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9352A -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9352A
CN107679352A CN201711150943.2A CN201711150943A CN107679352A CN 107679352 A CN107679352 A CN 107679352A CN 201711150943 A CN201711150943 A CN 201711150943A CN 107679352 A CN107679352 A CN 107679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dynamic modulus
design
parameter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509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79352B (zh
Inventor
徐慧宁
谭忆秋
董岐峰
周细威
傅锡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1509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79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79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9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79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9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Abstract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属于沥青材料设计技术领域。采用动态模量作为承重层抗永久变形性能的设计参数,并通过蠕变试验中的流动数Fn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建立联系以评价路面材料抗永久变形性能的好坏,实现了将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相结合指导承重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关键创新点如下所示:选用动态模量试验作为承重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动态模量作为承重层沥青混合料按结构功能需求设计参数;结合试验所测得的流动数Fn及不同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结果,推导出25℃条件下,各频率下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承重层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设计参数的设计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材料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沥青路面的材料设计并没有具体研究路面材料在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功能性使用性能(平整舒适性能、抗滑性能)和结构性使用性能(抗水损害、抗高温车辙、抗低温开裂、抗疲劳性能)这两方面的作用,这样就使得我们在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技术指标、混合料级配类型、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最佳沥青用量以及目标空隙率等技术要求时,没有考虑沥青路面不同深度层在路面结构功能要求方面的差别。而对于沥青混合料来说,这些性能往往是相互制约和矛盾的。
沥青路面的设计参数是沥青路面材料设计的核心,不同的设计方法,由于采用不同的设计参数,得到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存在显著的差异。自20世纪40年代起,马歇尔法开始成为沥青混合料设计普遍采用的方法,依据其设计参数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密度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它是一种依据体积参数和经验力学指标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然而,其设计参数稳定度、流值仅仅是一种经验性的指标,与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没有直接的联系。Superpave设计理论体系提出了全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Superpave设计体系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和设计交通量进行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在设计沥青路面时,充分考虑在服务期内温度对路用性能的影响,但是,Superpave设计理论体系仍是依据材料的体积参数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同样避免不了体积法的设计缺陷,无法很好的满足路面材料所属结构区域的路用性能需求。这说明,传统的沥青道面设计方法在依据体积参数进行上、中、下面层的设计时,没有考虑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相脱节的问题,没有考虑路面材料在不同深度结构层中功能特性的差异。
大量研究表明,车辆荷载在沥青路面内产生的应力与应变沿深度方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通过对高等级沥青路面内部的力学行为和受力状况研究表明,距路表0~3cm的区域处于水平拉伸状态,3-10cm的区域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和竖向压应力,为沥青路面的承重层,而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大小与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相关,所以承重层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性能对整个沥青路面有很大影响,沥青路面层底承受较大的拉应力。路面不同深度内的受力形式不同,对路面材料的功能要求也就存在差异,因此,将沥青路面的层位按照功能要求进行分区如下:①路面表层0-3cm处于水平拉压状态,为抗温缩层;②距路表3-10cm区域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和竖向压应力,为承重层;③路面底部承受较大的拉应力,为抗疲劳开裂层。所以,在沥青路面材料设计时,有必要考虑其所属的层位的功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相脱节的问题,同时,还考虑到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是目前沥青路面承重层的主要病害形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首先,选择与承重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相关的力学参数为研究对象,分析力学参数对沥青用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随沥青用量变化敏感的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设计参数对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影响,建立基于结构功能要求的承重层沥青混合料设计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设计1~3组供优选用的不同的矿料级配,对设计的矿料级配,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预估最佳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相应的体积参数、稳定度、流值,并与马歇尔设计标准比较,从而初选一组满足或最接近涉及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所述的供优选的标准是: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设计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0.3~0.6mm范围内不出现“驼峰”;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确定的矿料设计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并计算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VMA、有效沥青饱和度VFA体积参数,确定各体积参数、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均符合JTGF40-2004规范规定的沥青用量范围;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确定的矿料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进行5组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动态模量试验,试验温度为25℃,加载频率为10Hz,计算动态模量参数,如式(1)所示:
式(1)中,Ed为动态模量,σ(t)为应力相应的时间函数,ε(t)为应变相应的时间函数,σ0为应力的幅值,ε0应变的幅值;
绘制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变化关系曲线;通过表1将动态模量参数与车辙试验得到的动稳定度标准建立联系,确定满足动态模量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标准如下:
(1)采用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均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大值作为OAC1
