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9792A -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9792A
CN116079792A CN202211616087.6A CN202211616087A CN116079792A CN 116079792 A CN116079792 A CN 116079792A CN 202211616087 A CN202211616087 A CN 202211616087A CN 116079792 A CN116079792 A CN 116079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telescopic
frame
driven
telescopic rod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160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雨芊
吴平
臧承煜
赵瑰杰
厉登峰
陆含
张文静
张明辉
胡锦杰
杨延波
朱晨磊
王慧
丁高逸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6160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97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9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9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B25J19/02Sensing devices
    • B25J19/04View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94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sensors other than normal servo-feedback from position, speed or acceleration sensors, perception control, multi-sensor controlled systems, sensor fusion
    • B25J9/1697Vision controlled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视觉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装有放置盘,放置盘的外表面装有齿圈,齿圈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座,通过驱动座的运作带动一号齿轮旋转,以此对驱动座自身的位置进行调节,沿齿圈进行位置调整,通过外环架带动一号电动伸缩杆进行位置调节,通过一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折光背板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电动转轴对一号双向电推杆进行角度调节,通过一号双向电推杆的运作,带动二号电动伸缩杆沿一号折角架进行角度调节,配合二号电动伸缩杆伸缩,带动侧背板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配合三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中心背板进行位置调节,与摄像头的补光灯配合,达成自动化的背板搭建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机器人视觉装置。
背景技术
视觉装置是一种通过光学留存原理,达成对于所拍摄物件拍摄存像功能的专业装置,其目的是为了给所拍摄物件的信息传输、展示提供方便,在视觉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类型视觉装置在实际拍摄中,往往需要在各个角度对视觉装置进行拍摄,而对于其背板聚光的设置工作往往需要单独搭建,并且随着拍摄角度的调节,也需要对其背板进行相应调节,整体拍摄流程过于繁琐,对于视觉装置的成像效率造成了影响,需要进行改进。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包括方向调节机构、拍摄调节机构和稳定机构,所述方向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装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的外表面装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的输出端装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与驱动座相啮合,所述驱动座的外表面装有外环架,所述外环架的上表面装有一号电动伸缩杆,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号双向电推杆,所述一号双向电推杆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二号电动伸缩杆,所述一号双向电推杆的外表面两侧均装有一号折角架,所述一号折角架与二号电动伸缩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双向电推杆的外表面前端装有三号电动伸缩杆,所述二号电动伸缩杆和三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均装有折光背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环架和齿圈位于同一圆心,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与驱动座对称分布在外环架的外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装有电动转轴,所述一号双向电推杆与电动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折光背板分为中心背板与侧背板,所述侧背板之间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拍摄调节机构包括二号双向电推杆,所述二号双向电推杆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均装有四号电动伸缩杆,所述二号双向电推杆的外表面上下端均装有二号折角架,所述二号折角架与四号电动伸缩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其中一组所述四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驱动座固定连接,其中另一组所述四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装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辅助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辅助座的后端侧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驱动架的输出端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在驱动架的内侧,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螺孔相啮合,所述辅助座的内侧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辅助座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