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44562A -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44562A
CN116044562A CN202310066197.8A CN202310066197A CN116044562A CN 116044562 A CN116044562 A CN 116044562A CN 202310066197 A CN202310066197 A CN 202310066197A CN 116044562 A CN116044562 A CN 116044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mining
signal
duty ratio
temperature
electronic thermost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661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连勇
崔健
于忠磊
陈辰
栗江
孔维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0661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45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44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4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根据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的比较结果确定信号占空比的确定策略为第一控制策略或者第二控制策略,根据第一控制策略或者第二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后,基于信号占空比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阀门开启或者闭合,减少硬件损坏的前提下实现对电子节温器的智能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发动机热管理技术是提高发动机功率密度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发动机控制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先进的发动机热管理技术,可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均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从而提供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排放等指标。发动机热管理技术可以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实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电子节温器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电子节温器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通路中。发动机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控制电子节温器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以改变冷却液的循环范围,实现调整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起到节约能耗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发动机控制单元向电子节温器输出一定占空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与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温差成正比例增长。电子节温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电子节温器内部的加热棒发热,固态的石蜡逐渐被融化,石蜡融化过程中体积也随之增大,可以打开电子节温器的阀门,使冷却液进入散热器,实现发动机冷却。
但是,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发动机控制单元持续向电子节温器输出一定占空比的控制信号,当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温差较大时,占空比随之增加,使得电子节温器内部的加热棒一直发热,石蜡不断膨胀,使电子节温器的开启升程不断变大,当超过最大安全升程时,胶圈内壁与加热棒发热区域接触,会使胶圈受热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不损坏电子节温器硬件的前提下实现对电子节温器的智能控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
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包括:
比较所述冷却液的所述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如果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则根据所述实际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如果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则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包括:
如果所述实际温度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中间占空比;否则;比较所述实际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实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包括:
将所述信号占空比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确定为所述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节温器包括:加热棒、石蜡和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包括: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节温器关闭所述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占空比不为0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包括: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确定所述电子节温器内加热棒的发热效率,并基于所述发热效率控制所述加热棒进行发热,融化所述石蜡的同时增加所述石蜡的体积,基于所述石蜡打开所述阀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冷却液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的比较结果可以确定信号占空比的确定策略,实际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可以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即实际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目标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实际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且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大,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即实际温度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预设占空比,实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且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小,实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进而可以根据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阀门的开启或者闭合,实现对电子节温器的智能控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上述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电子节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策略为:比较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实际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根据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电子节温器,以使电子节温器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阀门的开启,将冷却液输入冷却循环。实际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目标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0,确定占空比为0的控制信号,并将占空比为0的控制信号发送至电子节温器,以使电子节温器基于占空比为0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阀门的关闭,停止将冷却液输入冷却循环。此处的目标温度可以理解为与发动机型号有关的预设温度。冷却液的温度为目标温度时,发动机可以实现最佳热效率和最佳燃油经济性。
图1为电子节温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节温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电子节温器内部的加热棒发热,固态的石蜡逐渐融化为液体,石蜡体积随之增大,产生克服弹簧的作用力,以打开电子节温器阀门,使冷却液进入散热器,达到冷却的目的。
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大于目标温度,发动机控制单元持续向电子节温器输出一定占空比的控制信号,当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温差较大时,占空比随之增加,甚至可以增加至100%,此时,占空比为100%的控制信号会使得电子节温器内部的加热棒一直发热,石蜡体积不断膨胀,电子节温器的开启升程不断变大,当超过最大安全升程时,胶圈内壁与加热棒发热区域接触,会使胶圈受热损坏。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在避免电子节温器硬件损坏的前提下,实现对电子节温器的智能控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需要减少电子节温器硬件损坏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来执行,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
实际温度可以理解为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时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可以理解为用于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的确定策略的温度,即实际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实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
基于现有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时,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大。为了避免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长期处于较高的百分值,可以将基于现有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时信号占空比达到一个较高的百分比时对应的实际温度确定为第一预设温度。
较高的百分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本申请中,可以确定基于现有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时信号占空比达到一个较高的预设百分比对应的实际温度为100℃。即,可以确定第一预设温度为100℃。
实际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可以基于现有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如果继续基于现有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的信号占空比会一直处于较高的百分比,因此,需要更换信号占空比确定策略。
具体地,可以基于设置于冷却液循环中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可以根据现有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策略确定第一预设温度,进而可以比较实际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冷却液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的比较结果可以用于确定信号占空比的确定策略。
