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43371A - 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43371A
CN116043371A CN202211714029.7A CN202211714029A CN116043371A CN 116043371 A CN116043371 A CN 116043371A CN 202211714029 A CN202211714029 A CN 202211714029A CN 116043371 A CN116043371 A CN 116043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ashmere
unit
roller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40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连海
吕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Weilisi Cashmer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Weilisi Cashmer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Weilisi Cashmer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Weilisi Cashmer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40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3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43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3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9/00Opening or cleaning fibres, e.g. scutching 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1/00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e.g.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9/00Opening or cleaning fibres, e.g. scutching cotton
    • D01G9/14Detail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9/00Opening or cleaning fibres, e.g. scutching cotton
    • D01G9/14Detail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 D01G9/16Feed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 D01H1/24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twisting or spinning arrangements, e.g. spin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36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e.g. building motions, e.g. control for the traversing stroke of ring rails; Stopping ring rails in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涉及羊绒纺纱技术领域,包括喂毛斗、开松单元、梳理单元、加捻单元、收线架,喂毛斗和开松单元上端紧固连接,开松单元和地面紧固连接,梳理单元设置在开松单元一侧,加捻单元设置在梳理单元远离开松单元的一侧,收线架设置在加捻单元远离梳理单元的一侧。本发明的开松单元利用豪猪打手的拍打配合气流穿透引导,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开松效果和杂质分离效果,气流的导向一方面对杂质的分离产生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还对羊绒的排出产生导向作用。分离的杂质被输送带分隔,避免了羊绒的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羊绒纺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羊绒是指生长在山羊外表皮的细绒,是人类能够利用的所有纺织原料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又被称为“软黄金”,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但现有的羊绒纺纱设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未能达到使用需求,无法充分体现羊绒的非凡价值。
