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8605A -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08605A
CN116108605A CN202310393578.7A CN202310393578A CN116108605A CN 116108605 A CN116108605 A CN 116108605A CN 202310393578 A CN202310393578 A CN 202310393578A CN 116108605 A CN116108605 A CN 116108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pipe
cost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35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08605B (zh
Inventor
黄庆
丁锐
陈炫伊
黄德海
徐艳红
周宝贵
李诚益
何苏建
刘国华
冯胜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aji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aji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aji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aji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935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08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08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8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08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8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8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luid dynamics, e.g. using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6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e.g. Pareto optimisation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SA], ant colony algorithms or genetic algorithms [G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4P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0Noise analysis or noise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通风与空调风管系统优化设计领域。本发明首先搭建建筑机电管线BIM模型,确定风管路由,划分风管并编号,然后确定风管及风口的尺寸约束、流速约束;然后建立风管系统气流噪声约束,建立风管系统水力计算模型,建立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模型和运行成本模型,最后建立考虑通风管道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优化模型,求解后获得最优风管系统设计方案。本发明适应于工程现场受限空间,兼顾了房间低噪的舒适性需求,优化设计了管道截面尺寸与风口尺寸,获得了同时满足成本要求以及舒适性要求的最优风管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节能性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与空调风管系统优化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首先根据建筑物对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要求,确定风管的走向、断面形状,然后针对管道尺寸的设计一般采用假定流速法,根据各风道的设计流量,参考标准的推荐流速,在风管的尺寸规格库中选择。而在工程实际中,一方面,现场的风管尺寸规格库包含多种非标准尺寸,满足推荐流速和现场空间约束条件下,仍然存在多种尺寸组合,选择满足约束的最小尺寸虽然有利于降低初投资,但是将增加风系统的运行成本,从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角度考虑可能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为适应复杂的现场空间,局部管段不得不缩小尺寸,该处流速将会超过推荐流速,导致风管再生噪声偏大,可能导致传递至室内的噪声超过房间的允许噪声级,影响室内舒适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分别构建通风与空调风管系统的水力计算模型、初投资成本模型、运行成本模型,以初投资经济性与运行经济性为优化目标,以受限空间、气流噪声、经济流速为约束,以风管与风口的尺寸为决策变量开展优化,获得同时满足成本要求以及舒适性要求的最优风管设计方案,解决了传统的风管系统设计所存在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较差、噪声过大而影响室内舒适性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1:搭建建筑机电综合管线BIM模型,绘制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确定风管路由,划分风管系统的各管段以及环路并编号;
