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4128B - 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4128B
CN116024128B CN202211353392.0A CN202211353392A CN116024128B CN 116024128 B CN116024128 B CN 116024128B CN 202211353392 A CN202211353392 A CN 202211353392A CN 116024128 B CN116024128 B CN 1160241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probiotic composition
thermophilus strain
probiotic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33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24128A (zh
Inventor
崔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b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b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b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b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533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41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4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4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24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4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属于口腔健康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26。本发明提供的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对变形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抑菌活性,因此对龋齿、牙周炎等口腔问题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益生菌组合物,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复配,起到协同作用,提高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的抑菌活性。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在缓解龋齿和牙龈炎等保护口腔健康方面具有更明显优势,为口腔护理提供新手段。

Description

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 菌组合物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健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龋齿(又称蛀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有关口腔健康和牙齿的疾病,通常是口腔里和牙齿上的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所导致的,这类微生物在整个口腔内或相对分离的空间(牙龈和牙齿间的孔洞或损伤)时,很可能过度繁殖后达到致病水平。这类口腔问题往往也是因寄居在口腔中病原菌增殖所导致的口腔微生态失衡所引起的,给遭受口腔和牙齿问题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困扰。
目前,其它化学性的和侵害性的口腔或牙齿治疗方法常常被采用,如洗牙或牙科手术。然而,这些过程会不加区别的把口腔中的有害菌和有益菌全部杀死或去除,治疗相关口腔疾病(龋齿和/或牙周炎、口臭)的传统方法不可能阻挡住有害细菌再度繁殖,洗牙后还可能导致有害细菌比非有害菌(益生菌)更多地存活下来,病原微生物除变形链球菌外,还有具核梭杆菌多型亚种(Fusobacterium nucleatum subsp.polymorphum)、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牙龈卟啉单孢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等。各菌株所引起的常见症状分别是:变形链球菌造成龋齿,具核梭杆菌多型亚种主要造成牙周病、口臭及结肠癌等问题,放线共生放线杆菌则是引起牙周炎、口腔发炎及肺炎的主要菌种,牙龈卟啉单孢菌则是成人型牙周炎致病菌及口臭的主要因素。有害菌在相关保护性位点的过度增长与口腔疾病(牙周炎、龋齿洞、或舌背侧的裂缝)产生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状况。这意味着,针对社会上存在着遭受龋齿等多种口腔不适状况的数以百万计人群的未满足需求,可通过提供可替代的优质口腔疾病预防和/或治疗方案来解决这类疾病的根本问题,而非只是简单的治疗它们的症状。
2001年,Nase等人首次发现食用鼠李糖乳杆菌GG酸奶7个月可降低龋齿发生率。2009年,来自欧洲的口腔健康产品-添加了罗伊
氏乳杆菌ATCC 55730的口香糖(Chewing gum)在临床试验中被论证能降低齿龈炎(gingivitus)的发生(Twetman S,et al.“Short-term effect ofchewing gumscontaining probiotic Lactobacillus_reuteri on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mediators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Acta Odontol Scand,2009,vol.67,p19-24)。含此此益生菌株的咀嚼片剂被报道可产生对抗变形链球菌的很强的抗菌活性物质(Caglar E,et al,“Salivary mutans streptococci and lactobacilli levels afteringestion ofthe probiotic bacterium Lactobacillus_reutei ATCC 55730by strawsor tablet”.Acta Odontol Scand,2009,vol.64,p314-318)。2015年,Hedayati-Hajikand等人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每日使用的含氟牙膏外,同时又使用口腔益生菌咀嚼片(含3种链球菌的益生菌组合),在儿童学习期间,他们没有伤,出现新的龋齿损这揭示了通过每日摄入这些益生菌可作为每日用含氟牙膏刷牙外的辅助手段,儿童蛀牙情况会减少(Hedayati-Hajikand et al.Effect of probiotic chewing tablets on earlychildhood cari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BMC Oral Health.2015Sep24;15(1):112)。
