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1787A - 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1787A
CN116001787A CN202310162220.3A CN202310162220A CN116001787A CN 116001787 A CN116001787 A CN 116001787A CN 202310162220 A CN202310162220 A CN 202310162220A CN 116001787 A CN116001787 A CN 116001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lowing
vehicle
distance
time interva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622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秋
于宏波
刘鑫
尹福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622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1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1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1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判断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在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标定参数由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本发明可以避免车辆在雨雪或光线不足等驾驶场景下,整车制动力不足或驾驶感知延迟等原因导致车辆制动不及时,进而发生危险的情况,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提高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车辆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汽车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
随着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行车安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是实现安全驾驶的一种方式。例如,高速行驶时,车间距(跟车距离)在100米以上,快速行驶时,车间距在数值上等于车速,中速行驶时,车间距不小于50m等等。通常车速越快,车间距越大。
为了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可以采用驾驶辅助技术。驾驶辅助技术是辅助驾驶员驾驶的安全技术,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在主流的驾驶辅助系统中,智能驾驶系统跟随前车的跟车距离一般由驾驶员主动设定,在整个跟车过程中系统无法根据道路环境调整跟车距离。市面上正在开发或者已经开发的跟车时距控制驾驶辅助功能,无论环境因素的情况如何,跟车时距均为相同的参数,不能根据环境因素的实际情况自主调整跟车时距。假如跟车时距和制动请求减速度策略都相同,则在雨天路面湿滑时由于地面摩擦系数降低,制动距离加长,若遇前车紧急制动,自车会剎不停,进而产生交通危险。
可见,现有车辆跟车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无法适应更多的环境情况,行驶安全性还存在一些不足,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避免车辆在雨雪或光线不足等驾驶场景下,整车制动力不足或驾驶感知延迟等原因导致车辆制动不及时,进而发生危险的情况,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提高行车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包括: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判断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所述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在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所述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所述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
可选地,所述环境光因素的状态包括环境光线值大小,所述雨雪因素的状态包括雨雪量大小。
可选地,采用光敏传感器检测所述环境光线值大小,采用发光二极管检测所述雨雪量大小。
可选地,还包括:检测所述光敏传感器和/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故障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定参数大于1。
可选地,所述标定参数大于1包括:当所述环境光线值大于等于1万lx小于10万lx和/或所述雨雪量大于等于10%小于20%时,所述标定参数为1.2;当所述环境光线值大于等于0.1万lx小于1万lx和/或所述雨雪量大于等于20%小于60%时,所述标定参数为1.3;当所述环境光线值小于0.1万lx和/或所述雨雪量大于等于60%时,所述标定参数为1.5。
可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修正跟车时距获取所述车辆的修正跟车距离,所述修正跟车距离=车辆系统参数*(最大跟车距离-最小跟车距离)+标定参数*最小跟车距离;其中所述车辆系统参数为所述车辆预置的跟车参数,所述标定参数为车辆考虑所述环境因素时的跟车参数,所述最大跟车距离和最小跟车距离为在某一行驶速度下能够保持车辆跟车安全的跟车距离最大值和最小值。
可选地,在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选择跟车时距,其中所述选择跟车时距为外部输入的跟车时距;在没有所述选择跟车时距的情况下,采用所述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
可选地,将状态信息显示在车辆仪表或平视显示器上,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修正跟车距离、环境光线值、雨雪量和/或所述标定参数。
可选地,还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信息,所述启动信息用于启动所述跟车时距调整方法。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跟车时距调整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所述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修正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所述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所述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
可选地,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将状态信息显示在车辆仪表或平视显示器上,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修正跟车距离、环境光线值、雨雪量和/或所述标定参数。