常规的羊绒纺纱设备在输送羊绒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羊绒纠缠的情况,纠缠状态下的羊绒进行加捻会导致羊绒线粗细不均匀,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羊绒制品的价值。
在进行羊绒开松的过程中,羊绒内部混杂的杂质难以去除,多数设备内部杂质去除后和后续的羊绒仍然处于同一空间,在不间断的加工过程中,后续的羊绒容易被积攒的杂质污染物二次污染,不利于提升羊绒的品质。
通常机械设备加工的羊绒线在收卷时会进行多条线的同步收卷,但由于原材料和加工过程中的区别,不同的羊绒线在收卷的过程中会出现张力差异,某段羊绒容易出现过长或过短的情况,进而导致多条羊绒线无法同步收卷,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收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包括喂毛斗、开松单元、梳理单元、加捻单元、收线架,喂毛斗和开松单元上端紧固连接,开松单元和地面紧固连接,梳理单元设置在开松单元一侧,加捻单元设置在梳理单元远离开松单元的一侧,收线架设置在加捻单元远离梳理单元的一侧。喂毛斗将羊绒输送到开松单元中,经过开松的羊绒被送入梳理单元,梳理完毕后的羊绒线被送入加捻单元,多条羊绒线同步加捻后送入收线架被同步收卷。本发明的开松单元利用豪猪打手的拍打配合气流穿透引导,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开松效果和杂质分离效果,气流的导向一方面对杂质的分离产生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还对羊绒的排出产生导向作用。分离的杂质被输送带分隔,避免了羊绒的二次污染。
进一步的,开松单元包括给绒罗拉、开松箱、开松辊、豪猪打手、尘棒、出绒口,开松箱和地面紧固连接,开松箱内部设置有上仓室、下仓室,尘棒设置在上仓室、下仓室的分界线上,给绒罗拉设置在上仓室入口处,上仓室入口和喂毛斗相联通,开松辊设置在上仓室内部,豪猪打手和开松辊紧固连接,豪猪打手设置有多组,多组豪猪打手环绕开松辊均匀分布,尘棒也设置有多组,多组尘棒将开松辊下侧包围,出绒口和上仓室远离喂毛斗的一端联通,尘棒从靠近喂毛斗一端到靠近出绒口一端的间距逐渐变小。给绒罗拉将羊绒输入到开松箱内部上仓室,开松辊具有动力机构,可带动豪猪打手转动,羊绒被沿着尘棒和开松辊之间的间隙输送,从出绒口排出,在此过程中,豪猪打手不断拍打羊绒表面,羊绒中的杂质灰尘被豪猪打手拍打脱落,掉入下仓室,羊绒本身被豪猪打手拍打的更松散。随着拍打的进行,羊绒间的松散度增加,羊绒相互间的联结力减小,为了避免羊绒落入到下仓室中,不断将尘棒的间距调小。本发明通过开松单元实现了持续输送羊绒的同时对羊绒的不间断拍打,一方面将羊绒内部的杂质排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羊绒的蓬松度,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羊绒质量。
进一步的,开松单元还包括气流部件,气流部件包括气流泵、输送带、挡风板、进风口、排风管,气流泵嵌入开松箱内部,气流泵的输入口和进风口联通,进风口设置在下仓室侧壁上,进风口处设置有滤网,气流泵的输出口和排风管联通,排风管远离气流泵的一端和上仓室靠近出绒口的一端联通,输送带和下仓室侧壁紧固连接,挡风板和输送带紧固连接,下仓室底部设置有扩展仓,输送带位于扩展仓内,输送带两端和扩展仓的高度差等于挡风板的高度,输送带一端靠近进风口。气流泵从给绒罗拉处引入气流,从出绒口处排出气流,气流引导了羊绒的输入路径,另一方面,气流在尘棒位置处穿过羊绒层,进入下仓室,此位置处羊绒被豪猪打手拍打,杂质被排出,气流的穿透一方面增加了除杂效果,另一方面还对除去的杂质起到了导流效果,气流最终在进风口处进入气流泵,杂质被滤网隔绝,杂质下落到输送带上,输送带表面气流也受到进风口位置的移动,向进风口移动,挡风板被向进风口一侧推动,输送带开始转动,杂质被倒入扩展仓底部,和下仓室上层被隔绝。本发明的开松单元利用豪猪打手的拍打配合气流穿透引导,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开松效果和杂质分离效果,气流的导向一方面对杂质的分离产生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还对羊绒的排出产生导向作用。分离的杂质被输送带分隔,避免了羊绒的二次污染。
