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4955B -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 Google Patents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4955B
CN116024955B CN202310315628.XA CN202310315628A CN116024955B CN 116024955 B CN116024955 B CN 116024955B CN 202310315628 A CN202310315628 A CN 202310315628A CN 116024955 B CN116024955 B CN 116024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wall
plate
drainag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156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24955A (zh
Inventor
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Mingc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Mingc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Mingc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Mingc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156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4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4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4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24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4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排水板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该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内部开设有中空的空腔,且空腔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入水口;所述支撑板的入水口所在侧设置有过滤层,且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支撑板一侧开设有底槽,底槽内部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过渡盒,过渡盒底面转动连接有竖管,竖管能够与空腔连通。本申请设置有连接机构与固定机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铺设繁琐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辅助工作人员对两个支撑板中的排水空腔进行连接和对齐,同时在焊接或粘接的过程中无需时刻注意两个支撑板的位置关系,降低了施工难度。

Description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排水板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背景技术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广泛运用于地下车库顶板种植、屋顶种植、地下侧墙保护、排水、底板排水、隧道防排水、公路护坡、盐碱地、沙漠种植或人工湖工程中,在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采用粘黏剂或是焊接的方式来进行,并在连接操作中向相邻的两个板材间加装密封件,这样即可保障两个复合防排水一体板连接处的密封性。
现有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其本身在铺设过程中较为繁复,工作人员必须先将相邻的防排水板对齐再同时进行连接固定操作,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劳动才能达到连接固定的目的,而且相邻复合防排水一体板之间的排水结构不易做到对齐,特别在转角处,两个复合防排水一体板上的排水结构更加难以做到相通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不仅极大的考验了铺设人员的施工技术,更是会带来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对不齐或是防水性能不足的风险,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申请提供了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中空的空腔,且所述空腔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入水口;所述支撑板的入水口所在侧设置有过滤层,且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支撑板一侧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内部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过渡盒,所述过渡盒底面转动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能够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底槽的一侧开设有竖槽,且所述竖槽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竖槽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相邻所述支撑板上的竖管,以使得两所述支撑板连接,且相邻所述支撑板连接后,所述竖管与所述空腔、所述竖槽形成排水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按照常规的流程进行混凝土浇筑层以及找平层等的施工,随后将本申请中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铺设在找平层的上方即可。当该复合防排水一体板上有积水时,积水通过过滤层进行过滤后进入到支撑板中,并最终通过竖管、空腔以及竖槽形成的排水通道排出。
