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40984A - 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40984A
CN116040984A CN202111262748.5A CN202111262748A CN116040984A CN 116040984 A CN116040984 A CN 116040984A CN 202111262748 A CN202111262748 A CN 202111262748A CN 116040984 A CN116040984 A CN 116040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oac
asphalt mixture
design
fati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27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40984B (zh
Inventor
李纯
陈东魁
韩基一
黄宏海
时敬涛
徐慧宁
冯雯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Petrochina Fuel O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etrochina Fuel O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Petrochina Fuel O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27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098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26274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6040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40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0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40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0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材料设计及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在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用量时,除了常规的物理指标外,采用应变变化率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配合比设计优化方法,将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联系起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特性及耐久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材料设计及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路面的主要形式,目前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结构,或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加铺沥青面层。这些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半刚性基层在温度、湿度变化下容易产生温缩、干缩裂缝,或者由于水泥混凝土板间存在接缝,在外界车辆荷载和温度作用下,裂缝或接缝位置处的沥青下面层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并使裂缝扩展至路表面,出现反射裂缝,大大降低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着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为了解决反射裂缝的问题,通常在半刚性基层或水泥混凝土面板与沥青面层之间设置应力吸收层,以提供较大的变形,降低裂缝附近的应力集中现象,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而应力吸收层的常用材料之一为沥青混合料,其在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强度衰减,从而发生疲劳损伤,出现裂缝等导致应力吸收层丧失预防反射裂缝的功能,影响着沥青路面的服役寿命。因此,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提升对于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道路工作者对应力吸收层疲劳特性改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变沥青种类、控制应力吸收层厚度、提高施工质量等方面,这些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及实际意义。然而,从材料设计的角度出发,目前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采用普通沥青混合料的体积设计法,以空隙率等体积指标为设计依据不能体现沥青混合料的功能性要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抗疲劳特性的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路面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特性,从而有效防治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有效解决了目前缺少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沥青物料配合比设计控制指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种类,并确定相应的工程设计矿料级配范围;
(2)制备马歇尔试件: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选取适当的矿料级配作为设计级配,并预估沥青用量,以预估的沥青用量为中值,选取不同油石比,制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
(3)测定马歇尔试件的物理指标:分别测定上述基于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马歇尔试件的物理指标,并检验上述物理指标是否能够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4)确定应变变化率标准:控制应力比相同,测定不同沥青用量下沥青混合料的应变变化率及疲劳寿命,根据应变变化率与疲劳寿命的对应关系,以应力控制模式下疲劳次数>3000次为标准,确定应变变化率的设计标准范围;
(5)测定应变变化率:分别测定上述基于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马歇尔试件的在应力控制模式下的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中应变变化率,并检验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要求;
(6)若上述步骤(3)和(5)中测定结果同时满足要求,则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及混合料级配;否则,重新调整级配及沥青用量,并重复上述步骤(1)-(5),直至混合料性能同时满足体积指标及抗疲劳性能的要求。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因素选择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及矿料级配范围。
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选取矿料级配步骤为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选取2-3组矿料级配,并根据经验选择适宜的沥青用量,对每组级配矿料分别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测定每种级配条件下马歇尔试件的VMA,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进而预估沥青用量。
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选取不同油石比的步骤为以预估的沥青用量为中值,按一定间隔等间距向两侧扩展,取至少5个不同油石比。
