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9309A -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9309A
CN116009309A CN202310031806.6A CN202310031806A CN116009309A CN 116009309 A CN116009309 A CN 116009309A CN 202310031806 A CN202310031806 A CN 202310031806A CN 116009309 A CN116009309 A CN 116009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rame
colloid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18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燕
郭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318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9309A/zh
Priority to TW112109042A priority patent/TWI845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9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9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其中该显示装置包含框体、导光板及第一固着胶体。框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导光板位于框体上。导光板的边缘平行第一凹槽延伸的第一方向。第一固着胶体位于框体及导光板之间。第一固着胶体填充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一固着胶体具有与导光板接触的第一表面及与框体的第一凹槽接触的第二表面。第一固着胶体的至少一个弧面连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的导光板是关键的光传导媒介,可以适当引导光线方向并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辉度及亮度均匀性。为了确保显示装置的表现,导光板需与其他元件以适当间距设置在显示装置中以实现最佳光学效果。然而,在目前制造技术中,多使用订制的具有特定尺寸的双面胶固定导光板,需要耗费较高制造成本及时间。另一方面,虽可直接使用机器涂胶快速制作胶层,但其制造出来的胶层因表面张力而具有不平整表面,导致胶层与导光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均匀,其固定效果不佳也影响导光板的光学效果。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之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框体、导光板及第一固着胶体。框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导光板位于框体上。导光板的边缘平行第一凹槽延伸的第一方向。第一固着胶体位于框体及导光板之间。第一固着胶体填充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一固着胶体具有与导光板接触的第一表面及与框体的第一凹槽接触的第二表面。第一固着胶体的至少一个弧面连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包含彼此相连或彼此分开的多个第一凹槽对应第一固着胶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第一方向的剖面视角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具有矩形轮廓线、V形轮廓线、弧形轮廓线及梯形轮廓线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更包含反射片及第二固着胶体。反射片位于框体及导光板之间。第二固着胶体位于框体及反射片之间。第二固着胶体及第一固着胶体彼此分离。反射片通过第二固着胶体黏附于框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着胶体及第二固着胶体分别具有第一高度及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框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平行第一凹槽延伸的第一方向。第二固着胶体填充第二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包含彼此相连或彼此分开的多个第二凹槽并对应第二固着胶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及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分别具有第一深度及第二深度。第一深度大于第二深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及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分别具有第一宽度及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一表面系接触相对于导光板的出光面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投影至框体并定义第一范围。第一固着胶体投影至框体并定义第二范围。第二范围涵盖第一范围且大于第一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第一方向上,第一表面投影至框体的宽度小于第二表面投影至框体的宽度。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包含:在框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沿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输出第一胶体,并同时对第一胶体执行固化工艺,使第一胶体形成第一固着胶体;及通过第一固着胶体黏附导光板在框体上。第一固着胶体具有与导光板接触第一表面及与框体接触的的第二表面。第一固着胶体的至少一个弧面连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框体上形成第一凹槽的步骤系使得第一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通过第一固着胶体黏附导光板在框体上的步骤系使得导光板的边缘平行第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第一方向上,第一表面投影至框体的宽度小于第二表面投影至框体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投影至框体并定义第一范围。第一固着胶体投影至框体并定义第二范围。