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7581A - 用于智能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号设计 - Google Patents

用于智能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号设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7581A
CN116097581A CN202180056840.8A CN202180056840A CN116097581A CN 116097581 A CN116097581 A CN 116097581A CN 202180056840 A CN202180056840 A CN 202180056840A CN 116097581 A CN116097581 A CN 116097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ci state
state ind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68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阿贝迪尼
骆涛
A·萨姆帕斯
J·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097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7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各方面涉及由基站控制的中继器。该中继器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与通过该中继器在第一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该中继器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以及基于该控制信息来配置该中继器的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和时域资源分配。该基站发送该控制信令以控制该中继器。

Description

用于智能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号设计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21年4月19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非临时专利申请No.17/234,642以及于2020年8月14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No.63/066,031的优先权和权益,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如同在下文全面阐述那样且出于所有适用目的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以下讨论的技术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用于智能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号设计。
引言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S)可包括5G核心网和5G无线电接入网(RAN),诸如新无线电(NR)-RAN。NR-RAN支持经由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的通信。例如,无线通信设备(诸如用户装备(UE))可以接入第一基站(BS)(诸如gNB)的第一蜂窝小区和/或接入第二基站的第二蜂窝小区。
基站可调度对蜂窝小区的接入以支持多个UE的接入。例如,基站可分配不同资源(例如,时域和频域资源)以用于在该基站的蜂窝小区内操作的不同UE。为了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中继器设备可被用来在两个节点之间中继通信话务。
一些示例的简要概述
以下给出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本公开的所有构想到的特征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出本公开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本公开的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一种形式给出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之序言。
根据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由基站控制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该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与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以及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由基站控制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中继器设备。该无线中继器设备包括;无线收发机、存储器、以及通信地耦合到该无线收发机和该存储器的处理器。在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配置成;从该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与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以及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控制无线中继器设备的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要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以及通过控制信令向该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使用该控制信息来将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控制无线中继器设备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无线基站包括;无线收发机、存储器、以及通信地耦合到该无线收发机和该存储器的处理器。在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配置成;确定要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以及通过控制信令向该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使用该控制信息来将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在阅览以下详细描述后得到更全面的理解。在结合附图研读了下文对具体示例的描述之后,其他方面、特征和示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尽管各特征在以下可能是针对某些示例和附图来讨论的,但所有示例可包括本文所讨论的有利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换言之,尽管可能讨论了一个或多个示例具有某些有利特征,但也可以根据本文讨论的各种示例使用一个或多个此类特征。以类似的方式,尽管各示例在下文可能是以具体设备、系统或方法的形式来讨论的,但是应当理解,此类示例可被实现在各种设备、系统或方法中。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解说。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无线电接入网(RAN)的示意解说。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空中接口中的无线资源组织的示意解说。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下行链路信道的示例的示图。
图5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支持波束成形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6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无线电接入网(RAN)节点与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使用波束成形的通信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控制面中的无线电协议架构700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器设备的示例的示图。
图9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与中继器设备相关联的示例组件和通信链路的框图。
图10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中继器设备的示例组件的概念示图。
图11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中继器设备信令的示例的信令示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用于中继器设备的信令路径的示例的概念解说。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中继器设备的处理延迟时间的示例的概念解说。
图14是描绘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可在用于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令中携带的控制信息的一示例的表。
图15是描绘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可在用于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令中携带的控制信息的另一示例的表。
图16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被填充有经MAC-CE配置的去程链路活跃TCI状态的第一表。
图16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被填充有经MAC-CE配置的接入链路活跃TCI状态的第二表。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代表性时隙的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和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的图形表示。
图18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采用处理系统的中继器设备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框图。
图19A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包括基站和中继器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的第一配置的第一框图。
图19B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包括基站和中继器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第二配置的第二框图。
图19C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包括基站和中继器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的第三配置的第三框图。
图20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在由基站控制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处用于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并根据该控制信息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采用处理系统的基站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框图。
图22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供基站使用通过控制信令传达的控制信息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详细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便避免淡化此类概念。
虽然在本申请中通过对一些示例的解说来描述各方面和示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许多不同布置和场景中可产生附加的实现和用例。本文中所描述的创新可跨许多不同的平台类型、设备、系统、形状、大小、以及封装布置来实现。例如,各方面和/或用途可经由集成芯片示例和其他基于非模块组件的设备(例如,终端用户设备、交通工具、通信设备、计算设备、工业装备、零售/购物设备、医疗设备、启用人工智能(AI)的设备等)来产生。虽然一些示例可以是或可以不是专门针对各用例或应用的,但可出现所描述创新的广泛适用性。各实现的范围可从芯片级或模块组件至非模块、非芯片级实现,并进一步至纳入所描述创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聚集的、分布式或原始装备制造商(OEM)设备或系统。在一些实践环境中,纳入所描述的各方面和特征的设备还可以必要地包括用于实现和实践所要求保护并描述的各示例的附加组件和特征。例如,无线信号的传送和接收必需包括用于模拟和数字目的的数个组件(例如,硬件组件,包括天线、RF链、功率放大器、调制器、缓冲器、处理器、交织器、加法器/求和器等等)。本文中所描述的创新旨在可以在各种大小、形状和构成的各种各样的设备、芯片级组件、系统、分布式布置、端用户设备等等中实践。
本公开涉及对中继器设备的远程控制,该中继器设备在两个节点(例如,实体、设备)之间中继话务。基站可以远程控制中继器设备。两个实体可以是基站和用户装备。在一些方面,这些实体中的一者或两者是UE、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基站(包括控制中继的基站)、和/或其他中继器设备。对中继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可以降低成本和复杂性。这些降低可以在中继器设备的简化硬件和/或软件中实现。该中继器设备例如可以是层1中继器设备,其中层1指的是例如5G协议栈的最低层,即物理层。中继器设备可被称为智能中继器设备。智能中继器设备利用具有增强的层1中继器设备。增强可例如包括针对信道估计和波束成形的功能性。信道估计和波束成形功能性可被应用于基站与中继器设备之间的去程链路、和/或中继器设备与用户装备(UE)或一般而言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入链路。中继器设备可从控制信息中获得去程链路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索引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该控制信息是在控制信令中从基站发送给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器设备还可在来自基站的控制信息中获得时域资源分配(TDRA)控制信息。还可以在来自基站的控制信息中接收其他能力,诸如举例而言,发射机功率控制。
本公开通篇给出的各种概念可跨种类繁多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来实现。现在参照图1,作为解说性示例而非限定,参照无线通信系统100解说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三个交互域;核心网102(例如,5G核心(5GC)网);无线电接入网(RAN)104;以及用户装备(UE)106(例如,被调度实体)。藉由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使得UE106能够与外部数据网络110(诸如(但不限于)因特网)执行数据通信。
RAN 104可实现任何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技术以向UE 106提供无线电接入。作为一个示例,RAN 104可根据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新无线电(NR)规范(通常被称为5G)来操作。作为另一示例,RAN 104可在5G NR和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eUTRAN)标准(通常被称为长期演进(LTE))的混合下进行操作。3GPP将该混合RAN称为下一代RAN,或即NG-RAN。当然,可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利用许多其他示例。
如所解说的,RAN 104包括多个调度实体(示意性地解说为调度实体108),在本文中也被称为基站。广义地,基站是无线电接入网中负责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中去往或来自UE的无线电传输和接收的网络元件。在不同技术、标准或上下文中,基站可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同地称为基收发机站(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B节点(NB)、演进型B节点(eNB)、下一代B节点(gNB)、传送接收点(TRP)或某个其他合适的术语。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可共处或非共处的TRP。每个TRP可在相同或不同频带内的相同或不同载波频率上进行通信。在其中RAN 104根据LTE和5G NR标准两者操作的示例中,这些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可以是LTE基站,而另一基站可以是5G NR基站。
RAN 104被进一步解说成支持针对多个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移动装置在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所颁布的标准和规范中可被称为用户装备(UE),但是也可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他合适术语。UE可以是向用户提供对网络服务的接入的装置。UE可包括大小、形状被设定成并且被布置成有助于通信的数个硬件结构组件;此类组件可包括彼此电耦合的天线、天线阵列、天线阵列模块、RF链、放大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等。
在本文档内,“移动”装置不一定需要具有移动能力,并且可以是驻定的。术语移动装置或移动设备泛指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技术。例如,移动装置的一些非限定性示例包括移动设备、蜂窝(蜂窝小区)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设备、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上网本、智能本、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广泛多样的嵌入式系统,例如,对应于“物联网”(IoT)。附加地,移动装置可以是汽车或其他运输交通工具、远程传感器或致动器、机器人或机器人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对象跟踪设备、无人机、多轴飞行器、四轴飞行器、遥控设备、消费者和/或可穿戴设备(诸如眼镜)、可穿戴相机、虚拟现实设备、智能手表、健康或健身跟踪器、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等。附加地,移动装置可以是数字家用或智能家用设备,诸如家用音频、视频和/或多媒体设备、电器、自动售货机、智能照明设备、家用安全性系统、智能仪表等。附加地,移动装置可以是智能能源设备,安全性设备,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电池阵,控制电力、照明、水等的市政基础设施设备(例如,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和企业设备,物流控制器,农业装备等。更进一步,移动装置可提供联网医疗或远程医疗支持,即,远距离健康保健。远程保健设备可包括远程保健监视设备和远程保健监管设备,它们的通信可例如以对于关键服务数据传输的优先化接入和/或对于关键服务数据传输的相关QoS的形式被给予胜于其他类型的信息的优先对待或优先化接入。
RAN 104与UE 106之间的无线通信可被描述为利用空中接口。空中接口上从基站(例如,调度实体108)到一个或多个UE(例如,类似于UE 106)的传输可被称为下行链路(DL)传输。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术语下行链路可以指在调度实体108(例如,基站)处始发的点到多点传输。描述这一方案的另一方式可以是使用术语广播信道复用。从UE(例如,UE106)到调度实体108(例如,基站)的传输可被称为上行链路(UL)传输。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方面,术语上行链路可以指在被调度实体(例如,UE 106)处始发的点到点传输。
在一些示例中,可调度对空中接口的接入,其中调度实体108(例如,基站)在其服务区域或蜂窝小区内的一些或全部设备和装备间分配用于通信的资源。在本公开内,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调度实体可负责调度、指派、重配置、以及释放用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的资源。即,对于经调度通信而言,多个UE(例如,多个UE 106)(其可以是被调度实体)可利用由调度实体108分配的资源。
基站(由调度实体108以单数和复数两者来表示)不是可用作调度实体的唯一实体。即,在一些示例中,UE可用作调度实体,从而调度用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其他UE)的资源。
如图1中所解说的,调度实体108可向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UE106)广播下行链路话务112。广义地,调度实体108是负责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话务(包括下行链路话务112以及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UE106)到调度实体108的上行链路话务116)的节点或设备。在另一方面,被调度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UE 106)可以是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实体(诸如调度实体108)接收下行链路控制114(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调度信息(例如,准予)、同步或定时信息、或其他控制信息)的节点或设备。
一般而言,调度实体(如由调度实体108以单数和复数图形化地表示的)可包括用于与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回程部分120通信的回程接口。回程部分120可提供调度实体108与核心网102之间的链路。此外,在一些示例中,回程网络可提供相应基站(每一者类似于调度实体108)之间的互连。可采用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诸如使用任何合适的传输网络的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等。
核心网102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部分,并且可独立于RAN 104中所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在一些示例中,核心网102可根据5G标准(例如,5GC)来配置。在其他示例中,核心网102可根据4G演进型分组核心(EPC)或任何其他合适标准或配置来配置。
还要注意的是,关于无线系统(诸如无线通信系统100),通常基于频率/波长来将电磁频谱细分成各种类、频带、信道等。在5G NR中,两个初始操作频带已被标识为频率范围指定FR1(410MHz–7.125GHz)和FR2(24.25GHz–52.6GHz)。FR1与FR2之间的频率通常被称为中频带频率。尽管FR1的一部分大于6GHz,但在各种文档和文章中,FR1通常(可互换地)被称为“亚6GHz频带”。关于FR2有时会出现类似的命名问题,尽管不同于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标识为“毫米波”频带的极高频率(EHF)频带(30GHz–300GHz),但是FR2在各文档和文章中通常(可互换地)被称为“毫米波”频带。
考虑到以上各方面,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应理解,如果在本文中使用,术语亚“6GHz”等可广义地表示可小于6GHz、可在FR1内、或可包括中频带频率的频率。此外,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应理解,如果在本文中使用,术语“毫米波”等可广义地表示可包括中频带频率、可在FR2内、或可在EHF频带内的频率。
现在参照图2,作为解说性示例而非限定,提供了根据一些方面的无线电接入网(RAN)200的示意解说。在一些示例中,RAN 200可对应于在以上描述且在图1中解说的RAN104。
由RAN 200覆盖的地理区域可被划分为数个蜂窝区域(蜂窝小区),这些蜂窝区域可基于从一个接入点或基站在地理区域上广播的标识而唯一性地被用户装备(UE)标识。图2解说了蜂窝小区202、204、206和208,其中每一者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未示出)。蜂窝小区202、204和206可被称为宏蜂窝小区,并且蜂窝小区208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扇区是蜂窝小区的子区域。一个蜂窝小区内的所有扇区由相同的基站服务。扇区内的无线电链路可由属于该扇区的单个逻辑标识来标识。在被划分成扇区的蜂窝小区中,蜂窝小区内的多个扇区可由天线群形成,其中每一天线负责与该蜂窝小区的一部分中的诸UE的通信。
一般而言,相应的基站(BS)服务各自的蜂窝小区。广义地,基站是无线电接入网中负责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中去往或来自UE的无线电传输和接收的网络元件。BS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收发机站(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B节点(NB)、演进型B节点(eNB)、下一代B节点(gNB)或某个其他合适术语。
在图2中,两个基站(基站210和基站212)被示为在蜂窝小区202和204中。第三基站(基站214)被示为控制蜂窝小区206中的远程无线电头端(RRH)216。即,基站可具有集成天线,或者可由馈电电缆连接到天线或RRH 216。在所解说的示例中,蜂窝小区202、204和206可被称为宏蜂窝小区,因为基站210、212和214支持具有大尺寸的蜂窝小区。此外,基站218被示为在蜂窝小区208(例如,小型蜂窝小区、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家用基站、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等)中,该小型蜂窝小区208可与一个或多个宏蜂窝小区交叠。在该示例中,蜂窝小区208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因为基站218支持具有相对小尺寸的蜂窝小区。蜂窝小区尺寸设定可根据系统设计以及组件约束来完成。将理解,RAN200可包括任何数目的无线基站和蜂窝小区。此外,可部署中继节点以扩展给定蜂窝小区的尺寸或覆盖区域。
图2进一步包括四轴飞行器或无人机,其可被配置成用作基站,或者更具体地用作移动基站220。也就是说,在一些示例中,蜂窝小区可以不必是驻定的,并且蜂窝小区的地理区域可根据移动基站220(诸如四轴飞行器或无人机)的位置而移动。移动基站220还可提供至核心网的接入点。
在RAN 200内,蜂窝小区可包括可与每个蜂窝小区的一个或多个扇区处于通信的UE。例如,UE 222和224可与基站210处于通信;UE 226和228可与基站212处于通信;UE 230和232可藉由RRH 216与基站214处于通信;UE 234可与基站218处于通信;而UE 236可与移动基站220处于通信。此处,每个基站210、212、214、218和220可被配置成为相应蜂窝小区中的所有UE提供至核心网(未示出)的接入点。在另一示例中,移动基站220(例如,四轴飞行器)可被配置成用作UE。例如,移动基站220可通过与基站210进行通信来在蜂窝小区202内操作。在一些示例中,UE 222、224、226、228、230、232、234、236、238、240和/或242可与在上面描述且在图1中解说的UE 106相同或相似。
在RAN 200的进一步方面,可在各UE之间使用侧链路信号而不必依赖于来自基站的调度或控制信息。例如,两个或更多个UE(例如,UE 226和228)可使用对等(P2P)或侧链路信号227彼此通信而无需通过基站(例如,基站212)中继该通信。在一些示例中,侧链路信号227包括侧链路话务和侧链路控制。在进一步示例中,UE 238被解说为与UE 240和242进行通信。此处,UE 238可用作调度实体或主/传送方侧链路设备,并且UE 240和242可用作被调度实体或非主(例如,副/接收方)侧链路设备。例如,UE可用作设备到设备(D2D)、对等(P2P)或交通工具到交通工具(V2V)网络、车联网(V2X)和/或网状网络中的调度实体或被调度实体。在网状网络示例中,UE 240和242除了与调度实体238进行通信之外还可以可任选地彼此直接通信。由此,在具有对时频资源的经调度接入并且具有蜂窝配置、P2P/D2D配置或网状配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实体和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可利用经调度的资源来通信。
RAN 200中的空中接口可利用一个或多个复用和多址算法来实现各个设备的同时通信。例如,5G NR规范利用具有循环前缀(CP)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为从UE 222和224至基站210的UL传输提供多址,并为从基站210至一个或多个UE 222和224的DL传输提供复用。另外,对于UL传输,5G NR规范提供对具有CP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也被称为单载波FDMA(SC-FDMA))的支持。然而,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复用和多址不限于上述方案,并且可利用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稀疏码多址(SCMA)、资源扩展多址(RSMA)或其他适当的多址方案来提供。此外,对从基站210至UE 222和224的DL传输进行复用可利用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频分复用(FDM)、正交频分复用(OFDM)、稀疏码复用(SCM)或其他合适的复用方案来提供。
此外,RAN 200中的空中接口可利用一个或多个双工算法。双工是指双方端点能在两个方向上彼此通信的点到点通信链路。全双工意指双方端点能同时彼此通信。半双工意指一次仅一个端点可向另一端点发送信息。在无线链路中,全双工信道一般依赖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物理隔离、以及合适的干扰消去技术。通常通过利用频分双工(FDD)或时分双工(TDD)为无线链路实现全双工仿真。在FDD中,不同方向上的传输在不同的载波频率处操作。在TDD中,在给定信道上的不同方向上的传输使用时分复用彼此分开。即,在一些时间,该信道专用于一个方向上的传输,而在其他时间,该信道专用于另一方向上的传输,其中方向可以非常快速地改变,例如,每时隙改变若干次。
