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1000B - 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1000B
CN116071000B CN202310208208.1A CN202310208208A CN116071000B CN 116071000 B CN116071000 B CN 116071000B CN 202310208208 A CN202310208208 A CN 202310208208A CN 116071000 B CN116071000 B CN 1160710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lyzed
inventory
materials
amoun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82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71000A (zh
Inventor
程海黔
范秀坤
洪顺文
王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yun Zhis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yun Zhi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yun Zhis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yun Zhi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82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1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1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1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71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1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该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基于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参考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能够更有效准确的对物品库存进行管理控制。

Description

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物品在存储时,什么样的物品应该储备不同的水位的库存。每一种物品的库存策略应该都大不相同。当前很多都是靠经验值或者见单生产,很多所谓的智能算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并不靠谱,与实际偏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基于所述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
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包括: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
基于所述合理库存补充量、目前可用库存量及目前在途量,确定理论应补量;
根据所述理论应补量及所述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及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或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理论应补量及所述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包括:
获取所述待分析物料的经济批量及最小包装量;
基于所述理论应补量、所述经济批量及所述最小包装量及所述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包括:
确定所有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标准差;
确定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平均值;
确定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
确定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标准差倍数;
基于所述标准差倍数,修正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按照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所述待分析物料之前的修正后的各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修正累加量;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与所有修正后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贡献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贡献等级至少包括第一贡献等级、第二贡献等级及第三贡献等级;其中,第一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大于所述第二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所述第二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大于所述第三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
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或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包括: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一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三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三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二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所述第一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二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大于所述第二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所述第二离散阈值小于所述第三离散阈值;
若第三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率阈值且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否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所述第一离散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离散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或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包括:
确定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峰度值和偏度值;
根据所述峰度值和偏度值,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
若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为正态分布,则以第一确定方式得到所述待分析物料的第一安全库存;
若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为非正态分布,则以第二确定方式得到所述待分析物料的第二安全库存;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第一安全库存或第二安全库存、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日均需求量及生产提前期,得到所述最小库存量;
基于所述最小库存量、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日均需求量及生产间隔期,得到所述最大库存量。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贡献等级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
离散程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确定模块,用于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
基于所述合理库存补充量、目前可用库存量及目前在途量,确定理论应补量;
根据所述理论应补量及所述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及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所述策略确定模块,用于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或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该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基于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本申请中,在确定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等级的基础上,参考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相结合来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能够更有效准确的对物品库存进行管理控制。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物品库存的物料第一贡献等级库存策略分析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物品库存的物料第二贡献等级库存策略分析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物品在存储时,什么样的物品应该储备不同的水位的库存。每一种物品的库存策略应该都大不相同。当前很多都是靠经验值或者见单生产,很多所谓的智能算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并不靠谱,与实际偏差较大,没有成体系的方法来做库存的分析和控制。
针对上述情况,本公开提供一种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步骤11、基于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
步骤12、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
