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34628A - 感受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受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34628A
CN116034628A CN202180056795.6A CN202180056795A CN116034628A CN 116034628 A CN116034628 A CN 116034628A CN 202180056795 A CN202180056795 A CN 202180056795A CN 116034628 A CN116034628 A CN 116034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ceptor material
strip
susceptor
compression
sens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67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U·比勒
F·坎蒂里
O·戴伊奥格鲁
M·洛伦泽利
C·波因德隆
E·皮埃特鲁布奥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filed Critical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ublication of CN116034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46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5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5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 H05B6/108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for heating a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24F40/465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uction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70Manufa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20Deep-draw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感受器材料带以及提供压缩台的步骤。压缩台包括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其中在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压缩元件布置成限定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并且其中在压缩台的第二部分中,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其间限定恒定的压缩间隙,并且其中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构造成具有匹配的表面结构。将感受器材料带引导通过压缩台的变窄压缩间隙,使得压缩元件的匹配的表面结构深冲感受器材料带。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感受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感受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受器和一种用于制造感受器的方法,所述感受器用在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中。
背景技术
包括能够在加热时形成可吸入气溶胶的至少一个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是众所周知的。为了加热基质,可将制品接纳在包括电加热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内。加热器可为包括感应源的感应加热器。取决于感受器的电特性和磁特性,感应源构造成生成交变电磁场以通过涡电流和磁滞损耗中的至少一者感应加热感受器。感受器可为制品的整体部分,并且布置成与要加热的基质热接近或直接物理接触。在装置的操作中,挥发性化合物从制品中的经加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并且在使用者的抽吸期间夹带在通过制品抽吸的气流中。随着所释放的化合物冷却,所述化合物凝结以形成气溶胶。
感受器可包括金属片或可由金属片组成。尽管此类片状感受器可容易地制造且由于其二维性质可提供广泛热发射,但此类感受器的总质量可通常仍与热发射表面不成比例。因此,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减少感受器的质量,特别是减少用于制造感受器的片材的厚度,对所涉及的制造过程提出了高要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期望具有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即使是对于非常薄的感受器材料也允许高可靠性和可再现性。
特别地,期望具有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波纹感受器的方法,其中感受器由非常薄的感受器材料制造。
还期望具有一种用于制造感受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感知介质在成形过程期间沉积到感受器上。
还期望具有一种用于制造感受器的方法,其针对感受器的所得加热分布提供增加的灵活性。
还期望具有一种允许将感知介质沉积在感受器元件的预定区域中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感受器材料带的步骤,以及提供包括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的压缩台的步骤。压缩台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在第二部分中,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限定恒定的压缩间隙,并且其中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构造成具有匹配的表面结构。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感受器材料带引导通过压缩台的变窄压缩间隙,使得压缩元件的匹配的表面结构深冲感受器材料带的步骤。
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的匹配的表面结构可构造成使得感受器材料带在至少一侧处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例如,压缩元件的表面可包括与相应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的对应凹入结构协作的突出结构。当将感受器材料带引导通过压缩台的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时,表面结构深冲感受器材料带,并且相应地修改感受器材料的表面。
利用在处理方向上的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感受器材料逐渐形成为最终形状。这降低了在深冲过程期间发生材料损坏的风险。以此方式,即使非常薄的感受器材料带也可在压缩台中处理。
有利地,压缩台的第一部分(即是说,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的该部分)位于压缩台的上游端处。压缩台的第二部分有利地布置在压缩台的第一部分的下游。以此方式,首先引导感受器材料带通过压缩台的第一部分。在该部分中,感受器材料带设有形成为期望形状的凹陷部。
在压缩台的后续第二部分中,确认感受器材料的最终形状。为此目的,压缩台的第二部分的压缩元件在处理方向上形成恒定的压缩间隙,并且将恒定压力施加在感受器材料上。
压缩元件可构造为皮带,所述皮带各自在多个引导辊上方被引导。皮带可相对地布置,使得它们形成压缩间隙,感受器材料带被引导通过压缩间隙。在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引导辊进一步布置成使得皮带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在压缩台的第二部分中,引导辊布置成使得皮带在处理方向上限定恒定压缩的间隙。
每个皮带可在多个引导辊上方被引导。引导辊中的至少一个引导辊可构造为驱动辊。驱动辊是连接到驱动电机的引导辊。驱动辊用于致动对应的皮带。
皮带可为带齿皮带,所述带齿皮带具有从皮带的表面延伸的多个齿。齿可以固定间距规则布置。带齿皮带可布置成使得来自一个皮带的齿在布置在相对皮带上的两个相邻齿之间相互穿透。使用两个相同的皮带具有的优点在于,仅使用一个皮带设计,并且因此减少了装置的不同部件的数量。另外,避免了使用不正确皮带的风险。
皮带也可设有交替匹配的母齿和公齿。母齿形成有大到足以在其中接收公齿的凹部。公齿和母齿可交替地布置在每个皮带上。在此构造中,感受器材料带的两个表面交替地设有突出部和凹陷部。
公齿也可仅布置在一个皮带上,而母齿可布置在另一个皮带上。在此构造中,感受器材料带的仅一个表面设有突出部,而另一表面仅设有凹陷部。
具有匹配的母齿和公齿的皮带可能是有利的,因为通过其引导感受器材料带的压缩间隙是明确限定的。以此方式,获得了对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的所得凹陷部和突出部的增加的控制。
皮带的齿可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使得可在感受器材料带的表面上产生各种各样的表面图案。齿可跨过皮带的整个宽度延伸。齿可仅在皮带的宽度的一部分上延伸。连续布置的齿可偏离彼此。齿可构造成相对于感受器材料带的移动方向形成横向波。齿可布置成相对于感受器材料带的纵向方向形成纵向或横向凹陷部,并且可根据任何期望图案分布。皮带还可设有成行的平行布置的齿。皮带的齿的构造决定感受器材料带的表面的所得形状。当皮带的凹陷部随后填充有感知介质时,感知介质的蒸发特性可由感受器材料的表面设计控制或至少影响。
带齿皮带可同时在感受器材料带的深冲过程期间用作正时皮带。因此,皮带可有助于在感受器材料带上具有强拉力,并且有助于皮带的同步移动。由于皮带的表面结构在压缩期间与彼此接合,因此这些表面结构同时防止皮带之间的滑移或任何其它不期望的相对移动。
为了辅助深冲过程,可采用热生成单元。这些热产生单元可用于在压缩台中的再成形过程之前或期间使感受器材料带升温。
压缩元件可构造为螺杆形元件。压缩台可包括一对或多对连续布置的螺杆形元件。在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螺杆形元件可构造和布置成使得设在螺杆形元件外圆周处的螺纹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在压缩台的第二部分中,螺杆形元件可构造和布置成使得螺杆形元件在处理方向上形成恒定的压缩间隙。
当将感受器材料带引导通过由相对布置的螺杆形元件形成的压缩间隙时,感受器材料带既被拖动,又被逐渐拉成期望的波纹形状。因此,在压缩台中不需要用于感受器材料带的附加驱动装置。另外,压缩台具有相当简单的构造,因为其基本上仅由螺杆形元件构成。
螺杆形元件基本上是圆柱形元件。相对布置的螺杆形元件的外圆周设有具有对应螺纹间距的对应螺纹。螺杆形元件的旋转轴线可基本上平行于感受器材料带的处理方向定向。
为了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间隙,螺杆形元件可布置成使得其纵向轴线朝向彼此略微倾斜,使得设在螺杆形元件的外圆周处的螺纹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此类实施例可为有利的,因为其中使用的螺杆形元件是相同的并且具有规则的圆柱形形状。
螺杆形元件也可构造成具有逐渐增加的直径。在此实施例中,螺杆形元件可布置成使得其纵向轴线平行于彼此定向。在该构造中,设在螺杆形元件的外圆周处的螺纹再次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螺杆形元件的纵向轴线的平行构造可在构造方面提供优势。在使用多个连续布置的成对螺杆形压缩元件的情况下,这可特别如此。如果所有这些压缩元件都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则这可能是有利的。
在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即在螺杆形元件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的部分中,将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逐渐拉成波纹形状。再次由于在处理方向上的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形成过程是缓慢和平稳的,使得材料失效的风险减小。
在压缩台的第二部分中,螺杆形元件在处理方向上形成具有恒定大小的压缩间隙。第二部分再次有助于将感受器材料带保持在正确的最终波纹或波浪形状。
包括螺杆形压缩元件的压缩台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导元件。引导元件可为螺杆形引导元件。螺杆形引导元件可布置在一对螺杆形压缩元件的顶部或下方。螺杆形引导元件可与一对螺杆形压缩元件接合布置。引导元件的螺纹间距可对应于压缩元件的螺纹间距。以此方式,引导元件可与压缩元件旋转地接合。引导元件和压缩元件可共用相同的驱动元件,并且可布置成在引导元件与压缩元件之间侧向限定压缩间隙。