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控制所述马歇尔试件的直径为101.6mm±0.2mm、高63.5mm±1.3mm。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测定所述马歇尔试件的物理指标包括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
具体的,所述步骤(5)中,所述测定应变变化率的具体步骤包括:
(a)将马歇尔试件放入预先设定为15±0.5℃的恒温箱中,保温时间不少于4h,试件之间放置的距离不少于10mm;
(b)安装数字散斑监测装置:将三脚架支立起,调节其高度直至与试件中心平行,并进行调平;安装CCD摄像机,并进行相机参数的设置;从控温箱中取出试件,迅速进行散斑的制作,并将制作好的散斑试件置于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的夹具中安放稳定,其上下圆弧形压条要平行居中;
(c)微调数字散斑装置的高度,直至相机镜头与试件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好荷载、频率等试验参数,同时开动MTS和数字散斑采集系统,同时记录荷载、位移以及荷载作用次数等参数,计算应变随时间呈线性增长阶段的应变变化率。
具体的,所述步骤(6)中,所述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及混合料级配的步骤,具体步骤包括:
(a)绘制出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以及应变变化率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关系图;
(b)求取曲线上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或中值)、应变变化率最小值和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1、a2、a3、a4;按下式(1)取平均值作为OAC1
OAC1=(a1+a2+a3+a4)/4         (1);
(c)以除沥青饱和度外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计算如下式(2)所示;
OAC2=(OACmin+OACmax)/2                (2);
(d)取OAC1及OAC2的中值作为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OAC,计算如下式(3)所示;
OAC=(OAC1+OAC2)/2                     (3)。
具体的,所述步骤(b)中,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内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按下式(4)取平均值作为OAC1
OAC1=(a1+a2+a3)/3                    (4)。
具体的,所述步骤(b)中,对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若密度没有出现峰值(最大值经常在曲线的两端)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2作为OAC1;但此OAC1必须介于OACmin-OACmax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在前期研究工作中,通过测定0.3、0.4及0.6不同应力比水平下,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AC-5级配上限、AC-5级配下限、STRATA级配中值及ATB-25级配上限不同级配条件下,沥青混合料不同沥青用量的应变变化率,并基于皮尔逊相关性检验,证明了不同应力比及不同级配条件下,应变变化率与疲劳寿命之间的相关性,证实了应变变化率作为沥青疲劳性能表征指标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之上,本申请方案在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用量时,除了常规的物理指标外,采用应变变化率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配合比设计优化方法,将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联系起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特性及耐久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1中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随沥青用量的变化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马歇尔试件空隙率随沥青用量的变化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马歇尔试件矿料间隙率随沥青用量的变化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马歇尔试件沥青饱和度随沥青用量的变化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马歇尔试件应变变化率随沥青用量的变化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马歇尔试件各指标随沥青用量的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述实施中,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的配合比设计优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种类,确定相应的工程设计矿料级配范围;
(2)制备马歇尔试件: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选取2-3组矿料级配,根据经验选择适宜的沥青用量,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测定每种级配条件下马歇尔试件的VMA,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并预估沥青用量,预估沥青用量通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公式(B.5.5-1)或式(B.5.5-2)计算得到;以预估的沥青用量为中值,按一定间隔等间距向两侧扩展,取5个或5个以上不同油石比,分别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制备直径101.6mm,高63.5mm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
(3)测定马歇尔试件的物理指标:分别测定步骤二中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物理指标;并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检验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物理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4)确定应变变化率标准:控制应力比相同,测定不同沥青用量下沥青混合料的应变变化率及疲劳寿命,根据应变变化率与疲劳寿命的对应关系,以应力控制模式下疲劳次数>3000次为标准,确定应变变化率的设计标准范围;
(5)测定应变变化率:分别测定步骤二中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马歇尔试件,在应力控制模式下的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中应变变化率,并检验应变变化率是否满足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要求,具体步骤如下:
(a)将马歇尔试件放入预先设定为15±0.5℃的恒温箱中,保温时间不少于4h,试件之间放置的距离不少于10mm;
(b)安装数字散斑监测装置,将三脚架支立起,调节其高度直至与试件中心平行,并进行调平;安装CCD摄像机,并进行相机参数的设置;从控温箱中取出试件,迅速进行散斑的制作,并将制作好的散斑试件置于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的夹具中安放稳定,其上下圆弧形压条要平行居中;
(c)微调数字散斑装置的高度,直至相机镜头与试件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好荷载、频率等试验参数,同时开动MTS和数字散斑采集系统,同时记录荷载、位移以及荷载作用次数等参数,计算应变随时间呈线性增长阶段的应变变化率;
在所述步骤(3)中,荷载模式选用应力控制模式,研究表明,当沥青层厚度大于15cm时,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层的应力变化不大,而应变逐渐增大,因此采用应力控制模式更加符合沥青路面的受力特性,且荷载的频率采用10Hz。根据室内行车荷载加载时间公式t=1/2πf,当加载频率为10Hz时,加载时间为0.016秒,相当于实际路面的行车速度60-65km/h;荷载的波形采用半正弦波形,荷载波形全部处于压力一侧,比较符合路面的实际受力情况,根据研究,施加荷载时应力比范围应控制在0.3-0.6之间;