步骤13、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定历史周期可以为多个连续的历史周期,一个历史周期可以为一个星期等。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越大,物料的贡献等级越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基于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本申请中,在确定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等级的基础上,参考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相结合来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能够更有效准确的对物品库存进行管理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包括: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
基于合理库存补充量、目前可用库存量及目前在途量,确定理论应补量;
根据理论应补量及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及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或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包括:
确定所有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标准差;
确定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平均值;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与平均值的差值;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标准差倍数;
基于标准差倍数,修正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按照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待分析物料之前的修正后的各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修正累加量;
基于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与所有修正后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比值,确定待分析物料贡献等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各物料SKU的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a,并根据a进行降序排列;
确定所有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标准差b;
确定所有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平均值c;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与平均值的差值d=a-c;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标准差倍数e=d/b;
基于标准差倍数,修正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包括修正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为f,如果e大于3,则f=0,否则f=a;
按照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待分析物料之前的修正后的各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修正累加量g;
基于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g与所有修正后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sum(f)的比值g/ sum(f)=h,确定待分析物料贡献等级。如果h<80%则定义为 第一贡献等级A ,如果h>95 % , 则定义为 第三贡献等级C ,否则80%<= h<=95 % ,则定义为第二贡献等级B。A为贡献度总和排名前80%的物品,B为排名前80%-95%的物品,C为剩下的物品;h为各物品贡献度占比。
表1贡献等级数据表
如表1所示,如果e大于3,则f=0,否则f=a。sum(f)=280。对应于不同的SKU,对应的h不同,从而根据h划分出贡献等级。
按照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待分析物料之前的修正后的各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修正累加量g。例如,SKU3对应的g= SKU1对应的f+ SKU2对应的f+ SKU3对应的f=0+0+80=80;
SKU4对应的g= SKU1对应的f+ SKU2对应的f+ SKU3对应的f+ SKU4对应的f =0+0+80+80=160;如此类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贡献等级至少包括第一贡献等级、第二贡献等级及第三贡献等级;其中,第一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大于第二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第二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大于第三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或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包括: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一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三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三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二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一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二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二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二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第二离散阈值小于第三离散阈值;
若第三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否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第一离散阈值小于第二离散阈值。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物品库存的物料第一贡献等级库存策略分析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频率阈值为1.32,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第一离散阈值为1,第三离散阈值为2。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为1.32时,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小于等于第一离散阈值时,确定为A1等级;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为1.32时,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大于第一离散阈值时,确定为A2等级;但无论A1等级还是A2等级,都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小库存量。若第一贡献等级A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第一频率阈值1.32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大于第三离散阈值2,则确定为A3等级;A3等级确定为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A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第一频率阈值1.32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小于或等于第三离散阈值2,则确定为A2等级;A2等级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A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第二频率阈值2,确定为等级A3;等级A3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其中,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及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均为合理库存补充量的一个。合理库存补充量用于保证库存补充的安全,为防止未来物资供应或需求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意外中断或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例如知道这个产品就卖100个,那只需要每天生产100个就能够满足需求了,安全库存可以设置为0。每天生产100个,就是非常稳定但如果不知道每天的需求是多少,只能通过历史数据的规律,计算它的波动系数COV,再根据波动系数及公式,算出安全库存,可能为50,那么这50就是防止需求的一个波动。然后如果波动越小,安全库存就会小。备货量也不需要太大,因此就可以用最小库存的这种补货策略。其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跟备货量成正比。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按照SKU计算每个SKU历史X周的出货量数据的标准差m;按照SKU计算每个SKU历史X周的出货量数据的平均值n;
计算各SKU的COV=m/n;
先确定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
若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为第一贡献等级A,则按以下逻辑处理:
COV<2,则定义为 X ;
2<= COV<= 2.5,则定义为Y;
COV>2.5, 则定义为 Z ;
若为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为第二贡献等级B , 则按以下逻辑处理:
COV<1.6,则定义为 X;
1.6<= COV<= 2 ,则定义为Y;
COV>2, 则定义为 Z ;
若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为第三贡献等级C , 则按以下逻辑处理:
COV<1.1,则定义为 X;
1.1<= COV<= 1.6 ,则定义为Y;
COV>1.6, 则定义为Z;
其中,m是标准差,n是平均值,m/n在数学上叫变异系数COV(Coefficient ofVariation),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COV越小,说明数据离散程度越小,在业务上表示出货量越稳定,波动小。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物品库存的物料第二贡献等级库存策略分析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频率阈值为1.32,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第一离散阈值为1,第二离散阈值为1.5,第三离散阈值为2。