可选地,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信息,所述启动信息用于启动所述跟车时距调整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再判断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最后在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从而可以避免车辆在雨雪或光线不足等驾驶场景下,整车制动力不足或驾驶感知延迟等原因导致车辆制动不及时,进而发生危险的情况,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提高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申请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跟车时距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跟车时距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跟车时距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跟车时距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跟车时距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跟车时距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下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或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跟车时距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参考图1,所示方法100包括:
S110、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
车辆的跟车时距或距离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多数的智能汽车辅助控制方式中,要么没有开启或设置跟车时距或距离,要么是固定的跟车模式,即跟车时距或距离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相同的,显然,这种跟车方式并不能满足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要求。在本实施例中,车辆的跟车状态需要随着环境不同而能够适应性地调整或改变,为实现此目的,首要条件是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即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的不同情况决定车辆的跟车状态。在众多环境因素中,环境光因素与雨雪因素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因素。显然,雨雪因素可以不局限于雨或雪,可以作广义理解,即理解为其他类似于雨或雪的物质,能够产生与雨或雪对车辆同样的影响,如道路湿滑影响、视线影响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准确地表征环境光因素与雨雪因素的状态,可以采用环境光线值大小表示环境光因素的状态,例如,当环境光线值较大,则表示当前视线较好,跟车时距或距离可以更小,反之,当环境光线值较小,则表示当前视线较差,因此跟车时距或距离可以更大。可以采用雨雪量大小来表示雨雪因素的状态,例如,雨雪量较大,表明当前行车视线较差、路面更湿滑,跟车时距或距离可以更大,反之,当雨雪量较小,表明当前行车视线较好、路面不会太湿滑,因此跟车时距或距离可以更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光敏传感器(如光敏二极管)检测当前的环境光线值,采用发光二极管检测当前的雨雪量大小。示例性的,对环境光线值,光敏二极管可以检测自然光中红外光的强度,根据检测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判断环境光的强弱,即得到环境光线值。对雨雪量,当没有雨雪时,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去的光线全部折射出去;当有雨雪时,光线经过雨滴或雪花后改变折射角,大部分光线反射回来,进而可以根据反射回来光线占全部光线的百分比,计算出雨雪量大小。可见,本实施例中雨雪量大小可以采用相对值表示,如雨雪量70%,表示反射回来光线占全部光线的百分比为70%,雨雪量100%,则表示反射回来光线占全部光线的百分比为100%。更优地,还包检测光敏传感器和/或发光二极管的故障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检测环境因素状态的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利于保持本实施例跟车时距调整方式能够更稳定可靠的执行。示例性的,车辆可以通过安装在前风挡玻璃处的传感器,如光敏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分别检测当前的环境光线值大小及雨雪量大小,而后控制器通过LIN总线或者CAN总线实时将检测数据及传感器故障状态等信息传输给智能驾驶控制单元。
S120、判断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所述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是影响跟车时距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何种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的情况下或者说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的状态处于怎样的情况,其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进而需要对车辆的跟车时距或距离进行调整或修正,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跟车时距或距离是否需要调整或修正,则需要判断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的状态是否满足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当符合调整条件时,才进行跟车时距或距离的调整。例如,当环境光线值大于等于1万lx小于10万lx(勒克斯)时,具体参数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做标定,则需要调整车辆跟车状态,车辆可以执行跟车时距为T,自车跟车的距离L1=V*T,V为当前车速,车辆执行的加/减速度为a1=L1/ΔV2,ΔV2为速度变化。又如,当没有下雨时,车辆执行的跟车时距为T,当雨量为小雨时,车辆执行的跟车时距为T*1.2,当雨量为中雨时,车辆执行的跟车时距为T*1.3,当雨量为大雨时,车辆执行的跟车时距为T*1.5等等。可见,车辆的跟车时距或距离进行调整需要检测到的环境因素符合设定或标定的调整条件。
S130、在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所述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所述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驾驶辅助系统可设置为是否根据环境光和/或雨雪量调整跟车状态,若需要根据环境光和/或雨雪量调整跟车状态,则驾驶辅助系统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检测信息,在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调整条件的情况下,智能调整与前车的跟车状态,包括跟车时距或距离。具体来说,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标定参数大于1。即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大多数情况是考虑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增大跟车时距或距离,从而在驾驶视线不好或路面湿滑等导致制动距离变长的时候,可以避免与前车发生碰撞。显然可以理解的是,标定参数等于1时,实际上表示当前的跟车时距或距离不需要进行修正,按系统原设定执行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标定参数可以根据实验确定,也可以结合驾驶的自身驾驶水平、习惯及喜好适应调整不同环境光、不同雨雪量情况下的跟车时距或距离。示例性的,当环境光线值大于等于1万lx小于10万lx和/或雨雪量大于等于10%小于20%时,标定参数为1.2;当环境光线值大于等于0.1万lx小于1万lx和/或雨雪量大于等于20%小于60%时,标定参数为1.3;当环境光线值小于0.1万lx和/或雨雪量大于等于60%时,标定参数为1.5。
例如,ADC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满足5个等级时距调节,可以再结合本实施例提供的标定参数,各时距及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5个等级时距调节及标定参数
Figure BDA0004095615750000081
