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7261B - 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07261B
CN116107261B CN202310384801.1A CN202310384801A CN116107261B CN 116107261 B CN116107261 B CN 116107261B CN 202310384801 A CN202310384801 A CN 202310384801A CN 116107261 B CN116107261 B CN 1161072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onverter
analysis system
industrial
identifier
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4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07261A (zh
Inventor
李怀继
王东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l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l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l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l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48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07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07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7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07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7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4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4Plc safety
    • G05B2219/14005Alar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用于工业用电分析和控制系统,通过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基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确定与PLC虚拟机对应的关系存储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工业中控器发送的故障定位请求,故障定位请求中包括通信链路中的变频器的标示符以及故障的标示符,用于将变频器中的数据定位到故障记录的数据,工业中控器通过标示符识别变频器,以使工业中控器能够根据标示符以及映射关系访问第二变频器。该方案可以有效处理变频器的I/O请求,依据I/O请求对故障进行定位,对变频器进行更加灵活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频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在接收到对外部数据中的数据的I/O请求时,变频器需要通过处理器中的工作线程对该I/O请求进行处理。比如,工作线程会将该数据从外部数据中加载至内存中进行I/O。
随着科技的发展,包括多个处理器的变频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变频器可以按照该多个处理器划分为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均包括一个处理器和一部分内存。在这种场景下,变频器可以通过任一节点中的处理器中的工作线程对该I/O请求进行处理。并且,工作线程可以将该I/O请求所针对的数据加载至任一节点的内存中进行I/O。
但是,在变频器划分为多个节点的情况下,节点中的工作线程会经常将数据加载至节点外的内存,从而导致处理器跨节点I/O数据。由于跨节点I/O数据的效率较低,因此,在变频器划分为多个节点的情况下,较难保证较高的数据I/O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配合使用解决当前变频器控制过程中的故障排查困难、I/O控制不灵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和工业用电控制系统,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包括多个变频器,所述多个变频器中的每个变频器包括PLC控制器和整流存储器,所述工业用电控制系统包括工业中控器、与所述工业中控器进行通信的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以及与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的通信链路,所述通信链路用于维持数据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其中,所述PLC虚拟机用于传输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
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至少包含所述PLC虚拟机、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所述变频器的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
加载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的数据至所述第一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
使用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号指令由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生成;
所述工业中控器获取所述通信链路中的第一变频器的第一标示符以及第一故障的标示符并封装成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所述工业中控器发送的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用于将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数据定位到第一故障记录,所述工业中控器通过所述第一标示符识别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第二变频器状态请求,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所述语义关系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变频器或所述第一故障中读取与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所述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与所述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二标示符,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一标示符与所述第二标示符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工业中控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标示符以及所述映射关系访问所述第二变频器。
进一步地,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包括:
使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对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进行响应,其中,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运行在所述多个变频器中的任一变频器中;
确定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
根据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包括:
将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的过程中访问的第一个关系存储表,确定为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或者,
将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的过程中,在预定时长内访问次数最高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为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
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包括:
根据所述PLC虚拟机的特征,确定所述第一变频器,其中,所述PLC虚拟机的特征包括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网际互连协议线路编号、使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用户的名称或者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通信总线的名称。
进一步地,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故障定位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携带第一标示符,所述第一标示符指示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携带的所述第一标示符确定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包括第一信号指令池和第二信号指令池,所述第一信号指令池中的工作信号指令用于处理携带所述第一标示符的连接上的I/O请求,所述第二信号指令池中的工作信号指令用于处理未携带标示符的连接上的I/O请求,
在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PLC虚拟机携带所述第一标示符。
进一步地,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与所述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二标示符,包括: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形成包括所述第一变频器、所述第一故障以及所述第二变频器的二叉树结构;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根据所述二叉树结构,生成所述第二标示符,所述第二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变频器在所述二叉树结构中的位置;
所述第二标示符为三元组,所述三元组包括所述二叉树结构的标示符、所述第二变频器在所述二叉树结构中的分支的标示符以及所述第二变频器在所述分支中的位置的标示符。