若第二贡献等级B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小于第一频率阈值1.32,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小于等于第一离散阈值1时,则确定等级B1;若第二贡献等级B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小于第一频率阈值1.32,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大于第一离散阈值1时,则确定等级B2;无论等级B1、等级B2都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B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或等于第一频率阈值1.32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小于或等于第二离散阈值1.5,则确定等级B2;等级B2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或等于第一频率阈值1.32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大于第二离散阈值1.5,则确定等级B3;等级B3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二频率阈值2,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第二离散阈值小于第三离散阈值。
若第三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且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离散阈值1,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否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第一离散阈值小于第二离散阈值。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或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包括:
确定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峰度值和偏度值;
根据峰度值和偏度值,确定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
若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为正态分布,则以第一确定方式得到待分析物料的第一安全库存;
若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为非正态分布,则以第二确定方式得到待分析物料的第二安全库存;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第一安全库存或第二安全库存、待分析物料的日均需求量及生产提前期,得到最小库存量;
基于最小库存量、待分析物料的日均需求量及生产间隔期,得到最大库存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确定最小库存和最大库存时,需要确定安全库存。安全库存确定方式包括:
峰度:按各SKU计算,首先使用函数KURT(每个SKU每周的数量),再判断KURT()的值是否为数值,若为数值,则返回函数的值,否则返回空。
偏度:按各SKU计算,首先使用函数SKEW(每个SKU每周的数量),再判断SKEW()的值是否为数值,若为数值,则返回函数的值,否则返回空。
如果是正态分布,则 SS安全库存= ( NORM.S.INV(服务水平 )*(周标准差)*sqrt(生产提前期/7) ) ;
如果是非正态分布,需求先计算α=(周平均需求/标准差)2、β=(标准差)2/周平均需求的值;SS安全库存=伽马分位点GAMMA.INV(服务水平,α,β)。
最小库存 = 安全库存+日均需求量 * 生产提前期;
最大库存 = 最小库存+日均需求量 * 生产间隔期(可以为1)。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理论应补量及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包括:
获取待分析物料的经济批量及最小包装量;
基于理论应补量、经济批量及最小包装量及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经济批量、最小包装量为已知量。确定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时,可通过以下方式:
RYGBO表示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
如果再订货点=0 ,等于O;
如果当前库存+在途量+sum(历史X周需求量)=当前库存+在途量,等于B;
如果库存策略为A1且当前库存+在途量<再订货点库存,等于R;
如果当前库存+在途量>1.2倍的最大库存,等于B;
如果60%的再订货点库存<当前库存+在途量<=1.2倍的最大库存,等于G;
如果当前库存+在途量≤60%的最小库存,等于R;
否则等于Y(即60%最小库存<当前库存+在途量<=60%的订货点库存);
RYGBO代表的是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R为最紧急,Y次之,以此类推。该分类主要作用于后续的应补量计算逻辑。
主要的确定方式是使用当前库存+在途量和再订货点库存或者最小库存进行对比。当前库存+在途量表示的是当前该物料可用数,再订货点库存表示的是该物料的库存底线,当两者差别越大时紧急程度就越高。
其中,再订货点确定为:
如果库存策略=最小库存,则再订货点等于最小库存;就是需要存货的值;
如果库存策略=最大库存,则再订货点等于 最大库存;就是需要存货的值;
否则再订货点等于0。
接单频率确定为:所有需求中任意相邻两次需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累加与需求的次数的比值。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理论应补量 = MAX(再订货点库存(最小库存或最大库存或0)–可用库存–在途量,0);可用库存指目前库存中可用的物料量。
经济批量为一次采购多少是最经济的量;
最小包装量为一个包装容纳的最小的量。
应补量计算:
如果RYGB = G或B 或 O,等于0;
如果RYGB=R等于,则
理论应补量/经济批量的结果向上取整 * 经济批量,得到第一应补量;
第一应补量以最小包装量向上取一个包装*最小包装量=最终应补量。
如果RYGB=Y
如果 (理论应补量/ 经济批量的余数)/ 经济批量>0.3,则
应补量等于理论应补量/经济批量的结果向上取整 *经济批量,得到第一应补量;第一应补量最小包装量向上取一个包装*最小包装量=最终应补量;
否则:应补量等于理论应补量/经济批量的结果向下取整 *经济批量,得到第一应补量;
第一应补量以最小整包装向下取一个包装*最小包装量=最终应补量。
本公开提供一种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40,用于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贡献等级确定模块41,用于基于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
离散程度确定模块42,用于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
策略确定模块43,用于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定历史周期可以为多个连续的历史周期,一个历史周期可以为一个星期等。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越大,物料的贡献等级越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用于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基于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本申请中,在确定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等级的基础上,参考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相结合来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能够更有效准确的对物品库存进行管理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策略确定模块43,用于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
基于合理库存补充量、目前可用库存量及目前在途量,确定理论应补量;
根据理论应补量及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及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或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包括:
确定所有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标准差;
确定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平均值;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与平均值的差值;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标准差倍数;
基于标准差倍数,修正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按照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待分析物料之前的修正后的各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修正累加量;
基于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与所有修正后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比值,确定待分析物料贡献等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各物料SKU的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a,并根据a进行降序排列;
确定所有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标准差b;
确定所有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平均值c;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与平均值的差值d=a-c;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标准差倍数e=d/b;
基于标准差倍数,修正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包括修正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为f,如果e大于3,则f=0,否则f=a;
按照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待分析物料之前的修正后的各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修正累加量g;
基于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g与所有修正后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sum(f)的比值g/ sum(f)=h,确定待分析物料贡献等级。如果h<80%则定义为 第一贡献等级A ,如果h>95 % , 则定义为 第三贡献等级C ,否则80%<= h<=95 % ,则定义为第二贡献等级B。A为贡献度总和排名前80%的物品,B为排名前80%-95%的物品,C为剩下的物品;h为各物品贡献度占比。