(2)若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存在峰值,则采用动态模量参数峰值处的沥青用量作为OAC2,若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不存在峰值,则采用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均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小值作为OAC2,最佳沥青用量OAC采取OAC1与OAC2的均值;
步骤四:对最佳沥青用量OAC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对其抗永久变形性能进行验证;若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则可确定出材料最佳级配,最佳沥青用量;若不满足,则应调整级配和沥青用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混合料性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关键技术点如下所示:
1、选用动态模量试验作为承重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2、采用动态模量作为承重层沥青混合料按结构功能需求设计参数;
3、结合试验所测得的流动数Fn及不同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结果,推导出25℃条件下,各频率下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承重层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设计参数的设计标准;
采用动态模量作为承重层抗永久变形性能的设计参数,并通过蠕变试验中的流动数Fn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建立联系以评价路面材料抗永久变形性能的好坏,实现了将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相结合指导承重层沥青路面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种不同级配的AC-20矿料级配设计曲线图;
图2为级配一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曲线图;
图3为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变化关系曲线图;
图4为基质沥青流动数与动态模量关系曲线图;
图5为橡胶沥青流动数与动态模量关系曲线图;
图6为AC-20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与毛体积相对密度关系图;
图7为AC-20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与空隙率关系图;
图8为AC-20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与饱和度关系图;
图9为AC-20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与毛矿料间隙率关系图;
图10为AC-20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与流值关系图;
图11为AC-20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与稳定度关系图;
图12为AC-20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分析图;
图13为AC-20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与动态模量关系图;
图14为设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影响沥青路面抗永久变形性能的因素可分为材料性能和力学性能,材料性能指的是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及沥青含量,力学性能指的是与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性能相关的一些力学参数的大小。相关研究表明,动态模量参数不仅随沥青用量的变化有较强的敏感性,而且动态模量的大小也与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的强弱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选用动态模量作为指导承重层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力学参数。将以传统的体积参数为指导的马歇尔设计指标和以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参数为指导的动态模量的大小相结合进行承重层沥青混合料的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记载的是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设计1~3组供优选用的不同的矿料级配,对设计的矿料级配,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预估最佳沥青用量(若无法预估最佳沥青用量大小,则初选5种沥青用量成型马歇尔试件,测定不同沥青用量下试件的空隙率大小,对于AC、SMA级配沥青混合料,预估的沥青用量大小应使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大小在4%为宜),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相应的体积参数、稳定度、流值,并与马歇尔设计标准比较,从而初选一组满足或最接近涉及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所述的供优选的标准是: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设计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0.3~0.6mm范围内不出现“驼峰”;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确定的矿料设计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并计算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VMA、有效沥青饱和度VFA体积参数,确定各体积参数、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均符合JTGF40-2004规范规定的沥青用量范围;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确定的矿料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进行5组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动态模量试验,试验温度为25℃,加载频率为10Hz,计算动态模量参数,如式(1)所示:
式(1)中,Ed为动态模量,σ(t)为应力相应的时间函数,ε(t)为应变相应的时间函数,σ0为应力的幅值,ε0应变的幅值;
绘制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变化关系曲线;通过表1将动态模量参数与车辙试验得到的动稳定度标准建立联系,确定满足动态模量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标准如下:
(1)采用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均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大值作为OAC1
(2)若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存在峰值,则采用动态模量参数峰值处的沥青用量作为OAC2,若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不存在峰值,则采用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均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小值作为OAC2,最佳沥青用量OAC采取OAC1与OAC2的均值;
步骤四:对最佳沥青用量OAC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对其抗永久变形性能进行验证;若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车辙试验中动稳定度结果需满足JTGF40-2004规范要求),则可确定出材料最佳级配,最佳沥青用量;若不满足,则应调整级配和沥青用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混合料性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首先说明了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的变化是敏感的,可以作为指导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力学参数;然后阐明动态模量参数与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能力的相关性,提出沥青路面承重层混合料设计参数的设计标准;最后,举例说明承重层沥青料按结构功能要求方法。
一、承重层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参数的提出
首先以AC-20为例选择三种不同的级配,矿料设计级配通过率见表2,级配曲线如图1所示,沥青为30#基质沥青、90#基质沥青和橡胶沥青,说明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规律。
对上述9种沥青混合料在25℃条件下进行动态模量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5所示。试验操作依据JTG E20-2011进行。