在所述步骤(4)中,根据研究,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下,3000微应变下疲劳次数应大于100000次,且相同条件下,应变控制模式下的疲劳寿命约为应力控制模式下疲劳寿命的2.4倍,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的平均疲劳寿命可达到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的平均疲劳寿命的27倍。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应力控制模式下的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疲劳寿命大于3000次的控制标准;
(5)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检验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物理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并检验应变变化率是否满足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要求;若同时满足要求,则根据如下步骤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及混合料级配,否则,重新调整级配及沥青用量,重复上述步骤(1)-(4)直至混合料性能同时满足体积指标及抗疲劳性能的要求;
所述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及混合料级配的步骤,具体包括:
(a)绘制出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以及应变变化率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关系图;
(b)求取曲线上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或中值)、应变变化率最小值和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1、a2、a3、a4,按下式(1)取平均值作为OAC1
OAC1=(a1+a2+a3+a4)/4                     (1)
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内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按下式(4)取平均值作为OAC1
OAC1=(a1+a2+a3)/3                        (4)
对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若密度没有出现峰值(最大值经常在曲线的两端)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2作为OAC1;但此OAC1必须介于OACmin-OACmax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c)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沥青饱和度)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计算如下式(2)所示;
OAC2=(OACmin+OACmax)/2                      (2)
(d)取OAC1及OAC2的中值作为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OAC,计算如下式(3)所示。
OAC=(OAC1+OAC2)/2                      (3)。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的配合比设计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等因素选择砂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5,确定相应的工程设计矿料级配范围,如下表1所示。
表1砂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5矿料级配范围
Figure BDA0003326368980000081
(2)制备马歇尔试件: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选取矿料级配,如下表2所示,集料采用黑龙江省安山岩,性质如下表3所示;矿粉采用吉林省石灰石,性质如下表4所示。通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公式(B.5.5-1)或式(B.5.5-2)计算,预估沥青用量为8.5%,以预估的沥青用量为中值,按0.3%等间距向两侧扩展,分别取7.9%、8.2%、8.5%、8.8%和9.1%等5个不同沥青用量,分别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制备直径101.6mm,高63.5mm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
表2砂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5级配选取
Figure BDA0003326368980000091
表3集料性质指标表
Figure BDA0003326368980000092
表4矿粉性能指标汇总
Figure BDA0003326368980000093
(3)测定马歇尔试件的物理指标:分别测定步骤二中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物理指标,测试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物理设计指标值
Figure BDA0003326368980000094
Figure BDA0003326368980000101
可见,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本实施例马歇尔试件沥青混合料物理指标可满足性能要求。
(4)确定应变变化率标准:控制应力比相同,测定不同沥青用量下沥青混合料的应变变化率及疲劳寿命,根据应变变化率与疲劳寿命的对应关系,以应力控制模式下疲劳次数>3000次为标准,确定应变变化率的设计标准范围。
(5)测定应变变化率:分别测定步骤(2)中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马歇尔试件,在应力控制模式下的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中应变变化率,测试结果如下表6所示。
表6应变变化率设计指标值
Figure BDA0003326368980000102
本实施例中,控制应力比为0.3,测定AC-5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疲劳寿命与应变变化率,以疲劳寿命大于3000次的控制标准,确定应力比为0.3时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中的应变变化率设计标准应小于26*10-6s-1,说明马歇尔试件沥青混合料的应变变化率可满足要求。
(6)由上述步骤(3)和(5)的测试结果可见,上述性能可同时满足要求,因此,按照如下步骤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具体过程如下:
(a)根据前述步骤(3)中方法及标准,分别绘制出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以及应变变化率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关系图,结果如图1-5所示,马歇尔试件各指标随沥青用量的变化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见,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内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密度没有出现最大值,因此采用目标空隙率对应的沥青用量a2=8.6%作为OAC1
(b)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沥青饱和度)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
OAC2=(OACmin+OACmax)/2=(8.8+8.0)/2=8.4%;
(c)计算最佳沥青用量OAC;
OAC=(OAC1+OAC2)/2=(8.6%+8.4%)=8.5%。
可见,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规定的马歇尔试验方法,对同样级配的矿料,沥青用量采用7.5%、8.0%、8.5%、9.0%和9.5%,通过旋转压实仪制得沥青混合料试件,测定各试件的体积参数,进行分析后,得到最佳沥青用量为8.4%。