总之,虽已有若干的临床数据表明益生菌用于龋齿等口腔健康问题的可行性,例如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被证实具有对抗龋齿、降低牙龈炎的作用;唾液乳杆菌或副干酪乳杆菌对于预防牙周病和降低口臭有较好的作用,然而并未见关于嗜热链球菌具有抗龋齿、保持口腔健康的功能的报道。
此外,国内外益生菌或其组合制剂用来缓解和治疗龋齿(牙齿炎症)等口腔健康问题部的研究目前大多停留在实验研究层面和初步应用阶段,仍较缺乏更多这类有效的经临床研究验证的应用产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对龋齿致病菌变形链球菌和牙周炎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具有抗龋齿、缓解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复配,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或治疗口腔相关疾病,保护口腔健康。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2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龋齿、牙周炎的菌剂,包括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和辅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龋齿、牙周炎的益生菌组合物,包括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
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活菌比为0.1~1:1:0.1~1。
优选的,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活菌比为0.1:1:0.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健康护理用药品,包括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和益生元原料。
优选的,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和益生元原料的活菌质量比为(1~5)×108CFU:(0.5~2.0)g。
优选的,所述益生元原料包括低聚木糖和/或低聚果糖。
优选的,所述药品的形态包括粉剂、颗粒剂或片剂。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或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在制备缓解龋齿和/或牙龈炎的药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26。本发明提供的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对变形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抑菌活性。抑菌实验表明,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对变性链球菌的抑菌直径为33.65mm,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直径为42.48mm。变形链球菌是典型的龋齿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典型的牙周炎、口臭致病菌。因此,基于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的抑菌活性,本发明提供的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对龋齿、牙周炎等口腔问题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为制备缓解龋齿和牙龈炎等口腔健康方面的下游产品提供了新思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龋齿、牙周炎的益生菌组合物,包括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活菌比为0.1:1:0.1~1。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复配,起到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的抑菌活性。实验证明,益生菌组合物对变性链球菌的抑菌直径为46.16~47.85mm,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直径为56.54~58.96mm。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在缓解龋齿和牙龈炎等保护口腔健康方面具有更明显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口咀嚼粉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复合益生菌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益生菌组合物在冷藏常温和高温下稳定性曲线图,其中直线表示在4℃条件下保存6个月的益生菌组合物活性,下降的曲线表示在37℃条件下保存3个月的益生菌组合物活性;
图4为扫描电镜下益生菌组合物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结果,其中A、B、E和F为对照组,transwell中加入50μLMRS培养基;C、D、G和H为益生菌组合物组,transwell中加入50μL益生菌组合物菌液。其中A、B、C和D培养24小时,E、F、G、H为培养48小时;A、C、E和G是放大1000倍下的生物膜电镜图;B、D、F、H是5000倍下的生物膜电镜图。
生物材料保藏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P0012菌株,保藏至广东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机构简称为GDMCC,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9日。保藏号GDMCCNo.6192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26。
