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4359A -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4359A
CN116054359A CN202310333566.5A CN202310333566A CN116054359A CN 116054359 A CN116054359 A CN 116054359A CN 202310333566 A CN202310333566 A CN 202310333566A CN 116054359 A CN116054359 A CN 116054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power
output interface
battery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335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建红
王波涛
蔡秉刚
徐坤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335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43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4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43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hand tools or pacem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逆变器,其置于壳体内;以及AC输出接口和DC输出接口;还包括:电池安装部,其配置于壳体,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并包括一适于与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至少一电池包,其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电池安装部,以通过电源输出口和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逆变器相耦合;A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壳体上,以将电池包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D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电池包上,且电池包连接安装于电池安装部时,DC输出接口裸露于电池安装部之外。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户外供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便携式储能电源是一种便于携带的电储能工具,可以为各种移动式的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以及移动式的工作台等。
现有便携式储能电源通常在壳体内设置固定连接的电池包以及在壳体上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移动电源,用于存储电能和输出电能,使得便携式储能电源可以反复使用;且用户需要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可以拆下移动电源至指定场景下供电,无需围绕在便携式储能电源附近。
但现有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壳体上通常设有AC和DC输出接口,并在AC输出接口与电池包之间设置DC-AC逆变电路,在DC输出接口与电池包之间设置DC-DC电路,以便便携式储能电源通过AC输出接口输出AC电流,DC输出接口输出DC电流;因此,造成了便携式储能电源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整体体积较大、笨重、不易携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避免便携式储能电源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整体体积较大、笨重以及不易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逆变器,其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和DC输出接口;还包括:电池安装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并包括一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至少一电池包,其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逆变器相耦合;所述A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所述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所述D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且所述电池包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时,所述DC输出接口裸露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壳体上仅设置AC输出接口,减少了在壳体上设置DC输出接口以及在壳体内设置DC-DC电路,降低了便携式储能电源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减小了便携式储能电源的整体体积,便于携带;同时,设置电池包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在电池包上设置暴露于壳体的DC输出接口,以便外接DC设备,使得便携式储能电源在壳体上不具备DC输出接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通过电池包上DC输出接口实现对DC设备的供电;另外,电池包可拆卸设置,使得电池包随时可以脱离便携式储能电源至指定场景供电,增加了本申请便携式储能电源使用场景的多样性。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输出口与所述DC输出接口的放电输出彼此独立,且所述电源输出口以根据所述电池包的当前电压的高低进行依次放电,以满足所述AC输出接口的AC电流输出。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设置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与DC输出接口的放电输出彼此独立,使电源输出口或DC输出接口中的一个未进行放电输出时,不会影响另一个进行放电输出;同时设置电源输出口根据电池包的当前电压的高低进行依次放电,以使在便携式储能电源安装有多个电池包时,通过逐一放电,来避免各电池包同时输出电压过程中,容易产生输出电压不平衡的问题。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一所述电池包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另一电池包放电,且二者的所述电源输出口在择一放电过程中,二者的所述DC输出接口均可以满足DC电流输出供用户接触使用。
可以理解的,当一电池包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另一电池包放电,以避免电池包放电过度,影响电池包使用寿命;同时,二者的电源输出口在择一放电过程中,设置二者的DC输出接口均可以满足DC电流输出供用户接触使用,保证了两电池包通过电源输出口进行泽一放电的同时,用户还可使用两电池包上的DC输出接口来外接其它动力工具设备,提高了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实用性。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一所述电池包的所述DC输出接口接入DC负载时,则关断此电池包与所述逆变器的耦合,以选择另一未接入DC负载的电池包与所述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
可以理解的,当一电池包既与逆变器耦合又通过DC输出接口接入DC负载时,则关断此电池包与逆变器的耦合,切换为另一未接入DC负载的电池包与逆变器耦合,以保证该电池包对接入DC负载的电流输出,延长对DC负载的供电时间。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与所述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的电池包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另一电池包放电;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第一阈值,来与耦合逆变器的电池包的电压进行比较,从而控制电池包放电; 避免电池包在放电过程中放电过量,影响其使用寿命。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电池包的所述DC输出接口均接入DC负载时,则择取DC负载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其余电池包均关断与所述逆变器的耦合。
可以理解的,在多个电池包均接入DC负载时,选择DC负载功率最小的电池包与逆变器耦合,其余电池包均关断与逆变器的耦合,以保证始终只有一个电池包与逆变器耦合,从而避免多个电池包同时与逆变器耦合时,各电池包间容易产生输出电压不平衡的问题。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与所述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的电池包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DC负载功率次低的另一电池包放电。
