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4955B - 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4955B
CN116004955B CN202211605882.5A CN202211605882A CN116004955B CN 116004955 B CN116004955 B CN 116004955B CN 202211605882 A CN202211605882 A CN 202211605882A CN 116004955 B CN116004955 B CN 116004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induction coil
heat treatment
induction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58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4955A (zh
Inventor
郝文义
郝文成
周华猛
王建强
野庆红
苏胜楠
辛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anzhao Blue Skyline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anzhao Blue Skyline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anzhao Blue Skyline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anzhao Blue Skyline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058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4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4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4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4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4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Control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工艺,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传动装置、感应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外箱体、充排气装置等等。传动装置中的大型电动推杆进回程可实现两钢坯X轴方向间距的控制,感应加热装置中的小型电动推杆进给运动可调节感应加热线圈与待加热钢板间距,通过控制装置中的上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反馈钢板上下表面不同区域温度,并由中央控制计算机精准调节各区域感应线圈电流频率与加热功率等参数,可实现不同规格钢板热处理温度的精准控制,有利于避免板型边缘温度集中,实现加热均匀化。

Description

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热镀锌钢板的热处理炉多是用燃烧高炉煤气或天然气的方式进行加热,温度控制较困难,并且钢坯近燃烧口的位置温度明显高于平均温度,因此具有较大的温度梯度;使用电磁线圈感应加热钢板的方式更有利于板型温度的精准控制,但是受电磁加热特有的“邻近效应”和“边缘效应”等影响,钢板受热不均匀,边缘温度明显较高;专利号为CN201811598919.X的“一种电磁感应均匀加热平面薄钢板的工艺”专利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但其只针对薄钢板的均匀加热且每次只能加热单个钢板,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工艺,改变了热处理炉燃烧高炉煤气或天然气加热的传统模式,同时也实现了热处理装置的智能化、集中化、小型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其主要包括:传动装置、感应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外箱体、充排气装置等等。其中,传动装置包括:大型电动推杆、联轴器、支撑底座、连接轴、链轮链条、传动辊、驱动电机、导向辊、滚轮等;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多组感应线圈、导磁体、承接板、多个小型电动推杆、配电箱以及支架等;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多组红外温度传感器、中央控制计算机等;充排气装置包括换向阀、水冷箱、外箱体、压力表等;所述大型电动推杆通过螺纹联接固定于所述外箱体内侧壁,并与其下壁有支撑;所述大型电动推杆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支撑底座联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电动推杆之间装有联轴器;所述支撑底座安装有多组滚轮,滚轮可在所述外箱体的导轨中沿X轴方向进给;
所述传动辊阵列于所述支撑底座边侧,传动辊的传动轴轴端装配有所述链轮链条;所述传动辊的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联接;所述导向辊通过螺纹联接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座上,位于所述传动辊一侧、两传动辊的对称中心;
所述感应线圈可分为上部感应线圈组与下部感应线圈组,所述上部感应线圈沿X轴方向密集无间隙阵列,在Y轴方向上阵列于所述每组传动辊正上方;所述下部感应线圈沿X轴方向密集无间隙阵列,在Y轴方向上阵列于所述两个传动辊对称中心处;所述导磁体固定在各感应线圈上;