在本发明中,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分离自健康人体。形态特征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以两个卵圆型为一对的球菌连成0.7~0.9μm的长链,成对成链出现,属于链球菌(Streptococcus)。同时分子测序即16sDNA测序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综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判断菌株P0012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
在本发明中,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的扩大培养方法,优选包括如下:
1)固体培养:将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接种至成品培养基M17琼脂(pH值6.9±0.2)中在36~38℃下培养24~36h;
2)液体培养:挑取固体培养得到的菌落接种至成品培养基M17肉汤(pH7.2±0.2)中在36~38℃下培养18~24h,得到大量的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菌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龋齿、牙周炎的菌剂,包括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和辅料。
本发明对所述辅料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菌剂的类型确定辅料的种类。所述菌剂中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的活菌数优选为1.0×107~5.0×1010CFU/g,更优选为(1~5)×108CFU/g。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龋齿、牙周炎的益生菌组合物,包括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活菌比为0.1~1:1:0.1~1。
在本发明中,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活菌比优选为0.1~0.2:1:0.1~0.5,更优选为0.1:1:0.2。本发明对所述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菌株种类和具体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菌种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制备方法即可,例如将三种菌单独扩大培养后,根据活菌数比例进行混合复配。益生菌组合物都可抑制或减少牙菌斑的形成(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变形链球菌等引起的),口腔病原微生物(变形链球菌等)在硬或软的口腔组织所形成的生物膜被认为是口腔内病理条件下的重要的致病因素。有研究发现,嗜热链球菌P0012和唾液乳杆菌等益生菌均能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从而遏制龋齿发生的风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健康护理用药品,包括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和益生元原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和益生元原料的活菌质量比优选为(1~5)×108CFU:(0.5~2.0)g,更优选(1~5)×108CFU:(0.8~1.5)g,最优选为(1~5)×108CFU:1g。所述益生元原料优选包括低聚木糖和/或低聚果糖。
在本发明中,根据药品的种类不同,优选还包括多种辅料,例如各种赋型剂辅料(硬脂酸镁、山梨糖醇、微晶纤维素等),还可选择性地包括糖类、食用香精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等能添加在片剂中的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辅料。其中,所述糖类可以是葡萄糖或是一些其它甜味剂,所述食用香精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等其它辅料均可采用片剂领域中常用的物质,当本发明的具有缓解龋齿功效的益生菌食品组合物中包含低聚木糖、低聚果糖时,辅料的组成中可不添加蔗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制备的片剂或压片糖果。在所述片剂中,每片(约0.75克)添加嗜热链球菌P0012的活菌数约为5×108CFU~1.5×109CFU/,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5×109CFU/~1.5×1010CFU,唾液杆菌活菌数为1.0×109CFU~3.0×109CFU。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将片剂辅料过20目筛得到片剂基料粉,将嗜热链球菌P0012、植物乳杆菌菌粉、唾液乳杆菌菌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预混后加入片剂基料粉中,干混20~30min,调节压片机压力为50~60千牛后压片,制备得到片剂。所述片剂辅料优选包括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硬脂酸镁。实施例结果表明,益生菌片剂在压片过程中的压力对所述片剂成品中益生菌存活率具有一定影响,当压片压力为55~65千牛时,所得片剂中益生菌的存活率约为60~70%左右(以益生菌添加量为5.0×109CFU/g、压片压力为60千牛为例,经检测,所得益生菌片剂中活菌数为3.3×109CFU/g,存活率为66.0%)。压片压力过大,片剂中益生菌的存活率降低,以益生菌添加量为5×109CFU/g、压片压力为65千牛为例,经检测,所得片中活菌数为9.0×108CFU/g,存活率仅18.0%。压片压力过小,片剂成型效果不好。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或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在制备缓解龋齿和/或牙龈炎的药品中的应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益生菌固体饮料(粉剂)的制备方法
参照本领域常规片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含有核心功效成分如嗜热链球菌P0012、植物乳杆菌菌粉、唾液乳杆菌菌粉、低聚果糖、及其它辅料(麦芽糊精)的益生菌固体饮料粉剂。所述方法参见图1所示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各原料按照重量组分进行称量,混合均匀;以每千克(公斤)益生菌粉剂的重量计:
各活性益生菌菌数分别为:嗜热链球菌P0012:1.5×1012CFU,植物乳杆菌:1.50×1013CFU,唾液乳杆菌:3.0×1012CFU,总活菌数约1.95×1013CFU;