可以理解的,一方面,避免电池包放电过量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切换至DC负载功率次低的另一电池包与逆变器耦合放电,又能保证AC输出接口能够正常输出电流,从而不影响使用。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被配置适于与其它动力工具设备的电源输入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设置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与其它动力工具设备的电源输入口相互适配,从而使得电池包从便携式储能电源上拆卸后,能够适配至其它动力工具设备进行供电,例如给无人机、音箱等设备进行供电,增加了电池包的应用场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逆变器,其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和DC输出接口;还包括:电池安装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并包括一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至少一电池包,其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逆变器相耦合;所述A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所述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所述D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其中,当所述电池包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时,所述AC输出接口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且所述DC输出接口裸露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外;所述DC输出接口适于供不同于所述第一用电设备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当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所述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用电设备设有与所述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电源输入口,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电源输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电池包相耦合。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用电设备包括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和/或非机动的电气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逆变器,其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和DC输出接口;还包括:电池安装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并包括多个分别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多个电池包,分别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逆变器相耦合;所述A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将每一个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所述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所述D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每一个所述电池包上,以将每一个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其中,当多个所述电池包均分别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时,所述AC输出接口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且多个所述电池包的所述DC输出接口均裸露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外;所述DC输出接口适于供不同于所述第一用电设备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任一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通过所述AC输出接口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该移除的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所述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多个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任一所述电池包均可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所述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或者,多个所述电池包共同作用适于不同于所述第三用电设备的第四用电设备供电。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用电设备和所述第四用电设备均设有与所述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电源输入口,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电源输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电池包相耦合。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用电设备和所述第四用电设备为与所述电池包无绳耦接的动力工具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便携式储能电源和动力工具设备,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逆变器,其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和DC输出接口;还包括:电池安装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并包括一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至少一电池包,其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逆变器相耦合;所述A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所述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所述D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且所述电池包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时,所述DC输出接口裸露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外;其中,所述电池包适于耦合供电于所述动力工具设备;所述动力工具设备被配置为具有与所述电池安装部配置相同的所述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壳体上仅设置AC输出接口,减少了在壳体上设置DC输出接口以及在壳体内设置DC-DC电路,降低了便携式储能电源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减小了便携式储能电源的整体体积,便于携带;同时,设置电池包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在电池包上设置暴露于壳体的DC输出接口,以便外接DC设备,使得便携式储能电源在壳体上不具备DC输出接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通过电池包上DC输出接口实现对DC设备的供电;再者,动力工具设备被配置为具有与电池安装部配置相同的接口,从而使得电池包从便携式储能电源上拆卸后,能够适配至其它动力工具设备进行供电,增加了电池包的应用场景。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工具设备包括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和/或非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设有多个;其中,当任一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通过所述AC输出接口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该移除的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不同于所述第一用电设备供电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所述动力工具设备供电。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设有多个;其中,当多个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任一移除的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和/或,多个所述电池包共同作用适于不同于所述第三用电设备的第四用电设备供电。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工具设备包括所述第三用电设备的第四用电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电池包,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DC接口,设于所述电池包;至少一个AC输出接口,设于所述壳体,用于输出AC电流;其中,所述电池包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时,所述电池包与每一个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AC输出接口给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且所述DC接口暴露于所述壳体外,用于通过所述DC接口给第二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所述电池包脱离所述壳体时,亦能通过所述DC接口给第二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所述电池包脱离所述壳体时,亦能通过所述DC接口给所述第二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且所述AC输出接口停止给所述第一用电设备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壳体上仅设置AC输出接口,减少了在壳体上设置DC接口以及在壳体内设置DC-DC电路,降低了便携式储能电源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减小了便携式储能电源的整体体积,便于携带;同时,设置电池包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在电池包上设置暴露于壳体的DC接口,以便外接DC设备,使得便携式储能电源在壳体上不具备DC接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通过电池包上DC接口实现对DC设备的供电;另外,电池包可拆卸设置,使得电池包随时可以脱离便携式储能电源至指定场景供电,增加了本申请便携式储能电源使用场景的多样性。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DC接口包括:至少一个DC输出接口,用于对外输出DC电流;充电接口,用于对所述电池包充电;其中,所述电池包连接于所述壳体时,所述电池包可通过所述AC输出接口为AC设备供电的同时,也可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为DC设备供电。