所述支架由多根直线导杆组成,并固定于外箱体的上壁;所述小型电动推杆通过螺纹联接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联接所述承接板;所述上部感应线圈可分为中心线圈组、两侧线圈组以及其他线圈,其中,所述中心线圈组、两侧线圈组固定于所述承接板上,可随所述小型电动推杆的上下进给实现与待加热钢板的距离调控,而所述其他线圈则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承接板由轻质耐高温材料制成,沿Y轴方向阵列设置,支架通过传动丝杠装配于外箱体上壁,支架可进行一定距离的升降。
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可分为上下两组,上红外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上部感应线圈组正上方;所述下红外温度传感器装配于所述支撑底座上,位于所述下部感应线圈组正下方、两传动辊对称中心。
优选地,为满足热处理不同厚度镀锌钢坯时,电磁感应线圈与钢坯之间保持最佳生产工艺距离。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大型电动推杆之间的联轴器选用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可补偿传动过程中或所述驱动电机运转时震动带来的相对位移;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辊的传动轴之间的联轴器选用齿式联轴器。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设有加强肋,可增加底座的强度与刚度。
优选地,所述链轮链条应选用重载链轮,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双节或三节链轮以保证传动过程中的强度要求和传动平稳性。
优选地,所述导向辊阵列于所述传动辊一侧,其本身无动力,可通过镀锌钢板传动时的边缘摩擦实现转动,所述导向辊设立是为了避免厚钢板在随所述支撑底座移动过程中启动或制动时本身惯性力导致的位移。
优选地,所述上部感应线圈沿X轴方向密集无间隙阵列,感应线圈之间用绝缘隔热的云母片分隔,所述上部感应线圈X轴方向的总长L≥两钢板处于极限进给状态时的边缘间距Qmax
优选地,所述导磁体由多片硅钢片叠压而成,用以提高感应线圈的磁感应强度。
优选地,所述X轴方向直线导杆因待加热钢板长度不同可均匀布置3-4根;所述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阵列于所述X轴方向直线导杆上,其中,每根直线导杆上装配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为8个,每4个为一组,每组用于监测单个钢板不同区域的加热温度。
优选地,所述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是球头联接,具有X/Y方向的旋转自由度,可跟随钢板沿X轴方向进给时匀速转动,时刻监测同一区域温度。
优选地,所述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用于监测钢板随传动辊传动时通过区域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钢板的进给速度为10-20mm/s,在热处理过程中,钢板可随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实现炉内往复传动,进行反复加热。
优选地,为了避免炉内电路的复杂,同时保持热处理炉整体设计的简洁性,因此简化炉内感应加热线圈的配给电源。以一整组感应线圈为例,对于上、下部感应线圈组,均为两侧线圈组使用同一配电箱,其余线圈组使用同一配电箱,使用同一配电箱的线圈组保持相同的电流频率与加热功率。
优选地,为了便于说明,当传动辊未启用时,将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静止钢板的不同区域设置为A、B、C、D;将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静止钢板的不同区域设置为E、F、G、H。
优选地,上部中心感应线圈组加热两钢板边缘,由于电磁加热的邻近效应与边缘效应,钢板边缘D区域温度最高,高于平均工艺温度,因此可调节两钢板X轴方向间距减缓邻近效应,同时可通过小型电动推杆调节感应线圈与钢坯Z轴方向间距。
优选地,钢板边缘A区域由于边缘效应,温度高于平均工艺温度,可通过调整电流频率以及电流功率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
优选地,本发明所设计的热处理炉包括加热工艺及冷却工艺,加热工艺温度为T1=720℃,工艺时间为S1,冷却工艺温度为T2=350℃,工艺时间为S2
优选地,为了便于说明,将电流频率设置为Φ1、Φ2、Φ3,电流加热功率设置为W1、W2、W3,其中,Φ123,W1>W2>W3
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的热处理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入料,封闭炉门炉尾,传动辊未启动;
S2:排气,热处理炉内气压值达到0Pa左右时,开始充入惰性保护气体氮气,使炉内压力值达到10Pa左右时,充压停止;
S3:根据待加热钢坯厚度,支架进行微升降,调整线圈与钢坯间距;
S4:加热阶段
S41:上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1;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2;其余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1;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A、B、C、D四区域温度:TA、TB、TC、TD
S42:下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1;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2;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钢板下部四个区域温度:TE、TF、TG、TH