低聚果糖500g,余量为粉剂辅料(麦芽糊精等),所有混合料的水分活度(Aw)约为0.15%;
2)过筛(过40目筛);
3)益生菌粉和益生元预混均匀;
4)与其它辅料置于V型混料机例干混约25~30分钟;
5)混合料置于塑料大袋中暂存或置于包装车间待用;
6)大袋混合料装填道包装机(单列或多列)进料口内,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小袋产品(2克/袋或1-5克/袋(可根据需要调整固体饮料或粉剂包装规格)
7)样品检测和成品入库。
实施例2
益生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参照本领域常规片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中的含有核心功效成分复合益生菌粉(嗜热链球菌P0012、植物乳杆菌菌粉、唾液乳杆菌菌粉)、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及其它赋型剂辅料(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等)的益生菌片剂。简要地,所述方法参见图2所示工艺流程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各原料按照重量组分进行称量,混合均匀;本实施例中,以每千克(公斤)片剂的重量计:
各活性益生菌配比和总活菌数为:嗜热链球菌P0012:1.5×1012CFU,植物乳杆菌:1.5×1013CFU,唾液乳杆菌:3.0×1012CFU;
低聚果糖400g,低聚木糖40g,余量为片剂赋型剂辅料(微晶纤维素和硬脂酸镁),基料粉水分活度(Aw)0.15~0.18;
2)过筛(过20目筛);
3)益生菌粉和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木糖)预混;
4)干混25~30分钟;
5)压片:调节压片机压力为55千牛进行压片;所得片剂直径为15~25mm,片重约0.75克;
6)包装:PVDC膜、铝箔膜或铝箔袋,制得益生菌片剂。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确保冷链配置(2~8℃)。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得片剂中,嗜热链球菌P0012活菌数6.0×1011CFU/kg,植物乳杆菌6.0×1012CFU/kg;唾液乳杆菌存活数约1.2×1012CFU/kg。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此益生菌固体饮料中的三种益生菌粉改为仅添加单一益生菌-嗜热链球菌P0012菌粉,其他参数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此益生菌片剂中的三种益生菌组合改为仅仅添加一种益生菌-嗜热链球菌P0012,其他参数不变。
实施例5
稳定性评估实验
为快速评估高浓度度冻干菌粉铝箔袋包装于冷冻保存和常温应用的稳定性,采用4℃和37℃加速测定其稳定性能,参考图3,由此图可见,包装在铝箔袋内的复合菌粉在4℃条件下保存6个月,活菌数几乎没有任何改变;37℃加速条件下保存3个月,活菌数下跌不到1个数量级。可基本表明该三菌种的混合菌粉于-18℃下稳定保存至少24个月,进而推定此益生菌组合亦可应用于常温保存的各类活菌类产品。
实施例6
抑菌试验
采用扩散法检测实施例1~2以及对比例1~2的益生菌产品的抗菌性,试验步骤为:取上述各组样品各1袋(或1片),用灭菌去离子水按1:1稀释得到各样品试液;将均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的变形链球菌菌株(ATCC 25175)和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加入培养液中(5%胰蛋白大豆肉汤200ml)配制成浓度为106CFU/mL的细菌培养液。将上述细菌培养液均匀交叉涂抹于培养皿的培养基(胰蛋白大豆肉汤培养基)表面上,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培育箱中24h,每种细菌的培养皿各18个(平均分为6组,每组3个,分别对应实施例1~2以及对比例1~2)。分别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各益生菌样品试液用毛细血管滴于圆滤纸片上,并将其对称贴于对应的培养基上的中央区域,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培育箱中24h,测量24h后各组培养皿中圆形抗菌区域的直径并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各口腔益生菌产品对病原菌-变形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抑菌直径(mm)
样品 变性链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实施例1 47.85 58.96
实施例2 46.16 56.54
实施例3 33.65 42.48
实施例4 31.34 10.58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益生菌口咀嚼粉剂(固体饮料),通过添加了嗜热链球菌P0012,对口腔中致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实施例1(仅添加三种益生菌)中,其抑菌效果与实施例3(仅添加-嗜热链球菌P0012)相比有所提高。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三菌株复合益生菌片剂与实施例4(仅添加一种益生菌-嗜热链球菌P0012)对比,实施例2产品的比实施例4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实施例7
益生菌组合物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实验
生物膜形成实验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分别用新鲜的MRS培养基和含1%蔗糖的BHI培养基将已进行过夜培养的益生菌组合物和变形链球菌菌浓度调节至OD600=0.5±0.05(约5×(107~108)CFU/mL)。
(2)在带有transwell小室的24孔细胞培养板,下层加入1000μL含1%蔗糖的BHI液体培养基及50μL变形链球菌菌液,随后,放入transwell小室,在小室内加入50μL益生菌组合物菌液。对照组在transwell小室内加入50μL MRS液体培养基。37℃厌氧培养24h及48h。
(3)24h及48h后,用灭菌的镊子小心取出transwell小室,用移液器轻轻吸取液体培养基,然后用1mL灭菌的ddH2O清洗生物膜,风干。
(4)用移液器向含有生物膜的培养板中加入500μL 0.1%番红O染色液,染色30min。
(5)随后加ddH2O清洗3次,除去未吸附的番红O染色液,风干。
(6)加入500μL 33%乙酸溶解,用酶标仪检测492nm波长下的吸光值,即代表生物膜的形成量。
结果见图4。在扫描电镜1000倍下可以看到,在没有益生菌组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变形链球菌菌体或生物膜排列紧密。在扫描电镜5000倍下,更清晰观察到,以生物膜状态存在的菌量减少,菌体间空隙增大,且菌体与菌体倾向于形成长链(图4)。与培养24h形成的生物膜相比,培养48h形成的生物膜更稀疏。