与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装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单轴气缸,所述单轴气缸的输出端与内框架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框架的上表面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装有陀螺仪,所述陀螺仪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适配架,所述适配架的外表面装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装有二号齿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适配架的外表面边缘位置对称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之间呈对角分布,所述齿条的一侧装有插件,所述二号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二号齿轮的前端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包括摄像头和补光灯,所述摄像机的外表面两侧均装有套件,所述套件套设在插件的外表面,所述插件与套件相啮合。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摄像机放置在插件之间,通过二号电机的运作带动二号齿轮旋转,并以此对齿条进行驱动,带动齿条沿支撑轴相对移动,此时两组插件也随之进行相对移动,插入套件内侧,对摄像机进行固定,此时通过陀螺仪能够确保适配架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摄像机拍摄的稳定性,通过单轴气缸的运作对内框架进行施力,带动内框架沿外框架进行小范围的角度微调;
S2:在驱动座上,通过其中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对二号双向电推杆的位置进行调节,并通过二号双向电推杆的伸缩,对两组四号电动伸缩杆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另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对支撑座的位置进行进一步调节,达成对于驱动座位置、角度的灵活固定功能,通过驱动架的运作带动驱动轴旋转,以此对辅助座的位置进行进一步横向调节,通过一号电机的运作带动转盘进行角度调节,对于拍摄角度、位置进行更为灵活地调整工作;
S3:通过放置盘给拍摄物品的放置提供空间,通过驱动座的运作带动一号齿轮旋转,以此对驱动座自身的位置进行调节,沿齿圈进行位置调整,驱动座在调节过程中,通过外环架带动一号电动伸缩杆进行位置调节,以此使得折光背板随之调节至摄像机对立面位置,通过一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折光背板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电动转轴对一号双向电推杆进行角度调节,通过一号双向电推杆的运作,带动二号电动伸缩杆沿一号折角架进行角度调节,配合二号电动伸缩杆伸缩,带动侧背板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配合三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中心背板进行位置调节,与摄像头的补光灯配合,达成自动化的背板搭建功能,确保成像聚光效果。
有益效果:
1、通过放置盘给拍摄物品的放置提供空间,通过驱动座的运作带动一号齿轮旋转,以此对驱动座自身的位置进行调节,沿齿圈进行位置调整,驱动座在调节过程中,通过外环架带动一号电动伸缩杆进行位置调节,以此使得折光背板随之调节至摄像机对立面位置,通过一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折光背板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电动转轴对一号双向电推杆进行角度调节,通过一号双向电推杆的运作,带动二号电动伸缩杆沿一号折角架进行角度调节,配合二号电动伸缩杆伸缩,带动侧背板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配合三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中心背板进行位置调节,与摄像头的补光灯配合,达成自动化的背板搭建功能,确保成像聚光效果。
2、通过其中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对二号双向电推杆的位置进行调节,并通过二号双向电推杆的伸缩,对两组四号电动伸缩杆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另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对支撑座的位置进行进一步调节,达成对于驱动座位置、角度的灵活固定功能,通过驱动架的运作带动驱动轴旋转,以此对辅助座的位置进行进一步横向调节,通过一号电机的运作带动转盘进行角度调节,对于拍摄角度、位置进行更为灵活地调整工作。
3、通过二号电机的运作带动二号齿轮旋转,并以此对齿条进行驱动,带动齿条沿支撑轴相对移动,此时两组插件也随之进行相对移动,插入套件内侧,对摄像机进行固定,此时通过陀螺仪能够确保适配架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摄像机拍摄的稳定性,通过单轴气缸的运作对内框架进行施力,带动内框架沿外框架进行小范围的角度微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向调节机构仰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向调节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拍摄调节机构仰视角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拍摄调节机构侧视角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稳定机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稳定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放置盘;3、齿圈;4、驱动座;5、一号齿轮;6、外环架;7、一号电动伸缩杆;8、一号双向电推杆;9、二号电动伸缩杆;10、三号电动伸缩杆;11、折光背板;12、一号折角架;13、二号双向电推杆;14、四号电动伸缩杆;15、二号折角架;16、支撑座;17、驱动架;18、辅助座;19、驱动轴;20、一号电机;21、转盘;22、外框架;23、内框架;24、单轴气缸;25、陀螺仪;26、二号电机;27、二号齿轮;28、支撑轴;29、齿条;30、插件;31、摄像机;32、套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装有放置盘2,放置盘2的外表面装有齿圈3,齿圈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座4,驱动座4的输出端装有一号齿轮5,一号齿轮5与驱动座4相啮合,驱动座4的外表面装有外环架6,外环架6的上表面装有一号电动伸缩杆7,一号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号双向电推杆8,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二号电动伸缩杆9,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外表面两侧均装有一号折角架12,一号折角架12与二号电动伸缩杆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外表面前端装有三号电动伸缩杆10,二号电动伸缩杆9和三号电动伸缩杆10的输出端均装有折光背板11。