进一步地,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是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接收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之后接收的;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对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进行挂起处理;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与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对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所述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是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接收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之前接收的;
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所述第一标示符与所述第二标示符的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解除对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的挂起处理;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从所述第二变频器或所述第一故障中获取数据,或,将向所述第二变频器写入数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变频器的控制系统,包括工业用电控制系统,所述工业用电控制系统包括工业中控器、与所述工业中控器进行通信的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以及与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的通信链路,所述通信链路用于维持数据通信,所述变频器的控制系统包括:
进行模块,用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其中,所述PLC虚拟机用于传输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至少包含所述PLC虚拟机、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所述变频器的对应关系;
确定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所述多个变频器中的每个变频器包括PLC控制器和整流存储器;
处理模块,用于:加载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的数据至所述第一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
使用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号指令由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生成;
所述工业中控器获取所述通信链路中的第一变频器的第一标示符以及第一故障的标示符并封装成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所述工业中控器发送的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用于将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数据定位到第一故障记录,所述工业中控器通过所述第一标示符识别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第二变频器状态请求,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所述语义关系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变频器或所述第一故障中读取与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所述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与所述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二标示符,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一标示符与所述第二标示符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工业中控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标示符以及所述映射关系访问所述第二变频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申请请求保护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用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和工业用电控制系统,通过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基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确定与PLC虚拟机对应的关系存储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工业中控器发送的故障定位请求,故障定位请求中包括通信链路中的变频器的标示符以及故障的标示符,故障定位请求用于将变频器中的数据定位到故障记录的数据,工业中控器通过标示符识别变频器,以使工业中控器能够根据标示符以及映射关系访问第二变频器。该方案可以有效处理变频器的I/O请求,依据I/O请求对故障进行定位,对变频器进行更加灵活的控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的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的第三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的离线故障定位方式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的第四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的第五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参照附图1,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和工业用电控制系统,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包括多个变频器,所述多个变频器中的每个变频器包括PLC控制器和整流存储器,所述工业用电控制系统包括工业中控器、与所述工业中控器进行通信的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以及与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的通信链路,所述通信链路用于维持数据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其中,所述PLC虚拟机用于传输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
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至少包含所述PLC虚拟机、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所述变频器的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
加载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的数据至所述第一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
使用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号指令由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生成;
所述工业中控器获取所述通信链路中的第一变频器的第一标示符以及第一故障的标示符并封装成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所述工业中控器发送的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用于将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数据定位到第一故障记录,所述工业中控器通过所述第一标示符识别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第二变频器状态请求,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所述语义关系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变频器或所述第一故障中读取与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所述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与所述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二标示符,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一标示符与所述第二标示符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工业中控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标示符以及所述映射关系访问所述第二变频器。
进一步地,使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对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进行响应,其中,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运行在所述多个变频器中的任一变频器中;
确定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
根据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至少包含所述PLC虚拟机、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所述变频器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包括:
将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的过程中访问的第一个关系存储表,确定为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或者,
将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的过程中,在预定时长内访问次数最高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为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
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包括:
根据所述PLC虚拟机的特征,确定所述第一变频器,其中,所述PLC虚拟机的特征包括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网际互连协议线路编号、使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用户的名称或者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通信总线的名称。
进一步地,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故障定位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携带第一标示符,所述第一标示符指示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携带的所述第一标示符确定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包括第一信号指令池和第二信号指令池,所述第一信号指令池中的工作信号指令用于处理携带所述第一标示符的连接上的I/O请求,所述第二信号指令池中的工作信号指令用于处理未携带标示符的连接上的I/O请求,
