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7784A - 带有模块化快速断开连接的插接连接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有模块化快速断开连接的插接连接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7784A
CN116057784A CN202180061916.6A CN202180061916A CN116057784A CN 116057784 A CN116057784 A CN 116057784A CN 202180061916 A CN202180061916 A CN 202180061916A CN 116057784 A CN116057784 A CN 116057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latching
plug part
housing
bayo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19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尔根·扎姆
布拉日·博什纳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6057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7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7Snap or like fastening comprising annular latching means, e.g. ring snapping in an annular groo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接连接器系统(1),其用于形成插头部件(2)与具有至少两个闩锁凸耳(12)的相应配对插头(3)的快速断开连接,其中该插头部件(2)包括套筒状的插头部件壳体(4),并且该插头部件(2)在插头侧的端侧周围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配对插头的闩锁凸耳(12)的、在轴向方向上起效的闩锁卡口(13),其中该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13)的纵向范围分别通过至少一个一级侧壁(21)和至少一个二级侧壁(22)限制,其中该一级侧壁(21)和二级侧壁(22)彼此相对布置,并且一级侧壁(21)逆着插入方向限定闩锁卡口(13),并且二级侧壁(22)在插入方向上限定闩锁卡口(13),其中所述闩锁卡口(13)形成于插头部件壳体(4)至在插头侧布置在该插头部件壳体(4)上的插头部件适配器(5)的过渡部处。

Description

带有模块化快速断开连接的插接连接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接连接器系统,其用于形成插头部件与具有至少两个闩锁凸耳的相应配对插头的快速断开连接,其中该插头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尤其套筒状的、具有优选纵轴的插头部件壳体,并且该插头部件至少在是插头侧端侧的第一端侧周围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配对插头的闩锁凸耳的、至少在轴向方向上沿着优选纵轴起效的闩锁卡口,其中该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平行于优选纵轴的纵向范围分别通过至少一个一级侧壁和至少一个二级侧壁限制,其中该一级侧壁和二级侧壁彼此相对布置,并且一级侧壁逆着插入方向限定闩锁卡口,并且二级侧壁在插入方向上限定闩锁卡口。
背景技术
本发明属于插接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圆形插接连接器领域,其中例如可以提到具有M12、M8、M23或7/8”螺纹的相应插接连接器的已知实施方案。这种(圆形)插接连接器和对应的配对插头用于在插接连接器和各个相应的对应的配对插头相应相互连接时实现电流和/或信号传输。为此,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头可以分别在连接侧布置在例如两根载流和/或载信号线缆的端部,其中,该线缆可以通过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头在插头侧以载流和/或载信号的方式相互连接,或已相互连接。然而,替代性地,尤其是插接连接器也可以在连接侧与基板、印刷电路板或类似的结构连接。插接连接器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插座触点作为向内的(“母”)触点开口以及一个或多个向外的(“公”)接触销,而对应的配对插头的配对触点具有相应匹配形成的接触销或插座触点。通常情况下,圆形插接连接器和分别相对应的配对插头彼此是用螺纹连接的,这实现了稳定和可负载的连接,其可以承受例如由所连接的机器引起的机械负荷,也就是说,插接连接器例如布置在机器的机器壳体或设备壳体上/中。然而,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之间的螺纹连接的建立很复杂,而且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必须相应具有彼此相匹配的螺纹。