可以理解的,设置至少一个DC输出接口,便于输出DC电流,以便给电连接的DC输出接口的DC设备供电;设置充电接口,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在电池包电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拆卸下电池包,连接外部市电进行充电;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包安装在壳体上时,此时,电池包外接市电的情况下,也可以为电池包充电。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接口为双向接口或单向输入接口。
可以理解的,设置充电接口以便为电池包进行充电;当充电接口为双向接口时,既可以通过该接口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也可以通过该接口连接外部DC设备,进行供电。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设有多个,对应的,所述壳体设有多个容纳腔;所述电池包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其中,各个所述电池包之间相互并容设置。
可以理解的,设置多个可拆卸电连接的电池包,一一对应设置在容纳腔内,一方面,避免了设置多个电池包所带来的便携式储能电源整体体积变大;另一方面,增加了便携式储能电源整体续航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电池包放电管理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示的便携式储能电源,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设有多个电池包;对应的,所述壳体设有多个容纳腔;所述电池包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且各个所述电池包之间相互并容设置;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每一个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的所述电池包是否外接DC设备;若所述电池包均外接所述DC设备,则控制所述电池包按第一放电模式进行放电调整;和/或,若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包外接所述DC设备,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包未外接DC设备,则控制所述电池包按第二放电模式进行放电调整;和/或,若所述电池包均未外接所述DC设备,则控制所述电池包正常放电,无需进行放电调整。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包括:获取各个所述DC设备的功率;比较各个所述DC设备的功率大小;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大的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和/或,仅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保持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和/或,将满足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的所述DC设备所对应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其余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大的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包括:当其余所述电池包的电量均耗尽后,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大的所述电池包重新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仅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保持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包括:当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的电量耗尽后,按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从小到大排序的所述电池包,逐次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且始终仅保持一个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满足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的所述DC设备所对应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其余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还包括:当满足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的所述DC设备,所对应的所述电池包的电量均耗尽后,将其余所述电池包按外接DC设备功率的从小到大,依次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且始终仅保持一个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包括:断开外接所述DC设备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待其余所述电池包电量均耗尽后,外接所述DC设备的所述电池包,根据DC设备功率的大小,重新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DC设备功率的大小,重新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
比较各个所述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
控制外接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重新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
待外接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电量耗尽后,返回重新获取并比较各个所述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直至每一个所述电池包电量均耗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判断模块,其被配置为判断每一个电连接AC输出接口的电池包是否外接DC设备;第一执行器,其被配置为若所述电池包均外接所述DC设备,则控制所述电池包按第一放电模式进行放电调整;第二执行器,其被配置为若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包外接所述DC设备,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包未外接DC设备,则控制所述电池包按第二放电模式进行放电调整;第三执行器,其被配置为若所述电池包均未外接所述DC设备,则控制所述电池包正常放电,无需进行放电调整。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功率检测器和第一比较器;在所述第一放电模式下:所述功率检测器,其被配置为获取各个所述DC设备的功率;所述比较器,其被配置为比较各个所述DC设备的功率大小;所述第一执行器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大的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当其余所述电池包的电量均耗尽后,所述第一执行器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大的所述电池包重新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执行器仅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保持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当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的电量耗尽后,所述第一执行器按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从小到大排序的所述电池包,逐次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和/或,所述第一执行器将满足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的所述DC设备所对应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其余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当满足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的所述DC设备,所对应的所述电池包的电量均耗尽后,所述第一执行器将其余所述电池包按外接DC设备功率的从小到大,依次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且始终仅保持一个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功率检测器和第二比较器,在所述第二放电模式下,第二功率检测器,其被配置为获取各个所述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第二比较器,其被配置为比较各个所述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其中,所述第二执行器断开外接所述DC设备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待其余所述电池包电量均耗尽后,所述第二执行器控制外接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重新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待外接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电量耗尽后,返回重新获取并比较各个所述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直至每一个所述电池包电量均耗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存储介质和电连接所述可读存储介质的封装IC,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封装IC读取并运行时,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实现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多电池包放电管理方法。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壳体上仅设置AC输出接口,减少了在壳体上设置DC接口以及在壳体内设置DC-DC电路,降低了便携式储能电源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减小了便携式储能电源的整体体积,便于携带;同时,设置电池包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在电池包上设置暴露于壳体的DC接口,以便外接DC设备,使得便携式储能电源在壳体上不具备DC接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通过电池包上DC接口实现对DC设备的供电;另外,电池包可拆卸设置,使得电池包随时可以脱离便携式储能电源至指定场景供电,增加了本申请便携式储能电源使用场景的多样性;