进一步的,对按照上述疲劳性能设计体系和马歇尔设计法得到的沥青用量(马歇尔设计法得出的最佳沥青用量为8.4%)成型的试件,进行疲劳寿命对比,测试结果如下表7所示。
表7疲劳寿命测试结果
设计方法 按疲劳性能设计法 马歇尔设计法
沥青用量(%) 8.5 8.4
疲劳寿命/次 12365 11050
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相比于传统马歇尔设计法,试件具有更高的疲劳寿命,更适宜于实际应用中沥青混合料的设计。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种类,并确定相应的工程设计矿料级配范围;
(2)制备马歇尔试件: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选取适当的矿料级配,并预估沥青用量,以及选取不同油石比,制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
(3)测定马歇尔试件的物理指标:分别测定上述基于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马歇尔试件的物理指标,并检验上述物理指标是否能够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4)确定应变变化率标准:控制应力比相同,测定不同沥青用量下沥青混合料的应变变化率及疲劳寿命,根据应变变化率与疲劳寿命的对应关系,以应力控制模式下疲劳次数>3000次为标准,确定应变变化率的设计标准范围;
(5)测定应变变化率:分别测定上述基于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马歇尔试件在应力控制模式下的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中的应变变化率,并检验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要求;
(6)若上述步骤(3)和(5)中测定结果同时满足要求,则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及混合料级配;否则,重新调整级配及沥青用量,并重复上述步骤(1)-(5),直至混合料性能同时满足体积指标及抗疲劳性能的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因素选择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及矿料级配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选取矿料级配步骤为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选取2-3组矿料级配,并通过测定每种级配条件下马歇尔试件的VMA,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预估沥青用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选取不同油石比的步骤为以预估的沥青用量为中值,按一定间隔等间距向两侧扩展,取至少5个不同油石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控制所述马歇尔试件的直径为101.6mm±0.2mm、高63.5mm±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测定所述马歇尔试件的物理指标包括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测定应变变化率的具体步骤包括:
(a)将马歇尔试件放入预先设定为15±0.5℃的恒温箱中,保温时间不少于4h,试件之间放置的距离不少于10mm;
(b)安装数字散斑监测装置:将三脚架支立起,调节其高度直至与试件中心平行,并进行调平;安装CCD摄像机,并进行相机参数的设置;从控温箱中取出试件,迅速进行散斑的制作,并将制作好的散斑试件置于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的夹具中安放稳定,其上下圆弧形压条要平行居中;
(c)微调数字散斑装置的高度,直至相机镜头与试件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好荷载、频率等试验参数,同时开动MTS和数字散斑采集系统,同时记录荷载、位移以及荷载作用次数等参数,计算应变随时间呈线性增长阶段的应变变化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及混合料级配的步骤,具体步骤包括:
(a)绘制出毛体积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以及应变变化率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关系图;
(b)求取曲线上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或中值)、应变变化率最小值和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1、a2、a3、a4;按下式(1)取平均值作为OAC1
OAC1=(a1+a2+a3+a4)/4                      (1);
(c)以除沥青饱和度外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计算如下式(2)所示;
OAC2=(OACmin+OACmax)/2                        (2);
(d)取OAC1及OAC2的中值作为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OAC,计算如下式(3)所示;
OAC=(OAC1+OAC2)/2                      (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内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按下式(4)取平均值作为OAC1
OAC1=(a1+a2+a3)/3                            (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对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若密度没有出现峰值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2作为OAC1;但此OAC1必须介于OACmin-OACmax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CN202111262748.5A 2021-10-28 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 Active CN116040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2748.5A CN116040984B (zh) 2021-10-28 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2748.5A CN116040984B (zh) 2021-10-28 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0984A true CN116040984A (zh) 2023-05-02
CN116040984B CN116040984B (zh) 2024-07-16

Family

ID=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4377A (zh) * 2010-12-14 2011-06-15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油石比确定方法
CN102417328A (zh) * 2011-08-28 2012-04-18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密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设计、评价方法
US20120253704A1 (en) * 2011-03-29 2012-10-04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tigue and viscoeleastic property testing of asphalt mixtures using a loaded wheel tester
CN102735553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同济大学 测试沥青结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方法
CN103630450A (zh) * 2013-12-10 2014-03-12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养护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考虑疲劳-蠕变交互损伤作用的沥青混合料寿命预测方法
