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1068A - 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1068A
CN116091068A CN202211355754.XA CN202211355754A CN116091068A CN 116091068 A CN116091068 A CN 116091068A CN 202211355754 A CN202211355754 A CN 202211355754A CN 116091068 A CN116091068 A CN 116091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nft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genu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57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91068B (zh
Inventor
石仁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1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1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1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1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64Convolutional networks [CNN, ConvN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06Q20/38215Use of certificates or encrypted proofs of transaction righ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9Keeping log of transactions for guaranteeing non-repudiation of a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61Proximity, similarity or dissimilar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80Recognising image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unique random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6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involving user or device identifiers, e.g. serial number, physical or biometrical information, DNA, hand-signature or measurabl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04L9/3231Biological data, e.g. fingerprint, voice or reti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82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using neur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56Financial cryptography, e.g. electronic payment or e-ca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从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获得作为有价实物资产的产品的真伪判定时,基于真品信息将包括产品固有识别码及根据产品表面特性的表面指纹在内的认证信息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将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的认证信息打包到NFT中后,注册到区块链;将NFT传输给作为产品所有者的用户终端,在用户终端将NFT上传到NFT交易平台后,欲购买NFT的买方终端比较用户终端上上传的NFT与区块链上注册的NFT后,将结果发送到买方终端;当从买方终端领取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时拍摄产品的表面指纹,当区块链上注册的NFT内打包的表面指纹和由买方终端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认证为原件。

Description

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DID(Decentralized Identifier,去中心化标识符)和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提供一种在资产的NFT交易期间通过利用DID对表面指纹进行认证来保持有效性、同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同质化代币(NFT,Non-Fungible Token)是一种添加了不可替代信息的区块链代币。NFT利用区块链加密技术,为图像、视频、音乐等数字文件赋予单独且固有的识别信息,与可替代的代币不同,因块中包括的信息中包括固有标识符和有关基本资产的数据,每个代币都有其固有的特征。NFT的不可替代性属性可以证明数字文件的原创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可以证明收藏和购买历史,可以赋予稀有性的价值。NFT用作数字代币,其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在计算机文件中输入买方信息等固有识别值来保证所有权,或者用作原件数字证明或所有权证明,其可以记录和交易艺术品。
此时,已经研究和开发了一种在艺术品交易中利用基于区块链的NFT或利用物理特性来确认是否为仿冒品或伪造品的方法,对此,作为现有技术的韩国授权专利第10-2199567号(2021年01月07日公告)及韩国授权专利第10-2120051号(2020年06月17日公告)分别公开了以下配置:请求对包括收藏中的艺术品信息和艺术品交易数据在内的批次(Lot)信息进行认证和验证时,验证完成后,将基于NFT获取包括批次信息在内的所有权信息,在交易和转让时,基于区块链传输NFT;以及基于区块链,管理结合了产品表面上出现的物理特征信息和固有信息的认证信息,并且通过存储在区块链中的原件认证信息与买方确认的物理特征信息之间是否一致来确认是否为原件。
但是,在前一种情况下,即使艺术品经过专家认证和验证后用NFT进行交易,也无法阻止恶意买方仅用NFT持有证书后,制作伪造品或将仿冒品作为艺术品来倒卖。在后一种情况下,虽然通过区块链确认产品固有的特性,但没有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验证或交易。为了用NFT进行有形作品或实物艺术(Real-Art)等资产的交易,首先需要验证是否存在NFT标识的实物资产,如果存在,除了通过确认实物资产是否为伪造品或仿冒品的过程之外,还通过确认是否在途中被伪造篡改并最终由应通过作为收取人的客户再次确认是否为正品的过程,来保持原件的同一性、完整性及保管连续性。因此,需要研究和开发一个平台,能够用NFT交易非数字资产时,确认实物资产是否存在、是否被伪造篡改以及是否通过连续性管理来确保完整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在用NFT(Non-Fungible Token,去中心化标识符)交易资产时,从认证机构获得正品判定后,将包括固有识别码及作为资产表面物理特征的表面指纹的认证数据打包到NFT中后,将其(NFT认证信息)注册到区块链上后,当交易方之间通过NFT进行交易时,交易方接收到NFT并接收到实物资产后,基于DID(Decentralized Identifier,非同质化代币),将NFT内的表面指纹与收到的资产的物理特征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标为正品认证。本实施例要实现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还可以存在其他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作为实现所述技术课题的技术手段,本发明一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当从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certified authority server)获得作为有价实物资产的产品的真伪判定时,基于真品信息将包括产品固有识别码及根据产品表面特征的表面指纹在内的认证信息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中;将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中的认证信息打包(packing)到NFT中后,将其(NFT认证信息)注册到区块链上;将NFT传输给作为产品所有者的用户的用户终端,由用户终端上传NFT到NFT交易平台后,由欲购买NFT的买方终端将用户终端上传的NFT和区块链上注册的NFT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发送到买方终端;以及当从买方终端领取作为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时,拍摄产品的表面指纹,当打包到NFT中并注册到区块链上的表面指纹和买方终端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认证为原件。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任一解决问题的手段,当用NFT交易实物资产时,从认证机构获得正品判定后,将包括固有识别码及作为资产表面物理特征的表面指纹在内的认证数据打包到NFT中以生成NFT,并将NFT在区块链上注册后,通过NFT交易双方之间进行交易时,交易方收取NFT的同时收取实物资产后,基于DID,将NFT内的表面指纹与领取到的资产的物理特征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可以标为正品认证,从而可以保持实物资产的原件同一性、完整性和保管连续性,并通过保持正品出售者的商业信用,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保护需求者的利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系统的图。
图2是用于描述图1的系统中所包括的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的框图。
图3a、图3b和图4是用于描述实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一实施例的图。
图5是用于描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使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地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可以以各种不同形式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此外,为了明确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于相似部分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整个本说明书中,当某一部分“连接”到另一部分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还包括“将其他部分置于其中间而电连接”的情形。此外,当某一部分“包括”某种元件时,除非有特别相反的描述,意味着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而不是排除其他元件,应理解为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
