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1393B - 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1393B
CN116001393B CN202310293307.4A CN202310293307A CN116001393B CN 116001393 B CN116001393 B CN 116001393B CN 202310293307 A CN202310293307 A CN 202310293307A CN 116001393 B CN116001393 B CN 116001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plate
fabric
driving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933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1393A (zh
Inventor
庄勤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Jinnanhui Texti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Jinnanhui Text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Jinnanhui Texti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Jinnanhui Text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933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1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1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1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1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1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Loom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柔弹性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之间设置有改性纤维层;其中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均采用涤纶纤维为原料且为三维多向编织结构,改性纤维层由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后编织而成;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与改性纤维层编织复合形成面料体;面料体通过定型装置定型进行防皱处理,得到超柔弹性面料。本发明通过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配合改性纤维层,制备的面料本体再经过定型装置处理,得到的面料具有优异的弹性、柔性。

Description

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针织物与梭织物区别是:针织物与梭织物由于在编织上方法各异,在加工工艺上,布面结构上,织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针织物与梭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现有的面料采用的工艺简单,多为单一面料层,弹性和柔性差。此外面料加工的过程中,面料定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这样可以防止面料在后续加工中起皱缩水,然而面料在定型的过程中,面料上存在不易铺平的褶皱,使得面料在收卷时容易出现死褶,从而影响到后期成衣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所述超柔弹性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之间设置有改性纤维层;其中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均采用涤纶纤维为原料,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均为三维多向编织结构;改性纤维层由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后编织而成;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与改性纤维层编织复合形成面料体;面料体通过定型装置定型进行防皱处理,得到超柔弹性面料。
优选的,所述改性纤维层的具体编织方法为:将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以20捻/6cm的捻度与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将纤维弹性纱按照经线密度150根/5cm,纬线密度170根/5cm间隔纺织,制得改性纤维层;所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先置于3-5倍的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3-5%的烷基磺酸钠,搅拌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置于3-5倍的质量分数10%的壳聚糖水溶液中,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5-10%的钛酸酯偶联剂、石墨烯纤维总量1-5%的硫酸镧,搅拌充分,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
优选的,所述定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支腿,底板的底面上设有动力板,动力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所述动力板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连接器,连接器上的方块与驱动转轴一端上的方槽连接设置,驱动转轴与底板上设有的第一轴承连接设置,驱动转轴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啮合连接联动锥齿轮,两个所述联动锥齿轮上固定安装有联动转轴,联动转轴穿过联动基座上的第二轴承与驱联单元连接设置,联动基座设置于底板上的圆槽内;所述驱联单元包括设置于联动转轴上的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上安装有配动螺纹轴,配动螺纹轴的两端与主动基座上的第三轴承连接设置,主动基座设置于底板上的横槽内;所述配动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驱动移动块,驱动移动块的两侧上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与横槽上设有的导向槽连接设置,导向槽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两端贯穿导向块;所述驱动移动块远离底板