第二范围涵盖第一范围且大于第一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出第一胶体并同时对第一胶体执行固化工艺的步骤包含:控制喷头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并对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输出第一胶体,同时控制光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并照射位于第一凹槽上的第一胶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黏附该光板的步骤包含:将导光板直接接触第一固着胶体远离框体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更包含:对框体输出第二胶体,并同时对第二胶体执行固化工艺,使第二胶体形成第二固着胶体;及通过第二固着胶体黏附反射片在框体上,使得反射片位于框体及导光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更包含:在框体上形成平行第一凹槽延伸的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及沿至少一个第二凹槽输出第二胶体。
综上所述,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及第一固着胶体,显示装置的导光板将能平稳地固定在框体上,同时导光板的光学特性也可被维持。在涂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化工艺将液态的第一胶体转变为固态的第一固着胶体,且同时固定第一固着胶体的形状。此种涂布方式有助于,使第一固着胶体填满第一凹槽增加与框体接触的表面积,提升固定导光板的稳定性。此外,此种涂布方式也能任意调整第一固着胶体的高度,控制导光板的高度。在第二固着胶体的搭配下,导光板、反射片及框体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各别被确定,使显示装置具有最佳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当结合随附诸图阅读时,得以自以下详细描述最佳地理解本发明的态样。应注意,根据行业上的标准实务,各种特征未按比例绘制。事实上,为了论述清楚,可任意地增大或减小各种特征的尺寸。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绘示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B至图1G为根据图1A的剖面指示线1B-1B’绘示的一些不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侧视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绘示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B至图2D为根据图2A的剖面指示线2B-2B’绘示的一些不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绘示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A至图4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绘示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其中几个阶段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绘示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其中另几个阶段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200,200A,200B,200C:显示装置110:框体
112,112A,112B:第一凹槽
114,114A,114B:第二凹槽
120:导光板
120a:出光面
120b:底面
120c:边缘
130:第一固着胶体
130’:第一胶体
130a,130b:表面
130c:弧面
140:反射片
140a,140b:表面
140c:边缘
150:第二固着胶体
150a,150b:表面
150’:第二胶体
900:喷头
1B-1B’,2B-2B’:线
A1:第一方向
A2:第二方向
D1,D2:深度
H1,H2:高度
L:光
L1,L2,L3:宽度
M1:方法
R1,R2,R3,R4:范围
S110,S120,S122,S130,S140,S150,S160,S17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揭露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所提供标的之不同特征的许多不同实施例或实例。以下描述部件及布置的特定实例以简化本发明。当然,此些仅为实例,且并不意欲为限制性的。举例而言,在如下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在第二特征上形成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且亦可包括其中额外特征可在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形成而使得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可不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可在各种实例中重复元件符号及/或字母。此重复系出于简化及清楚目的,且其自身并不表示所论述的各种实施例及/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另外,为了描述简单,可在本文中使用诸如“在……下面”、“在……下方”、“下部”、“在……上方”、“上部”及其类似术语的空间相对术语,以描述如诸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另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诸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以外,此些空间相对术语意欲涵盖元件在使用中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装置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以其他定向),且可同样相应地解释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
本文中使用的“大约”、“约”、“近似”或者“实质上”一般表示落在给定值或范围的百分之二十之中,或在百分之十之中,或在百分之五之中。本文中所给予的数字量值为近似值,表示使用的术语如“大约”、“约”、“近似”或者“实质上”在未明确说明时可以被推断。