在整个说明书中利用的程度术语“约”、“实质上”等,当在提及的含义上提出固有的制造及物质允许误差时,作为其数值或接近其数值的含义利用,用于防止为帮助本发明的理解而提及正确或绝对数值的公开内容被无道德的侵权者不当利用的情形。本发明的说明书全文中利用的程度术语“步骤~”或“~的步骤”不代表“用于~的步骤”。
在本说明书中,“部”包括由硬件实现的单元(unit)、由软件实现的单元、利用两者实现的单元。此外,一个单元可以利用两个以上的硬件来实现,两个以上的单元可以由一个硬件来实现。此外,“~部”并不局限于软件或硬件,“~部”可以配置在可寻址的存储介质中,也可以配置为播放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因此,作为示例,“~部”包括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的软件组件、类组件及任务组件等组件以及程序、函数、属性、程序、子例程、程序代码段、驱动程序、固件、微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格、数组和变量。由组件和“~部”提供的功能,可以结合成更少数的组件和“~部”或进一步分离成更多的组件和“~部”。而且,组件和“~部”可以实现为播放设备或安全多媒体卡中的一个或多个CPU。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为由终端、装置或设备执行的操作或功能中的一部分可以由与该终端、装置或设备连接的服务器代替执行。与此相同,描述为由服务器执行的操作或功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由与该服务器连接的终端、装置或设备执行。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为与终端映射(Mapping)或匹配(Matching)的操作或功能中的一部分,可以解释为映射或匹配作为终端的识别信息(Identifying Data)的终端机的固有号码或个人的识别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表面指纹可以是在产品表面内在(Intrinsic)且固有生成的纹理或图案等、但也可以是人工制作的纹路或图案等。在本发明中,“人工生成的指纹”利用平面、三维、透视(X-线)影像、全息图像中的任一图像处理技术(image processingtechnology),以各种图案形状、文字、数字和符号等的组合来实现。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系统的图。参照图1,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系统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及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但,图1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系统1仅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图1。
在本发明中,“实物资产”被定义为包括一般实物和/或非实物的概念(还包括图像物的概念)。此外,“表面指纹”是指实物自身所具有的固有的表面特征,一般实物的表面指纹可以是实物表面固有的表面特征,图像物的表面指纹可以是人工生成的固有的指纹图案形状的标记。
此时,图1的各组件通常通过网络(Network)200连接。例如,如图1所示,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可以通过网络200与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连接。另外,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可以通过网络200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及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连接。此外,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可以通过网络200与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连接。另外,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可以通过网络200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及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连接。最后,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可以通过网络200与用户终端100、买方终端400、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连接。
在此,网络是指多个终端和服务器等各节点之间可进行信息交换的连接结构,作为这种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Network)、互联网(WWW,World Wide Web)、有线和无线数据通信网络、电话网络、有线和无线电视网络等。作为无线数据通信网络的一例,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第五代合作伙伴计划(5th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5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Wi-Fi、互联网(Internet)、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ireless LAN)、广域网(Wide AreaNetwork,WAN)、个人局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PAN)、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蓝牙(Bluetooth)、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卫星广播网络、模拟广播网络、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DMB)网络等,但不限于此。
下面,显而易见地,术语“至少一个”被定义为包括单数和复数的术语,即使不存在术语“至少一个”,各组件也可以以单数或复数存在,并意味着单数或复数。此外,各组件被配置为单数或复数,可以根据实施例进行变更。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可以是一种在利用与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相关的网页、APP页面、程序或应用程序获得产品的正品认证并发行NFT后,将NFT上传到NFT交易平台的用户终端。
在此,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可以由通过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或终端的计算机来实现。在此,例如,计算机可以包括导航仪、配备网络浏览器(WEB Browser)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Desktop)、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此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可以由能够通过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或终端的终端来实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作为保障便携性和移动性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例如导航仪、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ystem,PC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个人手持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国际移动电话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IMT)-2000、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宽带码分多址(W-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宽带码分多址(W-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无线宽带接入(Wireless Broadband Internet,Wibro)终端、智能手机(Smartphone)、智能平板(Smartpad)、平板电脑(Tablet PC)等所有类型的手持式(Handheld)无线通信装置。
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可以是一种用于提供与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相关的网页、APP页面、程序或应用程序的服务器。另外,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可以是一种收到来自用户终端100的产品的真品(正品)认证请求,并且从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获得是否为真品的确认后,在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将认证信息打包到NFT中,并发行NFT以便日后进行DID认证,并将NFT和公钥一同注册到区块链上的服务器。另外,用户终端100上传发行到NFT交易平台的NFT以进行交易后,当在买方终端400进行真品确认时,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可以将存储在区块链上的NFT内的表面指纹和上传至NFT交易平台的NFT内的表面指纹进行比对,将一致与否传输给买方终端400。此外,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可以是,在买方终端400进行购买后完成配送时,使得在买方终端400连接摄影装置,并确认用摄影装置拍摄的作为产品表面特征的表面指纹以及区块链上的NFT内的表面指纹,并确认是否为正品的服务器。此时,摄影装置可以是显微镜、便携式X光机、全息摄像头等。另外,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可以是当无规律地发生同一产品的正品验证或在除了人类可移动速度之外的时间差内在不同位置发生正品验证时,向买方终端400传输异常认证事件的服务器。此外,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不仅是存储连接生产者-流通-物流-分销商-消费者的历史日志,而且即使在消费者转售基于知识产权用尽理论而被用尽的产品时,也要继续管理历史日志来搭建正品链的服务器。
在此,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可以由能够通过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或终端的计算机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例如搭载导航仪、网络浏览器(WEB Browser)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Desktop)、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
