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44073B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44073B
CN116044073B CN202310329631.7A CN202310329631A CN116044073B CN 116044073 B CN116044073 B CN 116044073B CN 202310329631 A CN202310329631 A CN 202310329631A CN 116044073 B CN116044073 B CN 116044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fixed
shell
pressing plat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96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44073A (zh
Inventor
卢小亮
邢书瑄
李洋
张和贵
王海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Hexin Jiy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Hexin Jiy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Hexin Jiy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Hexin Jiy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296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4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44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4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44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4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B28B23/0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the elements being stress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17Floor structures partly formed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8Memb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used in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涉及楼板技术领域,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中均匀布设有纵向预应力筋、横向预应力筋和桁架,多个桁架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底板上;桁架底部预埋在混凝土底板中,桁架的底部上固定有两个固定环,固定环的中心轴方向与纵向预应力筋方向相同;桁架上设有纵向上弦筋和纵向下弦筋;纵向上弦筋固定在桁架的顶部,每个纵向上弦筋将同一列的桁架连接起来;纵向下弦筋的数量为多个,纵向下弦筋穿过固定环,将同一列的桁架连接起来;能够实现使用吊车起吊运输叠合楼板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钢筋桁架上焊点断裂、钢筋桁架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叠合楼板摔落受损的可能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当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预制产品,常见的有混凝土叠合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等。其中,混凝土叠合楼板虽然刚度大,但重量也大,同时板边会伸出受力钢筋,使得工厂生产效率低。
钢筋桁架叠合板中,钢筋桁架除了增加预制底板刚度的作用以外,还可以兼做吊点。工程应用中,由于缺乏钢筋桁架兼作吊点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规定,一些工程凭借经验采用钢筋桁架兼作吊点,但限于经验的局限性,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吊起叠合楼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钢筋桁架与上弦筋或下弦筋之间的焊点断裂、钢筋桁架断裂的情况进而导致叠合楼板摔落受损。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以提高叠合楼板整体性的方案,使用吊车起吊运输叠合楼板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钢筋桁架上焊点断裂、钢筋桁架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叠合楼板摔落受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吊车起吊运输叠合楼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钢筋桁架上焊点断裂、钢筋桁架断裂的情况进而导致叠合楼板摔落技术问题,实现了使用吊车起吊运输叠合楼板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钢筋桁架上焊点断裂、钢筋桁架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叠合楼板摔落受损的可能性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中均匀布设有纵向预应力筋、横向预应力筋和桁架,所述桁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桁架均匀的呈网格状分布在混凝土底板上;
所述桁架底部预埋在混凝土底板中,桁架为倒V字型结构,材质为钢筋;
所述桁架的底部上固定有两个固定环,固定环的中心轴方向与纵向预应力筋方向相同;
所述桁架上设有纵向上弦筋和纵向下弦筋;
所述纵向上弦筋数量为多个,纵向上弦筋固定在桁架的顶部,使得每个纵向上弦筋将同一列的桁架连接起来;
