度大范围下降或上升。第一种情况是已经将电池温度加热是目标温度后,用户还未使用车辆,所以需要对车辆进行保温,以防电池在环境温度的影响下又降温严重。第二种情况是若还未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用户就已经开始使用车辆,则可以停止对电池进行预热。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之后,若用户5还没用车,则对电池进行保温,使得用户后续用车时电池的温度还能够
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另外,通过在检测到车辆的上电操作之后,及时退出预热处理,减少车辆的用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对电池的保温处理的方式可以是:响应于对电池的保温时长达到预设保温时长,停止对电池执行保温处理。
0预设保温时长指的是对电池进行保温处理的最大时长,该时长可以
是由用户自定义或基于电池的剩余电量确定。示例性地,预设保温时长与电池的剩余电量呈正相关。即,电池的剩余电量较多时,预设保温时长则越长,电池的剩余电量较低时,预设保温时长则越短。
在上述方案中,对电池的保温时长达到预设保温时长,若继续对电5池进行保温处理,很可能导致保温时间过长,继而使得电池耗电量过大。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先获取车辆的用车记录,并对用车记录进行自学习得到车辆的使用规律画像,该规律画像可以作为历史行车记录。通过该用车规律画像可
准确推算出下一次用车时间。其中,在车辆启动后周期性的获取并更新0车辆位置信息以及所在区域的环境温度信息。然后,根据获取的环境温
度信息可预估出下一次用车前的环境温度和电池温度。然后综合评估计算出最佳的实际预热策略。当达到实际预热策略中的预热起始时间点时唤醒车辆控制器,按实际预热策略进行预热。当电池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时,停止预热。若预热结束后车辆未启动,则对电池进行保温。当保温5时长超过某一时间则停止预热。在不需要用户录入用车时间和环境温度
情况下,精准推算车辆电池预热的时间,并在对应时间点自动启动电池预热,实现车辆电池的自动预热。另外,在不需要用户录入用车时间的情况下,精准推算出用户的用车时间。另外,在不需要用户录入环境温度的情况下,精准推算出电池预热所需的时间。
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对用车记录进行自学习得到车辆的使用规律画像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在用车过程中,通过GPS等位置定位服务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生成车辆的日常活动轨迹。根据车辆的上下电时间,生成车辆运行的时间规律。控制器通过对车辆在一段时间内的日常活动轨迹和运行时间规律进行学习,生成车辆的轨迹和时间画像。一些应用场景中,有了车辆画像之后,控制器通过对车辆后续每天的运行数据的学习,进而对车辆的轨迹和时间画像进行修正,该过程是一个不断进化和修正的过程,从而保证车辆轨迹和时间画像的准确。
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通过该用车规律画像可准确推算出下一次用车时间的方式可以是:有了车辆日常活动轨迹及活动时间的画像之后,通过概率分析可预估出该车辆的下一次使用时间。
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获取并更新车辆位置信息以及所在区域的环境温度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在用车过程中,通过GPS等位置定位服务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通过天气预报系统,获取车辆所在位置区域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温度信息(例如获取未来七十二小时内的温度信息)。并通过车辆自带的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取车外实际环境温度。周期性的获取并更新上述位置及温度信息,并在车辆停车下电时再次获取并更新上述位置及温度信息,使本地保存的位置及温度信息为最大程度的车辆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若因停车下电的位置因无信号而无法获取停车位置区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温度信息时,则最后一次周期性获取的车辆所在位置区域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温度信息作为最终的温度信息。
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综合评估计算出最佳的实际预热策略的方式可以包括:先确定初始预热策略,其中初始预热策略中可以仅包括预热起始时间,然后再基于预热起始时间的电池实际温度以及环境实际温度制定实际预热策略。或者先制定初始预热策略,初始预热策略中包括预热起始时间以及预热执行阶段各时刻加热组件需要输出的功率,后续再基于初始预热策略中的预热起始时间的电池实际温度以及环境实际温度对初始预热策略进行修正。
确定初始预热策略的方式可以是:停车下电时获取的车辆所在位置的未来一段时间的环境温度信息、停车下电时车外环境实际温度、电池实际温度,以及下次用车时间,预估出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一些应用场景中,还可进一步预估中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预估温度,基于预估的电池预估温度、预估的环境预估温度、加热组件(例如,加热器)功率以及电池剩余电量综合评估得到初始预热策略,该初始预热策略中包括预热起始时间。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预热执行阶段各个时刻加热组件需要输出的功率。另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预估用车前一段时间(例如,用车前Δt时刻)的电池预估温度以及用车前一段时间的环境预估温度,该用车前一段时间的具体数值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或选择默认设置,然后基于用车前一段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以及用车前一段时间的环境预估温度、加热组件(例如,加热器)功率以及电池剩余电量综合评估得到初始预热策略。然后,保存初始预热策略,将预热执行的起始时间发送给车辆时间信号源控制器并保存。待整车其它任务执行完成后,整车进入休眠状态。通过参考车辆停放位置的环境实际温度,不会因车辆停放位置的差异导致电池预热时间不足或过长时间的保温。
一些应用场景中,当整车时钟源控制器检测到预热起始时间到,时钟源控制器自身唤醒,通过整车网络管理唤醒与电池预热相关的控制器,并发送当前时间信息。电池预热策略控制器通过自带的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取当前车外环境实际温度T0,通过电池内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当前电池实际温度T1,根据T0和T1值以及加热器的功率P,计算出电池预热的温度-功率-时间曲线T=f(P,t,T0,T1),该曲线作为电池预热的最终执行方案,也就是作为实际预热策略。电池预热策略控制器依据此执行方案在对应的时间点发送对应的加热器的功率请求信号值,加热执行器根据收到的加热功率请求信号值输出对应的加热功率。
一些应用场景中,目标温度可以是目标温度范围。按照既定的实际预热策略将电池温度预热到目标温度范围内时,或加热未完成时车辆启动,则停止电池预热。若按照既定的加热方案将电池温度预热到目标温度范围内时车辆未启动,则进入电池保温模式,根据电池热量的损耗确定加热执行器的输出功率,当Δt1时间内车辆未启动,停止电池保温,停止电池预热相关功能的执行,若车辆无其它保持车辆唤醒的条件,则车辆进入休眠。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能够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然后基于对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温度进行预估,再基于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能够确定对电池的预热时长,然后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使得在下次用车时间使用车辆时,电池温度较高,从而保障车辆的动力性能。另外,通过对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进行分析确定下次用车时间,无需用户手动输入下次用车时间,节约了用户输入信息的时间。
另外,通过车辆自学习的方法来精准推算出车辆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等信息,结合智能化多维度的温度检测方法,精准推算车辆电池预热的时间,并在对应时间点自动启动电池预热,根据环境和电池的实时温度反馈,自动调节加热功率,实现车辆的自动电池预热。
另外,通过车辆对历史行驶数据的自学习的方法来精准推算出车辆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等信息,无需人工录入用车时间信息。
另外,通过基于位置定位的天气预报服务、本地车外环境温度检测及电池温度检测的多维度智能化检测方法,精准推算出特定加热功率下电池预热到目标温度所花费的时间。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车辆的预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车辆的预热装置40包括用车时间预估模块41、电池温度预估模块42、预热时长预估模块43以及预热处理模块44。用车时间预估模块41,用于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电池温度预估模块42,用于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以获取电池预估温度;预热时长预估模块43,用于基于电池预估温度对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预热处理模块44,用于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
