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5938A - 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05938A
CN116105938A CN202211725147.8A CN202211725147A CN116105938A CN 116105938 A CN116105938 A CN 116105938A CN 202211725147 A CN202211725147 A CN 202211725147A CN 116105938 A CN116105938 A CN 116105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ring
valve
sealing performance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51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艺
李进明
阚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anjiang Space Xianfeng Electronic&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anjiang Space Xianfeng Electronic&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anjiang Space Xianfeng Electronic&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anjiang Space Xianfeng Electronic&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251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059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05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5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01M3/2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22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for val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ainers, Films, And Cooling For Superconductiv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属于低温阀门密封技术领域,阀体内部设置有贯穿阀体的圆形阀体孔;阀体轴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均设置有通气孔;阀杆组件包括阀杆,阀杆至少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第一阶梯的侧壁面和阀体孔内壁面贴合,第二阶梯的侧壁面与蓄能圈内壁面贴合。还公开了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够准确实现对蓄能圈密封性的准确检测,避免低温阀门在装配过程中蓄能圈密封缺陷导致低温阀门不合格,有效提高了低温阀门的装配合格率和装配效率,降低低温阀门的生产制备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阀门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以及公知认真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而现代化的制造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呈现出高研发热度以及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低温设备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通常对低温环境工作设备的部件提出了较高的结构性能要求。
在阀门制造领域,阀门的密封性能和寿命是阀门产品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对于常温阀门而言,采取的常见密封结构为O形圈、阀芯与阀座配合等密封方式,由于这两种密封结构在常温下较为稳定,阀门试验合格后,其密封性能和寿命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在阀门制造领域,低温阀门的制造较常温阀门而言难度较大。比如液态氧、液态甲烷介质的阀门,其工作温度接近-200℃,阀门的密封结构与试验方式与常温阀门完全不一样。在低温阀中O形圈失去了密封功能,一般采用蓄能圈进行密封。阀芯在常温下其具备一定塑性变形的能力,但是在-200℃低温条件下,塑料基本没有塑性变形能力,大大的减小了阀门的密封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低温阀中采用蓄能圈代替O形圈的密封方式,蓄能圈是一种U形氟塑料环中镶嵌弹簧的环状密封结构件。其密封原理是依靠弹簧的弹力将氟塑料与零件贴死,以达到密封的目的。在低温环境下,氟塑料虽然能够耐低温,但是其塑性变形很小,氟塑料与金属面很难完全贴死,金属面如果存在细小沟槽,那么其就会失去密封能力。同时,由于低温阀门产品装配过程较繁琐,装配过程中如果蓄能圈缺陷,容易导致阀门产品报废,进而造成生产制备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够准确实现对蓄能圈密封性的准确检测,避免低温阀门在装配过程中蓄能圈密封缺陷导致低温阀门不合格,有效提高了低温阀门的装配合格率和装配效率,降低低温阀门的生产制备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形蓄能圈的密封性能,包括:
阀体;其内部设置有贯穿所述阀体的圆形阀体孔,所述阀体孔的内壁面在所述蓄能圈检测时与所述蓄能圈外壁面贴合,用于检测所述蓄能圈外壁面的密封性能;且在所述阀体轴向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用于构成密封的检测空间;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上均设置有连通所述检测空间的通气孔,用于对所述检测空间通入测试气体和判断所述蓄能圈的密封性能;