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限动块,限动块与平板上设有的通槽限位连接,两个所述限动块的顶面共同连接垫板,限动块和垫板上安装有第四轴承,第四轴承上安装有衔接转轴,衔接转轴的一端与滑扣件连接设置,另一端与限动块的内底面连接设置,所述衔接转轴上安装有衔动锥齿轮,衔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上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穿过设置于限动块侧壁上的第五轴承,第一转轴与锁动传力机构连接设置,第二转轴与限动块侧面上设有的第六轴承连接设置,第二转轴上安装有衔动斜齿轮,衔动斜齿轮与紧传机构连接设置;所述限动块的侧面上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上套设有定位弹簧,定位弹簧的一端与限动块的侧面连接,另一端与通槽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平板与底板之间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平板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支座,支座上固定安装有联动电机,联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混卷组件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混卷组件包括设置于联动电机输出端上的卷动转轴,卷动转轴穿过两个第一基座与第一齿轮连接设置,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安装有全动转轴,全动转轴靠近联动电机的一端穿过第一基座与主动滑轮连接设置,全动转轴和卷动转轴上安装有传动辊轴;所述主动滑轮通过传送皮带与从动滑轮连接设置,从动滑轮上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二基座连接,第三转轴上安装有卷筒。
优选的,所述第二基座的顶面上安装有联动竖块,联动竖块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上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共同连接护板;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安装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两端贯穿限位块,限位柱上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槽的侧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限位块的侧面连接设置,限位块的顶面上安装有动触片,动触片与限位槽侧面上的静触片配合设置,动触片与静触片的接触用于控制伸缩电机的驱动状态,伸缩电机的顶面与延长板的底面连接,延长板与联动竖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共同连接切刀。
优选的,所述紧传机构包括与衔动斜齿轮啮合的配合斜齿轮,配合斜齿轮上安装有配合螺纹轴,配合螺纹轴远离底板的一端与第七轴承连接设置,第七轴承与垫板的底面连接设置,配合螺纹轴上安装有驱动块,驱动块的两侧安装有提板,两个所述提板共同连接紧实辊轴。
优选的,所述驱动块另外两侧安装有伸展板,伸展板上安装有制动方柱,制动方柱的一端与垫板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板连接,制动方柱上套设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一端与伸展板连接,另一端与垫板的底面连接;所述提板的侧面安装有延长转轴,延长转轴与复动抚平单元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扣件包括设置于衔接转轴远离底板一端上的扣定转盘,扣定转盘的顶面上安装有把手,扣定转盘上设有插槽,插槽与插杆连接设置,插杆的一端与垫板连接,另一端与拉动板的底面连接设置,拉动板上安装有限制杆,限制杆的一端与垫板的顶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第二限板的底面连接设置,限制杆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的一端与垫板连接,另一端与拉动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动抚平单元包括设置于延长转轴上的第一滑轮,第一滑轮通过驱动皮带与第二滑轮连接设置,第二滑轮上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一端与第三基座的侧面连接设置,第三基座与垫板的底面连接设置,第四转轴的另一端与复动转板连接,复动转板的侧面上安装有长杆,长杆与矩形方板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锁动传力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上的蜗轮,蜗轮啮合连接三个蜗杆,蜗杆的端点上安装有横向基座,横向基座上安装有斜向基座,斜向基座与限动块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蜗杆上设有螺纹区,螺纹区上螺纹连接锁动板,锁动板上安装有定向方柱,定向方柱的侧面与横向基座的侧面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向方柱上套设有定向弹簧,定向弹簧的一端与锁动板的侧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横向基座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锁动板的侧面上安装有锁齿,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六轴承的一端与控制齿轮连接设置,三个所述锁齿与控制齿轮配合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矩形方板的侧面上安装有移动齿条,移动齿条与多层板连接设置,多层板与第三基座的侧面连接,移动齿条啮合连接移动齿轮,移动齿轮上安装有移动转轴,移动转轴穿过多层板与移动锥齿轮连接,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稳定锥齿轮,稳定锥齿轮上安装有双端螺纹轴,双端螺纹轴的两端贯穿T板,T板与多层板连接设置,双端螺纹轴上安装有矩板,矩板上安装有矩杆,矩杆的侧面与T板连接设置,矩杆上套设有制动弹簧,制动弹簧的一端与矩板的侧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T板的侧面连接设置,矩板与刮板连接设置。
一种所述的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石墨烯纤维经过第一改性处理得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将石墨烯纤维经过第二改性处理得到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将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后编织形成改性纤维层;
步骤二,将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与改性纤维层进行编织,将改性纤维层中纤维网顶端编织入第二面料层内部,将改性纤维层中纤维网底端编织入第一面料层内部,形成面料体;
步骤三,面料体通过定型装置定型进行防皱处理,得到超柔弹性面料。