引导元件帮助引导感受器材料带。引导元件可防止由于压缩元件的旋转,感受器材料带漂移出压缩间隙。因此,如果引导元件构造和布置成侧向限制压缩间隙,则这是特别有利的。有利地,对于每对螺杆形压缩元件,提供两个引导元件。
压缩台可包括第三部分,在第三部分中,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扩展的间隙。在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使用的压缩元件大体上可像压缩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压缩元件一样形成。
因此,如果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的压缩元件以在引导辊上方被引导的相对皮带的形式提供,则第三台的压缩元件可同样为在引导辊上方被引导的皮带。在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引导辊布置成使得皮带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扩展的间隙。
如果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的压缩元件以相对的螺杆形压缩元件的形式提供,则第三台的压缩元件可同样以螺杆形压缩元件的形式提供。在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螺杆形压缩元件布置成使得它们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扩展的间隙。
为了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扩展的间隙,与上文关于螺杆形元件的构造所论述的相同考虑因素适用,螺杆形元件在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使用并且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因此,螺杆形元件也可构造成具有逐渐减小的直径,或者螺杆形元件可布置成使得其纵向轴线远离彼此略微倾斜。
通过提供具有第三压缩台的压缩台,其中压缩元件构造成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扩展的间隙,压缩元件从与新成形的感受器材料带的接合中被缓慢地处理。在压缩元件的这种逐渐抽出的情况下,已成形的感受器材料带的潜在损坏风险降低。
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扩展的间隙的压缩台的第三部分有利地位于压缩台的下游端处。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感知介质注入步骤,其中感知介质可注入到感受器材料带上。感知介质可注入到感受器材料带的凹陷部中。
感知介质可通过单独的注入装置注入到感受器材料带上。
注入装置也可包括在压缩台中。有利地,注入装置包括在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
在其中压缩元件以引导辊上方被引导的相对带齿皮带的形式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皮带的齿或突出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设有完全延伸通过所述皮带和突出齿元件的中心中空通道。
带齿皮带中的一个或两个可沿着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引导。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可具有面向带齿皮带的后侧的开口。带齿皮带的后侧可大体上覆盖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开口,使得防止加压感知介质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中溢出。带齿皮带可以这样的方式沿着感知介质储存装置被引导,以使得所述齿的中心中空通道与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开口流体连通。
当中心中空通道与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开口流体连通时,一定量的感知介质流过中心中空通道,并且从齿的尖端递送到感受器材料带中的凹陷部中。
每个注入步骤中递送的感知介质的量可根据需要调整。例如,递送量可通过修改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中的压力、通过修改皮带的速度或通过修改齿中通道的大小来调整。
注入装置可为相对于压缩台固定的。注入装置可设在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在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皮带的齿从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的波纹中逐渐抽出。压缩台的第三部分最佳地适合于注入感知介质,因为齿的逐渐抽出为感知介质插入到感受器材料带的凹陷部中提供了空间。
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加压可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获得,如活塞或泵。泵可为蠕动泵或可用于与感知介质协作的另一种泵。
如果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的压缩元件以相对螺杆形压缩元件的形式提供,则可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空径向通道来实现感知介质的注入,所述中空径向通道在螺纹的脊部处敞开,所述螺纹设在螺杆形压缩元件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外圆周处。一个或多个中空的径向布置的通道可连接到静止的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
特别地,如果提供一个以上的径向通道,则相应的螺杆形压缩元件可设有充当多个径向通道的歧管的中心轴向通道。中心轴向通道可构造成连接到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中心轴向通道可构造成经由管或任何其它导管连接到感知介质储存装置。
同样在该实施例中,径向通道有利地设在压缩台的第三部分的螺杆形压缩元件中。如上文所述,在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螺杆形压缩元件的脊部从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的波纹中逐渐抽出。这又在感受器材料带的波纹中为感知介质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并且因此是注入感知介质的理想适合时机。
注入的感知介质的量可由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中的感知介质的压力、由轴向中空通道的直径以及由螺杆形压缩元件中中空径向布置的通道的大小和数目确定。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感受器材料带的步骤,以及提供包括周期性波纹刀片的切割台的步骤。利用周期性波纹刀片,感受器材料带的带的至少部分被切割和扩展,使得感受器材料带设有连续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的区域。
周期性波纹刀片构造成具有带有波纹周期性轮廓的切割刀片。波纹轮廓的确切形状可适于由切割部分形成的扩展部分的期望特性。然而,需要形成波纹,使得感受器材料带在感受器材料带的整个宽度上没有被完全切割。反而,仅向感受器材料带提供部分切割线,其间保留了感受器材料的未切割桥接部。
波纹轮廓可具有三角形或其它多边形形状,或可具有圆形形状,如正弦形状。
如上文所述,具有波纹形状的刀片构造成沿着其宽度部分地切割感受器材料带。同时,刀片还具有成形部分,所述成形部分遵循切割刀片的设计并且将所述切割部分冲压成波纹形状。因此,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的切割部分被同时切割并且扩展成波纹形状。
切割和扩展过程优选地是逐步的过程。这意味着,在单独切的割步骤和扩展步骤之间,将感受器材料带向前进给预定量。另外,周期性波纹刀片可在连续的切割步骤和扩展步骤之间侧向偏移。
在切割和扩展过程期间,将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逐步进给到切割台中,并且切割刀片垂直于进给方向往复移动。以此方式,最初平坦的带设有交替偏移切口,所述交替偏移切口用于形成对应的扩展部分。
以此方式,可将完整的感受器材料带转换成扩展感受器材料带。还有可能产生具有连续的扩展和普通感受器材料部分的带。
通过扩展过程,感受器材料带的切割部分在切割方向上得以扩展,切割方向基本上垂直于带的平坦未切割部分延伸。因此,所得带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楼梯状轮廓。
在经过切割和扩展后,处理过的带可被平坦化以便制备感受器材料用于进一步处理。为此目的,可通过折叠或冲压来平坦化感受器材料带。以此方式,可获得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区域和扩展区域的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
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感受器材料带提供了关于感应加热过程的新可能性。普通部分比扩展部分包括更多的用于涡流的表面和容积。因此,与在扩展区域中相比,在感受器材料区域带的普通部分中生成更多热量。这可用于设计感受器元件的加热分布。这还可用于关于感知介质应相对于感受器元件放置的位置的决策中。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感知介质提供至感受器材料带的步骤。将感知介质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的步骤可与切割和扩展步骤同时执行。可执行将感知介质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的步骤,使得在切割和扩展步骤期间向扩展区域提供感知介质。
为此目的,切割台可设有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可具有邻近于执行扩展步骤的区域的释放开口。释放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可具有释放开口,所述释放开口定位成使得正由切割刀片扩展的感受器材料带跨过释放开口移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构造成使得感知介质在感受器材料扩展期间得以释放。以此方式,感知介质可在其制造期间由扩展部分直接取得。特别地,感知介质可在扩展区域中在感受器的穿透或开放部分中进给,使得感知介质的添加不产生任何厚度变化。
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可包括加压介质,并且可具有可打开以释放感知介质的可控阀。感知介质储存装置还可包括可修改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容积并且可将感知介质按压出释放开口的可控活塞。
阀和活塞两者可与切割刀片的移动同步,使得介质在扩展步骤期间释放。扩展部分非常适合设有感知介质,因为由于所述扩展部分的打开结构,蒸发的感知介质能够容易地被通过感受器材料的气流取得。
如本文所用,术语“扩展感受器材料”是指一种类型的感受器材料,所述类型的感受器材料中已产生多个弱化区域,特别是多个穿孔,并且随后被拉伸以形成规则的开口图案,所述开口图案源自拉伸多个弱化区域,特别是源自多个穿孔。感受器材料可通过穿透来扩展。
与其它类型的片状感受器相比,使用包括扩展感受器材料的感受器提供了多个优点。
首先,由于特定的制造工艺,与没有此开口的感受器材料相比,扩展感受器材料每单位面积上的质量减少了。同时,扩展感受器材料的表面仍然足够大以提供广泛热发射。结果,与包括没有任何开口的感受器材料的感受器相比,包括扩展感受器材料的感受器的总质量和热发射表面之间的比例率得到改进。有利地,这有助于节省用于制品制造的资源。另外,单位面积质量的减少对于制品总质量的减少也是有益的。
第二,与包括通过材料去除(例如通过冲切)产生的开口的感受器材料相比,制造包括如上所述(即通过弱化,特别是穿孔和拉伸感受器材料)产生的开口的扩展感受器材料有利地不涉及材料浪费。同样出于这个原因,根据本发明的制品的感受器有利地允许节约材料和生产成本,并且因此节约资源。
第三,由于开口,根据本发明的制品的感受器是可透过的,使得与包括不可透过的感受器的制品相比,通过制品抽吸的气流得到增强。另外,感受器的开口促进从经加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挥发的材料释放和夹带到气流中。有利地,两个方面都促进气溶胶形成。
第四,与焊接或编织的感受器网的同等重量相比,包括扩展感受器材料的感受器更稳健,因为尽管感受器材料被弱化,特别是被穿孔和拉伸,但仍完整无损,且因此其强度得以保持。同时,与没有开口的感受器材料相比,扩展感受器材料柔性更大并且不太坚硬。有利地,这有助于在制造气溶胶生成制品期间的材料供应。
第五,扩展感受器材料的开口可在制品制造期间用气溶胶形成基质填充。有利地,这可支持将感受器固定在气溶胶形成基质内。因此,感受器在气溶胶形成基质内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总体厚度不受影响。感受器材料不从感受器突出,使得便于处理。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如上文所述的将平坦化的感受器材料带形成为感受器材料波纹带的步骤。优选地,感受器材料带形成有周期性交替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进一步优选地,这些部分的周期性对应于提供至感受器材料带的波纹的周期性。通过使两个周期彼此适配,来获得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其中扩展部分和普通部分总是设在同一位置处。