所述固定环的内直径与纵向下弦筋的直径相等;
所述纵向下弦筋的数量为多个,纵向下弦筋穿过固定环,将同一列的桁架连接起来。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底板由叠合楼板制备装置浇筑混凝土制备而成;
所述叠合楼板制备装置包括框架、混凝土槽和落料管道;
所述框架包括基座、模框、两个电动滑块组、工作板、下压板和固定在基座上的支架;
所述模框安装在基座上;
所述电动滑块组对称布置在模框的两侧上方,电动滑块组的两端通过支架安装在基座上方且电动滑块组的长度方向与模框的长度方向相同;
两个所述电动滑块组中间设置有工作板,工作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电动滑块组上的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下压板位于工作板正上方,下压板和工作板之间固定有顶升弹簧;
所述下压板上开设有多个圆形口,多个落料管道穿过圆形口固定在工作板上;
所述落料管道为管形,落料管道远离工作板的一端与混凝土槽的壳体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板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
所述落料管道包括旋转架和内筒,落料管道套接在内筒外;
所述旋转架的整体形状为管形,旋转架的顶面与内筒的底面滑动连接,旋转架包括复位弹簧和支撑块;
所述旋转架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绳槽和弹簧槽;
所述绳槽内设置有拉绳,拉绳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绳槽内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拉绳靠近连接杆的一端沿着绳槽延伸并穿过落料管道固定在连接杆上远离下压板的一端;
所述复位弹簧靠近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槽内靠近连接杆的一端,复位弹簧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沿着弹簧槽延伸并固定在落料管道的内壁上;
所述内筒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方形的开合板,两个开合板上靠近的一侧抵在一起,互相远离的一侧均铰接在内筒的底面上,使两个开合板组成正方形的下料闸门;
所述落料管道内壁上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面与内筒的底面滑动连接;
所述旋转架的内壁上均匀固定有四个限位块,四个限位块分别抵靠在下料闸门的四个顶角上。
进一步的,所述叠合楼板制备装置还包括压料装置;
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定位杆、横杆、传动螺杆、固定杆、压板组件和伸缩推杆;
所述定位杆靠近落料管道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槽的壳体内壁上,远离落料管道的一端与横杆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杆上远离定位杆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推杆固定在混凝土槽的壳体上,伸缩推杆为电伸缩杆,伸缩推杆内部的双出轴电机有上输出轴和下输出轴两个同步输出轴;
所述上输出轴穿过壳体与传动螺杆上远离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下输出轴与伸缩推杆内部的内螺杆固定在一起,内螺杆在下输出轴的驱动下使得伸缩推杆伸长或收缩;
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横杆和压板组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组件包括固定压板、活动压板和压板轴;
所述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的形状均为圆盘状,压板轴固定在固定压板的底面中心且活动压板通过压板轴与固定压板转动连接;
所述活动压板的底面上固定有搅拌杆,搅拌杆的方向与传动螺杆的方向相同;
所述内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双线螺纹,活动压板侧壁开设有与内筒内壁上的双线螺纹对应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槽上设置有多个转轴;
所述转轴的方向与混凝土槽的宽度方向相同,转轴穿过壳体且每个转轴的顶端都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壳体上;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着转轴路径分布的壳体开口;
所述壳体开口内设有两个挤压扇叶,两个挤压扇叶成中心对称的固定在转轴上;
所述壳体开口上固定有弹性隔膜,使得混凝土槽内部的混凝土不会通过壳体开口流出;
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敲击锤,敲击锤包括锤杆、锤头和拉簧;
所述锤杆靠近落料管道的一端铰接在壳体外壁上,远离落料管道的一端与锤头固定连接,锤头上固定有两根拉簧,拉簧远离锤头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外壁上;
所述锤杆的方向与混凝土槽的高度方向相同,锤杆位于壳体开口上远离压料装置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壁上还设置有挤压气囊;
所述挤压气囊位于壳体开口下方,挤压气囊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
所述挤压气囊的整体形状为环形,挤压气囊充气时朝着压料装置的方向膨胀;
所述挤压气囊的材质为软质橡胶;
所述壳体内部中空,中空的空间为气腔;
所述气腔与挤压气囊内部相连通,挤压气囊内部空间和气腔组成密闭的空间;
所述壳体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压气滑块,压气滑块的数量为壳体开口数量的两倍;
所述压气滑块位于转轴的正上方或者正下方,压气滑块穿过壳体,压气滑块远离转轴的一端位于气腔内,靠近转轴的一端位于壳体开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气囊内设置有内气囊;
所述内气囊固定在壳体上;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输气导管,输气导管穿过壳体与内气囊内部连通;
所述输气导管远离内气囊的一端连接有气泵,气泵固定在壳体上;