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可以是一种利用与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相关的网页、APP页面、程序或应用程序购买NFT,领取以NFT作为标识的资产(即产品)后比对表面指纹,以确认是否为伪造品等的买方终端。
在此,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可以是由通过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或终端的计算机。其中,计算机可以包括导航仪、配备网络浏览器(WEB Browser)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Desktop)、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此时,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可以由通过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或终端的终端来实现。例如,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是保障便携性和移动性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可以包括导航仪、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PC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PDC(PersonalDigital Cellular)、个人手持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国际移动电话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IMT)-2000、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宽带码分多址(W-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国际移动电话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IMT)-2000、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宽带码分多址(W-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无线宽带接入(Wireless Broadband Internet,Wibro)终端、智能手机(Smartphone)、智能平板(Smartpad)、平板电脑(Tablet PC)等所有类型的手持式(Hand held)无线通信装置。
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可以是一种利用与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相关的网页、APP页面、程序或应用程序确认产品是否为正品的国家机关、产品生产机构等的服务器。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可以是检查和验证产品后确认是否为真品并将其传输给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的服务器。
在此,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可以由能够通过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或终端的计算机来实现。在此,计算机可以包括导航仪、配备网络浏览器(WEB Browser)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Desktop)、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此时,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可以由通过访问远程服务器或终端的终端来实现。例如,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是保障便携性和移动性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导航仪、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ion System,PC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个人手持系统(PersonalHandyphone System,PHS)、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国际移动电话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IMT)-2000、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2000、宽带码分多址(W-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无线宽带接入(Wireless Broadband Internet,Wibro)终端、智能手机(Smartphone)、智能平板(Smartpad)、平板电脑(Tablet PC)等所有类型的手持式(Handheld)无线通信装置。
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可以是一种利用与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相关的网页、APP页面、程序或应用程序存储表面指纹、产品信息、产品图像、固有识别码(序列号、序列号)等,以使认证信息打包到NFT中,并发行NFT的服务器。所发行的NFT可以经过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传输给用户终端100。
在此,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可以由通过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或终端的计算机来实现。在此,计算机可以包括,例如搭载导航仪、网络浏览器(WEB Browser)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Desktop)、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此时,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可以由通过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或终端的终端来实现。例如,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是保障便携性和移动性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可以包括导航仪、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ion System,PC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个人手持系统(PersonalHandyphone System,PHS)、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国际移动电话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IMT)-2000、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2000、宽带码分多址(W-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无线宽带接入(Wireless Broadband Internet,Wibro)终端、智能手机(Smartphone)、智能平板(Smartpad)、平板电脑(Tablet PC)等所有类型的手持式(Handheld)无线通信装置。
图2是用于描述图1的系统中所包括的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的框图,图3a、图3b和图4是用于描述实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一实施例的图。
参照图2,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可以包括存储部310、注册部320、传输部330、认证部340、异常认证检测部350、履历管理部360、原产地确认部37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或联动操作的其他服务器(未图示)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及至少一个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传输与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相关的应用程序、程序、APP页面、网页等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及至少一个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能够安装或打开与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相关的应用程序、程序、应用程序(APP)页面、网页等。此外,服务程序可以通过使用在网络浏览器中执行的脚本在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0、至少一个买方终端400、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及至少一个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中被驱动。在此,网络浏览器是是指通过可利用网页(WWW,World Wide Web)服务的程序接收并显示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编写超文本程序,例如,包括Netscape、Explorer、Chrome等。此外,应用程序是指终端上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例如,包括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执行的App。
参照图2,当从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获得作为有价实物资产的产品的真伪判定时,存储部310可基于真品信息,将包括产品固有识别码及根据产品表面特性的表面指纹的认证信息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中。在本发明中,“有价实物资产”对应于所有资产,包括一般实物资产以及非实物资产,以及图像物等。此外,“表面指纹”是指实物资产所具有的固有的表面特征,一般实物的表面指纹可以是实物表面固有的表面特征,图像物的表面指纹可以是人工生成的固有的指纹图案形状的标记。认证信息还可以包括产品的产品信息、产品图像、保证书(warranty)及保证机构(certification authority)信息。当从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获得作为有价资产的产品的真伪判定时,当存储部310基于真品信息将包括产品固有识别码及根据产品表面特性的表面指纹的认证信息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中,从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接收真品信息时,可以向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传输真品信息,并发行表面指纹的标签,请求使得生成要打包到NFT中的认证信息,并请求发行NFT。此时,表面指纹可以是将产品的产品图像的全部或一部分物理特征放大处理的数值化的表面指纹,这在作为本申请人的在先授权专利的韩国授权专利第10-2120051号(2020年06月17日公开)中已详细公开,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正品-伪造品的判定>