通过放置盘2给拍摄物品的放置提供空间,通过驱动座4的运作带动一号齿轮5旋转,以此对驱动座4自身的位置进行调节,沿齿圈3进行位置调整,驱动座4在调节过程中,通过外环架6带动一号电动伸缩杆7进行位置调节,以此使得折光背板11随之调节至摄像机31对立面位置,通过一号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带动折光背板11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电动转轴对一号双向电推杆8进行角度调节,通过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运作,带动二号电动伸缩杆9沿一号折角架12进行角度调节,配合二号电动伸缩杆9伸缩,带动侧背板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配合三号电动伸缩杆10的伸缩带动中心背板进行位置调节,与摄像头的补光灯配合,达成自动化的背板搭建功能,确保成像聚光效果。
具体的,如图2所示,外环架6和齿圈3位于同一圆心,一号电动伸缩杆7与驱动座4对称分布在外环架6的外表面。
该种设计的目的是对外环架6和齿圈3的位置进行进一步限定,确保驱动座4移动轨迹的合理性,并对一号电动伸缩杆7和驱动座4的位置进行进一步限定,确保在拍摄过程中,二者能够处于对立位置。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一号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装有电动转轴,一号双向电推杆8与电动转轴固定连接,折光背板11分为中心背板与侧背板,侧背板之间呈对称分布。
通过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运作,带动二号电动伸缩杆9沿一号折角架12进行角度调节,配合二号电动伸缩杆9伸缩,带动侧背板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配合三号电动伸缩杆10的伸缩带动中心背板进行位置调节。
具体的,如图5所示,拍摄调节机构包括二号双向电推杆13,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均装有四号电动伸缩杆14,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外表面上下端均装有二号折角架15,二号折角架15与四号电动伸缩杆14转动连接。
该种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二号双向电推杆13对于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驱动功能,通过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伸缩,对两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角度进行调节,并通过二号折角架15对于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转动轨迹进行限定。
具体的,如图5所示,其中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输出端与驱动座4固定连接,其中另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输出端装有支撑座16,支撑座16的上表面装有驱动架17,驱动架1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辅助座18。
通过其中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对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位置进行调节,并通过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伸缩,对两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另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对支撑座16的位置进行进一步调节,达成对于驱动座4位置、角度的灵活固定功能。
具体的,如图5所示,辅助座18的后端侧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驱动架17的输出端装有驱动轴19,驱动轴19转动连接在驱动架17的内侧,驱动轴19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螺纹与螺孔相啮合,辅助座18的内侧装有一号电机20,一号电机20的输出端贯穿至辅助座18的上表面。
通过驱动架17的运作带动驱动轴19旋转,以此对辅助座18的位置进行进一步横向调节,并通过辅助座18给一号电机20的运作提供稳定支撑,对一号电机20的输出位置进行限定。
具体的,如图6所示,稳定机构包括转盘21,转盘21与一号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盘21的上表面装有外框架22,外框架2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框架23,外框架2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单轴气缸24,单轴气缸24的输出端与内框架23转动连接。
通过一号电机20的运作带动转盘21进行角度调节,对于拍摄角度、位置进行更为灵活地调整工作。
具体的,如图7所示,内框架23的上表面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表面装有陀螺仪25,陀螺仪2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适配架,适配架的外表面装有二号电机26,二号电机26的输出端装有二号齿轮27。
通过陀螺仪25能够确保适配架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摄像机31拍摄的稳定性,通过单轴气缸24的运作对内框架23进行施力,带动内框架23沿外框架22进行小范围的角度微调。
具体的,如图8所示,适配架的外表面边缘位置对称安装有支撑轴28,支撑轴2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齿条29,齿条29之间呈对角分布,齿条29的一侧装有插件30,二号齿轮27与齿条29相啮合,二号齿轮27的前端设置有摄像机31,摄像机31包括摄像头和补光灯,摄像机31的外表面两侧均装有套件32,套件32套设在插件30的外表面,插件30与套件32相啮合。
通过二号电机26的运作带动二号齿轮27旋转,并以此对齿条29进行驱动,带动齿条29沿支撑轴28相对移动,此时两组插件30也随之进行相对移动,插入套件32内侧,对摄像机31进行固定。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摄像机31放置在插件30之间,通过二号电机26的运作带动二号齿轮27旋转,并以此对齿条29进行驱动,带动齿条29沿支撑轴28相对移动,此时两组插件30也随之进行相对移动,插入套件32内侧,对摄像机31进行固定,此时通过陀螺仪25能够确保适配架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摄像机31拍摄的稳定性,通过单轴气缸24的运作对内框架23进行施力,带动内框架23沿外框架22进行小范围的角度微调;
