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1081A -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1081A
CN116521081A CN202310498573.0A CN202310498573A CN116521081A CN 116521081 A CN116521081 A CN 116521081A CN 202310498573 A CN202310498573 A CN 202310498573A CN 116521081 A CN116521081 A CN 116521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pendent disks
redundant array
board
command
send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85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衍荣
陆慧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985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10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1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10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9Disk arrays, e.g. RAID, JBO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应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以使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本申请降低了服务器启动耗时,实现了快速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操作简单,避免了对主板等硬件设备造成损坏。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Legacy模式启动服务器,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管理器(manager)页面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另外一种是断电打开机箱,通过硬件方法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以上两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目前海光平台大部分服务器默认的启动模式是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Interface,UEFI)模式,需要用户先手动将启动模式修改成Legacy模式,在启动过程中进入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管理器页面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由于Legacy模式下服务器启动时间较长,无法快速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其次,断电开箱操作复杂,不仅要求操作人员熟悉主板的电气结构,而且耗时较长,如若操作不当,容易对主板等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服务器启动时间较长,无法快速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操作复杂,容易对主板等硬件设备造成损坏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该方法降低了服务器启动耗时,实现了快速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操作简单,避免了对主板等硬件设备造成损坏;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应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
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所述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
接收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以使所述命令发送终端执行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之后,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是否正确;
若是,则执行所述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的步骤;
若否,则输出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错误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判断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是否正确,包括:
当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为RAID1时,获取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数量;
判断所述硬盘数量是否为两个。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接收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连接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的各路转换芯片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包括:
将各路所述转换芯片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包括:
对接收到的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过图形化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为基板管理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包括:
对接收到的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前端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命令发送终端执行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之后,还包括:
检测是否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组板载成功;
若否,则输出系统故障提示信息。
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装置,应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
策略获得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所述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系统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策略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以使所述命令发送终端执行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前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应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以使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预先设置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保管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在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并接收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时,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从而使得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降低了服务器启动耗时,实现了快速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操作简单,避免了对主板等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与上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相对应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流程图,应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
预先设置管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启动,当需要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进行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组板载时,命令发送终端生成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并向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发送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中包含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如是按照RAID0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硬盘进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还是按照RAID1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硬盘进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接收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并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命令发送终端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对接收到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过图形化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命令发送终端可以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过图形化界面向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发送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对接收到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过图形化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从而实现了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命令发送终端为基板管理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对接收到的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前端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
如图2所示,命令发送终端还可以为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Controller,BMC),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前端界面向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发送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对接收到的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前端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从而实现了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远程控制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当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和基板管理控制器同时存在时,只需要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者基板管理控制器有一个能正常启动,即可完成对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的设置。
S102: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命令发送终端在向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发送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之后,向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发送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S103: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以使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在接收到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之后,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从而使得命令发送终端获得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在命令发送终端获得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后服务器自动重启,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本申请实现了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降低了服务器启动耗时,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行切换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实现了快速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操作简单,避免了对主板等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连接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的各路转换芯片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相应的,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路转换芯片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
如图2所示,预先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如可以为ASM1061R)的两个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IO)分别接到两路转换芯片,从而通过转换芯片分别接到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中央处理器和基板管理控制器额外使用一个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去连接到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向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去索求两路转换芯片的控制权。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连接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的各路转换芯片的控制权索要请求,将各路转换芯片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通过两路转换芯片与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相连接,可以实现板载多种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模式,通过这种方法,既可通过中央处理器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又可以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远程控制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预先设置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保管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在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并接收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时,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从而使得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降低了服务器启动耗时,实现了快速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操作简单,避免了对主板等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在后续实施例中涉及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步骤或相应步骤之间可相互参考,相应的有益效果也可相互参照,在下文的改进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是否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组板载成功,若是,则不做处理,若否,则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输出系统故障提示信息。
为方便描述,可以将上述两个步骤结合起来进行说明。
在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之后,检测是否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组板载成功,若是,则不做处理,若否,则说明在组板载过程中系统自身出现了故障,输出系统故障提示信息,从而及时提示用户进行相关系统维护。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流程图,应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
S302:判断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是否正确,若否,则执行步骤S303,若否,则执行步骤S304。