阀杆组件;其包括阶梯轴状的阀杆,该阀杆至少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并且所述阀杆同轴设置在所述阀体孔中,所述第一阶梯的侧壁面和所述阀体孔内壁面贴合,所述第二阶梯的侧壁面在所述蓄能圈检测时与所述蓄能圈内壁面贴合,用于在所述蓄能圈测试时对所述蓄能圈支撑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阀体孔和第一阶梯侧壁面粗糙度为Ra0.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阀体孔的直径公差和/或所述二阶梯的直径公差与所述蓄能圈检测过程中的压缩梁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阀体孔轴向两侧均设置有喇叭口,用于辅助所述蓄能圈导入所述阀体孔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喇叭口的轴向两侧均设置有倒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阶梯的轴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阶梯,用于同时检测两个蓄能圈的密封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阶梯背离所述第一阶梯的轴向端部设置有定位盖,用于在所述蓄能圈密封检测时沿轴向定位所述蓄能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阀体轴向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和/或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阀体轴向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通气孔背离所述阀体的端部设置有密封锥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方法,采用上述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检测蓄能圈的密封性能,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从所述阀体上拆解,并将所述检测装置和两个所述蓄能圈放入液氮中浸泡降温;
S2、将所述检测装置和两个所述蓄能圈取出后,将两个所述蓄能圈分别固定在所述阀杆上,并将组装后的阀杆放入阀体孔中,采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密封所述阀体孔两端;
S3、分别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通气孔上安装气源和气量识别装置,并多次调整所述气源和所述气量识别装置连通的通气孔,驱动所述阀杆在所述阀体孔中多次往复运动;
S4、根据所述气量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判断所述蓄能圈的密封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若是则进入步骤S5;若否则进入步骤S8;
S5、判断是否完成所有气源气压下的所述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否则进入步骤S6;
S6、调整所述气源的气压,并重新进入步骤S3;
S7、所述蓄能圈密封性能合格;
S8、所述蓄能圈密封性能不合格。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的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通过设置蓄能圈内外壁面相匹配的阀体孔和第二阶梯,使得该蓄能圈能够稳定密封整个阀体孔,进而使得在阀体孔两侧通入气体时,能够准确判断蓄能圈的密封性能,避免低温阀门在装配过程中蓄能圈密封缺陷导致低温阀门不合格,有效提高了低温阀门的装配合格率和装配效率,降低低温阀门的生产制备成本。同时,通过设置在阀体两侧的代有通气孔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以构成蓄能圈检测的稳定密封环境,进一步确保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准确性。并通过设置和阀体孔相匹配的第一阶梯,实现蓄能圈能够在动态下进行密封性能的检测,保证对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的全面性。
(2)本发明的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通过调整第一阶梯、第二阶梯、阀体孔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尺寸公差,有效确保该蓄能圈能够实现内外两壁面的紧密贴合,提高该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准确性。同时,通过设置在阀体孔轴向两端面上的喇叭口,以及喇叭口周围的倒圆角,进而实现阀杆组件便捷装入阀体孔中,同时,避免在此过程中喇叭口划伤蓄能圈,进一步地确保了该检测装置检测蓄能圈密封性能的准确性。
(3)本发明的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使用便捷,其通过分别与蓄能圈内外壁面相匹配的阀体孔内壁面以及第二阶梯外部面,使得该蓄能圈能够完全密封阀体孔,以便于实现对蓄能圈的密封性检测。同时,通过对阀体孔、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粗糙度以及公差的设计,保证了蓄能圈的密封性能,有效排除由于检测装置不准确导致的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在阀体孔和阀杆的锐边上的倒角,有效避免在进行蓄能圈动密封时,锐边划伤阀体,或者蓄能圈安装过程中被锐边划伤,进而保证该蓄能圈密封性检测的准确性。此外,通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阀体和阀杆,能够有效确保该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具有优良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阀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阀体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图3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方法流程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1、阀体;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通气孔;5、阀杆;6、第一阶梯;7、第二阶梯;8、定位盖;9、密封垫;10、蓄能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图5中所示,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够准确实现对蓄能圈10密封性的准确检测,避免低温阀门在装配过程中蓄能圈10密封缺陷导致低温阀门不合格,有效提高了低温阀门的装配合格率和装配效率,降低低温阀门的生产制备成本。