步骤2:从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导出风管各管段长度,建立风管与风口的尺寸数据库,根据各管段的受限空间,确定风管及风口的尺寸约束、流速约束;
步骤3:建立风管系统气流噪声约束;
步骤4:建立风管系统水力计算模型;
步骤5:建立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模型;
步骤6:建立风管系统运行成本模型;
步骤7:建立考虑通风管道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优化模型,确定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的权重系数,基于Python+Gurobi平台求解经济性优化模型,获得最优风管系统设计方案;
步骤8:将最优风管系统设计方案导入到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更新管段截面尺寸与风口尺寸,完善模型细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确定风管的尺寸约束的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各管段的受限空间,确定管段的尺寸满足下式(1)约束;
(1)
其中,分别表示管段受空间约束的最大宽度、最大高度;分别表示管段的宽度、高度;表示管段总数量;
则风管的尺寸用式(2)表示:
(2)
式中,为风管的尺寸集合向量;为风管截面宽度选择矩阵,为风管截面高度选择矩阵;为矩阵列的元素,表示管段是否选择尺寸作为宽,取值为1表示是,取值为0表示否;为矩阵列的元素,表示管段是否选择尺寸作为高,取值为1表示是,取值为0表示否;分别表示风管高度向量、宽度向量;
风管截面的长宽比满足式(3)所示的约束条件:
(3)
式中,表示风管的截面长宽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确定风管的流速约束的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建筑的功能、管段的属性,判断管段属于干管、支管或分支管、通风机入口或通风机出口,然后确定管段的推荐流速区间和最大流速,则管段满足式(4)的流速约束:
(4)
式中,分别为推荐流速下限、上限;为最大流速;为管段的流量;分别为满足管段尺寸约束、风管尺寸约束以及风管截面长宽比约束的管段上限高度、上限宽度;分别表示管段的宽度、高度;式(4)第2行表示满足条件则对管段的管径直接赋值,并将管段标记为不利管段;式(4)第3行表示既不满足条件也不满足条件则终止运算,并重新规划管段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环路的不利管段标记数量、最短管线路由确定最不利受声点,将最不利受声点的风口编号记为,将该风口对应的环路记为支路;然后在风机出口确定消声设备的拟安装位置,计算风机出口至最不利受声点的各部件的噪声自然衰减量、消声设备至最不利受声点的各部件的再生噪声量;
然后计算消声设备至最不利受声点气流噪声,其中,起始点的气流噪声为消声设备下游相邻部件的再生噪声,各部件处的气流噪声采用下式(5)递推计算获得;
(5)
式中,变量的右下角标分别表示当前部件、下游相邻部件;分别表示当前部件、下游相邻部件的气流噪声,分别表示下游相邻部件的噪声自然衰减量、再生噪声量;
设定送风口处的噪声为,房间噪声自然衰减为,则传递至室内的气流噪声,设定支路所包含的管段的截面宽度向量为,截面高度向量为,则如下式(6)所示,且满足下式(7)的约束:
(6)
(7)
式中,表示房间的允许噪声等级;分别表示最不利受声点的风口的宽度和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下式(8)、(9)计算风管系统各管段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8)
(9)
式中,分别表示管段的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表示流体密度;表示管段的当量直径;分别表示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支管长度、流速、局部阻力系数;
则风管系统水力计算模型如下式(10)所示:
(10)
式中,表示环路的阻力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下式(11)、(12)、(13)依次计算风管的安装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人力成本:
(11)
(12)
(13)
式中,分别为风管的安装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人力成本;分别为安装风管所需辅料的种类编号和种数;分别为安装风管所需机械的种类编号和种数;为风管板材的单价;为第种辅料的单价;为第种机械的台班单价;为人工单价;分别表示截面周长为的风管单位展开面积所需辅料的数量、所需机械的台班数、所需人工数,均与风管截面尺寸相关;为管段的展开面积;
利用下式(14)计算风口投资成本:
(14)
式中,为风口的制作安装成本;分别为风口对应的材料单价、机械单价、人工单价、数量;
则风管系统的初投资成本如式(15)所示:
(15)
式中,表示风管系统的初投资成本。
进一步地,步骤6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下式(16)计算风机功率
(16)
式中,为电动机容量安全安全系数;分别为风机的设计全压、设计风量;为风机效率;为传动效率;
然后利用下式(17)计算风管系统运行成本
(17)
式中,为风管系统使用寿命;为风管系统已运行年数;为年满负荷运行等效时长;为考虑管道摩擦增大、电机磨损等因素对第年风机运行功率的修正系数;为第年电价;为贴现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考虑通风管道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优化模型如下式(18)、(19)所示:
 (18)
(19)