普通部分可形成为凹陷部,在本文中也称为谷,并且扩展部分可形成为所得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突出部,在本文中也称为峰。备选地,普通部分可形成为峰,并且扩展部分可形成为所得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谷。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提供两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步骤。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叠加两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步骤,使得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部分定位成邻近于另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普通部分。通过以这种方式叠加两个感受器材料带,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部分定位成邻近于另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普通部分。该构造增强了从普通部分到扩展部分的热传递,这继而又增强了感受器装置的蒸发能力。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其中所述感受器作为感受器材料带提供,所述感受器材料带包括连续布置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
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感受器材料带提供了关于感应加热过程的新可能性。普通部分比扩展部分包括更多的用于涡流的表面和容积。因此,与在扩展区域中相比,在感受器材料区域带的普通部分中生成更多热量。这可用于设计感受器元件的加热分布。这还可用于关于感知介质应相对于感受器元件放置的位置的决策中。
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可填充有感知介质。感知介质可位于扩展区域的孔、孔隙、开口中,并且感知介质可不从感受器厚度突出。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感受器提供了良好的可加热性,并且同时具有良好的蒸发特性。普通部分用于产生热量,所述热量通过传导容易地传递到扩展部分。扩展部分从相邻的普通部分接收热量,使得提供到扩展部分的感知介质可蒸发。由于扩展部分的多孔结构,蒸发的感知介质可与经过感受器材料任一侧的气流接合,使得感知介质的整体气溶性增强。
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可以处理成设有波纹。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可以处理成设有谷和峰。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可以处理成设有谷和峰,使得普通部分形成为谷,并且扩展部分形成为所得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峰。
感受器材料的峰延伸到气流中,并且因此是非常适合发生蒸发的位置。因此,当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部分设有感知介质时,此构造是特别有利的。
备选地或作为补充地,在普通感受器材料部分中形成的感受器材料的谷也可设有感知介质。由于普通感受器材料在感应加热时生成更多热量,因此可能期望在感受器材料带的这些普通部分处提供特定的感知介质。
作为实例,扩展感受器可由厚度范围为约0.03毫米至约1毫米之间,更优选地为约0.05毫米至约0.5毫米之间,例如约0.07毫米至约0.2毫米之间的片材制成。扩展区域中的开口可呈现一般菱形或斜方形形状,其中第一对角线范围为0.5毫米至5毫米,并且第二对角线范围为0.3至3毫米。开口区域可在总面积的30%至70%的范围内。感受器材料可具有带的形式。优选地,带具有基本矩形形状,其具有优选地介于约2毫米与约8毫米之间,更优选地介于约3毫米与约5毫米之间,例如4毫米的宽度。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装置,其中所述感受器装置包括如本文所述的两个感受器材料带。两个感受器材料带叠加,使得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峰区域定位成邻近于另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普通谷区域。
此类感受器装置提供附加优点。由于在这种构造中,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部分总是定位成邻近于另一感受器材料带的普通部分,因此在普通部分中生成的感应热可直接递送到另一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部分。由于相邻感受器之间的热传导路径更短,并且相邻感受器之间的热传导表面更大,因此在该构造中可更有效地导热。
此外,感受器装置的任一侧上的峰由扩展部分形成,使得感受器装置的任一侧上都能获得最佳蒸发条件。此外,谷由感受器的普通部分形成,并且定位成直接邻近于另一感受器的峰。因此,在任一谷中生成的热量可容易地传导到邻近的感受器,这增强了感受器装置的总体蒸发性能。
感受器装置可设有正弦或三角形波纹。有利地,波纹的周期性对应于连续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周期性。作为实例,波纹可呈现约为形成之前的平坦带厚度的5至15倍的峰到峰高度。
如前文所述,感受器装置的峰延伸到在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生成的气流中,使得从这个观点看,由携带感知介质的感受器材料的扩展部分形成峰是有利的。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感知介质也可能更容易受到在气溶胶形成制品的进一步制造期间进行的附加制造步骤的负面影响。因此,从未加载的普通材料形成峰以及从加载的扩展材料形成谷可能也是有利的。为了允许更强烈的用户体验,可将附加的感知介质加载到扩展部分上。
通过提供三角形波纹,感受器可布置成使得蒸发感知介质的扩散方向可被定向。例如,感受器可布置成使得蒸发的感知介质的扩散方向在气流方向上被引导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并且朝向制品的口端。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感知介质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的方法,其中所述感受器材料带是如本文中所描述制造的。感受器材料带可为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或者可为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其包括连续布置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
可通过蘸取将感知介质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为此目的,可引导感受器材料带通过包括感知介质的储罐。可将感受器材料带完全浸入感知介质中,使得感受器材料带的完整表面与感知介质接触。
为了传递感受器材料带通过感知介质的储罐,可提供一对引导辊,在所述引导辊之间,感受器材料带被夹紧并且输送通过感知介质储罐。一对此类引导辊可设在感知介质储罐的任一端处。以此方式,可良好地控制感受器材料带通过感知介质储罐的移动。
该方法可能特别适合将感知介质沉积在包括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感受器材料带上。相比于普通部分,感知介质可更好地粘附到扩展部分。因此,该方法可特别适合于将感知介质沉积到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部分上。
感知介质可经由涂布辊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涂布辊的表面可设有感知介质。通过在涂布辊上方引导感受器材料带,感知介质可沉积到感受器材料带上。
感受器材料带可被稍微压靠涂布辊,使得感受器材料带与涂布辊之间保持足够的接触。如果感受器材料带是波纹带,则带可被引导通过形成于涂布辊与对置辊之间的辊间隙。该辊间隙的距离可小于波纹的峰到峰距离。以此方式,对置辊可帮助将感受器材料带压靠涂布辊。对置辊不仅有助于保持足够的接触压力,而且还扩大了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与涂布辊之间的接触表面,使得感受器材料带的较大区域设有感知介质。该方法可特别适用于具有带有高弹性正弦形波纹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
如果感受器材料带是波纹带,则涂布辊仅接触感受器材料带的峰。因此,仅波纹带的峰设有感知介质。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可形成为使得峰由感受器材料的扩展部分形成。扩展部分可比普通部分更好地保持感知介质,使得在该构造中,感知介质的沉积更有效率。
感受器材料带还可通过设在涂布辊的下游和上游的两个张力辊来压靠涂布辊。张力辊可用于修改涂布辊附近的感受器材料带的张力。通过修改带张力,可调整涂布效率。如果感受器材料带是平坦带,则使用张力辊可特别有用。
张力辊还可用于修改感受器材料带与涂布辊之间的接触弧。以此方式,可修改感受器材料带与涂布辊之间的接触时间。接触弧的调整可用于提高涂层效率。
涂布辊可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流体连通。涂布辊可位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上方一距离处,使得涂布辊的下部部分浸入设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中的感知介质中。感知介质可润湿涂布辊的表面,并且可随后沉积在感受器材料带上。
涂布辊可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直接流体连通。涂布辊还可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间接流体连通。间接流体接触可经由中间辊建立,所述中间辊与感知介质直接接触,并且将感知介质传递到涂布辊。一个或多个中间辊可设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与涂布辊之间。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中间辊,可更精确地控制提供到涂布辊并且随后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的感知介质的量。
感知介质可通过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下方引导感受器材料带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在其底部处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可与感受器材料带的上表面接触。
感受器材料带可在环形移动皮带上传送。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开口可位于与感受器材料带的上表面直接接触。
此构造对于与感受器材料带一起使用可能是有利的,所述感受器材料带是包括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平坦带。当感受器材料带的普通部分直接在开口下方时,普通部分有效地密封开口,并且防止感知介质流出到感受器材料带上。
当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部分直接在开口下方时,感知介质递送到扩展部分上,扩展部分打开至其全部容量。以此方式,仅有限量的感知介质递送到感受器材料带。
在其中使用设在感受器材料带上方的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注入装置也可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一起使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底部处的开口可能不一定与感受器材料带接触。然而,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可用于将感知介质递送到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开口下方输送的感受器材料带的凹入谷部分。
该注入装置可用于将感知介质沉积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其中谷由感受器材料的普通部分形成,并且其中任选地,峰由扩展感受器材料形成。
由普通感受器材料制成的谷可保持大量的感知介质。此外,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每个谷的感知介质的量可保持恒定。可将相同量的感知介质填充到谷中的每个谷中。如果峰由扩展感受器材料形成,则这些峰可限定感知介质的最大填充水平。峰可充当溢出部以限制递送到谷的感知介质的量。因此,当谷中的填充水平达到多孔扩展材料区域的部分时,任何超过量的感知介质可能通过多孔扩展材料溢出。