在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PLC虚拟机携带所述第一标示符。
进一步地,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与所述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二标示符,包括: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形成包括所述第一变频器、所述第一故障以及所述第二变频器的二叉树结构;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根据所述二叉树结构,生成所述第二标示符,所述第二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变频器在所述二叉树结构中的位置;
所述第二标示符为三元组,所述三元组包括所述二叉树结构的标示符、所述第二变频器在所述二叉树结构中的分支的标示符以及所述第二变频器在所述分支中的位置的标示符。
进一步地,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是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接收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之后接收的;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对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进行挂起处理;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与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对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所述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是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接收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之前接收的;
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所述第一标示符与所述第二标示符的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解除对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的挂起处理;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从所述第二变频器或所述第一故障中获取数据,或,将向所述第二变频器写入数据。
示例地,变频器可以包括多个关系存储表,关系存储表对应外部数据中的一部分存储空间,且不同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存储空间不同。关系存储表是一种逻辑存储概念,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实际上存储在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存储空间中,且对每个关系存储表进行数据的I/O,相当于是对该关系存储表在外部数据中对应的存储空间进行数据的I/O。
变频器中的每个关系存储表可以对应至少一种业务,关系存储表用于存储对应的业务的数据。各个关系存储表对应的业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变频器还可以将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整流存储器中的某些存储区域命名为缓冲区。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对某一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进行I/O的过程中,PLC控制器011需要通过其中的工作信号指令,先将该数据从外部数据中加载至整流存储器012的缓冲区中,再对加载至整流存储器012的缓冲区中的该数据进行I/O。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区可以为整流存储器中的全局缓冲区。
参照附图2,该工业用电分析系统01可以包括多个PLC控制器011和多个整流存储器012,并且,多个PLC控制器011和多个整流存储器012组成多个变频器,每个变频器包括一个PLC控制器011和一个整流存储器012。
其中,每个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011和整流存储器012之间通过总线连接,各个变频器的PLC控制器之间通过高速互联总线(比如快速路径互连(quick path interconnect,QPI)总线)连接,且该高速互联总线的传输速率低于变频器内PLC控制器和整流存储器之间连接的总线的传输速率。
每个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011均可以对外部数据中的数据进行I/O。相关技术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通过任一变频器的PLC控制器中的工作信号指令,将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加载至该变频器中的整流存储器012,也可以将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加载至其他变频器中的整流存储器012。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通过某一变频器的PLC控制器011的工作信号指令,将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加载至其他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012后,该PLC控制器011再通过本地的工作信号指令I/O加载至其他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012中的数据,就会导致跨变频器I/O数据的情况发生。
由于跨变频器I/O数据时需要通过较多总线对数据进行I/O,并且,变频器间的连接线(如上述高速互联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这样就会导致跨变频器I/O数据的效率较低,较难保证较高的数据I/O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能够降低跨变频器I/O数据的概率,提升数据I/O的效率。
示例地,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故障定位至少一个关系存储表,该至少一个关系存储表均具有对应的变频器。
示例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基于关系存储表的故障定位指令故障定位关系存储表,该关系存储表的故障定位指令需要携带该关系存储表在外部数据中对应的文件,以便于后续写入该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可以存储在该关系存储表对应的文件中。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关系存储表对应一种业务,该关系存储表仅用于存储对应的业务的数据。比如,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为每个变频器故障定位一个关系存储表,每个变频器的关系存储表均用于存储该变频器处理过的数据,这可以看做是该关系存储表对应的业务为存储该变频器处理过的数据。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根据该关系存储表对应的业务,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中筛选一个变频器作为该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比如,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基于关系存储表对应的业务的特征,采用哈希(hash)、轮询调度(round-robin)或者其他方式,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中筛选该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这样一来,对应相同业务的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相同。示例地,假设关系存储表1对应业务1,关系存储表2对应业务2,关系存储表3对应业务3。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根据业务1的特征,选择变频器1作为关系存储表1对应的变频器;根据业务2的特征,选择变频器2作为关系存储表2对应的变频器;根据业务3的特征,选择变频器3作为关系存储表3对应的变频器。可选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也可以不是基于关系存储表对应的业务的特征,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中筛选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比如,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中随机筛选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的关系存储表可以携带有标示符,且该标示符用于指示该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相应地,关系存储表的故障定位指令也需要携带有标示符。例如,关系存储表的故障定位指令可以为select tablespace(err_relata_x)(datafile)relata x。其中,“select tablespace(err_relata_x)”表示故障定位关系存储表(err_relata_x),“(err_relata_x)”表示故障定位的关系存储表的名称,(datafile)表示该关系存储表在外部数据中对应的文件名,“relata x”为标示符,表示该关系存储表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多个变频器中对应的变频器。
进一步地,步骤301中故障定位的至少一个关系存储表可以包括:I/O关系存储表和只读关系存储表,I/O关系存储表支持读操作和写操作,而只读关系存储表仅支持读操作,且不支持写操作。故障定位的I/O关系存储表可以对应多个变频器中的一个变频器,不同I/O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读关系存储表对应多个变频器中的全部变频器。关系存储表1、2和3均为I/O关系存储表,分别对应一个变频器,而关系存储表4为只读关系存储表,同时对应变频器1、2、3和4。每个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用于加载至对应的变频器中,因此,I/O关系存储表只会被加载至一个变频器,而只读关系存储表能够被加载至多个变频器中的任一变频器。
