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6144A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6144A
CN116096144A CN202310107186.XA CN202310107186A CN116096144A CN 116096144 A CN116096144 A CN 116096144A CN 202310107186 A CN202310107186 A CN 202310107186A CN 116096144 A CN116096144 A CN 116096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electrode layer
ligh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71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贵
赵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71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6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6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6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像素定义层,设于基板一侧,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开口;发光层,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至少部分位于像素开口内,沿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且远离基板的方向上,发光元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层;隔断部,设于像素定义层背离基板一侧,且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信号传输部,至少部分设于基板和像素定义层之间,信号传输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和隔断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二电极层和信号传输部电连接。减小位于各发光元件所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各发光元件出光亮度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具有轻薄、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大、色域宽、亮度高和功耗低等众多优点,逐渐成为继液晶显示器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相对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s,液晶显示器),OLED具有更省电,更薄,且视角宽的优势,这是LCD无法比拟的。
像素间的串扰问题一直伴随着OLED的发展,随着OLED分辨率的提高,像素开口越来越小,串扰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但现有的改善串扰方式通常会导致阴极的电阻增大,电流压降严重,从而导致显示面板亮度不均,严重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信号传输部的方式,使得各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层能够和邻近的信号传输部直接连接,无需利用整层第二电极层进行信号传输,利用信号传输部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的电压信号压降更小,进而能够减小位于不同位置的发光元件所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各发光元件出光亮度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开口;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且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层;隔断部,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且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信号传输部,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之间,所述信号传输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信号传输部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且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一子电极层和第二子电极层,所述第二子电极层分别和所述第一子电极层以及所述信号传输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层的材料包括至少一种金属,优选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镁银合金、锂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子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优选的,所述第二子电极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锌铝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部和所述第一电极层同层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层通过所述第二子电极层和同一所述信号传输部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围绕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优选的,多个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围绕同一个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优选的,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呈圆环形,且围绕一个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优选的,所述隔断部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隔断部包括本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沿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外伸预定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子电极层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遮挡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位于所述本体部两侧的所述连接部通过过孔和同一所述信号传输部连接;优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一子电极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均和所述遮挡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信号传输部用于传输电源电压信号;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像素电路层以及过孔连接层,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像素电路层包括有源层、栅极层以及源漏极层,所述过孔连接层设于所述源漏极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源漏极层通过所述过孔连接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线,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用于提供所述电源电压信号,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和所述栅极层、所述源漏极层以及所述过孔连接层中任一层同层设置,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和所述信号传输部通过过孔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为负性电源电压信号线。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一侧形成信号传输部以及发光层的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基板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隔断部,所述隔断部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之间,所述信号传输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至少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所述发光层的发光元件的发光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信号传输部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至少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所述发光层的发光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的步骤中,包括:通过蒸镀工艺形成所述发光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第一子电极层;通过溅射工艺形成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第二子电极层。