进一步的,梳理单元包括粗梳机、精梳机、并条机,粗梳机设置在开松单元靠近出绒口的一侧,精梳机设置在粗梳机远离开松单元的一侧,并条机设置在精梳机远离粗梳机的一侧。粗梳机、精梳机、并条机均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经过开松处理的羊绒被输入到粗梳机中,进行初步梳理后送入到精梳机,精细梳理后输入到并条机中,对单条羊绒线的均匀度进行平衡,从并条机中输出多条未加捻的均匀羊绒线。本发明设置的梳理单元避免了羊绒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提前缠绕的情况,保证了每一根纺线羊绒量的均匀,提升了纺纱质量。
进一步的,加捻单元包括主机台、封闭罩、输送罗拉、加捻筒、外齿轮、传动齿轮、驱动电机,主机台和地面紧固连接,封闭罩和主机台紧固连接,输送罗拉分两组,两组输送罗拉分别设置在主机台上方两侧,加捻筒设置在两组输送罗拉中间位置,加捻筒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和主机台紧固连接,加捻筒和支架转动连接,外齿轮和加捻筒紧固连接,传动齿轮和外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两侧设置有第二支架,加捻筒、传动齿轮设置有多组,多组外齿轮、传动齿轮间隔分布,多组外齿轮、传动齿轮依次啮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主机台最边缘位置的传动齿轮紧固连接,驱动电机和主机台紧固连接。多条羊绒线分别送不同的输送罗拉处,以送入不同的加捻筒,每个加捻筒对单根羊绒线进线旋转加捻,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和外齿轮依次传递转动,多个加捻筒实现了同步转动,多根加捻线从另一组输送罗拉处输出加捻单元。
进一步的,加捻筒内部设置有夹持轮,夹持轮有两组,两组夹持轮相对设置,夹持轮和加捻筒内壁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夹持轮将羊绒夹持,随着加捻筒的转动,羊绒被加捻,但在夹持的同时,夹持轮可同步转动,羊绒可以沿轴向自由的在加捻筒内部移动,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羊绒加捻过程中的轴向移动阻力。
进一步的,收线架包括收线辊、安装架、转动电机、平移板、电动缸、收线套,收线辊和安装架转动连接,转动电机和安装架紧固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收线辊紧固连接,平移板和地面紧固连接,安装架和平移板滑动连接,电动缸和平移板紧固连接,电动缸的输出轴和安装架紧固连接,收线套和收线辊转动连接,收线套设置有多组,多组收线套沿着收线辊均匀分布,收线套两侧设置有挡气板,收线辊表面设置有倾斜出气孔,收线辊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进气盘,旋转进气盘和外部压缩空气管道联通。旋转进气盘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旋转分气盘将外部压缩空气输入旋转状态下的收线辊内部,压缩空气从各个倾斜出气孔不断喷出,倾斜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挡气板,倾斜出气孔和挡气板均呈现环形分布设置多组。在进行收卷时,收线辊在转动电机带动下转动,电动缸带动安装架来回平移,以配合绕线过程的顺利完成,倾斜出气孔提供的推力和收卷的线张力相对应,线张力的稳定区域位于相邻的两块挡气板之间,在线张力较大时,挡气板被拉扯的更靠近相邻的倾斜出气孔,当线张力较小时,挡气板被倾斜出气孔推向远处。在出现单条线加捻后长度超过其它线时,该线在统一收卷的过程中无法有效收卷,此时线上张力低于最小值,挡气板被倾斜出气孔推动越过极限位置,进入下一个倾斜出气孔的范围,在持续的气流推动过程中,收线套以超过收线辊的速度转动,将羊绒线超出的部分收卷,在出现单条现价年后长度短于其它线时,线张力超过最大值,挡气板会进入前一个倾斜出气孔的范围,推力范围被重置,该过程重复,知道羊绒线短的部分被补偿完毕。本发明通过气动推力校核各个收线套的收卷张力,保证了在统一收卷的同时,单线的张力差异仍然能够被及时调整,分段设置的气动推力,避免了在线长短缺部分补偿过程中张力的不断堆积,使得进行张力调整的过程中,羊绒线的收卷张力始终处于规范值得范围内,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收卷安全性。