式中,的下标为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包含风管宽度向量、风管高度向量、风口宽度向量、风口高度向量分别为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的权重系数、风管系统运行成本的权重系数;为考虑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表示约束条件;分别为风管系统的初投资成本、风管系统运行成本;为不等式约束,包括管段尺寸约束、风管截面的长宽比约束、管段流速约束、传递至室内的气流噪声约束;为等式约束,包括风管的尺寸公式、风机出口至最不利受声点的各部件处的气流噪声公式、传递至室内的气流噪声公式、风管系统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公式、风管系统各环路水力计算模型、最不利环路阻力损失公式、风管系统初始投资成本模型、风管系统运行成本模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BIM设计,适应于工程现场受限空间,建立了通风与空调风管系统考虑初投资与运行成本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性数学模型,增加了风管气流噪声不超过室内允许噪声级的约束,兼顾了房间低噪的舒适性需求,优化设计了管道截面尺寸与风口尺寸,获得了同时满足成本要求以及舒适性要求的最优风管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节能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优化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2为受限空间风管系统水力计算案例图;
图3为受限空间风管系统模型图;
图4为受限空间风管系统剖面图;
图5为受限空间综合机电BIM模型图。
图中:1-管段1;2-管段2;3-管段3;4-管段4;5-管段5;6-管段6;7-管段7;8-通风机;9-空气处理机组;10-墙体;11-连系梁;12-桥架A;13-桥架B;14-冷冻水回水管;15-冷冻水供水管;16-冷却水回水管;17-冷却水供水管;18-受限空间;19-风管系统;20-送风百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可用于多种形状类型的风管优化设计,下述实施例仅以矩形风管为例进行方案阐述,针对圆形等其他形状风管,对方案进行适应性修改即可适用。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优化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1:搭建建筑机电综合管线BIM模型,确定风管路由,划分风管并编号;
首先搭建建筑机电综合管线BIM模型,基于已有建筑结构空间限制,进行BIM深化设计,综合协调多专业碰撞检测、工程安装空间预留、系统运维检修空间预留、分支管布置、管路流量、流速等因素,确定风管路由,绘制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拾取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中风管的起始节点,自动搜索相连接的支管、分支管及管件,将风管系统解析为树状结构;然后对风管系统进行划分并编号,标记为管段0、管段1、…、管段、…、管段,设定风管系统末端风口数量为,对条环路进行编号,环路的编号为、…、、…、,将环路包含的管段编号集合记为
步骤2:基于步骤1搭建的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根据风管系统各管段的受限空间,确定风管及风口的尺寸约束、流速约束,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从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中导出风管各管段长度,建立风管与风口的尺寸数据库,确定风管长度向量为分别表示管段1、管段、管段的长度;设定风管宽度向量为,风管高度向量为分别为管段1、管段、管段的宽度,分别为管段1、管段、管段的高度;
根据各管段的受限空间,管段的尺寸满足下式(1)约束;
(1)
其中,分别表示管段受空间约束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高度;
风管的尺寸可用式(2)表示:
(2)
式中,为风管的尺寸集合向量,为风管截面宽度选择矩阵,为风管截面高度选择矩阵,,矩阵与矩阵中的元素均为布尔向量;为矩阵列的元素,表示管段是否选择尺寸作为宽,取值为1表示是,取值为0表示否;为矩阵列的元素,表示管段是否选择尺寸作为高,取值为1表示是,取值为0表示否;
风管截面的长宽比满足式(3)所示的约束条件:
(3)
式中,分别表示取大函数和取小函数;表示风管的截面长宽比,
然后根据建筑的功能、管段的属性,判断管段属于干管、支管或分支管、通风机8入口或通风机8出口,然后参考GB50736-2012确定管段的推荐流速区间与最大流速,管段满足式(4)的流速约束:
(4)
式中,分别为推荐流速下限、上限;为最大流速;为管段的流量;分别为满足上式(1)、(2)、(3)约束的管段的上限高度、上限宽度;式(4)第2行表示满足条件则对管段的管径直接赋值,并将管段标记为不利管段,管段的截面尺寸约束替换为等式约束:;式(4)第3行表示既不满足条件也不满足条件则终止运算,并重新规划管段路由;
并根据上述判断建立风管系统的不利标记向量中的元素均为布尔变量,分别为不利标记向量中第1、个元素,表示是否将管段1、管段、管段标记为不利,为1表示是,为0表示否;
风阀等管道附件的尺寸与其所处管段的管道尺寸一致;
接着,根据建筑结构、房间装饰等因素,确定风口的尺寸约束以及流速约束,设定风口宽度向量为,风口高度向量为,其中,分别为风口1、风口、风口的宽度,分别为风口1、风口、风口的高度;风口尺寸约束及流速约束的构建原理与风管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建立风管系统气流噪声约束;
根据环路的管段不利标记数量、最短管线路由等条件判定最不利受声点,将最不利受声点的风口编号标记为,将该风口对应的环路记为支路;然后在风机出口确定消声设备的拟安装位置,计算风机出口至最不利受声点的各部件(包括直管、弯头、三通、四通、变径、阀门和送风口)的噪声自然衰减量、消声设备至最不利受声点的各部件的再生噪声量