如表1所示,如果e大于3,则f=0,否则f=a。sum(f)=280。对应于不同的SKU,对应的h不同,从而根据h划分出贡献等级。
按照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待分析物料之前的修正后的各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修正累加量g。例如,SKU3对应的g= SKU1对应的f+ SKU2对应的f+ SKU3对应的f=0+0+80=80;
SKU4对应的g= SKU1对应的f+ SKU2对应的f+ SKU3对应的f+ SKU4对应的f =0+0+80+80=160;如此类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及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或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策略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待分析物料的经济批量及最小包装量;
基于理论应补量、经济批量及最小包装量及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贡献等级确定模块,用于
确定所有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标准差;
确定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平均值;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与平均值的差值;
确定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标准差倍数;
基于标准差倍数,修正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按照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待分析物料之前的修正后的各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修正累加量;
基于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与所有修正后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比值,确定待分析物料贡献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贡献等级至少包括第一贡献等级、第二贡献等级及第三贡献等级;其中,第一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大于第二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第二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大于第三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一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三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三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二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一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二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二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二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第二离散阈值小于第三离散阈值;
若第三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否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第一离散阈值小于第二离散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策略确定模块,用于
确定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峰度值和偏度值;
根据峰度值和偏度值,确定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
若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为正态分布,则以第一确定方式得到待分析物料的第一安全库存;
若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为非正态分布,则以第二确定方式得到待分析物料的第二安全库存;
基于待分析物料的第一安全库存或第二安全库存、待分析物料的日均需求量及生产提前期,得到最小库存量;
基于最小库存量、待分析物料的日均需求量及生产间隔期,得到最大库存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频率阈值为1.32,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第一离散阈值为1,第三离散阈值为2。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为1.32时,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小于等于第一离散阈值时,确定为A1等级;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为1.32时,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大于第一离散阈值时,确定为A2等级;但无论A1等级还是A2等级,都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小库存量。若第一贡献等级A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第一频率阈值1.32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大于第三离散阈值2,则确定为A3等级;A3等级确定为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A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第一频率阈值1.32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小于或等于第三离散阈值2,则确定为A2等级;A2等级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A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第二频率阈值2,确定为等级A3;等级A3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其中,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及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均为合理库存补充量的一个。合理库存补充量用于保证库存补充的安全,为防止未来物资供应或需求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意外中断或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例如知道这个产品就卖100个,那只需要每天生产100个就能够满足需求了,安全库存可以设置为0。每天生产100个,就是非常稳定但如果不知道每天的需求是多少,只能通过历史数据的规律,计算它的波动系数cov,再根据波动系数及公式,算出安全库存,可能为50,那么这50就是防止需求的一个波动。然后如果波动越小,安全库存就会小。备货量也不需要太大,因此就可以用最小库存的这种补货策略。其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跟备货量成正比。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按照SKU计算每个SKU历史X周的出货量数据的标准差m;按照SKU计算每个SKU历史X周的出货量数据的平均值n;
计算各SKU的COV=m/n;
先确定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
若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为第一贡献等级A,则按以下逻辑处理:
COV<2,则定义为 X ;
2<= COV<= 2.5,则定义为Y;
COV>2.5, 则定义为 Z;
若为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为第二贡献等级B , 则按以下逻辑处理:
COV<1.6,则定义为 X ;
1.6<= COV<= 2 ,则定义为Y;
COV>2, 则定义为 Z ;
若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为第三贡献等级C , 则按以下逻辑处理:
COV<1.1,则定义为 X;
1.1<= COV<= 1.6 ,则定义为Y;
COV>1.6, 则定义为 Z;
其中,m是标准差,n是平均值,m/n在数学上叫变异系数COV(Coefficient ofVariation),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COV越小,说明数据离散程度越小,在业务上表示出货量越稳定,波动小。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频率阈值为1.32,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第一离散阈值为1,第二离散阈值为1.5,第三离散阈值为2。
若第二贡献等级B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小于第一频率阈值1.32,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小于等于第一离散阈值1时,则确定等级B1;若第二贡献等级B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小于第一频率阈值1.32,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大于第一离散阈值1时,则确定等级B2;无论等级B1、等级B2都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B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或等于第一频率阈值1.32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小于或等于第二离散阈值1.5,则确定等级B2;等级B2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ADI大于或等于第一频率阈值1.32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COV大于第二离散阈值1.5,则确定等级B3;等级B3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二频率阈值2,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第二离散阈值小于第三离散阈值。