作为一可选的方案,所述过渡盒两侧相对地固设有两个转轴,所述底槽内壁开设有与转轴滑动配合的轴槽;所述过渡盒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用于封堵连接槽;所述底槽靠近所述空腔的一侧顶面开设有贯通口,所述贯通口开口端固设有与连接槽插接配合的插管。
作为一可选的方案,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板,所述连接槽内侧端开设有与密封板插接配合的凹槽;所述密封板外侧壁固设有多个密封圈,所述凹槽内壁开设有与密封圈插接配合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板外侧壁相对固设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外部套设有套杆,所述套杆侧壁与连接槽内壁连接固定。
作为一可选的方案,所述滑杆外侧端嵌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套杆外侧方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通过中轴与连接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槽侧壁相对于中轴端部的位置开设有圆槽,所述中轴外壁相对于圆槽内部的位置套接有卷簧,所述卷簧外侧端与圆槽内壁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磁铁远离中轴一侧外壁固设有半齿轮,所述贯通口内部通过竖板固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半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一可选的方案,所述过渡盒底面开设有多个贯穿槽,所述竖管为T型结构,所述竖管内部上端相对于贯穿槽的位置固设有挡板,多个所述挡板内侧端相互连接固定,所述挡板与过渡盒底面滑动接触;所述竖管圆周外壁下端固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竖槽内部开设有与固定块滑动配合的块槽。
作为一可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挤压块,所述块槽内壁开设有与挤压块滑动配合的边槽,所述边槽远离块槽一侧内壁固设有导杆,所述挤压块与导杆均为弧形结构;所述挤压块上开设有与导杆滑动配合的杆槽,所述导杆外壁相对于杆槽内部的位置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挤压块侧壁与固定块侧壁挤压配合。
作为一可选的方案,所述块槽弧形内壁下端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壁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将挤压块限制在边槽内部;所述固定块底面与限位块顶面挤压配合,所述挤压块弧形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插接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块槽远离边槽一侧内壁开设有与固定块插接配合的固定槽。
作为一可选的方案,所述过渡盒外壁固设有插环,所述底槽内壁开设有与插环插接配合的环槽,所述插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插板,所述插板与过渡盒连接固定,所述底槽内壁开设有与插板插接配合的板槽。
作为一可选的方案,所述过滤层上相对于所述入水口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滤板;所述入水口后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通过铰接轴与空腔内壁铰接,所述铰接轴中部转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入水口底面后端连接固定,所述铰接轴外壁相对于套筒内部的位置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套筒内壁以及铰接轴外壁连接固定;所述滤板前壁为弧面结构,所述支撑板一侧固设有多个插块,所述支撑板另一侧开设有与插块插接配合的插槽。
本申请还公开了前述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铺设工艺,包括:
根据现场安装需要改变过渡盒的朝向来控制竖管朝向,并将之与支撑板完成固定;
将多个支撑板依照需要排列,并利用连接组件将相邻的两个支撑板相连接;
插入竖槽中的竖管受到固定机构的挤压会进一步加强相邻两个支撑板的连接强度;
连接过程中过渡盒上与贯通口相邻的连接槽以及与相邻支撑板相连的竖管均会开放,以此在多个支撑板间形成排水通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设置有连接机构与固定机构,通过二者的相互配合关系能够将相邻的两个支撑板牢固相连,且能够很好的辅助工作人员对两个支撑板中的排水空腔进行连接和对齐,同时令工作人员在焊接或粘接的过程中无需时刻注意两个支撑板的位置关系,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施工难度,设计巧妙。
2.本申请设置有密封机构,通过密封机构能够使得过渡盒上未与支撑板连接的连接槽能够被紧密封堵起来,防止排水过程中水流从未连接的连接槽处泄漏,在该结构的辅助下,连接机构能够自由的改变角度以适应相邻两个支撑板的连接角度,使得本装置具有更高的适配性和灵活度,实用性强。
