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9320A - 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9320A
CN116079320A CN202310003230.2A CN202310003230A CN116079320A CN 116079320 A CN116079320 A CN 116079320A CN 202310003230 A CN202310003230 A CN 202310003230A CN 116079320 A CN116079320 A CN 116079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movable
handed screw
movable frame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32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英赏
张国靖
刘波
王守帅
孔令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r Machine Too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r Machine Too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r Machine Too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r Machine Too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032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93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9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93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7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moving work to adjust its position between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包括底座以及移动架,移动架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面,还包括翻转台,翻转台通过翻转机构以及拉杆机构设置于移动架的上端面;翻转机构的一端铰接于移动架,另一端铰接于翻转台的中部,拉杆机构包括横杆,横杆能够移动至左极限位置和右极限位置,在横杆处于左极限位置的状态下,翻转机构能够驱动翻转台向左侧翻转,在横杆处于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翻转机构能够驱动翻转台向右侧翻转。通过对中机构将工件夹持定位,与连接在一起的翻转机构带动工件翻转,一次装夹可以将多个部位的双面立焊转变为平焊进行作业,降低焊接作业难度;平移机构使翻转区域减小,调节了重心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焊接通常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第一,熔焊,即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第二,压焊,即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属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的加工;第三、钎焊,即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现代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
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以及减低焊工劳动强度,在工程机械、铁路、桥梁、金属结构等制造业中,焊接机器人及其配套的焊接变位机构的应用越来越多。
目前,液压支架焊接需要人工多次调整焊接角度,降低爬坡焊缝的坡度,使焊缝更易成型且美观。但是液压支架大多比较笨重,人工翻转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部分工件焊前还需要预热,因此整体的生产效率低,工人作业环境十分恶劣,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液压支架焊接需要人工多次调整焊接角度导致的工人作业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包括底座以及移动架,移动架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面,还包括翻转台,翻转台通过翻转机构以及拉杆机构设置于移动架的上端面;翻转机构的一端铰接于移动架,另一端铰接于翻转台的中部,拉杆机构包括横杆,横杆能够移动至左极限位置和右极限位置,在横杆处于左极限位置的状态下,翻转机构能够驱动翻转台向左侧翻转,在横杆处于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翻转机构能够驱动翻转台向右侧翻转。
优选的,移动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直的U型槽,翻转台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翻转台水平设置于移动架的状态下,翻转台左右两侧的转轴分别位于移动架左右两侧的U型槽内;在横杆处于左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横杆的左端穿过移动架左侧的U型槽的中部并将翻转台左侧的转轴限位于U型槽的底部,横杆的右端位于移动架右侧的U型槽的外部;在横杆处于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横杆的右端穿过移动架右侧的U型槽的中部并将翻转台右侧的转轴限位于U型槽的底部,横杆的左端位于移动架左侧的U型槽的外部。
优选的,移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板,移动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台,凸台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U型槽。
优选的,凸台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开设有竖直的U型槽以及水平的横杆槽,且横杆槽与U型槽连通并横穿U型槽的中部。
优选的,两个移动板的上端均设置有横杆,且两个横杆平行设置;两个移动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杆组件以及第一驱动件,连杆组件连接两个横杆,第一驱动件能够通过连杆组件驱动两个横杆同步左右移动。
优选的,连杆机构包括两个U型板以及两个T型板,两个U型板均连接于两个横杆之间,两个T型板分别连接于两个U型板与两个横杆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对中机构,对中机构设置于翻转台的上端面;对中机构包括两个夹钳、左旋丝杠、右旋丝杠、联轴器以及第二驱动件,两个夹钳相对的滑动设置于翻转台,且两个夹钳分别与左旋丝杠、右旋丝杠螺旋连接,左旋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右旋丝杠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能够同时驱动左旋丝杠和右旋丝杠旋转以带动两个夹钳相互靠近和远离。
优选的,对中机构还包括滑轨,滑轨固定于翻转台的上端面,两个夹钳均通过滑轨滑动设置于翻转台。
优选的,对中机构还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固定于翻转台的上端面,左旋丝杠与右旋丝杠的两端均转动设置于轴承座。