初期,认证机构的专家会对每一个产品进行鉴别,但是当这些专家的数据积累起来,其数量扩大到足以构建一个学习数据集时,便可以构建能够识别哪些产品是正品哪些产品是伪造品的带标签的数据集。当人工智能算法在进行学习后建模时,认证机构员工只需要确认或验收错误的情况即可。由此达到了人为干预最小化。
为此,用于参考原件图像判定输入图像是正品或伪造品的尺度可以定义如下。第一个是空间匹配误差(Mean Absolute Difference、MAD),这是通过将输入图像与存储在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中的原件图像进行比较来测量MAD的公式。将原件图像向横向和竖向移动m、n大小后,计算出输入图像和原件图像的颜色各分量之间的差值,得到其绝对值的平均值。即,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1和公式2来测量。
【公式1】
Figure BDA0003921106830000111
【公式2】
Figure BDA0003921106830000112
第二个比较尺度是结构自相似度(Self SIMilarity、SSIM)。这是一种基于输入图像的每个颜色分量的统计特性来测量结构自相似度的方法。通常,它被用作可以客观评价图像品质的数值。进行SSIM的测量时,利用图像的均值、方差、协方差值。它的值在0~1之间,越接近原件,该值越接近1。μIN和μORG分别表示各输入图像和原件图像的平均亮度。σIN和σORG表示输入图像和原件图像的标准差,σINORG表示它们之间的协方差,c1和c2是校正因子。
【公式3】
Figure BDA0003921106830000121
第三个比较尺度是大误差像素(1arge error pixels)的数量。如公式4所示,是对输入图像和原件图像之间的每个颜色分量的误差超过预定大小(α)时的数量的测量值。
【公式4】
|RIN(i,j)-RORG(i-m1,j-n1)|+
|GIN(i,j)-GORG(i-m1,j-n1)|+
|BIN(i,j)-BORG(i-m1,j-n1)|>α
第四个比较尺度是边缘(Edge)像素的数量。利用Canny边缘理论调查输入图像的边缘像素的数量。这用于在捕获安装在手机上的图像时检测移动模糊(Motion Blur)。如模糊(Blur)等由摄像头引起的失真,由于无法确定输入图像是正品还是伪造品的整体质量下降而导致失真。
第五个比较尺度是M2值的测量。二阶矩用作图像的统计特性,其测量方法如公式5所示。
【公式5】
Figure BDA0003921106830000122
下面将描述利用所述比较尺度识别印刷品的方法。首先,包括图像预处理过程,其中,识别利用认证机构服务器500的摄像头捕获的图像的一部分或全部,将其裁切并转换为预定大小的分辨率。在对已进入第一个识别阶段的输入图像进行捕获的过程中,确认是否存在因移动引起的模糊(Blur)等噪声失真,如果是失真图像,则向用户传输重拍消息。如果不是移动模糊图像,则以存储在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中的原件图像为基准,执行直方图匹配。然后,利用所得到的图像,找出与原件图像的最佳空间匹配误差值。如果利用所得到的最佳空间匹配误差通过第一次鉴别判定出该产品是正品还是伪造品,则向认证机构员工传输识别消息。
其次,对第一次鉴别中未鉴别的图像进行第二次鉴别。在获得未识别图像的MAD分数后,利用大误差像素数和SSIM值给出分数。在将归一化的大误差像素值(normalizedlarge error pixel value)和SSIM值作为x-y轴的坐标上,计算出拍摄的正品或伪造品的坐标的中心坐标和未鉴定图像的坐标的中心坐标之间的距离。根据与中心坐标的距离给出从-5分到5分的等级分数。利用MAD与大误差像素数及SSIM计算的分数在4分以上时,将表示所述产品为正品的消息传输给认证机构员工,在-4分以下时,将表示所述产品为伪造品的消息传输给认证机构员工,在-4分至4分之间的分数时,将重拍消息传输给认证机构员工。当然,除了利用所述自动化方法,还可以利用由每个员工确认是否为真品的手动方法。
注册部320可以在NFT内对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中的认证信息进行打包并生成,然后将其注册在区块链上。当注册部320将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中的认证信息打包到NFT中生成后,将其注册在区块链上时,可以将NFT以包括公钥的方式注册在区块链上。此时,为NFT利用的共识算法通常利用权威证明共识(PoA,Proof of Authority),PoA算法增加了对节点权限的价值,使得任何受信任的主体都可以达成共识。此时,由于共识是由有限块的验证者进行的,因此,PoA具有快速的系统扩展和处理速度,但也存在以下缺点,即,因为验证者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因此有可能会受到来自外部人员威胁的影响。因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通过NFT进行资产交易时,可以使用在验证者身份上添加加密过程的共识算法,即使在频繁的交易中也可以保持交易安全,并保护交易请求者的信息。例如,当共识算法经过客户端处理后下发给节点时,在一般的共识算法中,如果经过了[响应-证明-头(节点)(Response–Proof-Header(Node))]的过程,则可以经过[响应-证明-再证明-头(节点)]的过程。
<NFT>
也可以基于Hyperledger Composer和Hyperledger Fabric。NFTracer是基于区块链的NFT跟踪概念证明。可以利用NFTracer构建解决集中化系统问题的去中心化艺术品拍卖及房地产拍卖。在美术作品的所有权转移过程中,根据密码签名和时间戳,用代币确认真伪,用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处理交易。将美术品注册和美术品交易上传到以太坊,其余数据可以上传到Swarm,一个链下p2p数据存储。然而,以太坊由于通过复杂的公钥和私钥实现加密钱包,因此对用户并不友好。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所述以太坊,此外,也可以利用被开发为使用电子邮件地址或个人ID以供不熟悉这种系统的用户使用的克莱顿(Klaytn)。另外,为解决NFT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设计权等知识产权问题,可尝试区块链和深度学习的融合,以自动找出侵犯著作权的图像。
<深度学习>
已开发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图像复制检测体系,该体系还通过旋转、缩放及其他内容操作来感知重复的图像。为获得扩展的数字图像数据集,首先在图像预处理过程中将图像转换为包括原件图像在内的其他44个格式。然后,基于Inception V3,通过自动提取各图像的形状值来训练图像复制检测模型。与ResNet_v2、MobileNet_v2及NASNet large相比,Inception V3在训练时间和准确度方面呈现出了更好的结果。但是该模型具有不能检测到已经被蜡笔效应(Crayon Effect)变形的图像的缺点。因此,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中,可以利用如改变训练数据等改善CNN对蜡笔效应的检测性能的方法。
<基于NFT的资产交易中的深度学习>
除了所述认证机构服务器500中验证是否真品的方法外,也可以利用深度学习,先进行实物资产和真品图像的相似度分析,相似度分析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的CNN模型。针对作为通过了相似度检查的资产的产品发行NFT,使得可以交易用NFT标识的产品。
<利用深度学习的图像相似度分析模型>
为构建用于检测相似设计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利用改进的CNN模型的VGG-16模型和AlexNet模型来提取图像的特征并分析相似度。通过参考图像分析模型,可以构建一个模型来检测从CNN和全连接神经网络(Fully-connected neural networks,FNN)模型的转换而来的图像特征。分析构建的CNN模型中每个图像特征信息的相似度。为了数值化图像特征信息的相似度,可以利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利用训练集合(训练数据集)训练已构建的CNN模型后,可以在提高准确性的方向上应用各种技术。
<基于区块链的NFT交易>
当用户终端100的用户打算出售自己的产品时,请求发行NFT。用户终端100将生成包括与自己的NFT交易相关内容的智能合约。此时,智能合约可以根据用户的出售条件随意更改,且不包括身份信息或账户密码等安全信息。然后,将已制作的智能合约分发在区块链网络上。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传输虚拟资产,并进行NFT所有权的交易。如果买方想进行NFT交易,则通过分发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进行交易。当智能合约的内容即交易条件满足时,合约自动缔结,并区块链的虚拟资产被传输,用户的NFT传输给买方。制作智能合约后,可以分发到区块链网络上,以确认NFT交易是否顺利进行。此时,可应用所述NFTracer系统,NFTracer可以通过提供不可变的所有记录来改善透明度。
此时,在购买作为资产的产品时,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过程,与NFT的连接是可能的。即使丢失实际产品或转让给他人时,也可以通过后述的履历管理将之前的记录立即应用到区块链上。可以实现基于以太坊(Ethereum)的所有权交易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ecentralized App,dApp)。如果用户终端100是第一次使用该应用程序的用户,则执行会员注册。之后,通过登陆利用该应用程序。买方终端400的买方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流程注册会员,按照关注度排名、价格排名、类别查看上传的用NFT标识的产品。此外,当通过相似度检查能够判断用户的产品是否为真品时,可以发行NFT来注册该产品的认证信息。
<深度学习建模>
为收集数据,可以通过网页搜集(Web Crawling)免费提供无著作权的照片的网站的图像来收集数据。收集到的图像中约70%作为训练集合、剩下的30%作为测试集合来进行学习。要基于收集到的图像制作相似的图像分析索引,可以通过向原件图像赋予旋转、颜色变化等变量来生成图像。此时,例如假设利用Kakao Klaytn平台提供的KIP-17代币发行NFT。NFT交易的智能合约可以通过Solidity语言实现,可利用由Kakao Klaytn提供的基于浏览器的编译器测试和分发所制作的合约。
将用NFT标识的产品照片上传到数据库,通过已完成的应用程序,对实际拍摄的照片进行产品注册和交易测试。通过分析要注册NFT的产品和已注册为正品的照片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该产品是否拍摄了伪造品。对于被判断为相似的照片,可以阻止发行NFT,对于通过了检查的照片,可以发行KIP-17代币。可以通过Baobab Klaytn钱包创建Klaytn账户来进行NFT交易测试。可以通过随机提供KLAY的testnet、Faucet,向Klaytn账户传输所收到的KLAY。欲拥有NFT所有权的交易者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访问,如果交易成功,则视为测试成功。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平台,所述平台为了阻止为伪造品或仿冒品注册NFT的风险,利用深度学习分析相似度后,基于NFT注册产品来进行交易。可利用深度学习的CNN模型构建图像相似度分析模型,可以通过Kakao公司提供的Klaytn平台实现NFT,但平台并不限于Kakao公司。
传输部330可以向作为产品的所有者的用户的用户终端100传输NFT,将NFT从用户终端100上传到NFT交易平台后,在欲购买NFT的买方终端400处,将用户终端100上传的NFT和在区块链上注册的NFT进行比较,然后将结果发送到买方终端400。NFT交易平台可以是支持NFT认证的网上购物中心。
认证部340在从买方终端400领取作为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时,使得拍摄产品的表面指纹,当打包到NFT中后,注册到区块链上的表面指纹与买方终端400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可认证其是原件。认证部340在从买方终端400领取作为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时,使得拍摄产品的表面指纹,当打包到NFT中后,注册到区块链上的表面指纹和买方终端400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认证其是原件时,确认买方终端400是否连接有拍摄装置,并将拍摄装置的倍率调整为预设倍率,并可以接收由倍率已调整过的拍摄装置拍摄的表面指纹。