一种所述的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在服装制造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配合改性纤维层,制备的面料本体再经过定型装置处理,得到的面料具有优异的弹性、柔性,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采用涤纶纤维为原料且为三维多向编织结构,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柔性,而改性纤维层采用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后编织而成,第一改性石墨烯制备过程中采用盐酸溶液分散,烷基磺酸钠活化,加强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活性能,提高编织效果,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制备过程中采用壳聚糖溶液、硫酸镧和钛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具有双亲(有机、无机)性能,配合壳聚糖溶液、硫酸镧协配效果,增强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与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提高编织体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产品体系的柔性、弹性性能;在定型装置处理中,当面料在卷筒内缠绕到一定的高度时触碰到护板,使得护板通过限位块在限位槽上的限位柱内限位上升,使得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护板移动到一定程度时使得限位块上的动触片接触到静触片时,使得伸缩电机开始驱动,伸缩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切刀下移,从而将面料进行切断,使得卷筒上的面料长度近似一致,同时卷筒在收卷面料时使得面料处于一个纵向拉伸的状态,从而避免了面料在收卷时出现死褶,提高了后期成衣时的质量;
(2)卷动转轴和全动转轴上的传动辊轴相反转动,从而将面料往里传动;全动转轴在转动时使得主动滑轮转动,继而使得从动滑轮上的第三转轴随即转动,进而使得卷筒转动,从而完成对面料的收卷工作;
(3)通过往上提动拉动板,使得拉动板在限制杆内限位上移,使得挤压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使得拉动板上的插杆解除对扣定转盘的限位固定设置,通过转动把手,进而带动衔接转轴进行转动,使得锁动传力机构和紧传机构进行驱动,当紧实辊轴移动到操作人员所需要的位置时通过放开拉动板,挤压弹簧复位,使得插杆重新对扣定转盘限位固定设置,减少了紧传机构因非人为因素发生转动;
(4)第一转轴上的蜗轮在转动时使得三个蜗杆转动,使得蜗杆螺纹区上螺纹连接的锁动板在定向方柱内进行移动,定向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使得三个锁动板上的锁齿与控制齿轮啮合,将第二转轴上的控制齿轮固定住,再与滑扣件的配合将复动抚平单元和紧传机构进一步限位;
(5)面料在被收卷时,使得紧实辊轴进行转动,使得第四转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复动转板转动,通过长杆使得矩形方板上的移动齿条在多层板上往复的移动;当移动齿条往右移动时使得相啮合的移动齿轮转动,同时使得稳定锥齿轮上的双端螺纹轴在T板上转动,因双端螺纹轴上的两端螺纹相反,使得矩板上的刮板相向限位移动,制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矩形方板带动移动齿条复位时使得制动弹簧复位,同时矩板上的刮板随即复位,使得刮板对面料进行往复的除褶并将面料压实抚平;
(6)当面料不需要抚平褶皱时,通过驱联单元和紧传机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以对面料进行拉伸:先将一定长度的面料放置到平板上,通过紧传机构将面料固定住,由于紧实辊轴处于横向,往紧实辊轴上套设橡胶层可以增加其对面料的摩擦力,再通过启动驱联单元使得两个垫板相对移动,通过每个垫板上对称安装的紧传机构上的紧实辊轴,从而完成对面料拉伸的操作;
(7)衔接转轴在转动时带动第二转轴上的衔动斜齿轮啮合配合斜齿轮进行转动,使得配合螺纹轴上的驱动块在制动方柱内限位下移,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使得驱动块侧面上的紧实辊轴对面料进行压紧操作,对面料进行固定,使得面料在除褶时提高了稳定性;
(8)联动转轴上的主动锥齿轮啮合从动锥齿轮转动,使得配动螺纹轴进行转动,配动螺纹轴两端的螺纹相反,使得两个驱动移动块两侧上的导向块通过导向柱在导向槽内限位的相对移动,使得跟传送皮带同一方向的两个限动块共同连接的垫板上的紧传机构在通槽内相对移动,定位弹簧在定位杆上处于压缩状态,使得移动稳定,同时使得紧传机构移动到面料的边缘将面料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锁动传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混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发明复动抚平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0为本发明紧传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腿;3、动力板;4、驱动电机;5、连接器;6、驱动转轴;7、第一轴承;8、驱动锥齿轮;9、联动锥齿轮;10、联动转轴;11、联动基座;12、第二轴承;13、主动锥齿轮;14、从动锥齿轮;15、配动螺纹轴;16、主动基座;17、第三轴承;18、横槽;19、驱动移动块;20、导向块;21、导向槽;22、导向柱;23、限动块;24、平板;25、通槽;26、垫板;27、第四轴承;28、衔接转轴;29、衔动锥齿轮;30、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第一转轴;33、第二转轴;34、第五轴承;35、第六轴承;36、衔动斜齿轮;37、定位杆;38、定位弹簧;39、支撑架;40、支座;41、联动电机;42、卷动转轴;43、第一基座;44、第一齿轮;45、第二齿轮;46、全动转轴;47、主动滑轮;48、传动辊轴;49、传送皮带;50、从动滑轮;51、第三转轴;52、第二基座;53、卷筒;54、联动竖块;55、限位槽;56、限位块;57、护板;58、限位柱;59、压缩弹簧;60、动触片;61、静触片;62、伸缩电机;63、延长板;64、切刀;65、配合斜齿轮;66、配合螺纹轴;67、第七轴承;68、驱动块;69、提板;70、紧实辊轴;71、伸展板;72、制动方柱;73、第一限板;74、拉伸弹簧;75、延长转轴;76、扣定转盘;77、把手;78、插槽;79、插杆;80、拉动板;81、限制杆;82、第二限板;83、挤压弹簧;84、第一滑轮;85、驱动皮带;86、第二滑轮;87、第四转轴;88、第三基座;89、复动转板;90、长杆;91、矩形方板;92、蜗轮;93、蜗杆;94、横向基座;95、斜向基座;96、螺纹区;97、锁动板;98、定向方柱;99、定向弹簧;100、锁齿;101、控制齿轮;102、移动齿条;103、多层板;104、移动齿轮;105、移动转轴;106、移动锥齿轮;107、稳定锥齿轮;108、双端螺纹轴;109、T板;110、矩板;111、矩杆;112、制动弹簧;113、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图1至图10给出,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所述超柔弹性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之间设置有改性纤维层;其中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均采用涤纶纤维为原料,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均为三维多向编织结构;改性纤维层由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后编织而成;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与改性纤维层编织复合形成面料体;面料体通过定型装置定型进行防皱处理,得到超柔弹性面料。