在RAN 200中,UE在移动之时独立于该UE的位置进行通信的能力被称为移动性。UE与RAN 200之间的各个物理信道一般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的控制下进行设立、维护和释放,该AMF可包括管理控制面和用户面功能性两者的安全性上下文的安全性上下文管理功能(SCMF)以及执行认证的安全性锚点功能(SEAF)。
在本公开的各个方面,RAN 200可利用基于DL的移动性或基于UL的移动性来实现移动性和切换(即,UE的连接从一个无线电信道转移到另一无线电信道)。在被配置成用于基于DL的移动性的网络中,在与调度实体的呼叫期间,或者在任何其他时间,UE可监视来自其服务蜂窝小区的信号的各个参数以及相邻蜂窝小区的各个参数。取决于这些参数的质量,UE可维持与一个或多个相邻蜂窝小区的通信。在该时间期间,如果UE从一个蜂窝小区移动到另一蜂窝小区,或者如果来自相邻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超过来自服务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达给定的时间量,则UE可以进行从服务蜂窝小区到相邻(目标)蜂窝小区的移交或切换。例如,UE 224(被解说为交通工具,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合适形式的UE)可从对应于其服务蜂窝小区(蜂窝小区202)的地理区域移动到对应于邻居蜂窝小区(蜂窝小区206)的地理区域。当来自邻居蜂窝小区206的信号强度或质量超过其服务蜂窝小区(蜂窝小区202)的信号强度或质量达给定的时间量时,UE 224可向其服务基站(基站210)传送指示该状况的报告消息。作为响应,UE 224可接收切换命令,并且该UE可经历至蜂窝小区206的切换。
在被配置成用于基于UL的移动性的网络中,来自每个UE的UL参考信号可由网络用于为每个UE选择服务蜂窝小区。在一些示例中,基站210、212和214/216可广播统一同步信号(例如,统一主同步信号(PSS)、统一副同步信号(SSS)和统一物理广播信道(PBCH))。UE222、224、226、228、230和232可接收统一同步信号,从这些同步信号导出载波频率和时隙定时,并响应于导出定时而传送上行链路导频或参考信号。由UE(例如,UE 224)传送的上行链路导频信号可由RAN 200内的两个或更多个蜂窝小区(例如,基站210和214/216)并发地接收。这些蜂窝小区中的每一者可测量导频信号的强度,并且无线电接入网(例如,基站210和214/216中的一者或多者和/或核心网内的中心节点)可为UE 224确定服务蜂窝小区。当UE224在RAN 200中移动时,RAN 200可继续监视由UE 224传送的上行链路导频信号。当由相邻蜂窝小区测得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质量超过由服务蜂窝小区测得的信号强度或质量时,RAN 200可在通知或不通知UE 224的情况下将该UE 224从服务蜂窝小区切换到该相邻蜂窝小区。
尽管由基站210、212和214/216传送的同步信号可以是统一的,但该同步信号可以不标识特定的蜂窝小区,而是可标识包括在相同频率上操作和/或具有相同定时的多个蜂窝小区的区划。在5G网络或其他下一代通信网络中使用区划实现了基于上行链路的移动性框架并改善了UE和网络两者的效率,因为需要在UE与网络之间交换的移动性消息的数目可被减少。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将参照OFDM波形来描述,其示例在图3中示意性地解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按如在本文中在以下所描述的基本上相同的方式来应用于例如具有CP的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A)(也被称为单载波FDMA(SC-FDMA)波形)。也就是说,虽然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可能出于清楚起见关注OFDM链路,但应当理解,相同原理也可应用于DFT-s-OFDM或SC-FDMA波形。
现在参照图3,解说了示例性子帧302的展开视图,其示出了OFDM资源网格。然而,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用于任何特定应用的物理(PHY)传输结构可取决于任何数目的因素而不同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此处,时间在以OFDM码元为单位的水平方向上,并且频率在以载波的副载波为单位的垂直方向上。
资源网格304可被用来示意性地表示用于给定天线端口的时频资源。即,在有多个天线端口可用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实现中,可以有对应的多个资源网格304可用于通信。资源网格304被划分成多个资源元素(RE)306。RE(其为1个副载波×1个码元)是时频网格的最小离散部分,并且包含表示来自物理信道或信号的数据的单个复数值。取决于特定实现中所利用的调制,每个RE可表示一个或多个信息比特。在一些示例中,RE块可被称为物理资源块(PRB)或更简单地称为资源块(RB)308,其包含频域中的任何合适数目的连贯副载波。在一个示例中,RB可包括12个副载波,该数目独立于所使用的参数设计。在一些示例中,取决于参数设计,RB可包括时域中的任何合适数目的连贯OFDM码元。在本公开内,假定单个RB(诸如RB 308)完全对应于单个通信方向(针对给定设备的传送或接收)。
连续或不连续资源块集在本文中可被称为资源块群(RBG)、子带或带宽部分(BWP)。子带或BWP的集合可跨越整个带宽。针对下行链路、上行链路或侧链路传输对UE或侧链路设备(以下合称为UE)的调度可涉及调度一个或多个子带或带宽部分(BWP)内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306。由此,UE一般仅利用资源网格304的子集。在一些示例中,RB可以是可被分配给UE的最小资源单位。由此,为UE调度的RB越多且为空中接口选取的调制方案越高,该UE的数据率就越高。例如,RB可以由基站(例如,gNB、eNB等)调度,或者可以由实现D2D侧链路通信的UE/侧链路设备自调度。
在该解说中,RB 308被示为占用小于子帧302的整个带宽,其中解说了RB 308上方和下方的一些副载波。在给定实现中,子帧302可具有对应于任何数目的一个或多个RB 308的带宽。此外,在该解说中,RB 308被示为占用小于子帧302的整个历时,但这仅仅是一个可能示例。
根据一些示例,帧可指10ms的历时,其中每个帧被细分成10个子帧302,每个子帧为1ms。每个1ms子帧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毗邻时隙。在图3中所示的解说性示例中,右侧的子帧包括包括四个时隙310。在一些示例中,时隙可根据具有给定循环前缀(CP)长度的指定数目个OFDM码元来定义。例如,在具有标称CP的情况下,一时隙可包括7或14个OFDM码元。附加示例可包括具有更短历时(例如,1、2或3个OFDM码元)的迷你时隙(有时被称为经缩短传输时间区间(TTI))。在一些情形中,这些迷你时隙或经缩短TTI可占用被调度用于正在进行的针对相同或不同UE的时隙传输的资源来传送。在子帧或时隙内可利用任何数目的资源块。
右侧子帧的四个时隙310中的一个时隙312的展开视图将时隙312解说为包括控制区域314和数据区域316。在时隙312的第一示例中,控制区域314可以携带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且数据区域316可以携带数据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在时隙312的第二示例中,控制区域314可以携带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并且数据区域316可以携带数据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当然,时隙可包含全DL、全UL、或者至少一个DL部分和至少一个UL部分。图3中所解说的结构在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且可利用不同时隙结构,并且可对于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中的每一者包括一个或多个。
尽管未在图3中解说,但RB 308内的各个RE 306可被调度以携带一个或多个物理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共享信道、数据信道等。RB 308内的其他RE 306还可携带导频或参考信号。这些导频或参考信号可供接收方设备执行对对应信道的信道估计,这可实现对RB308内的控制和/或数据信道的相干解调/检测。
在一些示例中,时隙312可被用于广播或单播通信。例如,广播、多播或群播通信可指由一个设备(例如,基站、UE或其他类似设备)向其他设备进行的点到多点传输。此处,广播通信被递送给所有设备,而多播通信被递送给多个预期接收方设备。单播通信可指由一个设备向单个其他设备进行的点到点传输。
在经由Uu接口在蜂窝载波上进行蜂窝通信的示例中,对于DL传输,调度实体(例如,基站)可分配一个或多个RE 306(例如,控制区域314内的DL RE)以携带去往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例如,UE)的包括一个或多个DL控制信道(诸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DL控制信息(DCI)。PDCCH携带DCI,包括但不限于用于DL和UL传输的功率控制命令(例如,一个或多个开环功率控制参数和/或一个或多个闭环功率控制参数)、调度信息、准予、和/或RE指派。PDCCH可进一步携带HARQ反馈传输,诸如确收(ACK)或否定确收(NACK)。HARQ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技术,其中为了准确性,可例如利用任何合适的完整性校验机制(诸如校验和(checksum)或循环冗余校验(CRC))来在接收侧校验分组传输的完整性。如果传输的完整性得到确认,则可传送ACK,而如果未被确认,则可传送NACK。响应于NACK,传送方设备可发送HARQ重传,这可实现追赶组合、增量冗余等等。
基站可进一步分配一个或多个RE 306(例如,在控制区域314或数据区域316中)以携带其他DL信号,诸如解调参考信号(DM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定位参考信号(P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同步信号块(SSB)。SSB可基于周期性(例如,5、10、20、40、80或140毫秒)以规则间隔广播。SSB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副同步信号(SSS)和物理广播控制信道(PBCCH)。UE可利用PSS和SSS来达成时域中的无线电帧、子帧、时隙、以及码元同步,标识频域中信道(系统)带宽的中心,以及标识蜂窝小区的物理蜂窝小区身份(PCI)。
SSB中的PBCH可进一步包括;主信息块(MIB),其包括各种系统信息、以及用于解码系统信息块(SIB)的参数。SIB可以是例如系统信息类型1(SystemInformationType1)(SIB1),其可包括各种附加系统信息。MIB和SIB1一起提供用于初始接入的最小系统信息(SI)。在MIB中传送的系统信息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副载波间隔(例如,默认下行链路参数设计)、系统帧号、PDCCH控制资源集(CORESET)(例如,PDCCH CORESET0)的配置、蜂窝小区禁止指示符、蜂窝小区重选指示符、光栅偏移、以及用于SIB1的搜索空间。在SIB1中传送的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随机接入搜索空间、寻呼搜索空间、下行链路配置信息、以及上行链路配置信息。
同步信号PSS和SSS(统称为SS)以及在一些示例中还有PBCH可在SS块中被传送,该SS块包括经由时间索引以从0到3的递增次序编号的4个连贯OFDM码元。在频域中,SS块可在240个毗连副载波上扩展,其中副载波经由频率索引以从0到239的递增次序编号。当然,本公开不限于该特定SS块配置。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其他非限定性示例可利用多于或少于两个同步信号,除PBCH之外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补充信道,可略去PBCH,和/或可将非连贯码元用于SS块。
在UL传输中,被调度实体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RE 306来携带至调度实体的UL控制信息(UCI),该UL控制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UL控制信道,诸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UCI可包括各种分组类型和类别,包括导频、参考信号、以及被配置成实现或辅助解码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信息。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示例可包括探通参考信号(SRS)和上行链路DMRS。在一些示例中,UCI可包括调度请求(SR),即,使调度实体调度上行链路传输的请求。此处,响应于在UCI上传送的SR,调度实体可传送DCI,其可调度用于上行链路分组传输的资源。UCI还可包括HARQ反馈、信道状态反馈(CSF)(诸如CSI报告)或任何其他合适的UCI。
除控制信息之外,(例如,数据区域316内的)一个或多个RE 306也可被分配用于话务(例如,用户数据)。此类话务可被携带在一个或多个话务信道上,诸如针对DL传输,可被携带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或针对UL传输,可被携带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在一些示例中,数据区域316内的一个或多个RE 306可被配置成携带其他信号,诸如一个或多个SIB和DMRS。
在经由PC5接口在侧链路载波上进行侧链路通信的示例中,时隙312的控制区域314可包括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该PSCCH包括由发起方(传送方)侧链路设备(例如,Tx V2X或其他Tx UE)向一个或多个其他接收方侧链路设备(例如,Rx V2X设备或其他RxUE)的集合传送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时隙312的数据区域316可包括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该PSSCH包括由发起方(传送方)侧链路设备在由该传送方侧链路设备经由SCI在侧链路载波上保留的资源内传送的侧链路数据话务。其他信息可进一步在时隙410内的各个RE上被传送。例如,HARQ反馈信息可以在时隙410内的物理侧链路反馈信道(PSFCH)中从接收方侧链路设备传送到传送方侧链路设备。
上述这些物理信道一般被复用并映射至传输信道以用于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处置。传输信道携带信息块,其被称为传输块(TB)。传输块大小(TBS)(其可对应于信息比特的数目)可以是基于调制和编码方案(MCS)以及给定传输中的RB数目的受控参数。
在5G NR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可以不同的传输配置指示符(TCI)状态在多个时域资源分配(TDRA)候选时机(例如,在两个或更多个TDRA候选时机)上重复。每个PDSCH重复可携带相同的传输块(TB)。此处,TCI状态指示关于PDSCH重复的准共处(QCL)信息。QCL类型的示例是QCL-类型D,其指示空间Rx参数(例如,用于传送PDSCH重复的波束的空间属性)。波束的空间特性可以从相关联的参考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块(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等)中推断出,并且可指示例如波束方向或波束宽度中的至少一者。每个TCI状态指定一天线下行链路波束。相应地,若存在被配置成用于至UE的PDSCH传输的两个TCI状态,则可存在两个天线下行链路波束(例如,从网络接入节点(诸如gNB)朝向无线通信设备发出的两个下行链路波束)。相应地,两个迷你时隙可为无线通信设备提供两个PDSCH重复,每个天线下行链路波束一个PDSCH重复。
在多个PDSCH重复中传达数据之前,例如,gNB可向无线通信设备传达TDRA信息。可在PDCCH内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传达TDRA信息。TDRA信息尤其定义了无线通信设备应当期望在时隙中在时域中何处定位有效TDRA候选时机。在一些示例中,仅针对PDSCH第一重复的第一TDRA由gNB向无线通信设备指示。无线通信设备可通过将第一TDRA移位固定时间间隙来将第一TDRA重用于PDSCH第二重复。
如以上所指示的,在下行链路中在下行链路方向上从网络接入节点(例如,基站,诸如gNB)向无线通信设备传送PDSCH。作为结果,时隙的部分中携带PDSCH重复的码元位置一般被配置成用于下行链路方向上的传输。尽管如此,因为用于PDSCH重复的相同码元位置在其他时间被用于其他信道,因此这些码元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能已经或将被配置成处置上行链路方向上的话务。另外,用于PDSCH数据的码元可能已经使用半持久调度(SPS)进行分配。使用SPS,可为周期性下行链路数据分配给定码元集,而无需调度每个个体下行链路传输。在使用SPS调度周期性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之后,来自上层的某种形式的动态调度可超驰先前建立的SPS。作为结果,例如迷你时隙中用于PDSCH重复的码元可被用来携带上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控制是可能的。因此,若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协调,则在给定时隙中的同一码元上在下行链路方向的数据流与上行链路方向的数据流之间存在冲突是可能的。
在一些示例中,若多个PDSCH重复中的任一者与由较高层配置为上行链路码元的至少一个码元冲突,则无线通信设备将跳过对所有多个PDSCH重复的解码并向网络接入节点发送“假”NACK以记录所有PDSCH重复的经跳过解码。NACK被称为“假”,因为NACK不是基于对码元的解码本身;也就是说,NACK不是基于实际解码的。相反,NACK基于对非解码、或经跳过解码事件的识别。未被解码的PDSCH重复被称为被“丢弃”。
被丢弃的PDSCH重复的结果是例如半静态ACK/NACK码本(诸如类型1码本)中的规则的结果。该码本指示用于PDSCH重复的ACK/NACK比特的位置由针对PDSCH第一重复发信令通知的TDRA来决定。若PDSCH第一重复被丢弃(例如,由于冲突),则(用于剩余的一个或多个附加PDSCH重复的)对应TDRA候选时机将不会在码本构造时被考虑,并且因此没有为那些剩余的附加PDSCH重复建立对应ACK/NACK比特的位置。然而,丢弃包括冲突的重复和非冲突的重复的多个PDSCH重复是效率低下的。
在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一般而言,对于基于迷你时隙的重复,无线通信设备可接收下行链路信道重复(例如,PDSCH重复),并且若下行链路信道重复中的任一者与上行链路码元冲突或者在其他情况下无法解码,则下行链路信道重复均不会被丢弃。在本文中所列出的规则是针对某些码本类型(例如,码本类型1或2)例示的,但规则并不限于这些码本类型。
图4是解说5G NR子帧内的DL信道的示例的示图400。在此示例(例如,对于时隙配置0)中,每个时隙可包括14个码元。第一带双头箭头的线指示系统带宽RB 402的子集(例如,图3的资源网格304的子集)。在一些示例中,DL上的码元可以是循环前缀(CP)OFDM(CP-OFDM)码元。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404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内携带DCI。每个CCE可以包括九个资源元素(RE)群(REG),其中每个REG可以包括OFDM码元中的四个连贯RE。
在子帧的码元2中示出了主同步信号(PSS)406。UE可以使用PSS 406来确定子帧和码元定时以及物理层身份。在子帧的码元4中示出了副同步信号(SSS)408。SSS 408可由UE用于确定物理层蜂窝小区身份群号和无线电帧定时。基于物理层身份和物理层蜂窝小区身份群号,UE可确定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基于PCI,UE可确定DMRS的位置。携带如本文中所讨论的主信息块(MI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410可以在逻辑上与PSS 406和SSS408编群在一起以形成SS/PBCH块412。MIB可以指示系统带宽中的RB数目、系统帧号(SFN)、以及其他信息。如由第二带箭头的线所指示的,SS/PBCH块412的长度在该示例中是20个RB 414。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416携带用户数据、不通过PBCH传送的广播系统信息(诸如系统信息块(SIB))、以及寻呼消息。另外,在一些示例中,PDSCH 416可以携带DCI(例如,控制相关信息)。
下面简要讨论用于使用上述信息的UE的初始接入规程。如以上所讨论的,BS可以在网络中传送同步信号(例如,包括PSS和SSS),以使得UE能够与该BS进行同步,以及传送SI(例如,包括MIB、RMSI和OSI)以促成初始网络接入。该BS可在PBCH上经由SSB传送PSS、SSS和/或MIB,并且可在PDSCH上广播RMSI和/或OSI。
尝试接入RAN的UE可通过检测来自RAM的BS的PSS(例如,BS的蜂窝小区的PSS)来执行初始蜂窝小区搜索。PSS可使得UE能够同步到BS的周期定时,并且可指示指派给蜂窝小区的物理层身份值。该UE还可从该BS接收SSS,该SSS使UE能够在无线电帧级别上与蜂窝小区进行同步。SSS还可提供蜂窝小区身份值,UE可将该蜂窝小区身份值与物理层身份值进行组合来标识蜂窝小区。
在接收到PSS和SSS之后,UE可从BS接收SI。系统信息可采用以上所讨论的MIB和SIB的形式。系统信息包括供UE接入网络的必要或关键信息,诸如下行链路(DL)信道配置信息、上行链路(UL)信道配置信息、接入等级信息和蜂窝小区禁止信息、以及其他不那么关键的信息。MIB可包括用于初始网络接入的SI和用于RMSI和/或OSI的调度信息。在解码MIB之后,UE可接收RMSI和/或OSI。
SI包括使UE能够确定如何进行对RAN(例如,图2的RAN 200)的初始接入的信息。在一些示例中,SIB2包括随机接入配置信息(例如,RACH配置),其指示UE在初始接入期间要用来与RAN进行通信的资源。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可以指示例如由RAN为PRACH规程分配的资源。例如,RACH配置可指示由网络为UE分配的用来传送PRACH前置码和接收随机接入响应的资源。在一些示例中,RACH配置标识指定由基站调度用于PRACH规程的码元集(例如,在PRACH时隙中)的监视时机(MO)。RACH配置还可以指示随机接入响应窗口的大小,在该随机接入响应窗口期间UE要监视对PRACH前置码的响应。在一些示例中,RACH配置可进一步指定随机接入响应窗口在PRACH前置码结束之后过特定数目个子帧开始。在获得MIB、RMSI和/或OSI之后,UE可以因此执行随机接入规程以初始接入RAN。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调度实体和/或被调度实体可被配置成用于波束成形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图5解说了支持波束成形和/或MIMO的无线通信系统500的示例。在MIMO系统中,发射机502包括多个发射天线504(例如,N个发射天线),并且接收机506包括多个接收天线508(例如,M个接收天线)。由此,从发射天线504到接收天线508有N×M个信号路径510。发射机502和接收机506中的每一者可例如在调度实体、被调度实体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无线通信设备中实现。发射机502可对应于图1、2、6、7、8、9、11、12、21和/或19中的任一者所示的BS(例如,gNB)或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接收机506可对应于图1、2、6、7、8、9、11、12、18和/或19的UE或被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
对此类多天线技术的使用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利用空域来支持空间复用、波束成形、以及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可被用于在相同时频资源上同时传送不同的数据流(也被称为层)。这些数据流可被传送给单个UE以增大数据率或传送给多个UE以增加系统总容量,后者被称为多用户MIMO(MU-MIMO)。空间复用可藉由对每一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即,将这些数据流乘以不同加权和相移)并且随后在下行链路上通过多个发射天线传送每一经空间预编码的流来达成。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带有不同空间签名地抵达UE处,这些不同的空间签名使得每个UE能够恢复旨在去往该UE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在上行链路上,每个UE传送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这使得基站能够标识每个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的源。
数据流或层的数目对应于传输的秩。一般而言,无线通信系统500(MIMO系统)的秩受限于发射或接收天线504或508的数目中较低的一者。另外,UE处的信道状况以及其他考虑(诸如基站处的可用资源)也可能会影响传输秩。例如,指派给下行链路上的特定UE的秩(并且因此,数据流的数目)可基于从该UE传送给基站的秩指示符(RI)来确定。RI可基于天线配置(例如,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数目)以及每个接收天线上的测得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来确定。RI可指示例如在当前信道状况下可以支持的层数。基站可使用RI连同资源信息(例如,可用资源以及要调度用于UE的数据量)来向UE指派传输秩。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中所示,2x2 MIMO天线配置上的秩2空间复用传输将从每个发射天线504传送一个数据流。每一数据流沿不同信号路径510到达每个接收天线508。接收机506随后可使用接收自每个接收天线508的信号来重构这些数据流。
波束成形是可在发射机502或接收机506处使用的信号处理技术,以沿着发射机502与接收机506之间的空间路径对天线波束(下文称为波束)(例如,发射波束或接收波束)进行成形或引导。可通过组合经由天线504或508(例如,天线阵列模块的天线振子)传达的信号以使得这些信号中的一些信号经历相长干涉而其他信号经历相消干涉来实现波束成形。为了创建所需的相长/相消干扰,发射机502或接收机506可向从与发射机502或接收机506相关联的天线504或508中的每一者发射或接收的信号应用振幅和/或相移。
在5G新无线电(NR)系统中,尤其是针对高于6GHz或mmWave系统,经波束成形的信号可被用于大多数下行链路信道,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另外,广播控制信息(诸如SSB、时隙格式指示符(SFI)和寻呼信息)可按波束扫掠方式来传送以使得传送和接收点(TRP)(例如,gNB)的覆盖区域中的所有被调度实体(UE)能够接收到该广播控制信息。另外,对于配置有波束成形天线阵列的UE,经波束成形的信号也可用于上行链路信道(包括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然而,应当理解,经波束成形信号也可由用于亚-6GHz系统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gNB使用。
基站(例如,gNB)一般可以能够使用变化的波束宽度的发射波束(例如,下行链路发射波束)与UE进行通信。例如,基站可被配置成在与运动中的UE进行通信时利用较宽波束,而当与驻定的UE进行通信时利用较窄波束。UE可进一步被配置成利用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以从基站接收信号。在一些示例中,为了选择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发射波束和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以用于与UE的通信,基站可以波束扫掠方式在多个下行链路发射波束中的每一者上传送参考信号(诸如SSB或CSI-RS)。UE可使用该UE上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来测量下行链路发射波束中的每一者上的参考信号收到功率(RSRP),并向基站传送指示所测得的下行链路发射波束中的每一者的RSRP的波束测量报告。基站随后可基于波束测量报告来选择一个或多个服务下行链路波束(例如,下行链路发射波束和下行链路接收波束)以用于与UE的通信。结果得到的所选下行链路发射波束和下行链路接收波束可以形成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在其他示例中,当信道是互易的时,基站可基于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诸如探通参考信号(SRS))的上行链路测量来推导出特定下行链路波束以用于与UE通信。
类似地,可以通过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波束扫掠期间测量收到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例如,SRS)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例如,SSB或CSI-RS)的RSRP来选择上行链路波束(例如,UE处的上行链路发射波束以及基站处的上行链路接收波束)。例如,基站可通过经由SRS波束扫掠测量的基站处的上行链路波束管理或者通过经由SSB/CSI-RS波束扫掠测量的UE处的下行链路波束管理来确定上行链路波束。所选上行链路波束可以在实现上行链路波束管理时由所选SRS资源(例如,用于SRS的传输的时间-频率资源)指示,或者在实现下行链路波束管理时由所选SSB/CSI-RS资源指示。例如,所选SSB/CSI-RS资源可以与所选上行链路发射波束(例如,用于PUCCH、SRS和/或PUSCH的上行链路发射波束)具有空间关系。结果得到的所选上行链路发射波束和上行链路接收波束可以形成上行链路波束对链路。互易波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图6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使用经波束成形信号在基站604与UE 602之间通信的示图。基站604可对应于图1、2、5、7、8、9、11、12、21和/或19中的任一者所示的BS(例如,gNB)或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UE 602可对应于图1、2、5、7、8、9、11、12、18和/或19的UE或被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
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基站604被配置成生成多个波束606a-606h,每一个波束与不同的波束方向相关联。另外,UE 602被配置成生成多个波束608a-608e,每个波束与不同的波束方向相关联。基站604和UE 602可使用下行链路波束管理方案和/或上行链路波束管理方案来选择基站604上的一个或多个波束606a-606h以及UE 602上的一个或多个波束608a-608e以用于在其间传达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
在用于选择下行链路波束的下行链路波束管理方案的示例中,基站604可被配置成在一个或多个同步时隙期间在多个下行链路发射波束606a-606h中的每一者上进行扫掠或传送。例如,基站604可在同步时隙期间在不同波束方向上的每个波束上发射参考信号(诸如SSB或CSI-RS)。波束参考信号的传输可周期性地发生(例如,如由gNB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的)、半持久地发生(例如,如由gNB经由RRC信令配置的和经由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CE)信令激活/停用的),或非周期性地发生(例如,如由gNB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触发的)。应当注意到,尽管一些波束被解说为彼此毗邻,但此类布置在不同方面中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在同一码元期间传送的下行链路发射波束606a-606h可能不是彼此毗邻的。在一些示例中,基站604可以发射分布在所有方向(例如,360度)上的更多或更少的波束。