以级配一为例分析加载频率对动态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分析图2可知对于3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不同频率条件下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的变化规律相同,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各频率条件下的动态模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因此,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的变化规律与频率无关。当加载频率为10Hz时,加载时间为0.016s,对于沥青路面表面大致相当于60~65km/h的行车速度。即10Hz的加载速率与实际路面行车速度最为接近,所以动态模量试验分析中均以10Hz条件下的动态模量为准,阐明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的变化规律。9种不同级配、沥青种类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分析图3可知,除橡胶沥青级配三外,不同沥青种类、级配条件下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呈现相同的规律,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动态模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说明动态模量是随着沥青用量变化敏感的力学参数,因此采用动态模量参数作为评价参数来指导承重层沥青混合料的设计。
二、承重层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本节说明动态模量参数与沥青路面抵抗永久变形能力的关系,并给出动态模量设计参数的设计标准。
(1)流动数Fn随动态模量变化规律分析
采用劈裂重复蠕变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并探究其与动态模量的相关性,选择流动数Fn作为评价参数。选用级配一、级配二两种级配,沥青为30#基质沥青、90#基质沥青和橡胶沥青,对上述3种沥青混合料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对试件施加半正弦波间歇荷载,加载频率10Hz,劈裂拉伸应力为0.05Mpa。结合动态模量参数的试验结果,阐明流动数Fn与动态模量参数的相关性。基质沥青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数Fn随动态模量变化曲线如图4、图5所示。
分析图4、图5可知,两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参数与流动数Fn都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其中,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数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相关系数为0.946,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数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相关系数为0.6476。
(2)基于蠕变试验结果的动态模量标准的提出
长安大学祁峰等人通过对重复蠕变试验和车辙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复蠕变试验所得流动数Fn与车辙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其关系式为:
DS=2.8099·Fn+535.6 (1)
由图4结论可知,试验温度25℃,加载频率10Hz时,流动数Fn与动态模量|E*|之间的关系为:
Fn=0.1116·|E*|-236.5 (2)
结合公式1和2可得:DS=0.3136·|E*|-128.8 (3)
根据上述结论,结合试验所测得的流动数Fn及不同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结果,推导出25℃条件下,各频率下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汇总如表1所示。
因此,对于不同动稳定度设计标准下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值均可通过表1查询或者用插值法得到。例如,参照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要求,当要求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2400次/mm时,利用表1即可查得加载频率10Hz时得动态模量|E*|≥8064Mpa。即说明,当试验25℃,加载频率10Hz时,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大于8064Mpa即可满足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2400的要求。
三、沥青路面承重层配合比按结构需求设计方法
为了验证本发明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以更好的满足沥青路面承重层的功能需求,根据所选定的级配曲线,进行AC-20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沥青种类采用改性沥青,以3.9%、4.2%、4.5%、4.8%、5.1%五组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测定各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及稳定度、流值,结果如图5-11所示。
由图11所示,根据JTGF40-2004规范要求,确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体积参数及稳定度、流值均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为4.04%~4.41%;对上述五种沥青用量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试验(试验温度25℃,加载频率10Hz),结果如图12所示。
由JTGF40-2004规范要求,对于夏热区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需不小于2400次/mm,由表1得,当沥青动稳定度要求为2400次/mm,试验温度25℃,加载频率10Hz条件下,动态模量只需要大于8064Mpa即可满足要求。分析图12可知,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并且当沥青用量小于4.57%,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参数均可满足要求。
由技术方案中规定的沥青用量确定方法,最大沥青用量OACmax选取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均能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大值,为4.41%;因为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没有出现峰值,因此最小沥青用量OACmin选取满足体积参数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小值,为4.04%;因此最佳沥青用量采取OACmin与OACmax的均值,为4.22%,取整为4.2%。
四、承重层沥青混合料按结构需求设计方法的实施
设计体系如下:
(1)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设计1~3组供优选用的不同的矿料级配,对设计的矿料级配,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沥青用量(主要依据工程经验,在最佳沥青用量附近选择1种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相应的体积参数、稳定度、流值,并与马歇尔设计标准比较,从而初选一组满足或最接近涉及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所述的供优选的标准是: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设计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0.3~0.6mm范围内不出现“驼峰”;
(2)根据(1)确定的矿料设计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并计算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VMA、有效沥青饱和度VFA体积参数,确定各体积参数、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均符合JTGF40-2004规范规定的沥青用量范围;
(3)根据(1)确定的矿料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进行5组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动态模量试验,试验温度为25℃,加载频率为10Hz,计算动态模量参数,如式(1)所示:
式(1)中,Ed为动态模量,σ(t)为应力相应的时间函数,ε(t)为应变相应的时间函数,σ0为应力的幅值,ε0应变的幅值;
绘制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变化关系曲线;通过表1将动态模量参数与车辙试验得到的动稳定度标准建立联系,确定满足动态模量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标准如下:
(1)采用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均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大值作为OAC1
(2)若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存在峰值,则采用动态模量参数峰值处的沥青用量作为OAC2,若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不存在峰值,则采用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均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小值作为OAC2,最佳沥青用量OAC采取OAC1与OAC2的均值;