通过修正的汽车行驶参数(结合系统参数和标定参数),得到跟车时距或距离,智能汽车再控制车辆行驶在新的跟车时距或距离之下,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具体来说,为了保证拉长时距,智能驾驶控制器需要控制降低自车速度,可以使用反馈和前馈控制算法用于汽车纵向速度控制,目标速度是前馈控制器的输入,速度差是反馈控制器的输入。首先两个控制器均产生两个车辆控制信号,即电机扭矩和制动命令,其次根据车辆速度和车轮角速度之间的运动关系计算车轮角速度,再通过建模模块中定义的运动关系来计算与所需车轮角速度相对应的电机扭矩,使用车辆的当前状态来计算负载扭矩,最后将负载扭矩与电机当前扭矩结合起来,求出所需电机扭矩,达到目标车速和加长的时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修正跟车时距获取车辆的修正跟车距离,修正跟车距离=车辆系统参数*(最大跟车距离-最小跟车距离)+标定参数*最小跟车距离。其中车辆系统参数为车辆预置的跟车参数,标定参数为车辆考虑环境因素时的跟车参数,最大跟车距离和最小跟车距离为在某一行驶速度下能够保持车辆跟车安全的跟车距离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跟车距离Ymax和最小跟车距离Ymin一般可通过查表得知,如下表2所示,表2是不同速度下的最大和最小跟车距离,表中X表示速度。
表2不同速度下的最大和最小跟车距离
Figure BDA0004095615750000091
能够理解的时,表2示出的一种不同速度下的最大和最小跟车距离,对于表中未列明的其他速度,可以做线性插值计算而得。例如,若速度为10m/s,则此速度处于速度2.78m/s与速度11.11m/s之间,则通过线性插值可计算得到此速度下的最大跟车距离Ymax和最小跟车距离Y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车辆的跟车状态之前,判断是否接收到选择跟车时距,其中选择跟车时距为外部输入的跟车时距,在没有选择跟车时距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车辆的跟车状态。即在本实施例中,若已经采用了驾驶员或其他操作者设定或输入的跟车时距,则以输入的跟车时距为准,不再执行本实施例的时距调整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将状态信息显示在车辆仪表或平视显示器(Head UpDisplay,HUD)上,其中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修正跟车时距、修正跟车距离、环境光线值、雨雪量和/或标定参数。比如正常光线且没下雨时跟车时距为T,那么在环境光较暗或下大雨时,跟车的时距为T*1.2(标定参数1.2可视实际情况而定),同时将该状态信息显示在仪表或HUD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信息,启动信息用于启动跟车时距调整方法。例如,采用人机交互方式,驾驶员在人机交互界面上选择是否根据环境光及雨雪量调整跟车时距,若选择否,则不执行本实施例后续调整过程,若选择是,则执行本实施调整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首先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再判断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最后在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从而可以避免车辆在雨雪或光线不足等驾驶场景下,整车制动力不足或驾驶感知延迟等原因导致车辆制动不及时,进而发生危险的情况,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提高行车安全。
实施例二
参考图4~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跟车时距调整装置400的结构主要包括:
检测模块401,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境光因素的状态包括环境光线值大小,雨雪因素的状态包括雨雪量大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光敏传感器检测环境光线值大小,采用发光二极管检测雨雪量大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光敏传感器和/或发光二极管的故障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402,用于判断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所述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
修正模块403,用于在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所述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所述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标定参数大于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环境光线值大于等于1万lx小于10万lx和/或雨雪量大于等于10%小于20%时,标定参数为1.2;当环境光线值大于等于0.1万lx小于1万lx和/或雨雪量大于等于20%小于60%时,标定参数为1.3;当环境光线值小于0.1万lx和/或雨雪量大于等于60%时,标定参数为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修正跟车时距获取车辆的修正跟车距离,修正跟车距离=车辆系统参数*(最大跟车距离-最小跟车距离)+标定参数*最小跟车距离;其中车辆系统参数为车辆预置的跟车参数,标定参数为车辆考虑环境因素时的跟车参数,最大跟车距离和最小跟车距离为在某一行驶速度下能够保持车辆跟车安全的跟车距离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车辆的跟车状态之前,判断是否接收到选择跟车时距,其中选择跟车时距为外部输入的跟车时距,在没有选择跟车时距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车辆的跟车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置400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501,显示模块501用于将状态信息显示在车辆仪表或平视显示器上,其中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修正跟车时距、修正跟车距离、环境光线值、雨雪量和/或标定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置400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模块601,第二判断模块601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信息,启动信息用于启动跟车时距调整方法。
本实施例中各模块执行的其他操作的细节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展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跟车时距调整装置,首先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再判断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最后在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从而可以避免车辆在雨雪或光线不足等驾驶场景下,整车制动力不足或驾驶感知延迟等原因导致车辆制动不及时,进而发生危险的情况,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提高行车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跟车时距调整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跟车时距调整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或指令;以及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示意图。电子设备700可包括内部通信总线701、处理器(Processor)702、只读存储器(ROM)703、随机存取存储器(RAM)704、以及通信端口705。当应用在个人计算机上时,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硬盘706。内部通信总线701可以实现电子设备700组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处理器702可以进行判断和发出提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7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通信端口705可以实现电子设备700与外部的数据通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700可以通过通信端口705从网络发送和接收信息及数据。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不同形式的程序储存单元以及数据储存单元,例如硬盘706,只读存储器(ROM)703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704,能够存储计算机处理和/或通信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以及处理器702所执行的可能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2处理的结果通过通信端口705传给用户设备,在用户界面上显示。