3.本申请设有过滤层和防水层,在二者的特殊材质下,使得支撑板暴露在外的面更加结实耐用,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也能有效的增强本装置的防水性能,同时在本装置使用在建筑物外墙上时,防水层内壁可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内壁使用,不仅具有保温性和耐腐蚀性,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而且不易脏污和易清洁更是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助于提高本装置建成的建筑物中居民的生活便捷度和舒适性,进一步的增强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4.本申请中设有套筒以及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触发的密封机构,前者是为了保护扭力弹簧,后者则是不会受到水流冲刷的影响,在此设计下能够令本装置排水通路中的各结构始终不会收到水流的侵蚀而失去效果,保障了水路通畅以及各结构自身功能的同时,也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连接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公开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过渡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过渡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8为本申请公开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图8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公开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竖槽与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公开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00、支撑板;110、空腔;111、入水口;112、隔板;113、铰接轴;114、套筒;115、扭力弹簧;120、底槽;121、轴槽;122、环槽;123、板槽;130、竖槽;131、块槽;132、边槽;133、内腔;134、固定槽;140、贯通口;141、竖板;142、齿条;150、插管;160、插块;170、插槽;
200、连接组件;210、过渡盒;211、连接槽;212、凹槽;213、密封槽;214、圆槽;215、贯穿槽;216、插环;217、插板;220、竖管;221、挡板;222、固定块;230、转轴;240、密封机构;241、密封板;242、密封圈;243、滑杆;244、套杆;245、第一磁铁;246、第二磁铁;247、中轴;248、卷簧;249、半齿轮;
300、固定机构;310、挤压块;311、杆槽;312、压缩弹簧;313、限位槽;320、导杆;330、限位块;331、复位弹簧;
400、过滤层;401、缺口;402、滤板;
500、防水层。
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参考图1和图2,其中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包括支撑板100,支撑板100内部中空形成空腔110,支撑板100底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底槽120,底槽120内部设有连接组件200,连接组件200包括过渡盒210,过渡盒210底面转动连接有竖管220,过渡盒210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转轴230,如图2和图3所示,底槽120内壁开设有与转轴230滑动配合的轴槽121,过渡盒210顶面以及前后外壁均对称开设有两个连接槽211,连接槽211内部设有密封机构240,密封机构240用于封堵连接槽211,密封机构240主要是为了封堵住未与支撑板100连接的连接槽211,防止本装置中排水时水会从其他未连接的连接槽211流出,底槽120顶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贯通口140,贯通口140下侧开口端固设有与连接槽211插接配合的插管150。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过渡盒210底面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贯穿槽215,竖管220为T型结构,竖管220内部上端相对于贯穿槽215的位置固设有挡板221,多个挡板221内侧端相互连接固定,挡板221与过渡盒210底面滑动接触,竖管220圆周外壁下端呈环形等间距固设有多个固定块222;支撑板100远离底槽120的一侧开设有竖槽130,且竖槽130与空腔110连通,竖槽130内部开设有与固定块222滑动配合的块槽131,固定块222与块槽131均为扇形结构。
进一步的,再次如图4和图5所示,过渡盒210顶面以及前后外壁均固设有插环216,位于同侧的两个连接槽211位于插环216内侧方,底槽120内壁开设有与插环216插接配合的环槽122,插环216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插板217,插板217与过渡盒210连接固定,底槽120内壁开设有与插板217插接配合的板槽123,这些结构既是为了固定住改变方向后的过渡盒210,也是用于保障过渡盒210与底槽120顶面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产生漏水的问题。
再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7所示,密封机构240包括密封板241,连接槽211内侧端开设有与密封板241插接配合的凹槽212,密封板241外侧壁固设有多个密封圈242,凹槽212内壁开设有与密封圈242插接配合的密封槽213,通过迷宫式防水结构进一步加强未与支撑板100连接的连接槽211处的密封性,密封板241外侧壁对称固设有两个滑杆243,滑杆243外部套设有套杆244,滑杆243为外大内小的T型结构,套杆244侧壁与连接槽211内壁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的,滑杆243外侧端嵌设有第一磁铁245,套杆244内部呈中字型的贯穿结构,套杆244外侧方设有第二磁铁246,第一磁铁245与第二磁铁246均呈N极朝向内侧方的结构设置,第二磁铁246两端均为半球体结构,套杆244靠近第二磁铁246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的凹陷,这样第二磁铁246旋转时就不会受到妨碍,第二磁铁246通过中轴247与连接槽211侧壁转动连接,连接槽211侧壁相对于中轴247端部的位置开设有圆槽214,中轴247外壁相对于圆槽214内部的位置套接有卷簧248,卷簧248外侧端与圆槽214内壁连接固定,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二磁铁246在失去齿条142的限制后,能够自行回转,继而重新通过吸力把第一磁铁245吸回原位,并以此让密封机构240重新堵住连接槽211,第二磁铁246远离中轴247一侧外壁固设有半齿轮249,贯通口140内部通过竖板141固设有齿条142,齿条142与半齿轮249啮合连接,齿条142在固定过渡盒210的过程中会进入到与贯通口140对应的连接槽211里,继而齿条142会拨动对应的半齿轮249转动180度。
