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6145A - 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及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及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26145A CN116026145A CN202211731310.1A CN202211731310A CN116026145A CN 116026145 A CN116026145 A CN 116026145A CN 202211731310 A CN202211731310 A CN 202211731310A CN 116026145 A CN116026145 A CN 1160261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ustion chamber
- incomplete combustion
- secondary combustion
- reaction kettle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763 carbon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10405 an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09 desulf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406 cath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5000021168 barbecue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8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5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21383 artificial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477 desulfu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23556 desulfu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656 pre-carbon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HGUFODBRKLSHSI-UHFFFAOYSA-N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Chemical compound O1C2=CC(Cl)=C(Cl)C=C2OC2=C1C=C(Cl)C(Cl)=C2 HGUFODBRKLSHS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87 graphi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32064 Ainslia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11 coal-based needle c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31 needle c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978 per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10 petroleum-based needle c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73 sie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及负极材料生产方法,涉及碳化炉领域,反应釜的一端可转动的位于不完全燃烧室内,并与不完全燃烧室外的产品冷却器的产品进口连通,反应釜的一端侧壁具有对流孔,反应釜的排气口与不完全燃烧室连通,二燃室与不完全燃烧室连通,二燃室或不完全燃烧室设有燃烧机。负极材料生产方法采用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实现。有益效果是:燃烧形成的高温气体经对流孔进入反应釜内腔,火焰则直接烧烤反应釜外壁,实现以内热为主、外热为辅的循环自供能;反应釜内的物料经过高温热解碳化后形成粉粒状石墨碳化产品,随着反应釜的旋转进入尾端,并进入产品冷却器处理,最终可得到高产量高品质的负极材料产品,能耗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化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及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石墨是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约占负极成本50%。随着新能源汽车日益火爆,人造石墨的需求日益增长,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一般包括破碎、造粒、石墨化和筛分,其中石墨化的成本占比50%。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原料一般使用石油系或者煤系针状焦,不同原料的针状焦原料含有10%甚至更多15%的挥发分。所以,在石墨化之前的工序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加热碳化去除挥发分,以提高负极材料的碳纯度,增加石墨化工序的装料量。判定预碳化产品优劣的主要指标为比表面积,主要受氧气和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氧气越少,产品比表面积就越小,碳化效果越好。
目前石墨预碳化有四种设备:艾氏炉、内串炉、箱式炉和连续式炉。
前三者均为静止间热绝氧热解(烧成),物料需要匣钵盛放。这3种炉(方法)共性问题是:1、匣钵损耗大,每个匣钵约只有50次使用寿命;2、匣钵内物料受限于隔焰间热传热,物料受热不均,形成静态烧结,且只有热传导这种热传递方式,导致热效低、能耗高;3、物料由于隔焰间热,物料实际受热温度比匣钵外温度低约300-400℃,实际温度难超1000℃,物料无法达到高温碳化。
连续式预碳化工艺设备有辊道窑、隧道窑和回转窑。
辊道窑和隧道窑是将匣钵置于可移动的托板或辊道上移功通过高温区域,与上述前3种炉没有本质差别,最大问题还是匣内物料实际碳化温度不高(<1000℃),能耗高。
回转窑是目前的发展方向,但直热式回转窑满足不了绝氧的条件,因此目前大多尝试间热隔焰回转窑,即物料在回转窑筒内,热源在回转窑筒外,即“干溜”。干溜式回转窑虽然让物料处于翻动状态,优于前述方法的静止状态,但因隔焰间热,窑内温度仍难超1000℃,无法实现高温碳化,能耗又高。