在建立连接方面,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头的螺纹连接的一种不那么复杂的替代方案是快速断开连接,通常被其借用自英语的名称“推拉式(Push-pul l)”连接更为人熟知。在这种情况下,配对插头例如具有闩锁装置,其形式为尤其在插入方向轴向延伸的弹性悬臂,闩锁臂或类似物上,尤其是在插入方向的径向上伸出形成的闩锁凸耳或闩锁钩,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形成在插接连接器上的闩锁卡口、闩锁凹口或类似结构接合并锁定。在定义插入方向时,这里不限制一般性地假设,插接连接器处于静止状态,相应的配对插头直线地以插头侧端面朝向前方的插接连接器的插头侧端面移动,直到配对插头的闩锁装置完全接合并闩锁在插头部件的一个或多个闩锁卡口中,以形成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头的插接连接。闩锁卡口或闩锁凹口在此例如形成为插接连接器的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的主要在插入方向的径向上的凹部,并且具有在平行于插入方向的轴向上彼此间隔的侧壁,这些侧壁在轴向上限制了闩锁卡口或闩锁凹口。尤其,距离插接连接器插头侧端侧更近的第一侧壁形成为闩锁凸耳或闩锁钩的止挡部。距离插接连接器的插头侧端侧更远的、间隔相对而置的另一个第二侧壁可以形成为闩锁凸耳或闩锁钩在插入方向上的止挡部,但这不是绝对必要的。也可以设置其他的止挡部,其在插入方向上有效,不直接特别影响闩锁凸耳或闩锁钩,并且总体涉及闩锁装置的止挡部,其限制配对插头与插接连接器在插入方向的相对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在形成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头的连接时,当闩锁凸耳或闩锁钩(完全)与各个相应的闩锁卡口或闩锁钩啮合,会使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头再次相互分离的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相应被阻止或已阻止时,配对插头与插接连接器的相对运动才应该在插入方向上受到限制。只有当闩锁凸耳或闩锁钩通过径向上的相应偏移与相应的闩锁卡口或闩锁凹口脱离啮合时,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头的连接的分离或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头逆着插入方向的相对运动才可能在没有破坏性的外部干预下再次进行。这里假定闩锁卡口或闩锁凹口形成在插接连接器上,用于啮合到闩锁凹口中的闩锁装置形成在相应的配对插头上。原则上,相反的对应也是可能的。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这样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既设有用于与相应的配对插头形成螺纹连接的螺纹,又设有与相应的配对插头形成快速断开连接的闩锁卡口或闩锁凹口。然后,相应的配对插头具有相应的用于与插接连接器形成螺纹连接的螺纹,或相应的用于与插接连接器形成快速断开连接的闩锁装置。闩锁卡口或闩锁凹口在为了圆形插接连接器、至少在插接连接器的插头侧端侧周围通常尤其套筒状形成的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上布置在插接连接器的插头侧端部的周围的内壁上。用于形成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以与闩锁卡口或闩锁凹口的布置相比距离插头侧端侧更远的距离布置在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的内壁上,并由此在插入方向上一定程度上更深入地布置在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的内部中。
尽管在(圆形)插接连接器中,将两种不同的装置结合起来以形成与配对插头的可拆卸的连接是有利的,但这种设计也有不小的缺点。为了使配对插头的相应地形成用于与该插接连接器建立螺纹连接的(外)螺纹能够顺利地进入插接连接器的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中以在插头侧端部上建立螺纹连接,由于在插入方向上在内螺纹之前在插接连接器壳体内壁上布置了闩锁卡口或闩锁凸耳,因此插接连接器壳体内壁的位于内螺纹和插接连接器的插头侧端侧之间的所有部分必须具有比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的位于内螺纹区域中的部分的半径更大的半径。考虑到在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的内壁中以凹部、凹陷等形式形成的闩锁卡口或闩锁凹口的一定深度,以及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在该区域受到负载下也应该是稳定的这一事实,显然难以避免的是,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在闩锁凹口区域中的外周长或外径也必须大于外螺纹区域。这可能导致的问题是,这样的插接连接器对于设备壳体、机器壳体或类似结构中的凹部、通道等而言尤其是在直径方面太大,其中这样的插接连接器用于外部接触,并且须至少以插头侧的端部区域被引导通过凹部、通道或类似的结构,但是其中这些凹部、通道或类似的结构只适合已知和/或标准化的插接连接器的较小直径,这些插接连接器通常只形成用于与配对插头产生螺纹连接。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在于提出一种插接连接器系统,其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可在标准化圆形插接连接器的现有限制范围内使用,并可轻易取代已知的标准化圆形插接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插接连接器系统解决。进一步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形成于插头部件壳体至在插头侧布置在该插头部件壳体上的插头部件适配器的过渡部处,使得一级侧壁布置在插头部件适配器上,二级侧壁布置在插头部件壳体上,或者一级侧壁和二级侧壁都布置在插头部件适配器上,其中一级侧壁被形成为用于配对插头的闩锁凸耳的、逆着插入方向起效的止挡部。