在有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竖槽130内设置有固定机构300,固定机构300用于固定相邻支撑板100上的竖管220,以使得两支撑板100连接,且相邻支撑板100连接后,竖管220与空腔110、竖槽130形成排水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9和图10所示,固定机构300包括挤压块310,块槽131内壁开设有与挤压块310滑动配合的边槽132,边槽132远离块槽131一侧内壁固设有导杆320,挤压块310与导杆320均为弧形结构,挤压块310上开设有与导杆320滑动配合的杆槽311,杆槽311呈T型结构,导杆320外壁相对于杆槽311内部的位置套设有压缩弹簧312,压缩弹簧312在初始状态是呈收紧状态的,挤压块310侧壁与固定块222侧壁挤压配合,挤压块310能够将固定块222向远离边槽132的方向推动。
值得说明的是,块槽131弧形内壁下端开设有内腔133,内腔133内壁通过复位弹簧331弹性连接有限位块330,限位块330呈斜面向上的直角三棱柱结构,限位块330将挤压块310限制在边槽132内部,固定块222底面与限位块330顶面挤压配合,挤压块310弧形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330插接配合的限位槽313,块槽131远离边槽132一侧内壁开设有与固定块222插接配合的固定槽134。
值得介绍的是,空腔110前壁开设有多个入水口111,入水口111为前高后低的倾斜结构,入水口111后部设有隔板112,如图11所示,隔板112通过铰接轴113与空腔110内壁铰接,铰接轴113中部转动套设有套筒114,套筒114与入水口111底面后端连接固定,铰接轴113外壁相对于套筒114内部的位置套设有扭力弹簧115,扭力弹簧115两端分别与套筒114内壁以及铰接轴113外壁连接固定,套筒114用于保护扭力弹簧115不受空腔110内部水流的侵蚀,让扭力弹簧115有更干燥的工作环境,避免其损坏,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除此以外,支撑板100前后两侧呈对称结构分别固设有过滤层400以及防水层500,支撑板100采用HDPE或者其他的常规材质,这样空腔110中流过的水不仅不会发生渗漏,还不会对支撑板100本身产生影响,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排水一体板用作种植屋面防水层时,过滤层400可选用无纺布等材质。
当该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直接用作屋顶或者墙面外板时,过滤层400为彩钢板,就是在钢板上面加上一层有机涂层,从而达到防水和耐腐蚀的效果,彩钢板直接暴露到外面即使遇到阴雨连绵的季节也不会生锈,彩钢外面特殊的涂层是由硅改性聚酯或者偏聚二氟乙烯和塑料溶胶组成,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支撑板100暴露在外的面更加结实耐用,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也能有效地增强本装置的防水性能,同时还保护了支撑板100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过滤层400上相对入水口111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401,缺口401前侧开口端固设有滤板402,滤板402前壁为弧面结构,如果是常规防水要求,防水层500采用常用的防水层即可,如果是用作种植屋面的防水,防水层500需要采用耐根穿刺的防水层。
支撑板100一侧固设有多个插块160,支撑板100另一侧开设有与插块160插接配合的插槽170,既方便工作人员将左右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00对齐,也通过迷宫式密封结构保障了左右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00之间的密封性。
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铺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现场安装需要改变过渡盒210的朝向来控制竖管220朝向,并将之与支撑板100完成固定;
S2、将多个支撑板100依照需要排列,并利用连接组件200将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00相连接;
S3、插入竖槽130中的竖管220受到固定机构300的挤压会进一步加强相邻两个支撑板100的连接强度;
S4、连接过程中过渡盒210上与贯通口140相邻的连接槽211以及与相邻支撑板100相连的竖管220均会开放,以此在多个支撑板100间形成排水通道。
综合以上,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可按照需求准备适量的支撑板100,继而根据安装的位置去调节连接组件200的朝向,工作人员可向下拔动过渡盒210,随后插环216与插板217就会分别脱离环槽122和板槽123,接着工作人员即可先沿着转轴230与轴槽121的滑动配合方向向下拉拽过渡盒210,接着再以转轴230为轴心转动过渡盒210,令其上的竖管220朝向待连接的方向,若相连接的两个支撑板100是呈纵向连接则无需改变竖管220朝向,若二者处于转角位置,则可根据转角情况使得竖管220朝向连接方向,并令过滤层400朝向与外界雨水或露水接触的方向上,改变好角度后便可将竖管220插入到相邻的支撑板100顶面竖槽130中;
在过渡盒210更改角度直至固定的过程中,密封机构240会一直将连接槽211密封,这样的结构是为了让没有与支撑板100本体连接的连接槽211保持密封,防止本装置在排水的过程中水流会从其他未连接的连接槽211渗出,保障排水方向能够跟随固定路径进行,当插环216与插板217重新插入到对应的槽中时,底槽120里的插管150会插入连接槽211里,同时贯通口140中的齿条142也会穿入连接槽211里,此刻与之对应的半齿轮249就会受到齿条142的拨动而转动180度,如此就会使得第二磁铁246发生N极和S极的调转,原先因为第二磁铁246与第一磁铁245是异极相对,所以第二磁铁246会牢牢的将滑杆243吸在套杆244内部的外侧端位置,使得密封板241始终插设在凹槽212中封堵住连接槽211,而发生了磁极翻转后,第二磁铁246对第一磁铁245就会由吸转斥,进而第一磁铁245就会带着滑杆243一起沿着套杆244内部向内侧方移动,之后密封板241就会脱离凹槽212开放出连接槽211,这样过渡盒210就会经由位于上侧的两个连接槽211与两个插管150以及两个贯通口140与空腔110内部相连通;
