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31974B -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31974B
CN116031974B CN202211675355.1A CN202211675355A CN116031974B CN 116031974 B CN116031974 B CN 116031974B CN 202211675355 A CN202211675355 A CN 202211675355A CN 116031974 B CN116031974 B CN 116031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harge
equation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53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31974A (zh
Inventor
卢玉华
文义斌
李贻群
沈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ngyuansheng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ngyuansheng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gyuansheng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ngyuansheng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53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31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31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1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31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1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和系统,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储能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选择多个电池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SOC值最小的两者;控制充电电流I满足预设条件,以完成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均衡充电;选择第三电池与已完成均衡充电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依此类推,直至最终完成均衡充电;在储能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选择多个电池中的SOC值最小的电池作为输入电池,SOC值最大的电池作为输出电池;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电池作为新一代绿色能源动力系统,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充电过程中,空间温度分布不均匀和电池老化程度不一致也会引起充电速度的不同,从而导致充电过程中各单体的荷电状态不均衡,对外表现为开路端电压不相等。长期的不均衡充电会放大单体之间的差距,导致部分电池的过充和欠充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现有的均衡充放电方法往往采用内置均衡充电方案,当任何一个电池的电压高于均衡充电的设定电压时,对应的均衡MOS管导通,通过分流电阻对电池低的电池芯分流充电,但是该方法需要用到较多的开关管,控制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储能电池的推广运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需要用到较多的开关管,控制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储能电池的推广运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和系统。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应用于均衡充放电系统,均衡充放电系统包括储能电池组,储能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均衡充放电方法包括:
S101:在储能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S102:选择多个电池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SOC值最小的两者;
S103:控制充电电流I满足以下公式1,以完成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均衡充电:
其中,各个电池的内阻可近似相等,R表示电池内阻,Ut表示达到均衡充电时的目标电压值,U1表示第一电池的初始电压值,U2表示第二电池的初始电压值,ΔU=U2-U1,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0.05E表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
S104:选择第三电池与已完成均衡充电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依此类推,直至所有电池均完成均衡充电,其中,第三电池为除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以外的电池中SOC值最小的电池;
S105:在储能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S106:选择多个电池中的SOC值最小的电池作为输入电池,SOC值最大的电池作为输出电池;
S107: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各个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
进一步地,S101具体为:
根据公式2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其中,SOC0表示初始状态的SOC值,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η表示充放电效率,I(t)表示充放电电流。
进一步地,S103具体包括:
S1031:根据欧姆定律,则有以下公式3:
Δu=Δi·R公式3
其中,Δu=u2-u1,u2>u1,Δi=i1-i2,u1表示第一电池的电压,i1表示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u2表示第二电池的电压,i2表示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
S1032:根据电容的电流电压关系,则有以下公式4:
其中,各个电池的等效电容可近似相等,C表示电池的等效电容;
S1033:将公式3代入至公式4,则有公式5:
其中,t表示充电时长;
S1034:对公式5进行积分,得到公式6:
S1035:设置Δi≤0.05E作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根据公式7计算达到均衡充电状态的充电时长t:
S1036:设从均衡充电状态至非均衡充电状态的时间为T,根据公式4,可得公式8:
IT=C(Ut-U2)公式8;
S1037:对公式8进行换算,可得公式9:
S1038:在均衡充电过程中,需保持t≤T,根据公式7和公式9,则有公
式1:
进一步地,S107具体为:
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直至两者的SOC值相同。
进一步地,S107具体为:
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时的放电电流If满足以下公式10:
其中,ΔUf=Ua-Ub,Ua表示输入电池的当前电压值,Ub输出电池的当前电压值,表示Ua与Ub的平均值。
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均衡充放电系统包括储能电池组,储能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均衡充放电系统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储能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第一充电模块,用于选择多个电池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SOC值最小的两者;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充电电流I满足以下公式1,以完成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均衡充电:
其中,各个电池的内阻可近似相等,R表示电池内阻,Ut表示达到均衡充电时的目标电压值,U1表示第一电池的初始电压值,U2表示第二电池的初始电压值,ΔU=U2-U1,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0.05E表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
