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8832A - 一种药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8832A
CN115998832A CN202310190569.8A CN202310190569A CN115998832A CN 115998832 A CN115998832 A CN 115998832A CN 202310190569 A CN202310190569 A CN 202310190569A CN 115998832 A CN115998832 A CN 115998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film
medicine
root
rhizo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05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小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an Wuyou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an Wuyou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an Wuyou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an Wuyou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905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8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8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8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膜,包括如下成分:文山三七、当归、人参、党参、藏红花、赤芍、川穹、蕲艾、黄芪、独活、杜仲、益母草、肉桂、透骨草、伸筋草、鸡血藤、白术、酸枣仁、地黄、石菖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药膜,别名伍拔秘方膜,融合现代纳米和强力透皮吸收技术,药效能在10分钟内快速渗透肌体3‑5cm,吸附滞留于皮肤一经络一血液一骨骼一脏腑内的“六邪瘀毒”排除体内六邪瘀毒“风、寒、暑、湿、燥、火”,从而达到排毒健身祛病的效果,药效渗透深层循经络传导,平阴阳、温五脏、通百脉、和气血、扶正气、固虚脱,采用天然动植物药材无毒害无污染,不造成肝肾负担,是健康安全的家庭养生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药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敷药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药膜。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为了增强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内服外敷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外敷用药主要采用膏药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现阶段的外敷用药在应用过程中不具备针灸理疗的效果,现阶段的外敷用的药膜大多加工成固定大小,使用时,如果在人体表面大面积使用会产生,不仅成本较高,而且贴合位置不严密,同时现阶段的外敷用药通常无法深入身体,对人体的功能改善以及人体健康的保养,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药膜,解决了现有的背景技术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膜,包括如下成分:文山三七、当归、人参、党参、藏红花、赤芍、川穹、蕲艾、黄芪、独活、杜仲、益母草、肉桂、透骨草、伸筋草、鸡血藤、白术、酸枣仁、地黄、石菖蒲、丹参、虫草、牛膝、续断、元胡、川楝子、何首乌、核桃仁、香附子、柠檬果皮、天麻、柴胡以及郁金;
所述一种药膜,还包括如下成分:火山泥、托玛琳以及蜂蜡。
按照质量分数计,各成分占比如下:
火山泥20g、托玛琳20g、蜂蜡20g、文山三七30g、当归15g、人参15g、党参15g、藏红花15g、赤芍15g、川穹15g、蕲艾15g、黄芪15g、独活15g、杜仲15g、益母草15g、肉桂15g、透骨草15g、伸筋草15g、鸡血藤15g、白术5g、酸枣仁15g、地黄15g、石菖蒲15g、丹参15g、虫草7g、牛膝15g、续断15g、元胡15g、川楝子15g、何首乌15g、核桃仁15g、香附子15g、柠檬果皮15g、天麻15g、柴胡10g以及郁金15g。
所述药膜保存温度为-5℃至5℃密封保存。
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药膜中还含有五加皮15g以及甘草15g。
一种药膜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S1、取药加热,步骤S2、冷却搅拌,步骤S3、放置冷却,步骤S4、涂覆,步骤S5、起药,步骤S6、按摩;
步骤S1:将承装药膜的盒盖取下,用小盒承装一次性用量的药膜,通过将药膜送入到电加热器中,温度范围80-120℃加热5mi n;
步骤S2:将小盒从电加热器中取出,用搅拌棒对小盒内的药膜进行搅拌,搅拌速率30-60r/mi n搅拌至药膜呈凝胶状;
步骤S3:继续放置药物,使药膜冷却到32-40℃;
步骤S4:利用手或者药棒将药膜涂覆到人体的病灶部位,涂覆的厚度不小于3mm不大于5mm;
步骤S5:涂覆完成后,用防水布盖住涂覆好的部位,人员保持不动休息30mi n,30mi n后将药膜从人体皮肤上揭下;
步骤S6:用毛巾将涂覆药膜的部位清理干净,而后对病灶部位进行轻度按摩。
所述步骤S1中加热的范围优选在85-100℃。
所述步骤S4中药膜的涂覆厚度优选为3.5-4mm。
药膜的前三天需要连续使用,孕妇及女性经期禁用。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该药膜,别名伍拔秘方膜,融合现代纳米和强力透皮吸收技术,药效能在10分钟内快速渗透肌体3-5cm,吸附滞留于皮肤一经络一血液一骨骼一脏腑内的“六邪瘀毒”排除体内六邪瘀毒“风、寒、暑、湿、燥、火”,从而达到排毒健身祛病的效果,药效渗透深层循经络传导,平阴阳、温五脏、通百脉、和气血、扶正气、固虚脱,采用天然动植物药材无毒害无污染,不造成肝肾负担,是健康安全的家庭养生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药膜(产品药膜,伍拔秘方膜),按照质量分数计,各成分占比如下:
火山泥20g、托玛琳20g、蜂蜡20g、文山三七30g、当归15g、人参15g、党参15g、藏红花15g、赤芍15g、川穹15g、蕲艾15g、黄芪15g、独活15g、杜仲15g、益母草15g、肉桂15g、透骨草15g、伸筋草15g、鸡血藤15g、白术5g、酸枣仁15g、地黄15g、石菖蒲15g、丹参15g、虫草7g、牛膝15g、续断15g、元胡15g、川楝子15g、何首乌15g、核桃仁15g、香附子15g、柠檬果皮15g、天麻15g、柴胡10g、郁金15g、五加皮15g以及甘草15g。
上述各成分功用:
文山三七:活血化瘀,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改善免疫力。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气血双补。
藏红花: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预防冠心病。
川穹: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活血调经。
蕲艾:发散风寒,化痰利湿,温经止血。
黄芪: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利水消肿。
独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腰膝酸痛。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乌发强筋。
杜仲:安胎,补精血,补肝肾,强筋骨,抗衰老。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温经通脉,散寒,止痛。
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
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鸡血藤:活血补血,调血止痛,舒筋活络。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酸枣仁:镇静安神,保护心肌,增强免疫。
地黄:滋阴润燥,凉血止血。
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祛痰,醒脑益智。
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
虫草:益肾补肺,止血化痰,防癌抗癌。
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利水通淋。
续断:消毒肿,破淤血,补肝肾,续筋骨。
元胡: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廯。
五加皮:祛风除湿,强筋壮骨,利水消肿。
甘草:润肺止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和中缓急。
何首乌:补肝补肾,养发乌发,祛风解毒。
核桃仁: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易命门,利三焦。
香附子: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柠檬果皮:健脾开胃,理气消失,燥湿化痰。
天麻:平肝息风,祛风止痛,助阳气,通血脉。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退热截疟。
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凉血止痛,疏利肝胆。
药膜采用上述成分粉碎后的干料和湿料混合托玛琳、蜂蜡以及火山泥制成药膜,通过冷藏处理后制成块状的药膜。
本案还公开了一种药膜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承装药膜的盒盖取下,用小盒承装一次性用量的药膜,通过将药膜送入到电加热器中,温度范围85-100℃加热5mi n;
步骤二:将小盒从电加热器中取出,用搅拌棒对小盒内的药膜进行搅拌,搅拌速率30-60r/mi n搅拌至药膜呈凝胶状;
步骤三:继续放置药物,使药膜冷却到32-40℃;
步骤四:利用手或者药棒将药膜涂覆到人体的病灶部位,涂覆的厚度范围位于3.5-4mm之间;
步骤五:涂覆完成后,用防水布盖住涂覆好的部位,人员保持不动休息30mi n,30mi n后将药膜从人体皮肤上揭下;
步骤六:用毛巾将涂覆药膜的部位清理干净,而后对病灶部位进行轻度按摩。
该药膜的前三天需要连续使用,药膜保存温度为-5℃至5℃密封保存,孕妇及女性经期禁用。
综合上述可知,该药膜,别名伍拔秘方膜,融合现代纳米和强力透皮吸收技术,药效能在10分钟内快速渗透肌体3-5cm,吸附滞留于皮肤一经络一血液一骨骼一脏腑内的“六邪瘀毒”排除体内六邪瘀毒“风、寒、暑、湿、燥、火”,从而达到排毒健身祛病的效果,药效渗透深层循经络传导,平阴阳、温五脏、通百脉、和气血、扶正气、固虚脱,采用天然动植物药材无毒害无污染,不造成肝肾负担,是健康安全的家庭养生产品。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文山三七、当归、人参、党参、藏红花、赤芍、川穹、蕲艾、黄芪、独活、杜仲、益母草、肉桂、透骨草、伸筋草、鸡血藤、白术、酸枣仁、地黄、石菖蒲、丹参、虫草、牛膝、续断、元胡、川楝子、何首乌、核桃仁、香附子、柠檬果皮、天麻、柴胡以及郁金;
所述一种药膜,还包括如下成分:火山泥、托玛琳以及蜂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膜,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各成分占比如下:
火山泥20g、托玛琳20g、蜂蜡20g、文山三七30g、当归15g、人参15g、党参15g、藏红花15g、赤芍15g、川穹15g、蕲艾15g、黄芪15g、独活15g、杜仲15g、益母草15g、肉桂15g、透骨草15g、伸筋草15g、鸡血藤15g、白术5g、酸枣仁15g、地黄15g、石菖蒲15g、丹参15g、虫草7g、牛膝15g、续断15g、元胡15g、川楝子15g、何首乌15g、核桃仁15g、香附子15g、柠檬果皮15g、天麻15g、柴胡10g以及郁金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膜保存温度为-5℃至5℃密封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膜,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药膜中还含有五加皮15g以及甘草15g。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药膜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取药加热,步骤S2、冷却搅拌,步骤S3、放置冷却,步骤S4、涂覆,步骤S5、起药,步骤S6、按摩;