另一方面,当竖管220插入竖槽130中时,竖管220上的多个固定块222会顺着块槽131下降并挤压限位块330的斜面位置,当限位块330被挤入到内腔133中后,限位块330就不再能对挤压块310产生限制,随后在固定块222移动至块槽131最下端时,挤压块310就会在导杆320上的压缩弹簧312作用下向着固定槽134方向偏转并挤压固定块222带动竖管220旋转,而后竖管220上的多个固定块222就会插入到固定槽134内达到对两个支撑板100连接位置的加固效果,与此同时,弹出的挤压块310最后会与限位块330位置对应,限位块330对应的就会被复位弹簧331顶出内腔133并插入限位槽313固定住挤压块310位置,进一步的完成对固定块222的固定,进而再次提高相邻两个支撑板100的连接强度;
将所有的支撑板100依照对应的路径两两相连固定后,所有的过滤层400均是朝向需要与外界雨水或露水接触的方向上的,接着外部的雨水及露水等就会沿着缺口401流入入水口111并集中在隔板112旁,此刻外界水流中的杂质会被滤板402过滤,且滤板402弧形的设计下能够防止杂质集中在其上导致堵塞,集中的水则会在慢慢的积累下达到一定的重量,随之就会挤开隔板112进入空腔110,待水流进入到空腔110中后失去重力挤压的隔板112就会在扭力弹簧115作用下回复原位,这样能够避免因为入水口111的常开造成空腔110内部水流流淌时从该处流出,另外,工作人员在将本装置完全安装完毕后,可通过拧动最下侧的竖管220来开放排水通路,且可以通过开放指定的竖管220来控制排水位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包括支撑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0)内部开设有中空的空腔(110),且所述空腔(11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入水口(111);
所述支撑板(100)的入水口(111)所在侧设置有过滤层(400),且所述支撑板(100)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水层(500);
所述支撑板(100)一侧开设有底槽(120),所述底槽(120)内部设有连接组件(200),所述连接组件(200)包括过渡盒(210),所述过渡盒(210)底面转动连接有竖管(220),所述竖管(220)能够与所述空腔(110)连通;
所述支撑板(100)远离所述底槽(120)的一侧开设有竖槽(130),且所述竖槽(130)与所述空腔(110)连通;
所述竖槽(130)内设置有固定机构(300),所述固定机构(300)用于固定相邻所述支撑板(100)上的竖管(220),以使得两所述支撑板(100)连接,所述竖管(220)圆周外壁下端固设有多个固定块(222),所述竖槽(130)内部开设有与固定块(222)滑动配合的块槽(131);
所述固定机构(300)包括挤压块(310),所述块槽(131)内壁开设有与挤压块(310)滑动配合的边槽(132),所述边槽(132)远离块槽(131)一侧内壁固设有导杆(320),所述挤压块(310)与导杆(320)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块槽(131)远离边槽(132)一侧内壁开设有与固定块(222)插接配合的固定槽(134);
所述挤压块(310)上开设有与导杆(320)滑动配合的杆槽(311),所述导杆(320)外壁相对于杆槽(311)内部的位置套设有压缩弹簧(312),所述挤压块(310)侧壁与固定块(222)侧壁挤压配合;
所述块槽(131)弧形内壁下端开设有内腔(133),所述内腔(133)内壁通过复位弹簧(331)弹性连接有限位块(330),所述限位块(330)将挤压块(310)限制在边槽(132)内部;
所述固定块(222)底面与限位块(330)顶面挤压配合,所述挤压块(310)弧形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330)插接配合的限位槽(313);且
相邻所述支撑板(100)连接后,所述竖管(220)与所述空腔(110)、所述竖槽(130)形成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盒(210)两侧相对地固设有两个转轴(230),所述底槽(120)内壁开设有与转轴(230)滑动配合的轴槽(121);
所述过渡盒(210)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211),所述连接槽(211)内部设有密封机构(240),所述密封机构(240)用于封堵连接槽(211);
所述底槽(120)靠近所述空腔(110)的一侧顶面开设有贯通口(140),所述贯通口(140)开口端固设有与连接槽(211)插接配合的插管(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240)包括密封板(241),所述连接槽(211)内侧端开设有与密封板(241)插接配合的凹槽(212);
所述密封板(241)外侧壁固设有多个密封圈(242),所述凹槽(212)内壁开设有与密封圈(242)插接配合的密封槽(213);
所述密封板(241)外侧壁相对固设有两个滑杆(243),所述滑杆(243)外部套设有套杆(244),所述套杆(244)侧壁与连接槽(211)内壁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43)外侧端嵌设有第一磁铁(245),所述套杆(244)外侧方设有第二磁铁(246),所述第二磁铁(246)通过中轴(247)与连接槽(211)侧壁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槽(211)侧壁相对于中轴(247)端部的位置开设有圆槽(214),所述中轴(247)外壁相对于圆槽(214)内部的位置套接有卷簧(248),所述卷簧(248)外侧端与圆槽(214)内壁连接固定;
所述第二磁铁(246)远离中轴(247)一侧外壁固设有半齿轮(249),所述贯通口(140)内部通过竖板(141)固设有齿条(142),所述齿条(142)与半齿轮(249)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盒(210)底面开设有多个贯穿槽(215),所述竖管(220)为T型结构,所述竖管(220)内部上端相对于贯穿槽(215)的位置固设有挡板(221),多个所述挡板(221)内侧端相互连接固定,所述挡板(221)与过渡盒(210)底面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盒(210)外壁固设有插环(216),所述底槽(120)内壁开设有与插环(216)插接配合的环槽(122),所述插环(216)前后两侧设有两个插板(217),所述插板(217)与过渡盒(210)连接固定,所述底槽(120)内壁开设有与插板(217)插接配合的板槽(1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400)上相对于所述入水口(111)处设置有缺口(401),所述缺口(401)远离所述支撑板(10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滤板(402);所述入水口(111)后部设有隔板(112),所述隔板(112)通过铰接轴(113)与空腔(110)内壁铰接,所述铰接轴(113)中部转动套设有套筒(114),所述套筒(114)与入水口(111)底面后端连接固定,所述铰接轴(113)外壁相对于套筒(114)内部的位置套设有扭力弹簧(115),所述扭力弹簧(115)两端分别与套筒(114)内壁以及铰接轴(113)外壁连接固定;