上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可以实施为计算机程序,保存在硬盘706中,并可记载到处理器702中执行,以实施本申请中的任一种跟车时距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能包含一个内含有计算机程序编码的传播数据信号,例如在基带上或作为载波的一部分。该传播信号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电磁形式、光形式等等、或合适的组合形式。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介质可以通过连接至一个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以实现通讯、传播或传输供使用的程序。位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编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介质进行传播,包括无线电、电缆、光纤电缆、射频信号、或类似介质、或任何上述介质的组合。
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发明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一些方面可以完全由硬件执行、可以完全由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执行、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组合执行。以上硬件或软件均可被称为“数据块”、“模块”、“引擎”、“单元”、“组件”或“系统”。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A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者其组合。此外,本申请的各方面可能表现为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编码。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键驱动器……)。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虽然本申请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在没有脱离本申请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
判断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所述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
在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所述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所述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因素的状态包括环境光线值大小,所述雨雪因素的状态包括雨雪量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光敏传感器检测所述环境光线值大小,采用发光二极管检测所述雨雪量大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光敏传感器和/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故障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参数大于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参数大于1包括:
当所述环境光线值大于等于1万lx小于10万lx和/或所述雨雪量大于等于10%小于20%时,所述标定参数为1.2;
当所述环境光线值大于等于0.1万lx小于1万lx和/或所述雨雪量大于等于20%小于60%时,所述标定参数为1.3;
当所述环境光线值小于0.1万lx和/或所述雨雪量大于等于60%时,所述标定参数为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修正跟车时距获取所述车辆的修正跟车距离,所述修正跟车距离=车辆系统参数*(最大跟车距离-最小跟车距离)+标定参数*最小跟车距离;
其中所述车辆系统参数为所述车辆预置的跟车参数,所述标定参数为车辆考虑所述环境因素时的跟车参数,所述最大跟车距离和最小跟车距离为在某一行驶速度下能够保持车辆跟车安全的跟车距离最大值和最小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选择跟车时距,其中所述选择跟车时距为外部输入的跟车时距;在没有所述选择跟车时距的情况下,采用所述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状态信息显示在车辆仪表或平视显示器上,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修正跟车距离、环境光线值、雨雪量和/或所述标定参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信息,所述启动信息用于启动所述跟车时距调整方法。
11.一种跟车时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的环境因素的状态,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因素和/或雨雪因素;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是否符合所述车辆跟车时距的调整条件;
修正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符合所述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修正跟车时距调整所述车辆的跟车状态,其中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为系统跟车时距与标定参数的乘积,所述标定参数由所述环境因素的状态决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将状态信息显示在车辆仪表或平视显示器上,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所述修正跟车时距、修正跟车距离、环境光线值、雨雪量和/或所述标定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信息,所述启动信息用于启动所述跟车时距调整方法。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的步骤。
15.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跟车时距调整方法的步骤。