所述气泵通过输气导管向内气囊内部充气,改变内气囊的大小进而控制挤压气囊的初始体积大小;
所述挤压气囊膨胀后,在气压的挤压下,挤压气囊表面形成多个凸块,凸块的形状为铲形,能够进一步的将混凝土向落料管道位置挤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采用了在叠合楼板的混凝土底板中设置多个桁架,桁架底部预埋在混凝土底板中,桁架为倒V字型结构;每个桁架的底部上固定有两个固定环,固定环的中心轴方向与纵向预应力筋方向相同;桁架上设置有纵向上弦筋和纵向下弦筋,纵向上弦筋数量为多个,纵向上弦筋固定在桁架的顶部,使得每个纵向上弦筋将同一列的桁架连接起来;纵向下弦筋穿过固定环,将同一列的桁架连接起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吊车起吊运输叠合楼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钢筋桁架上焊点断裂、钢筋桁架断裂的情况进而导致叠合楼板摔落技术问题,实现了使用吊车起吊运输叠合楼板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钢筋桁架上焊点断裂、钢筋桁架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叠合楼板摔落受损的可能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楼板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楼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框架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内筒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旋转架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旋转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伸缩推杆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压板组件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内筒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开合板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壳体开口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敲击锤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气压块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敲击锤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气压块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气腔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内气囊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挤压气囊示意图。
图中:
混凝土底板100、纵向预应力筋110、横向预应力筋120、桁架130、固定环131、纵向上弦筋132、纵向下弦筋133;
框架200、基座210、支架211、模框220、电动滑块组230、工作板240、下压板250、顶升弹簧251、连接杆252;
混凝土槽300、壳体310、壳体开口311、弹性隔膜312、压气滑块313、气腔314、转轴320、挤压扇叶330、驱动电机340、敲击锤350、锤杆351、锤头352、拉簧353、挤压气囊360、内气囊370、输气导管371;
落料管道400、旋转架410、拉绳411、复位弹簧412、支撑块413、限位块414、内筒420、开合板421;
压料装置500、定位杆510、横杆520、传动螺杆530、固定杆540、压板组件550、固定压板551、活动压板552、压板轴553、搅拌杆554、伸缩推杆560、双出轴电机561、上输出轴562、下输出轴5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的楼板结构图,本申请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混凝土底板100,混凝土底板100中设置多个桁架130,桁架130底部预埋在混凝土底板100中,桁架130为倒V字型结构;每个桁架130的底部上固定有两个固定环131,固定环131的中心轴方向与纵向预应力筋110方向相同;桁架130上设置有纵向上弦筋132和纵向下弦筋133,纵向上弦筋132数量为多个,纵向上弦筋132固定在桁架130的顶部,使得每个纵向上弦筋132将同一列的桁架130连接起来;纵向下弦筋133穿过固定环131,将同一列的桁架130连接起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吊车起吊运输叠合楼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桁架130上焊点断裂、桁架130断裂的情况进而导致叠合楼板摔落技术问题,实现了使用吊车起吊运输叠合楼板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桁架130上焊点断裂、桁架130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叠合楼板摔落受损的可能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混凝土底板100,混凝土底板100中布设有纵向预应力筋110、横向预应力筋120和桁架130;所述横向预应力筋120数量为多个,多个横向预应力筋120沿着混凝土底板100的宽度方向均匀的埋设在混凝土底板100内,横向预应力筋120的长度大小不小于混凝土底板100的宽度大小;所述纵向预应力筋110数量为多个,多个纵向预应力筋110沿着混凝土底板100的长度方向均匀的埋设在混凝土底板100内,纵向预应力筋110的长度大小不小于混凝土底板100的长度大小;所述桁架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桁架130均匀的呈网格状分布在混凝土底板100上;所述桁架130底部预埋在混凝土底板100中,桁架130为倒V字型结构,材质为钢筋;每个所述桁架130的底部上固定有两个固定环131,固定环131的中心轴方向与纵向预应力筋110方向相同;所述桁架130上设有纵向上弦筋132和纵向下弦筋133,纵向上弦筋132暴露在混凝土底板100外;所述纵向上弦筋132、纵向下弦筋133和纵向预应力筋110三者方向相同;所述纵向上弦筋132和纵向下弦筋133两者的长度相同且不大于混凝土底板100的长度;所述纵向上弦筋132数量为多个,纵向上弦筋132固定在桁架130的顶部,使得每个纵向上弦筋132将同一列的桁架130连接起来;所述固定环131的内直径与纵向下弦筋133的直径相等;所述纵向下弦筋133的数量为多个,纵向下弦筋133穿过固定环131,将同一列的桁架130连接起来。