本发明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像素定义层、发光层、隔断部、信号传输部,隔断部设于像素定义层背离基板一侧,且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因而通过隔断部可以将发光元件中整层制备的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等膜层打断,提高各发光元件之间的独立性,避免相邻的发光元件的出光之间出现串扰问题。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和信号传输部电连接,信号传输部可以直接向第二电极层传输信号,由于信号传输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和隔断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即可以理解为信号传输部至少部分设于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边框区设置走线和第二电极层连接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信号传输部的方式,使得各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层能够和邻近的信号传输部直接连接,无需利用整层第二电极层进行信号传输,利用信号传输部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的电压信号压降更小,进而能够减小位于不同位置的发光元件所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各发光元件出光亮度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A-A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中步骤S110所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中步骤S120所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中步骤S130所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中步骤S140所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中步骤S150所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
1-基板;2-像素定义层;3-发光层;31-第一电极层;32-发光材料层;33-第二电极层;331-第一子电极层;332-第二子电极层;4-隔断部;41-本体部;42-遮挡部;5-信号传输部;6-连接部;7-过孔连接层;8-电源电压信号线;9-支撑部;F-发光元件;K-像素开口;J-有源层;G-栅极层;S-源极;D-漏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图10对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像素定义层2,设于基板1一侧,像素定义层2包括像素开口K;发光层3,发光层3包括多个发光元件F,发光元件F至少部分位于像素开口K内,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且远离基板1的方向上,发光元件F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31、发光材料层32以及第二电极层33;隔断部4,设于像素定义层2背离基板1一侧,且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F之间;信号传输部5,至少部分设于基板1和像素定义层2之间,信号传输部5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和隔断部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二电极层33和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像素定义层2、发光层3、隔断部4、信号传输部5,隔断部4设于像素定义层2背离基板1一侧,且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F之间,因而通过隔断部4可以将发光元件F中整层制备的发光层3、第二电极层33等膜层打断,提高各发光元件F之间的独立性,避免相邻的发光元件F的出光之间出现串扰问题。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33和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信号传输部5可以直接向第二电极层33传输信号,由于信号传输部5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和隔断部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即可以理解为信号传输部5至少部分设于相邻的发光元件F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边框区设置走线和第二电极层33连接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信号传输部5的方式,使得各发光元件F的第二电极层33能够和邻近的信号传输部5直接连接,无需利用整层第二电极层33进行信号传输,利用信号传输部5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的电压信号压降更小,进而能够减小位于不同位置的发光元件F所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各发光元件F出光亮度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传输部5可以用于传输电源电压信号,例如VSS(负性电源电压信号)等,以使得第一电极层31和第二电极层33之间形成电场,驱动发光层3发光显示。
隔断部4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可以采用光刻工艺、激光刻蚀或者其他工艺方法形成,并无特殊限定。例如,在隔断部4采用光刻工艺制备时,隔断部4可以采用负性光阻材料通过曝光显影烘烤得到。
为了保证隔断部4的隔断效果,在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隔断部4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10000埃米。
基板1可以为硬质基板,如玻璃基板;也可以为柔性基板,其材质可以为聚酰亚胺、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二甲苯、聚醚砜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1主要用于支撑设置在其上的器件。
第一电极层31的材料一般为功函数高的材料,以便提高空穴注入效率,可为单层膜层,例如金(Au)、铂(Pt)、钛(Ti)、银(Ag),或者采用复合结构层,例如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膜层。而第二电极层33的材料一般采用功函数较低的材料,以便电子注入,另外还可以减少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延长OLED器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沿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且远离基板1的方向上,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一子电极层331和第二子电极层332,第二子电极层332分别和第一子电极层331以及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层331可以通过第二子电极层332和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第一子电极层331的材料可以包括银、铝、锂、镁(Mg)、镱(Yb)、钙(Ca)或铟(In)等金属材料的一种,还可以包括前述金属材料的合金,如镁银合金(Mg/Ag)、锂铝合金(Li/Al)。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可以采用蒸镀工艺成型。第一子电极层331可以为一层或多层。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层331为多层,其中一层的材料为银、铝、锂、镁(Mg)、镱(Yb)、钙(Ca)或铟(In)等金属材料的一种,其他层的材料包括前述金属材料的合金。
第二子电极层332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具体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铝(AZO)等,可以采用磁控溅射法(magnetron sputter)制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二子电极层332的制备工艺,只要能实现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二子电极层332相比于第一子电极层331更靠近隔断部4的侧壁,使得第二子电极层332能够和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元件F的第一子电极层331通过第二子电极层332和同一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元件F的第一子电极层331通过第二子电极层332和同一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能够减少所需的信号传输部5数量,减小信号传输部5的占用空间,便于信号传输部5的布置。同时,和同一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的发光元件F所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差异更小,提高了发光元件F发光的均一性。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隔断部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围绕发光元件F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设置。具体地,一个隔断部4围绕至少一个发光元件F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隔断部4围绕发光元件F设置,因而隔断部4可以隔绝相邻发光元件F的出光,避免相邻的发光元件F的出光之间出现串扰问题。隔断部4的形状可以和发光元件F的形状相匹配,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例如,如图4所示,在发光元件F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呈圆形时,隔断部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可以呈圆环形。
当然,请参阅图3,隔断部4也可以在发光元件F的周围单独设置,不完全隔断相邻发光元件F,降低制备难度,便于制备。例如,多个隔断部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围绕同一个发光元件F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设置。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发光元件F之间有一个或多个隔断部4。比如,图2示出了相邻的两个发光元件F之间有一个隔断部4。再比如,隔断部4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呈圆环形,每个发光元件F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被对应的隔断部的正投影所环绕,那么相邻的两个发光元件F之间有两个隔断部4。