实施例8
益生菌片剂缓解牙齿/口腔炎症问题的人体试食/临床研究
选取25岁至45岁患有口腔/牙齿健康问题的男性或女性受试者60例。受试者伴有慢性牙龈炎,试验前均有早晚刷牙习惯者。排除有龋齿、牙髓疾病或根尖病变且未经治疗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人:
组0——空白对照组(片剂,无益生菌);
组1——嗜热链球菌P0012片剂组,5亿CFU/片;
组2——实施例2的复合益生菌片剂总菌数约55亿CFU/片(嗜热链球菌P0012: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添加活菌比例约为0.1:1.0:0.2);
各组片剂参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得到。(组0的片剂是微晶纤维素等基料直接压片制备得到,未添加益生菌);组1与组2的片剂相比,差异在于组1仅加了嗜热链球菌P0012,组2还额外添加了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其余配料同实施例2。
人体试食方法与观察指标
人体试食方法
组0服用以益生元和微晶纤维素等基料压片制备的片剂;每天以口含方式服用片剂1片,早起口含服用1片,定时分发。
组1服用单一益生菌-嗜热链球菌片,每克片成品中含有本发明所述的嗜热链球菌P0012的活菌数为5亿CFU/片,即为5.0×108CFU,每天一片,定时分发。
组2服用实施例2制备的复合益生菌片,总活菌数为55亿CFU/片(每克片剂中含有本发明所述的P0012活菌数为5亿,即5.0×108CFU;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40亿CFU,即4.0×109CFU;唾液乳杆菌活菌数为10亿,即1.0×109CFU),每天以口含方式服用一片,定时分发。
各组受试者连续使用4周,各组受试者试验期间不能更换其他口腔清洁类产品,使用4周后评价效果。
试食期间患者禁止服用可能抑制口腔益生菌活性的药物,其他药物和剂量不变。试验前对每一位受试/志愿者参照原来生活习惯规定相应的日常饮食。
牙龈指数评分:
(1)0分:牙龈健康;
(2)1分:牙龈有轻度炎症,且牙龈颜色发生轻度改变和水肿,经探诊未出血;
(3)2分:牙龈有中度炎症,且牙龈色红,并存在水肿光亮现象,探诊出血;(4)3分:牙龈有严重炎症,且牙龈存在明显红肿和溃疡,有自动出血倾向。
观察指标
表2为三组志愿者使用益生菌片剂后对牙龈炎的治疗效果(分值)。
指标 对照组0 益生菌组1 益生菌组2
使用前 1.38 1.41 1.42
使用后 1.31 0.91 0.82
结果表明,使用口腔益生菌的组1和组2的疗效均显著优于组0,组2优于组1,没有口腔益生菌的组0在服用前后的变化不大,基本无效。
表3为两组志愿者使用益生菌片剂4周后美白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试验组 临床效果
对照组0 美白显效0例,有效3例,无效17例
实施例3组1 美白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0例
实施例3组2 美白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0例
结果表明,组1、组2的疗效均较明显,显著优于组0,组1、组2之间差异不显著,组0中部分有效可能是配方中益生元有潜在和有限的效果,对改善和维护口腔微生态菌群平衡有一定帮助。
经上述人体临床试验验证,使用本发明的复合益生菌片具有缓解龋齿等牙齿不适症状和口腔问题的功效,食用上述复合益生菌片剂的受试/志愿者的口腔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一定程度的缓解,验证了该复合益生菌食品组合物在缓解龋齿等口腔健康问题和口腔炎症方面的确切效果。
上述临床结果也显示,在缓解龋齿等口腔健康方面,食用含此有效剂量三菌株组合(嗜热链球菌P0012、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的片剂的效果优于仅添加有效即量的单一益生菌-嗜热链球菌P0012的片剂;考虑到益生菌片剂的效果和成本,实际工业化生产中推荐优先选择上述实施例3中复合益生菌片即组2的益生菌组合配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株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菌株P0012,其特征在于,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26。
2.一种用于防治龋齿、牙周炎的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和辅料。
3.一种用于防治龋齿、牙周炎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 plantarum)和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活菌比为0.1~1:1: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治龋齿、牙周炎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活菌数比为0.1:1:0.2。
5.一种口腔健康护理用药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或4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和益生元原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口腔健康护理用药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和益生元原料的活菌质量比为(1~5)×108CFU:(0.5~2.0)g。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口腔健康护理用药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元原料为低聚木糖和/或低聚果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口腔健康护理用药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的形态为粉剂、颗粒剂或片剂。
9.权利要求1所述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在制备缓解龋齿和/或牙龈炎的药品中的应用。
CN202211353392.0A 2022-11-01 2022-11-01 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 Active CN116024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3392.0A CN116024128B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3392.0A CN116024128B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4128A CN116024128A (zh) 2023-04-28