(4)对最佳沥青用量OAC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对其抗永久变形性能进行验证;若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车辙试验中动稳定度结果需满足JTGF40-2004规范要求),则可确定出材料最佳级配,最佳沥青用量;若不满足,则应调整级配和沥青用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混合料性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承重层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设计流程如图13所示。
五、测试方法应用说明:
1、上述步骤“一”为试验方法和试验设计参数及其分析的说明。
2、上述步骤“二“为试验指标的控制标准分析过程和方法。
3、上述步骤“三“为设计方法的应用举例。
4、上述步骤“四“为设计方法的实施程序。
5、对于一个具体工程的“承重层最佳沥青用量(或最佳沥青用量确定)”,可结合实际需要确定测试的温度条件,以及评价参数的权重。整个过程参照说明,按照:实验一分析一确定的过程进行即可。
表1不同动稳定度控制标准下的动态模量最小值(MPa)
表2 AC-20矿料三种级配通过率
表3级配一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结果(Mpa)
表4级配二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结果(Mpa)
表5级配三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结果(Mpa)

Claims (1)

1.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设计1~3组供优选用的不同的矿料级配,对设计的矿料级配,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预估最佳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相应的体积参数、稳定度、流值,并与马歇尔设计标准比较,从而初选一组满足或最接近涉及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所述的供优选的标准是: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设计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0.3~0.6mm范围内不出现“驼峰”;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确定的矿料设计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并计算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VMA、有效沥青饱和度VFA体积参数,确定各体积参数、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均符合JTGF40-2004规范规定的沥青用量范围;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确定的矿料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进行5组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动态模量试验,试验温度为25℃,加载频率为10Hz,计算动态模量参数,如式(1)所示:
<mrow> <msub> <mi>E</mi> <mi>d</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o>|</mo> <mi>&amp;sigma;</mi> <mrow> <mo>(</mo> <mi>t</mi> <mo>)</mo> </mrow> <mo>|</mo> </mrow> <mrow> <mo>|</mo> <mi>&amp;epsiv;</mi> <mrow> <mo>(</mo> <mi>t</mi> <mo>)</mo> </mrow> <mo>|</mo> </mrow> </mfrac> <mo>=</mo> <mfrac> <msub> <mi>&amp;sigma;</mi> <mn>0</mn> </msub> <msub> <mi>&amp;epsiv;</mi> <mn>0</mn> </msub> </mfrac>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式(1)中,Ed为动态模量,σ(t)为应力相应的时间函数,ε(t)为应变相应的时间函数,σ0为应力的幅值,ε0应变的幅值;
绘制动态模量随沥青用量变化关系曲线;通过表1将动态模量参数与车辙试验得到的动稳定度标准建立联系,确定满足动态模量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标准如下:
(1)采用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均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大值作为OAC1
(2)若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存在峰值,则采用动态模量参数峰值处的沥青用量作为OAC2,若动态模量参数随沥青用量的变化不存在峰值,则采用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均满足要求的沥青用量最小值作为OAC2,最佳沥青用量OAC采取OAC1与OAC2的均值;
步骤四:对最佳沥青用量OAC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对其抗永久变形性能进行验证;若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则可确定出材料最佳级配,最佳沥青用量;若不满足,则应调整级配和沥青用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混合料性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CN201711150943.2A 2017-11-18 2017-11-18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Active CN107679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0943.2A CN107679352B (zh) 2017-11-18 2017-11-18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0943.2A CN107679352B (zh) 2017-11-18 2017-11-18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9352A true CN107679352A (zh) 2018-02-09
CN107679352B CN107679352B (zh) 2020-05-05

Family

ID=61150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50943.2A Active CN107679352B (zh) 2017-11-18 2017-11-18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7935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7735A (zh) * 2018-04-12 2018-09-11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模量理论的耐久性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其路面结构
CN108560351A (zh) * 2018-05-19 2018-09-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参数的沥青路面混合料品质保证方法
CN109459348A (zh) * 2018-11-09 2019-03-12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确定废旧sbs改性沥青再生剂用量的方法
CN111046477A (zh) * 2019-12-25 2020-04-21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坑槽修复用常温施工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11125912A (zh) * 2019-12-25 2020-05-08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服役过程主导病害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冗余设计方法
CN115859672A (zh) * 2022-12-21 2023-03-28 长安大学 基于结构与材料一体化的沥青稳定铁尾矿抗车辙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17113515A (zh) * 2023-10-23 2023-11-24 湖南大学 一种路面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75817A1 (en) * 2009-05-01 2010-11-04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Asphalt materials containing bio-oil and method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3761348A (zh) * 2013-06-26 2014-04-30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有限元的沥青路面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04805747A (zh) * 2015-04-26 2015-07-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按结构需求的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5067452A (zh) * 2015-08-21 2015-11-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获得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评价指标的方法