改性纤维层的具体编织方法为:将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以20捻/6cm的捻度与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将纤维弹性纱按照经线密度150根/5cm,纬线密度170根/5cm间隔纺织,制得改性纤维层;所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先置于3-5倍的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3-5%的烷基磺酸钠,搅拌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置于3-5倍的质量分数10%的壳聚糖水溶液中,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5-10%的钛酸酯偶联剂、石墨烯纤维总量1-5%的硫酸镧,搅拌充分,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7和图9,定型装置包括所述底板1的底面上所固定安装有的支腿2,底板1的底面上设有动力板3,动力板3与底板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所述动力板3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连接器5,连接器5上的方块与驱动转轴6一端上的方槽连接使得驱动转轴6转动,驱动转轴6与底板1上设有的第一轴承7连接设置,驱动转轴6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8,驱动锥齿轮8啮合连接联动锥齿轮9,两个所述联动锥齿轮9上固定安装有联动转轴10,联动转轴10穿过联动基座11上的第二轴承12与驱联单元连接设置,联动基座11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的圆槽内。
上述驱联单元包括设置于联动转轴10上的主动锥齿轮13,主动锥齿轮13啮合连接从动锥齿轮14,从动锥齿轮14上安装有配动螺纹轴15,配动螺纹轴15的两端与主动基座16上的第三轴承17连接设置,主动基座16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的横槽18内;所述配动螺纹轴15上螺纹安装有驱动移动块19,驱动移动块19的两侧上安装有导向块20,导向块20与横槽18上设有的导向槽21连接设置,导向槽21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柱22,导向柱22的两端贯穿导向块20;所述驱动移动块19远离底板1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限动块23,限动块23与平板24上设有的通槽25限位连接,两个所述限动块23的顶面共同连接垫板26,限动块23和垫板26上安装有第四轴承27,第四轴承27上安装有衔接转轴28,衔接转轴28的一端与滑扣件连接设置,另一端与限动块23的内底面连接设置,所述衔接转轴28上安装有衔动锥齿轮29,衔动锥齿轮29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30和第二锥齿轮31,第一锥齿轮30和第二锥齿轮3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32和第二转轴33,第一转轴32和第二转轴33穿过设置于限动块23侧壁上的第五轴承34,第一转轴32与锁动传力机构连接设置,第二转轴33与限动块23侧面上设有的第六轴承35连接设置,第二转轴33上安装有衔动斜齿轮36,衔动斜齿轮36与紧传机构连接设置;所述限动块23的侧面上安装有定位杆37,定位杆37上套设有定位弹簧38,定位弹簧38的一端与限动块23的侧面连接,另一端与通槽25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平板24与底板1之间通过支撑架39固定连接,平板24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支座40,支座40上固定安装有联动电机41,联动电机41的输出端与混卷组件连接设置;操作人员通过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器5带动驱动转轴6上的驱动锥齿轮8啮合两个联动锥齿轮9转动,使得联动转轴10上的主动锥齿轮13啮合从动锥齿轮14转动,使得配动螺纹轴15进行转动,配动螺纹轴15两端的螺纹相反,使得两个驱动移动块19两侧设有的导向块20,通过导向柱22在导向槽21内相对移动,使得跟传送皮带49同一方向的两个限动块23共同连接的垫板26上的紧传机构在通槽25内相对移动,定位弹簧38在定位杆37上处于压缩状态,使得移动稳定,同时使得紧传机构移动到面料的边缘将面料固定。
同时当面料不需要抚平褶皱时,通过驱联单元和紧传机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以对面料进行拉伸:先将一定长度的面料放置到平板24上,通过紧传机构将面料固定住,由于紧实辊轴70处于横向设置,往紧实辊轴70上套设橡胶层可以增加其对面料的摩擦力,再通过启动驱联单元使得两个垫板26相对移动,通过每个垫板26上对称安装的紧传机构上的紧实辊轴70,从而完成对面料拉伸的操作。
请参阅图1、图4和图6本实施例的混卷组件包括设置于联动电机41输出端上的卷动转轴42,卷动转轴42穿过两个第一基座43与第一齿轮44连接设置,卷动转轴42与第一基座43传动连接,第一齿轮44啮合连接第二齿轮45,第二齿轮45上安装有全动转轴46,全动转轴46靠近联动电机41的一端穿过传动设置的第一基座43与主动滑轮47连接设置,全动转轴46和卷动转轴42上安装有传动辊轴48;所述主动滑轮47通过传送皮带49与从动滑轮50连接设置,从动滑轮50上安装有第三转轴51,第三转轴51与第二基座52传动连接,第三转轴51上安装有卷筒53;所述第二基座52的顶面上安装有联动竖块54,联动竖块54上设有限位槽55,限位槽55上安装有限位块56,两个所述限位块56共同连接护板57;所述限位槽55的两侧安装有限位柱58,限位柱58的两端贯穿限位块56,限位柱58上套设有压缩弹簧59,压缩弹簧59的一端与限位槽55的侧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限位块56的侧面连接设置,限位块56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动触片60,动触片60与限位槽55侧面上的静触片61配合设置,动触片60与静触片61的接触用于控制伸缩电机62的驱动状态,伸缩电机62的顶面与延长板63的底面连接,延长板63与联动竖块5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电机62的输出端共同连接切刀64;操作人员将面料依次通过两个传动辊轴48之间、紧实辊轴70和刮板113,将面料缠绕到卷筒53上,通过启动联动电机41,联动电机41输出端上的卷动转轴42带动第一齿轮44转动,进而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45上的全动转轴46进行转动,使得卷动转轴42和全动转轴46上的传动辊轴48相反转动,从而将面料往里传动;全动转轴46在转动时使得主动滑轮47转动,继而使得从动滑轮50上的第三转轴51随即转动,进而使得卷筒53转动,从而完成对面料的收卷工作,当面料在卷筒53内缠绕到一定的高度时触碰到护板57,使得护板57通过侧面所设有的限位块56在限位槽55内上移,使得压缩弹簧59处于压缩状态,当护板57移动到一定程度时使得限位块56上的动触片60接触到静触片61时,使得伸缩电机62开始驱动,伸缩电机62的输出端带动切刀64下移,从而将面料进行切断,使得卷筒53上的面料长度近似一致,同时卷筒53在收卷面料时使得面料处于一个纵向拉伸的状态,从而避免了面料在收卷时出现死褶,提高了后期成衣时的质量。