可经由技术人员已知的合适的手段打开和关闭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开口。例如,可提供打开阀,所述打开阀可取决于待加载有感知介质的感受器材料带的周期性来控制。以此方式,感知介质可正好在谷位于开口下方时递送。
为了调节感知介质的流动或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中的压力,可提供泵,如蠕动泵。泵可与阀同步。以此方式,可确保将足够量的感知介质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谷中的每个谷。
感知介质可经由利用固态感知介质的注入装置提供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该方法可包括朝向冲切机推进固态感知介质,切断一定量的感知介质,并且将该一定量的感知介质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谷。
固态感知介质比液体感知介质更容易处置。递送固态感知介质允许一致并且精确地定量感知介质。因此,利用这种方法,可制造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其中所有谷都设有相同并且预定量的感知介质。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暂时液化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谷的一定量感知介质的步骤。
通过在将感知介质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谷之后暂时加热感知介质,可便于液化一定量的感知介质。加热可由任何合适的加热装置进行。合适的加热装置是热风枪。从此类热风枪递送的热空气可足以降低感知介质的粘度。然后,加热的感知介质可开始变成流体,并且粘附到感受器材料带的谷的壁。
在加热感知介质时,如果仅加热感知介质,而基本上避免了对感受器材料的加热,则可能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可最小化液化感知介质所需的热量,并且避免由于过热而使感受器材料变形。此外,如果尽可能少地加热感受器材料,则感知介质的冷却过程加速。
为了进一步加速感知介质的冷却过程,可传送感受器材料带通过冷却站。适合此过程的冷却站是本领域已知的。通过加速冷却过程,可实现感知介质的快速再胶凝。感受器材料带可仅在感知介质已冷却并且充分粘附到感受器材料之后才继续处理。因此,加速冷却过程可减少整体制造过程所需的时间。
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可逐步地传送通过注入装置。每个步骤可对应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间距宽度。在每个步骤之后,启动注入装置。预定量的感知介质被切断,并且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谷。
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逐步移动可经由任何合适的传送器装置来建立。传送器装置可包括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带齿环形皮带。带齿皮带的周期性可对应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周期性。以此方式,带齿皮带的每个齿可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谷接合。通过在多个接合点上划分牵引力,可减少每个单独接合点上的应力,并且可避免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变形。
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合适的过程和装置将感知介质朝向切割装置推进并且切断预定量的感知介质。推进机构可包括活塞或夹具,其与固态感知介质接合并且用于移动固态感知介质。
为了切断预定量的感知介质,可使用冲切机。冲切机可垂直于所述感知介质的推进方向移动,并且可包括在其前端处的切割刀片。冲切机可用于切断预定量的感知介质,并且将切断的感知介质推入位于冲压机下方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谷中。
该方法仅可用于填充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一侧上的谷。该方法还可用于用感知介质填充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任一侧上的谷。这可经由两步过程执行。在第一步中,可用感知介质填充在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第一侧上的谷。在感知介质已充分冷却,使得感知介质充分粘附到波纹带感受器材料的谷之后,可将带转向以用感知介质填充在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第二侧上的谷。
由于谷内侧的感知介质可能粘在波纹带的壁,因此感知介质即使在上下颠倒时也应保持在适当位置。如果例如由于移动波纹带的移动的振动或由于感知介质的触变特性而使感知介质的粘附力太弱,则可增加感知介质的黏度或黏附力。这可通过进一步冷却金属带或通过改变感知介质的组成来完成。
感知介质可经由利用液体感知介质的另一注入装置提供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液体感知介质可设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中,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被引导通过所述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可具有至少一个入口开口,以用于将未加载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引入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中。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可具有至少一个出口开口,以用于允许加载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离开。
出口开口可由限定其间距离的两个唇缘形成。唇缘之间的距离可对应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峰到峰距离。
波纹带被引导通过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内部容积,并且通过出口开口引导而离开感知介质储存装置。
限定出口开口的两个唇缘可为弹性的或预偏压的,或弹性的和预偏压的,使得唇缘中的每个唇缘稍微压靠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
在将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引导通过液体介质储存装置的内部和出口开口时,液体感知介质接收在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每个谷中。感知介质构造成具有这样的组成,使得在波纹带已经通过出口开口离开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之后,在每个谷中接收的感知介质基本上粘附到波纹带的谷的壁。
由于唇缘从每一侧压靠波纹带,因此唇缘有效地关闭出口开口,使得没有过量的感知介质可离开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为了获得可靠的密封,唇缘可具有一长度,使得唇缘中的每个唇缘在每一时刻都接触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相应侧的至少两个峰。
唇缘的宽度可对应于波纹带的宽度。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出口开口可设有合适的密封元件以密封波纹带的侧向侧处的出口开口。
唇缘优选地由弹性材料制成。以此方式,可补偿波纹带的后续峰之间的高度差。备选地或作为补充地,唇缘可经由合适的偏压装置朝向彼此预偏压。在简单构造中,此类偏压可通过设在唇缘中的每一个唇缘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对应侧表面之间的弹簧机构获得。
由于在其通过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移动期间,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可能经受不同的拉力和推力,因此波纹带的峰到峰距离可能在涂布过程期间变化。这种变化的拉力和推力可由感知介质的粘度或波纹带在出口开口处与两个唇缘的表面的摩擦引起。通过构造两个唇缘为弹性的或通过预偏压唇缘,两个唇缘之间的距离可动态变化,并且可补偿波纹带的尺寸的任何变化。以此方式,可获得出口开口处的密封性,并且可防止过量的感知介质的非期望流出。
如本文中所用的表述“感知介质”被理解为优选地当感觉介质被加热时,能够将挥发性化合物释放到空气流中的材料或材料的混合物,该空气流穿过感受器布置在其中的制品。
感知介质可为凝胶。凝胶的提供对于储存和运输,或者在使用期间可为有利的,因为可降低从感受器、气溶胶生成制品或气溶胶生成装置泄漏的风险。
有利地,凝胶在室温下为固体。在此上下文中,“固体”意指凝胶具有稳定的尺寸和形状,并且不流动。此上下文中的室温意指25摄氏度。
感知介质可包括气溶胶形成剂。理想地,气溶胶形成剂在感受器的工作温度下基本上耐热降解。合适的气溶胶形成剂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并且包括但不限于:多元醇,诸如三甘醇、1,3-丁二醇和甘油;多元醇的酯,诸如甘油单、二或三乙酸酯;以及一元、二元或多元羧酸的脂肪酸酯,诸如二甲基十二烷二酸酯和二甲基十四烷二酸酯。多元醇或其混合物可为三甘醇、1,3-丁二醇和甘油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利地,感知介质凝胶,例如包括热可逆凝胶。这意味着凝胶在加热到熔融温度时会变成流体,且在胶凝温度下再次变成凝胶。胶凝温度可处于或高于室温和大气压。大气压意指1个大气压力。熔融温度可高于胶凝温度。凝胶的熔融温度可高于50摄氏度,或60摄氏度,或70摄氏度,并且可高于80摄氏度。在此上下文中,熔融温度意指凝胶不再是固体且开始流动的温度。
备选地,在具体实施例中,凝胶是在使用感受器期间不熔融的非熔融凝胶。在这些实施例中,凝胶可在使用中在处于或高于感受器的工作温度但低于凝胶的熔融温度的温度下至少部分地释放活性剂。
优选地,凝胶的粘度为50000至10帕斯卡每秒,优选为10000至1000帕斯卡每秒,以得到所需的粘度。
所述凝胶可包括胶凝剂。凝胶可包括琼脂或琼脂糖或海藻酸钠或结冷胶,或它们的混合物。
凝胶可包括水,例如,凝胶是水凝胶。备选地,在具体实施例中,凝胶是非水性的。
优选地,凝胶包括活性剂。活性剂可包括尼古丁(例如,以粉末状形式或以液体形式)或烟草产品或用于例如在气溶胶中释放的另一目标化合物。尼古丁可包括在具有气溶胶形成剂的凝胶中。期望在室温下将尼古丁锁定到凝胶中以防止尼古丁从气溶胶生成制品泄漏。
凝胶可包括在被加热时释放风味化合物的固体烟草材料。固体烟草材料可为例如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粉末、颗粒、丸、碎片、细条、条带或片材,其含有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材料,诸如草叶、烟叶、烟草肋料、复原烟草、均质化烟草、挤出烟草和膨胀烟草。
凝胶可包括其它味道,例如薄荷醇。在凝胶形成之前,可在水中或在气溶胶形成剂中添加薄荷醇。
在将琼脂用作胶凝剂的实施例中,凝胶可包括在0.5重量%与5重量%之间,优选地在0.8重量%与1重量%之间的琼脂。优选地,凝胶还包含在0.1重量%与2重量%之间的尼古丁。优选地,凝胶还包括在30重量%与90重量%之间(或在70重量%与90重量%之间)的甘油。在具体实施例中,凝胶的其余部分包括水和调味剂。
优选地,胶凝剂是琼脂,其具有在高于85摄氏度的温度下熔融并且在40摄氏度左右变回凝胶的性质。该性质适用于热环境。凝胶在50摄氏度不会熔融,这在例如该系统被留在阳光下的高温汽车中的情况下是有用的。在85摄氏度左右相变为液体意味着只需将凝胶加热到相对较低的温度即可引发气溶胶化作用,从而实现低能耗。仅使用琼脂糖而非琼脂可能有益,琼脂糖是琼脂中的一种成分。
当使用结冷胶作为胶凝剂时,通常凝胶包括在0.5重量%与5重量%之间的结冷胶。优选地,凝胶还包含在0.1重量%与2重量%之间的尼古丁。优选地,凝胶包含在30重量%与99.4重量%之间的甘油。在具体实施例中,凝胶的其余部分包括水和调味剂。
在一个实例中,凝胶包括2重量%的尼古丁、70重量%的甘油、27重量%的水和1重量%的琼脂。
在另一实例中,凝胶包括65重量%的甘油、20重量%的水、14.3重量%的烟草和0.7重量%的琼脂。
特别地,每个整体制品的凝胶量可相对于尼古丁预期递送和/或总预期气溶胶量生成和/或预期用户体验持续时间来设置或调整。
如本文所用,术语“感受器材料”是指能够将电磁能量转换成热量的材料。当位于交变电磁场中时,通常感生涡电流并且可能在感受器中发生磁滞损耗,从而引起感受器的加热。当感受器材料定位成与感知介质热接触时,感知介质由感受器材料加热,从感受器材料释放流体。
感受器材料可由可感应加热到足以从感知介质释放材料的温度的任何材料形成。优选的感受器材料包括金属或碳。优选的感受器材料可包括亚铁或铁磁性材料(例如铁素体铁)、铁磁性合金(如铁磁性钢、不锈钢或铝)或由亚铁或铁磁性材料构成。优选地,感受器材料包括大于5%,优选地大于20%,更优选地大于50%或大于90%的铁磁性或顺磁性材料。可将优选的感受器加热到在约150摄氏度与约30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优选地,可将感受器加热到在约200摄氏度与约27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例如235摄氏度。