优选的,还包括平移机构,移动架滑动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面,平移机构能够驱动移动架在底座的上端面上左右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中机构将工件夹持定位,与连接在一起的翻转机构带动工件翻转,一次装夹可以将多个部位的双面立焊转变为平焊进行作业,进而降低焊接作业难度,使工件焊接加工自动化程度更高,平移机构使翻转区域减小,调节了重心位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设备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中横杆处于左极限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中移动架移动至最左侧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中对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移动架,201、U型槽,202、移动板,203、凸台,204、支撑板,205、横杆槽,3、翻转台,301、转轴,4、拉杆机构,401、横杆,402、U型板,403、T型板,5、对中机构,501、轴承座,502、夹钳,503、右旋丝杠,504、联轴器,505、左旋丝杠,506、滑轨,507、第二驱动件,6、翻转机构,7、平移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包括底座1以及移动架2,移动架2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面,还包括翻转台3,翻转台3通过翻转机构6以及拉杆机构4设置于移动架2的上端面;翻转机构6的一端铰接于移动架2,另一端铰接于翻转台3的中部,拉杆机构4包括横杆401,横杆401能够移动至左极限位置和右极限位置,在横杆401处于左极限位置的状态下,翻转机构6能够驱动翻转台3向左侧翻转,在横杆401处于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翻转机构6能够驱动翻转台3向右侧翻转。其中,翻转机构6可以设置为液压油缸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6由两台液压油缸同步驱动,连接在翻转台3上,驱动翻转台3左右翻转。
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移动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直的U型槽201,翻转台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301,翻转台3水平设置于移动架2的状态下,翻转台3左右两侧的转轴301分别位于移动架2左右两侧的U型槽201内;在横杆401处于左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横杆401的左端穿过移动架2左侧的U型槽201的中部并将翻转台3左侧的转轴301限位于U型槽201的底部,横杆401的右端位于移动架2右侧的U型槽201的外部;在横杆401处于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横杆401的右端穿过移动架2右侧的U型槽201的中部并将翻转台3右侧的转轴301限位于U型槽201的底部,横杆401的左端位于移动架2左侧的U型槽201的外部。
图2即示出了横杆401处于左极限位置时的状态,此时,左侧的转轴301被横杆401的左侧压住,无法从U型槽201的上端滑出,而右侧的转轴301没有被横杆401的右侧压住,因此可以自由的从U型槽201的上端滑出。当翻转机构6顶动翻转台3时,翻转台3自由的右端被顶起并绕左端的转轴301转动,从而完成向左翻转;翻转台3的向右翻转与向左翻转原理相同,因此在此不作赘述。
由图3可知,移动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板202,移动板2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台203,凸台203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U型槽201,即共有四个U型槽201来支撑翻转台3底部的转轴301,因此相对的,翻转台3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转轴301。具体的,凸台203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支撑板204,支撑板204开设有竖直的U型槽201以及水平的横杆槽205,且横杆槽205与U型槽201连通并横穿U型槽201的中部。两个移动板202的上端均设置有横杆401,且两个横杆401平行设置;两个移动板202之间还设置有连杆组件以及第一驱动件,连杆组件连接两个横杆401,第一驱动件能够通过连杆组件驱动两个横杆401同步左右移动,第一驱动件同样可以设置为液压油缸。
其中,连杆机构包括两个U型板402以及两个T型板403,两个U型板402均连接于两个横杆401之间,两个T型板403分别连接于两个U型板402与两个横杆401之间。
如图1、图4所示,还包括对中机构5,对中机构5设置于翻转台的上端面;对中机构包括两个夹钳502、左旋丝杠505、右旋丝杠503、联轴器504、第二驱动件507、滑轨506以及轴承座501,两个夹钳502相对的滑动设置于翻转台3,具体的,滑动设置通过滑轨506来实现,滑轨506固定于翻转台3的上端面,两个夹钳502均通过滑轨506滑动设置于翻转台3。且两个夹钳502分别与左旋丝杠505、右旋丝杠503螺旋连接,左旋丝杠50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504与右旋丝杠503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507,第二驱动件507能够同时驱动左旋丝杠505和右旋丝杠503旋转以带动两个夹钳502相互靠近和远离。轴承座501固定于翻转台3的上端面,左旋丝杠505与右旋丝杠503的两端均转动设置于轴承座501。联轴器504的存在可以使得左旋丝杠505与右旋丝杠503同步旋转,使两个夹钳502对中夹持或松开,完成对工件的夹持、对中定位,并防止翻转过程中工件的滑动。第二驱动件507可以设置为减速电机或电机加减速箱的形式。
如图1所示,还包括平移机构7,移动架2滑动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面,平移机构7能够驱动移动架2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左右滑动。具体的,平移机构7可以由两台液压油缸同步驱动,连接在移动架2上,驱动移动架2相对于底座1左右平移。平移机构7的存在可以使翻转区域减小,调节重心位置,进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设备安全性。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的工作原理是:
横杆401处于左极限位置时,左侧的转轴301被横杆401的左侧压住,无法从U型槽201的上端滑出,而右侧的转轴301没有被横杆401的右侧压住,因此可以自由的从U型槽201的上端滑出。当翻转机构6顶动翻转台3时,翻转台3自由的右端被顶起并绕左端的转轴301转动,从而完成向左翻转;翻转台3的向右翻转与向左翻转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中机构将工件夹持定位,与连接在一起的翻转机构带动工件翻转,一次装夹可以将多个部位的双面立焊转变为平焊进行作业,进而降低焊接作业难度,使工件焊接加工自动化程度更高,平移机构使翻转区域减小,调节了重心位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设备安全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包括底座以及移动架,移动架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台,翻转台通过翻转机构以及拉杆机构设置于移动架的上端面;翻转机构的一端铰接于移动架,另一端铰接于翻转台的中部,拉杆机构包括横杆,横杆能够移动至左极限位置和右极限位置,在横杆处于左极限位置的状态下,翻转机构能够驱动翻转台向左侧翻转,在横杆处于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翻转机构能够驱动翻转台向右侧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移动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直的U型槽,翻转台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翻转台水平设置于移动架的状态下,翻转台左右两侧的转轴分别位于移动架左右两侧的U型槽内;在横杆处于左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横杆的左端穿过移动架左侧的U型槽的中部并将翻转台左侧的转轴限位于U型槽的底部,横杆的右端位于移动架右侧的U型槽的外部;在横杆处于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横杆的右端穿过移动架右侧的U型槽的中部并将翻转台右侧的转轴限位于U型槽的底部,横杆的左端位于移动架左侧的U型槽