具体而言,如图1~4中所示,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该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用于对蓄能圈10的密封性能进行准确快捷的检测,其包括阀体1和阀杆组件,其中,阀体1内设置有贯穿该阀体1的圆形阀体,在进行蓄能圈10密封性能检测时,通过该阀体的内壁面和蓄能圈10的外壁面紧密贴合,以便于判断该蓄能圈10的密封性能。同时,为了构成蓄能圈10检测的稳定密封环境,在该阀体1的轴向两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将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拆卸下来,之后将蓄能圈10安装在该阀体中,随后将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分别固定在阀体1上,进而形成阀体1内的密封检测空间,以便于能够实现对蓄能圈10密封性的准确检测。同时,在该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上均设置有通气孔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将气源和气量识别装置分别安装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各自的通气孔4上,使得气源能够将气体稳定传递到检测空间中,并作用到蓄能圈10上,之后通过气量识别装置接收采集由通气孔4排出的气体,准确判断该蓄能圈10的密封性能。
阀杆组件包括呈阶梯轴状的阀杆5,在该阀杆5上至少设置有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阶梯6和第二阶梯7,其中,并且该阀杆5同轴布置在阀体中,同时,第一阶梯6的侧壁面和阀体的内壁面贴合,使得该阀杆5在阀体的导向作用下实现沿轴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蓄能圈10在动态下的密封性测试。相应地,该第二阶梯7侧壁面在蓄能圈10检测时与该蓄能圈10的内壁面贴合,以实现对该蓄能圈10的内壁面的稳定支撑,使得该蓄能圈10的内外壁面均能够稳定贴合,确保蓄能圈10密封性能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低温环境下蓄能圈10能够和阀体内壁面之间保持密封性,即蓄能圈10和阀体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度需要同时满足Ra0.2,因此,需要先保证该阀体的内壁面粗糙度达到Ra0.2,进而确保若蓄能圈10测试发生泄漏时,可以准确判断出不是由于阀体的粗糙度不满足所造成的泄漏,有效提高了该蓄能圈10密封性测试的准确性。优选地,制备粗糙度达到Ra0.2的阀体,首先采用精车的阀体粗糙度为Ra1.6,单边留0.15mm余量。零件精车后进行磨削加工,磨削加工后的阀体粗糙度为Ra0.4~Ra0.8,单边留0.015mm余量。磨削后采用手工研磨方式进行精研,研磨完毕后的阀体粗糙度为Ra0.2,研磨加工时优选采用的研磨粉为白刚玉研磨微粉,规格为W20。研磨加工后清洗干净,然后用粗糙度仪进行粗糙度检测,保证阀体的粗糙度为Ra0.2。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由于蓄能圈1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塑料压缩量,因此,为了确保蓄能圈10的外壁面与阀体的内壁面紧密贴合,该阀体的尺寸和该蓄能圈10的外径相同,且阀体的尺寸存在和塑料压缩量相同的公差,优选为,0.02mm,进而有效保证蓄能圈10压缩量的一致性,有利于蓄能圈10密封性试验的密封性能数据分析。优选地,该阀体1采用304不锈钢材料,进而确保阀杆组件在阀体1中长时间往复运动时,不会将阀体1的孔壁磨伤。
更细节地,在本申请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在阀体的轴向两侧均设置有喇叭口,也可以理解为设置有锥形面,以便于蓄能圈10能够准确的进入该阀体中,避免阀体两端在蓄能圈10进入时对蓄能圈10造成损伤,有效保证了该蓄能圈10密封性能检测的准确性。优选地,该喇叭口为20°的倒角。进一步优选地,在该喇叭口的锐边位置设置有R0.5倒角,即锥形面分别与阀体1端面、阀体内壁面交接的位置,进而有效避免锐边划伤蓄能圈10。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分别设置在该阀体1轴向两侧,用于封堵该阀体1中阀体两侧,进而形成密封的检测空间。为了确保该检测空间的气密性,阀体1分别与第一端盖2以及第二端盖3之间均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9,该密封垫9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用于实现在-200℃低温环境下,对阀体1分别与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之间缝隙的准确密封,有效保证了蓄能圈10的密封性能测试环境的密封性,保证蓄能圈10检测的准确性。优选地,在该阀体1轴向的两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垫9安装槽,相应地,在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上同样设置有密封垫9安装槽,用于密封垫9的安装。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以及阀体1轴向两端面上的对应设置有若干螺孔,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固定安装在阀体1轴向的两端面上,实现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分别与阀体1轴向的两端面的可拆卸连接。优选地,该螺栓采用M6螺钉压紧。进一步优选地,该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均采用铝材2A14制备,其材质较轻,加工便捷,进而减少制备成本。
