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3531A - 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3531A
CN116013531A CN202310305648.9A CN202310305648A CN116013531A CN 116013531 A CN116013531 A CN 116013531A CN 202310305648 A CN202310305648 A CN 202310305648A CN 116013531 A CN116013531 A CN 116013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sickbed
condition
difference value
centr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56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13531B (zh
Inventor
姚远
翟曙春
张璇
张文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03056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3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3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3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13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3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风险预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诊疗过程对应数据和诊疗过程历史数据;数据筛选模块,其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相连,用以筛选诊疗过程对应数据中的对应风险数据,其中,对应风险数据包括转科次数、诊疗过程临床特征数据以及医疗检查设备的使用时长;数据库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和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相连,用以存储不同风险类型数据以及实时更新风险类型;中控模块,用以根据转科次数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对应项目种类数量。本发明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风险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诊疗过程的风险预警系统存在风险识别预警的准确性不足以及难以对医疗交叉风险进行识别和准确预警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944233A公开了一种疾病预警、诊疗、评估及患者区域协调系统平台,包括患者平台端模块,医生平台端模块,供应商端模块,总平台端模块,其中:所述患者平台端模块包括患者问卷自测,报告上传以及病历上传,疾病初诊,查看方案反馈,疗效反馈,在线咨询,商品购买,课程观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患者提供了从问卷评估到诊断治疗到随访全方位服务;收集病例范围广,数量多;可为患者提供线上指导;为患者提供居家治疗产品供应商端及相关康复视频;电子复诊卡可为患者就诊提供便利,不仅可以使医生了解患者病情,使患者快速就诊,同时也可以为患者跨区域治疗提供便利;总平台有权查看所有区域子平台的病例信息,可以进行大样本数据分析。由此可见,所述疾病预警、诊疗、评估及患者区域协调系统平台存在由于对转科次数的不同反映出的病种的复杂程度的判定不精准,以及,对医疗检查设备平均使用时长反映出的设备存在的损坏情况的不精准监测导致的风险识别准确性和全面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对转科次数的不同反映出的病种的复杂程度的判定不精准,以及,对医疗检查设备平均使用时长反映出的设备存在的损坏情况的不精准监测导致的风险识别准确性和全面性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诊疗过程对应数据和诊疗过程历史数据;数据筛选模块,其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相连,用以筛选诊疗过程对应数据中的对应风险数据,其中,对应风险数据包括转科次数、诊疗过程临床特征数据以及医疗检查设备的使用时长;数据库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和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相连,用以存储不同风险类型数据以及实时更新风险类型;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筛选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库模块相连,用以根据转科次数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对应项目种类数量,以及,根据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的相似度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以及,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将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对应允许挂号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转科次数确定病种复杂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转科次数条件判定病种复杂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条件判定病种复杂程度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对应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转科次数条件初步判定诊疗速度不符合要求,通过调用病床使用率以对诊疗速度是否符合要求进行二次判定;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条件为,转科次数小于等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所述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条件为,转科次数大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所述预设第三转科次数条件为,转科次数大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
其中,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小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条件根据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条件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预设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二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二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为,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所述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为,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所述预设第三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为,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种类数量调节系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小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转科次数条件根据病床使用率确定诊疗速度是否符合要求的三类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条件二次判定诊疗速度符合要求;
第二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二次判定诊疗速度不符合要求,通过计算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将允许挂号速度至对应允许挂号速度;
第三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条件判定存在医疗风险交叉并发出医疗风险派排查通知;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条件为,病床使用率小于等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所述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为,病床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所述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条件为,病床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
其中,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小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根据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挂号速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节至预设允许挂号速度;
第二类挂号速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速度;
第三类挂号速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速度;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为,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所述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为,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为,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小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相似度确定非标准医疗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条件判定非标准医疗风险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条件判定非标准医疗风险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条件判定非标准医疗风险超出允许范围,发出针对非标准医疗风险的排查通知;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所述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所述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
其中,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小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条件根据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二次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二次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预设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二类二次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三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高至第三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二次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四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高至第四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小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预设第三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四种类数量调节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确定设备损坏的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损坏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使用时长条件判定设备损坏的风险超出允许范围并发出针对医疗检查设备的损坏风险核查通知;
第二类损坏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使用时长条件判定设备损坏的风险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将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对应允许挂号数量;
