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0398A - 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0398A
CN116010398A CN202210590006.3A CN202210590006A CN116010398A CN 116010398 A CN116010398 A CN 116010398A CN 202210590006 A CN202210590006 A CN 202210590006A CN 116010398 A CN116010398 A CN 116010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ne
marketing
load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00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志伟
裘微江
赵兵
王�琦
严剑峰
黄彦浩
李勤新
田芳
李亚楼
郭强
安宁
邹卫美
陈继林
何春江
李文臣
吴倩红
郭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22105900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03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0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03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包括: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基于“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并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基于“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并与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获得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对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Description

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电网安全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大电网运行控制策略的制定主要依赖于仿真计算,而仿真计算的精度则取决于所用模型,电力负荷模型的精准性关乎大电网安全高效运行。建立精准负荷模型是国际电力界公认的难题。
传统的负荷建模手段需要靠人工发表格入户调研才能得到建模所需要的负荷数据,工作量大、效率低、数据不精准。随着电网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调度、互联网、运检、营销等不同专业均建设了满足各专业业务应用的信息系统用于管理业务数据,如D5000、调控云、数据中台、配电自动化系统、营销业务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当前电网调度专业在开展电力负荷建模业务时,需要借助自动化的手段代替传统人工收资的方式开展电力负荷建模基础数据集成,但负荷建模所需的基础数据分散在调度、运检、营销等不同专业,如何自动、快速、完整的构建电力负荷建模基础数据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据集成是现有企业系统间集成解决方案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主要指将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数据集成发生在企业内的数据库和数据源级别,通过从一个数据源将数据移植到另外一个数据源来完成数据集成。多源异构数据之间的集成,难点主要是构建数据间的关联关系、数据字典构建、坏数据治理等。
为支撑电力自动负荷建模业务,首先需要开展电力负荷建模数据集成工作,即首先构建电力负荷建模“站-线-变-户”关系数据,并进一步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目标是完成营销专业范围内用户档案、终端用户负荷运行数据,运检专业范围内电网资源模型,互联网专业内营配调贯通信息,调控专业范围内电网模型、电网运行数据的拓扑分析和数据归集,并通过设备模型、时间将所有数据组织在一起,为电力自动负荷建模业务提供数据支撑。
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在线动态构建方法,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靠人工离线发表格、入户调研收集负荷建模基础数据的方式,费时费力、数据不精准、数据不易回溯,难以支撑当前电网仿真计算对电力负荷建模业务的要求;
2、目前电网调度、运检、营销不同专业业务数据分散在不同的信息系统存储,未能实现全面贯通和融合,不能按负荷建模业务需求直接构建“站-线-变-户”负荷数据链,不能满足负荷建模业务对营配调多源异构业务数据融合应用的需求。
3、目前不同专业业务数据间进行融合应用时,各专业业务数据仅能各自保证满足自己专业业务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跨专业融合应用时,存在数据不匹配、数据重复、数据缺失等坏数据,需要人工参与治理,才能满足业务对数据质量的要求,目前实施方法和技术路线不明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在线动态构建方法,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包括:
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并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
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所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获得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常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可选地,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包括:
获取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
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
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时的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所述坏数据包括无法匹配的数据以及重复数据;
通过营配贯通数据获取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
根据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和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可选地,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
对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进行归集和计算,通过负荷数据治理模块清洗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和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
所述运检业务数据包括馈线数据、配变数据以及配网图模数据;
所述营销业务数据包括用户档案数据、用户负荷运行数据以及分布式电源运行数据。
可选地,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包括:
根据开关断路器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
根据无功补偿数据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所述调度侧数据包括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以及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可选地,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所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数据,包括:
将所述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以及调度侧数据在调控云中进行集成,获得集成后的数据。
可选地,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包括:
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清洗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系统,包括:
生成拓扑关系模块,用于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获取建模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并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
集成建模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所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获得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检查建模数据模块,用于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可选地,生成拓扑关系模块,包括:
获取负荷线路数据子模块,用于获取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
匹配负荷线路数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
处理负荷线路坏数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时的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所述坏数据包括无法匹配的数据以及重复数据;
获取“线-变-户”关系子模块,用于通过营配贯通数据获取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