2)设置至少一个DC输出接口,便于输出DC电流,以便给电连接的DC输出接口的DC设备供电;设置充电接口,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在电池包电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拆卸下电池包,连接外部市电进行充电;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包安装在壳体上时,此时,电池包外接市电的情况下,也可以为电池包充电;
3)设置多个可拆卸电连接的电池包一一对应设置在容纳腔内,一方面,避免了设置多个电池包所带来的便携式储能电源整体体积变大;另一方面,增加了便携式储能电源整体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1中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包放电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第二放电模式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9为第一放电模式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10为第一放电模式下的另一种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11为第一放电模式下的另一种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供电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便携式储能电源;20-壳体;21-容纳腔;23-接口;24-双插输出接口;25-三插输出接口;26-AC输出接口;27-电池安装部;30-电池包;31-DC接口;32-充电接口;33-DC输出接口;34-显示灯条;35-电源输出口;100-供电系统;110-电动车;120-叉车;130-摄影机;140-无人机;150-电钻;160-收音机;170-户外灯;180-水枪;600-存储介质;610-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10,包括:壳体20、逆变器、电池安装部27、至少一电池包30、以及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26和DC输出接口33。
具体的,逆变器其置于壳体20内;电池安装部27其配置于壳体20,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30,并包括一适于与电池包30的电源输出口35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23;电池包30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电池安装部27,以通过电源输出口35和接口23的机械和电连接与逆变器相耦合;AC输出接口26有且仅有配置于壳体20上,以将电池包30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DC输出接口33有且仅有配置于电池包30上,以将电池包30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且电池包30连接安装于电池安装部27时,DC输出接口33裸露于电池安装部27之外。
其中,通过在壳体20上仅设置AC输出接口26,减少了在壳体20上设置DC输出接口33以及在壳体20内设置DC-DC电路,降低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减小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的整体体积,便于携带;同时,设置电池包30与壳体20可拆卸连接,且在电池包30上设置暴露于壳体20的DC输出接口33,以便外接DC设备,使得便携式储能电源10在壳体20上不具备DC输出接口33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通过电池包30上DC输出接口33实现对DC设备的供电;另外,电池包30可拆卸设置,使得电池包30随时可以脱离便携式储能电源10至指定场景供电,增加了本申请便携式储能电源10使用场景的多样性。
进一步的,电池安装部27设有容纳腔21,接口23设于容纳腔21内;电池包30插入容纳腔21内时,电源输出口35与接口23配合导通,实现电池包30与壳体20内的逆变器相耦合。
进一步的,电源输出口35与DC输出接口33的放电输出彼此独立,且电源输出口35以根据电池包30的当前电压的高低进行依次放电,以满足AC输出接口26的AC电流输出。
通过将设置电池包30的电源输出口35与DC输出接口33的放电输出彼此独立,使电源输出口35或DC输出接口33中的一个未进行放电输出时,不会影响另一个进行放电输出;同时设置电源输出口35根据电池包30的当前电压的高低进行依次放电,以使在便携式储能电源10安装有多个电池包30时,通过逐一放电,来避免各电池包30同时输出电压过程中,容易产生输出电压不平衡的问题。
进一步的,当一电池包30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另一电池包30放电,且二者的电源输出口35在择一放电过程中,二者的DC输出接口33均可以满足DC电流输出供用户接触使用。
通过当一电池包30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另一电池包30放电,以避免电池包30放电过度,影响电池包30使用寿命;同时,二者的电源输出口35在择一放电过程中,设置二者的DC输出接口33均可以满足DC电流输出供用户接触使用,保证了两电池包30通过电源输出口35进行泽一放电的同时,用户还可使用两电池包30上的DC输出接口33来外接其它动力工具设备,提高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当一电池包30的DC输出接口33接入DC负载时,则关断此电池包30与逆变器的耦合,以选择另一未接入DC负载的电池包30与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
通过当一电池包30既与逆变器耦合又通过DC输出接口33接入DC负载时,则关断此电池包30与逆变器的耦合,切换为另一未接入DC负载的电池包30与逆变器耦合,以保证该电池包30对接入DC负载的电流输出,延长对DC负载的供电时间。
进一步的,当与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的电池包30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另一电池包30放电;
通过设置第一阈值,来与耦合逆变器的电池包30的电压进行比较,从而控制电池包30放电; 避免电池包30在放电过程中放电过量,影响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当电池包30的DC输出接口33均接入DC负载时,则择取DC负载功率最小的电池包30与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其余电池包30均关断与逆变器的耦合。
通过在多个电池包30均接入DC负载时,选择DC负载功率最小的电池包30与逆变器耦合,其余电池包30均关断与逆变器的耦合,以保证始终只有一个电池包30与逆变器耦合,从而避免多个电池包30同时与逆变器耦合时,各电池包30间容易产生输出电压不平衡的问题。
进一步的,当与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的电池包30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DC负载功率次低的另一电池包30放电。
一方面,避免电池包30放电过量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切换至DC负载功率次低的另一电池包30与逆变器耦合放电,又能保证AC输出接口26能够正常输出电流,从而不影响使用。
进一步的,电池包30的电源输出口35被配置适于与其它动力工具设备的电源输入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
通过设置电池包30的电源输出口35与其它动力工具设备的电源输入口相互适配,从而使得电池包30从便携式储能电源10上拆卸后,能够适配至其它动力工具设备进行供电,例如给无人机、音箱等设备进行供电,增加了电池包30的应用场景。
进一步的,当电池包30连接安装于电池安装部27时,AC输出接口26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且DC输出接口33裸露于电池安装部27之外;DC输出接口33适于供不同于第一用电设备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当电池包30移除于便携式储能电源10时,电池包30通过DC输出接口33供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
进一步的,第三用电设备设有与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电源输入口,以通过电源输出口和电源输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电池包30相耦合。
进一步的,电池包30设有多个,每个电池包30均设有电源输出口,对应的,电池安装部27包括多个分别适于与电池包30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多个电池包30,分别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电池安装部27,以通过电源输出口和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逆变器相耦合;当多个电池包30均分别连接安装于电池安装部27时,AC输出接口26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且多个电池包30的DC输出接口33均裸露于电池安装部27之外;DC输出接口33适于供不同于第一用电设备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
一方面,通过将多个电池包30设置在便携式储能电源10中,提高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的整体续航能力,也增加了DC输出接口33,方便同时连接多个适于DC输出接口33的第一用电设备供电;
另一方面,当多个电池包30中的任一电池包30移除于便携式储能电源10时,便携式储能电源10通过AC输出接口26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该移除的电池包30通过DC输出接口33供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例如参见图13,当移除其中之一个电池包30时,可以给户外灯170、收音机160、电钻150中的任一第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也可以通过DC输出接口33为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同时,便携式储能电源10上的另一个电池包30能够通过便携式储能电源10上AC输出接口26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并可以同时通过自身的DC输出接口33为第二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用电设备为与单个电池包30进行无绳耦接的动力工具设备。