优选地,感受器材料带是金属细长材料。
优选地,感受器材料带是不锈钢带。然而,感受器材料还可包括以下各项或由以下各项制成:石墨;钼;碳化硅;铝;铌;因康镍合金(Inconelalloy)(基于奥氏体(austenite)镍-铬的超合金);金属化膜;如氧化锆等陶瓷;诸如铁、钴、镍的过渡金属,或诸如硼、碳、硅、磷、铝的类金属组分。
感受器材料具有带的形式。优选地,带具有基本矩形形状,其宽度优选地在约2毫米与约8毫米之间,更优选地在约3毫米与约5毫米之间,例如4毫米,且厚度优选地在约0.03毫米与约1毫米之间,更优选地在约0.05毫米与约0.5毫米之间,例如在约0.07毫米与约0.2毫米之间。感受器材料带的宽度小于感受器材料布置在其中的棒的宽度或直径。
下文提供了非限制性实例的非详尽列表。这些实例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与本文所述的另一实例、实施方案或方面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
实例A: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感受器材料带,
·提供包括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的压缩台,其中在所述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所述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并且其中在所述压缩台的第二部分中,所述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限定恒定的压缩间隙,并且其中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构造成具有匹配的表面结构,
·将感受器材料带引导通过压缩台的变窄压缩间隙,使得压缩元件的匹配的表面结构深冲感受器材料带。
实例B:根据实例A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元件是在多个引导辊上方被引导的皮带,其中在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所述引导辊布置成使得所述皮带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
实例C: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皮带设有交替布置的齿,使得一个皮带的齿在布置在相对的皮带上的两个相邻齿之间相互穿透。
实例D: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皮带具有交替布置和匹配的突出结构和凹入结构,其中来自所述一个皮带的突出结构与所述另一皮带的凹入结构相互穿透,从而深冲在所述皮带之间引导的感受器材料带。
实例E:根据实例A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元件是螺杆形元件,所述螺杆形元件构造和布置成使得设在所述螺杆形元件的外圆周处的螺纹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
实例F:根据实例E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元件是螺杆形元件,所述螺杆形元件布置成使得其纵向轴线朝向彼此倾斜,使得设在螺杆形元件的外圆周处的螺纹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
实例G:根据实例E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元件是具有逐渐增加的直径的螺杆形元件,并且布置成使得其纵向轴线彼此平行,使得设在螺杆形元件的外圆周处的螺纹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
实例H:根据实例E至G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台包括一个或两个螺杆形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布置在所述变窄压缩间隙的顶部或下方并且与所述压缩元件接合。
实例I: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台进一步包括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三部分中,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扩展的间隙。
实例J: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的所述压缩台的部分位于所述压缩台的上游端处。
实例K: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逐渐扩展的间隙的所述压缩台的部分位于所述压缩台的下游端处。
实例L: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感知介质注入步骤,其中感知介质注入到在所述压缩步骤期间形成的所述感受器材料带的凹陷部中。
实例M: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齿或突出结构设有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流体连通的中心通道,并且其中所述感知介质在限定所述逐渐扩展的间隙的所述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提供到所述感受器材料带的凹陷部。
实例N: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布置成形成所述逐渐扩展间隙的所述螺杆形压缩元件的脊部构造有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中心通道,并且其中所述感知介质在所述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提供到所述感受器材料带的凹陷部,所述压缩台的第三部分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扩展的间隙。
实例O: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感受器材料带,
·提供切割台,所述切割台包括用于切割和扩展所述感受器材料带的至少一部分的周期性波纹刀片,使得所述感受器材料带设有连续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
实例P:根据实例O的方法,其中切割过程是逐步过程,其中在单独切割步骤之间,将所述感受器材料带向前进给预定量,并且所述周期性波纹刀片垂直于所述进给方向往复移动。
实例Q:根据实例O和P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切割过程之后,通过折叠或冲压来使感受器材料带平坦化,使得获得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的平坦金属带。
实例R:根据实例O至Q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切割和扩展过程期间,将感知介质提供到所述感受器材料带,使得所述扩展区域同时设有感知介质。
实例S:根据实例Q至R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平坦化的感受器材料带以这样的方式设有波纹,以使得所述普通部分形成为谷,并且所述扩展部分形成为所述所得波纹带的峰。
实例T:根据实例O至S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两个感受器材料带叠加,使得所述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部分定位成邻近于所述另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普通部分。
实例U:根据实例Q至R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平坦化步骤之后,将所述感知介质提供到所述感受器材料带。
实例V: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感知介质作为凝胶设在储罐中,并且所述处理的感受器材料被引导通过所述感知介质储罐。
实例W: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感知介质作为凝胶设在储罐中,并且所述感知介质经由涂布辊沉积到所述处理的感受器材料上,其中所述涂布辊与所述储罐中的感知介质流体连通。
实例X: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感知介质作为凝胶设在储罐中,所述储罐在其底侧处具有分配开口,并且其中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区域和扩展区域的所述处理的感受器材料直接在所述感知介质储罐的开口下方并且邻近于所述开口被引导。
实例Y: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感知介质储存装置被加压,使得从所述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排出的感知介质填充所述扩展区域。
实例Z: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感知介质储罐被周期性地加压,使得凝胶仅在扩展部分行进到所述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开口附近时从所述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排出以填充所述扩展部分。
实例ZA: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感知介质经由注入装置提供到所述感受器材料,其中所述感知介质是凝胶,并且所述感知介质在压力下从施加器喷出到附近通过的带。
实例ZB: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感知介质连续地或周期性地喷出。
实例ZC: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注入装置包括用于递送所述感知介质的泵,优选蠕动泵。
实例ZD: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感受器材料带作为波纹带提供,并且其中将所述感知介质作为固态的凝胶条提供,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包括用于所述凝胶条的推进机构的注入装置,以及用于切断一定量的凝胶并且用于将该一定量的凝胶递送到所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谷的冲切机。
实例ZE:根据实例ZD的方法,其中递送到所述谷的所述一定量凝胶材料由热风枪暂时液化。
实例ZF:根据实例ZD或ZE的方法,其中所述波纹带材料经由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带齿皮带逐步地传送通过所述注入装置。
实例ZG: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波纹带材料的任一侧的谷随后填充有感知介质。
实例ZH: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感受器材料带作为波纹带提供,并且其中所述感知介质作为液体凝胶设在储罐中,其中在所述储罐的一侧具有由两个预偏压或弹性的唇缘形成的开口,并且其中所述波纹带被引导通过所述储罐的内部容积,并且通过所述两个预偏压或弹性的唇缘形成的所述开口离开所述储罐。
实例ZI:根据实例ZH的方法,其中所述唇缘的长度使得所述唇缘在任何时间都压靠所述波纹带的至少两个峰。
实例ZJ:一种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其中所述感受器作为感受器材料带提供,所述感受器材料带包括连续布置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区域。
实例ZK:根据实例ZJ的感受器,其中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设有感知介质。
实例ZL:根据实例ZJ或ZK中任一项的感受器,其中所述感受器材料带以这样的方式设有波纹,以使得所述普通部分形成为谷,并且所述扩展部分形成为所得波纹带的峰。
实例ZM:根据实例ZJ至ZL中任一项的感受器,其中在普通感受器材料部分中形成的谷设有感知介质。
实例ZN:一种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装置,其中所述感受器装置包括两个根据实例ZJ至ZM中任一项的感受器,并且其中所述两个感受器叠加,使得所述一个感受器的扩展峰部分定位成邻近于所述另一个感受器的普通谷部分。
实例ZO:根据实例ZN的感受器装置,其中所述感受器装置具有正弦或三角形波纹,其中所述波纹的周期性对应于连续的普通部分和扩展部分的周期性。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仅通过举例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形成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方法;
图2示出带齿皮带的实施例;
图3示出了具有各种表面图案的感受器材料带;
图4示出包括注入装置的带齿皮带的实施例;
图5示出了形成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方法;