计算消声设备至最不利受声点气流噪声,其中,起始点的气流噪声为消声设备下游相邻部件的再生噪声,各部件处的气流噪声采用式(5)递推计算获得;
(5)
式中,变量的右下角标表示当前部件,变量的右下角标表示下游相邻部件;表示下游相邻部件的气流噪声,表示当前部件的气流噪声,表示下游相邻部件的噪声自然衰减量,表示下游相邻部件的再生噪声量;
设定送风口处的噪声为,房间噪声自然衰减为,则传递至室内的气流噪声支路包含管段以及风口的尺寸相关,设定支路所包含的管段的截面宽度向量为,截面高度向量为,则支路各管段截面尺寸与末端风口尺寸的函数,如下式(6)所示,且应满足下式(7)的约束,否则表明气流噪声偏大,需要在入户前增设末端消声器,将带来额外成本;
(6)
(7)
式中,表示房间的允许噪声等级;分别表示最不利受声点的风口的宽度和高度。
步骤4:建立风管系统水力计算模型(即阻力损失模型);
风管系统的阻力包括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两部分,沿程阻力由直管段产生,局部阻力由进口、出口、风阀、弯管、三通、四通等部件产生;
沿程阻力、局部阻力分别由下式(8)、(9)所示,其中,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由公式(20)所示:
(8)
(9)
(20)
式中,分别表示管段的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表示流体密度;表示管段的当量直径,分别表示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支管长度、流速、雷诺数、局部阻力系数;表示管道内壁的绝对粗糙度;
则风管系统各环路的水力计算模型如下式(10)所示,将阻力损失最大的环路识别为最不利环路,记为 M,最不利环路的阻力损失如下式(21)所示;
(10)
(21)
式中,分别表示环路 环路、最不利环路的阻力损失。
步骤5:建立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模型;
风管系统的初投资成本包括风管投资成本和风口投资成本;
风管投资成本包括制作安装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人力成本,由于管道尺寸对风阀、消声器、静压箱等部件的成本的影响较小,因此将其视为常量处理不影响决策;
设定管段的截面周长为,则管段的展开面积为表示管段的长度;
风管的安装材料成本通过下式(11)计算:
(11)
风管的机械成本通过下式(12)计算:
(12)
风管的人力成本通过下式(13)计算:
(13)
式中,分别为风管的安装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人力成本;分别为安装风管所需辅料的种类编号和种数;分别为安装风管所需机械的种类编号和种数;为风管板材的单价;为第种辅料的单价;为第种机械的台班单价;为人工单价;分别表示截面周长为的风管单位展开面积所需辅料的数量、所需机械的台班数、所需人工数,均与风管截面尺寸相关;为管段的展开面积。
风口投资成本如下式(14)所示:
(14)
式中,为风口的制作安装成本;分别为风口对应的材料单价、机械单价、人工单价、数量,均与风口的尺寸相关;
则风管系统的初投资成本如式(15)所示:
(15)
式中,表示风管系统的初投资成本;其它部件,如风阀,可构建各类型风阀的尺寸与价格数据库,根据其所在管道的尺寸选择相匹配的风阀,将其制作安装成本附加到初投资成本,使得风管系统的投资成本计算更完善。
步骤6:建立风管系统运行成本模型;
首先利用下式(16)计算风机功率
(16)
式中,为电动机容量安全安全系数;分别为风机的设计全压、设计风量,分别为考虑管道摩擦增大设定的风压放大系数、考虑风管漏风的风量放大系数,为风管的设计流量,为所有风口风量的总和;为风管系统的设计阻力损失,为风机效率;为传动效率;
然后利用下式(17)计算风管系统运行成本
(17)
式中,为风管系统使用寿命;为风管系统已运行年数;为年满负荷运行等效时长;为考虑管道摩擦增大、电机磨损等因素对第年风机运行功率的修正系数;为第年电价;为贴现率。
步骤7:建立如下式(18)、(19)所示的考虑通风管道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优化模型,考虑到建设单位在决策时,并非同等衡量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因此对两者赋予不同权重;基于Python+Gurobi平台求解,获得最优风管系统设计方案;
 (18)
(19)
式中,的下标为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包含风管宽度向量、风管高度向量、风口宽度向量、风口高度向量分别为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的权重系数、风管系统运行成本的权重系数;为考虑初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表示约束条件;为不等式约束,包括式(1)、(3)、(4)、(7);为等式约束,包括式(2)、(5)、(6)、(8)~(17)、(20)、(21)。
步骤8:对步骤7输出的最优风管系统设计方案导入到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更新初版BIM模型中的风管的截面尺寸参数、风口的尺寸参数,完善变径、三通、四通等连接件的模型细节,优化完成的风管系统如图3、4、5所示,图4中,风管系统19布置于墙体10之间连系梁11下方的受限空间18中,受限空间18宽度为700mm,高度为450mm;受限空间18一侧平行布置有四根直径均为150mm且中心标高均为2550mm的空调水管,分别为冷却水供水管17、冷却水回水管16、冷冻水供水管15、冷冻水回水管14,其中,相邻空调水管之间的中心间距均为250mm,冷冻水回水管14中心与左侧墙体10内表面之间间距为150mm;受限空间18另一侧设置有宽均为300mm且高均为100mm的桥架A12、桥架B13,桥架A12、桥架B13上下平行布置,桥架A12底标高为2550mm,桥架B13底标高为2380mm,桥架A12、桥架B13到右侧墙体10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均为150mm。