进一步的,喂毛斗包括支撑架、送料管、集中斗、入料辊,支撑架下端和开松箱外侧壁紧固连接,支撑架上端和集中斗紧固连接,集中斗和送料管紧固连接,送料管远离集中斗的一端和开松箱连接,集中斗内部设置有一对入料辊,一对入料辊和集中斗转动连接,入料辊一侧设置有驱动单元。入料辊的驱动单元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驱动单元可驱动入料辊持续相对转动,送入集中斗的羊绒被入料辊持续向下按压,当羊绒到达一定密度后会推动下方的羊绒向送料管内移动,送料管中的羊绒被送入开松单元进行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开松单元利用豪猪打手的拍打配合气流穿透引导,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开松效果和杂质分离效果,气流的导向一方面对杂质的分离产生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还对羊绒的排出产生导向作用。分离的杂质被输送带分隔,避免了羊绒的二次污染。本发明设置的梳理单元避免了羊绒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提前缠绕的情况,保证了每一根纺线羊绒量的均匀,提升了纺纱质量。本发明通过夹持轮将羊绒夹持,随着加捻筒的转动,羊绒被加捻,但在夹持的同时,夹持轮可同步转动,羊绒可以沿轴向自由的在加捻筒内部移动,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羊绒加捻过程中的轴向移动阻力。本发明通过气动推力校核各个收线套的收卷张力,保证了在统一收卷的同时,单线的张力差异仍然能够被及时调整,分段设置的气动推力,避免了在线长短缺部分补偿过程中张力的不断堆积,使得进行张力调整的过程中,羊绒线的收卷张力始终处于规范值得范围内,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收卷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开松单元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开松过程工作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加捻单元和收线架侧剖图;
图6是本发明的加捻筒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加捻单元和收线架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收线辊、收线套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倾斜出气孔、挡气板工作原理图;
图中:1-喂毛斗、11-支撑架、12-送料管、13-集中斗、14-入料辊、2-开松单元、21-给绒罗拉、22-开松箱、23-开松辊、24-豪猪打手、25-尘棒、26-出绒口、27-气流部件、271-气流泵、272-输送带、273-挡风板、274-进风口、275-排风管、3-梳理单元、31-粗梳机、32-精梳机、33-并条机、4-加捻单元、41-主机台、42-封闭罩、43-输送罗拉、44-加捻筒、45-外齿轮、46-传动齿轮、47-驱动电机、48-夹持轮、5-收线架、51-收线辊、52-安装架、53-转动电机、54-平移板、55-电动缸、56-收线套、57-挡气板、58-倾斜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包括喂毛斗1、开松单元2、梳理单元3、加捻单元4、收线架5,喂毛斗1和开松单元2上端紧固连接,开松单元2和地面紧固连接,梳理单元3设置在开松单元2一侧,加捻单元4设置在梳理单元3远离开松单元2的一侧,收线架5设置在加捻单元4远离梳理单元3的一侧。喂毛斗1将羊绒输送到开松单元2中,经过开松的羊绒被送入梳理单元3,梳理完毕后的羊绒线被送入加捻单元4,多条羊绒线同步加捻后送入收线架5被同步收卷。本发明的开松单元2利用豪猪打手的拍打配合气流穿透引导,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开松效果和杂质分离效果,气流的导向一方面对杂质的分离产生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还对羊绒的排出产生导向作用。分离的杂质被输送带分隔,避免了羊绒的二次污染。
如图2-图4所示,开松单元2包括给绒罗拉21、开松箱22、开松辊23、豪猪打手24、尘棒25、出绒口26,开松箱22和地面紧固连接,开松箱22内部设置有上仓室、下仓室,尘棒25设置在上仓室、下仓室的分界线上,给绒罗拉21设置在上仓室入口处,上仓室入口和喂毛斗1相联通,开松辊23设置在上仓室内部,豪猪打手24和开松辊23紧固连接,豪猪打手24设置有多组,多组豪猪打手24环绕开松辊23均匀分布,尘棒25也设置有多组,多组尘棒25将开松辊23下侧包围,出绒口26和上仓室远离喂毛斗1的一端联通,尘棒25从靠近喂毛斗1一端到靠近出绒口26一端的间距逐渐变小。给绒罗拉21将羊绒输入到开松箱22内部上仓室,开松辊23具有动力机构,可带动豪猪打手24转动,羊绒被沿着尘棒25和开松辊23之间的间隙输送,从出绒口排出,在此过程中,豪猪打手24不断拍打羊绒表面,羊绒中的杂质灰尘被豪猪打手24拍打脱落,掉入下仓室,羊绒本身被豪猪打手24拍打的更松散。随着拍打的进行,羊绒间的松散度增加,羊绒相互间的联结力减小,为了避免羊绒落入到下仓室中,不断将尘棒的间距调小。本发明通过开松单元2实现了持续输送羊绒的同时对羊绒的不间断拍打,一方面将羊绒内部的杂质排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羊绒的蓬松度,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羊绒质量。