步骤S1:将承装药膜的盒盖取下,用小盒承装一次性用量的药膜,通过将药膜送入到电加热器中,温度范围80-120℃加热5min;
步骤S2:将小盒从电加热器中取出,用搅拌棒对小盒内的药膜进行搅拌,搅拌速率30-60r/min搅拌至药膜呈凝胶状;
步骤S3:继续放置药物,使药膜冷却到32-40℃;
步骤S4:利用手或者药棒将药膜涂覆到人体的病灶部位,涂覆的厚度不小于3mm不大于5mm;
步骤S5:涂覆完成后,用防水布盖住涂覆好的部位,人员保持不动休息30min,30min后将药膜从人体皮肤上揭下;
步骤S6:用毛巾将涂覆药膜的部位清理干净,而后对病灶部位进行轻度按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膜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加热的范围优选在85-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膜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药膜的涂覆厚度优选为3.5-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膜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药膜的前三天需要连续使用,孕妇及女性经期禁用。
CN202310190569.8A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药膜 Pending CN115998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0569.8A CN115998832A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药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0569.8A CN115998832A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药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8832A true CN115998832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0569.8A Pending CN115998832A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药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88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4826A (zh) 一种中药泡脚药包
CN101357175B (zh) 一种足疗保健的中药组合物
CN111150828A (zh) 一种保健养生的纯中草药药浴配方
CN104721084A (zh) 消痘养颜本草精华组合物、消痘养颜本草精华提取物、消痘面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2068661A (zh) 一种治疗女性血淤、血虚、脉沉细型痛经的中药配方
CN101884716A (zh)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药酒
CN110638987A (zh) 一种驱寒排湿的艾药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292A (zh) 一种治疗妊娠合并症的妇产科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CN1178689C (zh) 一种皮肤外洗中药制造方法
CN103316192A (zh)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泡脚液及制备方法
CN1201757C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
CN110585400A (zh) 草本通康保健膏
CN101642532A (zh) 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783A (zh) 能量养生灸及其使用方法
CN115998832A (zh) 一种药膜
CN111744012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6776A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酒及其制作方法
CN101461933A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颈肩腰腿痛的药酒
CN104324186A (zh) 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药方剂及其胶囊和膏剂的制备方法
CN110559417A (zh) 一种舒缓痛风的艾药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8012A (zh) 一种用于治疗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10856731A (zh) 中药外用脐疗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8102A (zh) 一种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70C (zh) 用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外用药袋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98805A (zh) 一种治疗男人左边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