在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之后,判断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是否正确,若否,则说明接收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不可行,执行步骤S303,若是,则说明接收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可行,执行步骤S304。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3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为RAID1时,获取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数量;
步骤二:判断硬盘数量是否为两个。
为方便描述,可以将上述两个步骤结合起来进行说明。
在对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的正确性进行判断时,当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为RAID1时,由于若可实现RAID1,需要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必须存在两个硬盘,因此通过获取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数量,判断硬盘数量是否为两个,进而实现对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的正确性判断。
RAID0没有数据冗余,没有数据校验的磁盘陈列。因此当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为RAID0时,则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硬盘的数量没有要求,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
RAID1通过硬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硬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S303:输出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错误提示信息。
当确定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不正确时,说明接收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不可行,输出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错误提示信息,从而及时提示用户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有误。
S304: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S305: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以使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装置,下文描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装置与上文描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应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该装置可以包括:
策略获得模块41,用于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系统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
请求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策略执行模块43,用于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以使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预先设置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保管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在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并接收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时,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从而使得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降低了服务器启动耗时,实现了快速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操作简单,避免了对主板等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之后,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之前,判断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是否正确;
策略执行模块43具体为当确定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正确时,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的模块;
错误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当确定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不正确时,输出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错误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包括:
硬盘数量获取子模块,用于当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为RAID1时,获取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数量;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硬盘数量是否为两个。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请求接收模块42具体为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连接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的各路转换芯片的控制权索要请求的模块;
策略执行模块43具体为将各路转换芯片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的模块。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命令发送终端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策略获得模块41具体为对接收到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过图形化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的模块。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命令发送终端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策略获得模块41具体为对接收到的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前端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的模块。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组板载结果检测模块,用于在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之后,检测是否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组板载成功;
故障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组板载不成功时,输出系统故障提示信息。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33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32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该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3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332,存储器332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342或数据344。其中,存储器33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332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数据处理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3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332通信,在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301上执行存储器332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30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3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3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3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341。
上文所描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由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的结构实现。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下步骤:
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接收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将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命令发送终端,以使命令发送终端执行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对于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
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所述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服务器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
接收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以使所述命令发送终端执行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之后,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是否正确;
若是,则执行所述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的步骤;
若否,则输出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错误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是否正确,包括:
当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为RAID1时,获取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数量;
判断所述硬盘数量是否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连接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的各路转换芯片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包括:
将各路所述转换芯片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包括:
对接收到的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过图形化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为基板管理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包括:
对接收到的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前端界面发送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命令发送终端执行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之后,还包括:
检测是否对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芯片中的硬盘组板载成功;
若否,则输出系统故障提示信息。
8.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
策略获得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其中,所述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命令为命令发送终端在系统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模式下启动后发送的命令;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发送终端发送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索要请求;
策略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控制权分配给所述命令发送终端,以使所述命令发送终端执行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策略。
9.一种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498573.0A 2023-04-27 2023-04-27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210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8573.0A CN116521081A (zh) 2023-04-27 2023-04-27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8573.0A CN116521081A (zh) 2023-04-27 2023-04-27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1081A true CN116521081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1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8573.0A Pending CN116521081A (zh) 2023-04-27 2023-04-27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10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5822A (zh) * 2023-10-11 2023-11-14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NVME SSD Raid卡板载备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5822A (zh) * 2023-10-11 2023-11-14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NVME SSD Raid卡板载备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7055822B (zh) * 2023-10-11 2024-02-06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NVME SSD Raid卡板载备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6860B2 (en) Securing crash dump files
US9569226B2 (en)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loading firmware
US10917291B2 (en) RAID configuration
US1078914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9582389B2 (en) Automated verification of appliance procedures
WO2020108271A1 (zh) 应用程序更新方法、设备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190136912A (ko) 스마트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 카드의 조작 방법 및 조작 장치
US10761730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disk array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547645B (zh) 自动修复映像档的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CN110109782B (zh) 一种故障PCIe设备的更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521081A (zh) 组板载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499080B2 (en) Cluster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JP4305475B2 (ja) 計算機システム、管理計算機、及び計算機選択方法
JP659972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ログ管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5321830A (en) Reset method when adaptor module is faulty and computer system executing same
WO2024103897A1 (zh) 一种内存资源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US7958397B2 (en)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 storage array
CN112181942A (zh) 时序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52839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reating virtual machine
WO2021109432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564144B1 (ko) 펌웨어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4064136B (zh) 双备份系统启动方法、装置、嵌入式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13220507B (zh) 双主控系统的版本一致性检验方法及装置
US12001285B2 (en) System boo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node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961213B (zh) 一种BeeGFS高可用配置方法及配置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