如图2-图4所示,开松单元2还包括气流部件27,气流部件27包括气流泵271、输送带272、挡风板273、进风口274、排风管275,气流泵271嵌入开松箱22内部,气流泵271的输入口和进风口274联通,进风口274设置在下仓室侧壁上,进风口274处设置有滤网,气流泵271的输出口和排风管275联通,排风管275远离气流泵271的一端和上仓室靠近出绒口26的一端联通,输送带272和下仓室侧壁紧固连接,挡风板273和输送带272紧固连接,下仓室底部设置有扩展仓,输送带272位于扩展仓内,输送带272两端和扩展仓的高度差等于挡风板273的高度,输送带272一端靠近进风口274。气流泵271从给绒罗拉21处引入气流,从出绒口26处排出气流,气流引导了羊绒的输入路径,另一方面,气流在尘棒25位置处穿过羊绒层,进入下仓室,此位置处羊绒被豪猪打手24拍打,杂质被排出,气流的穿透一方面增加了除杂效果,另一方面还对除去的杂质起到了导流效果,气流最终在进风口处进入气流泵271,杂质被滤网隔绝,杂质下落到输送带上,输送带表面气流也受到进风口位置的移动,向进风口移动,挡风板被向进风口一侧推动,输送带开始转动,杂质被倒入扩展仓底部,和下仓室上层被隔绝。本发明的开松单元2利用豪猪打手24的拍打配合气流穿透引导,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开松效果和杂质分离效果,气流的导向一方面对杂质的分离产生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还对羊绒的排出产生导向作用。分离的杂质被输送带分隔,避免了羊绒的二次污染。
如图1所示,梳理单元3包括粗梳机31、精梳机32、并条机33,粗梳机31设置在开松单元2靠近出绒口26的一侧,精梳机32设置在粗梳机31远离开松单元2的一侧,并条机33设置在精梳机32远离粗梳机31的一侧。粗梳机31、精梳机32、并条机33均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经过开松处理的羊绒被输入到粗梳机31中,进行初步梳理后送入到精梳机32,精细梳理后输入到并条机33中,对单条羊绒线的均匀度进行平衡,从并条机33中输出多条未加捻的均匀羊绒线。本发明设置的梳理单元3避免了羊绒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提前缠绕的情况,保证了每一根纺线羊绒量的均匀,提升了纺纱质量。
如图1、图5、图7所示,加捻单元4包括主机台41、封闭罩42、输送罗拉43、加捻筒44、外齿轮45、传动齿轮46、驱动电机47,主机台41和地面紧固连接,封闭罩42和主机台41紧固连接,输送罗拉43分两组,两组输送罗拉43分别设置在主机台41上方两侧,加捻筒44设置在两组输送罗拉43中间位置,加捻筒44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和主机台41紧固连接,加捻筒44和支架转动连接,外齿轮45和加捻筒44紧固连接,传动齿轮46和外齿轮45啮合,传动齿轮46两侧设置有第二支架,加捻筒44、传动齿轮46设置有多组,多组外齿轮45、传动齿轮46间隔分布,多组外齿轮45、传动齿轮46依次啮合,驱动电机47的输出轴和主机台41最边缘位置的传动齿轮46紧固连接,驱动电机47和主机台41紧固连接。多条羊绒线分别送不同的输送罗拉43处,以送入不同的加捻筒44,每个加捻筒44对单根羊绒线进线旋转加捻,驱动电机47带动传动齿轮46转动,传动齿轮46和外齿轮45依次传递转动,多个加捻筒44实现了同步转动,多根加捻线从另一组输送罗拉43处输出加捻单元4。
如图6所示,加捻筒44内部设置有夹持轮48,夹持轮48有两组,两组夹持轮48相对设置,夹持轮48和加捻筒44内壁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夹持轮48将羊绒夹持,随着加捻筒44的转动,羊绒被加捻,但在夹持的同时,夹持轮48可同步转动,羊绒可以沿轴向自由的在加捻筒44内部移动,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羊绒加捻过程中的轴向移动阻力。
