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3006A - 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 Google Patents

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3006A
CN116023006A CN202211677968.9A CN202211677968A CN116023006A CN 116023006 A CN116023006 A CN 116023006A CN 202211677968 A CN202211677968 A CN 202211677968A CN 116023006 A CN116023006 A CN 116023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n bath
line
main line
branch
branch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79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寿
陆晨
江龙跃
刘尧龙
朱永清
王胤博
费辰
徐玉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riumph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riumph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riumph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riumph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79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30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3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3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包括熔窑、主线锡槽、支线锡槽、拉边机、水包、扒渣机、以及渣箱,熔窑与主线锡槽连通,熔窑与支线锡槽连通;扒渣机均设置在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的出口处,用于清理出口处的锡灰;所述渣箱均设置在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的出口下游端、且渣箱内设置有渣箱辊子,所述渣箱辊子对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中的玻璃进行传送。本发明使主线锡槽、支线锡槽、熔窑相互平行设计,且缩短支线锡槽和主线锡槽之间的间距,从而缩短冷却通路的长度,降低玻璃液温降,同时缩小厂房的宽度,降低土建投资。本发明中两条玻璃生产线共用同一套中控室设备,即同一批工人同时管理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降低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生产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形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熔窑中通过流道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的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被引上过渡辊台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得到成品玻璃。因为是用漂浮法成型的,所以称之为浮法玻璃。浮法玻璃因其表面平整度好、透光度高、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已成为平板玻璃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方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浮法玻璃产品应用从传统建筑玻璃向各种高附加值、高新技术的电子行业、节能环保等新的领域不断扩展。
当前国内外浮法玻璃生产线主线的布置方式为一窑一线,浮法玻璃生产线主线从前往后依次布置有一座浮法玻璃熔窑、冷却部、一座锡槽、一座退火窑、一条冷端。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窑一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包括熔窑1、主线锡槽2、主线锡槽2两侧分别设置若干个拉边机7、水包,主线锡槽2的下游端部设置有扒渣机9以及渣箱8。主线锡槽2的外侧分别设置槽底风机房10、保护气室12、二氧化硫室13、中控室11、以及配电房14,这种布置方式比较适合于玻璃规格变化不多、吨位较大的生产线,缺点是经常改板会降低成品率,不能同时生产不同厚度的玻璃,特别是生产薄玻璃时减产严重,单位能耗高,质量难保证,而且若想生产不同规格的玻璃,需要另外建设一条生产线,需要独立的人员配置,需要另外的占地面积,因此可以采用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布号:CN102976589B公开了一种有关一座熔窑具有两条生产线的浮法工艺设备及方法,该专利可以实现一座熔窑生产两种厚度的玻璃,但是该专利的两个锡槽、以及后续的切割装置均是与熔窑垂直的,也即意味着该专利将会占用巨大的场地面积,从而增加了企业成本。
又如现有技术中公布号:CN102863141A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熔窑,包括依次连通的熔化部、卡脖、工作部、至少两个供料道和数量与所述供料道相等的成型设备,所述供料道的一端均与所述工作部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一成型设备连通。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窑两线生产浮法玻璃的功能,并且公开了如该专利附图中的两种实施例,但是该专利并未考虑到占地面积,也即该专利中一窑两线的工艺布局具有优化的空间。