第二充电模块,用于选择第三电池与已完成均衡充电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依此类推,直至所有电池均完成均衡充电,其中,第三电池为除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以外的电池中SOC值最小的电池;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储能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多个电池中的SOC值最小的电池作为输入电池,SOC值最大的电池作为输出电池;
放电模块,用于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各个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
进一步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2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其中,SOC0表示初始状态的SOC值,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η表示充放电效率,I(t)表示充放电电流。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欧姆定律,则有以下公式3:
Δu=Δi·R公式3
其中,Δu=u2-u1,u2>u1,Δi=i1-i2,u1表示第一电池的电压,i1表示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u2表示第二电池的电压,i2表示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
根据电容的电流电压关系,则有以下公式4:
其中,各个电池的等效电容可近似相等,C表示电池的等效电容;
将公式3代入至公式4,则有公式5:
其中,t表示充电时长;
对公式5进行积分,得到公式6:
设置Δi≤0.05E作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根据公式7计算达到均衡充电状态的充电时长t:
设从均衡充电状态至非均衡充电状态的时间为T,根据公式4,可得公式8:
IT=C(Ut-U2)公式8;
对公式8进行换算,可得公式9:
在均衡充电过程中,需保持t≤T,根据公式7和公式9,则有公式1:
进一步地,放电模块具体用于:
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直至两者的SOC值相同。
进一步地,放电模块具体用于:
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时的放电电流If满足以下公式10:
其中,ΔUf=Ua-Ub,Ua表示输入电池的当前电压值,Ub输出电池的当前电压值,表示Ua与Ub的平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充电过程中,优先对SOC值最小的两个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在完成均衡充电后再与其他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直至所有电池均完成均衡充电,并且在均衡充电过程中实时控制充电电流。在放电过程中,SOC值最大的电池向SOC值最小的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各个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避免采用MOS管,只需进行软件计算即可进行相应的控制,控制逻辑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有利于储能电池的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应用于均衡充放电系统,均衡充放电系统包括储能电池组,储能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
均衡充放电方法包括:
S101:在储能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SOC(StateofCharge,充电状态,也称剩余电量)代表电池使用一段时间或长时间保持后剩余的可放电电量与其充满电的电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空间温度分布不均匀和电池老化程度不一致往往会导致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的剩余电量不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101具体为:
根据公式2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其中,SOC0表示初始状态的SOC值,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η表示充放电效率,/(t)表示充放电电流。
S102:选择多个电池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SOC值最小的两者。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优先对剩余电量最小的两个电池进行均衡充电,避免已经出现恶化的电池进一步恶化。
S103:控制充电电流/满足以下公式1,以完成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均衡充电:
其中,各个电池的内阻可近似相等,R表示电池内阻,Ut表示达到均衡充电时的目标电压值,U1表示第一电池的初始电压值,U2表示第二电池的初始电压值,ΔU=U2-U1,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0.05E表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时地控制充电电流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在相同的均衡充电时间内,使得整个电池组的均衡效果达到最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103具体包括:
S1031:根据欧姆定律,则有以下公式3:
Δu=Δi·R公式3
其中,Δu=u2-u1,u2>u1,Δi=i1-i2,u1表示第一电池的电压,i1表示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u2表示第二电池的电压,i2表示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
S1032:根据电容的电流电压关系,则有以下公式4:
其中,各个电池的等效电容可近似相等,C表示电池的等效电容;
S1033:将公式3代入至公式4,则有公式5:
其中,t表示充电时长;
S1034:对公式5进行积分,得到公式6:
S1035:设置Δi≤0.05E作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根据公式7计算达到均衡充电状态的充电时长t:
S1036:设从均衡充电状态至非均衡充电状态的时间为T,根据公式4,可得公式8:
IT=C(Ut-U2)公式8;
S1037:对公式8进行换算,可得公式9:
S1038:在均衡充电过程中,需保持t≤T,根据公式7和公式9,则有公
式1:
需要说明的是,在均衡充电过程中,保持t≤T,意味着从非均衡态到均衡态的时间小于从均衡态到非均衡态的时间,可能使得整个电池组在充电时一直维持在均衡状态。
S104:选择第三电池与已完成均衡充电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依此类推,直至所有电池均完成均衡充电。
其中,第三电池为除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以外的电池中SOC值最小的电池。
S105:在储能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S106:选择多个电池中的SOC值最小的电池作为输入电池,SOC值最大的电池作为输出电池。
S107: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各个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选择电压最大的向电压最小的放电,以补充电压最小的电池的损耗,使得各个电池之间的电压趋于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107具体为:
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直至两者的SOC值相同。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得两个电池的电压中和至保持一致,可以达到更好的均衡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107具体为:
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时的放电电流If满足以下公式10:
其中,ΔUf=Ua-Ub,Ua表示输入电池的当前电压值,Ub输出电池的当前电压值,U表示Ua与Ub的平均值。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时地控制放电电流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在相同的均衡放电时间内,使得整个电池组的均衡效果达到最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充电过程中,优先对SOC值最小的两个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在完成均衡充电后再与其他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直至所有电池均完成均衡充电,并且在均衡充电过程中实时控制充电电流。在放电过程中,SOC值最大的电池向SOC值最小的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各个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避免采用MOS管,只需进行软件计算即可进行相应的控制,控制逻辑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有利于储能电池的推广运用。