另外,UE 602被配置成在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608a-608e上接收下行链路波束参考信号。在一些示例中,UE 602基于波束参考信号来搜索并标识下行链路发射波束606a–606h中的每一者。UE 602随后对下行链路接收波束608a-608e中的每一者上的波束参考信号执行波束测量(例如,RSRP、SINR、RSRQ等)以确定下行链路发射波束606a-606h中的每一者的相应波束质量,如在下行链路接收波束608a-608e中的每一者上所测得的。
UE 602可以生成并在每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608a-608e上向基站604传送波束测量报告,包括每个下行链路发射波束606a-606h的相应波束索引和波束测量。基站604随后可选择要用于向UE 602传送单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或话务(例如,用户数据)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发射波束。在一些示例中,所选下行链路发射波束具有来自波束测量报告的最高增益。在一些示例中,UE602还可标识基站从波束测量中选择的下行链路发射波束。波束测量报告的传输可周期性地发生(例如,如由gNB经由RRC信令配置的)、半持久地发生(例如,如由gNB经由RRC信令配置并经由MAC-CE信令激活/停用的)或非周期性地发生(例如,由gNB经由DCI触发的)。
基站604或UE 602可进一步针对每个所选服务下行链路发射波束选择UE602上的对应下行链路接收波束,以针对每个所选服务下行链路发射波束形成相应的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BPL)。互易波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UE602可利用波束测量来选择每个服务下行链路发射波束的对应下行链路接收波束。在一些示例中,要与特定下行链路发射波束配对的所选下行链路接收波束可具有针对该特定下行链路发射波束的最高增益。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604上的单个下行链路发射波束(例如,波束606d)和UE上的单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例如,波束608c)可形成用于基站604与UE 602之间的通信的单个下行链路BPL。在另一示例中,基站604上的多个下行链路发射波束(例如,波束606c、606d和606e)以及UE 602上的单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例如,波束608c)可形成被用于基站604与UE602之间的通信的相应下行链路BPL。在另一示例中,基站604上的多个下行链路发射波束(例如,波束606c、606d和606e)以及UE 602上的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例如,波束608c和608d)可形成被用于基站604与UE 602之间的通信的相应下行链路BPL。在此示例中,第一下行链路BPL可包括下行链路发射波束606c和下行链路接收波束608c,第二下行链路BPL可包括下行链路发射波束608d和下行链路接收波束608c,并且第三下行链路BPL可包括下行链路发射波束608e和下行链路接收波束608d。
当信道是互易时,以上所描述的下行链路波束管理方案也可被用于选择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BPL以用于从UE 602到基站604的上行链路通信。例如,由波束606d和波束608e形成的下行链路BPL也可以充当上行链路BPL。此处,波束608c被用作上行链路发射波束,而波束606d被用作上行链路接收波束。
在上行链路波束管理方案的示例中,UE 602可被配置成在多个上行链路发射波束608a-608e中的每一者上进行扫掠或传送。例如,UE 602可在不同波束方向上在每个波束上传送SRS。另外,基站604可被配置成在多个上行链路接收波束606a-606h上接收上行链路波束参考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基站604基于波束参考信号来搜索并标识上行链路发射波束608a-608e中的每一者。基站604随后对上行链路接收波束606a-606h中的每一者上的波束参考信号执行波束测量(例如,RSRP、SINR等)以确定上行链路发射波束608a-608e中的每一者的相应波束质量,如在上行链路接收波束606a-606h中的每一者上所测得的。
基站604随后可选择UE 602将用于向基站604传送单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或话务(例如,用户数据)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发射波束。在一些示例中,所选上行链路发射波束具有最高增益。基站604可进一步针对每个所选服务上行链路发射波束选择基站604上的对应上行链路接收波束,以针对每个所选服务上行链路发射波束形成相应的上行链路波束对链路(BPL)。互易波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基站604可利用波束测量来选择每个服务上行链路发射波束的对应上行链路接收波束。在一些示例中,要与特定上行链路发射波束配对的所选上行链路接收波束可具有针对该特定上行链路发射波束的最高增益。
基站604随后可向UE 602通知所选上行链路发射波束。例如,基站604可以提供SRS资源标识符(ID),其标识在所选上行链路发射波束上传送的SRS。在一些示例中,基站604可以将每个所选上行链路发射波束(和对应的上行链路接收波束)应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例如,PUCCH、PUSCH、SRS等)并向UE 602传送与应用于每个上行链路信号的所选上行链路发射波束相关联的相应SRS资源ID。当信道是互易时,以上所描述的上行链路波束管理方案也可被用于选择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BPL以用于从基站604到UE 602的下行链路通信。例如,上行链路BPL也可被用作下行链路BPL。
图7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控制面中的无线电协议架构700的示例的示图。无线电协议架构700可以是5G无线系统的无线电协议架构。无线电协议栈可以在操作在5G无线网络中的设备中实现。图7描绘了基站702、中继器设备714和UE 730的控制面协议栈。基站604可对应于图1、2、5、6、8、9、11、12、21和/或19的BS(例如,gNB)或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UE 602可对应于图1、2、5、6、8、9、11、12、18和/或19的UE或被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中继器设备714可对应于图8、9、10、11、12、18和/或19的中继器设备中的任一者。
如图7中所解说的,无线电协议架构700包括三层;层1(L1)、层2(L2)和层3(L3)。L1742是最低层,L2 744在L1 742之上,并且L3 746在L2 744之上。
关于中继器设备714,协议栈的实现可在L1 742中的中继单元(RU)718与L2 744和L3 746中的移动终端(MT)716之间划分。在L1 742中,RU 718的物理(PHY)层730可作为中继操作,其在基站702的物理(PHY)层704与UE 730的物理(PHY)层732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方向上中继经调制RF模拟信号(例如,模拟载波上的数字内容)。
存在可被中继器设备714用来通过中继器设备714来在基站702与UE 730之间中继话务(例如,用户数据)的至少两种类型的中继规程。第一中继规程可被称为层1中继规程,可由层1中继来实现。第二中继规程可被称为层2中继规程。
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各方面,中继器设备714可被配置为根据层1中继规程来操作的层1中继。当作为层1中继操作时,中继器设备714在耦合到接收天线阵列的接收机处接收作为经调制的RF波形的信号,放大该信号,并从耦合到发射天线阵列的发射机重传该信号。因此,层1中继可被称为放大并转发中继。一般而言,层1中继可能不要求大量的上层功能性来执行放大并转发类型的功能,并且可能相较于层2中继不那么复杂且成本较低。
中继器设备(诸如中继器设备714)可被配置成作为层2中继操作。当作为层2中继操作时,中继器设备714可以在耦合到接收天线阵列的接收机处接收作为经调制RF波形的信号,解调和解码信号以获得信号的数字表示,重编码和重调制该信号,进行放大,并且随后从耦合到发射天线阵列的发射机转发该信号。因此,层2中继可被称为解码并转发类型中继。一般而言,层2中继相较于层1中继更复杂,并且可能要求较大量的上层功能性(与层1中继相比较而言)来执行解码并转发类型操作。因此,层2中继可能相较于层1中继更复杂且成本更高。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中继器设备714可被配置成并且被称为智能中继器设备。智能中继器设备可以将一些上层功能性应用于层1中继,但可能不会提供作为层2中继操作本将要求的功能性水平。例如,虽然智能中继器设备可能不会使用更高级别的功能性来解调、解码、编码和重调制信号,但智能中继可使用该更高级别的功能性结合使用各种同步信号块(SSB)信息和传输配置指示符(TCI)状态来侦听信道、实现MIMO功能性、选择各种波束,并且可以调整正由该智能中继器设备的层1中继放大并转发的经调制RF波形的发射功率。
返回图7,在控制面中,基站702、中继器设备714和UE 730中的每一者的各种层是相似的并且为了避免重复,将被描述一次。这些层包括L1层742处的PHY层704、720、732,L2层744处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706、722、734、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708、724、736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710、728、738,以及L3层746处的RRC层712、728、740。
PHY层704、720、732可以负责在物理信道上(例如,在时隙内)传送和接收数据。MACSDU可被放置在MAC PDU中以用于在传输信道上向PHY层704、720、732进行传输。PHY上下文可指示传输格式和无线电资源配置(例如,带宽部分(BWP)、参数设计等)。PHY层704、720、732的功能可以包括例如传输信道上的错误检测并向较高层进行指示、传输信道的前向纠错编码/解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软组合、经编码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速率匹配、经编码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上的映射、物理信道的功率加权、物理信道的调制和解调、频率和时间同步、无线电特性测量并向较高层进行指示、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处理、发射分集、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以及RF处理。
MAC层706、722、734可向上层提供服务并从PHY层704、720、732获得服务。PHY层704、720、732向MAC层706、722、734提供传输信道以支持传输用于无线电接口上的数据传递的服务。MAC层706、722、734向RLC层708、724、736提供逻辑信道。逻辑信道存在于MAC与PHY层之间,而传输信道存在于PHY与无线电层之间。因此,MAC层可以是较高层逻辑信道与PHY层传输信道之间的接口。MAC层706、722、734的功能可以包括例如波束管理随机接入规程、逻辑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以及将属于一个逻辑信道的多个MAC SDU级联成传输块(TB)。
RLC层708、724、736可提供上层数据分组的分段和重组、通过自动重复请求(ARQ)的纠错、以及独立于PDCP序列编号的序列编号。RLC上下文可指示对RLC层708、724、736使用确收模式(例如,使用重排序定时器)还是使用非确收模式。
PDCP层710、726、738可提供分组序列编号、分组的有序递送、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重传、以及上层数据分组到下层的传递。PDU可以包括例如因特网协议(IP)分组、以太网帧和其他非结构化数据(即,机器类型通信(MTC),以下统称为“分组”)。PDCP层710、726、738还可以提供对上层数据分组的报头压缩以减少无线电传输开销,通过将数据分组暗码化来提供安全性,以及数据分组的完整性保护。PDCP上下文可指示PDCP复制是否被用于例如单播连接。
L3层746的RRC层712、728、740可以负责建立和配置基站702与UE 730之间和/或基站702与中继器设备714之间的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和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由5GC或NG-RAN发起的寻呼,以及广播与接入阶层(AS)和非接入阶层(NAS)相关的系统信息。RRC层712、728、740可进一步负责QoS管理、移动性管理(例如,切换、蜂窝小区选择、RAT间移动性)、UE730测量和报告、以及安全性功能。
在用户面(未示出)中,基站702、中继器设备714和UE 73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对于L1层742和L2层744而言基本类似,并且为了避免重复,将不再重复。用户面协议栈不包括RRC层712、728、740。用户面协议栈确实包括例如L3层746中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未示出)。SDAP层(未示出)可提供5G核心(5GC)服务质量(QoS)流与数据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并在下行链路分组和上行链路分组两者中执行QoS流ID标记。
在以上描述且在图1-7中解说的信道、载波和协议层不一定是基站702、中继器设备714与UE 730之间可以利用的所有信道、载波和协议层,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除可在本文中所解说的信道、载波和协议层之外还可利用其他信道、载波和协议层,诸如其他话务、控制和反馈信道。
在一些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和/或网络的其他组件的功能性可跨多个实体被分布。图8解说了可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中利用的无线通信网络800。在该图解中,网络实体(诸如基站(BS)802)被耦合到远程网络804,诸如主回程网络或移动核心网。在无线通信网络800中,无线频谱能被用于基站802与中继器设备808之间的去程链路806以及用于中继器设备808与UE 812之间的接入链路810。去程链路806和接入链路810可以各自在Uu无线电接口上或某个其他合适的无线通信接口上执行。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频谱可利用毫米波(mmWave)频率和/或亚6GHz载波频率。
无线通信网络800可以包括其他基站、UE和中继器设备(未示出)。基站802和其他基站可对应于图1、2、5、6、7、9、11、12、19和/或21的BS(例如,gNB)或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中继器设备808和其他中继器设备可对应于图7、9、10、11、12、18和/或19的中继器设备中的任一者。中继器设备也可被称为中继器、中继、中继设备等。UE 812和其他UE可对应于图1、2、5、6、7、9、11、12、19和/或21的UE或被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
在图8的示例中,基站802可被称为施主节点,因为基站802提供至远程网络804的通信链路。施主节点可包括例如至远程网络804的有线(例如,光纤、同轴电缆、以太网、铜线)、微波或另一合适的链路。
基站802可以是包括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网络800的功能性的增强型gNB。在一些示例(例如,如图8中所示)中,基站802可包括中央单元(CU)814和分布式单元(DU)816。CU 814被配置成作为无线通信网络800内的集中式网络节点(或中央实体)来操作。例如,CU 814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功能性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功能性,以控制/配置无线通信网络800内的其他节点(例如,中继器设备和UE)。在一些方面,RRC信令可被用于各种功能,作为一个示例,包括设立和释放用户数据承载。在一些示例中,RRC信令消息可以在信令承载(例如,SRB1和SRB2)上被传输。
DU 816被配置成作为调度实体来操作以调度基站802的被调度实体(例如,中继器设备和/或UE)。例如,DU 816可以作为调度实体来操作以调度中继器设备808和UE 812。在一些示例中,DU 816可包括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媒体接入控制(MAC)和物理(PHY)层功能性以实现作为调度实体的操作。
F1接口提供互连CU 814(例如,PDCP层和较高层)和DU 816(例如,RLC层和更低层)的机制。在一些方面中,F1接口可以提供控制面和用户面功能(例如,接口管理、系统信息管理、UE上下文管理、RRC消息传递等)。F1AP是针对F1的应用协议,其在一些示例中定义了针对F1的信令规程。F1接口支持控制面上的F1-C以及用户面上的F1-U。
为了促成基站802与由基站802服务的UE(例如,UE 812)之间的无线通信,中继器设备808可被配置成作为被调度实体操作。中继器设备808可包括移动终端(MT)单元818以实现被调度实体功能性。例如,MT单元818可以包括连接到基站802并由基站802调度的UE功能性。
中继器设备808还包括在基站802与UE 812之间中继信号的中继单元820。中继单元820也可被称为中继单元、远程单元等。以下将结合图9-13更详细地描述信号中继功能性和其他中继器设备功能性。
图9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与中继器设备904相关联的示例组件和通信链路的框图。中继器设备904可与基站902和UE 906处于通信。基站902可对应于图1、2、5、6、7、8、11、12、19和/或21的基站或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中继器设备904可对应于图7、8、10、11、12、18和/或19的任何中继器设备。UE 906可对应于图1、2、5、6、7、8、11、12、19和/或21的UE或被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
与用于通信的其他类型的无线电波(例如,亚6GHz的通信)相比,毫米波通信具有更高的频率和更短的波长。因此,毫米波通信可能具有较短的传播距离,并且可能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无线电波更容易被障碍物阻挡。例如,通过亚6GHz无线电波携带的无线通信可以能够穿透房屋或建筑物的墙壁,以从使用亚6GHz无线电波来通信的基站向墙壁相对侧上的区域提供覆盖。然而,毫米波可能无法穿透同一墙壁(例如,取决于墙壁的厚度、构造墙壁的材料等等)。由此,中继器设备904可被用于增大基站902的覆盖区域,以将覆盖扩展到(例如,由于障碍物等)而不具有与基站902的视线的UE(由UE 906表示)。
例如,UE 906与基站902之间的障碍物(未示出)可能阻挡或以其他方式降低UE906与基站902之间的链路质量。然而,中继器设备904可被放置成使得中继器设备904与UE906之间以及中继器设备904与基站902之间不存在障碍物或存在较少障碍物。由此,基站902与UE 906之间经由中继器设备904的通信可具有相比于基站902与UE 906之间的直接通信更高的质量。
在一些示例中,中继器设备904可通过使用波束成形来执行定向通信,以经由第一波束对920(例如,去程链路波束对)与基站902进行通信并且经由第二波束对922(例如,接入链路波束对)与UE 906进行通信。术语“波束对”可以指由第一设备用于传输的发射(Tx)波束和由第二设备用于接收由第一设备经由Tx波束传送的信息的接收(Rx)波束。互易波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在图9中,第一波束对920和第二波束对922各自由单个椭圆形表示。
中继器设备904包括如上结合图7-9所讨论的MT单元908和RU 910。MT单元908经由双向控制路径912(例如,双向控制路径)与基站902传达控制信息。MT单元908与基站902(例如,基站902中的DU,未示出)之间的控制路径912可被包括在第一波束对920内(例如,包括在去程链路内)。在一些示例中,控制路径912携带UL和DL控制信息以配置中继器设备904。控制路径912可以使用在被分配用于基站902与UE 906之间的UL传输和/或DL传输的BWP带内相对小的BWP来实现。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波束对920(例如,去程链路)可在FR2频率范围内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去程链路可实现减少功能性的Uu接口,该Uu接口可被修改以支持中继器设备功能性。
基站902还可经由中继器设备904向UE 906传达控制信息。UE 906控制信息的路径未在图9中描绘以避免使附图混乱。
RU 910提供中继(例如,接收、放大和传输)功能性以准许来自基站902的话务(例如,用户数据)的通信到达UE 906和/或使得来自UE 906的话务能够到达基站902。RU 910经由RU 910与基站902之间的第一话务路径916(例如,双向话务路径)与基站902进行通信。第一话务路径916可被包括在第一波束对920内(例如,包括在去程链路内)。在一些示例中,RU910可以是模拟直通设备(例如,不具有存储和转发能力)。在其他示例中,RU 910可包括存储和转发功能性。基站902与中继器设备904之间的话务可通过第一波束对920的第一话务路径916(例如,经由去程链路)来携带。中继器设备904与UE 906之间的话务可通过由第二波束对922所涵盖的第二话务路径918(例如,经由接入链路)来携带。第一波束对920的第一话务路径916可携带基站902与中继器设备904之间的模拟UL话务和DL话务。第二波束对922的第二话务路径918可携带中继器设备904和UE 906之间的模拟UL话务和DL话务。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波束对922(例如,接入链路)可在FR2频率范围内操作。
RU 910和(例如,接入链路的)第二话务路径918可由基站902(例如,由基站902中的DU,未示出)来控制。例如,基站902可在接入链路上调度UL传输和DL传输(例如,通过在控制信道(未示出)上向UE 906传送控制信息)。另外,基站902可通过MT单元908来控制RU 910的操作。例如,基站902可经由上述控制路径912来配置MT单元908以使MT单元908配置RU910。为此,MT单元908可生成由信号路径914携带的控制信令以用于控制RU 910的操作。
图10是解说中继器设备1000的示例的示图。中继器设备1000可对应于在本文中在图7、8、9、11、12、18和/或19中所描述的任何中继器设备。在一些示例中,中继器设备1000可以是毫米波中继器设备,其经由毫米波传输(例如,而不是亚6GHz传输)进行通信。
中继器设备1000可以包括中继单元(RU)1002、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或天线、天线面板等)(诸如接收(Rx)阵列1004和发射(Tx)阵列1006)、以及MT单元1008,如本文中所讨论的。RU 1002包括放大器1010,其用于放大经由接收阵列1004接收的信号并经由发射阵列1006传送经放大的信号。移动终端(MT)单元1008包括基带处理器1012,其用于处理如以上所讨论的通过控制路径从基站(未示出)接收的信号,按需控制RU 1002的操作(例如,经由控制信令1014),以及经由控制路径向基站传送信号。
天线阵列可包括能够被配置成用于波束成形的多个天线振子。天线阵列可被称为相控阵列,这是因为天线振子的相位值和/或相移可被配置成形成波束,其中不同的相位值和/或相移被用于不同的波束(例如,在不同的方向上)。在一些方面,天线阵列可以是仅能够接收通信而不传送通信的固定接收(RX)天线阵列。在一些方面,天线阵列可以是仅能够传送通信而不接收通信的固定发射(Rx)天线阵列。在一些方面,天线阵列可被配置成充当Rx天线阵列或Tx天线阵列(例如,经由Tx/Rx开关、MUX/DEMUX等等)。天线阵列可以能够使用毫米波和/或其他类型的RF模拟信号进行通信。
放大器1010包括能够放大输入信号并输出经放大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放大器1010可包括功率放大器、可变增益组件等。在一些方面,放大器1010可具有可变增益控制。在一些示例中,放大器1010的放大水平可由基带处理器1012控制(例如,在基站的指导下或基于在中继器设备1000处测得和/或计算出或以其他方式确定的输入和/或输出信号功率)。
基带处理器1012包括能够控制中继器设备1000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基带处理器1012可包括控制器、微控制器、处理器等。在一些方面,基带处理器1012可控制由放大器1010施加给输入信号的放大或增益水平。附加地或替换地,基带处理器1012可通过以下操作来控制天线阵列;控制用于天线阵列的波束成形配置(例如,用于天线阵列的一个或多个相位值、用于天线阵列的一个或多个相移、用于天线阵列的一个或多个功率参数、用于天线阵列的一个或多个波束成形参数、Tx波束成形配置、Rx波束成形配置等)、控制天线阵列是充当接收天线阵列还是发射天线阵列(例如,通过配置天线阵列与开关之间的交互和/或连接)等。附加地或替换地,基带处理器1012可以将中继器设备10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上电/下电(例如,当基站不需要将中继器设备用于服务UE时)。在一些方面,基带处理器1012可控制以上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配置的定时。
基带处理器1012可包括能够经由控制路径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组件。在一些方面,基带处理器1012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带内射频(例如,在天线阵列的操作频率带宽内所包括的射频)与基站进行通信。若使用一个或多个带内射频进行通信,则基站可配置在天线阵列的操作频率带宽内的BWP(例如,带内BWP),以使得该BWP承载与中继器设备1000相关联的控制接口。
在一些示例中,基带处理器1012可以包括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等)。以此方式,基带处理器1012可对从基站接收的控制信息进行解调、解码和/或执行其他类型的处理。
开关1016、1018、1020和1022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这些组件能够使中继器设备1000能够中继经由接收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或传送由中继器设备1000生成(例如,由MT单元1008生成)的RF模拟信号。例如,在一种配置中,开关1016、1018、1020和1022可被配置成将RU 1002耦合到接收阵列1004和发射阵列1006。在另一种配置中,开关1016、1018、1020和1022可被配置成将MT单元1008耦合到接收阵列1004和发射阵列1006。在一些示例中,开关1016、1018、1020和1022中的每一者的位置可以由MT单元1008控制。
开关(未示出)可被用于将接收自和/或传送到天线阵列的通信进行复用和/或解复用。例如,开关(例如,复用器/解复用器)可被用于将Rx天线阵列切换成Tx天线阵列,反之亦然。
加法器1024(例如,复用器)可包括将来自放大器1010的信号与来自MT单元1008的信号进行组合的功能性。例如,用于话务路径的信号(例如,用户数据信号)可在为数据传输分配的BWP的频带上被提供,而用于控制路径的信号可在为控制传输分配的BWP的频带上被提供。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使用解复用器1028(例如,以解复用来自传入信号的控制路径)。开关1016、1018、1020和1022可被个体地、成对地、成三元组地或全部一起控制。一个开关的位置(例如,断开或闭合)可以或可以不规定任何其他开关的位置。
图11解说了包括基站(BS)1102、中继器设备1104和UE1106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信令1100的示例。基站1102可对应于图1、2、5、6、7、8、9、12、19和/或21的基站或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中继器设备1104可对应于图7、8、9、10、12、18和/或19的任何中继器设备。UE1106可对应于图1、2、5、6、7、8、9、12、19和/或21的UE或被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
在图11的呼叫1108,BS 1102和中继器设备1104执行初始接入规程并建立RRC连接。初始接入规程和RRC连接的建立可使用指定(例如,可配置)的BWP通过Uu链路来传达,如以上所讨论的。初始BWP可被用作默认值。在一些示例中,Uu链路可使用单个分量载波(CC)。中继器设备1104的MT单元(为示出)可执行与UE类似的规程(例如,接入、无线电链路管理(RLM)和波束管理(BM))。这些规程可以是可被采用的RF和无线电资源管理(RRM)要求/规程的经简化和/或经修改版本。
在呼叫1108期间,BS 1102和中继器设备1104可标识它们将用来彼此通信的波束。另外,在一些示例中,BS 1102和中继器设备1104可交换配置信息、能力信息和其他信息。
在呼叫1110,BS 1102和中继器设备1104执行RU整合规程。例如,BS 1102可以学习中继器设备的RU的能力。此处,中继器设备(例如,MT)可将其自身标识为中继器设备并共享其能力。共享信息可包括例如波束相关信息和实现配置所要求的等待时间。
在呼叫1112,BS 1102和中继器设备1104执行无线电链路管理和无线电资源管理规程。例如,BS 1102可指定波束信息并分配资源。
在呼叫1114,BS 1102和中继器设备1104执行RU配置规程。此处,BS 1102可发送控制信息(例如,控制消息)以配置RU的操作。例如,BS 1102可向中继器设备1104的MT单元(未示出)发送针对中继器设备1104的RU(例如,针对RU 1104a和/或RU 1104b)的配置信息。由此,在一些示例中,RU配置规程可控制(如由线1116表示)用于DL话务和控制的第一RU1104a的操作,并且可控制(如由线1418表示)用于UL话务的第二RU 1104b的操作。可定义新消息来配置RU操作。例如,可在MT的经分配BWP内传达新消息。该配置可以包括例如波束成形配置和TDD配置(例如,Rx&Tx(转发)波束成形)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例如,标识被用来采用所指示配置或所指示BF配置的资源)。该配置还可包括TX功率配置。该配置还可提供可配置的操作带宽(其可利用RF处理和/或滤波)。
可定义因RU而异的DCI格式(其可由RU-RNTI加扰)以提供所要求的配置。除支持动态配置(例如,默认模式)之外,还可支持半持久配置和周期性配置。还可支持经由MAC-CE或RRC的配置(例如,用于半持久/周期性模式)。
在呼叫1120,BS 1102向中继器设备1104传送用于UE 1106的DL话务和控制以及用于MT单元(未示出)的DL控制。随后,在呼叫1122,第一RU 1104a向UE 1106转发(中继、重复)用于UE 1106的DL话务和控制。此处,中继器设备1104可从来自BS 1102的传输(例如,控制和话务)中将用于MT单元的DL控制与用于UE 1106的DL控制解复用。用于MT单元的下行链路控制不需要被转发给UE。用于MT单元的DL控制可以或可以不在相同时间资源上与用于UE1106的DL控制复用。
在呼叫1124,UE 1106向中继器设备1104传送UL话务。在呼叫1126,第二RU 1104b向BS 1102转发(中继、重复)来自UE 1106的UL控制和话务以及来自MT的UL控制。此处,第二RU 1104b可将来自MT单元的UL控制与来自UE 1106的UL控制复用。来自MT单元的UL控制可以或可以不在相同时间资源上与来自UE 1106的UL控制复用。中继器设备(诸如中继器设备1104)可向多个UE和从多个UE中继控制和话务(例如,统称为信令)。