生成拓扑关系子模块,根据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和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可选地,获取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获取业务数据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
归集业务数据子模块,用于对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进行归集和计算,通过负荷数据治理模块清洗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和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
所述运检业务数据包括馈线数据、配变数据以及配网图模数据;
所述营销业务数据包括用户档案数据、用户负荷运行数据以及分布式电源运行数据。
可选地,获取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子模块,用于根据开关断路器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
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子模块,用于根据无功补偿数据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所述调度侧数据包括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以及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可选地,集成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集成建模数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以及调度侧数据在调控云中进行集成,获得集成后的数据。
可选地,检查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检查建模数据子模块,用于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清洗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本发明为电力自动负荷建模业务开展夯实了数据基础,从电力负荷建模业务着眼,提出了电网调度、互联网、运检、营销等不同专业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应用的一个现实可行的技术实施路线,在继承现有电网数字化和信息化成果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拓展,满足了电网调度专业业务应用需求,也为后续电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同时,对于数据治理方面,在在线自动操作多源异构数据基础上,提出了人工参与的数据治理的方案,具备实施简便、工作量不大、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即时可查等优点。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站-线-变-户”关系在电网各专业分布情况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在电网各专业分布情况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构建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站线变户关系构建流程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力负荷建模基础数据构建流程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在线动态构建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100,参考图1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S101: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基于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S102: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并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
S103: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所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获得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S104: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为解决自动负荷建模业务对营配调多源异构业务数据进行融合应用的问题,本方法采用在线操作数据的方式,动态进行调度侧和营销侧数据匹配、关联和集成,并通过人工按需参与进行数据治理,设计了一种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在线动态构建方法,保证了电力负荷建模基础数据的动态构建高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能满足当前电网仿真计算对电力自动负荷建模业务的需求。参考图1、图2、图3、图4至图5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站-线”关系,实现电网“站-线-变-户”关系的在线动态构建方法,包括:
1)从调度专业获取10kV负荷线路数据;
2)从运检专业获取10kV负荷线路数据;
3)对调度专业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
4)对调度专业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匹配时发现的坏数据(不匹配数据、重复数据等)进行治理;
5)从营销专业获取营配贯通数据中的“10kV馈线-配变-用户”关系;
6)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步骤(2):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营配调数据贯通,实现负荷建模基础数据在线获取,包括:
1)从调度专业获取电网设备模型数据;
2)从调度专业获取开关断路器数据,解析并生成主网运行数据;
3)从调度专业获取调度专业无功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4)对调度专业获取的源数据进行检查,并进行坏数据治理;
5)从运检专业获取配网图模数据;
6)从营销专业获取用户档案数据;
7)从营销专业获取用户负荷运行数据;
8)从营销专业获取分布式电源运行数据;
9)对营销专业获取的源数据进行检查,并进行坏数据治理。
步骤(3):对调度、运检、营销等不同专业获取的业务数据进行在线集成,生成电力负荷建模基础数据。
步骤(4):对电力负荷建模基础数据完整性进行检查。
步骤(5):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在线动态构建结束。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点能够更加明显移动,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7所示,
S1.电网“站-线-变-户”关系的在线动态构建:
(1)营配贯通数据从源端集成到数据中台。
(2)馈线从源端集成到数据中台。
(3)将数据中台存储的馈线数据送到调控云,并与调控云中的调度专业电网设备模型数据中的馈线数据进行匹配、关联,构建“变电站-线路-配变”关系。
(4)步骤(3)基础上,通过营配贯通数据分析,完成“变电站-馈线-配变-用户”关系构建。
S2.基于“站-线-变-户”关系实现营销侧负荷建模基础数据在线动态获取:
(1)从营销专业源端系统将用户的档案数据、用户负荷运行数据、分布式电源运行数据集成到数据中台。
(2)从运检专业源端系统将配变数据、配网图模数据集成到数据中台。
(3)在数据中台完成海量营销专业、运检专业相关业务数据的归集和计算,并通过负荷数据治理模块完成坏数据治理。
S3.基于“站-线-变-户”关系实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数据的在线动态集成:
(1)将数据中台治理好的数据送到调控云。
(2)调控云中存储了调度专业电网设备模型数据,通过开关断路器文件解析模块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无功补偿数据文件解析模块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3)将数据中台同步过来的运检、营销专业业务数据,与调度专业业务数据在调控云进行集成。
S4.对生成的电力负荷建模基础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并进行坏数据治理:
(1)对集成后的数据进行检查。
(2)数据检查有问题,通过坏数据治理模块完成数据治理。
S4.电力负荷建模基础数据在线动态构建结束。
生成满足电力自动负荷建模业务需求的基础数据,满足电力自动负荷建模业务需求。
从而,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在线动态构建方法,是解决自动负荷建模业务对营配调多源异构业务数据进行融合应用的问题。本方法采用在线操作数据的方式,动态进行调度侧和营销侧数据匹配、集成、关联,并通过人工按需参与进行数据治理,保证了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在线动态构建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能满足当前电网仿真计算对电力自动负荷建模业务的应用需求。具体包括:
(1)提出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在线动态构建方法,代替传统人工发表格、入户调研进行收集数据的方式,为电力负荷自动建模业务开展夯实数据基础,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其中,提出的基于调度侧开关断路器状态文件的电网运行数据动态构建方法,能满足负荷建模业务对电网运行方式动态变化的需求,保障了电网运行数据的准确性。
(3)其中,提出的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供电网络拓扑链动态构建方法,在营配贯通基础上,通过10kV馈线映射关系关联与治理,实现基于“站-线-变-户”关系的营配调数据贯通,为负荷基础数据快速构建奠定了基础。
(4)其中,基于营配调贯通数据进行负荷建模基础数据链构建,并通过调度侧和营销侧人工按需参与数据治理,能保证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应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最终实现电力负荷建模基础数据集成,能较好支撑自动负荷建模业务开展。
可选地,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包括:
获取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
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