请参阅图1和图10,本实施例的紧传机构包括与衔动斜齿轮36啮合的配合斜齿轮65,配合斜齿轮65上安装有配合螺纹轴66,配合螺纹轴66远离底板1的一端与第七轴承67连接设置,第七轴承67与垫板26的底面连接设置,配合螺纹轴66上安装有驱动块68,驱动块68的两侧安装有提板69,两个所述提板69共同连接紧实辊轴70;所述驱动块68另外两侧安装有伸展板71,伸展板71上安装有制动方柱72,制动方柱72的一端与垫板26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板73连接,制动方柱72上套设有拉伸弹簧74,拉伸弹簧74一端与伸展板71连接,另一端与垫板26的底面连接;所述提板69的侧面安装有延长转轴75,延长转轴75与复动抚平单元连接设置;衔接转轴28在转动时使得衔动锥齿轮29啮合第二锥齿轮31并使得第二转轴33转动,继而带动第二转轴33上的衔动斜齿轮36啮合配合斜齿轮65进行转动,使得配合螺纹轴66上的驱动块68在制动方柱72内限位下移,拉伸弹簧74处于拉伸状态,使得驱动块68侧面上的紧实辊轴70对面料进行压紧操作,对面料进行固定,使得面料在除褶时提高了稳定性。
请参阅图8和图10,本实施例的复动抚平单元包括设置于延长转轴75上的第一滑轮84,第一滑轮84通过驱动皮带85与第二滑轮86连接设置,第二滑轮86上安装有第四转轴87,第四转轴87的一端与第三基座88的侧面连接设置,第三基座88与垫板26的底面连接设置,第四转轴87的另一端与复动转板89连接,复动转板89的侧面上安装有长杆90,长杆90与矩形方板91连接设置;所述矩形方板91的侧面上安装有移动齿条102,移动齿条102与多层板103连接设置,多层板103与第三基座88的侧面连接,移动齿条102啮合连接移动齿轮104,移动齿轮104上安装有移动转轴105,移动转轴105穿过多层板103与移动锥齿轮106连接,移动锥齿轮106啮合连接稳定锥齿轮107,稳定锥齿轮107上安装有双端螺纹轴108,双端螺纹轴108的两端贯穿T板109,T板109与多层板103连接设置,双端螺纹轴108上安装有矩板110,矩板110上安装有矩杆111,矩杆111的侧面与T板109连接设置,矩杆111上套设有制动弹簧112,制动弹簧112的一端与矩板110的侧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T板109的侧面连接设置,矩板110与刮板113连接设置;面料在被收卷时,继而使得紧实辊轴70进行转动,使得与紧实辊轴70连接的延长转轴75进行转动,使得延长转轴75上的第一滑轮84通过驱动皮带85带动第二滑轮86上的第四转轴87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复动转板89转动,同时通过长杆90使得矩形方板91上的移动齿条102在多层板103上往复的移动,当移动齿条102往右移动时使得相啮合的移动齿轮104转动,同时使得稳定锥齿轮107上的双端螺纹轴108在T板109上转动,因双端螺纹轴108上的两端螺纹相反,使得矩板110上的刮板113相向限位移动,制动弹簧112处于压缩状态,当矩形方板91带动移动齿条102复位时使得制动弹簧112复位,同时矩板110上的刮板113随即复位,使得刮板113对面料进行往复的除褶并将面料压实抚平。
请参阅图1和图9,本实施例的滑扣件包括设置于衔接转轴28远离底板1一端上的扣定转盘76,扣定转盘76的顶面上安装有把手77,扣定转盘76上设有插槽78,插槽78与插杆79连接设置,插杆79的一端与垫板26连接,另一端与拉动板80的底面连接设置,拉动板80上安装有限制杆81,限制杆81的一端与垫板26的顶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第二限板82的底面连接设置,限制杆81上套设有挤压弹簧83,挤压弹簧83的一端与垫板26连接,另一端与拉动板80连接;通过往上提动拉动板80,使得拉动板80在限制杆81内限位上移,使得挤压弹簧83处于拉伸的状态,使得拉动板80上的插杆79解除对扣定转盘76的限位固定设置,通过转动把手77,使得扣定转盘76可以转动,进而带动衔接转轴28进行转动,使得锁动传力机构和紧传机构进行驱动,当紧实辊轴70移动到操作人员所需要的位置时通过放开拉动板80,挤压弹簧83复位,使得插杆79重新对扣定转盘76限位固定设置,减少了紧传机构因非人为因素的转动。
请参阅图1、图5和图7,本实施例的锁动传力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32上的蜗轮92,蜗轮92啮合连接三个蜗杆93,蜗杆93的端点上安装有横向基座94,横向基座94上安装有斜向基座95,斜向基座95与限动块23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蜗杆93上设有螺纹区96,螺纹区96上螺纹连接锁动板97,锁动板97上安装有定向方柱98,定向方柱98的侧面与横向基座94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定向方柱98上套设有定向弹簧99,定向弹簧99的一端与锁动板97的侧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横向基座94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锁动板97的侧面上安装有锁齿100,所述第一转轴32远离第六轴承35的一端与控制齿轮101连接设置,三个所述锁齿100与控制齿轮101配合连接设置;第一转轴32上的蜗轮92在转动时使得三个蜗杆93转动,使得锁动板97在蜗杆93上所设有的螺纹区96内限位移动,定向弹簧99处于拉伸的状态,使得三个锁动板97上的锁齿100与控制齿轮101啮合,将第二转轴33上的控制齿轮101固定住,再与滑扣件的配合将复动抚平单元和紧传机构进一步限位。
本实施例的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石墨烯纤维经过第一改性处理得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将石墨烯纤维经过第二改性处理得到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将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后编织形成改性纤维层;
步骤二,将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与改性纤维层进行编织,将改性纤维层中纤维网顶端编织入第二面料层内部,将改性纤维层中纤维网底端编织入第一面料层内部,形成面料体;
步骤三,面料体通过定型装置定型进行防皱处理,得到超柔弹性面料。
本实施例的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在服装制造中的应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之间设置有改性纤维层;其中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均采用涤纶纤维为原料,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均为三维多向编织结构;改性纤维层由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后编织而成;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与改性纤维层编织复合形成面料体;面料体通过本发明上述的定型装置定型进行防皱处理,得到超柔弹性面料。