图12解说了包括基站1202(被标识为BS)、中继器设备1204(被标识为R)、第一UE1206和第二UE 1208(分别被标识为UE1和UE2)的无线通信网络1200的示例。基站1202可对应于图1、2、5、6、7、8、9、11、19和/或21中的任一者所示的基站或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中继器设备1204可对应于图7、8、9、10、11、18和/或19的任何中继器设备。第一UE 1206和第二UE1208可分别对应于图1、2、5、6、7、8、9、11、19和/或21的UE或被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
图12类似于图9。在图12中,两个UE(第一UE 1206和第二UE 1208)被示为经由中继器设备1204与基站1202处于通信,而在图9中,一个UE 906被示为经由中继器设备904与基站902处于通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一个或多个UE和基站可以同时或基本上同时与中继器设备进行通信,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包括去程链路的第一波束对1210在图12中由单个椭圆形来表示。第一波束对1210包括从基站1202到中继器设备1204的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从中继器设备1204到基站1202的上行链路波束。互易波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第一波束对1210可携带话务路径1212(例如,双向话务路径),其可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方向上传输话务(例如,用户数据)。第一波束对1210还可携带控制路径1214(例如,双向控制路径),其可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方向上传输控制(例如,控制信息)。
中继器设备1204的MT单元(未示出)可经由DL和UL控制路径1214来传达控制(例如,控制消息接发、控制信息)。在一些示例中,控制路径1214可以是带内控制路径。中继器设备1204的RU(未示出)可经由DL和UL话务路径1214来传达话务(例如,用户数据)。话务路径1212和控制路径1214可在基站1202与中继器设备1204之间延伸。
包括第一接入链路的第二波束对1216在图12中由单个椭圆形来表示。第二波束对1216包括从中继器设备1204到第一UE 1206的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从第一UE 1206到中继器设备1204的上行链路波束。互易波束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第二波束对1216可携带中继器设备1204与第一UE 1206之间的双向话务。第二波束对1216还可携带中继器设备1204与第一UE 1206之间的双向控制。控制可以是从基站1202经由中继器设备1204中继到第一UE1206的控制信息。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可配置第一UE 1206。中继器设备1204的RU(未示出)可经由中继器设备1204在基站1202与第一UE 1206之间传达话务(例如,用户数据)。话务可以是例如FR2频带中的模拟话务。
包括第二接入链路的第三波束对1218在图12中由单个椭圆形来表示。第三波束对1218可包括从中继器设备1204到第二UE 1208的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从第二UE 1208到中继器设备1204的上行链路波束。互易波束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第三波束对1218可携带中继器设备1204与第二UE 1208之间的双向话务。第三波束对1218还可携带中继器设备1204与第二UE 1208之间的双向控制。控制可以是从基站1202经由中继器设备1204中继到第二UE1208的控制信息。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可配置第二UE 1208。中继器设备1204的RU(未示出)可经由中继器设备1204在基站1202与第二UE 1208之间传达话务(例如,用户数据)。话务可以是例如FR2频带中的模拟话务。
图13解说了用于经由中继器设备(R)从基站(BS)到UE(UE 1)的DL传输的处理时间(或动作时间)和传播延迟时间的示例。类似的定时可适用于UL传输。
基站在第一时间(t1)向中继器设备传送中继器设备控制(R-ctrl)信息1302。中继器设备在第二时间(t2)接收经传播延迟R-ctrl信息1304。在该示例中,假定直接路径,并且不考虑多径信号。第二时间t2大于第一时间t1(t2>t1)。t2与t1之间的时间差和基站与中继器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如本文中所讨论的,经传播延迟R-ctrl信息1304可被用来将中继器设备配置成用于即将到来的DL传输。
在等待可以等于或大于中继器设备处理所接收的经传播延迟R-ctrl信息1304所花费的时间量NR 1306的时间段之后,基站在第三时间t3传送UE1控制信息(UE1-ctrl)1308(t3>t2>t1)。UE1-ctrl 1308由中继器设备接收并在第四时间t4作为经传播延迟UE1 ctrl1310重传(例如,重复、重新广播)。第四时间t4大于第三时间t3(t4>t3)。因为在本示例中基站与中继器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从基站传送信号与由中继器接收该信号之间的传播时间是恒定的。因此,(t2-t1)=(t4-t3)并且t4>t3>t2>t1。
R-ctrl信息1302(与经传播延迟R-ctrl信息1304相同)可以是被用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RU的信息。UE1-ctrl信息1308、1310可以是被用来配置用户装备(UE1)的信息。
中继器设备可将UE1控制信息1310转发到UE1。UE1可在第五时间t5接收经传播延迟UE1-ctrl 1312。第五时间t5大于第四时间t4(t5>t4)。总体上,t5>t4>t3>t2>t1。中继器与UE之间的距离可与用户装备与中继器设备之间的距离相同或不同。传播延迟因变于距离而改变。在图13的示例中,由t5-t3给定的中继器与用户装备之间的传播延迟大于由t2-t1和t4-t3两者给定的基站与中继器设备之间的传播延迟。
在UE控制信息UE1-ctrl 1308的传输之后,基站向中继器设备传送UE1数据(UE1-data)1314。UE1-数据在传播延迟之后由中继器设备接收,并且中继器设备将UE1-数据1316重传给UE。随后在UE1处接收到UE1数据1318。从基站第一次传送R-Ctrl信息1302与在用户装备处接收到UE1-ctrl 1312之间的总延迟等于t5-t1。从基站第一次传送UE1-Ctrl 1308与在用户装备处接收到UE1-ctrl 1312之间的总延迟等于t5-t3,如由图13中的虚线箭头1320所示。
与上面图7、8、9、10、11和/或12以及下面图18和/或19的中继器设备相对应的任何示例性中继器设备可被称为(并且可被配置为)智能中继器设备。根据一些示例,智能中继器设备可将层1中继的“放大和转发”方面与由协议栈(诸如5G协议栈)的上层(例如,图7的L2 744和L3 746)中的较高层(例如,MAC、RLC、PDCP和RRC)提供的至少一些功能性的增强相结合)。为了易于引用,本文对中继器设备的所有引用都可被理解为对智能中继器设备的引用。如在以上示例中所描述的,图1、2、5、6、7、8、9、11、12、19和/或21中的任一者所示的基站或调度实体(例如,网络接入节点、gNB、eNB)可控制远离基站的中继器设备。根据本文的方面,控制特定中继器设备的基站可以是利用特定中继器设备来中继话务的基站。相应地,本文中所描述的中继器设备可由一个基站远程地控制。然而,使用多个基站远程控制给定中继器设备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基站可构造被传送给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息。中继器设备可使用该控制信息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RU)。在一些示例中,控制信息可被配置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或者可被配置在MAC-CE中或以其他方式例如在RRC信令中被传达。控制信息可在控制信令中被传达给中继器设备(例如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图14是描绘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可在用于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令中携带的控制信息的一个示例的表1400。下面提供关于表1400的参数的附加细节。中继器设备可以是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智能中继器设备。表1400中的控制信息可从以下至少一者获得;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例如,携带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MAC控制元素(MAC-CE)、或者配置在RRC信令中。
根据一个方面,DCI可与经掩码循环冗余校验(CRC)一起被传送。CRC可以使用算术值(例如,数字)来掩码,该算术值唯一性地标识中继器设备并将该中继器设备与要通过中继器设备在基站与用户装备(UE)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根据一些方面,该数字可以是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更详细地,该RNTI可被指定为中继单元(RU)-RNTI。中继器设备可通过使用经掩码CRC且知晓其自己的RNTI(例如,其自己的RU-RNTI)来识别其自己的DCI。根据一些方面,中继器设备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标识DCI(例如,携带控制信息的DCI);使用(中继器设备的)RNTI对DCI的CRC解掩码(解扰),获得(例如,计算、推导出)DCI的CRC,并确认DCI的经解掩码(经解扰)CRC等于DCI的所获得CRC。若两个值相等,则CRC被验证,并且DCI旨在给该中继器设备。若两个值不相等,则CRC可能是错误的,或者CRC可能是使用不同中继器设备的RNTI进行掩码的。
表1400包括第一列1402,其标识可被用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示例性参数1404。表1400包括第二列1414,其标识可被指派给第一列1402中的相应示例性参数1404的值的示例性范围1416。
第一参数可以是时分双工状态1406。时分双工状态1406可以是一比特并且可以指示下行链路(DL)码元或上行链路(UL)码元。出于示例性目的,时分双工状态1406被表示为0以指示DL,并被表示为1以指示UL,尽管这些值可被颠倒。在码元被预先指定为灵活码元的情形中,时分双工状态1406可被动态地指派以指示DL码元或UL码元。根据一个方面,网络节点可以动态地指派时分双工状态1406。
第二参数可以是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1408。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1408的值范围1420可以是0,…,g-1。变量g是整数。作为示例,下行链路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值,可以是到至多达给定数目g个MT单元经激活TCI状态中的一者的索引(若指示的话)。例如,可存在至多达8(g=8)个TCI状态索引值。在一些示例中,可使用3比特来表示下行链路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值。作为示例,上行链路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值可以由SRS资源指示符(SRI)给出(若指示的话),其中该SRI是引到MT的经配置探通参考码元(SRS)资源集的索引。在一些示例中,可使用3比特来表示上行链路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值。注意到,所指示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的解读可取决于时分双工状态。在另一方面,(UL或DL)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值可以是至为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RU)激活(例如,经由MAC-CE激活)的至多达g个去程链路TCI状态中的一者的索引。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去程链路TCI状态可以是至由中继器设备发送的K个SSB中的一者的索引。此处,K可以是具有大于0的值的整数。在初始整合和能力交换期间,中继器设备可指示它可以创建多少(=K)个波束。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去程链路TCI状态可以是至波束标识符集合(例如,{0,…,#波束-1})的索引,其中#波束可由中继器设备在其整合期间指示(例如,#波束=K)并且其中#波束可以是去程链路波束(即,可在用于去程链路通信的阵列上创建的波束)的数目。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去程链路TCI状态可以是至SSB和/或CSI-RS、或SRS资源的索引。
第三参数可以是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1410。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1410的值范围1422可以是0,…,h-1。变量h是整数。作为示例,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值可以是至为中继器设备的RU激活(例如,经由MAC-CE激活)的至多达给定数目h个接入链路TCI状态中的一者的索引(若指示的话)。例如,可存在至多达8(h=8)个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值。在一些示例中,可使用3比特来表示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值。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接入链路TCI状态可以是至由中继器设备发送的K个SSB中的一者的索引。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接入链路TCI状态可以是至波束标识符集合(例如,{0,…,#波束-1})的索引,其中#波束可由中继器设备在其整合期间指示并且其中#波束可以是接入链路波束(即,可在用于接入链路通信的阵列上创建的波束)的数目。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接入链路TCI状态可以是至SSB和/或CSI-RS、或SRS资源的索引。
注意到,根据一些方面,g可以小于或等于h,并且去程链路波束的数目(数量)可以小于或等于接入链路波束的数目。
第四参数可以是时域资源分配(TDRA)1412。值范围由时隙和码元位置标识符1424代替。
图15是描绘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可在用于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令中携带的控制信息的另一示例的表1500。中继器设备可以是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智能中继器设备。表1500中的控制信息可从以下至少一者获得;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例如,携带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MAC控制元素(MAC-CE)、或者配置在RRC信令中。根据一个方面,DCI可与经掩码循环冗余校验(CRC)一起被传送。以上结合图14描述了经掩码CRC的使用,并且为了避免重复,将不再重复。
类似于图14的表1400,表1500包括第一列1502,其标识可被用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示例性参数1504,以及第二列1514,其标识可被指派给相应示例性参数1504的值的示例性范围1516。
图14的表1400与图15的表1500之间的差异在于;后者包括两组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后者还包括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两组值(两组值范围)。第一组通过在属于第一组的参数和相应值范围之后附加数字“1”来标识。第二组通过在属于第二组的参数和相应值范围之后附加数字“2”来标识。
图15的表1500可与可同时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两个方向上中继话务的双向中继器设备结合使用。此类中继器设备可由图9的中继器设备904例示,其中第二RU(未示出)将被添加到中继器设备904(例如,除所解说的RU 910之外)。根据此类配置,RU对可被用来同时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个方向上中继话务。第二RU未在图9中描绘以避免使附图混乱。
被标识为时分双工状态1(TDD状态1)1506和时分双工状态2(TDD状态2)1507的参数是与较早关于图14的表1400的时分双工状态1406所描述的相同类型的参数;为了避免重复,将不再重复描述。被标识为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1 1508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21509的参数是与较早关于图14的表1400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1408所描述的相同类型的参数;为了避免重复,将不再重复描述。被标识为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1 1510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2 11511的参数是与较早关于图14的表1400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1410所描述的相同类型的参数;为了避免重复,将不再重复描述。图14的TDRA 1412参数及其相关联的值范围未在图15中复制。取而代之地,呈现了被称为时间配置1512的参数。时间配置1512的值范围包括例如开始码元和历时1524。时间配置1512及其对应的值范围可能不需要复制;相应地,时间配置1512及其相应的值范围可结合两组先前描述的参数使用。
图16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被填充有经MAC-CE配置的去程链路活跃TCI状态1602的第一表1600。图16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被填充有经MAC-CE配置的接入链路活跃TCI状态1603的第二表1601。第一表1600和第二表1601包含相同的参数;然而,第一表1600的TCI状态索引1606的范围为从0到g-1,而第二表1601的TCI状态索引1607的范围为从0到h-1。
根据图16A的第一表1600,TCI状态索引1606为0 1608对应于中继单元波束索引1616,其中该中继单元波束索引1616可与由
Figure BDA0004113388740000441
指示的n个波束相关联(这n个值中的每一者
Figure BDA0004113388740000442
指示一个波束)。根据一些方面,变量n的值可以等于1,即对应TCI状态与由中继单元使用单个波束相关联(例如,n=1)。根据图16A的第一表1600,在索引值的相对端,TCI状态索引1606为g-1 1612对应于与n个波束
Figure BDA0004113388740000443
相关联的中继单元波束索引1622。未提供关于0到g-1 1610之间的TCI状态索引值的中继单元波束索引1620,但是可根据图16A中所解说的中继单元波束索引1616编号的序列容易地实现。
根据图16B的第二表1601,TCI状态索引1607为0 1609对应于范围为
Figure BDA0004113388740000444
的中继单元波束索引1617。根据一些方面,变量m的值可以大于或等于1(例如,m≥1)。m的值和范围可取决于中继器设备的能力。变量m可对应于中继器设备可在服务侧创建的并发波束数目(例如,数量)。并发波束数目可取决于中继器设备上的天线阵列数目。作为非限定性示例,中继器设备可具有2个或4个天线阵列(其他数量的天线阵列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根据图16A的第一表1600,在索引值的相对端,TCI状态索引1607为h-1 1613的对应于范围为
Figure BDA0004113388740000445
的中继单元波束索引1623。未提供关于0到h-1 1611之间的TCI状态索引值的中继单元波束索引1621,但是可根据图16B中所解说的中继单元波束索引1617编号的序列容易地实现。在一些方面,图16A的第一表1600的变量g可以小于或等于图16B的第二表1601的变量h。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1702以及代表性时隙1704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的图形表示。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1702的表示中的多个时隙范围从时隙索引0到时隙索引S-1,其中S是时隙索引号。0到S-1的范围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出于解说性目的,时隙索引0携带TCI状态索引y,时隙索引1携带TCI状态索引j,时隙索引2携带TCI状态索引k,时隙索引S-2携带TCI状态索引q,并且时隙索引S-1携带TCI状态索引x。使用变量y、j、k、q和x是示例性的、非限定性的,并且关于它们在英文字母表中的位置没有意义。每个TCI状态索引(例如,y、j、k、q和x)可对应于图14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1408、图14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1410、图15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1 1508、图15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1 1510,图15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2 1509、图15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2 1511、图16A的经MAC-CE配置的去程链路活跃TCI状态索引1606、或图16B的经MAC-CE配置的接入链路活跃TCI状态索引1607。根据一些方面,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1702可通过MAC-CE(如在图16A和图16B中所描绘的)或通过RRC信令(参见例如图7的基站702的RRC层712以及中继器设备714的MT单元716的RRC层728)来在中继器设备的RU处配置。
图17还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提供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的一个代表性时隙1704。可针对索引值范围从0到S-1的给定时隙提供代表性时隙1704中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使用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1702建立的任何给定时隙的码元的值可被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诸如代表性时隙1704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的码元超驰。换言之,中继器设备可用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来超驰包括先前接收的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的时隙。根据一些方面,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诸如代表性时隙1704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可通过DCI(其可与PDCCH上的UE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相关联或复用)、通过MAC-CE(如在图16A和图16B所描绘的)、或通过RRC信令(参见例如图7的基站702的RRC层712以及中继器设备714的MT单元716的RRC层728)在中继器设备的RU处配置。
作为非限定性示例,代表性时隙1704的每个码元可与时隙索引号相关联。根据代表性时隙1704中的示例,码元0、1、3、4、5、9、10和11被设有TCI状态索引y。出于示例性和非限定性目的,使用图16A的经MAC-CE配置的去程链路活跃TCI状态1602,给定TCI状态索引号为y(假定索引号y位于TCI状态索引号0到g-1之间),代表性时隙1704中以y指定的每个码元的TCI状态的范围可以为
Figure BDA0004113388740000451
根据一个示例,代表性时隙1704的码元2可被设有TCI状态索引k,码元6、7和8可被设有TCI状态索引q,并且码元12和13可被设置有TCI状态索引x。例如,由任何TCI状态索引号给出的值(例如,TCI状态的值范围)可从以下至少一者获得;图15的表1400、图15的表1500、图16A的第一表1600、或图16B的第二表1601。术语“TCI状态索引”和“TCI状态索引号”在本文中可互换地使用。
关于RU配置,可能存在默认TCI状态。例如,在活跃状态数目等于一的情况下,默认TCI状态可以是活跃TCI状态(例如,当时活跃的TCI状态)。例如,若DCI中不存在去程链路TCI状态,则中继器设备可使用MT将在中继器设备可用的资源内(例如,在DCI中所标识的资源内)用于DL/UL的任何波束。在一个示例中,由MT用来接收DCI(RU-RNTI)(即,由RU-RNTI加扰的DCI)的相同波束可被用于RU进行DL转发的经配置操作。
作为关于接入链路TCI状态的进一步示例,在第一方面,默认状态可以是当前正被使用的状态、或者最新近配置的状态。例如,若在时间t0的DCI指示接入链路TCI状态,则可使用所指示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直到另一DCI指示不同的接入链路TCI状态。在第二方面,在每时间资源存在半静态配置的默认接入链路TCI状态的情况下,可存在所提供的周期性时隙或码元级BF模式,其与例如周期性或半静态通信(包括例如SSB、RMSI PDCCH、RACH、CSI-RS、SR、和/或SRS)或半持久(或甚至动态)通信相关联。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1702和代表性时隙1704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可支持使用空值并且还可支持使用灵活TCI状态。根据灵活TCI状态,基站和/或中继器设备可以使用除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1702和/或代表性时隙1704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之外的方式来获得(例如,确定、计算、推导)默认TCI状态索引。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灵活TCI状态可以意味着中继器设备将(使用其他方式)确定默认TCI状态。根据空值的使用,空值的存在可指示不存在RU活跃性并且可指示RU可以下电。相应地,如本文中所所用的,空TCI状态可指示RU可以下电。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描述了包括用于智能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其中控制信令的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指示在基站与UE之间传达的消息的方向的时分双工状态;指示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的一者的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指示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的一者的接入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或至少包括时隙和码元位置的时域资源分配(TDRA)。
图18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采用处理系统1814的中继器设备1800(例如,如在本文中提及和描述的智能中继器设备)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框图。中继器设备1800可对应于图7、8、9、10、11、12和/或19的任何中继器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组合可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处理器1804)的处理系统1814来实现。处理器1804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离散硬件电路、以及被配置成执行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其他合适硬件。在一些实例中,处理器1804可经由基带或调制解调器芯片来实现,而在其他实现中,处理器1804自身可包括数个与基带或调制解调器芯片相异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此类场景中可协同工作以达成本文中所讨论的示例)。并且如上所提及的,在实现中可使用在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之外的各种硬件布置和组件,包括RF链、功率放大器、调制器、缓冲器、交织器、加法器/求和器等。在各种示例中,中继器设备1800可被配置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功能。也就是说,如在中继器设备1800中利用的处理器1804可被用来实现例如在图20和/或22中所描述和解说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方法或过程。
在图18的示例中,处理系统1814可用由总线1802一般化表示的总线架构来实现。取决于处理系统18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1802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1802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由处理器1804一般化地表示)、存储器1805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由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一般化地表示)的各种电路通信地耦合在一起。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可被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可包括用于使计算机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代码。总线1802还可链接各种其他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电路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总线接口1808提供总线1802与收发机1810之间的接口。收发机1810例如可以是无线收发机。收发机1810提供了用于通过传输介质(例如,空中接口)与各种其他装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或装置。收发机1810可被进一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天线阵列/天线模块1820。一个或多个天线/天线阵列/天线模块1820可向传输介质传送能量并从传输介质接收能量。总线接口1808进一步提供总线1802和用户接口1812(例如,键盘、显示器、触摸屏、扬声器、话筒、控制特征等)之间的接口。当然,此类用户接口1812是可任选的,且可在一些示例中被省略。另外,总线接口1808进一步提供总线1802与电源1828之间以及总线1802与应用处理器1830之间的接口,电源1828和应用处理器1830可与中继器设备1800的调制解调器(未示出)或处理系统1814分开。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处理器1804)可负责管理总线1802和一般性处理,包括对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上的软件的执行。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软件可驻留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上。软件在由处理器1804执行时使处理系统1814执行本文中针对任何特定装备描述的各种过程和功能。