请参照图1A及图1B。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绘示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图1B至图1G为根据图1A的剖面指示线1B-1B’绘示的一些不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A、100B、100C、100D、100E、100F的局部放大剖面侧视图。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100,显示装置100包含框体110、导光板120及第一固着胶体130。框体1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2。导光板120位于框体110上。导光板120的边缘120c平行第一凹槽112延伸的第一方向A1。第一固着胶体130位于框体110及导光板120之间。第一固着胶体130填充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2。第一固着胶体130具有与导光板120接触的第一表面130a及与框体110的第一凹槽112接触的第二表面130b。第一固着胶体130的至少一个弧面130c连接第一表面130a及第二表面130b。另外,导光板120的边缘120c可为导光板的入光侧或是非入光侧。
请继续参照图1A及图1B。第一固着胶体130能将显示装置100的导光板120平稳地固定在框体110上,又能同时维持导光板120的光学特性。要特别提到的是,第一固着胶体130是一种具有黏性的固态胶。请参照图1B,当导光板120接触位于框体110上的第一固着胶体130时,第一固着胶体130的高度及宽度将不会有明显变化。此外,第一固着胶体130的质地在涂胶的过程中被改变。例如,将第一固着胶体130喷涂在框体110上时呈现液态。接着,第一固着胶体130可以通过另外的工艺转变为固态。随后,导光板120黏附在转变为固态的第一固着胶体130上以固定在框体110上。换句话说,第一固着胶体130在框体110上的形状在涂胶的过程中已被固定下来。第一固着胶体130的部分表面(例如,弧面130c)呈现弧面,即是第一固着胶体130质地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时留下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着胶体130包含光敏材料,诸如,紫外线固化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着胶体130可以藉由照射具有特定波长的光(例如,紫外光)被固定形状。
请继续参照图1A及图1B。框体110的第一凹槽112及填充在第一凹槽112内的第一固着胶体130皆沿着第一方向A1延伸。在图1A的示例中,导光板120的边缘120c沿着第一固着胶体130黏贴并平行第一方向A1。将导光板120边缘120c紧邻第一固着胶体130且两者皆平行于第一方向A1地固定,将能为导光板120保留较大的有效导光区域,有助于保持导光板120的光学特性。此外,在垂直第一方向A1的第二方向A2上,导光板120与第一固着胶体130完全重叠。
请继续参照图1A及图1B。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第一表面130a及第二表面130b分别接触导光板120及框体110的第一凹槽112。在图1B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30a为平面。第一表面130a系接触相对于导光板120的出光面120a的底面120b。第一表面130a为平面的原因是来自于在第一固着胶体130下方设置的第一凹槽112。具体来说,当第一固着胶体130喷涂在框体110上时将会部分地陷入第一凹槽112中并填充第一凹槽112,使得第一固着胶体130原本因为表面张力自然凸出的第一表面130a部分地向第一凹槽112下陷,进一步使得第一表面130a成为平面。第一表面130a为平面将可提供导光板120更大的黏贴面积,使导光板120能更平稳地固定在框体110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第一表面130a也可以为曲面或弧面等其他形状。
请继续参照图1A及图1B。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2投影至框体110并定义第一范围R1。第一固着胶体130投影至框体110并定义第二范围R2。第二范围R2涵盖第一范围R1且大于第一范围R1。换句话说,第一固着胶体130将完全覆盖并溢出第一凹槽112。框体110设置第一凹槽112的目的并不在于将第一固着胶体130限制在第一凹槽112内,而是藉由设置第一凹槽112改变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第一表面130a的形状。另一方面,若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第二范围R2被限缩在第一凹槽112的第一范围R1,也会导致第一固着胶体130的高度H1不足以支撑导光板120,进而影响导光板120的固定效果。
请继续参照图1A及图1B。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第一方向A1上,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第一表面130a投影至框体110的宽度L1小于第二表面130b投影至框体110的宽度L2。具体来说,在框体110设置第一凹槽112虽然可以改变第一表面130a的形状并增加第一表面130a及导光板120之间的接触面积,但第一表面130a投影至框体110的宽度L1仍会小于第二表面130b投影至框体110的宽度L2。其原因在于第一固着胶体130在导光板120黏贴前先被固化。导光板120黏贴时无法再通过挤压第一固着胶体130改变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结构,诸如,高度、宽度等。
请继续参照图1A及图1B。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A更包含反射片140及第二固着胶体150。反射片140位于框体110及导光板120之间。第二固着胶体150位于框体110及反射片140之间。第二固着胶体150及第一固着胶体130彼此分离。反射片140通过第二固着胶体150黏附于框体110上。具体来说,第二固着胶体150形成方式可以类似或相同于第一固着胶体130。在图1B的实施例中,第二固着胶体150具有第一表面150a及第二表面150b,其中第一表面150a接触反射片140邻近框体110的表面140b,第二表面150b接触框体1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着胶体130及第二固着胶体150分别具有第一高度H1及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在图1B的实施例中,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第一高度H1高于反射片140邻近导光板120的表面140a,使得导光板120与反射片140彼此不接触。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固着胶体150的第二高度H2较小,因此第二固着胶体150的胶体涂布量将少于第一固着胶体130。