优选的,所述纵向上弦筋132的直径不小于10毫米,纵向下弦筋133的直径不小于10毫米;所述纵向预应力筋110和横向预应力筋120两者的直径均不小于8毫米。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叠合楼板制备装置,该叠合楼板制备装置包括框架200、混凝土槽300、落料管道400和压料装置500;所述框架200包括基座210、支架211、模框220、电动滑块组230和工作板240;所述基座210形状为长方形,支架211固定在基座210上;所述模框220安装在基座210上;所述电动滑块组2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动滑块组230对称布置在模框220的两侧,电动滑块组230的两端通过支架211安装在基座210上方且电动滑块组230的长度方向与模框220的长度方向相同,使得电动滑块组230上的滑块的移动方向与模框220的长度方向相同;两个所述电动滑块组230中间设置有长方形的工作板240且工作板24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电动滑块组230上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框架200还包括下压板250;所述下压板250位于工作板240正上方,下压板250和工作板240之间固定有顶升弹簧251;所述下压板250上开设有多个圆形口,落料管道400穿过圆形口且落料管道400的外直径大小小于圆形口的直径大小;所述下压板250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252,连接杆252与落料管道400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混凝土槽300整体为上方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混凝土槽300的宽度值与两个电动滑块组230之间的最短距离值大小相等;所述落料管道400为多个,多个落料管道400沿着混凝土槽300的宽度方向固定在工作板240上;所述落料管道400为管形,落料管道400远离工作板240的一端与混凝土槽300的壳体310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槽300内部与落料管道400连通且落料管道400穿过工作板240,使得混凝土槽300内部的混凝土能够通过落料管道400落入工作板240下方的模框220中。
所述工作板240底面还设置有振动组件和抚平组件,振动组件对模框220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抚平组件对模框220内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抚平,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落料管道400包括旋转架410和内筒420;所述内筒420为上端开口的中空圆柱,落料管道400套在内筒420外且落料管道400的内壁与内筒420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420的高度为落料管道400高度的四分之三;所述旋转架410的整体形状为管形,旋转架410的内径和外径与内筒420的内径和外径相同;所述旋转架410的顶面与内筒420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架410包括复位弹簧412和支撑块413;所述旋转架410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绳槽和弹簧槽;所述绳槽内设置有拉绳411,拉绳411远离连接杆252的一端固定在绳槽内远离连接杆252的一端,拉绳411靠近连接杆252的一端沿着绳槽延伸并穿过落料管道400固定在连接杆252上远离下压板250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412靠近连接杆252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槽内靠近连接杆252的一端,复位弹簧412远离连接杆252的一端沿着弹簧槽延伸并固定在落料管道400的内壁上;所述内筒420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方形的开合板421,两个开合板421上靠近的一侧抵在一起,互相远离的一侧均铰接在内筒420的底面上,使得两个开合板421组成正方形的下料闸门,且该正方形的大小与落料管道400横截面圆的内接正方形大小相同;所述落料管道400内壁上固定有支撑块413,支撑块413的顶面与内筒420的底面滑动连接,使得内筒420不会发生上下偏移;所述旋转架410上还设置有四个限位块414;所述限位块414的高度与旋转架410的高度相同,四个限位块414均匀的固定在旋转架410的内壁上且四个限位块414分别抵靠在下料闸门的四个顶角上,使得下料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连接杆252下移拉动拉绳411时,拉绳411带动旋转架410旋转,进而使四个限位块414不再抵靠在下料闸门上,使得下料闸门处于开启状态。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压料装置500包括定位杆510、横杆520、传动螺杆530、固定杆540、压板组件550和伸缩推杆560;所述定位杆510靠近落料管道400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槽300的壳体310内壁上,远离落料管道400的一端与横杆520固定连接,定位杆510的方向与落料管道400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定位杆510上远离定位杆510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螺杆530,传动螺杆530的方向与落料管道400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伸缩推杆560固定在混凝土槽300的壳体310上,伸缩推杆560为电伸缩杆,伸缩推杆560内部的双出轴电机561有上输出轴562和下输出轴563两个同步输出轴;所述上输出轴562穿过壳体310与传动螺杆530上远离定位杆510的一端固定连接,下输出轴563与上输出轴562的方向均与传动螺杆530的方向相同;所述下输出轴563与伸缩推杆560内部的内螺杆固定在一起,内螺杆在下输出轴563的驱动下使得伸