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可以是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并且可被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处理器可执行代码)。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可包括用于使计算机(例如,处理器)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代码。作为示例,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碟(CD)或数字多用碟(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或钥匙型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动盘、以及用于存储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他合适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可驻留在处理系统1814中,在处理系统1814外部,或者跨包括处理系统1814的多个实体分布。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可被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制品中。作为示例,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制品可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一些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可以是存储器1105的一部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设计约束来最佳地实现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所描述功能性。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和/或存储器1805还可被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804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1804可包括通信和处理电路系统1841,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与基站(例如,调度实体)、网络核心(例如,5G核心网)和用户装备(UE)(例如,被调度实体)、或任何其他实体(诸如举例而言本地基础设施或经由因特网(诸如网络供应商)与中继器设备1800通信的实体)进行通信。在一些示例中,通信和处理电路系统1841可包括提供执行与无线通信(例如,信号接收和/或信号传送)和信号处理(例如,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和/或处理用于传送的信号)相关的过程的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另外,通信和处理电路系统1841可被配置成经由天线/天线阵列/天线模块1820和收发机1810来接收和中继上行链路话务和上行链路控制消息(例如,类似于图1的上行链路话务116和上行链路控制118)以及传送经中继的下行链路话务和下行链路控制消息(例如,类似于下行链路话务112和下行链路控制114)。另外,通信和处理电路系统1841可被配置成从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息与通过中继器设备1800在基站与用户装备(UE)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通信和处理电路系统1841可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上所存储的通信和处理软件1851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0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002)。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1804可包括时分双工电路系统1842,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在一些示例中,时分双工电路系统1842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进行从控制信息标识时分双工状态相关的过程。时分双工电路系统1842可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上所存储的时分双工软件1852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0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004)。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1804可包括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1843,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在一些示例中,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1843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从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相关的过程。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1843还可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上所存储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软件1853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0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006)。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1804可包括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1844,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在一些示例中,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1844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从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相关的过程。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1844还可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上所存储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软件1854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0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008)。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1804可包括时域资源分配电路系统1845,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在一些示例中,时域资源分配电路系统1845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从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相关的过程。时域资源分配电路系统1845可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上所存储的时域资源分配软件1855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0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010)。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1804可包括话务中继电路系统1846,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使中继单元在基站与UE之间中继话务。在一些示例中,话务中继电路系统1846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相关的过程;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和时域资源分配。话务中继电路系统1846可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上所存储的话务中继软件1856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0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012)。
图19A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包括基站1901(标识为BS)和中继器设备1902(标识为R)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的第一配置1900的第一框图。图19B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包括基站1901和中继器设备1902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第二配置1920的第二框图。图19C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包括基站1901(标识为BS)和中继器设备1902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的第三配置1930的第三框图。中继器设备1902可以是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智能中继器设备。中继器设备1902可对应于图7、8、9、10、11、12和/或18的任何中继器设备。基站1901可对应于图1、2、5、6、7、8、9、11、12和/或21的任何基站。
在第一配置1900中,中继器设备1902可由基站1901控制。中继器设备1902可从基站1901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可与通过中继器设备1902在基站1901(例如,BS)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例如,UE)之间中继的话务(例如,数据信令)相关联。话务流过基站1901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904之间的中继器设备1902。
在第二配置1920中,中继器设备1902可由基站1901控制。中继器设备1902可从基站1901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可与通过中继器设备1902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WD1)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904(WD2)之间中继的话务(例如,数据信令)相关联。在第二配置1920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WD1)不是基站(例如,其不是基站1901(BS))。在第二配置中,可通过中继器设备1902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WD1)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904(WD2)之间中继话务(例如,用户数据、用户信令)。基站1901和中继器设备1902可通过控制信令交换控制信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WD1)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904(WD2)之间的话务可以被或可以不被传递(复制、双播、组播)至基站1901。
在第三配置1930中,中继器设备1902可由基站1901控制。基站1901可以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或者可以不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基站1901的替换身份/位置以虚线示出。中继器设备1902可从基站1901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与通过中继器设备1902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WD1)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904(WD2)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在第三配置1930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WD1)可被表示为以下至少一者;基站1901、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站(BS 2)1908、(BS 3)1910、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WD3)1906、一个或多个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IAB1)1912、(IAB 2)1914、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中继器设备(R2)1916、(R3)1918。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904(WD2)可被表示为以下至少一者或多者;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站(BS 4)1909、(BS 5)1911、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1903(WD1)、1904(WD2)、1905(WD4)、1907(WD5)、一个或多个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IAB 3)1913、(IAB 4)1915、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中继器设备(R4)1917、(R5)1919。
图20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在由基站控制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处用于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并根据该控制信息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的示例性过程2000(例如,方法)的流程图。中继器设备可在基站与无线设备之间(如在图19A中图形化地解说)、在两个无线设备之间(如在图19B中图形化地解说)、和/或在多个设备之间(如在图19C中图形化地解说)中继话务(例如,用户数据、用户信令)和/或控制(例如,控制信息、控制消息接发)。如下所述,一些或全部所解说的特征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在特定实现中略去,并且一些所解说的特征可不被要求用于实现所有示例。在一些示例中,过程2000可由图18中所解说的中继器设备1800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过程2000可由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或算法的任何合适的装备或装置来执行。
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对应于图1、2、5、6、7、8、9、11、12、19和/或21中的任一者所示的基站或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虽然可参照图18的中继器设备1800,但是在一些示例中,中继器设备可对应于图7、8、9、10、11、12、18和/或19的任何中继器设备。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可以分别对应于图1、2、5、6、7、8、9、11、12、19和/或21的UE或被调度实体中的任一者。
在框2002,该中继器设备可从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与通过或将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在接收到控制信令之前,中继器设备和基站可通过基站与中继器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例如,5G Uu接口)在中继器设备与基站之间建立链路。例如,可在一个分量载波上建立链路。
控制信息可被配置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控制信息还可包括例如以下至少一者;中继单元接收机波束成形参数、中继单元发射机波束成形参数、中继单元发射机功率参数、或中继单元操作带宽。
根据一些方面,该方法还可包括从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例如,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获得DCI。控制信令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指向该无线通信设备。在一些示例中,DCI可占用被分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的一些或全部带宽部分(BWP)。BWP可以是以下至少一者;初始BWP、或经配置BWP。在一些方面,该中继器设备可从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中解复用(例如,分离、提取)控制信息。在此类情景中,可在被分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的资源(例如,PDCCH,或PDSCH上的经准予资源)上传达控制信息和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
在框2004,该中继器设备可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根据一些方面,该中继器设备可根据时分双工状态来配置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根据时分双工状态来配置该中继单元可以使该中继器设备(或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在由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方向上中继话务。
在框2006,该中继器设备可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根据一些方面,该中继器设备可根据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中继单元的去程链路波束。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也被称为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号)可对应于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的一者,该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
在框2008,该中继器设备可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也被称为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号)。根据一些方面,该中继器设备可根据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中继单元的接入链路波束。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可对应于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的一者,该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
在框2010,该中继器设备可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时域资源分配信息可例如包括话务的时隙位置和码元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根据一些方面,该中继器设备可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中继由从时域资源分配获得的话务的时隙位置或码元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标识的话务。
在框2012,该中继器设备可基于该控制信息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根据一些方面,获得(包括例如接收和标识)任何一个或多个所获得特征(例如,时域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信息)以及配置中继单元可由该中继器设备的移动终端(MT)来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中继单元波束成形配置可使用控制信息来选择。
在一些示例中,该中继器设备可通过使用中继器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对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解扰来对控制信息进行解掩码。该中继器设备随后可获得控制信息的CRC。该中继器设备接着可确认控制信息的经解扰CRC等于控制信息的所获得CRC。根据此类过程正确地验证CRC可以允许中继器设备得出以下结论;具有用该中继器设备的RNTI掩码的CRC的DCI旨在给该中继器设备,而非给另一中继器设备(具有不同的RNTI)。RNTI可被指定成唯一性地标识中继器设备并将该中继器设备与基站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以及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控制(例如,控制信息、控制信令、控制消息接发)和话务(例如,用户数据、用户信令)的中继相关联。根据一些方面,RNTI可被指定为中继单元RNTI(RU-RNTI)。
在一些示例中,传送给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息可被配置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在一些示例中,使用控制信息对中继单元的配置可以是动态配置、半持久配置、或周期性配置。根据一些方面,控制信息可作为以下至少一者来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CE)、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
对于接入链路和去程链路TCI状态,活跃TCI状态可与多个波束标识符(或索引)相关联。例如,对于接入链路,多个波束标识符可结合可同时服务多个方向(例如,广播(TX)DL信号,或接收(RX)UL信号,结合转发(FWD)多个经频分复用(FDM)UL信号)的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RU)来实现。在另一示例中,对于去程链路,多个波束标识符可结合可同时用多个波束与gNB通信或与多个gNB通信的RU来实现。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当未随该控制信息给出相应值时,该中继器设备可以附加地用以下至少一者的相应默认值来配置该中继单元;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TDRA。在另一示例性方面,当随该控制信息给出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时,该中继器设备可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预定值可以例如是值“0”或“空”值。可例如从为中继器设备的移动终端(MT)配置的对应参数获得相应默认值。在一个示例中,当中继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时,可例如从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配置的对应参数获得相应默认值。
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在用于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息(例如,控制消息接发)中提供时分双工状态(其可取两个值,例如,DL和UL)。时分双工状态的使用可以是可任选的。在控制信息中可能不包括时分双工状态的情形中,中继器设备可使用默认时分双工状态。根据一些示例,默认时分双工状态可从TDDconfigCommon(TDD配置共用)、TDDconfigDedicated(TDD配置专用)、或MT的时隙格式标识(SFI)参数中的至少一者获得。
在一些示例中,时分双工状态可以不被包括在中继器设备的控制消息中,和/或相关联资源的状态可在时分双工配置(例如,TDDconfigCommon、TDDconfigDedicated)或SFI中被指示为是“灵活的”。在此类示例中,若中继器设备是双向中继器设备,则该中继器设备可在UL和DL两个方向上转发通信(例如,话务和/或控制)。然而,若中继器设备不是双向中继器设备,则该中继器设备可在UL或DL方向上转发通信(例如,话务和/或控制),如由可为该中继器设备配置的默认方向所确定的。
在一些示例中,可从MT的TCI状态获得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的相应默认值。也就是说,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默认值可以是MT单元将在相同资源内用于其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的任何波束。换言之,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默认值可以是MT单元针对使用相同资源的对应波束(例如,UL或DL波束)使用的(例如,当前使用的)TCI状态索引值。例如,上行链路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可以是与用于MT的上行链路波束的相同的TCI状态索引。例如,下行链路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可以是与用于MT的下行链路波束的相同的TCI状态索引。
根据一个方面,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相应默认值可以是当前正在使用或最新近配置的TCI状态索引。例如,时间t0的DCI可指示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值为X,其中X是整数。根据该示例,中继器设备可使用X作为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值,直到另一DCI指示任何不同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值。根据另一方面,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相应默认值可以半静态地配置或者可以按时间资源半静态地配置。根据该方面,可在周期性时隙波束成形模式或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中的至少一者中传达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相应默认值。在一个示例中,可针对周期性或半静态通信(例如,SSB/RMSI PDCCH/RACH、CSI-RS、SR、SRS)传达默认值。在另一示例中,可针对半持久(或甚至动态)通信传达默认值。
根据一些示例,TDRA的相应默认值是从MT的对应TDRA参数获得的。替换地,若控制信息中不存在TDRA,则可采用控制信息中所指示的配置,直到下一控制信息中的下一TDRA超驰所采用的配置。一旦成功地解码了控制信息并获取内容,就可采用所指示的配置。
在一个示例中,DL去程链路波束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可等于对应MT单元DL波束的第一MT单元TCI状态索引。UL去程链路波束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可等于对应MT单元UL波束的第二MT单元TCI状态索引。替换地,DL或UL去程链路TCI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DL或UL接入链路TCI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可以分别是至多达g个经激活去程链路TCI状态、或至多达h个经激活接入链路TCI状态的索引值,其中g和h是整数。
根据一些方面,去程链路TCI和接入链路TCI可通过一个或多个MAC-CE来激活。例如,经激活去程链路TCI状态或经激活接入链路TCI状态中的至少一者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CE)来激活。在一个示例中,活跃去程链路TCI状态或活跃接入链路TCI状态中的至少一者可与多个波束标识符(ID)相关联。对于TCI状态,至多达g个去程链路TCI状态或至多达h个接入链路TCI状态的索引值可以是至以下至少一者的索引;由中继器设备发送的K个SSB中一者或多者,其中K为整数;波束标识符集合,其中该中继器设备作为中继单元的至少一个能力来指示该波束标识符集合的成员数量;同步信号块(SSB)(其中SSB指的是由基站发送并由中继器设备的MT单元接收/测量/报告的SSB(1,…,L_max)并且其中SSB可与以上所叙述的K个SSB相同或不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探通参考信号(SRS)资源。该波束标识符集合的成员数量可等于用于去程链路的阵列上所配置的去程链路波束数目。