此时,认证信息中,除所述信息外,还可以包括对2个以上的认证地点的碎块图像和认证地点之间的物理配置关系,例如距离、角度、比率等;对产品表面的基本信息可以包括:例如,产品名称、制造日期、制造商、制造国家、保修期、产品大小、产品的材料或材质、产品的外部特征信息(例如,颜色、大小、形状特征)等;可以包括:包括可确认生成产品的认证信息的主体、该产品的信息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或用于原件认证的服务访问地址、或物理特征信息的快速反应(QR,Quick Response)码、认证领域的全部图像或至少一部分图像、或用一张图显示认证领域和认证地点及物理配置关系的数值化的表面指纹图像、包括认证用信息的证书或保证书中的至少一个。
此时,物理特征信息包括产品的表面指纹,产品的表面指纹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因特性而发生或在产品组成材料或材质的表面上自然形成的不规则图案,可以是选自利用平面、3D、全息图、X射线等图像实现技术(image realization technologies)在实际大小的图像或放大1倍以上的图像中识别出的梳纹状、水泡纹、火山口纹、网纹、波浪纹、无纺布纹、纱布纹、条纹、云纹、波纹、沙纹、龙卷风纹、水珠纹及块纹的至少一个信息。这是认证领域的图像或认证地点的碎块领域的图像,并且表面指纹可以包括在原件认证信息中。
<DID>
DID大部分是通过生物体数据、密码、图案等方法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固有地刻在每个产品上的图案设置为指纹(Finger Print),并生成指纹标签,并使用DID认证的概念对每个产品进行认证。下面,当将表面出现的特征图案称为表面指纹时,将表面指纹作为生物认证对象进行描述。此时,作为生物认证标准的在线快速身份识别(Fast IDentity Online,FIDO)的认证方式因利用与认证证书相同的PKI方式,因此可以实现身份确认、完整性、机密性、不可否认性等成为可能。此时,也可以利用FIDO通用认证框架协议(Universal Authentication Framework,UAF)通过指纹、语音、人脸识别等用户固有的生物信息识别进行认证。当通过设备识别出生物特征信息后,即可访问服务器,然后输入设备提供或存储的安全密钥的顺序进行。
FIDO U2F(Universal Second Factor)支持两步骤在线认证方法。FIDO U2F认证方式可以通过在现有加密基础架构中添加单独的身份验证方法来增强安全性。用户像过去的方法一样利用名称和密码登录,并利用FIDO安全密钥以及作为第二因素设备(例如,USB圆形(Dongle)钥匙、智能卡等)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利用加强安全性的第二认证因素,可以在不影响安全性的情况下将现有的困难密码系统简化,例如4位等。这样生成的认证数据使用基于区块链的DID(Decentralized Identify)平台成为可能。自主权身份管理用组件包括作为标识和认证手段的DID及DID Document、作为存储ID的VC(VerifiableCredential)、以及作为提交ID的可验证表达(VP,Verifiable Presentation)。此外,重要的大容量文档的流通具有通过经过验证的DID Hub,确保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发送的结构。
身份认证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发行VC的发行者(Issuer)、在获得VC后加工成VP并提交给验证机构的持有者(Holder)、从用户那里接收VP并验证VP真伪的验证者(Verifier)、以及用于存储DID及ID相关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库(Identifier Registry)。自我主权身份管理用DID基础设施是在兼容DID的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或分布式网络数据平台上实现的。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利用加密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需的公钥、认证协议及服务端点数据集,将其转换成DID来进行管理。在DID的情况下,机构本身通过连接到分布式网络的相关机构共享的公钥来处理数据的完整性保障和真伪判别。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利用共识算法,保证身份ID和大容量数据的处理及认证过程的完整性。
另外,可以进行双重认证(Two-Factor Authentication)和多级认证,这是利用用户知道的因素和用户拥有的因素来进行认证的方式。要想访问服务,用户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因素。在请求-响应过程中进行认证时,当拥有系统要求的可以证明是用户的个人信息时,认证就会完成。通过第一步认证,可以利用如ID和密码等自己所知道的因素,通过第二步认证,可以利用如SMS或OTP或安全卡等所拥有的因素来利用用户认证。即使通过不安全的渠道暴露了第一步的密码,只要不丢失用户所具有的因素,就无法解决第二步认证,因此在技术方面是安全的。
对于生物认证,可以在区块链找到存储有生物信息的区块,将哈希值与基于来自用户的信息所生成的哈希值进行比较。当哈希值相同时,认证即可完成。为了测量用户的生物信息,利用智能手机采集虹膜或指纹等,从而无法通过哈希函授确认用户信息内容,使得无法得知信息。这是一种即使暴露了这些信息,哈希函授也无法验证信息,只有在服务器才能识别该信息,以确保匿名性的技术。
可以利用所述两种技术实现多因素认证平台。即,ID和密码是第一个基本认证项目,ARS是第二个认证项目,第三个认证项目则可以是应用Face ID或指纹的生物识别。只是顺序可以变更是显而易见的。即,如果用户每次更改或加密文件时都输入ID或密码,并接到ARS电话进行身份验证,那么用户必须不断地对可能随时到达的勒索软件进行重复身份验证,因此,可以先进行用户无需采取特殊措施也可进行的项目(例如,语音认证、人脸识别等)。
多因素认证是一种使用用户已有的属性进行认证的方式。在系统请求和用户响应的过程中,当用户能够通过认证证明用户是正确的时,认证就会完成。随着认证分阶段进行,可用于需要安全稳定性的服务中。认证后,加载最新的认证数据并包括在链数据中。日后再次进行认证时,比较链数据和最新认证数据后进行最终认证,再将最新的认证数据加载到链数据后,服务可以继续进行。
异常认证检测部350在认证部340从买方终端400领取作为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时,拍摄产品的表面指纹,打包到NFT中后,注册到区块链上的表面指纹和买方终端400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认证其是原件后,当对从买方终端400购买、领取及认证的产品,发生与预设的异常(Abnormal)认证数据一致的认证请求时,可以向买方终端400传输异常认证检测事件。例如,用户A向买方B出售了产品C,如果产品C的认证发生在2021年11月1日上午11点,在买方B的收货地址江南区驿三洞,然后在2021年11月1日上午11点30分再次发生在釜山市沙下区,则以现代科技不可能在30分钟内从首尔赶到釜山,因此,表示除了买方B以外的其他人收到了同样的产品,而本应该是独一无二的特定产品由于伪造品而不再被特定时,意味着买方B或在釜山市的另一个买方肯定有假货。因此,利用买方终端400的访问环境信息、位置信息及时间信息,可以检测出异常正品认证(Fraud)。
履历管理部360,当认证部340从买方终端400领取作为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时,拍摄表面指纹,当在区块链上注册的NFT中打包的表面指纹和在买方终端400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认证其是原件后,当买方终端400转售产品时,可以存储并管理通向用户终端100、买方终端400及对方的终端(未图示)的历史日志。此时,历史日志可以是认证履历(Authentication History)。
原产地确认部370在存储部310收取到来自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500的作为有价实物资产的产品的真伪判定时,基于真品信息,在将包括产品固有识别码及根据产品表面特性的表面指纹的认证信息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之前,收集包括在产品的生产、流通及出售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原产地、位置、温度及湿度在内的环境数据和包括移动路径(movement route)、装运(shipment)及收货(arrival)在内的物流数据,并在区块链上注册。例如,与委托原始设备制造商(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产品不同,部分名牌产品坚持本国生产,例如,在A国生产后流通到韩国的情况属于正常的进口渠道,然而,当根据货物信息(loading information)或装运信息证明是从B国进口时,除非是真正的平行进口,否则可以推测从B国进口的产品是伪造品。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a、图3b和图4作为示例详细描述根据图2的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的配置的操作过程。然而,显然该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之一,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3a、图3b和图4,认证机构服务器500评估已请求是否为真品的产品(S4100),检查真实性,并且只有通过检查其是否为真品,真品信息才被发送到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S4200)。此时,如果不是真品,即如果发现是伪造品或仿冒品,则公共机构服务器500通过向拥有商标权、设计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的公司或相关机构举报商标侵权或违反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的行为,从而可以帮助根除市场生态系统中的假冒产品。此时,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600利用固有识别码及表面指纹生成认证信息(S4300),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S4310),在打包到NFT中后发行NFT(S4400)。这样发行的NFT被传输到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将NFT和公钥一同注册在区块链网络上(S4500),并将NFT传输给用户终端100(S4510)。
当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自己提供NFT交易平台时,要求在用户终端100用NFT标识的产品上传到NFT交易平台(S4530),如果有买方终端400打算检查上传的产品是否为正品,则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将在区块链上注册的NFT中的表面指纹和NFT交易平台中上传的NFT中的表面指纹进行比较(S4700),并将其结果传输到买方终端400。此时,买方终端400进行购买后(S4800),在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进行配送处理(S4810),由配送司机终端(未图示)输出配送完成事件时,确认在买方终端400是否联动拍摄装置后(S4900),对表面指纹进行拍摄。此时,当放大或缩小倍数(Times)存储在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300时,无需由买方终端400操作UI也能自动调整放大倍数。在以这种方式拍摄的表面指纹中,如步骤S4700,可通过表面指纹比对过程(S4910),在买方终端400输出是否为正品(S4930)。