如图5、图7-图9所示,收线架5包括收线辊51、安装架52、转动电机53、平移板54、电动缸55、收线套56,收线辊51和安装架52转动连接,转动电机53和安装架52紧固连接,转动电机53的输出轴和收线辊51紧固连接,平移板54和地面紧固连接,安装架52和平移板54滑动连接,电动缸55和平移板54紧固连接,电动缸55的输出轴和安装架52紧固连接,收线套56和收线辊51转动连接,收线套56设置有多组,多组收线套56沿着收线辊51均匀分布,收线套56两侧设置有挡气板57,收线辊51表面设置有倾斜出气孔58,收线辊51远离转动电机53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进气盘,旋转进气盘和外部压缩空气管道联通。旋转进气盘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旋转分气盘将外部压缩空气输入旋转状态下的收线辊内部,压缩空气从各个倾斜出气孔不断喷出,倾斜出气孔58的出气方向朝向挡气板,倾斜出气孔和挡气板均呈现环形分布设置多组。在进行收卷时,收线辊51在转动电机带动下转动,电动缸带动安装架来回平移,以配合绕线过程的顺利完成,倾斜出气孔提供的推力和收卷的线张力相对应,线张力的稳定区域位于相邻的两块挡气板之间,在线张力较大时,挡气板被拉扯的更靠近相邻的倾斜出气孔,当线张力较小时,挡气板57被倾斜出气孔推向远处。在出现单条线加捻后长度超过其它线时,该线在统一收卷的过程中无法有效收卷,此时线上张力低于最小值,挡气板被倾斜出气孔推动越过极限位置,进入下一个倾斜出气孔的范围,在持续的气流推动过程中,收线套56以超过收线辊的速度转动,将羊绒线超出的部分收卷,在出现单条现价年后长度短于其它线时,线张力超过最大值,挡气板会进入前一个倾斜出气孔的范围,推力范围被重置,该过程重复,知道羊绒线短的部分被补偿完毕。本发明通过气动推力校核各个收线套的收卷张力,保证了在统一收卷的同时,单线的张力差异仍然能够被及时调整,分段设置的气动推力,避免了在线长短缺部分补偿过程中张力的不断堆积,使得进行张力调整的过程中,羊绒线的收卷张力始终处于规范值得范围内,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收卷安全性。
如图1所示,喂毛斗1包括支撑架11、送料管12、集中斗13、入料辊14,支撑架11下端和开松箱22外侧壁紧固连接,支撑架11上端和集中斗13紧固连接,集中斗13和送料管12紧固连接,送料管12远离集中斗13的一端和开松箱22连接,集中斗13内部设置有一对入料辊14,一对入料辊14和集中斗13转动连接,入料辊14一侧设置有驱动单元。入料辊14的驱动单元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驱动单元可驱动入料辊持续相对转动,送入集中斗13的羊绒被入料辊14持续向下按压,当羊绒到达一定密度后会推动下方的羊绒向送料管12内移动,送料管12中的羊绒被送入开松单元2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送入集中斗13的羊绒被入料辊14持续向下按压,当羊绒到达一定密度后会推动下方的羊绒向送料管12内移动,送料管12中的羊绒被送入开松单元2进行加工。给绒罗拉21将羊绒输入到开松箱22内部上仓室,开松辊23具有动力机构,可带动豪猪打手24转动,羊绒被沿着尘棒25和开松辊23之间的间隙输送,从出绒口排出,在此过程中,豪猪打手24不断拍打羊绒表面,羊绒中的杂质灰尘被豪猪打手24拍打脱落,掉入下仓室,羊绒本身被豪猪打手24拍打的更松散,拍打后的羊绒从被送往梳理单元3中。经过开松处理的羊绒被输入到粗梳机31中,进行初步梳理后送入到精梳机32,精细梳理后输入到并条机33中,对单条羊绒线的均匀度进行平衡,从并条机33中输出多条未加捻的均匀羊绒线。多条羊绒线分别送不同的输送罗拉43处,以送入不同的加捻筒44,每个加捻筒44对单根羊绒线进线旋转加捻,驱动电机47带动传动齿轮46转动,传动齿轮46和外齿轮45依次传递转动,多个加捻筒44实现了同步转动,多根加捻线从另一组输送罗拉43处输出加捻单元4。多条加捻线被牵引到不同的收线套56上,收线辊带动收线套转动,对羊绒线进线收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包括喂毛斗(1)、开松单元(2)、梳理单元(3)、加捻单元(4)、收线架(5),所述喂毛斗(1)和开松单元(2)上端紧固连接,所述开松单元(2)和地面紧固连接,所述梳理单元(3)设置在开松单元(2)一侧,所述加捻单元(4)设置在梳理单元(3)远离开松单元(2)的一侧,所述收线架(5)设置在加捻单元(4)远离梳理单元(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松单元(2)包括给绒罗拉(21)、开松箱(22)、开松辊(23)、豪猪打手(24)、尘棒(25)、出绒口(26),所述开松箱(22)和地面紧固连接,所述开松箱(22)内部设置有上仓室、下仓室,所述尘棒(25)设置在上仓室、下仓室的分界线上,所述给绒罗拉(21)设置在上仓室入口处,所述上仓室入口和喂毛斗(1)相联通,所述开松辊(23)设置在上仓室内部,所述豪猪打手(24)和开松辊(23)紧固连接,豪猪打手(24)设置有多组,多组豪猪打手(24)环绕开松辊(23)均匀分布,所述尘棒(25)也设置有多组,多组尘棒(25)将开松辊(23)下侧包围,所述出绒口(26)和上仓室远离喂毛斗(1)的一端联通,所述尘棒(25)从靠近喂毛斗(1)一端到靠近出绒口(26)一端的间距