根据一些方面,g和h可以小于或等于K。例如,对于K=16(即,基站假设使用K个不同波束来发送K个SSB),中继器设备可以配置有这K=16个SSB中的g=8(这些可被称为活跃TCI状态)。例如,第1SSB、第3SSB、第5SSB、第6SSB,……。控制信息可提供值为从0至7的索引以指示活跃TCI状态。在一些示例中,以上所叙述的K个SSB可以指由中继器设备发送(例如,转发)的SSB。在某个先前时间,网络已经指示了这K个SSB(总数L_max个SSB中的K个SSB,在FR2中例如可以为L_max=64)。
根据一个方面,获得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者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中的至少一者可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接收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接收由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时隙中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又进一步,包括先前接收的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的时隙可以用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来超驰。可在MAC-CE或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中接收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可在DCI、MAC-CE或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中接收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根据一些示例,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中的至少一者可包括至少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一个码元中的空值,并且中继单元在包括空值的至少一个码元期间下电。在另一示例中,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中的至少一者可包括至少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一个码元中的灵活码元,并且基站或中继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从除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之外的位置获得灵活信号的默认TCI状态索引。
在一些方面,中继器设备可以是双向的。相应地,可以改变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的方法。例如,从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控制信令与通过中继器设备在基站与用户装备(UE)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可进一步包括;从该控制信息中标识不同于该时分双工状态的第二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中获得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中获得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以及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包括开始码元和历时的时间配置。又进一步,双向中继器设备可被配置成;在由去程链路TCI状态定义的去程链路波束上且在由接入链路TCI状态定义的接入链路波束上在由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第一方向上中继话务,并且同时在由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定义的第二去程链路波束上且在由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定义的第二接入链路波束上在由第二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第二方向上中继第二话务,其中第二话务在由时间配置标识的预定开始码元和历时处开始。
更详细地,关于中继器设备是双向的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传达话务以及在第二方向上传达第二话务,该中继器设备可附加地;从该控制信息获得不同于该时分双工状态的第二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获得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和/或从控制信息获得包括开始码元和历时的时间配置。又进一步地,该中继器设备可基于该控制信息来配置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方向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并且可进一步基于该控制信息来配置该中继单元以在第二方向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第二话务,该控制信息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第二时分双工状态、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根据一些示例,第三和第四设备可以个体地或以各种组合来实现,例如其中第三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第三设备可以是第二设备,第四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和/或第四设备可以是第二设备。
在一种配置中,无线通信网络中由基站控制的用于无线通信的中继器设备1800可包括;用于从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的装置,该控制信令与通过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第一UE)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第二UE)之间或在基站和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用于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的装置;用于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的装置;用于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装置;用于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的装置;以及用于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或基站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的装置;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在一个方面,前述装置可以是图18中所示的处理器1804并被配置成执行前述装置所叙述的功能。在另一方面,前述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所叙述的功能的电路或任何装备。
根据另一方面,可以描述供无线通信网络中由基站控制的无线中继器设备使用的制品。该制品可包括其中存储有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从该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息与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以及基于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图21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采用处理系统2114的基站2100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框图。基站2100可对应于图1、2、5、6、7、8、9、11、12和/或19的任何基站、eNB、gNB、或网络接入节点。根据一些方面,基站2100的一些组件可与本文中所描述的其他设备的组件相同或相似,包括例如图18的中继器设备1800、第一基站1901、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和/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904、图19的所有组件。为了避免重复,一般而言并且没有任何意图限制任何硬件或结构,基站2100的硬件实现的描述可从中继器设备1800、第一基站1901、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903、和/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904的类似硬件实现的描述中理解。
处理系统2114可与图18中所解说的处理系统1814基本相同,包括总线接口2108、总线2102、存储器2105、处理器2104和计算机可读介质2106。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组合可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处理器2104)的处理系统2114来实现。在一些实例中,处理器2104可经由基带或调制解调器芯片来实现,而在其他实现中,处理器2104自身可包括数个与基带或调制解调器芯片相异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此类场景中可协同工作以达成本文中所讨论的示例)。如上所提及的,在实现中可使用在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之外的各种硬件布置和组件,包括RF链、功率放大器、调制器、缓冲器、交织器、加法器/求和器等。在各种示例中,基站2100可被配置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功能。也就是说,如在基站2100中利用的处理器2104可被用于实现例如在图22中所描述和解说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过程。
此外,基站2100可包括用户接口2112、收发机2110、一个或多个天线/天线阵列/天线模块2120、应用处理器2130和电源2128,基本上类似于以上参照图18所描述的那些。在一些方面,用户接口2112可以是可任选的。收发机2110例如可以是无线收发机。如在基站2100中利用的处理器2104可被用于实现在本文中描述且例如在图22中解说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2104可包括通信和处理电路系统2141,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与用户装备(UE)、无线通信设备、网络核心(例如,5G核心网)、其他基站或调度实体、或任何其他实体(诸如举例而言IAB节点、本地基础设施、或经由互联网(诸如网络供应商)与基站2100通信的实体(例如,被调度实体))进行通信。在一些示例中,通信和处理电路系统2141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无线通信(例如,信号接收和/或信号传输)和信号处理(例如,处理所接收的信号和/或处理供传输的信号)相关的过程、以及与确定要通过中继器设备(诸如中继器设备1800)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并通过控制信令向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使用该控制信息来将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相关的过程,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另外,通信和处理电路系统2141可被配置成接收和处理下行链路话务和下行链路控制(例如,类似于图1的下行链路话务112和下行链路控制114)以及处理和传送上行链路话务和上行链路控制(例如,类似于上行链路话务116和上行链路控制118),以及被配置成确定要通过中继器设备(诸如中继器设备1800)中继话务。通信和处理电路系统2141可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2106上所存储的通信和处理软件2151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2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202和2212)。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2104可包括时分双工电路系统2142,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获得与要被中继的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在一些示例中,时分双工电路系统2142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获得与要被中继的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相关的过程。时分双工电路系统2142可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2106上所存储的时分双工软件2152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2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204)。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2104可包括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2143,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获得与要被中继的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在一些示例中,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2143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获得与要被中继的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相关的过程。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2143还可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2106上所存储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软件2153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2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206)。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2104可包括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2144,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获得与要被中继的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在一些示例中,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2144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获得与要被中继的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相关的过程。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电路系统2144还可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2106上所存储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软件2154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2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208)。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2104可包括时域资源分配电路系统2145,其被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获得与要被中继的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在一些示例中,时域资源分配电路系统2145可包括提供物理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该物理结构执行与获得与要被中继的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相关的过程。时域资源分配电路系统2145可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2106上所存储的时域资源分配软件2155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以下关于图22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框2210)。
图22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供基站使用通过控制信令传达的控制信息来配置中继器设备的示例性过程2200(例如,方法)的流程图。如下所述,一些或全部所解说的特征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在特定实现中省略,并且一些所解说的特征可不被要求用于实现所有示例。在一些示例中,过程2200可由图21中解说的基站2100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过程2200可由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或算法的任何合适的装备或装置来执行。
在框2202,该基站可确定要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在传送控制信令之前,中继器设备和基站可通过基站与中继器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例如,5G Uu接口)在中继器设备与基站之间建立链路。可在一个分量载波上建立链路。
控制信息可被配置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控制信息还可包括例如;中继单元接收机波束成形参数、中继单元发射机波束成形参数、中继单元发射机功率参数、或中继单元操作带宽。
根据一些方面,该方法还可包括;从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例如,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获得DCI。控制信令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指向该无线通信设备。在一些示例中,DCI可占用被分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的一些或全部带宽部分(BWP)。BWP可以是以下至少一者;初始BWP、或经配置BWP。在一些方面,该中继器设备可从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中解复用(例如,提取)控制信息。在此类情景中,可在被分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的资源(例如,PDCCH,或PDSCH上的经准予资源)上传达控制信息和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信令。
在框2204,该基站可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根据一些方面,获得时分双工状态可包括;以由该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话务方向来配置该控制信息。
在框2206,该基站可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根据一些方面,获得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还可包括;以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控制信息,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的一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
在框2208,该基站可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根据一些方面,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还可包括;以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控制信息,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的一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
在框2210,该基站可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根据一些方面,获得时域资源分配还可包括;使用由该时域资源分配指示的时隙位置或码元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来配置该控制信息。
在框2212,该基站可通过控制信令向该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基于该控制信息来将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在一些示例中,该基站可通过使用中继器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对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加扰来对控制信息进行掩码。该RNTI可以是RU-RNTI。该中继器设备可使用经掩码的CRC来标识指定给该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息。例如,中继器设备可以使用与上述CRC验证过程相同或相似的验证CRC的过程。
在一些示例中,传送给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息可被配置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在一些示例中,使用控制信息对中继单元的配置可以是动态配置、半持久配置、或周期性配置中的至少一者。根据一些方面,控制信息可作为以下至少一者来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CE)、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该基站可以不随控制信息提供以下至少一者的值;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接入链路TCI状态、或TDRA。通过不提供值,该基站可使移动终端以相应默认值来配置中继单元。替换地,该基站可随该控制信息提供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以使移动终端将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在一个示例中,预定值可以是0值或“空”值。
在一些示例中,相应默认值可从为中继器设备的移动终端(MT)配置的对应参数或者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配置的对应参数获得。在一个示例中,时分双工状态的相应默认值可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TDDconfigCommon参数获得。在另一示例中,时分双工状态的相应默认值可从TDDconfigCommon、TDDconfigDedicated、或中继器设备的移动终端(MT)的时隙格式标识参数中的至少一者获得。
在一个示例中,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的相应默认值可以是由中继器设备的移动终端(MT)针对使用相同资源的对应波束所使用的TCI状态索引值。在一个示例中,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的相应默认值可从中继器设备、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同步信号块(SSB)参数获得。
在一个示例中,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相应默认值可从中继器设备、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同步信号块(SSB)参数获得。在另一示例中,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相应默认值可以是以下至少一者;当前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最后配置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若不存在当前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在周期性时隙波束成形模式或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中的至少一者中传达的半静态配置的值。
TDRA的相应默认值可从中继器设备、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对应TDRA参数中获得。替换地,若控制信息中不存在TDRA,则可采用控制信息中所指示的配置,直到下一控制信息中的下一TDRA超驰所采用的配置。在一个示例中,时域资源分配的相应默认值可以是以下至少一者;从中继器设备的移动终端(MT)的对应时域资源分配参数获得,或者若控制信息中不存在时域资源分配,采用控制信息中所指示的配置,直到下一控制信息中的下一时域资源分配超驰所采用的配置。
在一个示例中,DL去程链路波束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可等于中继器设备、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对应DL波束的第一TCI状态索引。UL去程链路波束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可等于中继器设备、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对应UL波束的第二TCI状态索引。DL或UL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中的至少一者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分别是至多达g个经激活去程链路TCI状态、或至多达h个经激活接入链路TCI状态的索引值,其中g和h是整数。根据一些方面,去程链路TCI和接入链路TCI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CE)来激活。
在一个示例中,经激活去程链路TCI状态或经激活接入链路TCI状态中的至少一者可与多个波束标识符(ID)相关联。在另一示例中,至多达g个去程链路TCI状态或至多达h个接入链路TCI状态的索引值可以是至以下至少一者的索引;由中继器设备发送的K个SSB中一者或多者,其中K为整数;波束标识符集合,其中该中继器设备作为中继单元的至少一个能力来指示该波束标识符集合的成员数量;SSB(其中SSB指的是由基站发送并由中继器设备的MT单元接收/测量/报告的SSB(1,…,L_max);SSB可与以上所叙述的K个SSB相同或不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探通参考信号(SRS)资源。该波束标识符集合的成员数量可等于用于去程的阵列上所配置的去程链路波束数目。
根据一些方面,g和h可以小于或等于K。例如,对于K=16(即,基站假设使用K个不同波束来发送K个SSB),中继器设备可以配置有这些K=16个SSB中的g=8(这些可被称为活跃TCI状态)。例如,第1SSB、第3SSB、第5SSB、第6SSB,……。控制信息可提供值为从0至7的索引以指示活跃TCI状态。在一些示例中,以上所叙述的K个SSB可以指由中继器设备发送(例如,转发)的SSB。在某个先前时间,网络已经指示了这K个SSB(总数L_max个SSB中的K个SSB,在FR2中例如可以为L_max=64)。
根据一个方面,获得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者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中的至少一者可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传送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传送由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时隙中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又进一步,包括先前传送的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的时隙可以用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来超驰。可在MAC-CE或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中传送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可在DCI、MAC-CE或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中接收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根据一些示例,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中的至少一者可包括至少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一个码元中的空值,并且传送空值使中继单元在包括空值的至少一个码元期间下电。在另一示例中,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至少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一个码元中的灵活码元。基站或中继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可从除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之外的位置获得灵活信号的默认TCI状态索引。