CN104805747A (zh) * 2015-04-26 2015-07-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按结构需求的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5891013A (zh) * 2016-04-08 2016-08-24 东南大学 一种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失稳点流变次数的确定方法
CN107679352A (zh) * 2017-11-18 2018-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CN108660880A (zh) * 2018-03-28 2018-10-16 扬州大学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层最佳模量组合确定方法
US20200062648A1 (en) * 2017-11-07 2020-02-27 Iterchimica S.R.L. Additive composition for bituminous conglomerates with high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CN112213473A (zh) * 2020-09-04 2021-01-12 佛山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老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4377A (zh) * 2010-12-14 2011-06-15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油石比确定方法
US20120253704A1 (en) * 2011-03-29 2012-10-04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tigue and viscoeleastic property testing of asphalt mixtures using a loaded wheel tester
CN102735553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同济大学 测试沥青结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方法
CN102417328A (zh) * 2011-08-28 2012-04-18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密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设计、评价方法
CN103630450A (zh) * 2013-12-10 2014-03-12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养护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考虑疲劳-蠕变交互损伤作用的沥青混合料寿命预测方法
CN104805747A (zh) * 2015-04-26 2015-07-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按结构需求的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5891013A (zh) * 2016-04-08 2016-08-24 东南大学 一种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失稳点流变次数的确定方法
US20200062648A1 (en) * 2017-11-07 2020-02-27 Iterchimica S.R.L. Additive composition for bituminous conglomerates with high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CN107679352A (zh) * 2017-11-18 2018-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CN108660880A (zh) * 2018-03-28 2018-10-16 扬州大学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层最佳模量组合确定方法
CN112213473A (zh) * 2020-09-04 2021-01-12 佛山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老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厚江;杨三强;张冲;陈芳;李岩岩;: "新疆路面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分析", 公路工程, no. 01, 20 February 2017 (2017-02-20), pages 115 - 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olyurethane-bound pervious mixtur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ermeable pavements
CN102503244B (zh) 骨架嵌挤型粗粒式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组成及其确定方法
CN106046810B (zh) 使用重油飞灰来改进沥青粘结剂和沥青混凝土性能
CN107679352B (zh)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CN107129196B (zh) 一种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及其设计方法
Chadbourn et al. The effect of voids in mineral aggregate (VMA) on hot-mix asphalt pavements
CN112765782B (zh) 高性能超薄沥青磨耗层的设计方法
CN1667194A (zh) 高等级公路路面双层微表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46006B (zh) 一种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干缩系数的方法
CN113990411B (zh) 一种基于路用性能的聚氨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8035207A (zh)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
CN103184717B (zh) 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CN113024161A (zh) 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10904764A (zh) 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5893688A (zh) 一种基于性能的排水型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11383720A (zh) 一种适用于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基床表层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1273093A (zh) 可渗透的反射开裂消除层
CN108560351A (zh) 一种基于结构参数的沥青路面混合料品质保证方法
CN103122603B (zh) Atb-3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CN111960727A (zh) 大掺量抗疲劳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US20110011165A1 (en) Method for planning road asphalts
CN116040984B (zh) 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
CN110261248A (zh) 一种多孔弹性路面混合料设计优化方法
Ganesh et al. Studies on fatigue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dense bituminous macadam mix using nano silica as an additive
CN116040984A (zh) 一种基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进行物料配比优化设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