步骤220、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20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比较所述冷却液的所述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如果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则根据所述实际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如果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则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
具体地,第一控制策略可以理解为现有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策略,即,实际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目标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实际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且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可以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
步骤230、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由于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大,如果继续按照第一控制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可能导致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过大,进而导致电子节温器内部的加热棒发热时间过长,会使胶圈受热损坏。为了避免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长期处于较高百分比,可以在实际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根据第一控制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在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更换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的确定策略。
因此,在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可以重新确定信号占空比的确定策略,可以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
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30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如果所述实际温度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中间占空比;否则;比较所述实际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实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
具体地,实际温度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预设占空比;实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且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小;实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
预设占空比可以预先设定,例如,预设占空比可以预先设定为3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目标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可以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
步骤240、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
其中,电子节温器包括:加热棒、石蜡和阀门。
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40具体可以包括:
将所述信号占空比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确定为所述控制信号;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节温器开启或者关闭所述阀门。
可选的,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节温器关闭所述阀门;所述信号占空比不为0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确定所述电子节温器内加热棒的发热效率,并基于所述发热效率控制所述加热棒进行发热,融化所述石蜡的同时增加所述石蜡的体积,基于所述石蜡打开所述阀门。
具体地,可以将信号占空比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确定为控制信号,进而可以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时,可以基于控制信号控制关闭电子节温器阀门。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不为0时,可以基于控制信号控制开启电子节温器阀门。具体而言,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确定加热棒的发热效率,加热棒的发热效率与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成正比。即,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大,加热棒的发热效率越高。基于发热效率控制电子节温器内的加热棒进行发热,融化石蜡的同时增加石蜡的体积,石蜡体积增加产生克服弹簧的作用力,从而打开电子节温器阀门。
因此,本申请避免了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长期处于较高的百分比,避免了加热棒的发热效率长期处于较高值,进一步避免了电子节温器控制过程中对电子节温器硬件的损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冷却液的实际温度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后,可以根据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节温器阀门的开启或者闭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冷却液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的比较结果可以确定信号占空比的确定策略,实际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可以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即实际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目标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实际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且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大,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即实际温度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预设占空比,实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且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小,实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进而可以根据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阀门的开启或者闭合,实现对电子节温器的智能控制。
另外,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不为0时,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确定加热棒的发热效率,基于发热效率控制电子节温器内的加热棒进行发热,融化石蜡的同时增加石蜡的体积,基于石蜡打开电子节温器阀门。并且,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不会过高,避免了电子节温器内部加热棒的发热时间过长,进而导致的胶圈受热损坏,在减少电子节温器硬件损坏的前提下实现对电子节温器的智能控制。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示例性的给出了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10、确定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根据现有的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策略确定第一预设温度。
步骤320、确定实际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
如果实际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执行步骤330,否则,执行步骤340。
步骤330、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步骤330之后执行步骤350。
步骤340、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步骤350、将信号占空比对应的PWM信号确定为控制信号。
步骤360、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是否为0。
如果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则执行步骤370;否则,执行步骤380。
步骤370、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关闭电子节温器阀门。
步骤380、基于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确定电子节温器内加热棒的发热效率,并基于发热效率控制加热棒进行发热,融化石蜡的同时增加石蜡的体积,基于石蜡体积增加产生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打开电子节温器阀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方式,具备执行前述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相应的有益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适用于需要减少电子节温器硬件损坏的情况。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一般集成在电子设备中。
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比较模块410,用于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
第一确定模块420,用于在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第二确定模块430,用于在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执行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通过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冷却液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得到的比较结果可以确定信号占空比的确定策略,实际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可以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即实际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目标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实际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且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大,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即实际温度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预设占空比,实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实际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的差值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且差值越大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越小,实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为0,进而可以根据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阀门的开启或者闭合,实现对电子节温器的智能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