缩推杆560伸长或收缩;所述固定杆540固定在横杆520和压板组件550之间;所述压板组件550整体为圆盘状,压板组件550包括固定压板551、活动压板552和压板轴553;所述固定压板551和活动压板552的形状均为圆盘状,压板轴553固定在固定压板551的底面中心且活动压板552通过压板轴553与固定压板551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压板552的底面上固定有搅拌杆554,搅拌杆554的方向与传动螺杆530的方向相同且搅拌杆554的长度等于落料管道400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固定压板551的直径与内筒420的内径相等;所述内筒420的内壁上开设有双线螺纹,活动压板552侧壁开设有与内筒420内壁上的双线螺纹对应的螺纹,使得压板组件550在传动螺杆530的带动下沿着内筒420的内壁靠近或远离旋转架410时,活动压板552能够在内筒420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伸缩推杆560处于初始状态时(此时伸缩推杆560长度值最小),伸缩推杆560与下压板250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活动压板552与落料管道400之间的最短距离,连接杆252的底面与旋转架410的底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伸缩推杆560处于初始状态时,下压板250与工作板240之间的最短距离值等于落料管道400高度值的二分之一,下压板250与工作板240之间的最短距离值介于旋转架410截面圆的周长值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伸缩推杆560伸长的同时通过传动螺杆530带动横杆520下移,当伸缩推杆560的底面与下压板250的顶面接触时,压板组件550将混凝土槽300内的混凝土压入内筒420中;所述伸缩推杆560继续伸长,使下压板250朝着工作板240移动,使得活动压板552沿着内筒420内壁上的双线螺纹下压并带动搅拌杆554旋转,此时连接杆252拉动拉绳411使得内筒420底面上的开合板421打开,内筒420内的混凝土经搅拌杆554搅拌后落到模框220内。
采用上述叠合楼板制备装置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进行制备时,具体步骤如下:
S1:骨架放置:首先在模框220内涂抹上隔离剂,然后将预制叠合楼板的纵向预应力筋110、横向预应力筋120、桁架130、纵向上弦筋132和纵向下弦筋133放置固定在模框220内,之后通过电动滑块组230将工作板240移动至模框220的右侧上方,将混凝土槽300内装满混凝土浆液;
S2:混凝土落料:完成骨架固定后,通过电动滑块组230带动工作板240向左侧间歇移动,之后通过伸缩推杆560进行间歇下压,使得开合板421进行间歇开合,进而使得混凝土槽300内的混凝土通过落料管道400均匀铺撒在模框220内;
S3:混凝土振荡:完成混凝土落料后,通过振动组件对模框220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动,可以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现象,以提高其强度;
S4:表面抚平:完成混凝土振荡后,通过抚平组件对预制叠合楼板的顶端混凝土表面进行抚平,保证楼板表面的平整度;
S5:混凝土养护:按需向浇筑好的混凝土均匀洒水做养护处理;
S6:叠合楼板储存:起吊脱底模并堆叠,将制备好的叠合楼板吊起与模框220脱离,运至储存点。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实现了使用吊车起吊运输叠合楼板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桁架130上焊点断裂、桁架130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叠合楼板摔落受损的可能性的技术效果;通过叠合楼板制备装置上的落料管道400和压料装置500,使得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能够进行均匀等量的间歇落料,使得混凝土铺撒均匀,降低了出现厚度不一的预制楼板的次品率,并且浇注过程中通过控制伸缩推杆560的伸缩状态就能自动压料、落料,操作较为简便。
实施例二
上述实施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发现,由于压板组件550的阻碍,混凝土槽300中的混凝土不能较快的流动到压板组件550下方,需要人工辅助将混凝土推至压板组件550下方,劳动强度大;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槽300进行一定的优化。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混凝土槽300上设置有多个转轴320,转轴320埋设在混凝土槽300的壳体310内;所述转轴320的方向与混凝土槽300的宽度方向相同,转轴320穿过壳体310且每个转轴320的顶端都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340,驱动电机340固定在壳体310上,驱动电机340的输出端带动转轴320转动;所述壳体310上开设有多个壳体开口311,多个壳体开口311沿着转轴320分布;每个所述壳体开口311内设置有两个挤压扇叶330,两个挤压扇叶330成中心对称的固定在转轴320上;所述挤压扇叶330的宽度等于壳体开口311的宽度;所述落料管道400的顶面与靠近落料管道400的壳体开口311之间的最短垂直距离值等于混凝土槽300高度值的三分之一;所述壳体310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弹性隔膜312,弹性隔膜312与壳体开口311一一对应;所述弹性隔膜312固定在壳体开口311的边缘,使得混凝土槽300内部的混凝土不会通过壳体开口311流出;所述壳体310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敲击锤350,敲击锤350与壳体开口311一一对应;所述敲击锤350包括锤杆351、锤头352和拉簧353;所述锤杆351靠近落料管道400的一端铰接在壳体310外壁上,远离落料管道400的一端与锤头352固定连接;所述锤头352上固定有两根拉簧353,拉簧353远离锤头35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310外壁上;所述锤杆351的方向与混凝土槽300的高度方向相同,且锤杆351位于壳体开口311上远离压料装置500的一端;所述壳体310内壁上还设置有挤压气囊360;所述挤压气囊360位于壳体开口311下方,挤压气囊360沿着壳体310的内侧壁的下三分之一部位分布;所述挤压气囊360固定在壳体310的内侧壁上,挤压气囊360的整体形状为环形,挤压气囊360充气时朝着压料装置500的方向膨胀。