另外的,一窑两线近年来在国内浮法玻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主要是以1000t/d以上大型熔窑为主,配合两座锡槽,一座生产薄板,一座生产厚板。逐渐的,也有一些企业尝试做小吨位的一窑两线,熔化量在600t/d左右,配合两座锡槽,均生产薄板,甚至可以生产超薄玻璃。未来一窑两线浮法的发展趋势势必向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超大型熔窑,熔化量达到1400~1500t/d,一座锡槽生产薄板,一座生产厚板,拉引量的提升对于锡槽的设计及配套工艺合理布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种趋势是小型特种玻璃熔窑,超薄电子玻璃、高铝玻璃、TFT基板玻璃,熔化量可低至50~100t/d。但是一窑两线浮法中的两座锡槽绝不是简单的加法,需要协同考虑产品的变化,拉引量的变化,统筹考虑工艺布置,将一窑两线浮法的技术优势最大发挥。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一窑两线的工艺布局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依据产品的特征以及拉引量的变化规律,设计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实现生产厚度不同的浮法玻璃,又通过合理的工艺布局尽可能缩小一窑两线设备的占地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包括熔窑、主线锡槽、支线锡槽、扒渣机、以及渣箱,所述熔窑与主线锡槽连通,所述熔窑与支线锡槽连通;在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的出口处均设置所述扒渣机,用于清理出口处的锡灰;在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的出口下游端均设置所述渣箱,所述渣箱内设置有渣箱辊子,所述渣箱辊子对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中的玻璃进行传送;所述主线锡槽中心线与熔窑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小于支线锡槽中心线与熔窑中心线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熔窑中心线、主线锡槽中心线、支线锡槽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主线锡槽中心线、支线锡槽中心线分布在熔窑中心线的两侧、且主线锡槽中心线、支线锡槽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15-22mm。
优选的,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还包括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以及冷端切割组件,所述主线退火窑的进口与主线锡槽后端的渣箱辊子连接,所述支线退火窑的进口与支线锡槽后端的渣箱辊子连接;所述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分别对主线锡槽、支线锡槽中的玻璃进行退火冷却;所述冷端切割组件分别设置在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的出口处,用于对玻璃进行切割。
优选的,所述主线退火窑上连接有主线退火窑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玻璃在主线退火窑中的运输,所述主线退火窑传动组件还与主线锡槽后端的渣箱辊子传动连接;所述支线退火窑上连接有支线退火窑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玻璃在支线退火窑中的运输,所述支线退火窑传动组件还与支线锡槽后端的渣箱辊子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熔窑包括熔窑部、澄清部、主线冷却通路、以及支线冷却通路,所述熔窑部将玻璃原材料熔化,所述澄清部对熔融状态的玻璃澄清;所述主线冷却通路将澄清部与主线锡槽连通,所述支线冷却通路将澄清部与支线锡槽连通。
优选的,玻璃配合原料在熔窑中熔化和澄清得到合格的玻璃液,分别经过主线冷却通路、以及支线冷却通路进入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中,进入到两座锡槽中的玻璃液的总量恒定,进入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中玻璃液的流量通过设置在主线冷却通路、以及支线冷却通路的流量闸板协同调节;玻璃液分别进入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后,玻璃液在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的锡液面上摊开并进行成形冷却,冷却后的玻璃液经渣箱辊子从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流出并进行后续处理。
优选的,所述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均包括宽部段、收缩部段、以及窄部段,所述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中均设置有水包、拉边机,所述水包用于调节锡槽的温度;所述拉边机用于控制玻璃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水包包括高温区水包、中温区水包、以及低温区水包,所述拉边机设置在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的宽部段中,所述高温区水包设置在拉边机靠近熔窑一端的上游,所述中温区水包设置在拉边机远离熔窑一端的下游、且中温区水包设置在收缩部段的上游,所述低温区水包设置在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的窄部段。