CN116024128B true CN116024128B (zh) 2024-05-03

Family

ID=86076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3392.0A Active CN116024128B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412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1932A (zh) * 2010-07-07 2012-01-11 生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口腔内细菌群的唾液乳酸杆菌及其保健组合物
CN110461313A (zh) * 2017-03-15 2019-11-15 优易来闻公司 用于释放益生菌和保持其酶活性的粘膜粘附装置
CN111826304A (zh) * 2020-05-25 2020-10-27 深圳迪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嗜热链球菌及其应用
CN112175884A (zh) * 2020-10-29 2021-01-05 北京农学院 植物乳杆菌sd26及其产品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0162A (en) * 2010-06-23 2012-01-01 Syngen Biotech Co Ltd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for improving oral bacterial groups and health care composition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1932A (zh) * 2010-07-07 2012-01-11 生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口腔内细菌群的唾液乳酸杆菌及其保健组合物
CN110461313A (zh) * 2017-03-15 2019-11-15 优易来闻公司 用于释放益生菌和保持其酶活性的粘膜粘附装置
CN111826304A (zh) * 2020-05-25 2020-10-27 深圳迪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嗜热链球菌及其应用
CN112175884A (zh) * 2020-10-29 2021-01-05 北京农学院 植物乳杆菌sd26及其产品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4128A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6027B2 (en) Compositions for the vaginal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actobacillus and uses thereof
JP4203855B2 (ja) 乳酸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生菌製剤および乳酸菌含有食品
CN110051003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TW201032733A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robiotic and prebiotic components and mineral salts, with lactoferrin
CZ20014220A3 (cs) Kombinace bakterií mléčného kvaąení a její pouľití při prevenci a/nebo léčbě infekcí a zánětlivých stavů
KR101287126B1 (ko) 식물성유산균발효액을 함유하는 질염 및 요로감염 예방 및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EP2158916A1 (en) Administration unit comprising lactic acid bacteria
WO2004067729A1 (en) Us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for reducing dental caries and bacteria causing dental caries
CN114958650A (zh) 一种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副干酪乳杆菌及其组合物与应用
JP2002522393A (ja) 共生乳酸産生細菌を使用する、栄養材料の溶解度を増大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4149939B (zh) 一种能够缓解龋齿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633666B (zh) 一种用于口腔口臭和炎症治疗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I113057B (fi) Menetelmä hiivojen kasvun estämiseksi
CN116024128B (zh) 一株嗜热链球菌菌株p0012及其制备的口腔健康护理用益生菌组合物和应用
CN116396884A (zh) 鼠李糖乳杆菌和一种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组合物
TWI733207B (zh) 植物乳桿菌菌株、含其之組成物、其製造方法及其用於製備抑制或減少口腔病原菌之組成物的用途
JP5204977B2 (ja) 歯周病原因菌の除菌用微生物及び当該微生物を含有する歯周病予防又は治療のための医薬組成物、食品又は食品添加物
JP5881017B2 (ja) 籾殻または玄米から単離された植物乳酸菌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14796287A (zh) 一种可预防龋齿和清新口腔的益生菌粉及其应用
EP1719518A1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bacillus coagulans for increasing the solu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tional minerals
JP2017109973A (ja) 機能性胃腸症改善剤
CN118146972A (zh) 一种改善口腔健康的瑞士乳杆菌及益生菌组合物
CN116420788A (zh) 一种含有复合益生菌的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8028183A (zh) 一种缓解牙龈炎的复合益生菌、益生菌剂及其在牙膏中的应用
CN118028182A (zh) 一种改善口腔健康的约翰逊氏乳杆菌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