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7119A - 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7119A
CN116027119A CN202111252500.0A CN202111252500A CN116027119A CN 116027119 A CN116027119 A CN 116027119A CN 202111252500 A CN202111252500 A CN 202111252500A CN 116027119 A CN116027119 A CN 116027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est signal
circuit
board
meas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25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信宏
简俊贤
谢育忠
方一修
曾子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2525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71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7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71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检测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中线路裸板包括天线。检测设备包括承载台、探针装置与测量装置。承载台能承载线路裸板。测量装置电性连接探针装置,并通过探针装置而电性连接天线。测量装置能输出第一测试信号至天线。天线在接收第一测试信号之后,输出第二测试信号至测量装置。测量装置根据第二测试信号测量天线,其中第一测试信号与第二测试信号未经过任何主动元件。如此,检测设备能直接检测尚未装设晶片的线路板,以降低成本以及缩短检测时间。

Description

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检测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线路裸板(bare circuitboard)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装置(例如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内的线路板大多具有天线,以使移动装置能具有无线通信的功能。这种具有天线的线路板在制造完成后会进行检测,以确认天线是否运作正常。在检测以前,必须先将检测用的晶片装设在上述线路板上,以使晶片电性连接天线并控制天线收发无线信号,从而对天线进行检测。
然而,由于上述天线的检测需要使用检测用的晶片,因此现有天线的检测方法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与成本将检测用的晶片预先装设在线路板上,以至于现有线路板天线的检测方法不仅费时,而且因为检测用的晶片的需要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能直接检测尚未装设上述晶片的线路板。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线路裸板,其中线路裸板包括至少一个天线与多个接垫,而天线电性连接这些接垫其中至少一个。检测设备包括承载台、探针装置与测量装置。承载台用于承载线路裸板。探针装置用于电性接触这些接垫其中至少一个,以使探针装置经由接垫而电性连接天线。测量装置电性连接探针装置,并通过探针装置而电性连接天线,其中测量装置用于输出第一测试信号至天线,而天线在接收第一测试信号之后,输出第二测试信号至测量装置。测量装置根据第二测试信号测量天线,而第一测试信号与第二测试信号未经过任何主动元件。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上述探针装置配置在承载台上方,而线路裸板包括多个线路板单元。在测量装置测量线路裸板期间,探针装置遮盖线路裸板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上述测量装置包括向量信号产生器(Vector SignalGenerator,VSG)、向量信号分析仪(Vector Signal Analyzer,VSA)以及收发天线。收发天线电性连接向量信号产生器或向量信号分析仪,其中第一测试信号与第二测试信号其中一者为无线信号,而收发天线接收或发出无线信号。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上述测量装置更包括频率转换器。频率转换器电性连接向量信号产生器,其中向量信号产生器用于产生初始测试信号,而频率转换器用于将初始测试信号转换为第一测试信号。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上述检测设备更包括影像感测器。影像感测器用于撷取线路裸板的俯视影像,并根据俯视影像辨识这些接垫。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上述承载台包括支撑件、框体与至少两条并列的承载条。框体连接支撑件,并具有开口。这些承载条配置于开口内,并连接框体,其中各个承载条具有承载面,而线路裸板配置于这些承载条的承载面上。至少一天线位于这些承载条之间。在测量装置测量天线的期间,这些承载条不重叠于至少一个天线。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上述测量装置包括收发天线。收发天线配置于这些承载条的下方,并对准至少一个天线,其中这些承载条与收发天线之间存有中空空间或非导体。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上述测量装置为分析仪。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上述承载台包括承载垫。承载垫为电性绝缘体,并具有承载面,其中线路裸板配置于承载面。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上述承载垫的介电常数介于1至20之间。