示例地,上述关系存储表的故障定位指令可以为I/O关系存储表的故障定位指令,只读关系存储表的故障定位指令可以为:select tablespace(err_relata_x)(datafile)relata replication。其中,“select tablespace(err_relata_x)”表示故障定位关系存储表(err_relata_x),“(err_relata_x)”表示故障定位的关系存储表的名称,(datafile)表示该关系存储表在外部数据中对应的文件名,“relatareplication”为标示符,该标示符用于表示该关系存储表对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所有变频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关系存储表在被I/O时,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用于加载至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中为例。当然,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也可以不用于加载至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02、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其中,该PLC虚拟机用于传输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
在故障定位上述至少一个关系存储表之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根据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连接请求,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该PLC虚拟机可以为任一种通信连接,如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连接、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portprotocol,HTTP)连接等。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的连接也可以称为会话(session)。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能够通过该PLC虚拟机接收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至少一个I/O请求,该至少一个I/O请求可以包括访问第一关系存储表的I/O请求。PLC虚拟机传输的I/O请求均为同一业务的I/O请求,且这些I/O请求都是访问第一关系存储表的I/O请求,该第一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可以是根据该业务的特征确定出来的。
步骤303、确定与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关系存储表对应一种业务,该关系存储表仅用于存储对应的业务的数据,且不同业务对应的关系存储表不同。在步骤303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将PLC虚拟机对应的业务所对应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为第一关系存储表。
步骤304、确定多个变频器中与第一关系存储表对应的第一变频器。
如步骤301中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的每个关系存储表均具有对应的变频器,因此,在步骤304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获取到关系存储表与变频器的对应关系,并基于该对应关系查找第一关系存储表对应的第一变频器。
其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步骤301中故障定位关系存储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关系存储表与变频器的对应关系。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将该对应关系存储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本地,当然也可以存储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外部的其他设备上,只要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步骤303中能够获取到该对应关系即可。
步骤305、加载第一关系存储表的数据至第一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
在确定第一关系存储表和第一变频器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将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加载至第一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
步骤306、使用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处理,其中,第一工作信号指令由第一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生成。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使用第一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生成的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固定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处理。并且无论PLC虚拟机上会有多少I/O请求,均由该第一工作信号指令进行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可以被加载至第一变频器中,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用于访问第一关系存储表,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能够采用第一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生成的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该I/O请求进行处理。这样一来,就使得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和被I/O的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均位于第一变频器中,避免了跨变频器I/O数据,提高了数据I/O效率。
示例地,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1、2、3和4均用于访问第一关系存储表(关系存储表1),且第一关系存储表(关系存储表1)对应的第一变频器为变频器1。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会将关系存储表1中的数据加载至变频器1的整流存储器(整流存储器1)中。在采用变频器1中的PLC控制器生成的第一工作信号指令(信号指令1)对这些I/O请求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信号指令1能够对加载至整流存储器1中的该关系存储表1中的数据进行I/O。可以看出,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用于访问的数据被加载至的整流存储器1与I/O该数据的信号指令1均位于同一变频器1上,因此,避免了信号指令1跨变频器I/O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种业务特征的连接传输的I/O请求可以仅用于访问该业务特征对应的关系存储表,且每种业务特征对应的关系存储表对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中的同一变频器。比如,假设上述业务特征为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线路编号,每个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用于访问其线路编号对应的关系存储表,且不会对其他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线路编号对应的关系存储表进行访问。在基于PLC虚拟机的特征确定第一变频器后,可以认为该PLC虚拟机上的每个I/O请求用于访问的关系存储表(如第一关系存储表)对应的变频器均为该第一变频器。若将PLC虚拟机上的每个I/O请求用于访问的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均加载至第一变频器,且采用第一变频器中的工作信号指令对加载至第一变频器的I/O请求进行I/O,则能够完全避免跨变频器I/O数据。
再示例地,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I/O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故障定位至少一个关系存储表。
在步骤401中,即故障定位的至少一个关系存储表既可以具有对应的变频器,也可以没有对应的变频器,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定。
步骤402、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其中,该PLC虚拟机用于传输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
步骤403、使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响应,其中,初始工作信号指令运行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多个变频器中的任一变频器中。
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首先起一个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可以位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中的任一变频器上),之后再使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响应。
其中,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在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响应的过程中,会对该I/O请求需要访问的关系存储表进行访问。需要说明的是,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可以有至少一个,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可以依次响应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
示例地,假设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包括变频器1、2、3和4,且变频器1具有信号指令1,变频器2具有信号指令2,变频器3具有信号指令3,变频器4具有信号指令4。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的PLC虚拟机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便可以将变频器2上的信号指令2作为上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并使用信号指令2依次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1、2、3和4进行响应。
步骤404、确定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
步骤405、根据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与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