通过当移除任一电池包30时,电池包30与便携式储能电源10能够彼此独立的为需要AC电流的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以及需要DC电流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或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提高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的整体实用性。
再者,当多个电池包30移除于便携式储能电源10时,任一电池包30均可通过DC输出接口33供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或者,多个电池包30共同作用适于不同于第三用电设备的第四用电设备供电。大大增加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的使用场景。举例来说,参见图13,当移除其中之一个电池包30时,可以给户外灯170、收音机160、电钻150中的任一第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也可以通过DC输出接口33为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同时,便携式储能电源10上的另一个电池包30能够通过便携式储能电源10上AC输出接口26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并可以同时通过自身的DC输出接口33为第二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同时,也可以通过移除两个电池包30同时供需要多个电池包30共同作用下实现供电的水枪180进行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用电设备为需要2个或2个以上电池包30共同进行无绳耦接来提供动力的动力工具设备。
进一步的,第三用电设备和第四用电设备均设有与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电源输入口,以通过电源输出口和电源输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电池包30相耦合。
进一步的,动力工具设备包括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和/或非机动的电气设备。
举例来说,参见图13,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可以是例如电钻150、水枪180等;非机动的电气设备可以是例如收音机160,户外灯170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用电设备为需要AC电流的AC用电设备;第二用电设备为需要DC电流的DC用电设备。
实施例二
参见图1-6、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系统100,包括:便携式储能电源10和动力工具设备。
具体的,便携式储能电源10包括:壳体20、逆变器、电池安装部27、至少一电池包30、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26和DC输出接口33。
其中,逆变器其置于壳体20内;电池安装部27其配置于壳体20,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30,并包括一适于与电池包30的电源输出口35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电池包30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电池安装部27,以通过电源输出口35和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逆变器相耦合;AC输出接口26有且仅有配置于壳体20上,以将电池包30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DC输出接口33有且仅有配置于电池包30上,以将电池包30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且电池包30连接安装于电池安装部27时,DC输出接口33裸露于电池安装部27之外;其中,电池包30适于耦合供电于动力工具设备;动力工具设备被配置为具有与电池安装部27配置相同的接口。
通过在壳体20上仅设置AC输出接口26,减少了在壳体20上设置DC输出接口33以及在壳体20内设置DC-DC电路,降低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减小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的整体体积,便于携带;同时,设置电池包30与壳体20可拆卸连接,且在电池包30上设置暴露于壳体20的DC输出接口33,以便外接DC设备,使得便携式储能电源10在壳体20上不具备DC输出接口33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通过电池包30上DC输出接口33实现对DC设备的供电;再者,动力工具设备被配置为具有与电池安装部27配置相同的接口,从而使得电池包30从便携式储能电源10上拆卸后,能够适配至其它动力工具设备进行供电,增加了电池包30的应用场景。
进一步的,电池包30设有多个;其中,当任一电池包30移除于便携式储能电源10时,便携式储能电源10通过AC输出接口26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该移除的电池包30通过DC输出接口33供不同于第一用电设备供电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电源输出口供动力工具设备供电。
通过设置多个电池包30,当移除任一电池包30时,电池包30与便携式储能电源10能够相互独立的为需要AC电流的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以及需要DC电流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或者通过电源输出口供动力工具设备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电池包30设有多个;其中,当多个电池包30移除于便携式储能电源10时,任一移除的电池包30通过DC输出接口33供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和/或多个电池包30共同作用适于不同于第三用电设备的第四用电设备供电。
进一步的,动力工具设备包括第三用电设备的第四用电设备。
具体的,第三用电设备为单电池包30即可供电的动力工具设备;第四用电设备为需要多个电池包30安装供电的动力工具设备;当设置多个电池包30时,可以通过拆卸一个电池包30为第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也可以拆卸多个电池包30配接至第四用电设备,为需要多个电池包30共同作用的第四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动力工具设备包括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和/或非机动的电气设备。
举例来说,参见图13,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可以是例如电钻150、水枪180等;非机动的电气设备可以是例如收音机160,户外灯170等;
当然,参见图14,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也可以是如图14所示的电动车110、叉车120、摄影机130、无人机140等。
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从便携式储能电源10上拆卸一个电池包30为上述的收音机160、户外灯170、电钻150中的一个进行供电,另一个电池包30则耦合便携式储能电源10的逆变器,输出AC电流,便于用户同时使用便携式储能电源10上的AC输出接口26;又或者,用户同时拆卸两个电池包30,为需要两个电池包30同时供电的动力工具设备进行供电,例如图13中的水枪180;再者,也可以将取下的两个电池包30,分别配置至例如收音机160和户外灯170等只需一个电池包30进行耦合的供电的动力工具设备。
实施例三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10,包括:壳体20、电池包30、DC接口31和至少一个AC输出接口26。
具体的,电池包30可拆卸连接于壳体20;DC接口31设于电池包30;至少一个AC输出接口26设于壳体20,用于输出AC电流;其中,电池包30可拆卸连接于壳体20时,电池包30与每一个AC输出接口26电连接,用于通过AC输出接口26给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且DC接口31暴露于壳体20外,用于通过DC接口31给第二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电池包30脱离壳体20时,亦能通过DC接口31给第二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且AC输出接口26停止给第一用电设备供电。
通过在壳体20上仅设置AC输出接口26,减少了在壳体20上设置DC接口31以及在壳体20内设置DC-DC电路,降低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减小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的整体体积,便于携带;同时,设置电池包30与壳体20可拆卸连接,且在电池包30上设置暴露于壳体20的DC接口31,以便外接DC设备,使得便携式储能电源10在壳体20上不具备DC接口31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通过电池包30上DC接口31实现对DC设备的供电;另外,电池包30可拆卸设置,使得电池包30随时可以脱离便携式储能电源10至指定场景进行供电,增加了本申请便携式储能电源10使用场景的多样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逆变器,设于壳体20内;逆变器至少具有DC输入端和AC输出端;DC输入端与电池包30的正极输出和负极输出相耦合,AC输出端与AC输出接口26相耦合,用于输出AC电流。
举例来说,AC输出接口2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双插输出接口24和/或一个三插输出接口25。
进一步的,DC接口31包括:至少一个DC输出接口33和充电接口32。
具体的,DC输出接口33,用于对外输出DC电流;充电接口32,用于对电池包30充电;其中,电池包30连接于壳体20时,电池包30可通过AC输出接口26为AC设备供电的同时,也可通过DC输出接口33为DC设备供电。
通过设置至少一个DC输出接口33,便于输出DC电流,以便给电连接的DC输出接口33的DC设备供电;设置充电接口32,用于对电池包30进行充电,在电池包30电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拆卸下电池包30,连接外部市电进行充电;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包30安装在壳体20上时,此时,电池包30外接市电的情况下,也可以为电池包30充电。
举例来说上述DC输出接口33可以是USB接口、TYPE C接口、Lightning接口、点烟器接口中的至少其中一个。
进一步的,充电接口32为双向接口或单向输入接口。