更细节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背离阀体1的轴向端面上,沿轴向延伸设置有通气接口,该通气孔4设置在该通气结构内部,沿轴向贯穿通气接口和端盖,进而连通阀体。优选地,在通气孔4背离阀体1的一端设置有60°密封锥面,进而保证能与其它管路接口对接,满足接口密封要求。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该阀杆5的第一阶梯6的外壁面和阀体内壁面之间同样需要紧密贴合,因此,该第一阶梯6的外壁面的粗糙度为Ra0.2,相应地,由于第二阶梯7的外壁面同样和蓄能圈10接触,该第二阶梯7的外壁面的粗糙度为Ra0.2,其具体加工方法与阀体内壁面加工方法相似,具体而言,精车的外圆粗糙度为Ra1.6,单边留0.15mm余量。零件精车后进行磨削加工,磨削加工后的外圆粗糙度为Ra0.4~Ra0.8,单边留0.015mm余量。磨削后采用手工研磨方式进行精研,研磨完毕后的外圆粗糙度为Ra0.2,研磨加工时采用的研磨粉为白刚玉研磨微粉,规格为W20。研磨加工后清洗干净,然后用粗糙度仪进行粗糙度检测,保证外圆的粗糙度为Ra0.2。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阶梯7的外壁面与蓄能圈10的内壁面接触,因此,该第二阶梯7的外径同样存在与蓄能圈10塑料压缩量相同的尺寸公差,进而可以保证蓄能圈10压缩量的一致性,有利于蓄能圈10密封性试验的密封性能数据分析。
更细节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由于该蓄能圈10只能实现单向密封,因此在实际使用时,该蓄能圈10是成对设置的,进而实现两个方向上的密封,因此,在该第一阶梯6的轴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阶梯7,用于同时检测两个蓄能圈10。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二阶梯7背离第一阶梯6的轴向端部设置有定位盖8,用于在所述蓄能圈10密封检测时沿轴向定位所述蓄能圈10。优选地,该定位盖8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阶梯7端面上,进而实现定位盖8的可拆卸定位。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二阶梯7背离第一阶梯6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三阶梯,以便于该蓄能圈10的固定安装。优选地,该阀杆5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备。
更细节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阶梯6、第二阶梯7和第三阶梯的锐边位置均设置有R0.5倒角,倒角可以保证阀杆5在阀孔中往复运动时不划伤阀体。
此外,如图5中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方法,采用了上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检测蓄能圈10的密封性能。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从阀体1上拆解,并将检测装置和两个蓄能圈10放入液氮中浸泡降温;
优选地,液氮浸泡时间为20min。进一步优选地,对检测装置和两个蓄能圈10进行清洗,并在30倍放大镜下检测无多余物、毛刺。
S2、将检测装置和两个蓄能圈10取出后,将两个蓄能圈10分别固定在阀杆5上,并将组装后的阀杆5放入阀体中,采用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密封阀体两端;
S3、分别在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的通气孔4上安装气源和气量识别装置,并多次调整气源和气量识别装置连通的通气孔4,驱动阀杆5在阀体中多次往复运动;
优选地,该气源检测气体介质为氦气;往复运动次数优选为10次;
S4、根据气量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判断蓄能圈10的密封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若是则进入步骤S5;若否则进入步骤S8;
S5、判断是否完成所有气源气压下的蓄能圈10密封性能检测;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否则进入步骤S6;
优选地,该气源气压分别选用1MPa、5MPa、10Mpa。
S6、调整气源的气压,并重新进入步骤S3;
S7、蓄能圈10密封性能合格;
S8、蓄能圈10密封性能不合格。
本发明中的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使用便捷,其通过分别与蓄能圈10内外壁面相匹配的阀体内壁面以及第二阶梯7外部面,使得该蓄能圈10能够完全密封阀体,以便于实现对蓄能圈10的密封性检测。同时,通过对阀体、第一阶梯6和第二阶梯7粗糙度以及公差的设计,保证了蓄能圈10的密封性能,有效排除由于检测装置不准确导致的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在阀体和阀杆5的锐边上的倒角,有效避免在进行蓄能圈10动密封时,锐边划伤阀体1,或者蓄能圈10安装过程中被锐边划伤,进而保证该蓄能圈10密封性检测的准确性。此外,通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阀体1和阀杆5,能够有效确保该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具有优良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形蓄能圈的密封性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其内部设置有贯穿所述阀体的圆形阀体孔,所述阀体孔的内壁面在所述蓄能圈检测时与所述蓄能圈外壁面贴合,用于检测所述蓄能圈外壁面的密封性能;且在所述阀体轴向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用于构成密封的检测空间;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上均设置有连通所述检测空间的通气孔,用于对所述检测空间通入测试气体和判断所述蓄能圈的密封性能;
阀杆组件;其包括阶梯轴状的阀杆,该阀杆至少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并且所述阀杆同轴设置在所述阀体孔中,所述第一阶梯的侧壁面和所述阀体孔内壁面贴合,所述第二阶梯的侧壁面在所述蓄能圈检测时与所述蓄能圈内壁面贴合,用于在所述蓄能圈测试时对所述蓄能圈支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阀体孔和第一阶梯侧壁面粗糙度为Ra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阀体孔的直径公差和/或所述二阶梯的直径公差与所述蓄能圈检测过程中的压缩梁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阀体孔轴向两侧均设置有喇叭口,用于辅助所述蓄能圈导入所述阀体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喇叭口的轴向两侧均设置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阶梯的轴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阶梯,用于同时检测两个蓄能圈的密封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阶梯背离所述第一阶梯的轴向端部设置有定位盖,用于在所述蓄能圈密封检测时沿轴向定位所述蓄能圈。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阀体轴向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和/或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阀体轴向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