S43:对于上部线圈组,由于TA、TD>平均工艺温度T1,大型电动推杆回程以延长两钢板边缘间距,小型电动推杆回程增大中部感应线圈与钢板上表面间距;两侧线圈组可调整电流频率以及加热速率,同时可通过小型电动推杆调整线圈与钢板之间距离,当T平均达到工艺温度且ΔTmax<30℃时,调整措施停止;
S44:对于下部线圈组,各线圈组可通过调整电流频率以及加热速率来调节温度,当下部平均温度T′平均达到工艺温度T1且ΔT′max<30℃时,调整措施停止;
S5:传动辊启动,开始加热工艺阶段,此工艺持续时间为S1
S6:冷却阶段
S61:水冷箱通入循环水,热处理炉左侧进气口充入氮气,同时右侧气口抽气,换向阀调整,热处理炉右侧进气口充入氮气,同时左侧气口抽气,实现炉内气体循环;
S62:上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3;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3;其余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3;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A、B、C、D四区域温度:TA、TB、TC、TD
S63:下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3;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3;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钢板下部四个区域温度;
S64:当钢板上部平均温度T平均、下部平均温度T′平均降到镀锌前工艺温度T2时,开始保温阶段,此工艺持续时间为S2
S7:大型电动推杆进程,将支撑底座以及钢板带回初始位置;
S8:关闭感应线圈,停止充排气装置;
S9:炉尾开启,钢板驶入镀锌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使用电磁加热进行热处理的方式,实现对于镀锌钢板的区域化定点加热,加热效率高,能源清洁;
2、通过大型电动推杆带动镀锌钢板沿X轴方向进给,避免了两镀锌钢板边缘因电磁加热邻近效应而引起的热集中;中心线圈组与两侧线圈组可通过电动推杆实现Z轴方向的上下进给,进而调节感应线圈与钢板间距,避免电磁加热过程中边缘效应引起的边缘温度集中;通过设置上、下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各点温度,有利于在线控制各区域感应线圈电流功率与电流频率,进而实现钢板各部分温度的灵活调控;
3、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智能化调控感应线圈与钢板间距、电流功率与频率等参数,有利于适应不同规格钢板的热处理工艺,同时保证了钢板上、下表面温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部分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部分电磁加热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部分电磁加热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部分下部电磁加热线圈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钢板装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充排气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沿X轴方向阵列的上部感应线圈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左侧钢坯温度区域分布图(实线为上部,虚线为下部);
图12是本发明加热及冷却工艺图;
图13是本发明整体工艺流程图;
其中,1、大型电动推杆,2、第一联轴器,3、Y轴方向直线导杆,4、X轴方向直线导杆,5、传动辊,6、导向辊,7、链轮链条,8、支撑底座,9、连接轴,10、下部外箱体,11、进气口,12、驱动电机,13、第二联轴器,14、中部小型电动推杆,15、两侧小型电动推杆,16、上部第一感应线圈,17、承接板,18、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19、滚轮,20、上部第二感应线圈,21、上部第三感应线圈,22、上部第四感应线圈,23、导磁体,24、上部第五感应线圈,25、下部第一感应线圈,26、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27、下部第三感应线圈,28、下部第二感应线圈,29、钢板,30、换向阀,31、水冷箱,32、外箱体,33、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设计的多通道镀锌热处理炉,可适用于厚度≤50mm以下的钢坯镀锌前热处理。在加热厚度≤10mm以下的钢坯时,可只启用上部感应线圈组;当10mm≤加热钢坯的厚度≤50mm时,热处理炉应启用上、下感应加热线圈组;对于本发明加热炉所适用的钢坯规格:单个钢坯的宽度(X轴方向)≤下部感应线圈X轴方向的总长L1;两钢板处于极限进给状态(距离最远)时的边缘间距Qmax≤上部感应线圈X轴方向的总长L。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如图1-图10所示,其主要包括:传动装置、感应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外箱体、充排气装置等等。其中,传动装置包括:大型电动推杆1、第一联轴器2、支撑底座8、连接轴9、链轮链条7、传动辊5、驱动电机12、导向辊6、滚轮19等;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多组感应线圈、导磁体23、承接板17、多个小型电动推杆、配电箱以及支架等;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多组红外温度传感器、中央控制计算机等;充排气装置包括换向阀30、水冷箱31、外箱体32、压力表33等。