优选的,所述主线锡槽的高温区水包与支线锡槽的高温区水包交错排布设置,所述主线锡槽的中温区水包与支线锡槽的中温区水包交错排布设置,主线锡槽的低温区水包与支线锡槽的低温区水包交错排布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或其他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的工艺布局,包括上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还包括一个中控室、两个配电房、一个保护气室、以及两个槽底风机房;所述中控室对主线锡槽、支线锡槽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两个所述配电房分别向支线锡槽、主线锡槽供电;所述保护气室连通主线锡槽、支线锡槽的内部;所述两个槽底风机房通过管道分别与主线锡槽的底部、支线锡槽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中控室设置在主线锡槽远离熔窑中心线一侧的上游端部,任一个配电房设置在中控室的下游,任一个槽底风机房设置在主线锡槽远离熔窑中心线一侧的下游端部;另一个所述配电房设置在支线锡槽远离熔窑中心线一侧的上游端部,所述保护气室设置在支线锡槽远离熔窑中心线一侧的中游处,另一个所述槽底风机房设置在支线锡槽远离熔窑中心线一侧的下游端部。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采用合理的工艺布局,使主线锡槽、支线锡槽、熔窑相互平行设计,并且缩短支线锡槽和主线锡槽之间的间距,从而缩短冷却通路(主线冷却通路、以及支线冷却通路)的长度,降低玻璃液温降,同时缩小厂房的宽度,降低土建投资。本发明中的主线锡槽、支线锡槽共用同一套中控室设备,也即同一批工人同时管理主线锡槽和支线锡槽,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因主线锡槽、支线锡槽距离较近,因此缩短了人员来回走路的时间,便于操作,提高了劳动效率。
本发明涉及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在满足了生产不同规格玻璃的同时又能节省空间,降低土建投资,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便于操作,提高了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窑一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熔窑;101、熔窑部;102、澄清部;103、熔窑中心线;104、主线冷却通路;105、支线冷却通路;
2、主线锡槽;201、主线锡槽中心线;
3、支线锡槽;301、支线锡槽中心线;
4、高温区水包;5、中温区水包;6、低温区水包;7、拉边机;8、渣箱;801、渣箱传动齿轮箱;9、扒渣机;10、槽底风机房;11、中控室;12、保护气室;13、二氧化硫室;14、配电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包括熔窑1、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扒渣机9、以及渣箱8,熔窑1与主线锡槽2连通,熔窑1与支线锡槽3连通;扒渣机9均设置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出口的两侧,用于清理出口处的锡灰;渣箱8均设置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出口下游端、且渣箱8内设置有渣箱辊子,渣箱辊子对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的玻璃进行传送;主线锡槽中心线201与熔窑中心线103之间的间距小于支线锡槽中心线301与熔窑中心线103之间的间距。
本发明涉及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熔窑1将生产玻璃的原材料进行混合熔化,然后玻璃熔液分别进入到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熔融状态的玻璃液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平铺开并逐渐冷却,玻璃液的粘性变大,然后经扒渣机9清除锡灰,进而通过渣箱8运输到后续的工序。本发明中的主线锡槽2用于生产板宽较窄的薄玻璃,拉引量小,玻璃液熔化质量较高,适合生产质量要求高的玻璃(例如汽车玻璃、镜子玻璃);支线锡槽3用于生产板宽较宽的厚玻璃,拉引量大,虽然支线锡槽3中玻璃液的熔化质量没有主线锡槽2中的质量好,但完全能够满足建筑玻璃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一个熔窑1、两个锡槽实现生产不同规格的玻璃,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对于企业扩大市场,增加利润有很大的帮助。
优选的,如图2所示,熔窑中心线103、主线锡槽中心线201、支线锡槽中心线301之间相互平行,主线锡槽中心线201、支线锡槽中心线301分布在熔窑中心线103的两侧、且主线锡槽中心线201、支线锡槽中心线301之间的间距为15-22mm。在本实施例中,主线锡槽中心线201、支线锡槽中心线301之间的间距选取20m,一方面尽可能缩短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之间的间距,从而缩短支线冷却通路105的长度,降低玻璃液在支线冷却通路105的温降,保证玻璃液进入支线锡槽3中的温度满足成形的要求,降低能耗,另一方面缩小占地面积。
优选的,如图2所示,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还包括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以及冷端切割组件,主线退火窑的进口与主线锡槽2下游端的渣箱辊子连接,支线退火窑的进口与支线锡槽3下游端的渣箱辊子连接;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分别对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中的玻璃进行退火冷却;冷端切割组件分别设置在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的出口处,用于对玻璃进行切割。进一步的,两个渣箱8分别与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之间还设置有过渡辊台,过渡辊台用于传输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中流出的玻璃。在本实施例中,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以及冷端切割组件均未在图中画出,可采用公布号CN102285755A中的退火窑和冷却切裁取片装置。