基于上述,以上实施例所揭示的检测设备可在没有检测用的晶片的条件下,直接对线路裸板的天线进行检测。相较于现有使用检测用的晶片的检测方法,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能直接检测尚未装设上述晶片的线路板,从而具有降低成本以及缩短检测时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的装置示意图。
图1B是适合让图1A中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的线路裸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的装置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的承载台与线路裸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的装置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线路裸板                    11:接垫
12:天线                        100、200a、200c:检测设备
110、210:承载台                 111:承载垫
111f、213a:承载面               112:支撑件
112p:柱体                      120:探针装置
130、230:测量装置               140:影像感测器
150:驱动装置                   180:吸波材料
190:控制装置                   211:框体
211h:开口                      213:承载条
231:向量信号产生器             232:向量信号分析仪
233:频率转换器                 235:收发天线
EC20、SA23:电信号               EM2:中空空间
G21:距离                       S11、SA21、SC21:第一测试信号
S12、SA22、SC22:第二测试信号     S13:无线信号
SA20、SC20:初始测试信号         U1:线路板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内文中,为了清楚呈现本案的技术特征,图式中的元件(例如层、膜、基板以及区域等)的尺寸(例如长度、宽度、厚度与深度)会以不等比例的方式放大,而且有的元件数量会减少。因此,下文实施例的说明与解释不受限于图式中的元件数量以及元件所呈现的尺寸与形状,而应涵盖如实际制程及/或公差所导致的尺寸、形状以及两者的偏差。例如,图式所示的平坦表面可以具有粗糙及/或非线性的特征,而图式所示的锐角可以是圆的。所以,本案图式所呈示的元件主要是用于示意,并非旨在精准地描绘出元件的实际形状,也非用于限制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
其次,本案内容中所出现的「约」、「近似」或「实质上」等这类用字不仅涵盖明确记载的数值与数值范围,而且也涵盖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理解的可允许偏差范围,其中此偏差范围可由测量时所产生的误差来决定,而此误差例如是起因于测量系统或制程条件两者的限制。此外,「约」可表示在上述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例如±30%、±20%、±10%或±5%内。本案文中所出现的「约」、「近似」或「实质上」等这类用字可依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机械性质或其他性质来选择可以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并非单以一个标准偏差来套用以上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机械性质以及其他性质等所有性质。
图1A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的装置示意图。请参阅图1A,检测设备100能检测线路裸板10,其中线路裸板10包括多个接垫11与至少一个天线12。以图1A为例,线路裸板10可包括多个天线12,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线路裸板10所包括的天线12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
至少一个天线12电性连接这些接垫11其中至少一个。例如,这些天线12分别电性连接这些接垫11其中至少一些。这些接垫11可以通过层间连接结构(未绘示)而电性连接这些天线12,其中层间连接结构可以包括导电通孔(conductive through hole)、导电盲孔(conductive blind via)以及导电埋孔(conductive buried via)其中至少一个。
线路裸板10是尚未装设(mounted)任何主动元件的线路基板。换句话说,在线路裸板10装设任何主动元件以前,从这些接垫11任一者输入的电信号不会通过任何主动元件。换句话说,在线路裸板10内传递的电流是不会经过任何主动元件。此外,上述主动元件例如是电晶体或是具有至少一个电晶体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而主动元件也可以是封装晶片(packaged chip)或尚未封装的裸晶(die)。
须说明的是,虽然线路裸板10是尚未装设任何主动元件的线路基板,但线路裸板10可以具有被动元件,例如电容、电感或电阻。举例而言,在其他实施例中,线路裸板10可以具有内埋式被动元件(embedded passive component),其例如是离散元件(discretecomponent)。或者,线路裸板10的其中至少一层线路层可以形成被动元件。例如,线路裸板10可以具有相邻两层彼此重叠的线路层,以形成电容。