所述大型电动推杆1通过螺纹联接固定于所述下部外箱体10内侧壁,并与其下壁有支撑;所述大型电动推杆1通过连接轴9与所述支撑底座8联接,所述连接轴9与所述支撑底座8之间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连接轴9与所述大型电动推杆1之间装有第一联轴器2;所述支撑底座8安装有多组滚轮19,滚轮可在所述下部外箱体10的导轨中沿X轴方向进给。
传动辊5阵列于所述支撑底座8边侧,传动辊5的传动轴轴端装配有所述链轮链条7;所述传动辊5的传动轴通过第二联轴器13与驱动电机12联接;所述导向辊6通过螺纹联接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座8上,位于所述传动辊5一侧、两传动辊5的对称中心。
感应线圈可分为上部感应线圈组与下部感应线圈组,所述上部感应线圈沿X轴方向密集无间隙阵列,在Y轴方向上阵列于所述每组传动辊5正上方;所述下部感应线圈沿X轴方向密集无间隙阵列,在Y轴方向上阵列于所述两个传动辊对称中心处;所述导磁体23固定在各感应线圈上。
所述支架由四根直线导杆组成,包括两根Y轴方向直线导杆3,两根X轴方向直线导杆4,并固定于外箱体32的上壁;所述小型电动推杆14通过螺纹联接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联接所述承接板17;所述上部感应线圈可分为中心线圈组,即上部第三感应线圈21;两侧线圈组,即上部第一感应线圈16、上部第五感应线圈24;以及其他线圈组,即上部第二感应线圈30、上部第四感应线圈22;其中,所述中心线圈组、两侧线圈组固定于所述承接板17上,承接板17由轻质耐高温材料制成,沿Y轴方向阵列设置,可设置多块,如图1-5所示,设置为3块,两侧的承接板上连接的小型电动推杆为两侧小型电动推杆15,中间的承接板上连接的小型电动推杆为中部小型电动推杆14。可随所述小型电动推杆14的上下进给实现与待加热钢板29的距离调控,而所述其他线圈则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可随所述小型电动推杆14的上下进给实现与待加热钢板29的距离调控,而所述其他线圈则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可分为上下两组,上红外温度传感器18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上部感应线圈组正上方;所述下红外温度传感器26装配于所述支撑底座8上,位于所述下部感应线圈组正下方、两传动辊5对称中心;
为满足热处理不同厚度镀锌钢坯时,电磁感应线圈与钢坯29之间保持最佳生产工艺距离,因此装配于外箱体32上壁的支架可进行一定距离升降;
所述连接轴9与所述大型电动推杆1之间的第一联轴器2选用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可补偿传动过程中或所述驱动电机12运转时震动带来的相对位移;所述驱动电机12与所述传动辊5的传动轴之间的第二联轴器13选用齿式联轴器;
支撑底座8设有加强肋,可增加底座的强度与刚度;链轮链条7应选用重载链轮,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双节或三节链轮以保证传动过程中的强度要求和传动平稳性;导向辊6阵列于所述传动辊5一侧,其本身无动力,可通过镀锌钢板传动时的边缘摩擦实现转动,所述导向辊6设立是为了避免厚钢板在随所述支撑底座8移动过程中启动或制动时本身惯性力导致的位移。
上部感应线圈组沿X轴方向密集无间隙阵列,感应线圈之间用绝缘隔热的云母片分隔,所述上部感应线圈X轴方向的总长L≥两钢板处于极限进给状态时的边缘间距Qmax;所述导磁体23由多片硅钢片叠压而成,用以提高感应线圈的磁感应强度。
X轴方向直线导杆4因待加热钢板29长度不同可均匀布置3-4根;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阵列于X轴方向直线导杆4上,其中,每根直线导杆上装配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为8个,每4个为一组,每组用于监测单个钢板29不同区域的加热温度。
支架通过传动丝杠装配于外箱体32上壁,支架可进行一定距离的升降。
所述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是球头联接,具有X/Y方向的旋转自由度,可跟随钢板29沿X轴方向进给时匀速转动,时刻监测同一区域温度;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26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座8上,用于监测钢板29随传动辊5传动时通过区域的温度。
所述下部感应线圈组包括下部第一感应线圈25、下部第二感应线圈28以及下部第三感应线圈27。
所述钢板29的进给速度为10-20mm/s,在热处理过程中,钢板29可随驱动电机12的正反转实现炉内往复传动,进行反复加热。
为了避免炉内电路的复杂,同时保持热处理炉整体设计的简洁性,因此简化炉内感应加热线圈的配给电源。以一整组感应线圈为例,对于上、下部感应线圈组,均为两侧线圈组使用同一配电箱,其余线圈组使用同一配电箱,
为了便于说明,当传动辊未启用时,将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静止钢板的不同区域设置为A、B、C、D;将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静止钢板的不同区域设置为E、F、G、H;如图11所示;
上部中心感应线圈组加热两钢板边缘,由于电磁加热的邻近效应与边缘效应,钢板边缘D区域温度最高,高于平均工艺温度,因此可调节两钢板X轴方向间距减缓邻近效应,同时可通过小型电动推杆调节感应线圈与钢坯Z轴方向间距;
钢板边缘A区域由于边缘效应,温度高于平均工艺温度,可通过调整电流频率以及电流功率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
本发明所设计的热处理炉包括加热工艺及冷却工艺,加热工艺温度为T1=720℃,工艺时间为S1,冷却工艺温度为T2=350℃,工艺时间为S2,如图12所示。
为了便于说明,将电流频率设置为Φ1、Φ2、Φ3,电流加热功率设置为W1、W2、W3,其中,Φ123,W1>W2>W3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的热处理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入料,封闭炉门炉尾,传动辊未启动;