在主要在径向方向上在插头部件的插头侧端部区域中优选形成为凹部、凹陷或类似结构的至少一个闩锁卡口的侧壁,在一定程度上是闩锁卡口在优选纵轴上限定了凹部、凹陷或类似结构的壁。侧壁在此不一定布置在垂直于优选纵轴的平面内;它们可以与这样的平面形成至少一个锐角。在这个意义上,侧壁可以是斜面。侧壁也可以形成为三维自由形状面和/或分段地由至少两个部分侧壁形成,其中部分侧壁可以进一步分别相对于彼此围成至少一个锐角。在插头部件适配器上设置闩锁卡口的一级侧壁和在插头部件壳体上设置二级侧壁意味着闩锁卡口在形成为凹部、凹陷或类似结构的闩锁卡口的最低点处在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插头部件的这两个部件之间划分。一级侧壁和二级侧壁可以在凹部、凹陷或类似结构的最低点直接彼此相邻。然而,最低点也可以是延伸的区域,使得一级侧壁和二级侧壁尤其是沿插头部件壳体的优选纵轴在轴向上间隔布置。最低点在轴向上平行于优选纵轴延伸。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不是形成为凹部、凹陷或类似结构的闩锁卡口的最低点,而是一级侧壁或二级侧壁的一部分。
将闩锁卡口划分到插头部件的沿优选纵轴彼此相邻的两个壳体部分,其优点是插头部件壳体尤其是在外径方面可以按照已知的标准化(圆形)插接连接器进行设计。插头部件的直径的、由于设置了用于与相应的配对插头形成快速断开连接的闩锁卡口而必要的扩大可以限制在插头部件适配器上。为了在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的区域内稳定插接连接器,插头部件适配器优选在纵向方向上、同时在插入方向上还要在外部延伸到插头部件壳体部件的插头侧端部上方一段并至少部分地围绕其延伸,并且此外特别优选至少在插头部件适配器和插头部件壳体的该重叠区域内以能够非破坏性或破坏性释放的方式固定或可固定在插头部件壳体上。通过这种方式,插接连接器可以以其插头部件壳体例如首先引导通过设备壳体或类似结构中的缺口,插头部件壳体在直径方面可以通过该缺口,但对于该直径而言插头部件适配器太大,然后插头部件适配器可以布置在插头部件壳体上,并以非破坏性或破坏性方式固定在插头部件壳体上。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这种插头部件的生产,在所提出的在从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到插头部件适配器的过渡部处形成至少一个闩锁卡口的解决方案中不需要形成底切。在工具降下的(werkzeugfal lend)部件中,这样的底切在使用传统的注射铸造工艺(塑料、锌压铸件等)制造时只能花费一些努力才能脱模,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脱模。这使得在注射(压力)铸造工艺中,用常规的工件脱模方法,尤其是不用滑块,或用特殊的脱模方法(可折叠的芯件、滑块)来生产这样的插头部件要简单得多,也更有成本效益。此外,可以用分别不同的材料或材料组合来制造插头部件壳体和插头部件适配器,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插接连接器有必要根据使用目的和对其提出的要求进行更好的设计。
如果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完全形成在插头部件适配器上,即形成为凹部、凹陷或类似结构的闩锁卡口的一级侧壁和二级侧壁被布置在插头部件上,那么在生产技术方面的优势可能消失。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插头部件的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尤其是在外径方面可以按照已知的和/或标准化的(圆形)插接连接器形成,并且由于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产生与相应的配对插头的快速断开连接的闩锁卡口而引起的直径增加可以完全转移到插头部件适配器中,这一优点仍然没有改变。
插头部件适配器也可以形成为设备壳体、机器壳体或类似结构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插头部件可以被安装或已安装在其中。在一个简单的变体中,插头部件适配器就可以是例如一块板,其中插头部件或插头部件的插头部件壳体和板可以可拆卸地以非破坏性或破坏性的方式彼此固定在一起或已经固定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该板优选至少在插头部件壳体的插头侧端侧周围垂直于优选纵轴形成和布置。该板在该板和插头部件壳体以其插头侧端侧彼此相邻布置或可如此布置的位置具有用于相应的配对插头的通道。该通道在插头部件壳体和板的彼此相邻布置和/或固定状态下以插接连接器壳体的插头侧端部作为边缘。在插头部件壳体和通道的共同的虚拟(假想)内壁中以凹部、凹陷或类似结构的形式形成至少一个闩锁卡口,使得该闩锁卡口沿优选纵轴延伸经过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和板之间的过渡处,并且其中闩锁卡口的一级侧壁布置在板上,二级侧壁布置在插头部件壳体上,并且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和板之间的过渡部正好位于闩锁卡口的最低点区域。