热传递有三种形式:传导、辐射和对流。现有负极材料预碳化工艺为了满足绝氧条件,均采用隔焰间热方式,其热传递方式只有传导一种,热效低,能耗高,只能实现中温碳化,所得到的负极材料品质难以再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负极材料高温碳化。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包括反应釜、不完全燃烧室、二燃室、产品冷却器和燃烧机,所述反应釜的一端可转动的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内,并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外的所述产品冷却器的产品进口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一端侧壁具有对流孔,所述反应釜的另一端具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连通,所述二燃室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连通,所述二燃室或所述不完全燃烧室设有所述燃烧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负极材料原料直接从反应釜的进料口进入反应釜内,不完全燃烧室的高温气体(正常1200℃,最高可达1300℃)通过对流孔被吸入反应釜,在反应釜旋转下,高温气流(无氧)逆向与正向的负极材料完全直热接触,负极材料在旋转的反应釜中形成流体状态,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作用,因此负极材料得到均匀、充分热解反应,其挥发份经反应釜的排气口被导入至不完全燃烧室燃烧,如不完全燃烧室温度没达到1200℃时,则可以启动燃烧机提升温度。不完全燃烧室内为低氧或绝氧的高温环境。二燃室将不完全燃烧室产生的气体进一步燃烧,一方面除去气体内的焦油及二恶英等有害物质,便于气体后续排放;另一方面,二燃室产生的热量可保证不完全燃烧室内维持高温,且燃烧降低了二燃室和不完全燃烧室内的氧含量,使反应釜内氧含量极低(氧含量<1%),产品质量更优。
由此,燃烧形成的高温气体经对流孔进入反应釜内腔,火焰则直接烧烤反应釜外壁,实现以内热为主、外热为辅的循环自供能;反应釜内的物料经过高温热解碳化后形成粉粒状石墨碳化产品,随着反应釜的旋转进入尾端,并进入产品冷却器处理,最终可得到高产量高品质的负极材料产品,能耗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燃气引风机,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通过所述燃气引风机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燃气引风机作用下,反应釜内的挥发份经反应釜的排气口被导入至不完全燃烧室燃烧,同时不完全燃烧室的高温气体通过对流孔被吸入反应釜,燃气引风机保证了气体按照预设方向流动。
可选的,还包括二燃空气换热器,所述二燃室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上方,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的热媒进口与所述二燃室的上部连通,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连通,所述不完全燃烧室设有所述燃烧机。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二燃室产生的气体经过二燃空气换热器换热后排出,并为作为冷媒的空气升温,升温的空气送入不完全燃烧室助燃,使之得以升高和维持温度。
进一步,所述产品冷却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产品冷却器的冷媒气体为产品降温,经过换热后冷媒气体升温,进入不完全燃烧室内,保证不完全燃烧室的高温环境。
可选的,还包括二燃空气换热器,所述二燃室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下方,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的热媒进口与所述二燃室的上部连通,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二燃室的下部连通,所述二燃室设有所述燃烧机。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二燃室位于不完全燃烧室下方,二燃室燃烧后产生的一部分高温烟气自然上升进入到不完全燃烧室,为不完全燃烧室加热。二燃室产生的另一部分气体经过二燃空气换热器换热后排出,并为作为冷媒的空气升温,升温的空气送入二燃室助燃,使之得以升高和维持温度。而且,进入不完全燃烧室的烟气是经过二燃室燃烧后的,其氧含量更低,反应釜可达到较优的高温绝氧状态,生产的负极材料品质更优。
进一步,所述不完全燃烧室的上部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二燃室的下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完全燃烧室产生的烟气通过管道引至二燃室进一步燃烧。
进一步,所述产品冷却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二燃室的下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产品冷却器的冷媒气体为产品降温,经过换热后冷媒气体升温,进入二燃室内,保证二燃室的高温环境,进而为不完全燃烧室升温。
进一步,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的热媒出口依次连接有脱硫塔、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引风机作用下,二燃空气换热器排出的烟气经过脱硫除尘后排出。