所述步骤S4100~S4930的顺序仅为示例,并不限于此。即,所述步骤S4100~S4930的顺序可以相互改变,其中,一部分步骤还可以同时执行或删除。
如上所述,图2至图4中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提供方法中未描述的事项,与上述图1中描述的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提供方法内容相同或可以很容易地从描述的内容中推测,因此将省略以下描述。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系统中所包括的各组件之间传输和接收数据的过程的图。下面,将参考图5描述各组件之间传输和接收数据的过程的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图5所示的数据传输和接收的过程可以根据前述的各种实施例而改变。
参照图5,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从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接收作为有价实物资产的产品的真伪判定时,基于真品信息,将包括产品固有识别码及根据产品表面特性的表面指纹的认证信息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中(S5100)。
另外,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将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中的认证信息打包到NFT中并注册到区块链上(S5200),将NFT传输给作为产品所有者的用户的用户终端,在用户终端将NFT上传到NFT交易平台后,由打算购买NFT的买方终端比较由用户终端上传的NFT和在区块链上注册的NFT,然后将结果发送到买方终端(S5300)。
此外,有关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在领取到用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后,使得拍摄产品的表面指纹,当注册到区块链上的NFT中打包的表面指纹和买方终端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认证其为原件(S5400)。
所述步骤S5100~S5400的顺序仅为示例,并不限于此。即,所述步骤S5100~S5400的顺序可以相互变动,变动,其中,一部分步骤还可以同时执行或删除。
如上所述,对于图5中描述的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提供方法中未描述事项,与上述图1至图4中描述的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提供方法内容相同或可以很容易地从描述的内容中推测,因此将省略以下描述。
根据图5中描述的一实施例的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提供方法,还可以以包含可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的记录介质的形式来实现,例如由计算机执行的应用程序或程序模块。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此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所有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
上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DID和NFT的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提供方法,可以通过终端机默认安装的应用程序(其可以包括终端机默认安装的平台或操作系统等中的程序)执行,用户也可以通过应用商店服务器、应用程序或与相应服务相关的网络服务器等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器直接安装在主终端机上的应用程序(即,程序)执行。在这个意义上,上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被实现为基本上安装在终端中或由用户直接安装的应用程序(即,程序),并且可以记录在终端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将其修改为其他具体形式。因此,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被描述为单一类型的各组件可以以分布式方式实现,同样,被描述为分布式的组件也可以以组合形式来实现。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述权利要求而非上述详细描述来表示,并且从权利要求的含义、范围及其等同物衍生的所有修改和变更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该方法在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上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当从确认产品是否为正品的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获得作为有价实物资产的产品的真伪判定时,基于真品信息将包括产品固有识别码及根据产品表面特性的表面指纹在内的认证信息存储到认证信息数据库;
作为所述产品的所有者的用户在出售产品之前,将由所述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被判定是真品并已存储在所述认证信息数据库中的认证信息打包到NFT中后,注册到区块链;
将所述NFT传输给作为所述产品的所有者的用户的用户终端,并且在欲出售所述产品的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NFT发送至作为网上购物中心的NFT交易平台后,当欲购买与所发送的所述NFT对应的产品的买方终端在购买产品之前,发出确认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是否为真品/正品的正品确认请求时,将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NFT和从所述用户终端向NFT交易平台发送NFT之前由所述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进行真伪判定并已注册在所述区块链上的NFT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作为对于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出售的产品的正品确认结果并传输给所述买方终端;
通过所述比较结果,所述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被确认为真品/正品,且从所述买方终端完成产品购买时,向所述买方终端发送所述NFT;
当所述买方终端购买并领取所述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时,由所述买方终端拍摄所述产品的表面指纹,当打包到所述NFT中的表面指纹和所述买方终端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认证为原件;以及
当针对所述买方终端购买、领取和认证的产品,发生与预设的异常认证数据一致的认证请求时,向所述买方终端传输异常认证检测事件,
所述注册步骤中,为防止在将所述认证信息打包到NFT中后且在注册到所述区块链之前,伪造品或仿冒品的NFT的注册风险,利用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与所述认证信息对应的产品图像与实物资产的产品的真品图像之间的相似度进行分析,仅在通过相似度检查而判断与所述认证信息对应的产品为真品时,才向所述产品发行NFT,并将打包到NFT中的认证信息注册到所述区块链上,
所述预设的异常认证数据是用于检测发生异常正品认证的数据,其使用所述买方终端的访问环境信息、位置信息及时间信息来设置,
在所述传输异常认证检测事件的步骤中,第一用户向第一买方出售第一产品后,在作为第一买方的收货地址的第一位置于第一时间发生第一产品的认证后,经过预定时间,在第二位置于第二时间第二次发生认证时,当根据基于地理位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时间差及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判断在地理及现实中不可能在所述时间差内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则检测为发生了异常正品认证,并向所述买方终端传输异常认证检测事件,
在所述存储步骤中,所述产品的真伪判定是通过利用多个比较尺度的自动化真伪判定过程或由与所述认证机构服务器对应的认证机构员工进行的手动真伪判定过程来实现的,其中,所述多个比较尺度包括MAD(空间匹配误差)、SSIM(结构自相似度)、大误差像素的数量、边缘像素的数量及作为图像的统计特性的M2值,
所述自动化真伪判定过程通过以下过程来实现:
在执行图像预处理过程以对利用认证机构服务器的摄像头捕获的图像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识别并以预定大小的分辨率裁切和转换后,为了进行第一次鉴别,对输入图像确认在捕获图像过程中是否存在包括因移动引起的模糊在内的由噪声引起的失真,如果是失真图像,则向认证机构服务器发送重拍消息,如果不是由移动引起的模糊图像时,以存储在认证服务提供服务器中的原件图像为基准进行直方图匹配,然后对所获得的图像与原件图像进行比较,并利用所测量的MAD进行第一次鉴别,如果通过第一次鉴别判定为正品或伪造品时,则将判定结果的消息发送至认证机构员工,
然后,对于在第一次鉴别中未鉴别的图像进行第二次鉴别,在对未鉴别的图像计算出MAD分数后,利用大误差像素数和SSIM值给出分数,并在将归一化的大误差像素值和SSIM值作为x-y轴的坐标上,计算出拍摄的正品或伪造品的坐标的中心坐标和未鉴定图像的坐标的中心坐标之间的距离,并且根据与中心坐标的距离给出从-5分到5分的等级分数,当利用MAD和大误差像素数、SSIM值计算的分数在4分以上时,将表示所述产品为正品的正品消息传输给认证机构员工,在-4分以下时,将表示所述产品为伪造品的伪造品消息传输给认证机构员工,在大于-4分且低于4分时,将重拍消息传输给认证机构员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认证信息还包括所述产品的产品信息、产品图像、保证书及保证机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从所述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获得作为有价实物资产的产品的真伪判定时,基于真品信息将包括产品固有识别码及根据产品表面特性的表面指纹在内的认证信息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中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接收真品信息时,将所述真品信息传输给认证管理公司服务器,并请求通过发行表面指纹标签来生成要打包到所述NFT中的认证信息,并且请求发行所述NFT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已存储在所述认证信息数据库中的认证信息打包到NFT中后,注册到区块链上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上以包括公钥的方式注册所述NFT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指纹为,将所述产品的产品图像的全部或一部分物理特征放大并处理的数值化的表面指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特征为,选自在所述产品表面上自然生成的指纹、在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指纹及人工生成的指纹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买方终端领取所述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时,拍摄所述产品的表面指纹,当注册到所述区块链上的NFT中打包的表面指纹和所述买方终端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认证为原件的步骤还包括:
确认拍摄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买方终端的步骤;
将所述拍摄装置的倍率调整为预设倍率的步骤;以及
接收由倍率调整后的所述拍摄装置拍摄的表面指纹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买方终端领取所述NFT标识的实物资产的产品后,拍摄所述产品的表面指纹,当注册到所述区块链上的NFT中打包的表面指纹与所述买方终端拍摄的表面指纹一致时,则认证为原件的步骤之后,
还包括:当所述买方终端转售所述产品时,存储和管理从所述用户终端、买方终端至对方终端的历史日志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ID和NFT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从所述至少一个认证机构服务器获得作为有价实物资产的产品的真伪判定时,基于真品信息将包括产品固有识别码及根据产品表面特性的表面指纹在内的认证信息存储在认证信息数据库的步骤之前,
还包括:对在所述产品的生产、流通及出售过程中收集到的包括原产地、位置、温度及湿度在内的环境数据和包括移动路径、装运及到货在内的物流数据进行收集,并在区块链上进行注册的步骤。
CN202211355754.XA 2021-11-05 2022-11-01 利用去中心化标识符和非同质化代币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 Active CN116091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51677 2021-11-05
KR1020210151677A KR102411652B1 (ko) 2021-11-05 2021-11-05 Did 및 nft를 이용한 실물자산의 원본 인증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1068A true CN116091068A (zh) 2023-05-09
CN116091068B CN116091068B (zh) 2024-02-23

Family

ID=82216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5754.XA Active CN116091068B (zh) 2021-11-05 2022-11-01 利用去中心化标识符和非同质化代币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1644B2 (zh)
JP (1) JP7258321B1 (zh)
KR (1) KR102411652B1 (zh)
CN (1) CN116091068B (zh)
FR (1) FR31290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1695A (zh) * 2023-07-17 2023-08-18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区间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字资产风险评估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3539A1 (en) * 2019-02-05 2020-08-13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atent Found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y automatic lv segmentation of myocardial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es
US11818409B1 (en) * 2022-08-04 2023-11-14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Content condition applicability via non-fungible tokens
KR102508547B1 (ko) * 2022-09-02 2023-03-09 주식회사 메디클라우드 Nft화된 유전자 정보 기반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240089103A1 (en) * 2022-09-12 2024-03-14 Embracer Freemode Inc. Verifying electronic device authenticity via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WO2024072168A1 (ko) * 2022-09-27 2024-04-04 천국의설계도 유한회사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숙소 공유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KR102534359B1 (ko) * 2022-10-21 2023-05-26 주식회사 디지캡 Nft를 이용한 저작권 거래 시스템
WO2024085737A1 (ko) * 2022-10-21 2024-04-25 주식회사 딜라이트엑스 물품의 취득을 대체 불가능한 토큰으로 검증하는 물품 검증 서버, 물품 검증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KR102662021B1 (ko) 2022-11-18 2024-04-29 동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중고자동차 데이터 신뢰성을 보장하는 did 기반 거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590475B1 (ko) * 2022-12-26 2023-10-20 주식회사 테사 증권형 토큰 정보 관리 서비스 방법 및 sto 플랫폼
KR102579712B1 (ko) * 2023-03-02 2023-09-18 블링커스 주식회사 Nft 기반 와인 경험 인증 서버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2664405B1 (ko) * 2023-03-06 2024-05-10 석인수 표면지문, 수치지문 및 해시값을 이용한 제품의 진위 확인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JP7477937B1 (ja) 2023-05-11 2024-05-02 絵美 熊谷 鑑定証明システム、及び鑑定証明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8906A1 (en) * 2005-07-15 2007-01-25 Visnovsky David W Product selection based on color and appearance of decorative artifacts
TWM474207U (zh) * 2013-07-11 2014-03-11 Imar Technology Co Ltd 行動商務身份證實之圖像辨識服務系統
US20150033305A1 (en) * 2013-03-15 2015-01-29 Advanced Element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e and reliable identity-based computing
CN106462887A (zh) * 2014-03-17 2017-02-22 韩国基加株式会社 商品购买联动服务提供方法
CN110570283A (zh) * 2019-09-11 2019-12-13 炫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购物方法及系统
CN110827023A (zh) * 2018-08-13 2020-02-21 缇格特索科特韩国有限公司 根据资产标记化的当事人之间的资产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11033549A (zh) * 2017-08-16 2020-04-17 张希珠 用面料唯一标识符提供线下商铺链接网上商城服务的方法
US20210074074A1 (en) * 2019-09-06 2021-03-11 Snap Inc. Context-based virtual object rendering
WO2021130341A1 (en) * 2019-12-23 2021-07-01 Farmer Connect Sa Computer implemented blockchain-based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CN113159898A (zh) * 2021-04-29 2021-07-2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拍卖方法
CN113542405A (zh) * 2021-07-14 2021-10-22 广东卓启云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网络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6938B1 (ko) * 2012-09-20 2014-08-05 (주)토마토파트너 원격 계좌 개설 시스템
KR101274098B1 (ko) * 2012-11-01 2013-06-13 석인수 물리적 특징정보를 활용한 원본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130042B2 (en) * 2016-02-02 2021-09-28 Bao Tran Smart device
EP3236401A1 (en) * 2016-04-18 2017-10-25 Alitheon, Inc. Authentication-triggered processes
CN106357640B (zh) * 2016-09-18 2019-11-08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JP7060221B2 (ja) 2017-03-31 2022-04-26 Necソリューションイノベータ株式会社 物品情報管理装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082044A1 (en) * 2018-03-30 2021-03-18 Lukasz Jakub SLIWKA Distributed ledger lending systems having a smart contract architecture and methods therefor
US20200111068A1 (en) * 2018-06-02 2020-04-09 Bruno Scarselli Title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Protocol
US10997251B2 (en) * 2018-10-15 2021-05-04 Bao Tran Smart device
US10896493B2 (en) * 2018-11-13 2021-01-19 Adobe Inc.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of replacement regions for mixing and replacing of persons in group portraits
KR20200092194A (ko) * 2019-01-24 2020-08-03 주식회사 하나은행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상품 위변조 방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210057268A (ko) * 2019-11-11 2021-05-21 코리아소프트 주식회사 QR 코드를 이용한 IoT 기반의 인공지능 수산물 이력 시스템