实施例2: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3个风口分别向3个办公室送风,各风口风量均为1500m3/h,室内允许噪声级为40dB(A),AHU(即空气处理机组9)的阻力为305Pa,要求空调房间正压为10Pa,风管材料为镀锌钢板。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与《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设定管道的流速约束。主管推荐流速为4~7m/s,支管推荐流速为2~3 m/s,送风口为0.8~1.5 m/s。空气密度为1.2kg/m3。3个送风口的尺寸一致,均为800×400mm,本实施例主要针对管道的尺寸开展优化。各管段的水力计算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图2中的数字1、2、3、4、5、6、7分别表示管段1、管段2、管段3、管段4、管段5、管段6、管段7。
表1 各管段的水力计算参数
管道制作安装的人工费、材料费、与机械费按照实施例1中的公式(13)~(15)计算,各项单价如表2所示。
表2 管道制作安装单价
风管长度向量为,矩形风管的截面尺寸选用非标尺寸,其集合向量为
结合上述各项数据,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计算得到的不同场景下的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及全寿命周期成本如下表3、表4所示:
表3 场景1下的算例结果
场景1:
表4 场景2下的算例结果
场景2:
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1:搭建建筑机电综合管线BIM模型,绘制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确定风管路由,划分风管系统的各管段以及环路并编号;
步骤2:从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导出风管各管段长度,建立风管与风口的尺寸数据库,根据各管段的受限空间,确定风管及风口的尺寸约束、流速约束;
步骤3:建立风管系统气流噪声约束;
步骤4:建立风管系统水力计算模型;
步骤5:建立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模型;
步骤6:建立风管系统运行成本模型;
步骤7:建立考虑通风管道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优化模型,确定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的权重系数,基于Python+Gurobi平台求解经济性优化模型,获得最优风管系统设计方案;
步骤8:将最优风管系统设计方案导入到初版风管系统BIM模型,更新管段截面尺寸与风口尺寸,完善模型细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确定风管的尺寸约束的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各管段的受限空间,确定管段 的尺寸满足下式(1)约束;
(1)
其中,分别表示管段受空间约束的最大宽度、最大高度;分别表示管段的宽度、高度;表示管段总数量;
则风管的尺寸用式(2)表示:
(2)
式中,为风管的尺寸集合向量;为风管截面宽度选择矩阵,为风管截面高度选择矩阵;为矩阵列的元素,表示管段是否选择尺寸作为宽,取值为1表示是,取值为0表示否;为矩阵列的元素,表示管段是否选择尺寸作为高,取值为1表示是,取值为0表示否;分别表示风管高度向量、宽度向量;
风管截面的长宽比满足式(3)所示的约束条件:
(3)
式中,表示风管的截面长宽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确定风管的流速约束的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建筑的功能、管段的属性,确定管段属于干管、支管或分支管、通风机(8)入口或通风机(8)出口,然后确定管段的推荐流速区间和最大流速,则管段满足式(4)的流速约束:
(4)
式中,分别为推荐流速下限、上限;为最大流速;为管段的流量;分别为满足管段尺寸约束、风管尺寸约束以及风管截面长宽比约束的管段的上限高度、上限宽度;分别表示管段的宽度、高度;式(4)第2行表示满足条件则对管段的管径直接赋值,并将管段标记为不利管段;式(4)第3行表示既不满足条件也不满足条件则终止运算,并重新规划管段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环路的不利管段标记数量、最短管线路由确定最不利受声点,将最不利受声点的风口编号记为,将该风口对应的环路记为支路;然后在风机出口确定消声设备的拟安装位置,计算风机出口至最不利受声点的各部件的噪声自然衰减量、消声设备至最不利受声点的各部件的再生噪声量;
然后计算消声设备至最不利受声点气流噪声,其中,起始点的气流噪声为消声设备下游相邻部件的再生噪声,各部件处的气流噪声采用下式(5)递推计算获得;
(5)
式中,变量的右下角标分别表示当前部件、下游相邻部件;分别表示当前部件、下游相邻部件的气流噪声,分别表示下游相邻部件的噪声自然衰减量、再生噪声量;
设定送风口处的噪声为,房间噪声自然衰减为,则传递至室内的气流噪声,设定支路所包含的管段的截面宽度向量为,截面高度向量为,则如下式(6)所示,且满足下式(7)的约束:
(6)
(7)
式中,表示房间的允许噪声等级;分别表示最不利受声点的风口的宽度和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下式(8)、(9)计算风管系统各管段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8)
(9)
式中,分别表示管段的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表示流体密度;表示管段的当量直径;分别表示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支管长度、流速、局部阻力系数;
则风管系统水力计算模型如下式(10)所示:
(10)
式中,表示环路的阻力损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下式(11)、(12)、(13)依次计算风管的安装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人力成本:
(11)
(12)
(13)
式中,分别为风管的安装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人力成本;分别为安装风管所需辅料的种类编号和种数;分别为安装风管所需机械的种类编号和种数;为风管板材的单价;为第种辅料的单价;为第种机械的台班单价;为人工单价;分别表示截面周长为的风管单位展开面积所需辅料的数量、所需机械的台班数、所需人工数,均与风管截面尺寸相关;为管段的展开面积;
利用下式(14)计算风口投资成本:
(14)
式中,为风口的制作安装成本;分别为风口对应的材料单价、机械单价、人工单价、数量;
则风管系统的初投资成本如式(15)所示:
(15)
式中,表示风管系统的初投资成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下式(16)计算风机功率
(16)
式中,为电动机容量安全安全系数;分别为风机的设计全压、设计风量;为风机效率;为传动效率;
然后利用下式(17)计算风管系统运行成本
(17)
式中,为风管系统使用寿命;为风管系统已运行年数;为年满负荷运行等效时长;为考虑包括管道摩擦增大、电机磨损因素对第年风机运行功率的修正系数;为第年电价;为贴现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考虑通风管道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优化模型如下式(18)、(19)所示:
 (18)
(19)
式中,的下标为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包含风管宽度向量、风管高度向量、风口宽度向量、风口高度向量分别为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的权重系数、风管系统运行成本的权重系数;为考虑风管系统初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表示约束条件;分别为风管系统的初投资成本、风管系统运行成本;为不等式约束,包括管段尺寸约束、风管截面的长宽比约束、管段流速约束、传递至室内的气流噪声约束;为等式约束,包括风管的尺寸公式、风机出口至最不利受声点的各部件处的气流噪声公式、传递至室内的气流噪声公式、风管系统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公式、风管系统各环路水力计算模型、最不利环路阻力损失公式、风管系统初始投资成本模型、风管系统运行成本模型。
CN202310393578.7A 2023-04-13 2023-04-13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Active CN116108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3578.7A CN116108605B (zh) 2023-04-13 2023-04-13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3578.7A CN116108605B (zh) 2023-04-13 2023-04-13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8605A true CN116108605A (zh) 2023-05-12
CN116108605B CN116108605B (zh) 2023-09-12

Family

ID=8625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3578.7A Active CN116108605B (zh) 2023-04-13 2023-04-13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0860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1012A (zh) * 2023-08-04 2023-12-05 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信息编码的装配式机电系统智能调试方法
CN117521204A (zh) * 2023-11-07 2024-02-06 广州水纹厨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抽排烟系统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1246A (zh) * 2017-12-13 2018-06-12 长安大学 变风量空调风系统优化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069891A (zh) * 2019-05-07 2019-07-30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
CN111898255A (zh) * 2020-07-15 2020-11-06 亚翔系统集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规范的工程设计文件的智能化检查方法
CN114491888A (zh) * 2022-01-28 2022-05-13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改进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供热管网管径优化设计方法