请参照图1A至图1G。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第一方向A1的剖面视角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2具有矩形轮廓线(如,图1C)、V形轮廓线(如,图1D)、弧形轮廓线(如,图1B)及梯形轮廓线(如,图1E)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2包含彼此相连或彼此分开的多个第一凹槽112A、112B且多个第一凹槽112A、112B对应第一固着胶体130。例如,在图1F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凹槽112A、112B彼此相连;在图1G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凹槽112A、112B彼此分开。在图1F及图1G中,第一固着胶体130将同时填满多个第一凹槽112A、112B。进一步来说,第一固着胶体130将完全覆盖并溢出多个第一凹槽112A、112B。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图1F及图1G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凹槽112A、112B具有相同宽度及深度。然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2A、112B可以根据需求各别调整宽度及深度。调整第一凹槽112的轮廓线的形状或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12A、112B,都能间接调整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第一表面130a,并改变导光板120与第一固着胶体130的接触面积。此外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12A、112B还能更平均的涂布第一固着胶体130。
图2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绘示的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图2B至图2D为根据图2A的剖面指示线2B-2B’绘示的一些不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200A、200B、200C的局部放大剖面侧视图。请参照图2A至图2B。在一些实施例中,框体110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14,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14平行第一凹槽112延伸的第一方向A1。第二固着胶体150填充第二凹槽114。此外,反射片140的边缘140c也沿着第一方向A1延伸。在图2A中,与导光片120类似地,反射片140的边缘140c沿着第二固着胶体150黏贴并平行第一方向A1。反射片140边缘140c紧邻第二固着胶体150且两者皆平行于第一方向A1地固定。
请继续参照图2A及图2B。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14投影至框体110并定义第三范围R3。第二固着胶体150投影至框体110并定义第四范围R4。第四范围R4涵盖第三范围R3且大于第三范围R3。与第一凹槽112类似地,框体110设置第二凹槽114的目的并不在于将第二固着胶体150限制在第二凹槽114内,而是藉由设置第二凹槽114改变第二固着胶体150的表面150a的形状,使反射片140更平稳地黏贴在第二固着胶体150上。
请继续参照图2A及图2B。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2及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14分别具有第一深度D1及第二深度D2。第一深度D1大于第二深度D2。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2及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14分别具有宽度L2及宽度L3。宽度L2大于宽度L3。当分别将第一固着胶体130及第二固着胶体150填充在第一凹槽112及第二凹槽114中之后,第一固着胶体130及第二固着胶体150将分别具有第一高度H1及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与图1B中的显示装置100A类似地,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第一高度H1将高于反射片140邻近导光板120的表面140a,使得导光板120与反射片140彼此不接触。
请参照图2A至图2D。与图1A至图1G绘示的实施例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第一方向A1的剖面视角中,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14具有矩形轮廓线、V形轮廓线、弧形轮廓线及梯形轮廓线的至少一者。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14包含彼此相连(参照图2C)或彼此分开(参照图2D)的多个第二凹槽114A、114B,并且多个第二凹槽114A、114B对应第二固着胶体150。调整第二凹槽114的轮廓线的形状或设置多个第二凹槽114A、114B,都能间接调整第二固着胶体150的表面150a,并改变反射片140与第二固着胶体150的接触面积。
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绘示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M1的流程图。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M1包含:在框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步骤S110);沿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输出第一胶体,并同时对第一胶体执行固化工艺,使第一胶体形成第一固着胶体(步骤S120);及通过第一固着胶体黏附导光板在框体上(步骤S130)。第一固着胶体130具有与导光板120接触的第一表面130a及与框体110接触的的第二表面130b。第一固着胶体130的至少一个弧面130c连接第一表面130a及第二表面130b。下文将针对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M1进行细节的步骤说明。
图4A至图4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绘示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M1的其中几个阶段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4A。图4A绘示步骤S110的其中一个阶段。在步骤S110中,第一凹槽112被形成在框体1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藉由机器对框体110冲压形成第一凹槽112。步骤S110系使得第一凹槽112在垂直该第一方向A1的一剖面视角中具有矩形轮廓线、V形轮廓线、弧形轮廓线及梯形轮廓线的至少一者。例如,图4A中的第一凹槽112具有弧型轮廓。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0形成彼此相连或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一凹槽112(如图1F及图1G)。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2的轮廓可以根据冲压模具的轮廓决定,从而有其他不同的形状。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0系使得第一凹槽112沿第一方向A1延伸。