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时的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所述坏数据包括无法匹配的数据以及重复数据;
通过营配贯通数据获取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
根据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和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可选地,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
对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进行归集和计算,通过负荷数据治理模块清洗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和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
所述运检业务数据包括馈线数据、配变数据以及配网图模数据;
所述营销业务数据包括用户档案数据、用户负荷运行数据以及分布式电源运行数据。
可选地,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包括:
根据开关断路器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
根据无功补偿数据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所述调度侧数据包括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以及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可选地,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所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数据,包括:
将所述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以及调度侧数据在调控云中进行集成,获得集成后的数据。
可选地,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包括:
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清洗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常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从而,为电力自动负荷建模业务开展夯实了数据基础,从电力负荷建模业务着眼,提出了调度、互联网、运检、营销等不同专业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应用的一个现实可行的技术实施路线,在继承现有电网数字化和信息化成果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拓展,满足了电网调度专业业务应用需求,也为后续电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同时,对于数据治理方面,在在线自动操作多源异构数据基础上,提出了人工参与的数据治理的方案,具备实施简便、工作量不大、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即时可查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系统800,参考图8所示,该系统800包括:
生成拓扑关系模块810,用于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获取建模数据模块820,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并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
集成建模数据模块830,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所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获得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检查建模数据模块840,用于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可选地,生成拓扑关系模块,包括:
获取负荷线路数据子模块,用于获取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
匹配负荷线路数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
处理负荷线路坏数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时的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所述坏数据包括无法匹配的数据以及重复数据;
获取“线-变-户”关系子模块,用于通过营配贯通数据获取配网侧的“线-变-户”关系;
生成拓扑关系子模块,根据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和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可选地,获取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获取业务数据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
归集业务数据子模块,用于对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进行归集和计算,通过负荷数据治理模块清洗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和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
所述运检业务数据包括馈线数据、配变数据以及配网图模数据;
所述营销业务数据包括用户档案数据、用户负荷运行数据以及分布式电源运行数据。
可选地,获取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子模块,用于根据开关断路器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
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子模块,用于根据无功补偿数据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所述调度侧数据包括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以及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可选地,集成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集成建模数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以及调度侧数据在调控云中进行集成,获得集成后的数据。
可选地,检查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检查建模数据子模块,用于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清洗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系统800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100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并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
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所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获得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包括:
获取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
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
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时的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所述坏数据包括无法匹配的数据以及重复数据;
通过营配贯通数据获取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
根据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和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
对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进行归集和计算,通过负荷数据治理模块清洗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和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
所述运检业务数据包括馈线数据、配变数据以及配网图模数据;
所述营销业务数据包括用户档案数据、用户负荷运行数据以及分布式电源运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包括:
根据开关断路器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
根据无功补偿数据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所述调度侧数据包括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以及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所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数据,包括:
将所述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以及调度侧数据在调控云中进行集成,获得集成后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包括:
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清洗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7.一种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拓扑关系模块,用于在营配贯通数据基础上,基于调度侧的变电站和负荷线路对应关系,与营销侧的负荷线路进行匹配,生成“站-线”对应关系,并与营销侧的营配贯通数据中的“线-变-户”关系关联,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获取建模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并获取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