进一步,还包括螺旋进料机和螺旋出料机,所述反应釜的一端通过所述螺旋出料机与所述产品冷却器的产品进口连通,所述螺旋进料机与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负极材料经过螺旋进料机送入反应釜,产品经过螺旋出料机送出反应釜,因螺旋进料机和螺旋出料机具有螺旋的输料结构,空气难以通过螺旋进料机和螺旋出料机,可减少外部氧气的进入反应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极材料生产方法,采用所述的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对物料进行高温碳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反应釜;2、不完全燃烧室;3、真空料仓;4、螺旋进料机;5、螺旋出料机;6、二燃空气换热器;7、产品冷却器;8、燃烧机;9、燃气引风机;10、烟气鼓风机;11、产品鼓风机;12、水封;13、对流孔;14、内衬;15、保温层;16、护墙;17、脱硫塔;18、布袋除尘器;19、引风机;20、烟囱;21、二次风机;22、二燃室;23、高温燃气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包括反应釜1、不完全燃烧室2、二燃室22、产品冷却器7和燃烧机8,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可转动的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内,并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外的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产品进口连通,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侧壁具有对流孔13,所述反应釜1的另一端具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所述二燃室22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所述二燃室22或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设有所述燃烧机8。
负极材料原料直接从反应釜1的进料口进入反应釜1内,不完全燃烧室2的高温气体(正常1200℃,最高可达1500℃)通过对流孔13被吸入反应釜1,在反应釜1旋转下,高温气流(无氧)逆向与正向的负极材料完全直热接触,负极材料在旋转的反应釜1中形成流体状态(由于反应釜1内压力始终低于不完全燃烧室2的压力,不完全燃烧室2内气体通过对流孔13向反应釜1内流动,可避免流体从对流孔13流出。进一步的,还可在对流孔13轴线方向上间隔固定设置对流孔挡板,避免流体从对流孔13流出),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作用,因此负极材料得到均匀、充分热解反应,其挥发份经反应釜1的排气口被导入至不完全燃烧室2燃烧,如不完全燃烧室2温度没达到1200℃时,则可以启动燃烧机8提升温度。不完全燃烧室2内为低氧或绝氧的高温环境。二燃室22将不完全燃烧室2产生的气体进一步燃烧,一方面除去气体内的焦油及二恶英等有害物质,便于气体后续排放;另一方面,二燃室22产生的热量可保证不完全燃烧室2内维持高温,且燃烧降低了二燃室22和不完全燃烧室2内的氧含量,使反应釜1内氧含量极低(氧含量<1%)。具体来说,当温度越高,反应釜1内氧含量越低,得到的负极材料产品比表面积越小,产品质量越好。
由此,燃烧形成的高温气体经对流孔13进入反应釜1内腔,火焰则直接烧烤反应釜1外壁,实现以内热为主、外热为辅的循环自供能,不完全燃烧室2温度可达1200~1500℃,反应釜1内温度接近此温;反应釜1内的物料经过高温热解碳化后形成粉粒状石墨碳化产品,随着反应釜1的旋转进入尾端,并进入产品冷却器7处理,最终可得到高产量高品质的负极材料产品,能耗低。
其中,不完全燃烧室2和二燃室22通过缩颈结构连通,以区分两个燃烧室,或者两者通过管道连通。
其中,燃烧机8为燃油燃烧机或天然气燃烧机。
其中,对流孔13设有至少一个。
具体的,反应釜1的内壁设有内衬14,其外壁露在不完全燃烧室2外的部分包裹有保温层15。
具体的,不完全燃烧室2和二燃室22外侧均设有护墙16。
具体的,所述反应釜1内壁固定设有多个扬料板,从而随着反应釜1的转动,物料可从其另一端向一端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至少具有以下两个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包括反应釜1、不完全燃烧室2、二燃室22、产品冷却器7和燃烧机8,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可转动的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内,并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外的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产品进口连通,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侧壁具有对流孔13,所述反应釜1的另一端具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所述二燃室22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所述二燃室22设有所述燃烧机8。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还包括二燃空气换热器6,所述二燃室22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上方,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热媒进口与所述二燃室22的上部连通,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冷媒出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
具体的,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冷媒进口与烟气鼓风机10连通,烟气鼓风机10将新鲜空气作为冷媒吹入二燃空气换热器6。二燃室22产生的气体经过二燃空气换热器6换热后排出,并为作为冷媒的空气升温,升温的空气送入不完全燃烧室2助燃,使之得以升高和维持温度。
具体的,二燃室22侧壁还设有二次风机21,用于补入二次助燃风。
具体的,不完全燃烧室2的底部设有水封1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
具体的,产品冷却器7的冷媒进口与产品鼓风机11连通,产品鼓风机11将新鲜空气作为冷媒吹入产品冷却器7。产品冷却器7的冷媒气体为产品降温,经过换热后冷媒气体升温,进入不完全燃烧室2内,保证不完全燃烧室2的高温环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燃气引风机9,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通过所述燃气引风机9连通。
在燃气引风机9作用下,反应釜1内的挥发份经反应釜1的排气口被导入至不完全燃烧室2燃烧,同时不完全燃烧室2的高温气体通过对流孔13被吸入反应釜1,燃气引风机9保证了气体按照预设方向流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热媒出口依次连接有脱硫塔17、布袋除尘器18、引风机19和烟囱20。
在引风机19作用下,二燃空气换热器6排出的烟气经过脱硫除尘后排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螺旋进料机4和螺旋出料机5,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通过所述螺旋出料机5与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产品进口连通,所述螺旋进料机4与所述反应釜1的进料口连通。