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4B。图4B绘示步骤S120的其中一个阶段。在步骤S120中,第一胶体130’沿着第一方向A1被输出在第一凹槽112中,同时固化工艺也被执行,使第一胶体130’被固化为第一固着胶体130。要说明的是,第一胶体130’的质地因为固化工艺而产生转变。例如,在未受到固化工艺前,第一胶体130’呈现液态且具有流动性,而固化工艺过后,第一胶体130’被固化为第一固着胶体130,其质地转为固态。
请继续参照图3及图4B。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0包含:控制喷头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并对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输出第一胶体,同时控制光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并照射位于第一凹槽上的第一胶体(步骤S122)。举例来说,喷头900将由框体110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A1移动,并依序将第一胶体130’输出在第一凹槽112中并填充第一凹槽112。同时,光L紧随在喷头900之后,并照射在第一胶体130’上以将第一胶体130’固化成第一固着胶体130。第一胶体130’填满第一凹槽112可以增加与框体110接触的表面积,有助于提升随后步骤中固定导光板120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胶体130’包含光敏材料,诸如,紫外光固化胶,而光L的波长区段包含紫外光波长。具体来说,当第一胶体130’填充第一凹槽112时仍具有流动性。为了使第一固着胶体130具有预想高度,需尽速执行固化工艺将第一胶体130’固化为第一固着胶体130。另一方面,第一凹槽112也仅能容纳部分的第一胶体130’。因此,在填充完第一凹槽112之后,第一胶体130’便有可能溢流至框体110的其他部位。尽速执行固化工艺也可避免第一胶体130’四处溢流的状况。
请继续参照图3及图4B。在一些实施例中,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M1更包含:对框体输出第二胶体,并同时对第二胶体执行固化工艺,使第二胶体形成第二固着胶体(步骤S140)。步骤S140及步骤S130可以同时被执行。举例来说,在图4B的实施例中,第一胶体130’与第二胶体150’同时沿着第一方向A1被喷头900输出在框体110上,其中第一胶体130’被输出在第一凹槽112中。随后,光L同时照射第一胶体130’及第二胶体150’,使第一胶体130’及第二胶体150’分别形成第一固着胶体130及第二固着胶体15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胶体150’与第一胶体130’的材料类似或相同。
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4C。图4C绘示步骤S130的其中一个阶段。在步骤S130中,导光板120通过第一固着胶体130黏附在框体1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30系使得导光板120的边缘120c平行第一方向A1。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30更包含:将导光板120直接接触第一固着胶体130远离框体110的表面130a。例如,将导光板120中与出光面120a相对的底面120b直接接触第一固着胶体130的表面130a,以黏贴导光板120。在一些实施例中,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M1更包含:通过第二固着胶体黏附反射片在框体上,使得反射片位于框体及导光板之间(步骤S150)。例如,将反射片140的表面140b直接接触第二固着胶体150的表面150a,以将反射片140黏贴在框体110上。
请参照图1A、图1B及图4C,与图1A及图1B所绘示的实施例类似地,在图4C的显示装置100中,在垂直第一方向A1上(例如,第二方向A2),第一固着胶体130的第一表面130a投影至框体110的宽度L1小于第二表面130b投影至框体110的宽度L2。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2投影至框体110并定义第一范围R1。第一固着胶体130投影至框体110并定义第二范围R2。第二范围R2涵盖第一范围R1且大于第一范围R1。
图5A至图5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绘示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M1的其中另几个阶段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至图5C。与前述图4A至图4C类似地,图5A至图5C分别绘示在步骤S110至步骤S150中不同阶段的显示装置200。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图5A及图5B中,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M1更包含:在框体上形成平行第一凹槽延伸的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步骤S160);及沿至少一个第二凹槽输出第二胶体(步骤S170)。请参照图5A。步骤S160与步骤S110可以同时被执行。步骤S160形成的第二凹槽114可以类似或相同于图2A至图2D中的第二凹槽114,且第二凹槽114与第一凹槽112都沿着第一方向A1延伸。请参照图5B。步骤S170与步骤S120可以同时被执行。在步骤S170中,喷头900将由框体110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A1移动,并依序将第二胶体150’输出在第二凹槽114中并填充第二凹槽114。同时,光L紧随在喷头900之后,并照射在第二胶体150’上以将第二胶体150’固化成第二固着胶体150。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及第一固着胶体,显示装置的导光板将能平稳地固定在框体上,同时导光板的光学特性也可被维持。在涂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化工艺将液态的第一胶体转变为固态的第一固着胶体,且同时固定第一固着胶体的形状。此种涂布方式有助于,使第一固着胶体填满第一凹槽增加与框体接触的表面积,提升固定导光板的稳定性。此外,此种涂布方式也能任意调整第一固着胶体的高度,控制导光板的高度。在第二固着胶体的搭配下,导光板、反射片及框体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各别被确定,使显示装置具有最佳显示效果。
前文概述了若干实施例的特征,使得熟习此项技术者可较佳地理解本发明的态样。熟习此项技术者应了解,他们可容易地使用本发明作为设计或修改用于实现相同目的及/或达成本文中所介绍之实施例之相同优势的其他工艺及结构的基础。熟习此项技术者亦应认识到,此些等效构造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及范畴,且他们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及范畴的情况下于本文作出各种改变、代替及替换。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
一导光板,位于该框体上,该导光板的一边缘平行该至少一第一凹槽延伸的一第一方向;及