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响应的过程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确定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之后,便可以根据这些关系存储表采用多种实现方式确定第一关系存储表。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将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的过程中访问的第一个关系存储表确定为第一关系存储表。可以看出,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使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为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响应的过程中,仅需检测该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需要访问的第一个关系存储表即可。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将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的过程中,在预定时长内访问次数最高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为第一关系存储表。可以看出,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使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为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响应的过程中,需要统计预定时长内该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需要访问的关系存储表,并确定出这些关系存储表中访问次数最高的第一关系存储表即可。
比如,假设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在响应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的第一时长内,访问了关系存储表1、4和5。并且,在预定时长内,访问关系存储表1的次数为2次/分,访问关系存储表4的次数为3次/分,访问关系存储表5的次数为5次/分。可以看出,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的第一时长内,关系存储表5的被访问次数最高,此时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确定关系存储表5为上述第一关系存储表。
步骤406、确定PLC虚拟机或者第一关系存储表对应的第一变频器。
示例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确定第一变频器的负载高于第一负载阈值,且第二变频器的负载低于第二负载阈值时,可以立即将第一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加载的第一变频器对应的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同步至第二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当然,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也可以不立即同步这些数据,而是在每接收到针对这些数据中某一页面的I/O请求之后,才将该页面同步至第二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在确定第一变频器的负载高于第一负载阈值,且第二变频器的负载低于第二负载阈值这一时刻的资源开销。
可选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还可以进入信号指令池模式。比如,当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的链路数量大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中工作信号指令的数量时,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还可以进入信号指令池模式。
示例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信号指令池模式下可以维护第一变频器的第一信号指令池,以及第二信号指令池。第一信号指令池中的工作信号指令用于处理携带第一标示符的连接上的I/O请求,第二信号指令池中的工作信号指令用于处理未携带标示符的连接上的I/O请求。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确定多个变频器中与PLC虚拟机或第一关系存储表对应的第一变频器之后,可以使PLC虚拟机携带第一标示符(指示第一变频器的标示符)。之后,由于PLC虚拟机携带有用于指示第一变频器的第一标示符,因此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便可以从第一变频器的第一信号指令池中取出一个空闲工作信号指令作为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并使用该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响应。在需要使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响应之前,由于初始工作信号指令未携带有用于指示任何变频器的标示符,因此,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从第二信号指令池中取出一个空闲信号指令作为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并采用该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进行响应。
在工作信号指令对某一连接上的I/O请求处理完毕后,如果工作信号指令是从某一信号指令池中取出的,则可以将该工作信号指令再加入该信号指令池。比如,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处理完毕之后,可以将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再加入第二信号指令池。在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处理完毕之后,可以将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在加入第一信号指令池。
在信号指令池模式下,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采用工作信号指令响应连接上的I/O请求时,需要满足相应地信号指令池中具有空闲工作信号指令的条件,从而能够保证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有序地对多个连接上的I/O请求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I/O方法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通过PLC虚拟机发送的I/O请求会大概率的访问第一关系存储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进行PLC虚拟机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需要访问的每个关系存储表均大概率的是第一关系存储表。因此,若将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用于访问的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加载至第一变频器,且采用第一变频器中的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加载至第一变频器的I/O请求进行I/O,则能够大概率的避免跨变频器I/O数据。
对某一个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后,该变频器对应的存储空间发生了变化,可以理解为该变频器在硬盘设备中物理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基于ROW技术的故障定位的过程中只故障定位了新的故障语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若操作系统采用对该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前的四元组进行访问该变频器,自然会发生错误。因此,分布式块工业用电控制系统中的通信总线在进行故障定位时,只能采用离线故障定位方式。
请参考图5,为离线故障定位方式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描述如下:
通信总线向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卸载卷请求,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该卸载卷请求,该卸载卷请求中包括需要卸载的变频器的标示符。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从卸载卷请求中确定需要卸载的变频器,并从工业中控器中卸载该变频器。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向通信总线反馈卸载卷结果,通信总线接收该卸载卷结果。
通信总线发送故障定位卷请求,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该故障定位卷请求。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为需要进行故障定位操作的变频器重新分配新的存储空间,并进行该新的存储空间与该变频器的故障的存储空间的故障语义关系,完成变频器的故障定位过程。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向通信总线反馈故障定位卷结果,通信总线接收该故障定位卷结果。
通信总线发送挂载卷请求,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该挂载卷请求。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从挂载卷请求中确定需要挂载的变频器,并将该变频器挂载在工业中控器中。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向通信总线反馈挂载卷结果,通信总线接收该挂载卷结果。
由图5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故障定位的过程,在进行故障定位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将进行故障定位的变频器从操作系统卸载,在卸载完成后,才能进行挂载相应故障时刻的变频器,实现故障定位,从而会导致工业中控器业务访问中断。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定位方法,用以提供一种在线故障定位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工业用电控制系统中,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分布式工业用电控制系统中,例如,分布式文件工业用电控制系统或者分布式对象系统或者上述工业用电控制系统的组合。或者,也可以应用在集中式工业用电控制系统中,在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一个变频器对应的存储空间是分布在整个块存储服务端集群上的,也就是说,一个变频器对应的存储空间可以是分布在多个块存储服务端上的,或者可以分布在所有的块存储服务端上,在此不作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分布式块工业用电控制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存储技术和工业用电控制系统架构的演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将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分布式块工业用电控制系统为例。