若第三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二频率阈值2且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离散阈值1,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最大库存量,否则确定应对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第一离散阈值小于第二离散阈值。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确定最小库存和最大库存时,需要确定安全库存。安全库存确定方式包括:
峰度:按各SKU计算,首先使用函数KURT(每个SKU每周的数量),再判断KURT()的值是否为数值,若为数值,则返回函数的值,否则返回空。
偏度:按各SKU计算,首先使用函数SKEW(每个SKU每周的数量),再判断SKEW()的值是否为数值,若为数值,则返回函数的值,否则返回空。
如果是正态分布,则 SS安全库存= ( NORM.S.INV(服务水平 )*(周标准差)*sqrt(生产提前期/7) ) ;
如果是非正态分布,需求先计算α=(周平均需求/标准差)2、β=(标准差)2/周平均需求的值;SS安全库存=伽马分位点GAMMA.INV(服务水平,α,β)。
最小库存 = 安全库存+日均需求量 * 生产提前期;
最大库存 = 最小库存+日均需求量 * 生产间隔期(可以为1)。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经济批量、最小包装量为已知量。确定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时,可通过以下方式:
RYGBO表示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
如果再订货点=0 ,等于O;
如果当前库存+在途量+sum(历史X周需求量)=当前库存+在途量,等于B;
如果库存策略为A1且当前库存+在途量<再订货点库存,等于R;
如果当前库存+在途量>1.2倍的最大库存,等于B;
如果60%的再订货点库存<当前库存+在途量<=1.2倍的最大库存,等于G;
如果当前库存+在途量≤60%的最小库存,等于R;
否则等于Y(即60%最小库存<当前库存+在途量<=60%的订货点库存);
RYGB代表的是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R为最紧急,Y次之,以此类推。该分类主要作用于后续的应补量计算逻辑。
主要的确定方式是使用当前库存+在途量和再订货点库存或者最小库存进行对比。当前库存+在途量表示的是当前该物料可用数,再订货点库存表示的是该物料的库存底线,当两者差别越大时紧急程度就越高。
其中,再订货点确定为:
如果库存策略=最小库存,则再订货点等于最小库存;就是需要存货的值;
如果库存策略=最大库存,则再订货点等于 最大库存;就是需要存货的值;
否则再订货点等于0。
接单频率确定为:所有需求中任意相邻两次需求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累加与需求的次数的比值。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理论应补量 = MAX(再订货点库存(最小库存或最大库存或0)– 可用库存–在途量,0);
经济批量为一次采购多少是最经济的量;
最小包装量为一个包装容纳的最小的量。
应补量计算:
如果RYGB = G 或 B 或 O,等于 0;
如果RYGB=R,则
理论应补量/经济批量的结果向上取整 * 经济批量,得到第一应补量;
第一应补量以最小包装量向上取一个包装*最小包装量=最终应补量。
如果RYGB=Y,则
如果 (理论应补量/ 经济批量的余数)/ 经济批量>0.3,则
应补量等于理论应补量/经济批量的结果向上取整 *经济批量,得到第一应补量;第一应补量最小包装量向上取一个包装*最小包装量=最终应补量;
否则:应补量等于理论应补量/经济批量的结果向下取整 *经济批量,得到第一应补量;
第一应补量以最小整包装向下取一个包装*最小包装量=最终应补量。
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该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处理器执行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可以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本实施例中所指示的技术特征数量。由此,本公开实施例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等术语的特征,可以明确或者隐含地表示该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词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或者两个及以上,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实施例中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实施例中另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或者限定,否则实施例中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和“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等;当然,还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通过中间媒介进行间接连接,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基于所述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
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其中,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由所述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g与所有修正后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sum(f)的比值g/ sum(f)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g按照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待分析物料之前的所述修正后各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所有修正后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为基于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进行数量修正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包括: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
基于所述合理库存补充量、目前可用库存量及目前在途量,确定理论应补量;
根据所述理论应补量及所述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及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或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理论应补量及所述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包括:
获取所述待分析物料的经济批量及最小包装量;
基于所述理论应补量、所述经济批量及所述最小包装量及所述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包括:
确定所有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标准差;
确定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平均值;
确定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
确定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标准差倍数;
基于所述标准差倍数,修正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按照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所述待分析物料之前的修正后的各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修正累加量;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与所有修正后的所述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的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贡献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贡献等级至少包括第一贡献等级、第二贡献等级及第三贡献等级;其中,第一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大于所述第二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所述第二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大于所述第三贡献等级对应的贡献程度;
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或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包括: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第一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三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小库存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三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一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第二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所述第一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二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频率阈值及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大于所述第二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若第二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频率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所述第二离散阈值小于所述第三离散阈值;
若第三贡献等级的待分析物料的接单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率阈值且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离散阈值,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否则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其中,所述第一离散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离散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或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包括:
确定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的峰度值和偏度值;
根据所述峰度值和偏度值,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