其中,改性纤维层的具体编织方法为:将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以20捻/6cm的捻度与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将纤维弹性纱按照经线密度150根/5cm,纬线密度170根/5cm间隔纺织,制得改性纤维层;所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先置于3倍的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3%的烷基磺酸钠,搅拌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置于3倍的质量分数10%的壳聚糖水溶液中,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5%的钛酸酯偶联剂、石墨烯纤维总量1%的硫酸镧,搅拌充分,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改性纤维层的具体编织方法为:将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以20捻/6cm的捻度与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将纤维弹性纱按照经线密度150根/5cm,纬线密度170根/5cm间隔纺织,制得改性纤维层;所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先置于5倍的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5%的烷基磺酸钠,搅拌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置于5倍的质量分数10%的壳聚糖水溶液中,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10%的钛酸酯偶联剂、石墨烯纤维总量5%的硫酸镧,搅拌充分,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改性纤维层的具体编织方法为:将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以20捻/6cm的捻度与第二改性的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将纤维弹性纱按照经线密度150根/5cm,纬线密度170根/5cm间隔纺织,制得改性纤维层;所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先置于4倍的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4%的烷基磺酸钠,搅拌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将石墨烯纤维置于4倍的质量分数10%的壳聚糖水溶液中,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7.5%的钛酸酯偶联剂、石墨烯纤维总量3%的硫酸镧,搅拌充分,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采用石墨烯纤维直接代替。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改性中未加入烷基磺酸钠。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采用石墨烯纤维直接代替。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改性中未加入钛酸酯偶联剂。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改性中未加入硫酸镧。
实施例1-3及对比例1-5产品性能测试:
Figure SMS_1
从实施例1-3及对比例1-5中看出,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采用石墨烯纤维直接代替,产品的经、纬向回弹性有变差趋势,同时柔软度也有变差趋势,同时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采用石墨烯纤维直接代替,产品的性能变化更为明显,以及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改性中未加入钛酸酯偶联剂、硫酸镧,产品的性能均有变差趋势,因而只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配合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产品的柔软度、回弹性最为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柔弹性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之间设置有改性纤维层;
其中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均采用涤纶纤维为原料,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均为三维多向编织结构;
改性纤维层由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后编织而成;
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与改性纤维层编织复合形成面料体;面料体通过定型装置定型进行防皱处理,得到超柔弹性面料;
所述改性纤维层的具体编织方法为:
将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以20捻/6cm的捻度与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将纤维弹性纱按照经线密度150根/5cm,纬线密度170根/5cm间隔纺织,制得改性纤维层;
所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
将石墨烯纤维先置于3-5倍的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3-5%的烷基磺酸钠,搅拌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
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的改性方法为:
将石墨烯纤维置于3-5倍的质量分数10%的壳聚糖水溶液中,然后加入石墨烯纤维总量5-10%的钛酸酯偶联剂、石墨烯纤维总量1-5%的硫酸镧,搅拌充分,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
所述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石墨烯纤维经过第一改性处理得到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将石墨烯纤维经过第二改性处理得到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将第一改性石墨烯纤维和第二改性石墨烯纤维并捻成纤维弹性纱后编织形成改性纤维层;
步骤二,将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与改性纤维层进行编织,将改性纤维层中纤维网顶端编织入第二面料层内部,将改性纤维层中纤维网底端编织入第一面料层内部,形成面料体;