CN202310162220.3A 2023-02-21 2023-02-21 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001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2220.3A CN116001787A (zh) 2023-02-21 2023-02-21 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2220.3A CN116001787A (zh) 2023-02-21 2023-02-21 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1787A true CN116001787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7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62220.3A Pending CN116001787A (zh) 2023-02-21 2023-02-21 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178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8388B1 (ko) * 2013-05-13 2014-08-07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긴급 제동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07810A (zh) * 2018-04-13 2018-08-1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跟车状态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07894A (zh) * 2020-09-25 2022-04-29 阿波罗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75597A (zh) * 2022-02-28 2022-05-1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跟车距离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4572249A (zh) * 2022-03-18 2022-06-03 北京宏景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雨雪天气下自动驾驶目标性能动态调节的方法
US20220187448A1 (en) * 2020-12-16 2022-06-16 Waymo Llc Adjusting Lidar Parameter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N114872700A (zh) * 2021-01-21 2022-08-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巡航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4954454A (zh) * 2022-05-19 2022-08-30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低速跟车巡航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416655A (zh) * 2022-08-22 2022-12-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跟车距离的规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8388B1 (ko) * 2013-05-13 2014-08-07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긴급 제동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07810A (zh) * 2018-04-13 2018-08-1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跟车状态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07894A (zh) * 2020-09-25 2022-04-29 阿波罗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87448A1 (en) * 2020-12-16 2022-06-16 Waymo Llc Adjusting Lidar Parameter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N114872700A (zh) * 2021-01-21 2022-08-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巡航跟车距离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4475597A (zh) * 2022-02-28 2022-05-1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跟车距离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4572249A (zh) * 2022-03-18 2022-06-03 北京宏景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雨雪天气下自动驾驶目标性能动态调节的方法
CN114954454A (zh) * 2022-05-19 2022-08-30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低速跟车巡航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416655A (zh) * 2022-08-22 2022-12-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跟车距离的规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1087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speed behaviour of a leading vehicle
WO2018163288A1 (ja) 走行支援方法及び運転制御装置
US966983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system
US10017181B2 (en) Driving assist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ssist according to driver characteristics
CN111572555B (zh) 一种自学习辅助驾驶方法
US201202034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CN113401105B (zh) 一种爬行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US10875508B2 (en) Vehicle traveling assistance method and vehicle traveling assistance device
CN114274783A (zh) 单踏板驾驶
WO2007107363A1 (en) Driving style sensitive vehicle sub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RU2012147451A (ru) Модуль и способ, относящиеся к выбору режима при определении значений контрольной точки скорости автомобиля
US20200164888A1 (en) Driving Assistance Method and Driving Assistance Device
GB2488398A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KR101484218B1 (ko) 차량 변속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0293971B (zh) 坡道缓降控制方法、坡道缓降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10745130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
CN116001787A (zh) 跟车时距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79278B (zh) 一种基于雨量大小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方法
US10246003B2 (en) Determination and setting of optimal intensity
CN111016910A (zh) 用于影响车辆的行驶动态的方法和行驶动态调节器
CN113580947B (zh) 车辆能量回收方法及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EP130235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cruising speed of a vehicle
CN114572249A (zh) 一种雨雪天气下自动驾驶目标性能动态调节的方法
KR101143562B1 (ko) 주행 환경 적응형 차간거리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788189B1 (ko) 구배 변화에 따른 토크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