通过设置充电接口32以便为电池包30进行充电;当充电接口32为双向接口时,既可以通过该接口对电池包30进行充电,也可以通过该接口连接外部DC设备,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参见图3,电池包30设有多个,对应的,壳体20设有多个容纳腔21;电池包30一一对应设置于容纳腔21内,与AC输出接口26电连接;其中,各个电池包30之间相互并容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可拆卸电连接的电池包30,一一对应设置在容纳腔21内,一方面,避免了设置多个电池包30所带来的便携式储能电源10整体体积变大;另一方面,增加了便携式储能电源10整体续航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存在一个电池包30处于容纳腔21内时,该电池包30即与AC输出接口26完成电连接,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当所有电池包30均脱离容纳腔21时,AC输出接口26失去电源来源,即无法给第一用电设备供电。
进一步的,参见图4和图5,容纳腔21内设有接口23,电池包30上设有电源输出口35,电源输出口35设于电池包30远离DC接口31的一侧,且电源输出口35与接口23配合设置;电池包30插入容纳腔21内时,电源输出口35与接口23配合导通,实现电池包30与壳体20上的AC输出接口26电连接。
进一步的,参见图6,还包括:显示灯条34。
具体的,显示灯条34设置电池包30远离容纳腔21的一侧,与DC接口31共同暴露于壳体20外,可用于照明。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多个检测器和多个电路开关。
具体的,控制器置于壳体20内,电路开关与容纳腔21一一对应设置于逆变器与接口23之间,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控制逆变器与接口23之间的通断;检测器一一对应置于电池包30内,用于检测每个电池包30电连接AC输出接口26的同时,电池包30上的DC接口31处是否外接DC设备;并将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息控制对应的电路开关进行通断,继而控制相应的电池包30进行放电调整。
优选的,检测器可以是电压检测器或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DC接口31处的电压或电流。
实施例四
参见图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电池包放电管理方法,应用于如上实施例一所示的便携式储能电源,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设有多个电池包;对应的,壳体设有多个容纳腔;电池包一一对应设置于容纳腔内,与AC输出接口电连接,且各个电池包之间相互并容设置,所述方法包括:
S100、判断每一个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的所述电池包是否外接DC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便携式储能电源上安装有多个可拆卸的电池包的时候,会存在有的电池包不但通过壳体上设置的AC输出接口进行电流输出外,还通过自身设置的DC接口外接DC设备进行输出;而有的电池包则可能没由额外连接DC设备;此时,会造成电池包间输出电压的不平衡;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通过电流或电压检测器获取内置于容纳腔内的电池包DC接口处是否外接DC设备,以便根据电池包是否外接DC接口,来调整各个电池包的放电状态。
S200、若所述电池包均外接所述DC设备,则控制所述电池包按第一放电模式进行放电调整;
S300、若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包外接所述DC设备,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包未外接DC设备,则控制所述电池包按第二放电模式进行放电调整;
S400、若所述电池包均未外接所述DC设备,则控制所述电池包正常放电,无需进行放电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控制器获取到电流或电压检测器检测信号,检测信号包括各个电池包是否外接DC接口,以此来调整各个电池包的放电状态,使得各电池包之间的输出电压保持平衡。上述S200、S300、S400相互间没有特定的执行循序。
进一步的,参见图9、图10和图11,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包括:获取各个所述DC设备的功率;比较各个所述DC设备的功率大小;
参见图10,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大的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
或者,参见图9,仅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保持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
或者,参见图11,将满足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的所述DC设备所对应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其余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
进一步的,参见图10,所述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大的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包括:当其余所述电池包的电量均耗尽后,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大的所述电池包重新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参见图9,所述仅将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保持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包括:当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的电量耗尽后,按外接所述DC设备功率从小到大排序的所述电池包,逐次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且始终仅保持一个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参见图11,所述将满足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的所述DC设备所对应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其余所述电池包断开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还包括:
当满足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的所述DC设备,所对应的所述电池包的电量均耗尽后,将其余所述电池包按外接DC设备功率的从小到大,依次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且始终仅保持一个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参见图8,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包括:断开外接所述DC设备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AC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待其余所述电池包电量均耗尽后,外接所述DC设备的所述电池包,根据DC设备功率的大小,重新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DC设备功率的大小,重新电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包括:获取各个所述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比较各个所述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控制外接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重新连接所述AC输出接口;待外接DC设备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电量耗尽后,返回重新获取并比较各个所述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直至每一个所述电池包电量均耗尽。
结合下面提供的使用场景,对上述便携式储能电源上的多电池包放电管理方法进行清楚、详细的示例性说明。
电池包包括:
电池包A、电池包B、电池包C、电池包D;各电池包为同型号的电池包。
DC设备包括:
第一DC设备,其功率P1=50W;第二DC设备,其功率P2=100W;第三DC设备,其功率P3=150W;第四DC设备,其功率P4=105W。
第一预设功率:Pm=110W;第二预设功率:Pn=95W。
使用场景一:
参见图7,现有电池包A和电池包B分别置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容纳腔内,便携式储能电源的AC输出接口外接AC设备。
电池包A上的DC输出接口处于闲置状态;
电池包B上的DC输出接口处于闲置状态。
此时,电池包A和电池包B均未为外接DC设备,无需对电池包A和电池包B进行放电调整。
使用场景二:
现有电池包A、电池包B和电池包C分别置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容纳腔内,便携式储能电源的AC输出接口外接AC设备。
电池包A上的DC输出接口外接第一DC设备;
电池包B上的DC输出接口外接第二DC设备;
电池包C上的DC输出接口处于闲置状态;
参见图7,此时,控制电池包按第二放电模式进行放电调整。
此时,参见图8,电池包A和电池包B内的检测器将DC输出接口处检测到的外接DC设备信息,传递至便携式储能电源内置的控制器内,控制器控制电池包A与AC输出接口之间的电路开关以及电池包B与AC输出接口之间的电路开关断开,仅保持电池包C对AC输出接口电连接;
当电池包C电量耗尽时,控制器通过获取并比较各个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功率,由于第一DC设备功率P1=50W<第二设备功率P2=100W;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池包A与AC输出接口之间的电路开关闭合,电池包B继续保持与AC输出接口的断开;
待电池包A电量耗尽后,控制器控制电池包B与AC输出接口之间的电路开关闭合;以避免电池包之间产生输出电压不平衡的问题。
需要说明是:当电池包电量耗尽时,电池包内的检测器同样会将该电池包电量耗尽的信息反馈至控制器,以便控制器控制其他电池包进行供电,继而实现对电池包的放电控制。
进一步说明:当电池包电量耗尽时,即使该电池包此刻外接DC设备,该电池包内的检测器也不会将该电池包外接的DC设备的功率信息反馈至控制器。
使用场景三:
现有电池包A、电池包B、电池包C和电池包D分别置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容纳腔内,便携式储能电源上的AC输出接口外接AC设备。
电池包A上的DC输出接口外接第一DC设备;
电池包B上的DC输出接口外接第二DC设备;
电池包C上的DC输出接口外接第三DC设备;
电池包D上的DC输出接口外接第四DC设备;
参见图7,此时,控制电池包按第一放电模式进行放电调整。
由于第一DC设备功率P1=50W<第二DC设备功率P2=100W<第四DC设备功率P4=105W<第三DC设备功率P3=150W。
参见图9,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池包A对应的电路开关闭合,控制电池包B对应的电路开关、电池包C对应的的电路开关以及电池包D对应的的电路开关断开;