优选的,主线退火窑上连接有主线退火窑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玻璃在主线退火窑中的运输,主线退火窑传动组件还与主线锡槽2下游端的渣箱辊子传动连接;支线退火窑上连接有支线退火窑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玻璃在支线退火窑中的运输,支线退火窑传动组件还与支线锡槽3下游端的渣箱辊子传动连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渣箱8的底端侧面设置有渣箱传动齿轮箱801,主线退火窑传动组件通过链条带动相对应的过渡辊台、渣箱传动齿轮箱801转动,将主线锡槽2流出的玻璃运输到主线退火窑中。支线退火窑传动组件通过链条带动相对应的过渡辊台、渣箱传动齿轮箱801转动,将支线锡槽3流出的玻璃运输到支线退火窑中。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线锡槽2下游端渣箱8的渣箱传动齿轮箱801位于主线锡槽2的内侧(即靠近支线锡槽3的一侧),支线锡槽3下游端渣箱8的渣箱传动齿轮箱801位于支线锡槽3的内侧(即靠近主线锡槽2的一侧),渣箱辊子以及过渡辊台在更换辊子的时候从主线锡槽2外侧、以及从支线锡槽3的外侧抽出,从外侧抽出辊子不会出现碰撞以及运动轨迹的干涉,同时也能缩小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内侧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如图2所示,熔窑1包括熔窑部101、澄清部102、主线冷却通路104、以及支线冷却通路105,熔窑部101将玻璃原材料熔化,澄清部102对熔融状态的玻璃澄清;主线冷却通路104将澄清部102与主线锡槽2连通,支线冷却通路105将澄清部102与支线锡槽3连通。本实施例中的熔窑1与公告号CN102976589B中的熔窑1相同。
优选的,如图2所示,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均包括宽部段、收缩部段、以及窄部段,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均设置有水包、拉边机7,水包用于调节锡槽的温度;拉边机7用于控制玻璃的厚度。
进一步的,拉边机7的数量为若干个,拉边机7的数量与支线锡槽3和主线锡槽2的拉引量、玻璃厚度相关,主线锡槽2一般用来生产薄玻璃,主线锡槽2两侧的拉边机7数量设置8-13对,本实施例中选用12对;支线锡槽3一般用来生产厚玻璃,支线锡槽3两侧的拉边机7数量设置8-10对,本实施例中选用10对。主线锡槽2内侧以及支线锡槽3内侧的拉边机7共用同一根立柱支撑进行吊挂,或利用主厂房的中间立柱支撑进行吊挂。在本实施例中,拉边机7可选用公布号CN102863141A中的拉边机。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水包包括高温区水包4、中温区水包5、以及低温区水包6,拉边机7设置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宽部段中,高温区水包4设置在拉边机7的上游,中温区水包5设置在拉边机7的下游、且中温区水包5设置在收缩部段的上游,低温区水包6设置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窄部段。本实施例中,主线锡槽2的高温区水包4与支线锡槽3的高温区水包4交错排布设置,主线锡槽2的中温区水包5与支线锡槽3的中温区水包5交错排布设置,主线锡槽2的低温区水包6与支线锡槽3的低温区水包6交错排布设置。主线锡槽2两侧的水包与支线锡槽3两侧的水包交错设置,其目的在于:当主线锡槽2内侧的水包和支线锡槽3内侧的水包需要拉出时,不会出现运动轨迹的干涉。水包的数量应分别满足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工艺要求,因主线锡槽2的拉引量小,故主线锡槽2两侧的水包数量较少;支线锡槽3的拉引量大,故支线锡槽3两侧的水包数量较多。
为实现上述目的或其他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的工艺布局,包括上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还包括一个中控室11、两个配电房14、一个保护气室12、以及两个槽底风机房10;中控室11对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两个配电房14分别与支线锡槽3、主线锡槽2电连接;保护气室12与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的内部均连通;两个槽底风机房10通过管道分别与主线锡槽2的底部、支线锡槽3的底部连通。
中控室11采用同一个控制系统对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工作状态包括拉引量的控制、拉边机7的运动控制、锡液的温度控制、锡液的氧化状态等。中控室11与配电房14、保护气室12之间协同配合,实现对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工作状态的控制。中控室11设在主线锡槽2的外侧。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中控室11设置在主线锡槽2外侧的上游端部,任一个配电房14设置在中控室11的下游,任一个槽底风机房10设置在主线锡槽2远离外侧的下游端部;另一个配电房14设置在支线锡槽3外侧的上游端部,保护气室12设置在支线锡槽3外侧的中游处,另一个槽底风机房10设置在支线锡槽3外侧的下游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气室12中设置有氮气管道和氢气管道,氮气和氢气经过流量计计量后混合,通过管道分别送至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用于避免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的锡液被氧化。保护气室12旁还可以设置有含有二氧化硫气瓶的二氧化硫室13,二氧化硫室13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连接到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下游端的过渡辊台上,避免玻璃在过渡辊台上运动时玻璃出现划伤或压痕。槽底风机房10中设置有大功率风机,通过管道向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底部钢板送风,使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底部钢板的温度保持在150℃以下,防止漏锡事故发生。