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松单元(2)还包括气流部件(27),所述气流部件(27)包括气流泵(271)、输送带(272)、挡风板(273)、进风口(274)、排风管(275),所述气流泵(271)嵌入开松箱(22)内部,气流泵(271)的输入口和进风口(274)联通,所述进风口(274)设置在下仓室侧壁上,进风口(274)处设置有滤网,所述气流泵(271)的输出口和排风管(275)联通,所述排风管(275)远离气流泵(271)的一端和上仓室靠近出绒口(26)的一端联通,所述输送带(272)和下仓室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挡风板(273)和输送带(272)紧固连接,所述下仓室底部设置有扩展仓,所述输送带(272)位于扩展仓内,所述输送带(272)两端和扩展仓的高度差等于挡风板(273)的高度,所述输送带(272)一端靠近进风口(2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单元(3)包括粗梳机(31)、精梳机(32)、并条机(33),所述粗梳机(31)设置在开松单元(2)靠近出绒口(26)的一侧,所述精梳机(32)设置在粗梳机(31)远离开松单元(2)的一侧,所述并条机(33)设置在精梳机(32)远离粗梳机(3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单元(4)包括主机台(41)、封闭罩(42)、输送罗拉(43)、加捻筒(44)、外齿轮(45)、传动齿轮(46)、驱动电机(47),所述主机台(41)和地面紧固连接,所述封闭罩(42)和主机台(41)紧固连接,所述输送罗拉(43)分两组,两组输送罗拉(43)分别设置在主机台(41)上方两侧,所述加捻筒(44)设置在两组输送罗拉(43)中间位置,所述加捻筒(44)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和主机台(41)紧固连接,所述加捻筒(44)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外齿轮(45)和加捻筒(44)紧固连接,所述传动齿轮(46)和外齿轮(45)啮合,所述传动齿轮(46)两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加捻筒(44)、传动齿轮(46)设置有多组,多组外齿轮(45)、传动齿轮(46)间隔分布,多组外齿轮(45)、传动齿轮(46)依次啮合,所述驱动电机(47)的输出轴和主机台(41)最边缘位置的传动齿轮(46)紧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7)和主机台(41)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筒(44)内部设置有夹持轮(48),所述夹持轮(48)有两组,两组夹持轮(48)相对设置,夹持轮(48)和加捻筒(44)内壁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架(5)包括收线辊(51)、安装架(52)、转动电机(53)、平移板(54)、电动缸(55)、收线套(56),所述收线辊(51)和安装架(5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电机(53)和安装架(52)紧固连接,转动电机(53)的输出轴和收线辊(51)紧固连接,所述平移板(54)和地面紧固连接,所述安装架(52)和平移板(54)滑动连接,所述电动缸(55)和平移板(54)紧固连接,电动缸(55)的输出轴和安装架(52)紧固连接,所述收线套(56)和收线辊(51)转动连接,所述收线套(56)设置有多组,多组收线套(56)沿着收线辊(51)均匀分布,所述收线套(56)两侧设置有挡气板(57),所述收线辊(51)表面设置有倾斜出气孔(58),所述收线辊(51)远离转动电机(53)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进气盘,所述旋转进气盘和外部压缩空气管道联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毛斗(1)包括支撑架(11)、送料管(12)、集中斗(13)、入料辊(14),所述支撑架(11)下端和开松箱(22)外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架(11)上端和集中斗(13)紧固连接,所述集中斗(13)和送料管(12)紧固连接,所述送料管(12)远离集中斗(13)的一端和开松箱(22)连接,所述集中斗(13)内部设置有一对入料辊(14),一对所述入料辊(14)和集中斗(13)转动连接,入料辊(14)一侧设置有驱动单元。