负极材料经过螺旋进料机4送入反应釜1,产品经过螺旋出料机5送出反应釜1,因螺旋进料机4和螺旋出料机5具有螺旋的输料结构,空气难以通过螺旋进料机4和螺旋出料机5,可减少外部氧气的进入反应釜1。
更为具体的是,螺旋进料机4的进料端连通有真空料仓3,真空料仓3进料后抽真空,然后通过螺旋进料机4送料,从而避免外部的氧气进入反应釜。
本实施方式可实现:
1、高温;反应釜1侧壁没置不少于1个对流孔13,使釜腔与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不完全燃烧室2高温低氧烟气(或燃气)可对流进入反应釜1内,对釜内物料进行直热明焰烧烤,釜内可与不完全燃烧室2等温。不完全燃烧室2温度可达1300~1500℃,反应釜1内温度接近此温。因此实现高温碳化。
2、绝(极低)氧;由不完全燃烧室2和二燃空气换热器6组成的控氧装置可保证反应釜内氧含量极低。升温阶段,不完全燃烧室2采用燃烧机8实行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室2内温度得以不断上升,同时开启燃气引风机9,使反应釜1内温同步上升。当温度达到1000℃以上高温区后,开始进料。由进料口进入反应釜1的焦粒热解挥发,挥发分被燃气引风机9抽出,送入不完全燃烧室2。此时控制好烟气鼓风机10和产品鼓风机11,使不完全燃烧室2处于低氧(<1%)不完全燃烧状态。此状态下,通过调节粗燃气引风机9、引风机19、螺旋进料机4、产品鼓风机11以及烟气鼓风机10的速度,温度可达1200℃以上。与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的反应釜1即可获得高温绝氧状态。同时,高温低氧烟气(燃气)从不完全燃烧室2进入二燃室22,在二燃区开启二次风机21补入二次助燃风,实现充分燃烧放热,产生的烟气再进入二燃空气换热器6,与烟气鼓风机10鼓入的空气间接换热,冷却的烟气进入烟气处理系统(脱硫塔17、布袋除尘器18、引风机19和烟囱20)进行处理后排放;升温的空气送入不完全燃烧室2助燃,使之得以升高和维持温度。
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包括反应釜1、不完全燃烧室2、二燃室22、产品冷却器7和燃烧机8,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可转动的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内,并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外的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产品进口连通,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侧壁具有对流孔13,所述反应釜1的另一端具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所述二燃室22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所述二燃室22设有所述燃烧机8。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燃气引风机9,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通过所述燃气引风机9连通。
在燃气引风机9作用下,反应釜1内的挥发份经反应釜1的排气口被导入至不完全燃烧室2燃烧,同时不完全燃烧室2的高温气体通过对流孔13被吸入反应釜1,燃气引风机9保证了气体按照预设方向流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还包括二燃空气换热器6,所述二燃室22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下方,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热媒进口与所述二燃室22的上部连通,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冷媒出口与所述二燃室22的下部连通。
二燃室22位于不完全燃烧室2下方,二燃室22燃烧后产生的一部分高温烟气自然上升进入到不完全燃烧室2,为不完全燃烧室2加热。具体的,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冷媒进口与烟气鼓风机10连通,烟气鼓风机10将新鲜空气作为冷媒吹入二燃空气换热器6。二燃室22产生的另一部分气体经过二燃空气换热器6换热后排出,并为作为冷媒的空气升温,升温的空气送入二燃室22助燃,使之得以升高和维持温度。而且,相比于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一进入不完全燃烧室2助燃的是经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高温新鲜空气,其氧含量高(20%)而温度不够高(间接换热而得),易出现氧高温低状况。实施方式二中,由于二燃室22中过氧燃烧,本方案进入不完全燃烧室2的烟气是经过二燃室22燃烧后的,烟气中剩余氧含量约为6%,进入不完全燃烧室2后剩余氧再与反应釜1引入的粗燃气(原料挥发分)发生氧化反应(燃烧),氧被近乎完全消耗,进一步放热升温,使不完全燃烧室2达到碳化所需要的高温绝氧状态,从而保证经对流孔13进入反应釜1的烟气(燃气)高温绝氧,达到工艺要求。反应釜1在高温绝氧状态,生产的负极材料品质更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的上部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二燃室22的下部。
不完全燃烧室2产生的烟气通过管道引至二燃室22进一步燃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二燃室22的下部连通。
具体的,产品冷却器7的冷媒进口与产品鼓风机11连通,产品鼓风机11将新鲜空气作为冷媒吹入产品冷却器7。产品冷却器7的冷媒气体为产品降温,经过换热后冷媒气体升温,进入二燃室22内,保证二燃室22的高温环境,进而为不完全燃烧室2升温。
具体的,产品冷却器7的气体出口与不完全燃烧室2和二燃室22之间的管道连通,该管道上设有高温燃气引风机23,高温燃气引风机23将产品冷却器7的气体出口和不完全燃烧室2上部的气体一起吹入二燃室22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热媒出口依次连接有脱硫塔17、布袋除尘器18、引风机19和烟囱20。
在引风机19作用下,二燃空气换热器6排出的烟气经过脱硫除尘后排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螺旋进料机4和螺旋出料机5,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通过所述螺旋出料机5与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产品进口连通,所述螺旋进料机4与所述反应釜1的进料口连通。