待电池包A的电量耗尽后,控制电池包B对应的电路开关闭合,电池包C与电池包D对应的电路开关继续保持断开;
待电池包B的电量耗尽后,控制电池包D对应的电路开关闭合,电池包C对应的电路开关继续保持断开;
待电池包D的电量耗尽后,控制电池包C对应的电路开关闭合进行供电,直至电池包C电量耗尽。
即上述控制器按电池包外接DC设备功率的从小到大顺序,依次控制相应的电池包与AC输出接口的通断,以避免电池包之间产生输出电压不平衡的问题。
或者,
参见图10,控制器也可以按电池包外接DC设备功率的从大到小顺序,依次控制相应的电池包与AC输出接口的通断。
例如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池包C与AC输出接口之间的电路开关闭合,控制电池包B、电池包D以及电池包A对应的电路开关断开;
待电池包C的电量耗尽后,控制电池包D与AC输出接口之间的电路开关闭合,控制电池包B以及电池包A对应的电路开关断开;
待电池包D的电量耗尽后,控制电池包B对应的电路开关闭合,电池包A对应的电路开关继续保持断开;
待电池包B的电量耗尽后,控制电池包A对应的电路开关闭合进行供电。
又或者,
参见图11,控制器根据各电池包外接DC设备的功率与控制器设定的第一预设功率Pm=110W、第二预设功率Pn=95W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控制。
例如此时,P1<Pn,Pn<P2<P4<Pm,P3>Pm;由于P2、P4功率差较小,控制器控制电池包B以及电池包D相对应的电路开关闭合同时为AC输出接口供电;控制器控制电池包A和电池包C相对应的电路开关断开;
当电池包B以及电池包D的电量均耗光时,根据功率P1,P3的大小关系,将P1对应的电池包A所对应的电路开关闭合,P3对应的电池包C所对应的电路开关继续保持断开;待电池包A电量耗尽后,电池包C所对应的电路开关再闭合为AC输出接口进行供电。
上述使用场景三中第一放电模式下的三种选择方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在便携式储能电源操作界面进行第一放电模式下的程序执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使用场景中,当其中一个电芯上的DC接口配置有多个DC设备时,那么,该电芯上外接DC设备的功率为每一个外接该电芯的DC设备的功率的总和。
例如现有电池包A、电池包B、电池包C和电池包D分别置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容纳腔内,便携式储能电源上的AC输出接口外接AC设备。
电池包A上的第一DC输出接口外接第一DC设备;第二输出接口外接第二DC设备;
电池包C上的DC输出接口外接第三DC设备;
电池包D上的DC输出接口外接第四DC设备;
那么,电池包A上外接的设备功率即为第一DC设备的功率+第二DC设备的功率=150W;电池包C外接的设备功率=150W;电池包D外接的设备功率=105W。然后根据对应的使用场景下的放电模式进行放电调整,此处不在展开赘述。
实施例五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600,存储介质600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610,计算机可执行指令610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600所在的设备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
壳体;
逆变器,其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和DC输出接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安装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并包括一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
至少一电池包,其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逆变器相耦合;
所述A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所述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
所述D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且所述电池包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时,所述DC输出接口裸露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口与所述DC输出接口的放电输出彼此独立,且所述电源输出口以根据所述电池包的当前电压的高低进行依次放电,以满足所述AC输出接口的AC电流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当一所述电池包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另一电池包放电,且二者的所述电源输出口在择一放电过程中,二者的所述DC输出接口均可以满足DC电流输出供用户接触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当一所述电池包的所述DC输出接口接入DC负载时,则关断此电池包与所述逆变器的耦合,以选择另一未接入DC负载的电池包与所述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的电池包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另一电池包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包的所述DC输出接口均接入DC负载时,则择取DC负载功率最小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其余电池包均关断与所述逆变器的耦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逆变器耦合,以输出AC电流的电池包放电至其电压低于其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切换至DC负载功率次低的另一电池包放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被配置适于与其它动力工具设备的电源输入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
9.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
壳体;
逆变器,其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和DC输出接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安装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并包括一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
至少一电池包,其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逆变器相耦合;
所述A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所述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
所述D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其中,
当所述电池包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时,所述AC输出接口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且所述DC输出接口裸露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外;所述DC输出接口适于供不同于所述第一用电设备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
当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所述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用电设备设有与所述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电源输入口,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电源输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电池包相耦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用电设备包括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和/或非机动的电气设备。
12.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
壳体;
逆变器,其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和DC输出接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安装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并包括多个分别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
多个电池包,分别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逆变器相耦合;
所述A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将每一个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所述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
所述D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每一个所述电池包上,以将每一个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其中,
当多个所述电池包均分别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时,所述AC输出接口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且多个所述电池包的所述DC输出接口均裸露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外;所述DC输出接口适于供不同于所述第一用电设备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
当任一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通过所述AC输出接口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该移除的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所述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