CN202211714029.7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 Pending CN116043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4029.7A CN116043371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4029.7A CN116043371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3371A true CN116043371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2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4029.7A Pending CN116043371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4337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5888A (zh) * 2024-02-26 2024-03-29 海阳英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业羊绒线防缠绕收线装置
CN117775888B (zh) * 2024-02-26 2024-05-14 海阳英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业羊绒线防缠绕收线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5888A (zh) * 2024-02-26 2024-03-29 海阳英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业羊绒线防缠绕收线装置
CN117775888B (zh) * 2024-02-26 2024-05-14 海阳英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业羊绒线防缠绕收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0781B (zh) 一种保健混纺涡流纱的生产方法
CN109629061A (zh) 一种涡流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US4219908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fibrous materials for subsequent processing
CA1081425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fibrous materials for subsequent processing
EP0314310A2 (en) Compact carding apparatus with sliver thread-up and method
CN109913983A (zh) 一种纯棉精梳机织纱高效生产方法
CN212669883U (zh) 一种功能性涤纶混纺纱制备用预处理生产线
CN101824676B (zh) 一种麻纤维精梳分理方法及装置
CN205205306U (zh) 一种高效率的开棉机
CN110714248B (zh) 一种连续化纺纱生产系统
CN207047416U (zh) 可从分梳板除杂的梳棉机
CN216404608U (zh) 一种羊绒原料的开松装置
CN110042521B (zh) 多组分纤维智能混合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6043371A (zh) 一种防缠绕具有开松功能的羊绒纺纱装置
US271162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ibrous material and forming it into a strand
CN206970774U (zh) 一种并条机
CN216473632U (zh) 一种梳棉机的喂料装置
CN206438220U (zh) 一种环保节能清梳联合机
US3996731A (e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nd break spinning fibers
CN211771702U (zh) 一种棉纱生产用开棉装置
CN110894626B (zh) 一种用于纱线生产的棉条拉断机
DE4041719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serbandes
CN110042520B (zh) 涤/粘环保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209906945U (zh) 一种皮棉清理机
CN207452318U (zh) 一种具有废棉自动收集功能的开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