一第一固着胶体,位于该框体及该导光板之间且填充该至少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固着胶体具有与该导光板接触的一第一表面及与该框体的该至少一第一凹槽接触的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固着胶体的至少一弧面连接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凹槽包含彼此相连或彼此分开的多个第一凹槽对应该第一固着胶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该第一方向的一剖面视角中,该至少一第一凹槽具有一矩形轮廓线、一V形轮廓线、一弧形轮廓线及一梯形轮廓线的至少一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反射片,位于该框体及该导光板之间;及
一第二固着胶体,位于该框体及该反射片之间,且该第二固着胶体及该第一固着胶体彼此分离,其中该反射片通过该第二固着胶体黏附于该框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着胶体及该第二固着胶体分别具有一第一高度及一第二高度,该第一高度大于该第二高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平行该至少一第一凹槽延伸的该第一方向,且该第二固着胶体填充该至少一第二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凹槽包含彼此相连或彼此分开的多个第二凹槽并对应该第二固着胶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凹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凹槽分别具有一第一深度及一第二深度,且该第一深度大于该第二深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凹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凹槽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及一第二宽度,且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为一平面,且该第一表面系接触相对于该导光板的一出光面的一底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凹槽投影至该框体并定义一第一范围,该第一固着胶体投影至该框体并定义一第二范围,该第二范围涵盖该第一范围且大于该第一范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该第一方向上,该第一表面投影至该框体的一宽度小于该第二表面投影至该框体的一宽度。
13.一种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一框体上形成至少一第一凹槽;
沿该至少一第一凹槽输出一第一胶体,并同时对该第一胶体执行一固化工艺,使该第一胶体形成一第一固着胶体;及
通过该第一固着胶体黏附一导光板在该框体上,其中该第一固着胶体具有与该导光板接触的一第一表面及与该框体接触的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固着胶体的至少一弧面连接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在该框体上形成该至少一第一凹槽的步骤系使得该至少一第一凹槽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该通过该第一固着胶体黏附该导光板在该框体上的步骤系使得该导光板的一边缘平行该第一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垂直该第一方向上,该第一表面投影至该框体的一宽度小于该第二表面投影至该框体的一宽度。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凹槽投影至该框体并定义一第一范围,该第一固着胶体投影至该框体并定义一第二范围,该第二范围涵盖该第一范围且大于该第一范围。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输出该第一胶体并同时对该第一胶体执行该固化工艺的步骤包含:
控制一喷头沿着一第一方向移动并对该至少一第一凹槽输出该第一胶体,同时控制一光沿着该第一方向移动并照射位于该至少一第一凹槽上的该第一胶体。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黏附该导光板的步骤包含:
将该导光板直接接触该第一固着胶体远离该框体的一表面。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对该框体输出一第二胶体,并同时对该第二胶体执行一固化工艺,使该第二胶体形成一第二固着胶体;及
通过该第二固着胶体黏附一反射片在该框体上,使得该反射片位于该框体及该导光板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在该框体上形成平行该至少一第一凹槽延伸的一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第二凹槽;及
沿该至少一第二凹槽输出该第二胶体。
CN202310031806.6A 2023-01-10 2023-01-10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60093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1806.6A CN116009309A (zh) 2023-01-10 2023-01-10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112109042A TWI845204B (zh) 2023-01-10 2023-03-10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1806.6A CN116009309A (zh) 2023-01-10 2023-01-10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9309A true CN116009309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0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1806.6A Pending CN116009309A (zh) 2023-01-10 2023-01-10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9309A (zh)
TW (1) TWI84520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0591A (ja) * 2008-09-01 2010-03-18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003195A (ja) * 2011-06-13 2013-01-07 Canon Inc 表示装置
CN202677020U (zh) * 2012-06-29 2013-01-16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206292486U (zh) * 2015-12-29 2017-06-30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065260A (zh) * 2017-03-27 2017-08-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框架结构