当多个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任一所述电池包均可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所述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或者,多个所述电池包共同作用适于不同于所述第三用电设备的第四用电设备供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用电设备和所述第四用电设备均设有与所述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电源输入口,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电源输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电池包相耦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用电设备和所述第四用电设备为与所述电池包无绳耦接的动力工具设备。
17.一种供电系统,包括:便携式储能电源和动力工具设备,
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
逆变器,其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适于用户接触使用的AC输出接口和DC输出接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安装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被构成为适于收纳安装可拆卸的电池包,并包括一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源输出口进行机械和电连接的接口;
至少一电池包,其可拆卸的适配连接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和所述接口的机械和电连接与所述逆变器相耦合;
所述A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通过与之耦合的所述逆变器逆变输出AC电流,供用户接触使用;
所述DC输出接口有且仅有配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以将所述电池包的DC电流输出供用户触及使用,且所述电池包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时,所述DC输出接口裸露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外;
其中,所述电池包适于耦合供电于所述动力工具设备;所述动力工具设备被配置为具有与所述电池安装部配置相同的所述接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设备包括机动的动力工具设备和/或非机动的电气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设有多个;其中,当任一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通过所述AC输出接口适于供第一用电设备供电;该移除的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不同于所述第一用电设备供电的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所述动力工具设备供电。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设有多个;其中,当多个所述电池包移除于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时,任一移除的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DC输出接口供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和/或,通过所述电源输出口供第三用电设备供电;和/或,多个所述电池包共同作用适于不同于所述第三用电设备的第四用电设备供电。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设备包括所述第三用电设备的第四用电设备。
CN202310333566.5A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Pending CN1160543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3566.5A CN116054359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3566.5A CN116054359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4359A true CN116054359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1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33566.5A Pending CN116054359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43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7416A (zh) * 2023-12-27 2024-02-13 宁波智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代步车辆及其与便携式医疗器械的组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6564A1 (en) * 2003-06-23 2005-07-21 Michael Krieger Tool box power center
US20180076663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MidNite Sol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scalable modular electric devices
US20180323641A1 (en) * 2017-05-08 2018-11-08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Portable power supply
CN112803544A (zh) * 2021-02-03 2021-05-14 东莞市华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装置
CN115001127A (zh) * 2022-07-06 2022-09-02 杭州异想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便携式模块化储能电源及户外电器
CN115549150A (zh) * 2021-06-29 2022-12-30 浙江齐享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及便携式电源系统
CN218526114U (zh) * 2022-07-28 2023-02-24 浙江齐享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6564A1 (en) * 2003-06-23 2005-07-21 Michael Krieger Tool box power center
US20180076663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MidNite Sol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scalable modular electric devices
US20180323641A1 (en) * 2017-05-08 2018-11-08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Portable power supply
CN112803544A (zh) * 2021-02-03 2021-05-14 东莞市华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装置
CN115549150A (zh) * 2021-06-29 2022-12-30 浙江齐享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及便携式电源系统
CN115001127A (zh) * 2022-07-06 2022-09-02 杭州异想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便携式模块化储能电源及户外电器
CN218526114U (zh) * 2022-07-28 2023-02-24 浙江齐享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7416A (zh) * 2023-12-27 2024-02-13 宁波智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代步车辆及其与便携式医疗器械的组合
CN117547416B (zh) * 2023-12-27 2024-03-29 宁波智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代步车辆及其与便携式医疗器械的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1372B (zh) Extended Mobile Power Supply
US8860371B2 (en) Series battery charger with the function of separate detection
US9407104B2 (en) Battery powered charger
US7545118B2 (en) Charge system and charger for an electric apparatus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0225283A (ja) 電池パック
KR20110066999A (ko) 컴퓨터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TW202207577A (zh) 多重模組之可攜式電力站
WO2016149999A1 (zh) 移动电源
CN114447450A (zh) 一种背包式电池包、充放电的控制方法及充放电组合
CN116054359A (zh)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CN101222144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方法
KR20120008624A (ko) 확장형 배터리 장치
US20080012427A1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integral battery
WO2021185307A1 (zh) 直流电源
JP3188034U (ja) 掌型交流/直流ポータブル電源
WO2008008209A2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integral battery
JPH11143591A (ja) 電源装置
KR101523699B1 (ko) 충방전기능을 갖는 배터리팩 파우치 장치
JP2004208344A (ja) 複数電池を有する携帯端末
KR20080075691A (ko) 휴대 장치의 배터리 팩 전원 관리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461876B1 (ko) 대용량 에너지저장장치
CN220043018U (zh)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214674510U (zh) Ups电源装置
CN216819409U (zh) 储能系统和主储能装置
JP2000323181A (ja) 携帯装置用充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