所述滤板(402)前壁为弧面结构,所述支撑板(100)一侧固设有多个插块(160),所述支撑板(100)另一侧开设有与插块(160)插接配合的插槽(17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复合防排水一体板铺设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现场安装需要改变过渡盒(210)的朝向来控制竖管(220)朝向,并将之与支撑板(100)完成固定;
将多个支撑板(100)依照需要排列,并利用连接组件(200)将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00)相连接;
插入竖槽(130)中的竖管(220)受到固定机构(300)的挤压会进一步加强相邻两个支撑板(100)的连接强度;
连接过程中过渡盒(210)上与贯通口(140)相邻的连接槽(211)以及与相邻支撑板(100)相连的竖管(220)均会开放,以此在多个支撑板(100)间形成排水通道。
CN202310315628.XA 2023-03-29 2023-03-29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Active CN116024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5628.XA CN116024955B (zh) 2023-03-29 2023-03-29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5628.XA CN116024955B (zh) 2023-03-29 2023-03-29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4955A CN116024955A (zh) 2023-04-28
CN116024955B true CN116024955B (zh) 2023-06-16

Family

ID=86089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5628.XA Active CN116024955B (zh) 2023-03-29 2023-03-29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495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212B (zh) * 2019-06-28 2020-04-07 天台云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顶棚雨水引导收集装置
CN111926943B (zh) * 2020-08-13 2021-05-25 江苏苏阳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排水结构
CN214994040U (zh) * 2021-02-23 2021-12-03 吴江市达胜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排水结构
CN113969613A (zh) * 2021-11-04 2022-01-25 王志生 一种基于生态保护技术的水利工程建设用引水装置
CN115652778A (zh) * 2022-10-27 2023-01-31 扬州天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用桥面防堵排水引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4955A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24955B (zh) 复合防排水一体板及其铺设工艺
CN206189457U (zh) 一种管廊及其防水节点
CN210152084U (zh) 建筑物种植顶板变形缝结构
KR100922622B1 (ko) 확장이 용이한 저류조
CN212103525U (zh) 一种可以高效排水的透水砖
CN106436638A (zh) 一种可快速搭建的叠合式城市防洪墙和方法
CN106385830A (zh) 一种包含过滤装置的盐碱地排盐暗管
CN214657619U (zh)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排水系统
KR100914677B1 (ko) 우수정화시스템용 투수블록 및 투수블록 프레임
CN21173530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节水渠身及其渠槽装置
CN210216481U (zh) 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地埋管防水筏板结构
CN209798948U (zh)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CN208844524U (zh) 一种组合式灌溉水渠
CN206308589U (zh) 地砖
CN215368304U (zh) 排水槽接头及屋顶排水系统
CN206956664U (zh) 一种拼装式水渠
CN115627797A (zh) 一种新建电缆沟与既有管廊连接的施工方法
CN218499653U (zh) 一种装配式的模块化生态植草沟
CN110453647A (zh) 一种生态护坡单元及其组成的生态护坡结构
CN217924026U (zh) 一种具备杂质过滤功能的市政井盖
CN218970082U (zh) 一种新型地下工程施工冷缝防水结构
CN215054665U (zh) 排水槽接头及屋顶排水系统
CN212103537U (zh)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铺砌路面结构
CN216999846U (zh) 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过滤预制构件
CN212866231U (zh) 一种虹吸疏水槽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