负极材料经过螺旋进料机4送入反应釜1,产品经过螺旋出料机5送出反应釜1,因螺旋进料机4和螺旋出料机5具有螺旋的输料结构,空气难以通过螺旋进料机4和螺旋出料机5,可减少外部氧气的进入反应釜1。
更为具体的是,螺旋进料机4的进料端连通有真空料仓3,真空料仓3进料后抽真空,然后通过螺旋进料机4送料,从而避免外部的氧气进入反应釜。
本实施方式可实现:
1、高温;反应釜1侧壁没置不少于1个对流孔13,使釜腔与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不完全燃烧室2高温低氧烟气(或燃气)可对流进入反应釜1内,对釜内物料进行直热明焰烧烤,釜内可与不完全燃烧室2等温。不完全燃烧室2温度可达1300~1500℃,反应釜1内温度接近此温。因此实现高温碳化。
2、绝(极低)氧;由不完全燃烧室2和二燃空气换热器6组成的控氧装置可保证反应釜内氧含量极低。升温阶段,不完全燃烧室2采用燃烧机8实行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室2内温度得以不断上升,同时开启燃气引风机9,使反应釜1内温同步上升。当温度达到1000℃以上高温区后,开始进料。由进料口进入反应釜1的焦粒热解挥发,挥发分被燃气引风机9抽出,送入不完全燃烧室2。此时控制好烟气鼓风机10和产品鼓风机11,使不完全燃烧室2处于低氧(<1%)不完全燃烧状态。此状态下,通过调节粗燃气引风机9、高温燃气引风机23、引风机19、螺旋进料机4、产品鼓风机11以及烟气鼓风机10的速度,温度可达1500℃以上。与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的反应釜1即可获得高温绝氧状态。同时,高温低氧烟气(燃气)从不完全燃烧室2进入二燃室22,产生的烟气再进入二燃空气换热器6,与烟气鼓风机10鼓入的空气间接换热,冷却的烟气进入烟气处理系统(脱硫塔17、布袋除尘器18、引风机19和烟囱20)进行处理后排放;升温的空气自然上升至不完全燃烧室2助燃,使之得以升高和维持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极材料生产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对物料进行高温碳化。
具体的,物料在反应釜1内高温低氧碳化,反应釜1外的高温气体经过对流孔13进入反应釜1内并与物料逆向流动,反应釜1外明焰加热。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不完全燃烧室(2)、二燃室(22)、产品冷却器(7)和燃烧机(8),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可转动的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内,并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外的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产品进口连通,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侧壁具有对流孔(13),所述反应釜(1)的另一端具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所述二燃室(22)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所述二燃室(22)或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设有所述燃烧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气引风机(9),所述排气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通过所述燃气引风机(9)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燃空气换热器(6),所述二燃室(22)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上方,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热媒进口与所述二燃室(22)的上部连通,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冷媒出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设有所述燃烧机(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燃空气换热器(6),所述二燃室(22)位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下方,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热媒进口与所述二燃室(22)的上部连通,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冷媒出口与所述二燃室(22)的下部连通,所述二燃室(22)设有所述燃烧机(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完全燃烧室(2)的上部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二燃室(22)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二燃室(22)的下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燃空气换热器(6)的热媒出口依次连接有脱硫塔(17)、布袋除尘器(18)、引风机(19)和烟囱(20)。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进料机(4)和螺旋出料机(5),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通过所述螺旋出料机(5)与所述产品冷却器(7)的产品进口连通,所述螺旋进料机(4)与所述反应釜(1)的进料口连通。
10.一种负极材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对物料进行高温碳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731310.1A CN116026145B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及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731310.1A CN116026145B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及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26145A true CN116026145A (zh) | 2023-04-28 |