可选的,在像素定义层2背离基板1一侧还设有支撑部9,需要注意的是,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支撑部9的高度大于隔断部4的高度,以避免隔断部4受压损坏。
请参阅图2或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隔断部4包括本体部41以及连接于本体部41背离基板1一侧的遮挡部42,遮挡部42相对于本体部41沿平行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外伸预定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隔断部4的横截面可以呈类似“T”形,遮挡部42即顶部部分,本体部41的横截面可以呈梯形,隔断部4具体可以通过底切工艺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遮挡部42是用于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的蒸镀材料进入遮挡部42下方的区域,具体的,考虑到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通常采用蒸镀工艺形成,用于形成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的蒸镀材料不会发生溅射,即形成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的蒸镀材料所具有的动能较小,在遮挡部42的阻挡下,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的蒸镀材料不会进入遮挡部42下方的区域,进而避免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的蒸镀材料和位于遮挡部42下方的信号传输部5发生电连接。
可选的,第二子电极层332包括连接部6,连接部6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和遮挡部42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位于本体部41两侧的连接部6通过过孔和同一信号传输部5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子电极层332可以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作,在制备时,形成第二子电极层332的材料所具有的动能较大,可以溅射进入遮挡部42下方的区域,以和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6即通过磁控溅射工艺溅射进入遮挡部42下方的区域的部分第二子电极层332,过孔可以通过刻蚀或者蚀刻等工艺形成。在本实施中,位于本体部41两侧的连接部6可以分别和不同的发光元件F的第一子电极层331连接,即至少两个发光元件F分别和同一信号传输部5连接,降低了和同一信号传输部5连接的发光元件F所接收到的信号差异。
可选的,发光元件F的发光材料层32以及第一子电极层33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均和遮挡部42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不重合。即发光元件F的发光材料层32以及第一子电极层331均不会进入遮挡部42下方的区域,以避免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和位于遮挡部42下方的信号传输部5发生电连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品率以及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信号传输部5和第一电极层31同层设置,即信号传输部5和第一电极层31可以通过同一道工艺形成,例如可以先形成一整层的导电材料,之后在通过图案化工艺例如光刻,以分别形成信号传输部5和第一电极层31,信号传输部5和第一电极层31所采用的材料也相同,进一步减低生产成本。同时,在信号传输部5和第一电极层31同层设置时,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信号传输部5和第二子电极层332之间的距离更小,便于信号传输部5和第二子电极层332连接。
可选的,信号传输部5用于传输电源电压信号。
请参阅图2或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基板1一侧的像素电路层以及过孔连接层7,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像素电路层包括有源层J、栅极层G以及源漏极层,过孔连接层7设于源漏极层背离基板1一侧,源漏极层通过过孔连接层7和第一电极层31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线8,电源电压信号线用于提供电源电压信号,电源电压信号线8和栅极层G、源漏极层以及过孔连接层7中任一层同层设置,电源电压信号线8和信号传输部5通过过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栅极层G、源漏极层以及过孔连接层7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因而电源电压信号线8可以和栅极层G、源漏极层以及过孔连接层7中任一层同层设置,即电源电压信号线8可以和栅极层G、源漏极层以及过孔连接层7中任一层通过同一道工艺形成,所采用的材料也就相同。源漏极层包括同层设置的源极S和漏极D。可选的,电源电压信号线8可以和过孔连接层7同层设置,以距离信号传输部5更近,便于连接。
可选的,电源电压信号线8为负性电源电压信号线,以通过第二子电极层332向第一子电极层331传输负性电源电压信号。
参阅图2、图6至图1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提供基板1,如图7所示;
S120:在基板1一侧形成信号传输部5以及发光层3的发光元件F的第一电极层31,如图8所示;
S130:在基板1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2,像素定义层2包括像素开口K,像素开口K暴露出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层31和信号传输部5,如图9所示;
S140:在像素定义层2背离基板1一侧形成隔断部4,隔断部4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F之间,信号传输部5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和隔断部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如图10所示;
S150:至少在第一电极层31背离基板1一侧形成发光层3的发光元件F的发光材料层32以及第二电极层33,第二电极层33和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如图1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通过在相邻的发光元件F之间设置隔断部4,因而通过隔断部4可以将发光元件F中整层制备的发光层3、第二电极层33等膜层打断,提高各发光元件F之间的独立性,避免相邻的发光元件F的出光之间出现串扰问题。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33和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信号传输部5可以直接向第二电极层33传输信号,由于信号传输部5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和隔断部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即可以理解为信号传输部5至少部分设于相邻的发光元件F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边框区设置走线和第二电极层33连接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信号传输部5的方式,使得各发光元件F的第二电极层33能够和邻近的信号传输部5直接连接,无需利用整层第二电极层33进行信号传输,利用信号传输部5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的电压信号压降更小,进而能够减小位于不同位置的发光元件F所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各发光元件F出光亮度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效果。
在步骤S110中,基板1可以采用聚酰亚胺、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二甲苯、聚醚砜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料制成。
在步骤S120中,信号传输部5以及发光层3的第一电极层31可以通过同一道工艺一同成型,以降低成本,例如信号传输部5以及发光层3可以通过光刻工艺成型。
在步骤S130中,像素定义层2可以采用透明的有机材料制作。例如,像素定义层2的材质可以为六甲基二甲硅醚、环氧树脂或者聚酰亚胺(Polyimide,PI),还可以为其它透光率在90%以上的硅系胶材料,或者透光率略低(大于80%)、抗弯强度略高的其它有机胶材料,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步骤S140中,隔断部4可以采用光刻工艺、激光刻蚀或者其他工艺方法形成,并无特殊限定。例如,在隔断部4采用光刻工艺制备时,隔断部4可以是负性光阻通过曝光显影烘烤得到。
在步骤S150中,发光元件F的发光材料层32可以通过蒸镀工艺依次形成。
可选的,在隔断部4包括本体部41以及连接于本体部41背离基板1一侧的遮挡部42,遮挡部42相对于本体部41外伸预定距离的实施例中,对应的,在至少在第一电极层31背离基板1一侧形成发光层3的发光材料层32以及第二电极层33的步骤中,包括:通过蒸镀工艺形成发光材料层32以及第二电极层33的第一子电极层331;通过溅射工艺形成第二电极层33的第二子电极层33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用于形成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的蒸镀材料不会发生溅射,即形成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的蒸镀材料所具有的动能较小,在遮挡部42的阻挡下,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的蒸镀材料不会进入遮挡部42下方的区域,进而避免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的蒸镀材料和位于遮挡部42下方的信号传输部5发生电连接。
而第二子电极层332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作时,形成第二子电极层332的材料所具有的动能较大,可以溅射进入遮挡部42下方的区域,以和信号传输部5电连接。
通过利用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和第二子电极层332的制备工艺差异以及隔断部4的遮挡部42以保证第二子电极层332能够和信号传输部5准确电连接,且发光层3、第一子电极层331不会对第二子电极层332和信号传输部5的连接造成干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结构以及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开口;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且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层;