图1B是适合让图1A中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的线路裸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A与图1B,线路裸板10可以是工作板材(working panel,简称panel)或基板条(strip),所以线路裸板10可以包括多个线路板单元(unit)U1,其中各个线路板单元U1包括多个接垫11以及至少一个天线12。在检测线路裸板10之后,合格的线路裸板10可以被切割,以分离这些线路板单元U1。
线路裸板10也可以是线路板单元U1,所以线路裸板10所包括的线路板单元U1的数量也可以仅为一个。因此,图1B所示的线路板单元U1不限制线路裸板10所包括的线路板单元U1的数量。另外,线路裸板10可为印刷线路板、载板(carrier)、软式线路板(flexiblewiring board)或软硬线路板(flex-rigid wiring board),而线路裸板10所包括的线路层层数可以是至少两层。
必须说明的是,图1B所示的线路裸板10并非是图1A中的线路裸板10以等比例方式绘制。具体而言,图1A主要绘制接垫11与天线12,并省略绘制线路板单元U1,以清楚呈现检测设备100对线路裸板10的检测。因此,图1B中的线路裸板10不是图1A中的线路裸板10以等比例方式而绘制。此外,由于线路裸板10也可以是线路板单元U1,因此图1A中的线路裸板10也可以是图1B中的线路板单元U1。
请参阅图1A,检测设备100包括承载台110、探针装置120与测量装置130。承载台110能承载线路裸板10,并包括承载垫111与支撑件112,其中承载垫111可连接支撑件112,并且被支撑件112所支撑。此外,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12可以包括多根柱体112p,例如三根或四根柱体112p,而这些柱体112p可以连接承载垫111。
承载垫111与支撑件112可皆为电性绝缘体,而承载垫111具有承载面111f,其中线路裸板10配置于承载面111f。承载垫111的介电常数可以介于1至20之间,而承载垫111的最佳介电常数为1。承载垫111可以包括高分子材料。例如,承载垫111的一部分或全部可由发泡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EPS,俗称保丽龙,Styrofoam)制成。
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整个承载垫111可以是由发泡聚苯乙烯制成,即承载垫111可为保丽龙板。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垫111可包括保丽龙板与支撑保丽龙板的绝缘板,其中保丽龙板配置在此绝缘板上,而绝缘板连接支撑件112。图1A中的支撑件112可以省略,而承载垫111可以保留,以使承载台110仅包括承载垫111。因此,承载台110可以是一块保丽龙板或是厚的保丽龙块,而线路裸板10可配置在此保丽龙板或保丽龙块上。
测量装置130可以是分析仪,其例如是向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Analyzer,VNA)或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TDR),或是其他分析仪。测量装置130电性连接探针装置120,其中探针装置120可以是探针卡(probe card)、具有弹簧探针的插座(socket with pogo pin)或GSG(Ground Signal Ground,GSG)探针,或是其他探针。探针装置120配置在承载台110上方,并能电性接触这些接垫11其中至少一个,以使探针装置120能经由接垫11而电性连接至少一个天线12。因此,测量装置130可通过探针装置120而电性连接至少一个天线12。
当检测设备100检测线路裸板10时,探针装置120会电性接触接垫11而电性连接天线12,以使测量装置130能经由探针装置120输出第一测试信号S11至天线12。第一测试信号S11为电信号,而电信号只能通过线路传递,无法以辐射方式传递。天线12在接收第一测试信号S11之后,不仅会辐射出无线信号S13,而且还会从接垫11与探针装置120输出第二测试信号S12至测量装置130,其中第二测试信号S12可以是天线12因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所产生的电信号。
测量装置130能根据第二测试信号S12来测量天线12,以得知天线12辐射出无线信号S13的状况,进而以判断天线12是否运作正常。例如,根据第二测试信号S12,测量装置130能测量天线12的回波损耗(return loss)、介入损耗(insertion loss)、空中下载辐射(Over The Air,OTA)以及信号偏移(signal shift)其中至少一者。由于线路裸板10是尚未装设任何主动元件的线路基板,且在线路裸板10装设任何主动元件以前,在线路裸板10内传递的电流不会经过任何主动元件,因此第一测试信号S11与第二测试信号S12也不经过任何主动元件。
由此可知,检测设备100不需要现有检测用的晶片,即可直接对线路裸板10进行检测,以挑选出合格的线路裸板10或线路板单元U1,并淘汰不合格的线路裸板10或线路板单元U1。相较于现有使用检测用的晶片的检测方法,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100能排除因为装设检测用的晶片所额外花费的时间与成本,从而具有降低成本以及缩短检测时间的优点。
由于线路裸板10可以是工作板材或基板条,所以线路裸板10可以具有相当大的尺寸。例如,线路裸板10实质上可以是边长约为50厘米的正方形板材,并具有约2500平方厘米的面积。因此,在测量装置130测量线路裸板10期间,探针装置120会遮盖线路裸板10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位于上方的探针装置120会与线路裸板10的一部分重叠。此外,由于线路裸板10也可为线路板单元U1,并具有相当小的尺寸,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探针装置120也可以完全遮盖线路裸板10。