在一些方面,中继器设备可以是双向的,并且可在第一方向(例如,UL)上传达话务并在第二方向(例如,DL)上传达第二话务。相应地,可以改变通过控制信令向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将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的方法。例如,确定要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可进一步包括;获得不同于该时分双工状态的与该话务相关联的第二时分双工状态。该方法还可包括;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以及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该方法可又进一步包括;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包括开始码元和历时的时间配置。传送也可被修改,例如,对于双向中继器设备,基站可通过控制信令向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基于该控制信息来将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基站随后还可通过控制信令向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基于该控制信息来将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二方向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第二话务,该控制信息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第二时分双工状态、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双向中继器设备的其他示例在以上描述并且为了简洁起见将不再重复。
在一个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2100可包括;用于确定要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的装置,用于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的装置,用于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的装置,用于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装置,用于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的装置,以及用于通过控制信令向该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使用该控制信息来将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该话务的装置,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在一个方面,前述装置可以是图21中所示的处理器2104并被配置成执行前述装置所叙述的功能。在另一方面,前述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所叙述的功能的电路或任何装备。
根据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供无线通信网络中控制无线中继器设备以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使用的制品。该制品可包括其中存储有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确定要通过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以及通过控制信令向该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将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该话务;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当然,在以上示例中,处理器1804和/或2104中所包括的电路系统仅作为示例来提供,并且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装置可被包括在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内,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806和/或2106中的指令,或在图1、2、5、6、7、8、9、11、12、18、21和/或19中的任一者中所描述并且利用例如在本文中关于图20和/或图22所描述的过程和/或算法的任何其他合适装备或装置。
以下提供了本公开的概览;
方面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由基站控制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从该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与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以及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方面2;如方面1的方法,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该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一个或多个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中继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
方面3;如方面1或2的方法,其中获得该时分双工状态进一步包括;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由该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方向上中继该话务。
方面4;如方面3的方法,其中获得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进一步包括;从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根据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中继单元的去程链路波束。
方面5;如方面3或4的方法,其中获得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进一步包括;从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根据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中继单元的接入链路波束。
方面6;如方面1至5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获得该时域资源分配进一步包括;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中继由从时域资源分配获得的话务的时隙位置或码元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标识的话务。
方面7;如方面6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当未随该控制信息给出相应值时,用以下至少一者的相应默认值来配置该中继单元;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或者当随该控制信息给出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时,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
方面8;如方面6或7的方法,其中获得该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或者获得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接收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接收由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时隙中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
方面9;如方面1至8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该中继器设备是双向的,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传达该话务并在第二方向上传达第二话务,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从该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获得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包括开始码元和历时的时间配置;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方向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以及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单元以在第二方向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第二话务;第二时分双工状态、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间配置。
方面10;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由基站控制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包括;无线收发机;存储器;以及通信地耦合到该无线收发机和该存储器的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配置成;从该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与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以及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方面11;如方面10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由该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方向上中继该话务。
方面12;如方面10或11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从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根据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中继单元的去程链路波束。
方面13;如方面12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从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根据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中继单元的接入链路波束。
方面14;如方面10至13中的任一者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中继由从时域资源分配获得的话务的时隙位置或码元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标识的话务。
方面15;如方面10至14中的任一者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当未随该控制信息给出相应值时,用以下至少一者的相应默认值来配置该中继单元;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或者当随该控制信息给出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时,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
方面16;如方面10至15中的任一者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该中继器设备是双向的,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传达该话务并在第二方向上传达第二话务,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从该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时分双工状态;从该控制信息获得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该控制信息获得包括开始码元和历时的时间配置;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单元以在第一方向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以及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该中继单元以在第二方向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第二话务;第二时分双工状态、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间配置。
方面17;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控制无线中继器设备的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确定要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以及通过控制信令向该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使用该控制信息来将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方面18;如方面17的方法,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该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一个或多个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中继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
方面19;如方面17或18的方法,其中获得该时分双工状态进一步包括;以由该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话务方向来配置该控制信息。
方面20;如方面19的方法,其中获得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进一步包括;以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控制信息,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该中继单元的一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
方面21;如方面17至20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获得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进一步包括;以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控制信息,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该中继单元的一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
方面22;如方面17至21中的任一者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不随该控制信息提供以下至少一者的值;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以使该中继器设备用相应默认值来配置该中继单元,或随该控制信息提供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以使该中继器设备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
方面23;如方面17至22中的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获得该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或者获得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传送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传送由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时隙中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
方面24;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控制无线中继器设备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包括;无线收发机;存储器;以及通信地耦合到该无线收发机和该存储器的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配置成;确定要通过该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获得与该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以及通过控制信令向该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使用该控制信息来将该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话务,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
方面25;如方面24的基站,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该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一个或多个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中继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
方面26;如方面24或25的基站,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以由该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话务方向来配置该控制信息。
方面27;如方面26的基站,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以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控制信息,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该中继单元的一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
方面28;如方面26或27的基站,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以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该控制信息,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该中继单元的一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
方面29;如方面24到28中的任一者的基站,其中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不随该控制信息提供以下至少一者的值;时分双工状态、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时域资源分配,以使该中继器设备用相应默认值来配置该中继单元,或随该控制信息提供该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以使该中继器设备将该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
方面30;如方面24至29中的任一者的基站,其中获得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者获得该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传送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传送由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时隙中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并且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进行以下至少一者;传送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传送由该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时隙中的该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
方面31;一种被配置成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用于执行如方面1至9或17至23中的任一者的方法的至少一个装置。
方面32;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包括用于使装置执行如方面1至9或17至23中的任一者的方法的代码。
已参照示例性实现给出了无线通信网络的若干方面。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贯穿本公开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被扩展到其他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
作为示例,各个方面可在由3GPP定义的其他系统内实现,诸如长期演进(LTE)、演进型分组系统(EP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或全球移动系统(GSM)。各个方面还可被扩展到由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所定义的系统,诸如CDMA 2000和/或演进数据优化(EV-DO)。其他示例可在采用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他合适系统内实现。所采用的实际的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系统的总体设计约束。
在本公开内,措辞“示例性”被用于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所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现或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同样,术语“方面”不要求本公开的所有方面都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措辞“获得”被用来意指得到、获取、选择、复制、导出和/或计算。术语“耦合”在本文中被用来指两个对象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耦合。例如,如果对象A物理地接触对象B,且对象B接触对象C,则对象A和C仍可被认为是彼此耦合的——即便它们并非彼此直接物理接触。例如,第一对象可以耦合到第二对象,即便第一对象从不直接与第二对象物理接触。术语“电路”和“电路系统”被宽泛地使用且意在包括电子器件和导体的硬件实现以及信息和指令的软件实现两者,这些电子器件和导体在被连接和配置时使得能够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而在电子电路的类型上没有限制,这些信息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能够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各功能。
图1-22中解说的组件、特征和/或功能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重新安排和/或组合成单个组件、特征、或功能,或者可被实施在若干组件、特征、或功能中。还可添加附加的元件、组件、特征和/或功能,而不会脱离本文中所公开的新颖性特征。图1、2、5-12、18、19和/或21中所解说的装置、设备和/或组件可被配置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特征和/或功能中的一者或多者(包括与图13、17、20和/或22相关联的那些)。本文中所描述的新颖算法还可被高效地实现在软件中和/或嵌入在硬件中。
将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中各框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是示例性过程的解说。基于设计偏好,将理解,可以重新编排这些方法中各框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框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阶层,除非在本文中有特别叙述。
提供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容易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由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权利要求的语言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除非特别如此声明,而是旨在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某个”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指代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类似地,构造“A和/或B”旨在涵盖;A;B;或A和B。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不旨在捐献于公众,无论此类公开内容是否明确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30)

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由基站控制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所述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与通过所述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以及
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所述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所述话务;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包括;
所述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一个或多个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中继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时分双工状态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由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方向上中继所述话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进一步包括;
从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根据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的去程链路波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进一步包括;
从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根据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的接入链路波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时域资源分配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中继单元配置成中继由从所述时域资源分配获得的所述话务的时隙位置或码元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标识的所述话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当未随所述控制信息给出相应值时,用以下至少一者的相应默认值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或者
当随所述控制信息给出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时,将所述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或者获得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接收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
接收由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时隙中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继器设备是双向的,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传达所述话务并在第二方向上传达第二话务,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时分双工状态;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包括开始码元和历时的时间配置;
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所述话务;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以及
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所述第二话务;所述第二时分双工状态、所述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间配置。
10.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由基站控制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包括;
无线收发机;
存储器;以及