S2:排气,热处理炉内气压值达到0Pa左右时,开始充入惰性保护气体氮气,使炉内压力值达到10Pa左右时,充压停止;
S3:根据待加热钢坯厚度,支架进行微升降,调整线圈与钢坯间距;
S4:加热阶段
S41:上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1;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2;其余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1;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A、B、C、D四区域温度:TA、TB、TC、TD
S42:下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1;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2;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钢板下部四个区域温度:TE、TF、TG、TH
S43:对于上部线圈组,由于TA、TD>平均工艺温度T1,大型电动推杆回程以延长两钢板边缘间距,小型电动推杆回程增大中部感应线圈与钢板上表面间距;两侧线圈组可调整电流频率以及加热速率,同时可通过小型电动推杆调整线圈与钢板之间距离,当T平均达到工艺温度且ΔTmax<30℃时,调整措施停止;
S44:对于下部线圈组,各线圈组可通过调整电流频率以及加热速率来调节温度,当下部平均温度T′平均达到工艺温度T1且ΔT′max<30℃时,调整措施停止;
S5:传动辊启动,开始加热工艺阶段;
S6:冷却阶段
S61:水冷箱通入循环水,热处理炉左侧进气口充入氮气,同时右侧气口抽气,换向阀调整,热处理炉右侧进气口充入氮气,同时左侧气口抽气,实现炉内气体循环;
S62:上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3;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3;其余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3;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A、B、C、D四区域温度:TA、TB、TC、TD
S63:下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3;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3;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钢板下部四个区域温度;
S64:当钢板上部平均温度T平均、下部平均温度T′平均降到镀锌前工艺温度T2时,开始保温阶段;
S7:大型电动推杆进程,将支撑底座以及钢板带回初始位置;
S8:关闭感应线圈,停止充排气装置;
S9:炉尾开启,钢板驶入镀锌池。

Claims (9)

1.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32)以及设置在外箱体(32)内的传动装置、感应加热装置和设置在外箱体(32)外部的充排气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
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箱体(32)内侧壁的多个大型电动推杆(1),大型电动推杆(1)两两相对设置,每对大型电动推杆(1)通过连接轴(9)连接,连接轴(9)上通过螺纹连接支撑底座(8),支撑底座(8)下安装有多组滚轮(19),支撑底座(8)可在外箱体(32)的导轨中沿X轴方向进给;支撑底座(8)上设置若干传动辊(5),传动辊(5)的传动轴轴端装配有链轮链条(7),传动辊(5)的传动轴与驱动电机(12)相连;
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多组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分为上部感应线圈组与下部感应线圈组,上部感应线圈组沿X轴方向密集无间隙阵列,在Y轴方向上阵列于每组传动辊正上方;下部感应线圈组沿X轴方向密集无间隙阵列,在Y轴方向上阵列于每列传动辊(5)相邻两个传动辊中间;各感应线圈上固定有导磁体(23);
所述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四边形的支架,支架包括Y轴方向直线导杆(3)和X轴方向直线导杆(4),支架固定于外箱体(32)的上壁,支架下方固定若干小型电动推杆,小型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承接板(17);承接板(17)沿Y轴方向阵列设置,设置多块,支架通过传动丝杠装配于外箱体(32)上壁,支架可进行一定距离的升降;上部感应线圈组包括为中心线圈组、两侧线圈组和其他线圈组,中心线圈组、两侧线圈组固定于所述承接板(17)下方,其他线圈组固定于支架上;
控制装置包括多组红外温度传感器和中央控制计算机;红外温度传感器分为上下两组,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组(18)固定于支架上,位于上部感应线圈组正上方;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26)装配于支撑底座(8)上,位于所述下部感应线圈组正下方、每列传动辊(5)的相邻两个传动辊中间;中央控制计算机对感应加热装置、传动装置以及充排气装置进行控制;