根据符合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插头部件壳体和插头部件适配器可以例如通过螺纹连接、插接连接或夹紧连接以非破坏性可拆卸的方式彼此连接或已如此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中设定,插头部件壳体和插头部件适配器可以例如通过粘合连接、焊接连接或通过塑性变形(“压接”)以破坏性可拆卸的方式彼此连接或已如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包括在插头部件的插头侧端侧周围在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的内壁上形成至少一个闩锁卡口。
根据符合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插头部件壳体和/或插头部件适配器由塑料材料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变体中,至少插头部件适配器由金属和/或金属合金制成。在此可以使用各种制造方法,例如通过铸造方法,如注射铸造、注射压力铸造、浇注和铸造和/或切削方法(铣、车)。
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变体包括在插头部件壳体的内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内螺纹,其中该内螺纹布置在插头侧沿优选纵轴比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更向内的位置,并且被形成为与相应的配对插头的外螺纹相对应。
根据符合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另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变体,在插头部件适配器的内壁上,在插头侧沿优选纵轴比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更向内的位置布置至少一个内螺纹,并且其被设计为与相应的配对插头的外螺纹相对应。由于内螺纹在本实施例中也是插头部件适配器的一部分,因此相应形成的插头部件的其余部分,尤其是插头部件壳体,可以尤其是在外径方面更加紧凑地形成。
所有三个实施例的共同点是,闩锁卡口不是由插头部件壳体形成的,而是由插头部件适配器形成的,并且部分地仅通过这些部件的相互作用建立所需的闩锁连接。因此,在部件的制造和负载能力中总能实现前述优点。
上述在说明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接下来在附图说明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和/或在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在分别所给出的组合中使用,而且可以在其他组合中使用或单独使用。为了实施本发明,并非权利要求1的所有特征都需要实现。权利要求1的个别特征也可以由其他公开的特征或特征的组合代替。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特征和细节可以从权利要求、以下对优选实施形式的说明和附图中得出,在附图中,相同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被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以简化的示意图示出:
图1以三维等距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第一种设计变体的基本元件;
图2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第一种设计变体在连接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第二种设计变体在连接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第三种设计变体在连接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第四种设计变体在连接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第五种设计变体在连接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在图2的第一种设计变体中的纵向剖视图的A1部分,其中强烈放大了闩锁卡口及其周围的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插头部件的纵向剖视图,以根据图1以及图2的第一设计变体单独示出;以及
图9示出了在图8的第一设计变体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插头部件的纵向剖视图的A2部分,其中强烈放大了闩锁卡口及其周围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不同设计变体。这些设计在此分别仅在特定细节上有所不同,而不是从根本上彼此不同。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第一种设计变体的三维等距视图,其中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基本元件沿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优选纵轴相互间隔显示。该插接连接器系统1由插头部件2和与之对应的配对插头3组成。插头部件2和配对插头3都围绕优选纵轴基本旋转对称地形成。插头部件2具有尤其是套筒状的插头部件壳体4,其中在内部与插头部件壳体3同心地布置有基本为圆柱形的触点载体6,其承载有插座触点15(在图1中不可见)。在图1中,只有触点载体6的插头侧端部是可见的。插头部件2的插头侧端部是形成用于与配对插头3建立机械和电气接触的端部,或者更准确地说,插头部件2的沿插头部件2的优选纵轴的轴向端部。在插头部件2沿优选纵轴的另一个相对而置的轴向端部上形成了连接部7,其用于将电缆的芯线连接到插头部件2的插座触点15。该侧为插头部件2的连接侧端部。由于在图1的图示中,插头部件适配器5和插头部件2或插头部件壳体4(仍然)是相互分离的,所以插头部件适配器5在插头部件2的插头侧端侧上布置在或可以布置在插头部件壳体4上。插头部件适配器5在此具有套筒或环形的形状。