进一步的,保护气室12和二氧化硫室13的总规格与中控室11的规格相同,因此两个槽底风机房10、两个配电房14分别分布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外侧,保护气室12和二氧化硫室13的结合分布支主线锡槽2的外侧,中控室11分别在主线锡槽2的外侧,故主线锡槽2外侧的工艺布局与支线锡槽3外侧的工艺布局占用面积相同,从而在长度上缩小占地面积。
进一步的,为使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锡液的温度达标,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视实际需求还可以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生产玻璃的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投放入熔窑1中,然后玻璃原材料在熔窑1中熔化和澄清得到合格的玻璃液,分别经过主线冷却通路104、以及支线冷却通路105进入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进入到两座锡槽中的玻璃液的总量恒定,进入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玻璃液的流量通过设置在主线冷却通路104、以及支线冷却通路105的流量闸板协同调节;玻璃液分别进入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后,玻璃液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锡液面上摊开,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拉边机7、扒渣机9的作用下得到合格厚度的玻璃板,并在水包的作用下进一步冷却到610℃分别离开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并由渣箱辊子传送至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进行退火消除应力,在退火完成后,通过冷端切割组件对玻璃板进行裁切。
玻璃液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成形的过程中,保护气室12中的氮气管道和氢气管道,氮气和氢气经过流量计计量后混合,通过管道分别送至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用于避免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的锡液被氧化;二氧化硫室13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连接到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下游端的过渡辊台上,避免玻璃在过渡辊台上运动时玻璃出现划伤或压痕;槽底风机房10中的大功率风机,通过管道向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底部钢板送风,使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底部钢板的温度保持在150℃以下,防止漏锡事故发生。
本发明涉及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在实际生产中,一条日熔化量1200t/d的生产线,主线锡槽2的产量一般为400-550t/d,优选为500t/d。生产的玻璃厚度为1.4-12mm,优选为1.6-6mm。经过冷端切割组件得到的玻璃原板宽:4000-5400mm,优选4000mm。主要生产品种为汽车玻璃、镜子玻璃、光伏背板及建筑玻璃等。其中支线锡槽3的产量一般为650-800t/d,优选为700t/d。生产的玻璃厚度为3-19mm,优选为4-15mm。经过冷端切割组件得到的玻璃原板宽:4000-5200mm,优选5200mm。主要生产品种为建筑玻璃。
进一步的,主线锡槽2主要生产板宽较窄的薄玻璃,拉引量小,相较现有技术中一窑一线的生产工艺避免了薄玻璃生产时须减产的问题。从实际生产经验看,主线的玻璃液熔化质量一般较高,适合生产质量要求更高的汽车玻璃、镜子玻璃。支线主要生产板宽较宽的厚玻璃,拉引量大,将一窑两线拉引量大的优势充分发挥,虽然玻璃液熔化质量较主线锡槽2生产的有略微下降,但完全能满足建筑玻璃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说,1200t/d一窑一线拉引量大,现有技术中的一窑一线的生产工艺布局适合生产建筑级厚玻璃,而选择一窑两线的生产工艺布局后,增加了薄玻璃的市场,尤其汽车玻璃,有更高的附加值,对于企业扩大市场,增加利润有很大帮助。
本发明涉及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将熔窑1、支线锡槽3、主线锡槽2平行排布设置,并且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之间的间距尽量缩短,从而缩短一窑两线的宽度,缩小了占地面积,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一窑一线的工艺,实现了不同规格玻璃的同时生产,同一批人同时控制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工作状态,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日熔化量大,玻璃单位能耗低。
2、同时设置有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一座拉引量大,适合做厚玻璃,一座拉引量小,适合做薄玻璃,实现企业产品互补,产品规格灵活性大,更好满足市场要求。
3、一窑两线的工艺和两条独立生产线相比节约用地,节约土建投资,节约设备投资。
4、一窑两线的工艺和两条独立生产线相比减少用工数量,降低人工成本。
5、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吨位一窑一两线浮法生产线生产薄玻璃时须减产的问题。