若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为正态分布,则以第一确定方式得到所述待分析物料的第一安全库存;
若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数据分布为非正态分布,则以第二确定方式得到所述待分析物料的第二安全库存;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第一安全库存或第二安全库存、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日均需求量及生产提前期,得到所述最小库存量;
基于所述最小库存量、所述待分析物料的日均需求量及生产间隔期,得到所述最大库存量。
8.一种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
贡献等级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种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根据各物料对效益贡献程度,确定各种物料的贡献等级;
离散程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种物料中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策略;其中,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由所述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g与所有修正后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之和sum(f)的比值g/ sum(f)确定;所述待分析物料对应的修正累加量g按照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依次递降的顺序,依次累加排序在待分析物料之前的所述修正后各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得到;所有修正后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为基于各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出货量进行数量修正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确定模块,用于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
基于所述合理库存补充量、目前可用库存量及目前在途量,确定理论应补量;
根据所述理论应补量及所述待分析物料目前库存可用天数的紧急程度,确定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库存补充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理库存补充量包括: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及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所述策略确定模块,用于
基于所述待分析物料的贡献等级,根据所述待分析物料在预定历史周期内的接单频率,及在预定历史周期内出货量的离散程度,确定应对所述待分析物料进行库存补充时的合理库存补充量为所述最大库存量、所述最小库存量或所述根据订单的见单生产量。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该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物品库存的控制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
CN202310208208.1A 2023-03-07 2023-03-07 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ctive CN116071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8208.1A CN116071000B (zh) 2023-03-07 2023-03-07 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8208.1A CN116071000B (zh) 2023-03-07 2023-03-07 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1000A CN116071000A (zh) 2023-05-05
CN116071000B true CN116071000B (zh) 2023-08-01

Family

ID=86178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8208.1A Active CN116071000B (zh) 2023-03-07 2023-03-07 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100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8917A (ja) * 1998-12-01 2000-06-20 Lion Corp 在庫管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JP2009104359A (ja) * 2007-10-23 2009-05-14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適正在庫算出方法及び装置、銘柄の需要の傾向判定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7081A (ja) * 1999-12-06 2001-06-22 Sekisui Chem Co Ltd 受注量予測装置
CN104732287B (zh) * 2013-12-19 2018-04-13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备件最佳补充周期的库存控制方法
CN111429048B (zh) * 2019-01-09 2024-04-16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补货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449939B (zh) * 2020-03-24 2024-04-0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库存数据预测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介质
CN113537861B (zh) * 2020-04-16 2024-03-0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补货方法和补货装置
US11727348B2 (en) * 2020-07-30 2023-08-1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f-tuning optimization of an item replenishment polic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8917A (ja) * 1998-12-01 2000-06-20 Lion Corp 在庫管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JP2009104359A (ja) * 2007-10-23 2009-05-14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適正在庫算出方法及び装置、銘柄の需要の傾向判定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1000A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4245A (zh) 仓库采购清单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090292381A1 (en) Production planning method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system for mixed flows of production by order and forecasting
CN112561414A (zh) 库存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4393A (zh) 一种库存补货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743862A (zh) 基于产品分类的产品目标库存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705946A (zh) 货物配装方法及货物配装系统
Chen et al. Order volatility and supply chain costs
CN113469591A (zh) 库存补货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08670A (zh) 一种基于指定发货时间的补货方法和系统
CN114819831A (zh) 一种基于亚马逊fba仓库的补调货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71000B (zh) 物品库存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JP3751485B2 (ja) 物流システム
CN112712222A (zh) 物品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3935528A (zh) 智能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9557A (zh) 库存补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终端设备
CN116011934B (zh) 一种基于目标库存的商品补货方法和系统
CN110615226A (zh) 储位分配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64359B (zh) 汽车售后备件的库存预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92153B (zh) 一种分货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US200200994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ing production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CN115034709A (zh) 一种库存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41634A (zh) 仓库货物管理方法
EP1843232B1 (en) Production scheduling system
Cattani et al.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market‐specific and global products: A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 with additional demand after recourse
US11301805B2 (en) Recommended order quantity determining device, recommended order quant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recommended order quantity determination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