配对插头3由电缆8的带有(内部的,因此在图1中不可见的)插接触点14的端部构成,其中,围绕电缆8的护套周围布置有闩锁装置套筒9。闩锁装置套筒9具有一圈相同形成并且环绕地等距离排列的闩锁装置10。闩锁装置10由臂11形成,这些臂从闩锁装置套筒9的内套筒部件开始,主要平行于优选纵轴突出,特别是在径向上是灵活的(可弯曲的),并且在各自相应的自由端部上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闩锁凸耳12。
图2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其中,插头部件2和配对插头3相互机械和电气接触,即它们相互连接。插头部件适配器5在此布置并固定在插头部件壳体4的插头侧,其中,插头部件适配器5在外侧延伸到插头部件壳体4上一段,并且在这个区域中,由于插头部件适配器5的环形或套筒形状,也同时完全围绕插头部件壳体4延伸。只有插头部件适配器5的具有环绕的插头侧收窄部的部分--也是在插头侧--沿优选纵轴逆着插入方向超过插头部件壳体4。在插头部件壳体4的环绕内壁和插头部件适配器5的环绕内壁之间的内部过渡部处,在插头部件壳体4和插头部件适配器5的一定程度上虚拟(假想)的共同内壁上形成在内侧完全环绕的凹槽(凹部,凹陷)的形式的闩锁卡口13。闩锁卡口13在此在插头部件壳体4和插头部件适配器5之间划分,使得沿优选纵轴限制闩锁卡口13的两个相对的侧壁21、22中的一个是插头部件适配器5的一部分,一个是插头部件壳体4的一部分。一级侧壁21是插头部件适配器5的一部分,二级侧壁22是插头部件壳体4的一部分。在此方面尤其参考图7和图9中的细节局部图,图7中配对插头3的闩锁装置10与闩锁卡口13啮合,并且图9中没有配对插头3的闩锁装置10。图9在此涉及图8中插头部件2没有配对插头3的单独的纵向剖视图。插头部件壳体4和插头部件适配器5之间的过渡部24发生在两个侧壁21、22之间的闩锁卡口13的最低点23的区域中。最低点23在平行于套筒形插头部件壳体2的优选纵轴的轴向上延伸一段,因此一级侧壁21和二级侧壁22在轴向上间隔布置。
在图2的图示中,配对插头3的闩锁装置10的闩锁凸耳12与插头部件2的闩锁卡口13完全接合,即卡锁在闩锁卡口13中。配对插头3的在图2的剖面视中可见的插接触点14与插头部件2的相应插座触点15啮合。配对插头3和插头部件2机械和电气连接。以比闩锁卡口13沿着优选纵轴布置在插头部件壳体4中更深处,即更加远离插头部件壳体4或插头部件2的插头侧端部的方式,在插头部件壳体4的内壁上形成内螺纹16。该内螺纹16选择性地实现了与具有相应外螺纹的配对插头(在任何图中都没有明确显示)建立螺纹连接。这种配对插头为此没有任何用于与插头部件的闩锁卡口13啮合以形成快速断开连接的闩锁装置,至少是与根据图2至图6所示的插接连接器系统1在连接状态下的图示相似的闩锁装置。在比内螺纹16还要更深一段的位置,在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4的内部布置有围绕的密封件17。这种设计使得将具有插头部件的螺纹连接的插接连接转换为具有快速断开连接的插接连接成为可能。
图3和图4示出了插头部件适配器5在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插头部件壳体5上的(可拆卸)固定的两个不同实施方案。在根据图3的实施方案中,插头部件适配器4被插在插头部件壳体3上并被锁定。为此,插头部件壳体3具有在外部围绕的凹槽(凹部,凹陷)18,而插头部件适配器5相应具有闩锁钩或卡接钩19,其在插头部件适配器的环绕内壁上形成为模制部,并且可以与凹槽18啮合或如图3中所示与凹槽18啮合。在根据图3的实施方案中,插头部件适配器4通过螺纹连接20与插头部件壳体3连接。为此,插头部件壳体4具有外螺纹,并且插头部件适配器5具有相应的内螺纹。图4中所示的插头部件适配器5比图2和图3中所示的同类产品更坚固—外套部厚得多。图2没有显示将插头部件适配器5固定在插头部件壳体4上的任何明显细节。然而,通过胶合或压接(塑性变形)的方式将插头部件适配器4以不能轻易在不破坏的情况下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插头部件壳体上,也符合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在图2中示出的情况。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有一个插头部件适配器5,其完全包括闩锁卡口13,另外额外还有内螺纹16,用于选择性地与相应的配对插头(未显示)形成螺纹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闩锁卡口13完全形成在插头部件适配器5上,因此包括两个侧壁21、22以及闩锁卡口13的最低点23(未详细显示)。在这个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与图1至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实施例相比,插头部件适配器5要大得多,插头部件壳体4也相应地要小得多。