综上,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窑(1)、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扒渣机(9)、以及渣箱(8),所述熔窑(1)与主线锡槽(2)连通,所述熔窑(1)与支线锡槽(3)连通;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出口处均设置所述扒渣机(9),用于清理出口处的锡灰;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出口下游端均设置所述渣箱(8),所述渣箱(8)内设置有渣箱辊子,所述渣箱辊子对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的玻璃进行传送;所述主线锡槽中心线(201)与熔窑中心线(103)之间的间距小于支线锡槽中心线(301)与熔窑中心线(103)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窑中心线(103)、主线锡槽中心线(201)、支线锡槽中心线(301)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主线锡槽中心线(201)、支线锡槽中心线(301)分布在熔窑中心线(103)的两侧、且主线锡槽中心线(201)、支线锡槽中心线(301)之间的间距为15-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以及冷端切割组件,所述主线退火窑的进口与主线锡槽(2)下游端的渣箱辊子连接,所述支线退火窑的进口与支线锡槽(3)下游端的渣箱辊子连接;所述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分别对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中的玻璃进行退火冷却;所述冷端切割组件分别设置在主线退火窑、支线退火窑的出口处,用于对玻璃进行切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退火窑上连接有主线退火窑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玻璃在主线退火窑中的运输,所述主线退火窑传动组件还与主线锡槽(2)下游端的渣箱辊子传动连接;所述支线退火窑上连接有支线退火窑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玻璃在支线退火窑中的运输,所述支线退火窑传动组件还与支线锡槽(3)下游端的渣箱辊子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窑(1)包括熔窑部(101)、澄清部(102)、主线冷却通路(104)、以及支线冷却通路(105),所述熔窑部(101)将玻璃原材料熔化,所述澄清部(102)对熔融状态的玻璃澄清;所述主线冷却通路(104)将澄清部(102)与主线锡槽(2)连通,所述支线冷却通路(105)将澄清部(102)与支线锡槽(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玻璃原材料在熔窑(1)中熔化和澄清得到合格的玻璃液,分别经过主线冷却通路(104)、以及支线冷却通路(105)进入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进入到两座锡槽中的玻璃液的总量恒定;进入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玻璃液的流量通过设置在主线冷却通路(104)、以及支线冷却通路(105)上的流量闸板协同调节;玻璃液分别进入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后,玻璃液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锡液面上摊开并进行成形冷却,冷却后的玻璃液经渣箱辊子从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流出并进行后续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均包括宽部段、收缩部段、以及窄部段,所述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中均设置有水包、拉边机(7),所述水包用于调节锡槽的温度;所述拉边机(7)用于控制玻璃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包包括高温区水包(4)、中温区水包(5)、以及低温区水包(6),所述拉边机(7)设置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宽部段中,所述高温区水包(4)设置在拉边机(7)靠近熔窑(1)一端的上游,所述中温区水包(5)设置在拉边机(7)远离熔窑(1)一端的下游、且中温区水包(5)设置在收缩部段的上游,所述低温区水包(6)设置在主线锡槽(2)和支线锡槽(3)的窄部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锡槽(2)的高温区水包(4)与支线锡槽(3)的高温区水包(4)交错排布设置,所述主线锡槽(2)的中温区水包(5)与支线锡槽(3)的中温区水包(5)交错排布设置,所述主线锡槽(2)的低温区水包(6)与支线锡槽(3)的低温区水包(6)交错排布设置。
10.一种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的工艺布局,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中控室(11)、两个配电房(14)、一个保护气室(12)、以及两个槽底风机房(10);所述中控室(11)对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两个所述配电房(14)分别向支线锡槽(3)、主线锡槽(2)供电;所述保护气室(12)连通主线锡槽(2)、支线锡槽(3)的内部;所述两个槽底风机房(10)通过管道分别与主线锡槽(2)的底部、支线锡槽(3)的底部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的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室(11)设置在主线锡槽(2)远离熔窑中心线(103)一侧的上游端部,任一个配电房(14)设置在中控室(11)的下游,任一个槽底风机房(10)设置在主线锡槽(2)远离熔窑中心线(103)一侧的下游端部;另一个所述配电房(14)设置在支线锡槽(3)远离熔窑中心线(103)一侧的上游端部,所述保护气室(12)设置在支线锡槽(3)远离熔窑中心线(103)一侧的中游处,另一个所述槽底风机房(10)设置在支线锡槽(3)远离熔窑中心线(103)一侧的下游端部。