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比较所述冷却液的所述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如果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则根据所述实际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如果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则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确定模块430,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实际温度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中间占空比;否则;比较所述实际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实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子节温器包括:加热棒、石蜡和阀门,相应地,执行模块440,具体用于:
将所述信号占空比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确定为所述控制信号;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节温器关闭所述阀门;所述信号占空比不为0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确定所述电子节温器内加热棒的发热效率,并基于所述发热效率控制所述加热棒进行发热,融化所述石蜡的同时增加所述石蜡的体积,基于所述石蜡打开所述阀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具备执行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5的框图。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5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以通用计算电子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5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5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5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电子设备5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5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5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5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5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5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5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5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页面显示,例如实现本发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
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还可以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例如本发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
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他们可以用计算机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
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包括:
比较所述冷却液的所述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
如果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则根据所述实际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如果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则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包括:
如果所述实际温度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中间占空比;
否则;比较所述实际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
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实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包括:
将所述信号占空比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确定为所述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节温器包括:加热棒、石蜡和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占空比为0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包括: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节温器关闭所述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占空比不为0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包括: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的信号占空比确定所述电子节温器内加热棒的发热效率,并基于所述发热效率控制所述加热棒进行发热,融化所述石蜡的同时增加所述石蜡的体积,基于所述石蜡打开所述阀门。
8.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发动机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一控制策略确定信号占空比;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基于第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信号占空比;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占空比确定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节温器运行。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
CN202310066197.8A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445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6197.8A CN116044562A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6197.8A CN116044562A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4562A true CN116044562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1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66197.8A Pending CN116044562A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445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4834A (zh) * 2023-12-08 2024-01-12 深圳和而泰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管控制方法、域控制器与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4834A (zh) * 2023-12-08 2024-01-12 深圳和而泰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管控制方法、域控制器与汽车
CN117394834B (zh) * 2023-12-08 2024-04-05 深圳和而泰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管控制方法、域控制器与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0831B (zh) 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44562A (zh)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Zhao et al. A two-stage real-time optimized ev battery cooling control based on hierarchical and iterative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mpc
CN104842816A (zh) 电动汽车的扭矩控制方法和扭矩控制装置
WO2023274328A1 (zh) 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Zhang et al. ECMS-MPC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plug-in hybrid electric buses considering motor temperature rise effect
Li et al. A novel engine and battery coupled thermal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connected HEVs based on switch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under low temperature
Shao et al. Vehicle and powertrain optimization for autonomous and connected vehicles
Xu et al. Integrated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of powertrain and cooling system for PHEV
CN103437879A (zh) 载货汽车高效热分配与智能控制方法
Li et al. An advanced control strategy for engin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with large pure time delay
US20240018894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CN111009704B (zh) 电池温度的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8121875A (zh) 一种基于Matlab和CFX联合求解平台的拓扑优化方法
CN103559092B (zh) 异构并行计算结点的峰值功耗控制方法
CN109306896B (zh) 组合流量请求以控制内燃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流体
CN114843547B (zh) 一种燃料电池余热控制系统以及车辆
CN207345479U (zh) 一种混合动力散热系统
Ghadbane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using a new strategy based on slap swarm optimization and differential flatness control
Meier et a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HEVs with exhaust aftertreatment system at low ambient temperatures
CN111439111A (zh)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Huang et al.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Independent Cooling Systems with Additive Actuator Fault: AMESim and Simulink Co-simulation Study
CN116576016A (zh)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471575B (zh) 一种电池的温度管理方法、管理系统以及汽车
CN115764080B (zh) 一种电池热失控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