第三类损坏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使用时长条件判定设备损坏风险在允许范围内;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使用时长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所述预设第二使用时长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大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所述预设第三使用时长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大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
其中,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小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使用时长条件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挂号数量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使用时长差值条件将所述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预设允许挂号数量;
第二类挂号数量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数量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数量;
第三类挂号数量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数量调降至第二允许挂号数量;
其中,预设第一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第一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所述预设第二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所述预设第三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小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数据获取模块、数据筛选模块、数据库模块以及中控模块,通过根据转科次数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对应项目种类数量,降低了由于转科次数的不同反映出的病种的复杂程度对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精准性的影响;通过根据临床特征相似度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监测项目种类数量,降低了由于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临床特征的相似度的不同程度反映出的存在的特殊医疗风险对于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与全面性的影响;通过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将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对应允许挂号数量,降低了由于对医疗检查设备平均使用时长反映出的设备存在的损坏情况的不精准监测导致的挂号但无法做检查的情况对于医疗风险的影响,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的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和预设第二转科次数,通过根据转科次数确定病种复杂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降低了对病种复杂程度的判定不精准导致的对诊疗过程风险识别不精准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种类数量调节系数、预设第二种类数量调节系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以及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通过根据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降低了由于对转科次数反映出的病种复杂度的判定和处理不精准导致的医疗风险识别准确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和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通过根据病床使用率确定诊疗速度是否符合要求的三类二次判定方式,降低了由于对转科次数过多反映的诊疗速度的判定不精准导致的医疗风险识别的滞后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通过根据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三类调节方式,降低了由于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不精准调节导致的短时医疗挤兑风险以及医疗风险交叉对医疗风险预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和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通过根据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相似度确定非标准医疗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降低了由于对诊疗过程临床特征相似度反映出的非标准医疗风险对于医疗风险识别全面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预设第三种类数量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四种类数量调节系数,通过根据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二次调节方式,降低了由于临床特征相似度不同导致的风险监测的种类不符合要求对风险识别准确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的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和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通过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确定设备损坏的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降低了由于对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反映出的设备存在的损坏情况的不精准监测导致的挂号但无法做检查的情况对于医疗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预设第一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通过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降低了由于对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的不精准导致的医疗风险预警不准确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数据获取模块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数据获取模块与中控模块连接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具体结构连接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数据获取模块结构框图、数据获取模块与中控模块连接的结构框图以及具体结构连接结构框图;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诊疗过程对应数据和诊疗过程历史数据;
数据筛选模块,其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相连,用以筛选诊疗过程对应数据中的对应风险数据,其中,对应风险数据包括转科次数、诊疗过程临床特征数据以及医疗检查设备的使用时长;
数据库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和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相连,用以存储不同风险类型数据以及实时更新风险类型;
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筛选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库模块相连,用以根据转科次数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对应项目种类数量,以及,根据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的相似度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以及,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将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对应允许挂号数量。
具体而言,数据获取模块包括用以对数据库模块存储的历史数据以及其他医疗系统进行调用的历史数据调用组件和用以对当前诊疗数据进行获取的诊疗数据获取组件。
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数据获取模块、数据筛选模块、数据库模块以及中控模块,通过根据转科次数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对应项目种类数量,降低了由于转科次数的不同反映出的病种的复杂程度对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精准性的影响;通过根据临床特征相似度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监测项目种类数量,降低了由于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临床特征的相似度的不同程度反映出的存在的特殊医疗风险对于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与全面性的影响;通过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将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对应允许挂号数量,降低了由于对医疗检查设备平均使用时长反映出的设备存在的损坏情况的不精准监测导致的挂号但无法做检查的情况对于医疗风险的影响,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转科次数确定病种复杂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转科次数条件判定病种复杂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条件判定病种复杂程度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对应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转科次数条件初步判定诊疗速度不符合要求,通过调用病床使用率以对诊疗速度是否符合要求进行二次判定;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条件为,转科次数小于等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所述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条件为,转科次数大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所述预设第三转科次数条件为,转科次数大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
其中,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小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的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和预设第二转科次数,通过根据转科次数确定病种复杂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降低了对病种复杂程度的判定不精准导致的对诊疗过程风险识别不精准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条件根据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条件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预设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二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二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为,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所述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为,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所述预设第三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为,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种类数量调节系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小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
具体而言,转科次数记为Q,预设第一转科次数记为Q1,预设第二转科次数记为Q2,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记为△Q,设定△Q=Q-Q1,预设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记为R0,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记为△Q1,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记为△Q2,预设第一种类数量调节系数记为α1,预设第二种类数量调节系数记为α2,其中,Q1<Q2,△Q1<△Q2,1<α1<α2,调节后的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记为R’,设定R’=R0×(1+αi)/2,其中,αi为预设第i种类数量调节系数,设定i=1,2。