检测设备100可更包括影像感测器140与控制装置190。控制装置190可为电脑,例如桌上型电脑、工业电脑或笔记型电脑。或者,控制装置190也可以是微处理器。控制装置190通信连接测量装置130与影像感测器140。例如,控制装置190可通过线路而电性连接测量装置130与影像感测器140至少一者。或者,控制装置190可无线连接测量装置130与影像感测器140至少一者。
举例而言,控制装置190可以通过例如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而电性连接测量装置130与影像感测器140。或者,控制装置190可以通过蓝芽或无线网络(例如Wi-Fi)而无线连接测量装置130与影像感测器140。此外,控制装置190也可以分别电性连接以及无线连接测量装置130与影像感测器140。例如,控制装置190可以电性连接测量装置130,并通过无线网络而无线连接影像感测器140。
由于控制装置190通信连接测量装置130与影像感测器140,因此控制装置190能控制测量装置130产生第一测试信号S11,并根据第二测试信号S12得知天线12辐射出无线信号S13的状况,而且控制装置190也能控制影像感测器140撷取线路裸板10的俯视影像,其中俯视影像可以是如图1B所示的整个或部分线路裸板10。
影像感测器140可以是摄影机或照相机,并且可具有影像处理器(imageprocessor),以使影像感测器140能根据俯视影像来辨识这些接垫11。例如,线路裸板10可以具有定位标记(alignment mark,未绘示),而影像感测器140所撷取的俯视影像具有定位标记的影像。影像感测器140的影像处理器能根据上述定位标记的影像来辨识出这些线路板单元U1与这些接垫11,进而得知这些接垫11的位置。
须说明的是,由于控制装置190通信连接影像感测器140,因此即使影像感测器140没有影像处理器,控制装置190也可以根据俯视影像来辨识这些接垫11。例如,控制装置190也可以通过定位标记来辨识这些接垫11,所以影像感测器140可以不具有影像处理器。
检测设备100可以更包括驱动装置150,其例如是步进马达。驱动装置150连接探针装置120,并能移动探针装置120。控制装置190更通信连接驱动装置150,所以控制装置190可无线连接或是通过线路而电性连接驱动装置150。控制装置190可根据影像感测器140所撷取的俯视影像来驱动驱动装置150,以使驱动装置150移动探针装置120到正确的位置上,从而让探针装置120电性接触正确的接垫11而对天线12进行检测。此外,控制装置190内可储存用于检测天线12的程序,以使检测设备100能根据上述程序而自动化检测线路裸板10。
值得一提的是,检测设备100可以更包括多个吸波材料180,其中这些吸波材料180可以围绕线路裸板10与探针装置120。吸波材料180能吸收无线信号,例如无线信号S13,因此这些围绕线路裸板10与探针装置120的吸波材料180能防止或降低外界无线信号的干扰以及无线信号S13的反射,以提升检测设备100检测线路裸板10天线12的准确率。
图2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的装置示意图。请参阅图2A,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200a包括探针装置120、影像感测器140、驱动装置150、吸波材料180、控制装置190、承载台210以及测量装置230,其中控制装置190可以通信连接影像感测器140、驱动装置150与测量装置230,以控制影像感测器140、驱动装置150与测量装置230。
检测设备200a与前述检测设备100相似。例如,检测设备200a也能检测线路裸板10。以下主要叙述检测设备200a与100之间的差异,而检测设备200a与100两者相同之处基本上不再重复叙述。具体而言,测量装置230可包括向量信号产生器231、向量信号分析仪232以及收发天线235,其中收发天线235可为号角天线(horn antenna)。收发天线235电性连接向量信号分析仪232,并能对准待检测的天线12。
测量装置230能经由彼此电性接触的探针装置120与接垫11输出第一测试信号SA21至天线12,其中第一测试信号SA21为电信号。天线12在接收第一测试信号SA21之后,会产生第二测试信号SA22,并输入第二测试信号SA22至测量装置230,其中第二测试信号SA22是由天线12所辐射出的无线信号。由于线路裸板10是尚未装设任何主动元件的线路基板,所以第一测试信号SA21与第二测试信号SA22也未经过任何主动元件。
收发天线235能接收第二测试信号SA22,并将第二测试信号SA22转换成电信号SA23,其中电信号SA23会传递至向量信号分析仪232,以使测量装置230能根据第二测试信号SA22测量天线12。利用向量信号产生器231与向量信号分析仪232,测量装置230能根据第二测试信号SA22测量天线12的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以及发射功率其中至少一者。此外,控制装置190能控制测量装置230产生第一测试信号SA21,并根据第二测试信号SA22来检测天线12,以挑选出合格的线路裸板10或线路板单元U1。
测量装置230可以更包括频率转换器233,其中频率转换器233电性连接向量信号产生器231。向量信号产生器231能产生初始测试信号SA20,而频率转换器233能改变初始测试信号SA20的频率,以将初始测试信号SA20转换为第一测试信号SA21。例如,当天线12为高频天线,而向量信号产生器231所产生的初始测试信号SA20为低频信号时,频率转换器233能将低频的初始测试信号SA20转换为高频的第一测试信号SA21。如此,接收第一测试信号SA21的天线12能辐射出第二测试信号SA22,以使检测设备200a能检测天线12。
图2B是图2A中的承载台与线路裸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与图2A与图2B,不同于前述承载台110,本实施例中的承载台210包括支撑件112、框体211以及至少两条并列的承载条213。框体211连接支撑件112,并具有开口211h。这些承载条213配置于开口211h内,并连接框体211,其中这些承载条213可移动地配置于框体211,以使各个承载条213能相对于框体211而移动。
各个承载条213具有承载面213a,其中线路裸板10配置于这些承载条213的承载面213a上,而至少一个天线12会位于这些承载条213之间。由于各个承载条213能相对于框体211而移动,因此通过这些承载条213的移动,线路裸板10可以在开口211h内移动。此外,在测量装置230测量天线12的期间,这些承载条213不会重叠于被测量的天线12,而且也可以不与所有天线12重叠,以避免影响到测量装置230对天线12的测量。