优选的,所述挤压气囊360的材质为软质橡胶。
进一步的,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壳体310内部中空,中空的空间为气腔314;所述气腔314与挤压气囊360内部相连通,挤压气囊360内部空间和气腔314组成密闭的空间;所述壳体310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压气滑块313,压气滑块313的数量为壳体开口311数量的两倍;所述压气滑块313位于转轴320的正上方或者正下方,压气滑块313穿过壳体310,压气滑块313远离转轴320的一端位于气腔314内,靠近转轴320的一端位于壳体开口311内;所述压气滑块313的宽度与壳体开口311的宽度相等。
如图12和图14所示,所述驱动电机340驱动转轴320转动时,转轴320带动挤压扇叶330转动,挤压扇叶330转动时将混凝土槽300内的混凝土朝着挤压气囊360方向挤压;所述挤压扇叶330转动过程中将锤杆351顶起,此时敲击锤350在挤压扇叶330和拉簧353的作用下不断地敲击壳体310,使得混凝土槽300内的混凝土受到振动后朝挤压气囊360方向移动,挤压扇叶330转动过程中会间歇的挤压压气滑块313,压气滑块313受到挤压后滑动到气腔314内部,气腔314内的一部分气体进入挤压气囊360使得挤压气囊360膨胀,膨胀的挤压气囊360将混凝土朝着落料管道400方向挤压。
进一步的,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挤压气囊360内设置有内气囊370;所述内气囊360固定在壳体310上;所述壳体310上设置有输气导管371,输气导管371穿过壳体310与内气囊360内部连通;所述输气导管371远离内气囊360的一端连接有气泵,气泵固定在壳体310上;所述气泵通过输气导管371向内气囊360内部充气,改变内气囊360的大小进而控制挤压气囊360的初始体积大小;所述挤压气囊360膨胀后,在气压的挤压下,挤压气囊360表面形成多个凸块,凸块的形状为铲形且凸块朝落料管道400方向倾斜,能够进一步的将混凝土向落料管道400位置挤压。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设置挤压扇叶330、敲击锤350和挤压气囊360,实现了混凝土槽300中的混凝土能较快的流动到压板组件550下方,不需要人工辅助将混凝土推至压板组件550下方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挤压气囊360和内气囊370,能够根据需求控制挤压气囊360的初始体积大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混凝土底板(100),混凝土底板(100)中均匀布设有纵向预应力筋(110)、横向预应力筋(120)和桁架(130),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桁架(130)均匀的呈网格状分布在混凝土底板(100)上;
所述桁架(130)底部预埋在混凝土底板(100)中,桁架(130)为倒V字型结构,材质为钢筋;
所述桁架(130)的底部上固定有两个固定环(131),固定环(131)的中心轴方向与纵向预应力筋(110)方向相同;
所述桁架(130)上设有纵向上弦筋(132)和纵向下弦筋(133);
所述纵向上弦筋(132)数量为多个,纵向上弦筋(132)固定在桁架(130)的顶部,使得每个纵向上弦筋(132)将同一列的桁架(130)连接起来;
所述固定环(131)的内直径与纵向下弦筋(133)的直径相等;
所述纵向下弦筋(133)的数量为多个,纵向下弦筋(133)穿过固定环(131),将同一列的桁架(130)连接起来;
所述混凝土底板(100)由叠合楼板制备装置浇筑混凝土制备而成;
所述叠合楼板制备装置包括框架(200)、混凝土槽(300)和落料管道(400);
所述框架(200)包括基座(210)、模框(220)、两个电动滑块组(230)、工作板(240)、下压板(250)和固定在基座(210)上的支架(211);
所述模框(220)安装在基座(210)上;
所述电动滑块组(230)对称布置在模框(220)的两侧上方,电动滑块组(230)的两端通过支架(211)安装在基座(210)上方且电动滑块组(230)的长度方向与模框(220)的长度方向相同;
两个所述电动滑块组(230)中间设置有工作板(240),工作板(24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电动滑块组(230)上的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下压板(250)位于工作板(240)正上方,下压板(250)和工作板(240)之间固定有顶升弹簧(251);
所述下压板(250)上开设有多个圆形口,多个落料管道(400)穿过圆形口固定在工作板(240)上;
所述落料管道(400)为管形,落料管道(400)远离工作板(240)的一端与混凝土槽(300)的壳体(310)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下压板(250)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252);
所述落料管道(400)包括旋转架(410)和内筒(420),落料管道(400)套接在内筒(420)外;
所述旋转架(410)的整体形状为管形,旋转架(410)的顶面与内筒(420)的底面滑动连接,旋转架(410)包括复位弹簧(412)和支撑块(413);
所述旋转架(410)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绳槽和弹簧槽;
所述绳槽内设置有拉绳(411),拉绳(411)远离连接杆(252)的一端固定在绳槽内远离连接杆(252)的一端,拉绳(411)靠近连接杆(252)的一端沿着绳槽延伸并穿过落料管道(400)固定在连接杆(252)上远离下压板(250)的一端;
所述复位弹簧(412)靠近连接杆(252)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槽内靠近连接杆(252)的一端,复位弹簧(412)远离连接杆(252)的一端沿着弹簧槽延伸并固定在落料管道(400)的内壁上;
所述内筒(420)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方形的开合板(421),两个开合板(421)上靠近的一侧抵在一起,互相远离的一侧均铰接在内筒(420)的底面上,使两个开合板(421)组成正方形的下料闸门;
所述落料管道(400)内壁上固定有支撑块(413),支撑块(413)的顶面与内筒(420)的底面滑动连接;
所述旋转架(410)的内壁上均匀固定有四个限位块(414),四个限位块(414)分别抵靠在下料闸门的四个顶角上;
所述叠合楼板制备装置还包括压料装置(500);
所述压料装置(500)包括定位杆(510)、横杆(520)、传动螺杆(530)、固定杆(540)、压板组件(550)和伸缩推杆(560);