具体而言,转科次数为从某一科室转到另一科室的次数,转科次数的获取途径为数据获取模块从诊疗数据云平台中获取,诊疗数据云平台用以接收手动上传数据和自动采样数据并对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为监测的诊疗过程的项目种类数量,本实施例中诊疗过程项目种类包括:外部症状监测、血压监测、体温监测、心率监测以及使用药品种类监测,以上均为本实施例列出的诊疗过程部分监测项目种类,本发明的诊疗过程项目种类不限于以上种类,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调节实现了病种复杂度的更精准监测,降低了诊疗风险。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种类数量调节系数、预设第二种类数量调节系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以及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通过根据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降低了由于对转科次数反映出的病种复杂度的判定和处理不精准导致的医疗风险识别准确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转科次数条件根据病床使用率确定诊疗速度是否符合要求的三类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条件二次判定诊疗速度符合要求;
第二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二次判定诊疗速度不符合要求,通过计算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将允许挂号速度至对应允许挂号速度;
第三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条件判定存在医疗风险交叉并发出医疗风险派排查通知;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条件为,病床使用率小于等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所述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为,病床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所述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条件为,病床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
其中,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小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和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通过根据病床使用率确定诊疗速度是否符合要求的三类二次判定方式,降低了由于对转科次数过多反映的诊疗速度的判定不精准导致的医疗风险识别的滞后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4所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根据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挂号速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节至预设允许挂号速度;
第二类挂号速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速度;
第三类挂号速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速度;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为,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所述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为,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为,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小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病床使用率记为S,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记为S1,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记为S2,预设允许挂号速度记为V0,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记为△S,设定△S=S-S1,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记为△S1,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记为△S2,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记为β1,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记为β2,其中,S1<S2,△S1<△S2,0<β1<β2<1,调节后的允许挂号速度记为V’,设定V’=V0×(1+2βj)/3,其中,βj为预设第j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设定j=1,2。
具体而言,病床使用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X为病床使用数量,SY为病床总数量;允许挂号速度为系统预设的最大允许挂号速度,允许挂号速度的含义为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挂号数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通过根据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三类调节方式,降低了由于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不精准调节导致的短时医疗挤兑风险以及医疗风险交叉对医疗风险预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相似度确定非标准医疗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条件判定非标准医疗风险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条件判定非标准医疗风险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条件判定非标准医疗风险超出允许范围,发出针对非标准医疗风险的排查通知;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所述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所述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
其中,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小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
具体而言,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U为临床特征相似度,Pa为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相同临床特征数量,Pb为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数量与历史数据中的临床特征数量的总数量。
具体而言,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烧、腹泻、胃痛、咳嗽、危急值、出血量、手术等级以及出入量等,临床特征的种类不限于以上临床特征。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和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通过根据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相似度确定非标准医疗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降低了由于对诊疗过程临床特征相似度反映出的非标准医疗风险对于医疗风险识别全面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条件根据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二次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二次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预设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二类二次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三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高至第三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二次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四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高至第四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小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预设第三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四种类数量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相似度记为W,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记为W1,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记为W2,预设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记为R0,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记为△W,设定△W=W-W1,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记为△W1,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记为△W2,预设第三种类数量调节系数记为α3,预设第四种类调节系数记为α4,其中,W1<W2,△W1<△W2,1<α3<α4<α1,调节后的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记为R”,设定R”=R’×(1+αk)/2,其中,αk为预设第k种类数量调节系数,设定i=3,4。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预设第三种类数量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四种类数量调节系数,通过根据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二次调节方式,降低了由于临床特征相似度不同导致的风险监测的种类不符合要求对风险识别准确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确定设备损坏的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损坏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使用时长条件判定设备损坏的风险超出允许范围并发出针对医疗检查设备的损坏风险核查通知;
第二类损坏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使用时长条件判定设备损坏的风险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将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对应允许挂号数量;
第三类损坏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使用时长条件判定设备损坏风险在允许范围内;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使用时长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所述预设第二使用时长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大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所述预设第三使用时长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大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
其中,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小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的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和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通过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确定设备损坏的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降低了由于对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反映出的设备存在的损坏情况的不精准监测导致的挂号但无法做检查的情况对于医疗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使用时长条件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挂号数量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使用时长差值条件将所述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预设允许挂号数量;