S2:在驱动座4上,通过其中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对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位置进行调节,并通过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伸缩,对两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另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对支撑座16的位置进行进一步调节,达成对于驱动座4位置、角度的灵活固定功能,通过驱动架17的运作带动驱动轴19旋转,以此对辅助座18的位置进行进一步横向调节,通过一号电机20的运作带动转盘21进行角度调节,对于拍摄角度、位置进行更为灵活地调整工作;
S3:通过放置盘2给拍摄物品的放置提供空间,通过驱动座4的运作带动一号齿轮5旋转,以此对驱动座4自身的位置进行调节,沿齿圈3进行位置调整,驱动座4在调节过程中,通过外环架6带动一号电动伸缩杆7进行位置调节,以此使得折光背板11随之调节至摄像机31对立面位置,通过一号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带动折光背板11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电动转轴对一号双向电推杆8进行角度调节,通过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运作,带动二号电动伸缩杆9沿一号折角架12进行角度调节,配合二号电动伸缩杆9伸缩,带动侧背板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配合三号电动伸缩杆10的伸缩带动中心背板进行位置调节,与摄像头的补光灯配合,达成自动化的背板搭建功能,确保成像聚光效果。
工作原理:
首先将摄像机31放置在插件30之间,通过二号电机26的运作带动二号齿轮27旋转,并以此对齿条29进行驱动,带动齿条29沿支撑轴28相对移动,此时两组插件30也随之进行相对移动,插入套件32内侧,对摄像机31进行固定,此时通过陀螺仪25能够确保适配架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摄像机31拍摄的稳定性,通过单轴气缸24的运作对内框架23进行施力,带动内框架23沿外框架22进行小范围的角度微调,在驱动座4上,通过其中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对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位置进行调节,并通过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伸缩,对两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另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对支撑座16的位置进行进一步调节,达成对于驱动座4位置、角度的灵活固定功能,通过驱动架17的运作带动驱动轴19旋转,以此对辅助座18的位置进行进一步横向调节,通过一号电机20的运作带动转盘21进行角度调节,对于拍摄角度、位置进行更为灵活地调整工作,通过放置盘2给拍摄物品的放置提供空间,通过驱动座4的运作带动一号齿轮5旋转,以此对驱动座4自身的位置进行调节,沿齿圈3进行位置调整,驱动座4在调节过程中,通过外环架6带动一号电动伸缩杆7进行位置调节,以此使得折光背板11随之调节至摄像机31对立面位置,通过一号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带动折光背板11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电动转轴对一号双向电推杆8进行角度调节,通过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运作,带动二号电动伸缩杆9沿一号折角架12进行角度调节,配合二号电动伸缩杆9伸缩,带动侧背板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配合三号电动伸缩杆10的伸缩带动中心背板进行位置调节,与摄像头的补光灯配合,达成自动化的背板搭建功能,确保成像聚光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包括方向调节机构、拍摄调节机构和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调节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装有放置盘(2),所述放置盘(2)的外表面装有齿圈(3),所述齿圈(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座(4),所述驱动座(4)的输出端装有一号齿轮(5),所述一号齿轮(5)与驱动座(4)相啮合,所述驱动座(4)的外表面装有外环架(6),所述外环架(6)的上表面装有一号电动伸缩杆(7),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号双向电推杆(8),所述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二号电动伸缩杆(9),所述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外表面两侧均装有一号折角架(12),所述一号折角架(12)与二号电动伸缩杆(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外表面前端装有三号电动伸缩杆(10),所述二号电动伸缩杆(9)和三号电动伸缩杆(10)的输出端均装有折光背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架(6)和齿圈(3)位于同一圆心,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7)与驱动座(4)对称分布在外环架(6)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装有电动转轴,所述一号双向电推杆(8)与电动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折光背板(11)分为中心背板与侧背板,所述侧背板之间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调节机构包括二号双向电推杆(13),所述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均装有四号电动伸缩杆(14),所述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外表面上下端均装有二号折角架(15),所述二号折角架(15)与四号电动伸缩杆(1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输出端与驱动座(4)固定连接,其中另一组所述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输出端装有支撑座(16),所述支撑座(16)的上表面装有驱动架(17),所述驱动架(1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辅助座(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座(18)的后端侧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驱动架(17)的输出端装有驱动轴(19),所述驱动轴(19)转动连接在驱动架(17)的内侧,所述驱动轴(19)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螺孔相啮合,所述辅助座(18)的内侧装有一号电机(20),所述一号电机(20)的输出端贯穿至辅助座(18)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转盘(21),所述转盘