CN111954404A (zh) * 2019-05-16 2020-11-17 喜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中间壳体与后盖的接合方法
CN212135111U (zh) * 2020-05-11 2020-12-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2410995U (zh) * 2020-06-17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987403A (zh) * 2021-03-05 2021-06-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397777A (zh) * 2021-12-31 2022-04-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4054U (en) * 2011-11-02 2012-03-11 Helio Optoelectronics Corp Light-emitting diode nail lamp structure with high illumination ultraviolet and light-emitting diode light source module thereof
CN204331228U (zh) * 2014-12-31 2015-05-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279533B (zh) * 2018-02-13 2021-04-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4098025U (zh) * 2021-02-08 2021-08-3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764254A (zh) * 2021-01-22 2021-05-07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0591A (ja) * 2008-09-01 2010-03-18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003195A (ja) * 2011-06-13 2013-01-07 Canon Inc 表示装置
CN202677020U (zh) * 2012-06-29 2013-01-16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206292486U (zh) * 2015-12-29 2017-06-30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065260A (zh) * 2017-03-27 2017-08-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框架结构
CN111954404A (zh) * 2019-05-16 2020-11-17 喜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中间壳体与后盖的接合方法
CN212135111U (zh) * 2020-05-11 2020-12-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2410995U (zh) * 2020-06-17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987403A (zh) * 2021-03-05 2021-06-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397777A (zh) * 2021-12-31 2022-04-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29169A (zh) 2024-07-16
TWI845204B (zh) 202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6577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7266961B2 (ja) 発光装置
JP6537891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05960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070284589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increased light output
JP2008117666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7019024A (ja) Led光源が導光板に挿入された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の光源−導光板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US20130201573A1 (en) Optical element
US10141479B1 (en) Light-emitting package structure provided with predetermined view angle
US11506934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CN216956593U (zh) 发光模块以及面状光源
KR101198762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6936282A (zh) 发光按键结构
KR20120138562A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EP2990843A1 (en) Opto-electric hybrid module
CN116009309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06655A (zh) 一种调光器件及柔性显示器
US20240113255A1 (en) Display backplane and mobile terminal
KR20120049699A (ko) Led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330759B1 (ko) 대면적 평판 조명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4005918B (zh) 显示装置
CN113870709B (zh) 显示装置
JP2013058458A (ja) 接着装置、及び当該接着装置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表示装置
JP2010225562A (ja) 導光体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
KR101211725B1 (ko)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