第二类挂号数量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数量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数量;
第三类挂号数量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数量调降至第二允许挂号数量;
其中,预设第一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
请继续参阅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所述预设第一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所述预设第二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所述预设第三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小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具体而言,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记为T,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记为T1,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记为T2,预设允许挂号数量记为C0,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记为△T,设定△T=T-T1,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记为△T1,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记为△T2,预设第一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记为γ1,预设第二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记为γ2,其中,T1<T2,△T1<△T2,0<γ1<γ2<1,调节后的允许挂号数量记为C’,设定C’=C0×γg,其中,γg为预设第g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设定g=1,2。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预设第一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通过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降低了由于对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的不精准导致的医疗风险预警不准确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根据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三类调节方式,预设允许挂号速度记为V0,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记为△S,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记为△S1,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记为△S2,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记为β1,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记为β2,其中,△S1=0.08,△S2=0.15,β1=0.84,β2=0.96,V0=200人/min,调节后的允许挂号速度记为V’,设定V’=V0×(1+2βj)/3,其中,βj为预设第j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设定j=1,2。
本实施例1求得△S=0.1,中控模块判定△S1<△S≤△S2并使用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β2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速度V’,计算得V’=200人/min×(1+2×0.96)/3≈195人/min。
本实施例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通过根据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三类调节方式,降低了由于对允许挂号速度的调节不精准导致的诊疗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根据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三类调节方式,预设允许挂号速度记为V0,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记为△S,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记为△S1,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记为△S2,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记为β1,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记为β2,其中,△S1=0.08,△S2=0.15,β1=0.84,β2=0.96,V0=200人/min,
本实施例2求得△S=0.16,中控模块判定△S>△S2并使用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β1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降至第二允许挂号速度V’,计算得V’=200人/min×(1+2×0.84)/3≈179人/min。
本实施例所述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通过根据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将允许挂号数量调降至对应数量,降低了病床使用率反映出的存在医疗交叉风险对医疗预警准确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诊疗风险识别预警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高。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诊疗过程对应数据和诊疗过程历史数据;
数据筛选模块,其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相连,用以筛选诊疗过程对应数据中的对应风险数据,其中,对应风险数据包括转科次数、诊疗过程临床特征数据以及医疗检查设备的使用时长;
数据库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和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相连,用以存储不同风险类型数据以及实时更新风险类型;
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筛选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库模块相连,用以根据转科次数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对应项目种类数量,以及,根据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的相似度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以及,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将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对应允许挂号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转科次数确定病种复杂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转科次数条件判定病种复杂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条件判定病种复杂程度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对应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转科次数条件初步判定诊疗速度不符合要求,通过调用病床使用率以对诊疗速度是否符合要求进行二次判定;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条件为,转科次数小于等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所述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条件为,转科次数大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所述预设第三转科次数条件为,转科次数大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
其中,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小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转科次数条件根据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条件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预设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二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一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第二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为,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所述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为,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所述预设第三转科次数差值条件为,转科次数与预设第一转科次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种类数量调节系数,预设第一转科次数差值小于预设第二转科次数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转科次数条件根据病床使用率确定诊疗速度是否符合要求的三类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条件二次判定诊疗速度符合要求;
第二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二次判定诊疗速度不符合要求,通过计算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将允许挂号速度至对应允许挂号速度;
第三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条件判定存在医疗风险交叉并发出医疗风险派排查通知;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条件为,病床使用率小于等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所述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为,病床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所述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条件为,病床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
其中,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小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条件根据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速度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挂号速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节至预设允许挂号速度;
第二类挂号速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速度;
第三类挂号速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速度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速度;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为,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所述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为,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病床使用率差值条件为,病床使用率与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病床使用率差值小于预设第二病床使用率差值,预设第一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允许挂号速度调节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当前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与历史数据中的同种类别诊疗过程的临床特征相似度确定非标准医疗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条件判定非标准医疗风险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条件判定非标准医疗风险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将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条件判定非标准医疗风险超出允许范围,发出针对非标准医疗风险的排查通知;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所述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所述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