充排气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外箱体(32)外部两侧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上设置有水冷箱(31),外箱体(32)上设置有压力表(33),两侧的通气管道上设置有换向阀(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5)呈两排对称设置,两排传动辊(5)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导向辊(6),位于两根传动辊(5)中间,导向辊(6)无动力,可通过镀锌钢板传动时的边缘摩擦实现转动,连接轴(9)与大型电动推杆(1)之间的设置有第一联轴器(2),第一联轴器(2)选用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驱动电机(12)与传动辊(5)的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联轴器(13),第二联轴器(13)选用齿式联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17)轻质耐高温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感应线圈组沿X轴方向密集无间隙阵列,感应线圈之间用绝缘隔热的云母片分隔,所述上部感应线圈X轴方向的总长L≥两钢板处于极限进给状态时的边缘间距Qma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方向直线导杆(4)因待加热钢板长度不同均匀布置3-4根;所述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阵列于所述X轴方向直线导杆上,其中,每根直线导杆上装配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为8个,每4个为一组,每组用于监测单个钢板不同区域的加热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中心线圈组包括上部第三感应线圈(21),两侧线圈组包括上部第一感应线圈(16)和上部第五感应线圈(24),其他线圈组包括上部第二感应线圈(20)和上部第四感应线圈(22),下部感应线圈组包括下部第一感应线圈(25)、下部第二感应线圈(28)以及下部第三感应线圈(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是球头联接,具有X/Y方向的旋转自由度,可跟随钢板沿X轴方向进给时匀速转动,时刻监测同一区域温度;所述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用于监测钢板随传动辊传动时通过区域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钢板的进给速度为10-20mm/s,在热处理过程中,钢板可随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实现炉内往复传动,进行反复加热。
9.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包括以下步骤:
为了便于说明,将电流频率设置为Φ1、Φ2、Φ3,电流加热功率设置为W1、W2、W3,其中,Φ123,W1>W2>W3;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入料,封闭炉门炉尾,传动辊(5)未启动;
S2:排气,热处理炉内气压值达到0Pa左右时,开始充入惰性保护气体氮气,使炉内压力值达到10Pa左右时,充压停止;
S3:根据待加热钢坯厚度,支架进行微升降,调整线圈与钢坯间距;
S4:加热阶段
S41:上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1;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2;其余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1;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A、B、C、D四区域温度:TA、TB、TC、TD
S42:下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1;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2;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钢板(29)下部四个区域温度:TE、TF、TG、TH
S43:对于上部感应线圈组,由于TA、TD>平均工艺温度T1,大型电动推杆(1)回程以延长两钢板边缘间距,小型电动推杆(14)回程增大中部感应线圈与钢板上表面间距;两侧线圈组可调整电流频率以及加热速率,同时可通过小型电动推杆调整线圈与钢板之间距离,当T平均达到工艺温度且ΔTmax<30℃时,调整措施停止;
S44:对于下部线圈组,各线圈组可通过调整电流频率以及加热速率来调节温度,当下部平均温度T'平均达到工艺温度T1且ΔT'max<30℃时,调整措施停止;
S5:传动辊(5)启动,开始加热工艺阶段,此工艺持续时间为S1
S6:冷却阶段
S61:水冷箱(31)通入循环水,热处理炉左侧进气口(11)充入氮气,同时右侧气口抽气,换向阀(30)调整,热处理炉右侧进气口充入氮气,同时左侧气口抽气,实现炉内气体循环;
S62:上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3;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3;其余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3;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A、B、C、D四区域温度:TA、TB、TC、TD
S63:下部感应线圈组:中部线圈—电流频率:Φ3、加热功率:W3;两侧线圈—电流频率:Φ2、加热功率:W3;下部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钢板下部四个区域温度;
S64:当钢板上部平均温度T平均、下部平均温度T'平均降到镀锌前工艺温度T2时,开始保温阶段,此工艺持续时间为S2
S7:大型电动推杆(1)进程,将支撑底座(8)以及钢板(29)带回初始位置;
S8:关闭感应线圈,停止充排气装置;
S9:炉尾开启,钢板(29)驶入镀锌池。
CN202211605882.5A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方法 Active CN116004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5882.5A CN116004955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5882.5A CN116004955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4955A CN116004955A (zh) 2023-04-25