图6是图5的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图7示出了形成设有感知介质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的方法;
图8示出了切割和扩展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的方法;
图9示出了切割和扩展台;
图10示出了具有连续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的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
图11示出了向图10的感受器材料带提供感知介质的方法;
图12示出了具有连续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和对应感受器装置;
图13示出了用于将感知介质提供到图10的感受器的装置;
图14示出了用于将感知介质提供到图10的感受器的装置;
图15示出了用于将感知介质提供到波纹感受器的装置;
图16示出了用于将感知介质提供到图10的感受器的装置;
图17示出了用于将感知介质提供到波纹感受器的装置;
图18示出了用于形成感受器装置的方法;
图19示出了将固态感知介质注入到波纹感受器的方法;
图20示出了将液体感知介质注入到波纹感受器的方法;
图21是图20的感知介质储存装置的出口端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将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10处理成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10是具有约5毫米的宽度和约0.05毫米的厚度的不锈钢带。
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10进给到具有压缩台14的处理装置12中,在压缩台中,感受器材料带10设有期望的波纹。为此目的,提供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16,其在其间限定压缩间隙18。
压缩元件是带齿环形皮带16,所述带齿环形皮带各自在引导辊20上方被引导。引导辊20中的一个构造为驱动辊22,该驱动辊连接到驱动电机(未示出)。引导辊20和驱动辊22布置成限定压缩台14的三个不同部分。
在压缩台14的第一部分24中,引导辊20、22布置成使得压缩元件16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18”。在压缩台14的第二部分26中,引导辊20、22布置成使得压缩元件16在处理方向上在其间限定恒定的压缩间隙18。在压缩台14的第三部分28中,引导辊20布置成使得压缩元件16在处理方向上限定延伸的压缩间隙18。
相对布置的带齿环形皮带16布置成使得一个环形皮带中的齿30在布置于相对皮带上的两个相邻齿30之间相互穿透。
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10被引导通过压缩台14,由此将带10进给到压缩台14的第一部分24的变窄间隙18中。
作为相对的压缩元件16的相互穿透的齿30的匹配的表面结构逐渐与感受器材料带10接合,并且逐渐将材料深冲成预定的波纹形状。在压缩台14的第二部分26中,压缩间隙18在处理方向上保持恒定。在压缩台14的该部分中,压缩元件16用于确认感受器材料带10的波纹形状。
在压缩台14的下游端处,压缩元件16并且特别是环形皮带16的齿30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逐渐抽出。利用这种逐渐抽出,防止了对感受器材料的新成形的带11的任何潜在损坏。
在图2中,描绘了具有匹配的表面结构的带齿皮带16的备选布置。皮带16设有交替布置的匹配的母齿32和公齿34。公齿34包括突出部36。母齿32形成有凹部38,所述凹部足够大以在其中接收公齿34的突出部36。在使用中,感受器材料带10在具有母齿32和公齿34的带齿皮带16之间被引导。这些带齿皮带16的匹配的表面结构在感受器材料带10中形成交替布置的凹陷部。以此方式,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10转换成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
在图3中,示意性地描绘了具有各种表面图案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在图3的左侧视图中,示出了具有规则的、正弦的或波浪形图案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然而,图3的两个其它视图中描绘的其它图案也是可能的。图3的中间视图示出了其中多个纵向凹陷部40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11的图案。在图3的右侧视图中,多个横向凹陷部42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11。
在图4中,描绘了一种配置,其中感受器材料带10设有波纹,并且其中同时感知介质44注入到新形成的凹陷部46中的每个中。图4中所描绘的带齿皮带16对应于图2的皮带16。
公齿34各自设有完全延伸通过皮带16和公齿34的中心中空通道48。带齿皮带16沿着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被引导。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中的每一个具有面向相应带齿皮带16的后侧的开口52。皮带16被引导,使得带齿皮带16中的每一个的后侧大体上覆盖相应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开口52。然而,当具有中心中空通道48的公齿34被引导通过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开口52时,感知介质50可流过中心中空通道48,并且从公齿34的尖端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中的凹陷部46中。
注入步骤在压缩台14的第三部分28中进行。在该部分中,皮带16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形成扩展的压缩间隙18,由此公齿34从母齿32逐渐抽出。当公齿34的突出部36移出凹陷部46时,它们为注入感知介质44留出空间。
感知介质44以凝胶形式提供。通过修改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中的压力和通过修改皮带16的速度来调整感知介质凝胶44的递送量。经由泵(未描绘)获得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加压。
图5到7涉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通过采用以螺杆形元件56形式的压缩元件来执行所述方法。螺杆形元件56基本上是圆柱形元件。相对布置的螺杆形元件56的外圆周设有具有对应的螺纹间距的对应螺纹58。
如图5中所描绘的,螺杆形元件56布置成使得其纵向轴线60朝向彼此略微倾斜,使得设在螺杆形元件56的外圆周处的螺纹58在处理方向上形成相对于处理方向62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18。在图5中,仅描绘了压缩台14的第一部分24。在压缩台14的第一部分24中,将初始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10逐渐拉成具有波纹形状的带11。该第一部分24之后是至少第二部分26,其中螺杆形压缩元件56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形成恒定的压缩间隙18。
在图6的实施例中,在压缩台14中,感受器材料带10另外由两个引导元件64引导。引导元件64也是螺杆形元件。螺杆形引导元件64布置在一对螺杆形压缩元件56的顶部上和下方。螺杆形引导元件64还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螺纹间距对应于压缩元件56的螺纹间距。以此方式,引导元件64与压缩元件56旋转地接合。引导元件64和压缩元件64侧向地限定压缩间隙18,感受器材料带10被引导通过所述压缩间隙。
图7示出了压缩台14的第三部分28,其中压缩元件16以相对的螺杆形元件56的形式提供。螺杆形元件56布置成使得它们在处理方向上限定在处理方向62上逐渐变宽的压缩间隙18。压缩元件56构造成将感知介质凝胶44递送到感受器材料带11上。为此目的,压缩元件56包括中空径向通道66,所述中空径向通道在螺纹的脊部处敞开,所述螺纹设在螺杆形压缩元件56中的一个的外圆周处。中空的径向布置的通道66延伸到中心歧管通道68中,所述中心歧管通道继而又连接到静止的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未示出)。在图7中,中心轴向通道歧管68构造成接收适配器70,所述适配器构造成连接到加压感知介质储存装置。适配器70包括纵向开口72,其使得能够与中空的径向布置的通道66流体连通。在图7中,仅描绘具有上部压缩元件56的感知介质注入装置。然而,对应的感知介质注入装置也提供到下部压缩元件56,使得感知介质44提供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任一侧。
在图7的右侧处,描绘了包括流体通道66、68的压缩元件56的横截面视图。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每匝螺纹,提供了三个等距布置的径向通道66。径向通道66中的每一个从中心轴向通道68延伸到螺杆形压缩元件56的外圆周。
注入到凹陷部46中的感知介质44的量由感知介质储存装置中的压力、由轴向中空通道68的直径以及由螺杆形压缩元件56中的中空径向布置的通道66的大小和数目确定。可连续或间歇地注入感知介质44。为此目的,可提供可打开和关闭的可控阀(未示出),以控制感受器介质流到感受器材料带11上。
图8至11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的方法。在此方法中,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逐步推进到包括周期性波纹刀片82的切割台80。周期性波纹刀片82具有周期性梯形形状,并且构造成使得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10设有横向于其纵向轴线的部分切口。
同时,波纹刀片82还设有成形部分83,所述成形部分遵循切割刀片82的设计并且将所述切割部分冲压成由波纹刀片82限定的波纹形状。因此,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10的切割部分被同时切割并且扩展成该波纹形状。
切割和扩展过程是逐步过程。切割刀片82的移动是如图8中的一系列箭头所示的往复移动。在图8的顶部视图中,感受器材料带10已经推进到切割台80中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对应于切割台80的切割宽度。如箭头所示,波纹刀片82向右移动到第一切割位置中。
在图8的第二视图中,切割刀片82处于第一位置,并且向下移动以同时切割和扩展感受器材料带10。然后,切割刀片82向上移动并且向左移动刀片波纹的一半间距而到第二切割位置。感受器材料带10通过一个步骤再次前进,并且切割刀片82向下移动以执行侧向偏离第一切割的第二切割。类似地,扩展侧向偏离第一扩展步骤而发生。在图8的最下视图中,切割刀片82再次提升,并且向后移动到第一切割位置中。然后可再次执行如上所述的切割过程。以此方式,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10设有扩展部分86,所述扩展部分在感受器材料带10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上方延伸。
通过扩展过程,感受器材料带10的切割部分在切割方向上扩展。切割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由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10限定的平面延伸。在图9中,最初平坦的感受器材料带10设有连续的普通或未切割感受器材料部分84和扩展或切割的感受器材料部分86。因此,所得部分地扩展的带88在如图9的示意图中描绘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楼梯状轮廓。
在切割和扩展具有连续的普通部分84和扩展部分86的带88之后,可将该带平坦化,以制备感受器材料带88来进一步处理。为此目的,由冲压装置(未示出)使感受器材料带88平坦化。在图10中描绘了具有连续布置的普通部分84和扩展部分86的所得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90。由于扩展过程,因此扩展部分设有通孔,通孔由片状带或条带界定。作为实例,带或条带宽度可设定为等于感受器的厚度。孔或穿孔可呈现大于或至少等于感受器的厚度的最大开口尺寸。
如图11中所描绘的,感受器材料88的部分扩展带进一步设有感知介质44。在切割和扩展过程期间,感知介质44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88。为此目的,切割台80设有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具有直接邻近于切割和扩展台80的释放开口52。在切割和扩展步骤期间,由切割刀片82扩展的感受器材料带的部分86跨过释放开口52移动。
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构造成使得感知介质44在感受器材料带10的扩展期间被释放。为此目的,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包括将感知介质44压出释放开口52的可控活塞51。活塞51与切割刀片82同步,使得在扩展步骤中切割刀片82的向下移动期间释放感知介质44。