所述定位杆(510)靠近落料管道(400)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槽(300)的壳体(310)内壁上,远离落料管道(400)的一端与横杆(520)固定连接;
所述横杆(520)上远离定位杆(510)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螺杆(530);
所述伸缩推杆(560)固定在混凝土槽(300)的壳体(310)上,伸缩推杆(560)为电伸缩杆,伸缩推杆(560)内部的双出轴电机(561)有上输出轴(562)和下输出轴(563)两个同步输出轴;
所述上输出轴(562)穿过壳体(310)与传动螺杆(530)上远离横杆(520)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下输出轴(563)与伸缩推杆(560)内部的内螺杆固定在一起,内螺杆在下输出轴(563)的驱动下使得伸缩推杆(560)伸长或收缩;
所述固定杆(540)固定在横杆(520)和压板组件(550)之间;
所述压板组件(550)包括固定压板(551)、活动压板(552)和压板轴(553);
所述固定压板(551)和活动压板(552)的形状均为圆盘状,压板轴(553)固定在固定压板(551)的底面中心且活动压板(552)通过压板轴(553)与固定压板(551)转动连接;
所述活动压板(552)的底面上固定有搅拌杆(554),搅拌杆(554)的方向与传动螺杆(530)的方向相同;
所述内筒(420)的内壁上开设有双线螺纹,活动压板(552)侧壁开设有与内筒(420)内壁上的双线螺纹对应的螺纹;
所述伸缩推杆(560)伸长的同时通过传动螺杆(530)带动横杆(520)下移,当伸缩推杆(560)的底面与下压板(250)的顶面接触时,压板组件(550)将混凝土槽(300)内的混凝土压入内筒(420)中;
所述伸缩推杆(560)继续伸长,使下压板(250)朝着工作板(240)移动,使得活动压板(552)沿着内筒(420)内壁上的双线螺纹下压并带动搅拌杆(554)旋转,此时连接杆(252)拉动拉绳(411)使得内筒(420)底面上的开合板(421)打开,内筒(420)内的混凝土经搅拌杆(554)搅拌后落到模框(22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槽(300)上设置有多个转轴(320);
所述转轴(320)的方向与混凝土槽(300)的宽度方向相同,转轴(320)穿过壳体(310)且每个转轴(320)的顶端都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340),驱动电机(340)固定在壳体(310)上;
所述壳体(310)上开设有多个沿着转轴(320)路径分布的壳体开口(311);
所述壳体开口(311)内设有两个挤压扇叶(330),两个挤压扇叶(330)成中心对称的固定在转轴(320)上;
所述壳体开口(311)上固定有弹性隔膜(312),使得混凝土槽(300)内部的混凝土不会通过壳体开口(311)流出;
所述壳体(310)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敲击锤(350),敲击锤(350)包括锤杆(351)、锤头(352)和拉簧(353);
所述锤杆(351)靠近落料管道(400)的一端铰接在壳体(310)外壁上,远离落料管道(400)的一端与锤头(352)固定连接,锤头(352)上固定有两根拉簧(353),拉簧(353)远离锤头(35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310)外壁上;
所述锤杆(351)的方向与混凝土槽(300)的高度方向相同,锤杆(351)位于壳体开口(311)上远离压料装置(500)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0)内壁上还设置有挤压气囊(360);
所述挤压气囊(360)位于壳体开口(311)下方,挤压气囊(360)固定在壳体(310)的内侧壁上;
所述挤压气囊(360)的整体形状为环形,挤压气囊(360)充气时朝着压料装置(500)的方向膨胀;
所述挤压气囊(360)的材质为软质橡胶;
所述壳体(310)内部中空,中空的空间为气腔(314);
所述气腔(314)与挤压气囊(360)内部相连通,挤压气囊(360)内部空间和气腔(314)组成密闭的空间;
所述壳体(310)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压气滑块(313),压气滑块(313)的数量为壳体开口(311)数量的两倍;
所述压气滑块(313)位于转轴(320)的正上方或者正下方,压气滑块(313)穿过壳体(310),压气滑块(313)远离转轴(320)的一端位于气腔(314)内,靠近转轴(320)的一端位于壳体开口(311)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气囊(360)内设置有内气囊(370);
所述内气囊(370)固定在壳体(310)上;
所述壳体(310)上设置有输气导管(371),输气导管(371)穿过壳体(310)与内气囊(370)内部连通;
所述输气导管(371)远离内气囊(370)的一端连接有气泵,气泵固定在壳体(310)上;
所述气泵通过输气导管(371)向内气囊(370)内部充气,改变内气囊(370)的大小进而控制挤压气囊(360)的初始体积大小;
所述挤压气囊(360)膨胀后,在气压的挤压下,挤压气囊(360)表面形成多个凸块,凸块的形状为铲形,能够进一步的将混凝土向落料管道(400)位置挤压。
5.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配套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以下步骤:
S1:骨架放置:首先在模框(220)内涂抹上隔离剂,然后将预制叠合楼板的纵向预应力筋(110)、横向预应力筋(120)、桁架(130)、纵向上弦筋(132)和纵向下弦筋(133)放置固定在模框(220)内,之后通过电动滑块组(230)将工作板(240)移动至模框(220)的右侧上方,将混凝土槽(300)内装满混凝土浆液;
S2:混凝土落料:完成骨架固定后,通过电动滑块组(230)带动工作板(240)向左侧间歇移动,之后通过伸缩推杆(560)进行间歇下压,使得开合板(421)进行间歇开合,进而使得混凝土槽(300)内的混凝土通过落料管道(400)均匀铺撒在模框(220)内;
S3:混凝土振荡:完成混凝土落料后,通过固定在工作板(240)上的振动组件对模框(220)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动,可以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现象,以提高其强度;
S4:表面抚平:完成混凝土振荡后,通过固定在工作板(240)上的抚平组件对预制叠合楼板的顶端混凝土表面进行抚平,保证楼板表面的平整度;
S5:混凝土养护:按需向浇筑好的混凝土均匀洒水做养护处理;
S6:叠合楼板储存:起吊脱底模并堆叠,将制备好的叠合楼板吊起与模框(220)脱离,运至储存点。