步骤三,面料体通过定型装置定型进行防皱处理,得到超柔弹性面料;
所述定型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支腿(2),底板(1)的底面上设有动力板(3),动力板(3)与底板(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所述动力板(3)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连接器(5),连接器(5)上的方块与驱动转轴(6)一端上的方槽连接设置,驱动转轴(6)与底板(1)上设有的第一轴承(7)连接设置,驱动转轴(6)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8),驱动锥齿轮(8)啮合连接两个联动锥齿轮(9),两个所述联动锥齿轮(9)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联动转轴(10),联动转轴(10)穿过联动基座(11)上的第二轴承(12)与驱联单元连接设置,联动基座(11)设置于底板(1)上的圆槽内;
所述驱联单元包括设置于联动转轴(10)上的主动锥齿轮(13),主动锥齿轮(13)啮合连接从动锥齿轮(14),从动锥齿轮(14)上安装有配动螺纹轴(15),配动螺纹轴(15)的两端与主动基座(16)上的第三轴承(17)连接设置,主动基座(16)设置于底板(1)上的横槽(18)内;所述配动螺纹轴(15)上螺纹连接有驱动移动块(19),驱动移动块(19)的两侧上安装有导向块(20),导向块(20)与横槽(18)上设有的导向槽(21)连接设置,导向槽(21)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柱(22),导向柱(22)的两端贯穿导向块(20);所述驱动移动块(19)远离底板(1)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限动块(23),限动块(23)与平板(24)上设有的通槽(25)限位连接,两个所述限动块(23)的顶面共同连接垫板(26),限动块(23)和垫板(26)上安装有第四轴承(27),第四轴承(27)上安装有衔接转轴(28),衔接转轴(28)的一端与滑扣件连接设置,另一端与限动块(23)的内底面连接设置,所述衔接转轴(28)上安装有衔动锥齿轮(29),衔动锥齿轮(29)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30)和第二锥齿轮(31),第一锥齿轮(30)和第二锥齿轮(3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32)和第二转轴(33),第一转轴(32)和第二转轴(33)穿过设置于限动块(23)侧壁上的第五轴承(34),第一转轴(32)与锁动传力机构连接设置,第二转轴(33)与限动块(23)侧面上设有的第六轴承(35)连接设置,第二转轴(33)上安装有衔动斜齿轮(36),衔动斜齿轮(36)与紧传机构连接设置;所述限动块(23)的侧面上安装有定位杆(37),定位杆(37)上套设有定位弹簧(38),定位弹簧(38)的一端与限动块(23)的侧面连接,另一端与通槽(25)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平板(24)与底板(1)之间通过支撑架(39)固定连接,平板(24)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支座(40),支座(40)上固定安装有联动电机(41),联动电机(41)的输出端与混卷组件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卷组件包括设置于联动电机(41)输出端上的卷动转轴(42),卷动转轴(42)穿过两个第一基座(43)与第一齿轮(44)连接设置,第一齿轮(44)啮合连接第二齿轮(45),第二齿轮(45)上安装有全动转轴(46),全动转轴(46)靠近联动电机(41)的一端穿过第一基座(43)与主动滑轮(47)连接设置,全动转轴(46)和卷动转轴(42)上安装有传动辊轴(48);所述主动滑轮(47)通过传送皮带(49)与从动滑轮(50)连接设置,从动滑轮(50)上安装有第三转轴(51),第三转轴(51)与第二基座(52)连接,第三转轴(51)上安装有卷筒(53);
所述第二基座(52)的顶面上安装有联动竖块(54),联动竖块(54)上设有限位槽(55),限位槽(55)上安装有限位块(56),两个所述限位块(56)共同连接护板(57);所述限位槽(55)的两侧安装有限位柱(58),限位柱(58)的两端贯穿限位块(56),限位柱(58)上套设有压缩弹簧(59),压缩弹簧(59)的一端与限位槽(55)的侧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限位块(56)的侧面连接设置,限位块(56)的顶面上安装有动触片(60),动触片(60)与限位槽(55)侧面上的静触片(61)配合设置,动触片(60)与静触片(61)的接触用于控制伸缩电机(62)的驱动状态,伸缩电机(62)的顶面与延长板(63)的底面连接,延长板(63)与联动竖块(5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电机(62)的输出端共同连接切刀(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紧传机构包括与衔动斜齿轮(36)啮合的配合斜齿轮(65),配合斜齿轮(65)上安装有配合螺纹轴(66),配合螺纹轴(66)远离底板(1)的一端与第七轴承(67)连接设置,第七轴承(67)与垫板(26)的底面连接设置,配合螺纹轴(66)上安装有驱动块(68),驱动块(68)的两侧安装有提板(69),两个所述提板(69)共同连接紧实辊轴(70);
所述驱动块(68)另外两侧安装有伸展板(71),伸展板(71)上安装有制动方柱(72),制动方柱(72)的一端与垫板(26)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板(73)连接,制动方柱(72)上套设有拉伸弹簧(74),拉伸弹簧(74)一端与伸展板(71)连接,另一端与垫板(26)的底面连接;所述提板(69)的侧面安装有延长转轴(75),延长转轴(75)与复动抚平单元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扣件包括设置于衔接转轴(28)远离底板(1)一端上的扣定转盘(76),扣定转盘(76)的顶面上安装有把手(77),扣定转盘(76)上设有插槽(78),插槽(78)与插杆(79)连接设置,插杆(79)的一端与垫板(26)连接,另一端与拉动板(80)的底面连接设置,拉动板(80)上安装有限制杆(81),限制杆(81)的一端与垫板(26)的顶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第二限板(82)的底面连接设置,限制杆(81)上套设有挤压弹簧(83),挤压弹簧(83)的一端与垫板(26)连接,另一端与拉动板(8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动抚平单元包括设置于延长转轴(75)上的第一滑轮(84),第一滑轮(84)通过驱动皮带(85)与第二滑轮(86)连接设置,第二滑轮(86)上安装有第四转轴(87),第四转轴(87)的一端与第三基座(88)的侧面连接设置,第三基座(88)与垫板(26)的底面连接设置,第四转轴(87)的另一端与复动转板(89)连接,复动转板(89)的侧面上安装有长杆(90),长杆(90)与矩形方板(91)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动传力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32)上的蜗轮(92),蜗轮(92)啮合连接三个蜗杆(93),蜗杆(93)的端点上安装有横向基座(94),横向基座(94)上安装有斜向基座(95),斜向基座(95)与限动块(23)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蜗杆(93)上设有螺纹区(96),螺纹区(96)上螺纹连接有锁动板(97),锁动板(97)上安装有定向方柱(98),定向方柱(98)的侧面与横向基座(94)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定向方柱(98)上套设有定向弹簧(99),定向弹簧(99)的一端与锁动板(97)的侧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横向基座(94)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锁动板(97)的侧面上安装有锁齿(100),所述第一转轴(32)远离第六轴承(35)的一端与控制齿轮(101)连接设置,三个所述锁齿(100)与控制齿轮(101)配合连接设置;