9.根据权利要求1~3、5、7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通气孔背离所述阀体的端部设置有密封锥面。
10.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检测蓄能圈的密封性能,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从所述阀体上拆解,并将所述检测装置和两个所述蓄能圈放入液氮中浸泡降温;
S2、将所述检测装置和两个所述蓄能圈取出后,将两个所述蓄能圈分别固定在所述阀杆上,并将组装后的阀杆放入阀体孔中,采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密封所述阀体孔两端;
S3、分别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通气孔上安装气源和气量识别装置,并多次调整所述气源和所述气量识别装置连通的通气孔,驱动所述阀杆在所述阀体孔中多次往复运动;
S4、根据所述气量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判断所述蓄能圈的密封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若是则进入步骤S5;若否则进入步骤S8;
S5、判断是否完成所有气源气压下的所述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否则进入步骤S6;
S6、调整所述气源的气压,并重新进入步骤S3;
S7、所述蓄能圈密封性能合格;
S8、所述蓄能圈密封性能不合格。
CN202211725147.8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61059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5147.8A CN116105938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5147.8A CN116105938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5938A true CN116105938A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25147.8A Pending CN116105938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059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3592A (zh) * 2023-08-28 2023-09-22 成都成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件检验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3592A (zh) * 2023-08-28 2023-09-22 成都成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件检验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6793592B (zh) * 2023-08-28 2023-11-21 成都成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密封件检验装置的密封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05938A (zh) 一种低温阀门蓄能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304595B (zh) 一种可分析o型圈线径对高压密封性能影响的测试装置
CN114441104B (zh) 一种高压氢气环境下非金属密封件性能的测试方法
CN114486092B (zh) 用于高压氢气环境下非金属密封件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
CN202203417U (zh) 一种新型空调截止阀
CN101832846B (zh) 一种气阀气密性检测的工作台
CN203275264U (zh) 分瓣式腐蚀疲劳试验环境箱
CN108918040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密闭性的检测装置
CN106525353B (zh) 高压充气连接管缺陷检测方法
CN111678654A (zh) 变压器油箱漏油分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8066926U (zh) 一种潜水泵电机前盖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16511082A (zh) 电芯烘烤在线检测设备及方法
CN215374385U (zh) 一种立式杜瓦瓶铜管检漏工装
CN210487193U (zh) 一种靶件生产过程中检测漏气的装置
CN105082003A (zh) 一种微试样夹持装置和夹持方法
CN112710438B (zh) 一种用于热氦检漏试验的可拆卸接头装置及其检漏方法
CN208833439U (zh) 一种线圈接插头气密性测试工装
CN111531058A (zh) 一种基于深拉成型简单压力容器制造方法
CN219573383U (zh) 气密性检测工装及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2953862B (zh) 一种发动机圆孔密封方法及密封装置
CN205352623U (zh) 超低温平衡密封环泄漏量测试装置
CN200982912Y (zh) 浮头式换热器芯子试压工装
CN220625644U (zh) 一种ecu气密性分析用夹具
CN205300657U (zh) 超低温垫圈泄漏量测试装置
CN216922709U (zh) 一种液压控制模块的测试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