收发天线235配置于这些承载条213的下方,其中这些承载条213与收发天线235之间存有中空空间EM2。中空空间EM2基本上是收发天线235能有效接收第二测试信号SA22的空间范围,其中中空空间EM2的范围包括相邻两个承载条213之间的区域,以及收发天线235与线路裸板10之间的区域。
天线12与收发天线235之间的距离G21可介于0至2米之间。距离G21等于承载面213a到收发天线235的距离,并且相当于中空空间EM2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中空空间EM2内可存有空气或是其他非导体,并且未设有任何能严重干扰收发天线235对第二测试信号SA22接收的物体,例如金属,以使检测设备200a能准确地检测天线12。
图2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的装置示意图。请参阅图2C,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200c相似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200a,而两者相同之处基本上不再重复叙述。有别于前述检测设备200a,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设备200c中的收发天线235电性连接测量装置230的向量信号产生器231,并且能朝向天线12发出第一测试信号SC21,其中第一测试信号SC21为天线12所辐射出来的无线信号。
当收发天线235发出第一测试信号SC21时,天线12能接收第一测试信号SC21,并且产生第二测试信号SC22。第二测试信号SC22为电信号,而天线12会将第二测试信号SC22通过探针装置120而输入至测量装置230的向量信号分析仪232,以使测量装置230能根据第二测试信号SC22测量天线12。利用向量信号产生器231与向量信号分析仪232,测量装置230可以根据第二测试信号SC22来测量天线12的误差向量幅度(EVM)以及接收功率其中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向量信号产生器231能产生初始测试信号SC20,而频率转换器233能将初始测试信号SC20转换成电信号EC20,并将电信号EC20输入至收发天线235,以使收发天线235能发出第一测试信号SC21。例如,当天线12为高频天线,而初始测试信号SC20为低频信号时,频率转换器233能将初始测试信号SC20转换为高频的电信号EC20,并将电信号EC20传递至收发天线235。如此,接收电信号EC20的收发天线235能发出第一测试信号SC21至天线12,以使天线12能感应出第二测试信号SC22。
特别一提的是,在图2A与图2C所示的实施例中,测量装置230包括频率转换器233,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测量装置230也可以不包括频率转换器233,其中向量信号产生器231可以直接产生第一测试信号SA21或电信号EC20。因此,图2A与图2C所示的频率转换器233可被省略。此外,虽然在以上图1A、图2A与图2C所示的实施例中,检测设备100、200a与200c皆包括吸波材料180,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设备100、200a与200c也可以不包括这些吸波材料180。因此,以上图1A、图2A与图2C所示的吸波材料180皆可被省略。
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所揭示的检测设备可以在没有检测用的晶片的条件下,直接对线路裸板的天线进行检测,以挑选出合格的线路裸板或线路板单元。相较于现有使用检测用的晶片的检测方法,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显然具有降低成本以及缩短检测时间的优点。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线路裸板,其特征在于,该线路裸板包括至少一个天线与多个接垫,该至少一个天线电性连接所述接垫其中至少一个,而该检测设备包括:
承载台,用于承载该线路裸板;
探针装置,用于电性接触所述接垫其中至少一个,以使该探针装置经由该接垫而电性连接该至少一个天线;以及
测量装置,电性连接该探针装置,并通过该探针装置而电性连接该至少一个天线,其中该测量装置用于输出第一测试信号至该至少一个天线,而该至少一个天线在接收该第一测试信号之后,输出第二测试信号至该测量装置,其中该测量装置根据该第二测试信号测量该至少一个天线,而该第一测试信号与该第二测试信号未经过任何主动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探针装置配置在该承载台上方,而该线路裸板包括多个线路板单元,在该测量装置测量该线路裸板期间,该探针装置遮盖该线路裸板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包括:
向量信号产生器;
向量信号分析仪;以及
收发天线,电性连接该向量信号产生器或该向量信号分析仪,其中该第一测试信号与该第二测试信号其中一者为无线信号,而该收发天线接收或发出该无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更包括:
频率转换器,电性连接该向量信号产生器,其中该向量信号产生器用于产生初始测试信号,而该频率转换器用于将该初始测试信号转换为该第一测试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影像感测器,用于撷取该线路裸板的俯视影像,并根据该俯视影像辨识所述接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台包括:
支撑件;
框体,连接该支撑件,并具有开口;以及
至少两条并列的承载条,配置于该开口内,并连接该框体,其中各该承载条具有承载面,而该线路裸板配置于所述承载条的该承载面上,该至少一个天线位于所述承载条之间;
其中在该测量装置测量该至少一个天线的期间,所述承载条不重叠于该至少一个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包括:
收发天线,配置于所述承载条的下方,并对准该至少一个天线,其中所述承载条与该收发天线之间存有中空空间或非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为分析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台包括承载垫,该承载垫为电性绝缘体,并具有承载面,而该线路裸板配置于该承载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垫的介电常数介于1至20之间。
CN202111252500.0A 2021-10-27 2021-10-27 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 Pending CN1160271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2500.0A CN116027119A (zh) 2021-10-27 2021-10-27 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2500.0A CN116027119A (zh) 2021-10-27 2021-10-27 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7119A true CN116027119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0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2500.0A Pending CN116027119A (zh) 2021-10-27 2021-10-27 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71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2349B2 (en) Wireless test system for test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integrated with antenna
CN109444702B (zh) 空中无线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TWI432745B (zh) 射頻積體電路測試方法及系統
US8314631B2 (en) Testing system and testing method
EP3548907B1 (en) Contact engines, probe head assemblies, probe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on-wafer testing of the wireless operation of a device under test
US98640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esting system
US20140327462A1 (en) Test socket providing mechanical stabilization for pogo pin connections
US20240027519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testing apparatus, sockets, and replacement parts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testing apparatus
TW202109062A (zh) 用以測試包含電路和耦接至此電路的天線的待測裝置之測試配置、自動測試設備及方法
JP2009168791A (ja) 回路の検査環境を検査するための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CN107505513B (zh) 用于测试装置的设备及方法
US20150168454A1 (en) Probe module
US11579178B1 (en) Inspection apparatus for bare circuit board
CN115015660A (zh) 一种集成电路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
US10101362B2 (en) Probe module with high stability
EP1188062B1 (en) System for wireless 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US20160329974A1 (en)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rf performance of a probe card, detector assembly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the rf performance of a probe card
CN116027119A (zh) 线路裸板的检测设备
CN218122115U (zh) 一种集成电路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
CN221039314U (zh) 线路裸板的检测系统
CN112198413A (zh) 天线封装集成电路测试装置
CN113341360B (zh) 用于芯片测试的射频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KR20020025786A (ko) 반도체 시험장치용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및 반도체시험장치
JP2019211224A (ja) アンテナ付半導体検査用装置
TWM649421U (zh) 線路裸板的檢測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