WO2016060958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Axeon Specialty Products LLC Fuel-resistant liquid asphalt bind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75817A1 (en) * 2009-05-01 2010-11-04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Asphalt materials containing bio-oil and method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3761348A (zh) * 2013-06-26 2014-04-30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有限元的沥青路面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WO2016060958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Axeon Specialty Products LLC Fuel-resistant liquid asphalt bind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4805747A (zh) * 2015-04-26 2015-07-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按结构需求的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5067452A (zh) * 2015-08-21 2015-11-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获得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评价指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I-NING XU 等: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与级配曲线特性关系的研究", 《公路》 *
QIANGXUE 等: "Hydraulic-stress coupling effects on dynamic behavior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7735A (zh) * 2018-04-12 2018-09-11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模量理论的耐久性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其路面结构
CN108517735B (zh) * 2018-04-12 2020-02-0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模量理论的耐久性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其路面结构
CN108560351A (zh) * 2018-05-19 2018-09-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参数的沥青路面混合料品质保证方法
CN108560351B (zh) * 2018-05-19 2020-10-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参数的沥青路面混合料品质保证方法
CN109459348A (zh) * 2018-11-09 2019-03-12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确定废旧sbs改性沥青再生剂用量的方法
CN111046477A (zh) * 2019-12-25 2020-04-21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坑槽修复用常温施工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11125912A (zh) * 2019-12-25 2020-05-08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服役过程主导病害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冗余设计方法
CN115859672A (zh) * 2022-12-21 2023-03-28 长安大学 基于结构与材料一体化的沥青稳定铁尾矿抗车辙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17113515A (zh) * 2023-10-23 2023-11-24 湖南大学 一种路面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13515B (zh) * 2023-10-23 2024-01-05 湖南大学 一种路面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9352B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9352A (zh)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Sengoz et al. Analysis of styren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 modified bitumen using fluorescent microscopy and conventional test methods
Jitsangiam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SUPERPAVE and Marshall asphalt mix designs as they relate to Thailand’s climatic conditions
US20220106746A1 (en) Method of hot recycling repairing by optimizing proportion of asphalt mixture on pavement alignment variation section
CN106046810B (zh) 使用重油飞灰来改进沥青粘结剂和沥青混凝土性能
CN101318794A (zh) 一种基于矿料分形分布特征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Faheem et al. Influence of filler fractional voids on mastic and mixture performance
Goh et al. Laboratory evaluation and pavement design for warm mix asphalt
CN110078417A (zh) 一种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Sengoz et al. Minimum voids in mineral aggregate in hot-mix asphalt based on asphalt film thickness
CN108035207A (zh)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
CN103184717B (zh) 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CN110194612A (zh) 一种保障低温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材料及其设计方法
Gao et al. The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ot mixed asphalt mixtures
CN105893688A (zh) 一种基于性能的排水型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3122603B (zh) Atb-3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Sobhan et al. Effect of gradation and compactive effort on the properties of bituminous mixes with waste concrete aggregates
Preciado et al. Improv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t mix asphalt using fibres and poly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N103334363B (zh) 一种atb-25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Hainin et al. Aggregate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one mastic asphalt mixtures
CN103147374A (zh) 一种ac-13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CN103174075A (zh) Ac-25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CN107572896A (zh) 一种基于路用性能的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Gusty The effect of using asbuton with used waste diesel oil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porus asphalt mix with hot mix cold laid method
Zhou et al. Superpave Implementation Phase I: Determining Optimum Binder Cont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