CN116004955B true CN116004955B (zh) 2023-09-12

Family

ID=8603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5882.5A Active CN116004955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4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8221B (zh) * 2022-07-22 2024-02-02 燕山大学 用于复合板带夹层自动喷涂和热轧的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6970881B (zh) * 2023-09-22 2023-12-19 连云港天舒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色金属加工用热处理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0167A (zh) * 2018-07-13 2018-12-07 燕山大学 一种管材滚切刀具感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CN109971928A (zh) * 2019-04-16 2019-07-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板坯感应加热装置
JP2020020038A (ja) * 2018-07-24 2020-02-06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金属の熱処理方法及びその熱処理装置
CN214529149U (zh) * 2021-04-21 2021-10-29 温州市祥铭钢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容器防侧倾机构的热处理电炉
CN114026257A (zh) * 2019-02-21 2022-02-08 达涅利自动化有限公司 用于干燥处理感应器的设备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0167A (zh) * 2018-07-13 2018-12-07 燕山大学 一种管材滚切刀具感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JP2020020038A (ja) * 2018-07-24 2020-02-06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金属の熱処理方法及びその熱処理装置
CN114026257A (zh) * 2019-02-21 2022-02-08 达涅利自动化有限公司 用于干燥处理感应器的设备及方法
CN109971928A (zh) * 2019-04-16 2019-07-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板坯感应加热装置
CN214529149U (zh) * 2021-04-21 2021-10-29 温州市祥铭钢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容器防侧倾机构的热处理电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4955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04955B (zh) 一种多通道镀锌板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方法
KR102315688B1 (ko) 컴팩트한 연속식 어닐링 용액 열처리
CN109825694B (zh) 用于圆柱斜齿轮的逐层式加热装置
JP6142409B2 (ja) 通電加熱方法
CN111334657B (zh) 一种连续性钢材热处理设备
CN102363835B (zh) 一种钢管的中频感应热处理装置及其热处理方法
CN205295391U (zh) 一种惰性气体保护退火炉
CN202090027U (zh) 中厚板横向感应加热装置
CN106191393A (zh) 一种新型三段式无氧化连续退火装置
EP1029625A2 (en) Muffle convection brazing and annea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01809399U (zh) 一种节能型多层换热式连续退火炉
CN112588974B (zh) 一种铝合金加热设备及操作方法
CN210945352U (zh) 一种便于调节加热辊间距的节能型玻璃钢化炉
CN211531362U (zh) 一种横纵磁交替的感应加热系统
CN114420791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无间歇稳态焊接方法及装置
CN113337696A (zh) 一种不锈钢焊管热处理设备
CN100436635C (zh) 吹胀式铝板的连续退火方法
US4403954A (en) Apparatus for heat-treating pipes
CN109688651A (zh) 一种不规则合金坯料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
CN219730996U (zh) 一种温度调节方便的零部件热处理炉
CN217377957U (zh) 一种杠铃杆淬火设备
CN220468255U (zh) 一种均匀退火的高安全型晶片退火设备
CN22095953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空气加热炉
CN204644400U (zh) 一种新型三段式无氧化连续退火装置
CN219430078U (zh) 一种复合轧辊表面热处理温度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