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移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板,移动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台,凸台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U型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凸台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开设有竖直的U型槽以及水平的横杆槽,且横杆槽与U型槽连通并横穿U型槽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移动板的上端均设置有横杆,且两个横杆平行设置;两个移动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杆组件以及第一驱动件,连杆组件连接两个横杆,第一驱动件能够通过连杆组件驱动两个横杆同步左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包括两个U型板以及两个T型板,两个U型板均连接于两个横杆之间,两个T型板分别连接于两个U型板与两个横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中机构,对中机构设置于翻转台的上端面;对中机构包括两个夹钳、左旋丝杠、右旋丝杠、联轴器以及第二驱动件,两个夹钳相对的滑动设置于翻转台,且两个夹钳分别与左旋丝杠、右旋丝杠螺旋连接,左旋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右旋丝杠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能够同时驱动左旋丝杠和右旋丝杠旋转以带动两个夹钳相互靠近和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对中机构还包括滑轨,滑轨固定于翻转台的上端面,两个夹钳均通过滑轨滑动设置于翻转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对中机构还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固定于翻转台的上端面,左旋丝杠与右旋丝杠的两端均转动设置于轴承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移机构,移动架滑动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面,平移机构能够驱动移动架在底座的上端面上左右滑动。
CN202310003230.2A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Pending CN1160793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3230.2A CN116079320A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3230.2A CN116079320A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9320A true CN116079320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3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3230.2A Pending CN116079320A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932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1051A (ja) * 2000-06-06 2002-01-15 So Kinsan 看護用病床
CN110239421A (zh) * 2019-05-17 2019-09-17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超宽部件翻转调姿的运输翻转工装及运输方法
CN209700475U (zh) * 2019-04-18 2019-11-29 安徽丰源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环保轻量化u型自卸半挂车
CN213964044U (zh) * 2020-10-29 2021-08-17 西安嵌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护理床左右翻身装置
CN215747422U (zh) * 2021-08-05 2022-02-08 山东烈牛挂车制造有限公司 厢板变位焊接及自动传输装置
CN217349816U (zh) * 2022-02-09 2022-09-02 盐城锐晔液压管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锻件下料的翻转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1051A (ja) * 2000-06-06 2002-01-15 So Kinsan 看護用病床
CN209700475U (zh) * 2019-04-18 2019-11-29 安徽丰源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环保轻量化u型自卸半挂车
CN110239421A (zh) * 2019-05-17 2019-09-17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超宽部件翻转调姿的运输翻转工装及运输方法
CN213964044U (zh) * 2020-10-29 2021-08-17 西安嵌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护理床左右翻身装置
CN215747422U (zh) * 2021-08-05 2022-02-08 山东烈牛挂车制造有限公司 厢板变位焊接及自动传输装置
CN217349816U (zh) * 2022-02-09 2022-09-02 盐城锐晔液压管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锻件下料的翻转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19142B1 (en) Apparatus for friction stir welding
US3580459A (en) Variable position means for holding a nonrotating workpiece in friction welding apparatus
KR20010005919A (ko) 마찰 교반 용접 방법 및 장치
CN109604768B (zh) 铁路车辆车门修复工艺方法
CN107186425B (zh) 薄壁筒体焊接夹具及其运作方法
CN116214005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管环形焊接装置
CN116079320A (zh) 一种可移动翻转变位机构
CN217344163U (zh) 一种具有焊后自动退枪功能的数控管道自动焊机
CN116117413A (zh) 一种焊接变位机构
JP3661923B2 (ja) マッシュ・シーム溶接装置
CN211915810U (zh) 换热器的小u管焊接机
CN21255250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定位设备
CN210081023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组装用焊接装置
CN215509792U (zh) 一种焊接定位工装
KR100258734B1 (ko) 창틀 골재의 열 융착장치
CN107350696B (zh) 一种用于焊接的定位夹紧装置
CN212191837U (zh) 一种智能焊接系统
CN214134643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钢材焊接装置
CN217799990U (zh) 一种气保焊焊接工装
JP6059649B2 (ja) 両面摩擦撹拌接合方法及び両面摩擦撹拌接合装置
CN211387509U (zh) 一种三轴水平旋转变位机
CN219787254U (zh) 一种法兰钢管的焊接辅助定位装置
CN216267697U (zh) 一种新型管道连接用热熔机
CN214518464U (zh) 一种贝型抓斗焊接固定装置
CN210756130U (zh) 一种大型塔机底座构件焊接用变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