在如图6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的实施方案中,插头部件适配器5被设计成可以同时成为(未进一步显示的)设备壳体的一部分,例如设备壳体的壁。插头部件适配器5在此被设计成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配对插头3的通道的板,用于与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插头部件2形成快速断开连接(以及选择性的螺纹连接)。板/插头部件适配器5可以例如作为设备壳体的壁的一部分接合到这样的设备壳体中,其中,插头部件2的其余部分可以事先或事后与板/插头部件适配器5连接。如果板/插头部件适配器5和插头部件2的剩余部分如图6所示连接在一起,那么插头部件壳体4的插头侧端部临接板5的一侧,并作为板中用于配对插头的通道的边缘。板的这一侧通常是设备壳体的内侧的一部分。与图1至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系统1的实施例类似,闩锁卡口13被形成为插头部件壳体4和板5中的用于配对插头3的通道的一定程度上虚拟(假想)的共同内壁中的内部围绕凹槽(凹部,凹陷)。从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4到板5的过渡部位于闩锁卡口13的最低点23(未详细显示),因此闩锁卡口13再次在插接连接器壳体4和板5之间划分,其中一级侧壁21布置在板5上,二级侧壁22布置在插头部件壳体4上(同样未详细显示)。
附图标记说明
1.插接连接器系统
2.插头部件
3.配对插头
4.插头部件壳体
5.插头部件适配器
6.插头部件触点载体
7.连接部
8.配对插头的电缆/触点载体
9.闩锁装置套筒
10.闩锁装置
11.灵活臂
12.闩锁凸耳
13.闩锁卡口
14.插接触点
15.插座触点
16.内螺纹
17.密封件
18.凹槽
19.闩锁钩
20.螺纹连接
21.一级侧壁
22.二级侧壁
23.最低点
24.插头部件壳体和插头部件适配器之间的过渡部

Claims (9)

1.插接连接器系统(1),其用于形成插头部件(2)与具有至少两个闩锁凸耳(12)的相应配对插头(3)的快速断开连接,其中所述插头部件(2)包括以优选纵轴尤其套筒状形成的至少一个插头部件壳体(4),并且所述插头部件(2)至少在作为插头侧的端侧的第一端侧的周围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配对插头的闩锁凸耳(12)的、至少在轴向方向上沿优选纵轴起效的闩锁卡口(1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13)平行于优选纵轴的纵向范围分别通过至少一个一级侧壁(21)和至少一个二级侧壁(22)限制,其中所述一级侧壁(21)和二级侧壁(22)彼此相对布置,并且一级侧壁(21)逆着插入方向限定闩锁卡口(13),并且二级侧壁(22)在插入方向上限定闩锁卡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卡口(13)形成于插头部件壳体(4)至在插头侧布置在该插头部件壳体(4)上的插头部件适配器(5)的过渡部处,使得一级侧壁(21)布置在插头部件适配器(5)上,并且二级侧壁(22)布置在插头部件壳体(4)上,或者一级侧壁(21)和二级侧壁(22)都布置在插头部件适配器(5)上,其中一级侧壁(21)被形成为用于配对插头(5)的闩锁凸耳(12)的、逆着插入方向起效的止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插头部件壳体(4)和插头部件适配器(5)能够例如通过螺纹连接(20)、插接连接(18,19)或夹紧连接以非破坏性可拆卸的方式彼此连接或已如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插头部件壳体(4)和插头部件适配器(5)能够例如通过粘合连接、焊接连接或通过塑性变形以破坏性可拆卸的方式彼此连接或已如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13)在插头部件(2)的插头侧端侧周围形成在插接连接器壳体部件(4)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13)完全围绕内壁环绕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插头部件壳体(4)和/或插头部件适配器(5)由塑料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插头部件适配器(4)由金属和/或金属合金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插头部件壳体(4)的内壁上,在插头侧沿优选纵轴比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13)更向内的位置上布置至少一个内螺纹(16),并且所述内螺纹被形成为与相应的配对插头的外螺纹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插头部件适配器(5)的内壁上,在插头侧沿优选纵轴比至少一个的闩锁卡口(13)更向内的位置布置至少一个内螺纹(16),并且其被设计为与相应的配对插头的外螺纹相对应。
CN202180061916.6A 2020-09-09 2021-07-29 带有模块化快速断开连接的插接连接器系统 Pending CN1160577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205620A BE1028592B1 (de) 2020-09-09 2020-09-09 Steckverbindersystem mit modularer Schnelltrennverbindung
BEBE2020/5620 2020-09-09