CN202310329631.7A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 Active CN116044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9631.7A CN116044073B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9631.7A CN116044073B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4073A CN116044073A (zh) 2023-05-02
CN116044073B true CN116044073B (zh) 2023-07-07

Family

ID=86118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9631.7A Active CN116044073B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4407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4896B1 (ko) * 2014-02-26 2014-09-26 주식회사 덕신하우징 탈형 데크 스페이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데크플레이트
CN110725456A (zh) * 2019-11-01 2020-01-24 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叠合楼板
CN111037708B (zh) * 2019-12-30 2020-09-11 山东鸿琨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楼板制备工艺
CN212641878U (zh) * 2020-03-30 2021-03-02 孟凡林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底板
CN114075853A (zh) * 2020-08-15 2022-02-22 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砼预应力叠合用底板
CN213682725U (zh) * 2020-09-08 2021-07-13 江苏力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CN112252561B (zh) * 2020-09-21 2022-03-18 山东汇富建设集团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楼板、侧面成型用的弧形侧模及叠合楼板的制备方法
CN112761289A (zh) * 2021-01-21 2021-05-07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底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06226B (zh) * 2021-03-31 2022-10-28 安吉长虹制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链条链片淬火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4073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57106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лых бетон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CN110303593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US3078539A (en) Concrete pipe moulding apparatus
RU2005121268A (ru) Способ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опор в грунте и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опоры
CN110043025B (zh) 一种旋转控制整体支脱模方法及其机械系统
CN112976295B (zh)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管桩制作方法
CN113685185B (zh) 竖井混凝土衬砌悬吊缩口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04372947A (zh) 一种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
CN1863654A (zh) 长混凝土制品的立式模制
CN111946055B (zh) 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CN104760134B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免离心的制造方法
CN116044073B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09339089A (zh) 一种杯口独立基础杯芯成型方法
CN103934897A (zh) 一种可收缩排烟排气管道内模装置
CN213115482U (zh) 一种用于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
CN104453217A (zh) 一种电梯井整体模板升模施工方法
CN113478638B (zh) 用于制造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的设备
CN211993468U (zh) 一种预制桥梁梁板专用成型模具
CN206667749U (zh) 一种用于矩形立柱浇筑的模板系统
CN114012887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的浇筑方法及装置
CA2299487C (en) Collapsible mandrel
CN221160811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振实装置
CN216372729U (zh) 用于管状砼结构的施工装置
CN219686031U (zh) 一种预制空心柱浇注模具
CN114439222B (zh) 一种混凝土圆柱的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