实施例2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20,均衡充放电系统20包括储能电池组,储能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均衡充放电系统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在储能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第一充电模块202,用于选择多个电池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SOC值最小的两者;
控制模块203,用于控制充电电流I满足以下公式1,以完成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均衡充电:
其中,各个电池的内阻可近似相等,R表示电池内阻,Ut表示达到均衡充电时的目标电压值,U1表示第一电池的初始电压值,U2表示第二电池的初始电压值,ΔU=U2-U1,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0.05E表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
第二充电模块204,用于选择第三电池与已完成均衡充电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依此类推,直至所有电池均完成均衡充电,其中,第三电池为除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以外的电池中SOC值最小的电池;
第二获取模块205,用于在储能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选择模块206,用于选择多个电池中的SOC值最小的电池作为输入电池,SOC值最大的电池作为输出电池;
放电模块207,用于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各个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
进一步地,第一获取模块201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2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其中,SOC0表示初始状态的SOC值,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η表示充放电效率,I(t)表示充放电电流。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203具体用于:
根据欧姆定律,则有以下公式3:
Δu=Δi·R公式3
其中,Δu=u2-u1,u2>u1,Δi=i1-i2,u1表示第一电池的电压,i1表示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u2表示第二电池的电压,i2表示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
根据电容的电流电压关系,则有以下公式4:
其中,各个电池的等效电容可近似相等,C表示电池的等效电容;
将公式3代入至公式4,则有公式5:
其中,t表示充电时长;
对公式5进行积分,得到公式6:
设置Δi≤0.05E作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根据公式7计算达到均衡充电状态的充电时长t:
设从均衡充电状态至非均衡充电状态的时间为T,根据公式4,可得公式8:
IT=C(Ut-U2)公式8;
对公式8进行换算,可得公式9:
在均衡充电过程中,需保持t≤T,根据公式7和公式9,则有公式1:
进一步地,放电模块207具体用于:
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直至两者的SOC值相同。
进一步地,放电模块207具体用于:
输出电池向输入电池进行放电时的放电电流If满足以下公式10:
其中,ΔUf=Ua-Ub,Ua表示输入电池的当前电压值,Ub输出电池的当前电压值,U表示Ua与Ub的平均值。
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20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系统可以是系统,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充电过程中,优先对SOC值最小的两个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在完成均衡充电后再与其他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直至所有电池均完成均衡充电,并且在均衡充电过程中实时控制充电电流。在放电过程中,SOC值最大的电池向SOC值最小的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各个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避免采用MOS管,只需进行软件计算即可进行相应的控制,控制逻辑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有利于储能电池的推广运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均衡充放电系统,所述均衡充放电系统包括储能电池组,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所述均衡充放电方法包括:
S101:在所述储能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S102:选择多个电池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SOC值最小的两者;
S103:控制充电电流I满足以下公式1,以完成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均衡充电:
其中,各个电池的内阻可近似相等,I表示充电电流,R表示电池内阻,Ut表示达到均衡充电时的目标电压值,U1表示所述第一电池的初始电压值,U2表示所述第二电池的初始电压值,ΔU=U2-U1,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0.05E表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
S104:选择第三电池与已完成均衡充电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依此类推,直至所有电池均完成均衡充电,其中,所述第三电池为除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外的电池中SOC值最小的电池;
S105:在所述储能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S106:选择多个电池中的SOC值最小的电池作为输入电池,SOC值最大的电池作为输出电池;
S107:所述输出电池向所述输入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各个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
所述S107具体为:所述输出电池向所述输入电池进行放电,直至两者的SOC值相同;
所述输出电池向所述输入电池进行放电时的放电电流If满足以下公式10:
其中,ΔUf=Ua-Ub,Ua表示所述输入电池的当前电压值,Ub所述输出电池的当前电压值,表示Ua与Ub的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具体为:
根据公式2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其中,SOC0表示初始状态的SOC值,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η表示充放电效率,I(t)表示充放电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具体包括:
S1031:根据欧姆定律,则有以下公式3:
Δu=Δi·R 公式3
其中,Δu=u2-u1,u2>u1,Δi=i 1-i2,u1表示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i 1表示所述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u2表示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i2表示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
S1032:根据电容的电流电压关系,则有以下公式4:
其中,各个电池的等效电容可近似相等,C表示电池的等效电容;
S1033:将公式3代入至公式4,则有公式5:
其中,t表示充电时长;
S1034:对公式5进行积分,得到公式6:
S1035:设置Δi≤0.05E作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根据公式7计算达到均衡充电状态的充电时长t:
S1036:设从均衡充电状态至非均衡充电状态的时间为T,根据公式4,可得公式8:
IT=C(Ut-U2) 公式8;
S1037:对公式8进行换算,可得公式9:
S1038:在均衡充电过程中,需保持t≤T,根据公式7和公式9,则有所述公式1:
4.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充放电系统包括储能电池组,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所述均衡充放电系统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储能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第一充电模块,用于选择多个电池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SOC值最小的两者;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充电电流/满足以下公式1,以完成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均衡充电:
其中,各个电池的内阻可近似相等,R表示电池内阻,Ut表示达到均衡充电时的目标电压值,U1表示所述第一电池的初始电压值,U2表示所述第二电池的初始电压值,ΔU=U2-U1,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0.05E表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
第二充电模块,用于选择第三电池与已完成均衡充电的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并作为目标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依此类推,直至所有电池均完成均衡充电,其中,所述第三电池为除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外的电池中SOC值最小的电池;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储能电池组放电的过程中,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多个电池中的SOC值最小的电池作为输入电池,SOC值最大的电池作为输出电池;
放电模块,用于所述输出电池向所述输入电池进行放电,以维持各个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2获取各个电池的SOC值:
其中,SOC0表示初始状态的SOC值,E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η表示充放电效率,/(t)表示充放电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欧姆定律,则有以下公式3:
Δu=Δi·R 公式3
其中,Δu=u2-u1,u2>u1,Δi=i 1-i2,u1表示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i 1表示所述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u2表示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i2表示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
根据电容的电流电压关系,则有以下公式4:
其中,各个电池的等效电容可近似相等,C表示电池的等效电容;
将公式3代入至公式4,则有公式5:
其中,t表示充电时长;
对公式5进行积分,得到公式6:
设置Δi≤0.05E作为达到均衡充电的判断条件,根据公式7计算达到均衡充电状态的充电时长t:
设从均衡充电状态至非均衡充电状态的时间为T,根据公式4,可得公式8:
IT=C(Ut-U2) 公式8;
对公式8进行换算,可得公式9:
在均衡充电过程中,需保持t≤T,根据公式7和公式9,则有所述公式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输出电池向所述输入电池进行放电,直至两者的SOC值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输出电池向所述输入电池进行放电时的放电电流If满足以下公式10:
其中,ΔUf=Ua-Ub,Ua表示所述输入电池的当前电压值,Ub所述输出电池的当前电压值,表示Ua与Ub的平均值。
CN202211675355.1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031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5355.1A CN116031974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5355.1A CN116031974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1974A CN116031974A (zh) 2023-04-28
CN116031974B true CN116031974B (zh) 2023-09-12

Family

ID=86077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5355.1A Active CN116031974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319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5785B (zh) * 2023-09-26 2023-12-22 杭州华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并联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552A (zh) * 2017-08-03 2018-01-12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64795A (zh) * 2019-01-11 2019-04-23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被动均衡方法和电池管理系统
CN113572221A (zh) * 2021-07-05 2021-10-29 三峡大学 一种梯次利用电池组的多目标自适应均衡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552A (zh) * 2017-08-03 2018-01-12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64795A (zh) * 2019-01-11 2019-04-23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被动均衡方法和电池管理系统
CN113572221A (zh) * 2021-07-05 2021-10-29 三峡大学 一种梯次利用电池组的多目标自适应均衡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1974A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09896B (zh) 一种基于重构的电池充放电系统及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06356927A (zh) 一种锂电池组soc均衡系统及方法
US20170288417A1 (en) Fast 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0091583A1 (zh) 具有自调节功能的铅酸蓄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混合电池
TWI520409B (zh) 電池組電壓平衡裝置與方法
CN109687548B (zh) 一种蓄电池组补充电式主动均衡装置
CN107204493A (zh)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847696B (zh) 一种电池充电均衡装置及均衡方法
Jantharamin et al. A new dynamic model for lead-acid batteries
CN116031974B (zh)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充放电方法及系统
CN105634063A (zh) 一种基于电池历史数据的主动均衡方法
Lv et al. Performance of LiFePO4 batteries in parallel based on connection topology
CN105162206A (zh) 充电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
CN109347173B (zh) 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的电池组均衡控制电路及方法
CN105490325A (zh) 用于切换电池组的多个电池组电池的方法和电池组系统
CN110492555A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的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296261U (zh) 用于锂电池串联电芯的主动式电压均衡电路
CN216659649U (zh) 化成分容电路、设备及系统
CN102769316B (zh) 电池选择性均衡方法
WO2021249150A1 (zh) 混联电池充放电方法及混联电池系统
CN109193863A (zh) 电池组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04485489A (zh) 一种提升梯级利用电池组一致性的方法
CN111463504B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块维护的均衡算法
CN201532989U (zh) 新型智能蓄电池均衡器
Wen et al. A new evaluation method to the consistency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in electric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