上述方案,通过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能够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然后基于对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温度进行预估,再基于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能够确定对电池的预热时长,然后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使得在下次用车时间使用车辆时,电池温度较高,从而保障车辆的动力性能。另外,通过对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进行分析确定下次用车时间,无需用户手动输入下次用车时间,节约了用户输入信息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温度预估模块42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的方式可以是:获取车辆在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基于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获取车辆所处环境从当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使得确定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温度预估模块42对车辆的电池在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还包括:获取电池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电池温度;基于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包括:基于第一实际电池温度、电池与环境之间的热传导率以及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预估温度。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先获取电池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电池温度,然后基于电池与环境之间的热传导率以及环境温度变化,综合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预估温度,相比于直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预估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预估温度而言,前者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温度预估模块42获取车辆在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包括:从天
气预报系统获取从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天气温度变化;根据5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预估环境温度变化。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从天气预报系统获取当前下电时间到下次用车时间的天气温度变化,并根据实际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预估环境温度变化条件相比于直接将天气温度变化作为环境温度变化而言,前者确定得到的环境温度变化更为准确。
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温度预估模块42根据环境和天气温度变化
预估环境温度变化,包括:获取环境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环境温度;响应于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差异满足预设的差异范围,将天气温度变化作为环境温度变化;响应于第一实际环
境温度与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绝对差值不满足差异范围,基于天5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一者对天气温度变化和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另一者进行修正,以获取环境温度变化。
在上述方案中,先获取环境在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环境温度,然后根据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天气温度的差异,确定是否利用其中一者
对另一者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环境温度变化,充分考虑了环境的实际0温度与天气预报系统的温度差异,使得最终确定得到的环境温度变化更
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热时长预估模块43基于电池预估温度对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包括:至少基于电池预估温度、电池的目标温度以及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计算预热时长。
5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考虑电池预估温度以及电池的目标温度以及加
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预估预热时长,使得预估得到的预热时长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热处理模块44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包括:获取在预热起始时间的电池的第二实际电池温度以及环境的第二实际环境温度;至少基于第二实际电池温度、第二实际环境温度以及加热组件的功率,确定实际预热策略;
基于实际预热策略,执行控制加热组件进行预热的步骤。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获取在预热起始时间的电池的第二实际电池温5度以及环境的第二实际环境温度,然后在结合加热组件的功率,确定实
际预热策略,再基于该实际预热策略,执行控制加热组件对电池进行预热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际预热策略包括若干时刻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
热功率,预热处理模块44基于实际预热策略,执行控制加热组件进行0预热的步骤,包括:在各时刻向加热组件发送对应的加热功率请求,以便加热组件基于请求的加热功率对电池进行加热。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制定多个时刻加热组件对电池的加热功率,使得能够基于根据电池的预热情况确定加热功率请求,使得预热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历史行车记录包括历史预设时间段内的行车轨迹,5用车时间预估模块41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
间,包括:从行车轨迹中确认若干停车点,并对各停车点的若干下电时间以及若干上电时间进行统计,确定车辆在各停车点的停车时间;从若干停车点中,确定下电时间所处位置所属的目标停车点;基于车辆的当前下电时间以及目标停车点的停车时间,确定车辆下次上电的时间。
0在上述方案中,历史行车记录中包括历史预设时间段内的行车轨迹,
通过车辆的上电和下电规律统计,能够确定车辆的停车点以及车辆在各停车点的停车时间,然后通过判断当前位置处于哪个停车点即可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5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之前,预热处理模块44还用于:判断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剩余电量;响应于剩余电量大于预设剩余电量,执行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的步骤;或,响应于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剩余电量,不再执行基于预热时长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的步骤。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电池的剩余电量较低的情况下,不再对电池进行预热处理,防止预热处理消耗了剩余电量导致后续无法完成车辆的正常启动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热处理模块44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步:响应于已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且未检测到车辆的上电操作,停止对电池进行预热并执行对电池的保温处理;响应于还未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且检测到车辆的上电操作,停止对电池进行预热。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将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之后,若用户还没用车,则对电池进行保温,使得用户后续用车时电池的温度还能够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另外,通过在检测到车辆的上电操作之后,及时退出预热处理,减少车辆的用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热处理模块44执行对电池的保温处理,包括:响应于对电池的保温时长达到预设保温时长,停止对电池执行保温处理。