感受器材料带86的扩展部分中的间隙非常适合取得感知介质44。此外,扩展部分86对感受器材料带88的任一侧敞开,使得蒸发的感知介质44可容易由在使用中经过感受器元件的气流取得。
如上文图1和5所述,具有连续的普通部分84和扩展部分86的平坦化的感受器材料带90可形成为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如图12的最顶部视图中所描绘的,普通部分84和扩展部分86的周期性可对应于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11的波纹的周期性。以此方式,获得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其中波纹(换句话说,连续的谷和峰)由普通部分84和扩展部分86形成,由此扩展部分86设有感知介质44。
如图12的其它视图中所描绘的,两个感受器材料带90可叠加以形成感受器装置100。图12示出了可如何叠加两个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90的三个备选布置。这些视图中的箭头指示在蒸发时感知介质44的主要扩散方向。
两个感受器材料带90可布置使得在任一侧上,感受器装置100的峰由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90的扩展部分86形成。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使用此类感受器装置100时,此布置允许蒸发材料容易地进入沿着感受器装置100引导的气流路径中。
备选地,两个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90可布置使得在任一侧上,感受器装置100的峰由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90的普通部分84形成。由普通部分84形成的峰可保护加载的扩展部分86免于与邻近感受器装置100设在气溶胶生成系统中的附加材料的摩擦。
在图12的最下部视图中,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90设有三角形波纹。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90布置成使得蒸发感知介质的扩散方向被定向。在图12中,感受器布置成使得扩散方向指向右侧。该方向可对应于在使用中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流方向。
感知介质44还可在随后的单独方法步骤中供应到感受器材料的平坦或波纹带90、11。
在图13中,如图10中所示的感受器材料带90在感受器材料带90已经部分地扩展和平坦化之后设有感知介质44。感受器材料带90被引导通过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所述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包括以凝胶形式的感知介质44。感受器材料带90完全浸没入感知介质凝胶44中。
为了传递感受器材料带90通过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2,一对引导辊92设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上游和下游。以此方式,可良好地控制感受器材料带90通过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移动。
相比于感受器材料带90的普通部分84,感知介质凝胶44更好地粘附到扩展部分86。因此,此方法特别适合于选择性地将感知介质44沉积到感受器材料带90的扩展部分86上。
如图14和15中所描绘的,感知介质还可经由涂布辊110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90。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将感知介质44提供到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90的方法。感受器材料带90再次如关于图10所述那样构造。感受器材料带90在涂布辊110上方被引导。涂布辊110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连通。通过在涂布辊110上方引导感受器材料带90,感知介质44沉积到感受器材料带90上。
在图14中,涂布辊110与中间辊112滚动接触,所述中间辊继而浸入包括以凝胶形式的感知介质44的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中。旋转中间辊112连续地将凝胶44取得到其表面上,并且将该凝胶44供应到涂布辊110的表面。凝胶44从涂布辊110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90。
由于凝胶44确实良好地粘附到感受器材料带90的扩展部分86,因此主要是这些部分取得感知介质凝胶44。未粘附到感受器材料带90的凝胶保留在涂布辊110处,并且在涂布辊110的下一转时再供应到感受器材料带90。
感受器材料带90被稍微压靠涂布辊110,使得感受器材料带90与涂布辊110之间保持足够的接触力。在图14中,感受器材料带90通过设在涂布辊110的下游和上游的两个张力辊114而压靠涂布辊110。张力辊114布置成使得在涂布辊110附近的感受器材料带90的张力保持在预定值。利用张力辊114来调整带张力以及感受器材料带90与涂布辊110之间的接触弧。
图15示出了可主要用于涂布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类似方法。波纹带11被引导通过形成于涂布辊110与对置辊116之间的辊间隙117。该辊间隙117的大小略小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波纹的峰到峰距离13。以此方式,对置辊116将感受器材料带11压靠涂布辊110。由此保持足够的接触压力,并且同时使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与涂布辊110之间的接触表面扩大。在图15中,感受器材料带11构造为具有波浪形形状。然而,可使用具有不同形状的波纹轮廓的波纹带11。
涂布辊110仅接触感受器材料带的峰。因此,仅波纹带的峰设有感知介质44。因此,如图15中所描绘的,该方法可能特别适合与包括普通部分84和扩展部分86并且其中在感受器材料86的扩展部分中形成峰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一起使用。
如图16和17中所描绘的,感知介质44可通过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下方引导感受器材料带11、90而提供到感受器材料带11、90。感知介质储存装置在其底部处具有释放开口52。
在图16中,感知介质提供到如结合图10所述的包括连续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84、86的感受器材料的平坦带90。带90在环形移动皮带120上传送,环形移动皮带在引导轮122上方被引导。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释放开口52位于直接在感受器材料带90的上表面的上方并且与其接触。
当感受器材料带90的普通部分84直接在释放开口52下方时,普通部分84有效地密封释放开口52,并且防止感知介质44流出到感受器材料带90上。
当感受器材料带90的扩展部分86直接在释放开口92下方时,感知介质44递送到这些扩展部分86上。以此方式,仅有限量的感知介质44选择性地递送到感受器材料带90。感知介质44位于扩展部分86的开口区域中,使得在加载感知介质之后总体厚度不增加。以此方式,便于材料的进一步处置。
在图17中,与图16中类似的注入装置用于将感知介质44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在此构造中,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底部处的释放开口52不一定与感受器材料带11接触。
该注入装置特别可用于将感知介质44沉积到其中谷94由感受器材料84的普通部分形成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上。谷94可保持大量的感知介质44。
在图17中,感受器材料带11的峰96由扩展部分86形成。这些峰96充当溢出部以限制递送到谷94的感知介质44的量。因此,当谷94中的填充水平到达由多孔扩展材料部分86形成的峰96时,任何超过量的感知介质44通过多孔扩展材料86溢出。
为了限制递送到波纹带11的感知介质44的量,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释放开口52设有电子控制阀(未示出)。阀的打开取决于待装载有感知介质44的感受器材料带11的周期性来控制。以此方式,感知介质44正好在谷94位于释放开口52下方时递送。
通过如图17中所描绘的方法设有感知介质44的感受器材料带11可被夹住,以获得感受器装置100。图18中描绘了用于此目的的合适组装过程。
在第一步中,制备了两个相同的波纹带11,其中峰96由感受器材料86的扩展部分形成,并且其中谷94由感受器材料84的普通部分形成,并且填充有感知介质44。
带11中的一个上下颠倒,并且向一侧移动半间距。然后,带11叠加在彼此上,使得一个带11的扩展部分86延伸到相应另一个带11的谷94中。如图18的最下视图可见,一个带11的扩展部分86覆盖提供到另一个带11的谷94的感知介质44。同样,多孔扩展部分86允许蒸发感知介质44通过。感知介质44有助于将感受器材料的两个波纹带11粘在一起。利用图18所示的工艺,获得非常稳健的感受器装置100。
感知介质44可经由利用固态感知介质44的注入装置130提供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图19中示意性地描绘了对应方法。如由箭头134所示,固态感知介质44朝向冲切机132推进。冲切机132是可移动元件,其构造成用于切断一定量的感知介质44,并且将该一定量的感知介质44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谷94。推进机构在图19中未进一步描绘,但可采用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推进机构。
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逐步传送通过注入装置130。经由传送器装置140建立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逐步移动,所述传送器装置包括由步进电机144驱动的带齿环形皮带142。带齿皮带142的齿146设有对应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周期性的周期性。以此方式,带齿皮带142的每个齿146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谷94接合,使得带齿皮带142传送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
步进电机144和带齿皮带142的每一步分别对应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间距宽度148,使得波纹带11的谷94中的每一个谷连续地放置在注入装置130下方。在每一步之后,启动冲切机132,切断预定量的感知介质44,并且将该预定量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谷94。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暂时液化递送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谷94的一定量的感知介质44的步骤。为此目的,提供热风枪136,其指向谷94中的切断感知介质44。热空气降低感知介质44的粘度。加热的感知介质44变成流体并且粘附到感受器材料带11的谷94的壁。
图20和21涉及用于将液体感知介质44提供到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方法。液体感知介质44设在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中,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被引导通过所述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具有用于将未加载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引入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中的入口开口(未示出)。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进一步具有出口开口53,以用于允许加载的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离开。
出口开口53由两个预偏压的唇缘150形成,所述预偏压的唇缘在其间限定对应于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峰到峰距离13的距离。
波纹带11被引导通过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内部容积,并且通过出口开口53引导而离开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
限定出口开口53的两个唇缘150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预偏压,使得唇缘150中的每一个唇缘稍微压靠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预偏压通过弹簧机构152获得,所述弹簧机构设置在唇缘150中的每一个唇缘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对应侧表面154之间。