集成建模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集成所述营销侧负荷建模数据与调度侧负荷建模数据,获得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检查建模数据模块,用于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进行检查,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生成拓扑关系模块,包括:
获取负荷线路数据子模块,用于获取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
匹配负荷线路数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
处理负荷线路坏数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度专业负荷线路数据和运检专业负荷线路数据进行匹配时的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所述坏数据包括无法匹配的数据以及重复数据;
获取“线-变-户”关系子模块,用于通过营配贯通数据获取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
生成拓扑关系子模块,根据调度侧的“站-线”对应关系和营销侧的“线-变-户”关系,生成“站-线-变-户”拓扑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获取业务数据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站-线-变-户”拓扑关系,获取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
归集业务数据子模块,用于对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进行归集和计算,通过负荷数据治理模块清洗所述运检业务数据以及营销业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和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
所述运检业务数据包括馈线数据、配变数据以及配网图模数据;
所述营销业务数据包括用户档案数据、用户负荷运行数据以及分布式电源运行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子模块,用于根据开关断路器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电网运行状态数据;
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子模块,用于根据无功补偿数据文件解析模块,将存储于调控云中的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生成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所述调度侧数据包括电网设备模型数据、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以及补偿设备运行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成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集成建模数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正常的运检业务数据、正常的营销业务数据以及调度侧数据在调控云中进行集成,获得集成后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查建模数据模块,包括:
检查建模数据子模块,用于对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清洗所述集成后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中的坏数据,获得正确完整的电力负荷建模数据。
CN202210590006.3A 2022-05-26 2022-05-26 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0103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006.3A CN116010398A (zh) 2022-05-26 2022-05-26 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006.3A CN116010398A (zh) 2022-05-26 2022-05-26 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0398A true CN116010398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1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0006.3A Pending CN116010398A (zh) 2022-05-26 2022-05-26 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039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23168A (zh) * 2023-06-21 2023-10-24 上海旋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变电站联网的充电桩电能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17610823A (zh) * 2023-11-07 2024-02-27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发电侧用户的营调贯通方法及系统
CN117610823B (zh) * 2023-11-07 2024-05-31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发电侧用户的营调贯通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23168A (zh) * 2023-06-21 2023-10-24 上海旋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变电站联网的充电桩电能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16923168B (zh) * 2023-06-21 2024-04-26 上海旋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变电站联网的充电桩电能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17610823A (zh) * 2023-11-07 2024-02-27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发电侧用户的营调贯通方法及系统
CN117610823B (zh) * 2023-11-07 2024-05-31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发电侧用户的营调贯通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2976B (zh) 一种基于多元异构模型的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02722764B (zh) 一体化电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
CN106126528B (zh) 一种基于平台模型的小卫星测试基础信息生成方法
CN112561248A (zh) 一种主配网调度停电计划智能分析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6010398A (zh) 基于站线变户关系构建电力负荷建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46519A (zh) 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在电能表误差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CN102142108A (zh) 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物料与设备对应关系信息的处理方法
CN101895154A (zh) 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主配网模型拼接方法及其系统
CN102915337A (zh) 一种基于变化量模式的多级电网精细模型的分层管理方法
CN101527454A (zh) 一种电网年度运行方式报告自动生成方法
CN104715420A (zh) 电力工程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47466B (zh) 一种基于配电网通信网络建设的全过程可视化管控系统
CN108038332B (zh) 一种面向未来态电网的在线图模快速生成方法
CN102479359A (zh) 基于图形操作的电网检修计划编制方法
CN113435743B (zh) 一种信息化工程全过程数据资源共享系统
CN113204864A (zh) 一种适用于输电网仿真数据版本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57332B (zh) 一种大规模电网电磁暂态自动建模的分网解耦方法及系统
CN109657001B (zh) 一种源数据端管理平台
CN108898307B (zh) 一种电力厂站设备基于策略大规模生成生产计划的方法
CN113344741A (zh) 一种电力系统理论线损云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04915523A (zh)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调控全业务统一建模方法
Wuergler et al. Use of CIM for workflows across network operation, asset management and Network planning systems at a distribution utility
CN115983435B (zh) 一种跨省市电能量市场可行域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4504217B (zh) 一种变电站电源用dl/t860模型辅助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350380B (zh) 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调度侧运行模型构建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