CN202211677968.9A 2022-12-26 2022-12-26 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Pending CN1160230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7968.9A CN116023006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7968.9A CN116023006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3006A true CN116023006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0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7968.9A Pending CN116023006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30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47298A (zh) * 2023-08-18 2023-10-27 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吨位一窑两线玻璃生产线
CN116947289A (zh) * 2023-08-01 2023-10-27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中硼硅玻璃拉管的熔窑及生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2169A (en) * 1996-08-03 1999-01-19 Pilkington Plc Float glass production
CN102863141A (zh) * 2011-07-08 2013-01-09 信义电子玻璃(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浮法玻璃熔窑
CN212357007U (zh) * 2020-04-21 2021-01-15 信义电子玻璃(芜湖)有限公司 玻璃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2169A (en) * 1996-08-03 1999-01-19 Pilkington Plc Float glass production
CN102863141A (zh) * 2011-07-08 2013-01-09 信义电子玻璃(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浮法玻璃熔窑
CN212357007U (zh) * 2020-04-21 2021-01-15 信义电子玻璃(芜湖)有限公司 玻璃生产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清山: ""浮法玻璃一窑两线数学模拟及生产应用"", 《玻璃》, vol. 47, no. 12, pages 218 - 22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47289A (zh) * 2023-08-01 2023-10-27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中硼硅玻璃拉管的熔窑及生产方法
CN116947298A (zh) * 2023-08-18 2023-10-27 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吨位一窑两线玻璃生产线
CN116947298B (zh) * 2023-08-18 2024-02-27 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吨位一窑两线玻璃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23006A (zh) 一窑两线浮法玻璃成形装置及工艺布局
CN102409150B (zh) 感应加热多管线钢管连续退火工艺线
CN111470760A (zh) 一种22毫米超厚浮法玻璃的生产方法
CN103253864A (zh) 超白浮法太阳能电池用玻璃制造工艺及其产品
CN110903018A (zh) 一种采用大型马蹄焰窑炉生产2mm浮法超薄玻璃的方法
CN203728703U (zh) 一种用于玻璃工艺的防析晶的冷却部
CN103253849B (zh) 超薄超白浮法太阳能电池用玻璃制造工艺及其产品
CN108975727B (zh) 一种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
CN104451496B (zh) 一种涂镀钢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107445454A (zh) 浮法玻璃生产结构
CN113582508A (zh) 玻璃熔窑及生产线
CN100584782C (zh) 压延法和浮法生产工艺热态互换的方法
CN1752039A (zh) 用压延和浮法技术生产透明的浮法夹丝玻璃的方法
CN104692622A (zh) 一种用于玻璃工艺的冷却部区域的防析晶装置和防析晶工艺方法
CN207498271U (zh) 一种热弯玻璃加工设备
CN201250279Y (zh) 镀锌带钢冷却装置
CN204474526U (zh) 一种二氧化硫回收利用装置
CN114590988A (zh) 微晶玻璃面板连续化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02976589A (zh) 一种有关一座熔窑具有两条生产线的浮法工艺设备及方法
CN206420275U (zh) 一种一体式循环热气流气浮加热板带材装置
CN201762390U (zh) 一种实现对不同氢浓度段保护气氛的供气装置
CN204401087U (zh) 一种涂镀装置
CN220265553U (zh) 一种双通路一窑多线大吨位玻璃窑炉装置
CN220078937U (zh) 改善Mini LED背板玻璃钢化翘曲变形的装置
CN216141465U (zh) 一种生产抗震抗碎超薄电子玻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