利用唇缘150的弹性材料和弹簧机构152,唇缘150从每侧紧紧地压靠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以此方式,补偿了波纹带11的后续峰之间的高度差。
由于唇缘150从每侧压靠波纹带11,因此唇缘150有效地关闭出口开口53,使得基本上避免过量感知介质44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流出。为了获得可靠的密封,唇缘150构造成具有一长度156,使得唇缘150中的每个唇缘在每一时刻都接触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相应侧的至少两个峰。
唇缘的宽度158对应于波纹带11的宽度。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的出口开口53设有合适的密封元件(未示出),以在波纹带11的侧向侧处密封出口开口53。
在将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引导通过液体介质储存器50的内部和出口开口53时,液体感知介质44接收在感受器材料的波纹带11的每个谷94中。感知介质44构造成具有这样的组成,使得在每个谷94中接收的感知介质44在波纹带11已经通过出口开口53离开感知介质储存装置50之后基本上粘附到波纹带11的谷94的壁。

Claims (15)

1.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感受器材料带,
·提供包括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的压缩台,其中在所述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所述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并且其中在所述压缩台的第二部分中,所述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在其间限定恒定的压缩间隙,并且其中所述相对布置的压缩元件构造成具有匹配的表面结构,
·将所述感受器材料带引导通过所述压缩台的变窄压缩间隙,使得所述压缩元件的匹配的表面结构深冲所述感受器材料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元件是在多个引导辊上方被引导的皮带,其中在所述压缩台的第一部分中,所述引导辊布置成使得所述皮带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皮带设有交替布置的齿,使得一个皮带的齿在布置在相对的皮带上的两个相邻齿之间相互穿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元件是螺杆形元件,所述螺杆形元件构造和布置成使得设在所述螺杆形元件的外圆周处的螺纹在处理方向上形成逐渐变窄的压缩间隙。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台进一步包括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三部分中,压缩元件布置成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扩展的间隙。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感知介质注入步骤,其中感知介质注入到在压缩步骤期间形成的所述感受器材料带的凹陷部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齿或突出结构设有与感知介质储存装置流体连通的中心通道,并且其中所述感知介质在所述压缩台的第三部分中提供到所述感受器材料带的凹陷部,所述压缩台的第三部分在处理方向上限定逐渐扩展的间隙。
8.用于制造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感受器材料带,
·提供切割台,所述切割台包括用于切割和扩展所述感受器材料带的至少一部分的周期性波纹刀片,使得所述感受器材料带设有连续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割过程是逐步过程,其中在单独切割步骤之间,将所述感受器材料带向前进给预定量,并且所述周期性波纹刀片垂直于所述进给方向往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切割和扩展过程期间,将感知介质提供到所述感受器材料带,使得扩展区域同时设有感知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两个感受器材料带被叠加,使得所述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扩展部分定位成邻近于所述另一个感受器材料带的普通部分。
12.一种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其中所述感受器作为感受器材料带提供,所述感受器材料带包括连续布置的普通和扩展感受器材料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受器,其中扩展感受器材料部分设有感知介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2和1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其中所述感受器材料带以这样的方式设有波纹,以使得普通部分形成为谷,并且扩展部分形成为所得波纹带的峰。
15.一种用于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感受器装置,其中所述感受器装置包括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并且其中所述两个感受器叠加,使得一个感受器的扩展峰部分定位成邻近于另一个感受器的普通谷部分。
CN202180056795.6A 2020-08-28 2021-08-23 感受器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0346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93260 2020-08-28
EP20193260.5 2020-08-28
PCT/EP2021/073233 WO2022043244A1 (en) 2020-08-28 2021-08-23 Susceptor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4628A true CN116034628A (zh) 2023-04-28

Family

ID=72290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6795.6A Pending CN116034628A (zh) 2020-08-28 2021-08-23 感受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7337A1 (zh)
EP (1) EP4205507A1 (zh)
JP (1) JP2023540058A (zh)
KR (1) KR20230038532A (zh)
CN (1) CN116034628A (zh)
BR (1) BR112023002006A2 (zh)
WO (1) WO20220432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16577C2 (ru) * 2011-12-30 2017-04-17 Филип Моррис Продактс С.А. Установка и способ подачи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полотна гофрированного листов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GB201501429D0 (en) * 2015-01-28 2015-03-11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Co Apparatus for heating aerosol generating material
DE102018133156A1 (de) * 2018-12-20 2020-06-25 Hauni Maschinenbau Gmbh Herstellverfahren eines induktiv beheizbaren Tabakproduk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37337A1 (en) 2023-10-19
EP4205507A1 (en) 2023-07-05
WO2022043244A1 (en) 2022-03-03
JP2023540058A (ja) 2023-09-21
BR112023002006A2 (pt) 2023-03-07
KR20230038532A (ko) 202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05343B1 (en)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usceptor sheet material comprising an aerosol-forming gel and dosing system
RU269640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формования по существу плоского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JPH11503947A (ja) 流体吸収材のストランドからの伸長部分の連続生産プロセス及び装置
DE2201552C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Gleitlagerstreifen aus einem Trägerstreifen und einer anhaftenden Gleitschicht
CN115515439A (zh) 用于生产条束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烟草加工业的棒形物品
US11831004B2 (en) Battery carbon fiber electrode making machine and method
JP2761393B2 (ja) 食品材料シートを層状に重ねる機械および方法
CN116034628A (zh) 感受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297444C (zh) 密封热密封过滤纸扁平管以制造浸泡产品过滤袋的设备
RU2813318C1 (ru) Токоприемник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20130209702A1 (en) Method and adhesive applicator for the contactless application of a multiplicity of discrete spots of adhesive, distributed over a surface area, permanently to a substrate
EP1358808B1 (en) A curling device
WO2021063685A1 (de) Bereitstellen von metallbandabschnitten für tabaksegmente
KR101419067B1 (ko) 금속부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EP0607211A1 (en) Manufacturing infusion packages
EP0182942A1 (en) Method for applying an elastic band to diapers
JP2022549568A (ja) 複合エアロゾル発生材料
WO2022167309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JP2005058232A (ja) フィルタロッドを製造する方法と装置
RU2816367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листового токоприем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содержащего гель, образующий аэрозоль, и система дозирования
IL97591A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create a continuous drip irrigation hose
RU2812212C1 (ru) Композитный генерирующий аэрозоль материал
EP1195239A2 (en) Carrier web zipper
EP3225392B1 (en) Method for forming crimped parts in continuous body of web member having fiber bundles, and formation device
WO2000068080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flachbett-siegelrandbeuteln, enthaltend eine zubereitung mit einem gasbildner sowie ein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r siegelrandbeut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