请参考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定位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描述如下:
S601、通信总线发送变频器故障定位请求,操作系统接收该变频器故障定位请求。
S602、操作系统将该变频器故障定位请求发送给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该变频器故障定位请求。
S603、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与该第一变频器对应的第一卷元数据及第一存储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该第一变频器对应的第一卷元数据可以用于描述该第一变频器在块存储服务端的位置以及该第一变频器的大小等信息,与该第一变频器对应的第一存储空间用于存储该第一变频器的数据。
作为一种示例,当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该变频器故障定位请求后,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为该变频器故障定位第一存储空间。作为一种示例,该预设的规则可以是按照顺序依次分配。
为方便说明,下文中以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为第一变频器故障定位对应的第一卷元数据以及第一存储空间位于块存储服务端1为例。
具体来讲,当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确定用于故障定位该第一变频器的第一卷元数据及第一存储空间位于块存储服务端1后,则向该块存储服务端1发送控制指令。块存储服务端1执行该控制指令,从而在该块存储服务端1中为该第一变频器故障定位对应的第一卷元数据以及第一存储空间。例如,在块存储服务端1为该第一变频器分配10M的存储空间,作为该第一变频器的第一存储空间。
S604、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向操作系统发送故障定位结果,操作系统接收该故障定位结果。
该故障定位结果中包括该第一变频器的第一标示符,该第一标示符用于操作系统识别该第一变频器。
S605、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与该第一变频器对应的第三标示符。
该第三标示符用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识别该第一变频器,可以理解为,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能够识别该第三标示符,但操作系统无法识别该第三标示符,或者,可以理解为,该第三标示符对操作系统是未知的。
参照附图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采用ROW技术故障定位该第一变频器的故障。
S710、通信总线发送第二故障定位请求,操作系统接收该第二故障定位请求。
该第二故障定位请求用于指示对第一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该第二故障定位请求中携带该第一变频器的名称,以及,需要定位到的故障的标示符,例如通信总线对该第一变频器故障定位了在不同时刻的故障,例如,在第一时刻的故障(可以标记为故障1),在第二时刻的故障(可以标记为故障2),则该第二故障定位请求中将携带不同时刻的故障的标示符,该故障的标示符可以是故障的编号,例如,故障1或故障2,或者,该故障的标示符也可以是故障定位故障的时刻,例如,第一时刻或者第二时刻,在此不作限制。
S711、操作系统向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第一故障定位请求,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该第一故障定位请求。
操作系统根据该第二故障定位故障定位请求中携带的该第一变频器的名称,确定需要对第一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则生成第一故障定位请求,该第一故障定位请求中携带该第一变频器的四元组以及需要定位到的故障的标示符(例如第一故障的标示符)。然后,将该第一故障定位请求发送给工业用电分析系统。
S712、通信总线发送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操作系统接收该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
该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该第一变频器的名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可以是向该第一变频器中写入新数据,或者,可以是从第一变频器的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
S713、操作系统发送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该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
当操作系统确定该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用于访问第一变频器,则操作系统根据该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生成该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该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携带该第一变频器的第一标示符,即第一变频器的四元组。
S714、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挂起该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
由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对第一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若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对该第一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期间,接收到对第一变频器的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时,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将数据逆变控制指令进行挂起处理,等待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完成对第一变频器的故障定位处理之后,再根据该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从进行故障定位处理后的第一变频器的存储空间或者第一变频器的故障的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或者,将数据写入进行故障定位处理后的第一变频器的存储空间中。
S715、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对第一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采用基于ROW技术的故障定位方式,对该第一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即为该第一变频器故障定位新的卷元数据和新的存储空间,例如,为该第一变频器故障定位新的元数据和新的存储空间,该新的元数据和新的存储空间位于块存储服务端1中。然后进行该新的存储空间和第一变频器故障的语义关系,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对该第一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的过程与前述2)中的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故障定位处理后的第一变频器具有新的卷元数据和新的存储空间,可以理解为,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了一个新的变频器,标记为第二变频器,该第二变频器与该第一变频器同名(可以理解为,第二变频器和第一变频器的四元组相同)。为便于说明,下文中将进行故障定位处理后的第一变频器称为第二变频器进行说明。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若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确定对第一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之前,还有未完成的针对第一变频器的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则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可以等待该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完成之后,再对该第一变频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8所示,该变频器的控制系统包括:
进行模块801,用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其中,所述PLC虚拟机用于传输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
确定模块802,用于: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至少包含所述PLC虚拟机、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所述变频器的对应关系;
确定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所述多个变频器中的每个变频器包括PLC控制器和整流存储器。
处理模块803,用于:加载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的数据至所述第一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
使用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号指令由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生成。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控制系统中,工业用电分析系统通过PLC虚拟机发送的I/O请求会大概率的访问第一关系存储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与进行模块在进行PLC虚拟机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需要访问的每个关系存储表均大概率的是第一关系存储表。因此,若加载模块将PLC虚拟机上的I/O请求用于访问的关系存储表中的数据加载至第一变频器,且处理模块采用第一变频器中的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加载至第一变频器的I/O请求进行I/O,则能够大概率的避免跨变频器I/O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整流存储器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申请提供的变频器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上运行时,使得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数据I/O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所披露的内容可以出现多种变型和改进。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各种设备或组件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固件、或者三者中的一些或全部的组合实现。