CN115203805A (zh) * 2022-07-20 2022-10-18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风管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N115879189A (zh) * 2021-09-30 2023-03-31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1246A (zh) * 2017-12-13 2018-06-12 长安大学 变风量空调风系统优化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069891A (zh) * 2019-05-07 2019-07-30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
CN111898255A (zh) * 2020-07-15 2020-11-06 亚翔系统集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规范的工程设计文件的智能化检查方法
CN115879189A (zh) * 2021-09-30 2023-03-31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bim平台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491888A (zh) * 2022-01-28 2022-05-13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改进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供热管网管径优化设计方法
CN115203805A (zh) * 2022-07-20 2022-10-18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风管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媛媛: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方案评价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no. 12, pages 11 - 6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1012A (zh) * 2023-08-04 2023-12-05 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信息编码的装配式机电系统智能调试方法
CN117171012B (zh) * 2023-08-04 2024-03-15 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信息编码的装配式机电系统智能调试方法
CN117521204A (zh) * 2023-11-07 2024-02-06 广州水纹厨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抽排烟系统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21204B (zh) * 2023-11-07 2024-04-12 广州水纹厨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抽排烟系统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8605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08605B (zh)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受限空间风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CN110765522A (zh) 一种暖通空调的bim正向设计方法
CN110069891A (zh) 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
CN219222629U (zh) 一种车间恒温装置
CN112241563A (zh) 一种管道井寻优算法
CN104501318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连接走管方法
CN107862147B (zh) 正方截面外部斜切弯头局部阻力的确定方法
CN113207701B (zh) 适用于平层养殖的异形通风井结构及改进方法
CN115560407A (zh) 一种将机房布置在地铁车站中部的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CN206959224U (zh) 一种基于bim集成化族块的空调机房
CN107270449A (zh) 一种基于bim集成化族块的空调机房
CN205372790U (zh) 一种复合式空调机系统
CN209655543U (zh) 一种环保且使用方便的空调
CN115164352B (zh) 一种大空间空调全过程调试方法
CN107621035B (zh) 一种新风分配箱及包含其的双向流新风系统
CN208387152U (zh) 一种集成t型树状送风管道系统的地板送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KR101247328B1 (ko) 생활폐기물 자동이송 처리설비의 터보블로어 이송기류 냉각 장치 및 급난방 시스템
Bhatia HVAC-how to size and design ducts
CN111350377A (zh) 一种设备机房内设备及相关机电管线的施工方法(逆序施工法)
CN2851930Y (zh) 地温空调
CN113639276B (zh) 一种防窜烟三通烟道及其控制方法
US20180283708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hah et al. Duct Designing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System Performance
CN214307401U (zh) 一种带空调系统的制鞋生产线
CN210035693U (zh) 三分式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