通信地耦合到所述无线收发机和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
从所述基站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与通过所述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的话务相关联;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时分双工状态;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时域资源分配;以及
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所述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以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所述话务;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将所述中继单元配置成在由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方向上中继所述话务。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从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根据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的去程链路波束。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从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根据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的接入链路波束。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将所述中继单元配置成中继由从所述时域资源分配获得的所述话务的时隙位置或码元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标识的所述话务。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当未随所述控制信息给出相应值时,用以下至少一者的相应默认值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或者
当随所述控制信息给出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时,将所述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中继器设备,其中所述中继器设备是双向的,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传达所述话务并在第二方向上传达第二话务,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时分双工状态;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
从所述控制信息获得包括开始码元和历时的时间配置;
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所述话务;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以及
使用以下至少一者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所述第二话务;所述第二时分双工状态、所述第二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第二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间配置。
17.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控制无线中继器设备的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要通过所述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
获得与所述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
获得与所述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
获得与所述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
获得与所述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以及
通过控制信令向所述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使用所述控制信息来将所述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所述话务,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包括;
所述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一个或多个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中继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时分双工状态进一步包括;
以由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话务方向来配置所述控制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进一步包括;
以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所述控制信息,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所述中继单元的一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进一步包括;
以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所述中继单元的一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不随所述控制信息提供以下至少一者的值;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以使所述中继器设备用相应默认值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或
随所述控制信息提供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以使所述中继器设备将所述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或者获得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传送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
传送由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时隙中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
24.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控制无线中继器设备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包括;
无线收发机;
存储器;以及
通信地耦合到所述无线收发机和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
确定要通过所述中继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中继话务;
获得与所述话务相关联的时分双工状态;
获得与所述话务相关联的去程链路传输控制指示符(TCI)状态索引;
获得与所述话务相关联的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
获得与所述话务相关联的时域资源分配;以及
通过控制信令向所述中继器设备传送控制信息以使用所述控制信息来将所述中继器设备的中继单元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传达所述话务,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包括;
所述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站、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一个或多个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中继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以由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指示的话务方向来配置所述控制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以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所述控制信息,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下行链路(DL)去程链路波束或上行链路(UL)去程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所述中继单元的一个去程链路波束配置。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以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来配置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从与DL接入链路波束或UL接入链路波束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多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中指示所述中继单元的一个接入链路波束配置。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不随所述控制信息提供以下至少一者的值;所述时分双工状态、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时域资源分配,以使所述中继器设备用相应默认值来配置所述中继单元,或
随所述控制信息提供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的预定值以使所述中继器设备将所述中继单元配置成不中继消息。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中获得所述去程链路TCI状态索引或者获得所述接入链路TCI状态索引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传送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传送由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时隙中的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并且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进行以下至少一者;
传送所述周期性时隙级波束成形模式,或者
传送由所述时隙索引号标识的所述时隙中的所述码元级波束成形模式。
CN202180056840.8A 2020-08-14 2021-07-07 用于智能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号设计 Pending CN1160975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66031P 2020-08-14 2020-08-14
US63/066,031 2020-08-14
US17/234,642 2021-04-19
US17/234,642 US11711789B2 (en) 2020-08-14 2021-04-19 Control signal design for smart repeater devices
PCT/US2021/040734 WO2022035528A1 (en) 2020-08-14 2021-07-07 Control signal design for smart repeater devi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7581A true CN116097581A (zh) 2023-05-09

Family

ID=8022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6840.8A Pending CN116097581A (zh) 2020-08-14 2021-07-07 用于智能中继器设备的控制信号设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1789B2 (zh)
EP (1) EP4197121A1 (zh)
CN (1) CN116097581A (zh)
WO (1) WO20220355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78838A1 (en) * 2020-09-09 2022-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forwarding, an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management by wireless forwarding node
US11690120B2 (en) * 2021-07-08 2023-06-2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ub-band transpose repeater
US20230283348A1 (en) * 2022-03-04 2023-09-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m management for repeaters
KR20230132317A (ko) * 2022-03-08 2023-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제어 리피터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16781127A (zh) * 2022-03-09 2023-09-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23170525A1 (en) * 2022-03-10 2023-09-1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requency adjustment for network-controlled repeaters
WO2023191446A1 (ko) * 2022-03-31 2023-10-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빔포밍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200232A1 (ko) * 2022-04-13 2023-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WO2023205202A1 (en) * 2022-04-20 2023-10-26 Intel Corporation Abeamforming configuration at a repeater
WO2023204654A1 (ko) * 2022-04-21 2023-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가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23201714A1 (en) * 2022-04-22 2023-10-2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eam determination
KR20240058895A (ko) * 2022-04-25 2024-05-03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Tci 구성을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4270814A1 (en) * 2022-04-25 2023-11-01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beam control information of repeat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209041A1 (en) * 2022-04-26 2023-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ation of periodic behavior of spatial filter in repeater-assisted networks
WO2023209048A1 (en) * 2022-04-26 2023-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ation of dynamic behavior of spatial filter in repeater-assisted networks
WO2023211441A1 (en) * 2022-04-28 2023-11-02 Rakuten Mobile, Inc. A system, method, device, and program for positioning enhancement in environment with repeaters
CN117042172A (zh) * 2022-04-28 2023-11-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由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211131A1 (ko) * 2022-04-28 2023-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US20230388825A1 (en) * 2022-05-31 2023-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ater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US20240007881A1 (en) * 2022-07-01 2024-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ing backhaul channel of ris/repeater
US20240014959A1 (en) * 2022-07-06 2024-01-11 Apple Inc. Timing-Related Considerations for Network-Controlled Repeaters
CN117424627A (zh) * 2022-07-15 2024-01-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7499942A (zh) * 2022-07-20 2024-0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GB2621364A (en) * 2022-08-09 2024-02-14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4031360A1 (en) * 2022-08-09 2024-02-15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n/off state control for network nodes
WO2024031435A1 (zh) * 2022-08-10 2024-0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指示方法、转发器和网络设备
US20240057191A1 (en) * 2022-08-10 2024-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20240057190A1 (en) * 2022-08-11 2024-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source association and link recovery for repeaters
US20240057084A1 (en) * 2022-08-12 2024-02-15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A Network-Controlled Repeater
US20240063989A1 (en) * 2022-08-19 2024-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of time and frequency resources to beams of a network node
US20240080680A1 (en) * 2022-09-01 2024-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beam selection with uplink consideration
KR20240037506A (ko) * 2022-09-15 2024-03-22 주식회사 쏠리드 통신 노드, 통신 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17768558A (zh) * 2022-09-19 202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节点管理方法、通信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WO2024063436A1 (ko) * 2022-09-22 2024-03-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중계기의 빔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EP4344086A1 (en) * 2022-09-23 2024-03-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mechanisms for a network controlled repeater
WO2024060246A1 (en) * 2022-09-23 2024-03-28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O2024065170A1 (en) * 2022-09-27 2024-04-0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adio resource determination
WO2024065537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收发信号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4065414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转发器接入链路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6097699A (zh) * 2022-09-30 2023-05-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应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WO2024080760A1 (ko) * 2022-10-12 2024-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93431B2 (en) * 2018-01-19 2021-01-12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failure reporting under multicell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84126B2 (en) * 2018-04-06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beam assignments for beam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109223B2 (en) * 2018-06-05 2021-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pability-based determination of a shared data channel TCI state
US11324028B2 (en) 2018-06-22 202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pattern list for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US10925116B2 (en) * 2018-06-26 2021-02-16 Apple Inc. Beam indication for semi-persistent and grant-free transmissions
US11317411B2 (en) * 2019-02-15 2022-04-2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a PDSCH using pre-emption
US11211990B2 (en) * 2019-05-01 2021-12-28 Ofinno, Llc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multi-TRP scenarios
US11026235B2 (en) * 2019-05-16 2021-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grouping for inter-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US11510212B2 (en) * 2019-11-25 2022-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for mobility
US11418306B2 (en) * 2020-02-07 2022-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for multiple beam transmissions
US20210321276A1 (en) * 2020-04-10 2021-10-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mmun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88559B2 (en) * 2020-04-17 2024-01-30 Ofinno, Llc Beamforming with multiple panels in a radio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97121A1 (en) 2023-06-21
WO2022035528A1 (en) 2022-02-17
US11711789B2 (en) 2023-07-25
US20220053486A1 (en) 2022-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1789B2 (en) Control signal design for smart repeater devices
US20220053433A1 (en)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peater device
US20220069893A1 (en) Autonomous acquisition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radio frequency repeaters
US11695456B2 (en) Autonomous beam configuration in radio frequency repeaters
CN114846846A (zh) 用于以l1/l2为中心的小区间移动性的多个候选小区的信令
US11671890B2 (en) Timing advance group reporting for layer 1/layer 2-centric inter-cell mobility
CN114830727A (zh) 用于l1/l2中心式蜂窝小区间移动性的操作模式
CN113924737B (zh) 在无线通信中用于重传的快速波束选择
CN114930909A (zh) 针对l1/l2中心式蜂窝小区间移动性的带宽部分/频率位置限制
CN114365446A (zh) 触发无线网络中的参考信号
US20240039601A1 (en) Iterative precoder computation and coordination for improved sidelink and uplink coverages
CN113196850A (zh) 未授权无线电频率频谱带中的波束切换稳健性
CN116965084A (zh) 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补充可重构智能表面
WO2023200558A1 (en) Configuration for forwarding signals over different typ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s
US20220039070A1 (en) Techniques for releasing multiple sets of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and configured grant resources
US20240097742A1 (en) Supplemental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4309319A1 (en) Dynamically updating configuration of a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set
CN116158048A (zh) 跨多分量载波激活和释放资源技术
CN116746076A (zh) 接收用于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空间配置指示
CN116888901A (zh) 具有ris感知传输配置状态的交叉模式调度
US20240056134A1 (en) Enhancements for non-collocated intra-band deployments
US20220110117A1 (en) Techniques for slot aggregation in full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20230262703A1 (e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TCI) FOR FLEXIBLE 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mTRP) BEAM INDICATION AND MULTIPLEXING CONFIGURATIONS
US20230224072A1 (e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to repeater conversion
WO2024040026A1 (en) Enhancements for non-collocated intra-band deploy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