本公开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的步骤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的进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的步骤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公开并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除非另有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当理解,诸如在通常字典里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以上是对本公开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对其的限制。尽管描述了本公开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新颖教学和优点的前提下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因此,所有这些修改都意图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公开范围内。应当理解,上面是对本公开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对所公开的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的修改意图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公开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和工业用电控制系统,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包括多个变频器,所述多个变频器中的每个变频器包括PLC控制器和整流存储器,所述工业用电控制系统包括工业中控器、与所述工业中控器进行通信的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以及与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的通信链路,所述通信链路用于维持数据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其中,所述PLC虚拟机用于传输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
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至少包含所述PLC虚拟机、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所述变频器的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
加载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的数据至所述第一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
使用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号指令由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生成;
所述工业中控器获取所述通信链路中的第一变频器的第一标示符以及第一故障的标示符并封装成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所述工业中控器发送的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用于将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数据定位到第一故障记录,所述工业中控器通过所述第一标示符识别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第二变频器状态请求,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所述语义关系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变频器或所述第一故障中读取与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所述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与所述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二标示符,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一标示符与所述第二标示符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工业中控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标示符以及所述映射关系访问所述第二变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包括:
使用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对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进行响应,其中,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运行在所述多个变频器中的任一变频器中;
确定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
根据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时所访问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包括:
将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的过程中访问的第一个关系存储表,确定为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或者,将所述初始工作信号指令响应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的过程中,在预定时长内访问次数最高的关系存储表,确定为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
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包括:
根据所述PLC虚拟机的特征,确定所述第一变频器,其中,所述PLC虚拟机的特征包括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网际互连协议线路编号、使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用户的名称或者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通信总线的名称。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故障定位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携带第一标示符,所述第一标示符指示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携带的所述第一标示符确定所述第一变频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包括第一信号指令池和第二信号指令池,所述第一信号指令池中的工作信号指令用于处理携带所述第一标示符的连接上的I/O请求,所述第二信号指令池中的工作信号指令用于处理未携带标示符的连接上的I/O请求;
在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所述PLC虚拟机携带所述第一标示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与所述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二标示符,包括: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形成包括所述第一变频器、所述第一故障以及所述第二变频器的二叉树结构;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根据所述二叉树结构,生成所述第二标示符,所述第二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变频器在所述二叉树结构中的位置;
所述第二标示符为三元组,所述三元组包括所述二叉树结构的标示符、所述第二变频器在所述二叉树结构中的分支的标示符以及所述第二变频器在所述分支中的位置的标示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是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接收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之后接收的;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对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进行挂起处理;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与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对应的反馈消息,所述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所述第二数据逆变控制指令是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在接收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之前接收的;
在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故障定位所述第一标示符与所述第二标示符的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解除对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的挂起处理;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从所述第二变频器或所述第一故障中获取数据,或,将向所述第二变频器写入数据。
6.一种变频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用电控制系统,所述工业用电控制系统包括工业中控器、与所述工业中控器进行通信的工业用电分析系统以及与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的通信链路,所述通信链路用于维持数据通信,所述变频器的控制系统包括:
进行模块,用于:工业用电分析系统连接PLC虚拟机,其中,所述PLC虚拟机用于传输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发送的I/O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关系存储表,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至少包含所述PLC虚拟机、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所述变频器的对应关系;
确定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多个变频器中与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中的PLC虚拟机对应的第一变频器,所述多个变频器中的每个变频器包括PLC控制器和整流存储器;
处理模块,用于:加载所述第一关系存储表的数据至所述第一变频器的整流存储器中;