CN116026145B CN116026145B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6080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731310.1A Active CN116026145B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及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2614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89295A1 (en) * | 2008-10-15 | 2010-04-15 | Mel Moench | Continuously-Fed Non-Densified Biomass Combustion System |
CN102660306A (zh) * | 2012-05-09 | 2012-09-12 | 李海明 | 逆流廻转生活垃圾热解碳化炉系统及垃圾处理工艺 |
CN107120656A (zh) * | 2017-05-09 | 2017-09-01 | 周冲 | 一种间接热裂解及灰渣燃烧熔融炉及其处理方法 |
CN109539267A (zh) * | 2018-11-22 | 2019-03-29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 废旧锂电池热解回收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CN111153397A (zh) * | 2020-02-19 | 2020-05-15 | 江苏鼎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环保炭化装置 |
CN112128767A (zh) * | 2020-09-25 | 2020-12-25 | 江苏普创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旧锂电池热解炉 |
CN114806614A (zh) * | 2022-04-08 | 2022-07-29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烟气引射循环回用的回转窑热解炭化装置及工艺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11731310.1A patent/CN1160261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89295A1 (en) * | 2008-10-15 | 2010-04-15 | Mel Moench | Continuously-Fed Non-Densified Biomass Combustion System |
CN102660306A (zh) * | 2012-05-09 | 2012-09-12 | 李海明 | 逆流廻转生活垃圾热解碳化炉系统及垃圾处理工艺 |
CN107120656A (zh) * | 2017-05-09 | 2017-09-01 | 周冲 | 一种间接热裂解及灰渣燃烧熔融炉及其处理方法 |
CN109539267A (zh) * | 2018-11-22 | 2019-03-29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 废旧锂电池热解回收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CN111153397A (zh) * | 2020-02-19 | 2020-05-15 | 江苏鼎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环保炭化装置 |
CN112128767A (zh) * | 2020-09-25 | 2020-12-25 | 江苏普创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旧锂电池热解炉 |
CN114806614A (zh) * | 2022-04-08 | 2022-07-29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烟气引射循环回用的回转窑热解炭化装置及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26145B (zh) | 2023-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17138U (zh) | 一种双层滚筒污泥炭化装置 | |
US9963640B2 (en) | Coal pyrolyzing and carbonizing device of coal pyrolyzing furnace | |
CN114477136B (zh) | 一种负极材料碳化用系统及碳化工艺 | |
CN207193198U (zh) | 一种秸秆碳化装置 | |
CN108977213B (zh) | 新型秸秆炭化设备 | |
CN105062521A (zh) | 一种回转式连续热解秸秆炭化炉 | |
CN111637448A (zh) | 一种方包秸秆捆烧直燃解耦气化再燃烧常压热水锅炉 | |
CN103602340B (zh) | 搅拌式生物质炭化炉 | |
CN208500860U (zh) | 直立式移动床生物质炭化炉 | |
CN116697359B (zh) | 一种折叠三效炉排工艺 | |
CN107163953A (zh) | 一种生物质及含碳有机废弃物热解回转炉及热解产物回收系统 | |
CN212361993U (zh) | 一种方包秸秆捆烧直燃解耦气化再燃烧常压热水锅炉 | |
CN116026145B (zh) | 一种负极材料高温碳化炉及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 |
CN211255649U (zh) | 污泥热解系统 | |
US10144873B2 (en) | External gas heating device of coal pyrolyzing furnace | |
CN210197696U (zh) | 一种分体式热风炉 | |
CN217423939U (zh) | 微波焙烧生阳极的隧道窑 | |
CN110615590A (zh) | 污泥热解系统和方法 | |
CN211999569U (zh) | 一种二层以上卧式回转筒式连续生物质炭化系统 | |
CN211620327U (zh) | 处理污泥的系统 | |
CN112624113A (zh) | 外热式活化炉 | |
CN200985319Y (zh) | 高效环保节能炭化炉 | |
KR100343650B1 (ko) | 간접식 탄 화로장치 및 탄 제조방법 | |
CN216019068U (zh) | 一种用于烟叶烘烤的清洁型炭专用供热装置 | |
CN211041795U (zh) | 一种高产型针状焦罐式煅烧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