隔断部,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且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之间;
信号传输部,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之间,所述信号传输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信号传输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且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一子电极层和第二子电极层,所述第二子电极层分别和所述第一子电极层以及所述信号传输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层的材料包括至少一种金属,优选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镁银合金、锂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二子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优选的,所述第二子电极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锌铝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部和所述第一电极层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层通过所述第二子电极层和同一所述信号传输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围绕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围绕同一个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呈圆环形,且围绕一个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断部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包括本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沿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外伸预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极层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遮挡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位于所述本体部两侧的所述连接部通过过孔和同一所述信号传输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一子电极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均和所述遮挡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用于传输电源电压信号;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像素电路层以及过孔连接层,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像素电路层包括有源层、栅极层以及源漏极层,所述过孔连接层设于所述源漏极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源漏极层通过所述过孔连接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线,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用于提供所述电源电压信号,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和所述栅极层、所述源漏极层以及所述过孔连接层中任一层同层设置,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和所述信号传输部通过过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为负性电源电压信号线。
8.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基板;
在所述基板一侧形成信号传输部以及发光层的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基板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隔断部,所述隔断部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之间,所述信号传输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隔断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至少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所述发光层的发光元件的发光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信号传输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所述发光层的发光材料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的步骤中,包括:
通过蒸镀工艺形成所述发光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第一子电极层;
通过溅射工艺形成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第二子电极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0107186.XA 2023-01-30 2023-01-30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096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7186.XA CN116096144A (zh) 2023-01-30 2023-01-30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7186.XA CN116096144A (zh) 2023-01-30 2023-01-30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6144A true CN116096144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7186.XA Pending CN116096144A (zh) 2023-01-30 2023-01-30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61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0612A (zh) * 2023-07-14 2023-08-1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0612A (zh) * 2023-07-14 2023-08-1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6600612B (zh) * 2023-07-14 2023-12-1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4170B2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パネル、その作製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US9214501B2 (en) In-cell OLED touch display panel structure
JP4816985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186684C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3242325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mask plate
US1010183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US6541910B2 (en) Organic el display
CN110739338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US20230006024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KR20080054626A (ko) 유기 전계발광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219469A (zh) 发光组件
JPH10199680A (ja) 電界発光素子
JP2006004930A (ja)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506379B1 (en) Oled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785760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06128110A (ja)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096144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752401A (zh)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3440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0777618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fabric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461834A (zh) 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09378403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US10797260B2 (en) OLED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US10978664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02389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