使用第一工作信号指令对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的I/O请求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号指令由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PLC控制器生成;
所述工业中控器获取所述通信链路中的第一变频器的第一标示符以及第一故障的标示符并封装成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接收所述工业中控器发送的第一故障定位请求,所述第一故障定位请求用于将所述第一变频器中的数据定位到第一故障记录,所述工业中控器通过所述第一标示符识别所述第一变频器;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第二变频器状态请求,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第一故障的语义关系,所述语义关系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变频器或所述第一故障中读取与数据逆变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所述数据逆变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标示符;
所述工业用电分析系统生成与所述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二标示符,并故障定位所述第一标示符与所述第二标示符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工业中控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标示符以及所述映射关系访问所述第二变频器。
CN202310384801.1A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107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4801.1A CN116107261B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4801.1A CN116107261B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7261A CN116107261A (zh) 2023-05-12
CN116107261B true CN116107261B (zh) 2023-06-13

Family

ID=8625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4801.1A Active CN116107261B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0726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24678A1 (de) * 2003-05-30 2004-12-30 Siemens Ag Dezentrales Antriebssystem
CN103268095A (zh) * 2013-04-28 2013-08-28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方法和变频器多机主从控制系统
CN104932329A (zh) * 2015-05-08 2015-09-23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变频器控制方法及系统、变频器
CN105527881A (zh) * 2014-09-30 2016-04-27 上海安川电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指令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41392A (zh) * 2017-05-22 2017-10-10 北京汉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4g移动互联网的变频器专用监控系统
CN111538692A (zh) * 2020-04-20 2020-08-14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627702U (zh) * 2020-06-29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13567857A (zh) * 2021-07-19 2021-10-29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机编码器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22116404A1 (zh) * 2020-12-02 2022-06-09 南京创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变频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22267436A1 (zh) * 2021-06-21 2022-12-29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故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变频器、空调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24678A1 (de) * 2003-05-30 2004-12-30 Siemens Ag Dezentrales Antriebssystem
CN103268095A (zh) * 2013-04-28 2013-08-28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方法和变频器多机主从控制系统
CN105527881A (zh) * 2014-09-30 2016-04-27 上海安川电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指令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32329A (zh) * 2015-05-08 2015-09-23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变频器控制方法及系统、变频器
CN107241392A (zh) * 2017-05-22 2017-10-10 北京汉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4g移动互联网的变频器专用监控系统
CN111538692A (zh) * 2020-04-20 2020-08-14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627702U (zh) * 2020-06-29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器及其控制系统
WO2022116404A1 (zh) * 2020-12-02 2022-06-09 南京创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变频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22267436A1 (zh) * 2021-06-21 2022-12-29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故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变频器、空调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67857A (zh) * 2021-07-19 2021-10-29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机编码器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7261A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65199A1 (en) Technologies for coordinating disaggregated accelerator device resources
US7844756B2 (en) Selection of data mover for data transfer
CN108647104B (zh) 请求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42560B (zh) 一种日志重演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5802345A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a reduced number of command end interrupts from auxiliary memory unit and method of reducing the number of command end interrupts
US871335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securing redundancy in parallel computing system
US20140181035A1 (en)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40047116A1 (en) Service management modes of operation in distributed node service management
RU2746042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сообщения
CN107729559B (zh) 数据库读写异步访问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19641B2 (en) Highly available servers
JP2008009497A (ja) ストレージサブシステム、ホストコンピュータ、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負荷分散方法、負荷分散プログラム
US20160306550A1 (en) Constructing a scalable storage device, and scaled storage device
CA312998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distributed block storage system in kernel mode
WO2014185906A1 (en) Core affinity bitmask translation
JP2017033118A (ja) 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CN107329858A (zh) 一种数据写入Redis失败的快速容错处理方法
CN116107261B (zh) 一种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5149283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099563B2 (en) Storage device and access instruction sending method
US8683155B2 (en) Virtualiz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storage system
CN108829798B (zh)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6521081A (zh)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30007508A1 (en) Managing storage providers in a clustered appliance environment
CN112099728A (zh) 一种执行写操作、读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