所述矩形方板(91)的侧面上安装有移动齿条(102),移动齿条(102)与多层板(103)连接设置,多层板(103)与第三基座(88)的侧面连接,移动齿条(102)啮合连接移动齿轮(104),移动齿轮(104)上安装有移动转轴(105),移动转轴(105)穿过多层板(103)与移动锥齿轮(106)连接,移动锥齿轮(106)啮合连接稳定锥齿轮(107),稳定锥齿轮(107)上安装有双端螺纹轴(108),双端螺纹轴(108)的两端贯穿T板(109),T板(109)与多层板(103)连接设置,双端螺纹轴(108)上安装有矩板(110),矩板(110)上安装有矩杆(111),矩杆(111)的侧面与T板(109)连接设置,矩杆(111)上套设有制动弹簧(112),制动弹簧(112)的一端与矩板(110)的侧面连接设置,另一端与T板(109)的侧面连接设置,矩板(110)与刮板(113)连接设置。
CN202310293307.4A 2023-03-24 2023-03-24 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6001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3307.4A CN116001393B (zh) 2023-03-24 2023-03-24 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3307.4A CN116001393B (zh) 2023-03-24 2023-03-24 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1393A CN116001393A (zh) 2023-04-25
CN116001393B true CN116001393B (zh) 2023-06-16

Family

ID=86023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3307.4A Active CN116001393B (zh) 2023-03-24 2023-03-24 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1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28183B (zh) * 2024-03-21 2024-06-07 福建省凯仕达运动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夹克生产过程中用的烘干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5389B (zh) * 2012-12-11 2014-10-22 武汉纺织大学 通过掺杂稀土元素获得中子防护面料的方法
CN110079924B (zh) * 2019-05-09 2020-10-09 常熟市大发经编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含石墨烯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27370A (zh) * 2020-03-17 2020-06-05 广州康滤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抗菌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90198B1 (ko) * 2020-12-30 2022-04-27 정건준 그래핀 산화물이 함유된 기능성 원단
CN114108309A (zh) * 2021-12-02 2022-03-01 福建铵马运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多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5448076A (zh) * 2022-11-14 2022-12-09 南京遥舒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面料生产用定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1393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01393B (zh) 基于三维多向编织的超柔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01321B (zh) 一种纺织品自动切割装置
CN207383632U (zh) 一种服装加工可调节压力的熨烫装置
CN110924001A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布料快速清洗设备
CN112894991B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系统
CN113550093B (zh) 一种纺织厂间针织布料用纱线上浆定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01883A (zh) 一种抗皱纺织面料制备自动化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
CN112172276A (zh) 一种抗菌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00865A (zh) 一种高效的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2294089U (zh) 一种针织面料后整理用定型装置
CN210916632U (zh) 一种化纤布生产用退浆机出布机构
CN111206356A (zh) 一种拒水拒油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5516065U (zh) 一种纺织面料压料机构
CN116788892A (zh) 一种防松的纺织品收卷设备
CN214328046U (zh) 一种窗帘布织造用大提花织机自动提花装置
CN220641888U (zh) 一种防松散针织布料收卷设备
CN111455537A (zh) 一种耐水洗棉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21029084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布料清洗装置
CN220013064U (zh) 一种纺纱织品脱水装置
CN218201560U (zh) 一种机织化纤布生产用面料卷收装置
CN216809337U (zh) 一种用于坯布加工的织布装置
CN213267146U (zh) 一种面料纺织用面料熨烫装置
CN219137172U (zh) 一种面料加工用熨烫装置
CN115852619B (zh) 一种速干式无纺布加工设备
CN220246468U (zh) 一种服饰纤维布料定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