其中,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小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条件根据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确定针对监测项目种类数量的三类二次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二次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调节至预设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二类二次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三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高至第三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第三类二次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四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监测项目种类数量二次调高至第四监测项目种类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特征相似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特征相似度差值条件为,临床特征相似度与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小于预设第二临床特征相似度差值,预设第三种类数量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四种类数量调节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确定设备损坏的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类损坏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使用时长条件判定设备损坏的风险超出允许范围并发出针对医疗检查设备的损坏风险核查通知;
第二类损坏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使用时长条件判定设备损坏的风险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将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对应允许挂号数量;
第三类损坏风险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使用时长条件判定设备损坏风险在允许范围内;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使用时长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所述预设第二使用时长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大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所述预设第三使用时长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大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
其中,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小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使用时长条件根据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确定针对允许挂号数量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挂号数量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使用时长差值条件将所述允许挂号数量调节至预设允许挂号数量;
第二类挂号数量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二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数量调降至第一允许挂号数量;
第三类挂号数量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使用预设第一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将所述允许挂号数量调降至第二允许挂号数量;
其中,预设第一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允许挂号数量调节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所述预设第二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所述预设第三使用时长差值条件为,医疗检查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长与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其中,预设第一平均使用时长差值小于预设第二平均使用时长差值。
CN202310305648.9A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Active CN116013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5648.9A CN116013531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5648.9A CN116013531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3531A true CN116013531A (zh) 2023-04-25
CN116013531B CN116013531B (zh) 2023-07-04

Family

ID=8603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5648.9A Active CN116013531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35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9548A (zh) * 2023-06-20 2023-07-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智能化医疗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6722A (zh) * 2012-12-12 2013-05-15 江苏省人民医院 基于智能手机的挂号分诊及人流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379369A1 (en) * 2012-01-04 2014-12-25 Draeger Medical Systems, Inc. Patient Ide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CN108320804A (zh) * 2018-01-30 2018-07-24 上海蓬海涞讯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疾病复杂程度评价系统实现疾病复杂程度量化评价的方法
CN113724878A (zh) * 2021-08-31 2021-11-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学习的医疗风险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5588489A (zh) * 2022-09-07 2023-01-10 安徽美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科室运营风险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9369A1 (en) * 2012-01-04 2014-12-25 Draeger Medical Systems, Inc. Patient Ide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CN103106722A (zh) * 2012-12-12 2013-05-15 江苏省人民医院 基于智能手机的挂号分诊及人流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8320804A (zh) * 2018-01-30 2018-07-24 上海蓬海涞讯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疾病复杂程度评价系统实现疾病复杂程度量化评价的方法
CN113724878A (zh) * 2021-08-31 2021-11-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学习的医疗风险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5588489A (zh) * 2022-09-07 2023-01-10 安徽美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科室运营风险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琳;郭嘉奇;王津雨;: "血液系统疾病超长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现代医院管理, no. 0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9548A (zh) * 2023-06-20 2023-07-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智能化医疗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CN116469548B (zh) * 2023-06-20 2023-0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智能化医疗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3531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13531B (zh) 一种基于诊疗过程的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CN107863134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医疗管理系统
US2002016573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variances in a tracking environment
JPH02504232A (ja) 心臓病死亡確率決定装置
US994684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staffing levels and predicting patient outcomes
JP2002312477A (ja) 医療現場の検査室測定データの自動化された評価・品質管理の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化エキスパートシステム
CN104838382A (zh) 用于对数据收集的频率和针对恶化检测算法的阈值进行优化的系统及方法
US20060111938A1 (en) Method of delivering diagnostic services
KR20170028931A (ko) 조영제-기반의 의료 절차에서 부작용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951676A (zh) 一种医学检验科实验室标本管理系统
KR20020005888A (ko) 원격 건강관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4022944A (zh) 一种智能监控系统
CN113205716A (zh) 一种麻醉科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考核方法及系统
EP0423893A1 (en)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 health centres
CN116469548B (zh) 一种智能化医疗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KR20120132808A (ko) 의료기기의 의료 기록과 피검사자 id를 맵핑하는 전자의무기록 시스템
CN114974590A (zh) 一种多维度监控重症患者的预测护理方法及系统
US20160171865A1 (en) Tactic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Patient Monitor Events
JP2002269231A (ja) 臨床データ解析処理方法、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媒体
CN116487049B (zh) 基于决策分析的非计划重返事件处理系统
US815598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medical data
AT414210B (d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erfassung von gesundheitsparametern
Randolph et al. The competency screening test: A validation study in Cook County, Illinois
Ross A program for infection surveillance utilizing an infection control liaison nurse
RU2599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состояния организм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