在上述方案中,对电池的保温时长达到预设保温时长,若继续对电池进行保温处理,很可能导致保温时间过长,继而使得电池耗电量过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车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车辆50包括存储器51和处理器52,处理器52用于执行存储器5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其中,车辆还包括电池(图未示)以及加热组件(图未示),电池与加热组件连接,用于给加热组件提供能量。处理器与加热组件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组件对电池进行预热。
具体而言,处理器52用于控制其自身以及存储器51以实现上述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处理器5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5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5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52可以由集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上述方案,通过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能够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然后基于对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温度进行预估,再基于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能够确定对电池的预热时长,然后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使得在下次用车时间使用车辆时,电池温度较高,从而保障车辆的动力性能。另外,通过对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进行分析确定下次用车时间,无需用户手动输入下次用车时间,节约了用户输入信息的时间。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存储有程序指令61,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61,程序指令61用于实现上述任一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述方案,通过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能够确定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然后基于对下次用车时间的电池温度进行预估,再基于预估得到的电池预估温度能够确定对电池的预热时长,然后在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车辆,并对电池进行预热,使得在下次用车时间使用车辆时,电池温度较高,从而保障车辆的动力性能。另外,通过对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进行分析确定下次用车时间,无需用户手动输入下次用车时间,节约了用户输入信息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
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5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
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
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0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5)

1.一种车辆的电池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所述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
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以获取电池预估温度;
基于所述电池预估温度对所述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
基于所述预热时长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所述车辆,并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在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从所述当前下电时间到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变化,预估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所述电池预估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在所述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电池温度;
所述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变化,预估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所述电池预估温度,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实际电池温度、所述电池与所述环境之间的热传导率以及所述环境温度变化,预估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所述电池预估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车辆在当前下电时间所处环境从所述当前下电时间到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包括:
从天气预报系统获取从所述当前下电时间到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天气温度变化;
根据所述环境和所述天气温度变化预估所述环境温度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和所述天气温度变化预估所述环境温度变化,包括:
获取所述环境在所述当前下电时间的第一实际环境温度;
响应于所述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所述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差异满足预设的差异范围,将所述天气温度变化作为所述环境温度变化;
响应于所述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与所述当前下电时间的天气温度的绝对差值不满足所述差异范围,基于所述天气温度变化和所述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一者对所述天气温度变化和所述第一实际环境温度中的另一者进行修正,以获取所述环境温度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池预估温度对所述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电池预估温度、所述电池的目标温度以及加热组件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功率计算所述预热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热时长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所述车辆,并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包括:
获取在预热起始时间的所述电池的第二实际电池温度以及所述环境的第二实际环境温度;
至少基于所述第二实际电池温度、所述第二实际环境温度以及加热组件的功率,确定实际预热策略;
基于所述实际预热策略,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预热策略包括若干时刻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功率,所述基于所述实际预热策略,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包括:
在各时刻向所述加热组件发送对应的加热功率请求,以便所述加热组件基于请求的加热功率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行车记录包括历史预设时间段内的行车轨迹,所述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所述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包括:
从所述行车轨迹中确认若干停车点,并对各所述停车点的若干下电时间以及若干上电时间进行统计,确定所述车辆在各所述停车点的停车时间;
从若干所述停车点中,确定所述下电时间所处位置所属的目标停车点;
基于所述车辆的当前下电时间以及所述目标停车点的停车时间,确定所述车辆下次上电的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预热时长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所述车辆,并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剩余电量;
响应于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所述预设剩余电量,执行所述基于所述预热时长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所述车辆,并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的步骤;
或,响应于所述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剩余电量,不再执行所述基于所述预热时长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所述车辆,并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步:
响应于已将所述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且未检测到所述车辆的上电操作,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并执行对所述电池的保温处理;
响应于还未将所述电池的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且检测到所述车辆的上电操作,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对所述电池的保温处理,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电池的保温时长达到预设保温时长,停止对所述电池执行保温处理。
13.一种车辆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车时间预估模块,用于基于车辆的历史行车记录确定所述车辆的下次用车时间;
电池温度预估模块,用于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的温度进行预估,以获取电池预估温度;
预热时长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电池预估温度对所述电池的预热时长进行预估;
预热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热时长在所述下次用车时间之前唤醒所述车辆,并对所述电池进行预热。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预热方法。
CN202211609223.9A 2022-12-13 2022-12-13 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1420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9223.9A CN116142033A (zh) 2022-12-13 2022-12-13 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9223.9A CN116142033A (zh) 2022-12-13 2022-12-13 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2033A true CN116142033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51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9223.9A Pending CN116142033A (zh) 2022-12-13 2022-12-13 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4203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9293A (zh) * 2023-06-19 2023-09-12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唤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7082604A (zh) * 2023-09-12 2023-11-17 零束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9293A (zh) * 2023-06-19 2023-09-12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唤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6729293B (zh) * 2023-06-19 2024-04-09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唤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7082604A (zh) * 2023-09-12 2023-11-17 零束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42033A (zh) 车辆及其电池预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1769240B (zh) 电动汽车远程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44125B (zh) 车辆电池的充电保温方法、系统
CN112824139B (zh) 车辆的电池保温方法、系统
CN112109591A (zh) 电池预热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US1001296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oposition-based control of systems affected by delays
CN113400957B (zh) 增程式车辆的自启动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907375A (zh) 一种动力电池预热方法及系统
CN113386629B (zh)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WO2021170025A1 (zh)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下限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7972500A (zh)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包括其的电动汽车
WO2021170024A1 (zh)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下限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7972499A (zh) 一种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包括其的电动汽车
KR20220128531A (ko) 차량의 배터리 온도를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22174820A1 (zh) 车辆动力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829953A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972497A (zh) 一种动力电池管理方法
CN109405053A (zh) 供暖控制方法及供暖炉
US20200124304A1 (en) Control method, control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program
US2022032435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vehicle part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an electrical energy store
WO2022266912A1 (zh) 一种电池的加热方法以及加热装置
CN113859049B (zh) 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56737B (zh) 空调器的预热控制方法
CN112542623B (zh) 一种电池的预热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240160261A1 (en) Smart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based on intelligent bm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