KR102120051B1 (ko) * 2019-11-11 2020-06-17 석인수 수치화된 표면지문을 포함한 제품의 물리적 특징정보 및 블록체인을 활용한 원본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199567B1 (ko) * 2019-11-11 2021-01-07 주식회사 블루인덱스 블록체인 기반 예술품 거래 데이터 공유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US11397760B2 (en) 2019-11-25 2022-07-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s and physical objects based on physical fingerprints of the physical objects
US11798342B2 (en) 2019-11-25 2023-10-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ing physical objects using crypto-anchors
US20210248653A1 (en) * 2020-02-07 2021-08-12 Citizens Reserve, Inc. Authentication of products
US11682025B2 (en) * 2020-06-26 2023-06-20 Digipraise LLC Digital appraisal system providing computational attestation of appraisal integrity
US20220329446A1 (en) * 2021-04-07 2022-10-13 Total Network Services Corp. Enhanced asset management using an electronic ledger
US20220345316A1 (en) * 2021-04-23 2022-10-27 Flipkick Of New York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Cryptographic authentication of a physical asset
CN113362079B (zh) 2021-05-31 2023-07-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与环境和商品指纹的可追溯交易方法
US20230045071A1 (en) * 2021-07-31 2023-02-09 Khaled Ali Kalaldeh Physical Non-Fungible Tokens (pNFT) Certificates of Ownership
US20230062427A1 (en) * 2021-08-25 2023-03-02 Elite Coinage Co.,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on against counterfeiting
US20230070389A1 (en) * 2021-09-03 2023-03-09 Vlind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nft from physical asset and validating authenticity of nft associated asset
US20230073859A1 (en) * 2021-09-08 2023-03-09 Ebay Inc. Digital Twin NFT Listing
US20230092012A1 (en) * 2021-09-17 2023-03-23 Ebay Inc. Adding Additional Value to NFTs
US20230104103A1 (en) * 2021-10-01 2023-04-06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Custodial systems for non-fungible tokens
US20230118312A1 (en) * 2021-10-14 2023-04-20 Mint NFT,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moting and validating a non-fungible token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8906A1 (en) * 2005-07-15 2007-01-25 Visnovsky David W Product selection based on color and appearance of decorative artifacts
US20150033305A1 (en) * 2013-03-15 2015-01-29 Advanced Element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e and reliable identity-based computing
TWM474207U (zh) * 2013-07-11 2014-03-11 Imar Technology Co Ltd 行動商務身份證實之圖像辨識服務系統
CN106462887A (zh) * 2014-03-17 2017-02-22 韩国基加株式会社 商品购买联动服务提供方法
CN111033549A (zh) * 2017-08-16 2020-04-17 张希珠 用面料唯一标识符提供线下商铺链接网上商城服务的方法
CN110827023A (zh) * 2018-08-13 2020-02-21 缇格特索科特韩国有限公司 根据资产标记化的当事人之间的资产交易系统及方法
US20210074074A1 (en) * 2019-09-06 2021-03-11 Snap Inc. Context-based virtual object rendering
CN110570283A (zh) * 2019-09-11 2019-12-13 炫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购物方法及系统
WO2021130341A1 (en) * 2019-12-23 2021-07-01 Farmer Connect Sa Computer implemented blockchain-based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CN113159898A (zh) * 2021-04-29 2021-07-2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拍卖方法
CN113542405A (zh) * 2021-07-14 2021-10-22 广东卓启云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网络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雪仪;: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 no. 0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1695A (zh) * 2023-07-17 2023-08-18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区间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字资产风险评估系统
CN116611695B (zh) * 2023-07-17 2023-09-22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区间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字资产风险评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58321B1 (ja) 2023-04-17
CN116091068B (zh) 2024-02-23
KR102411652B1 (ko) 2022-06-22
JP2023070180A (ja) 2023-05-18
FR3129006A1 (fr) 2023-05-12
US11941644B2 (en) 2024-03-26
US20230145439A1 (en)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91068B (zh) 利用去中心化标识符和非同质化代币提供实物资产原件认证服务的方法
CN109067541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1727226B2 (en) Digital identity system
US1122233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ockchain-based gemstone ownership, identity, custody, supply-chain transfer, trading, and secure payments
US1057464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on of selected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for a network of devices
US11798008B2 (en) Blockchain-based product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10692086B2 (en) Distributed ledger based identity and origins of supply chain application enabling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sustainability
US20210383377A1 (en) Decentraliz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platforms
US10594484B2 (en) Digital identity system
US1176497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r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of objects
EP3257223A1 (en) Digital identity system
WO2019217937A1 (en) Rewards and penalties of the reward function for the attestation game
KR20220154116A (ko) 환경 신용 평가를 위한 안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327312B (zh) 认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140152A (zh) 计算机实现的追踪机制及数据管理
CN11404912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Sharma et al. A multilevel authentication-based blockchain powered medicine anti-counterfeiting for reliable Io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P7367270B1 (ja) 鑑定証明システム、及び鑑定証明方法
KR102517601B1 (ko) Nft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디즈니콜라보작품 p2p 거래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JP7371301B2 (ja) 製品鑑定証明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23183256A1 (en) Blockchain-based product authentication system
CN116416060A (zh) 一种关于物格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