PCT/DE2021/100649 WO2022053098A1 (de) 2020-09-09 2021-07-29 Steckverbindersystem mit modularer schnelltrennverbind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7784A true CN116057784A (zh) 2023-05-02

Family

ID=7247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1916.6A Pending CN116057784A (zh) 2020-09-09 2021-07-29 带有模块化快速断开连接的插接连接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211757A1 (zh)
CN (1) CN116057784A (zh)
BE (1) BE1028592B1 (zh)
WO (1) WO20220530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5739B (zh) * 2023-03-23 2023-06-13 挚行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快插转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517358U1 (de) * 1995-11-02 1996-01-11 Harting Elektronik Gmbh Koaxial Steckverbindung
US20050202706A1 (en) * 2004-03-09 2005-09-15 Neal Bonavia Snap ring connector system
CN1949599B (zh) * 2006-11-02 2010-08-18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推入快速自锁连接器
EP3338327A4 (en) * 2015-08-19 2019-08-21 Woodhead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PRESSURE LOCK
DE102018131720A1 (de) * 2018-12-11 2020-06-18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Rundsteckverbinder mit Verriege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53098A1 (de) 2022-03-17
BE1028592B1 (de) 2022-04-04
BE1028592A1 (de) 2022-04-01
EP4211757A1 (de) 2023-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7456B (zh) 用于插入式连接器的插入式连接系统
JP5602751B2 (ja) スリーブ部材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GB2438561A (en) Conversion adapter for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JP2012508949A (ja) プッシュプルコネクタ
KR101373244B1 (ko) 암 커넥터, 수 커넥터, 및 이들의 커넥터 시스템
CN1319221C (zh) 插接件的保护装置
US1160094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8258070A (ja) コネクタ
CA284858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silient latches
CN116057784A (zh) 带有模块化快速断开连接的插接连接器系统
WO2019176663A1 (ja) コネクタ
US11611174B2 (en) Round plug having locking system
EP3457500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nnector housing
WO2017038850A1 (ja)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US979364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eal retainer
JP5557034B2 (ja) シールドシェル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20210222810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116057786A (zh) 具有扭转保护的插式连接器系统
CN112003077A (zh) 用于电连接的联接系统
JP201801072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526461B2 (ja) コネクタ
WO2021094302A1 (e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device
US20240162645A1 (en) Connector
JP2022092593A (ja) 圧縮シールにより電気コネクタのケーブル開口部をシールするためのケーブルシールプラグ
JP2018049683A (ja) コネクタ付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