(21)与一号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21)的上表面装有外框架(22),所述外框架(2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框架(23),所述外框架(2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单轴气缸(24),所述单轴气缸(24)的输出端与内框架(23)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23)的上表面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装有陀螺仪(25),所述陀螺仪(2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适配架,所述适配架的外表面装有二号电机(26),所述二号电机(26)的输出端装有二号齿轮(2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架的外表面边缘位置对称安装有支撑轴(28),所述支撑轴(2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齿条(29),所述齿条(29)之间呈对角分布,所述齿条(29)的一侧装有插件(30),所述二号齿轮(27)与齿条(29)相啮合,所述二号齿轮(27)的前端设置有摄像机(31),所述摄像机(31)包括摄像头和补光灯,所述摄像机(31)的外表面两侧均装有套件(32),所述套件(32)套设在插件(30)的外表面,所述插件(30)与套件(32)相啮合。
10.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摄像机(31)放置在插件(30)之间,通过二号电机(26)的运作带动二号齿轮(27)旋转,并以此对齿条(29)进行驱动,带动齿条(29)沿支撑轴(28)相对移动,此时两组插件(30)也随之进行相对移动,插入套件(32)内侧,对摄像机(31)进行固定,此时通过陀螺仪(25)能够确保适配架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摄像机(31)拍摄的稳定性,通过单轴气缸(24)的运作对内框架(23)进行施力,带动内框架(23)沿外框架(22)进行小范围的角度微调;
S2:在驱动座(4)上,通过其中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对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位置进行调节,并通过二号双向电推杆(13)的伸缩,对两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另一组四号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对支撑座(16)的位置进行进一步调节,达成对于驱动座(4)位置、角度的灵活固定功能,通过驱动架(17)的运作带动驱动轴(19)旋转,以此对辅助座(18)的位置进行进一步横向调节,通过一号电机(20)的运作带动转盘(21)进行角度调节,对于拍摄角度、位置进行更为灵活地调整工作;
S3:通过放置盘(2)给拍摄物品的放置提供空间,通过驱动座(4)的运作带动一号齿轮(5)旋转,以此对驱动座(4)自身的位置进行调节,沿齿圈(3)进行位置调整,驱动座(4)在调节过程中,通过外环架(6)带动一号电动伸缩杆(7)进行位置调节,以此使得折光背板(11)随之调节至摄像机(31)对立面位置,通过一号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带动折光背板(11)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电动转轴对一号双向电推杆(8)进行角度调节,通过一号双向电推杆(8)的运作,带动二号电动伸缩杆(9)沿一号折角架(12)进行角度调节,配合二号电动伸缩杆(9)伸缩,带动侧背板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节,配合三号电动伸缩杆(10)的伸缩带动中心背板进行位置调节,与摄像头的补光灯配合,达成自动化的背板搭建功能,确保成像聚光效果。
CN202211616087.6A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0797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6087.6A CN116079792A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6087.6A CN116079792A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9792A true CN116079792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16087.6A Pending CN116079792A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97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0684A (zh) * 2023-09-27 2023-11-0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机性能、故障快速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0684A (zh) * 2023-09-27 2023-11-0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机性能、故障快速检测装置
CN116990684B (zh) * 2023-09-27 2024-01-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机性能、故障快速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79792A (zh) 一种机器人视觉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991804B (zh) 一种升降式投影显示一体机
CN212156344U (zh) 一种用于拼接显示屏的升降支撑架
CN115752225A (zh) 一种动态热误差补偿系统用激光干涉仪
CN219828367U (zh) 一种便于调节倾斜角度的交互投影仪
CN220962091U (zh) 一种多角度照明拍摄装置
CN218567797U (zh) 一种拍摄电影电视剧用灯光架
CN218883487U (zh) 一种可调式投影支架
CN217238586U (zh) 一种柱面镜投影镜头用调整模块
CN219068410U (zh) 一种校准仪
CN221007961U (zh) 一种可调节的光学镜头定位装置
CN217279092U (zh) 一种红外镜头快速安装对接装置
CN218153776U (zh) 一种灯光控制装置
CN214409537U (zh) 一种光线可调的拍摄组件以及自动拍摄设备
CN219831590U (zh) 一种适用于摄影棚的补光架
CN220154739U (zh) 一种光学仪器镜片组装用固定调节组件
CN219662865U (zh) 一种可折叠倾斜式航空模型支架组件
CN211093119U (zh) 一种绘画用作品展示装置
CN217982090U (zh) 一种用于摄影的辅助照明补光装置
CN213843728U (zh) 一种专业布光摄影灯箱
CN216046430U (zh) 一种摄影工作台
CN212252510U (zh) 一种电影拍摄用补光灯调节装置
CN215584705U (zh) 一种便于推移的医学影像摄像用滑动床
CN220851505U (zh) 一种投影仪放置稳定架
CN220669346U (zh) 一种移动式照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