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89904A -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89904A
CN115989904A CN202111220283.7A CN202111220283A CN115989904A CN 115989904 A CN115989904 A CN 115989904A CN 202111220283 A CN202111220283 A CN 202111220283A CN 115989904 A CN115989904 A CN 115989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frequency
wave ratio
aerosol
sta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02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恒恒
刘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02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8990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229 priority patent/WO20230659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89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899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7/00Smokers' requisit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微波组件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控制方法包括:在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根据调整前后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本申请通过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以对雾化腔内进馈入微波,并能够根据检测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选择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向雾化腔内高效率馈入微波,提高气溶胶产生装置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不完全。

Description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Heat Not Burning,HNB)装置,是一种加热装置加上气溶胶产生基质(经过处理的植物叶类制品)的组合设备。外部加热装置通过高温加热到气溶胶产生基质可以产生气溶胶但是却不足以燃烧的温度,能在不燃烧的前提下,让气溶胶产生基质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气溶胶。
目前市场上的加热不燃烧器具主要采用电阻加热方式,即利用中心发热片或发热针等从气溶胶产生基质中心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进行加热。这种器具在使用前需预热等待时间长,不能抽停自由,气溶胶生成基质碳化不均匀,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不充分,利用率低;其次,HNB器具发热片容易在气溶胶产生基质提取器和发热片基座中产生污垢,难清洁;会使接触发热体的局部气溶胶产生基质温度过高、发生部分裂解,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微波加热技术逐渐替代电阻加热方式成为新的加热方式。微波加热技术具有高效、及时、选择性及加热无延缓性的特点,只对特定介电特性的物质有加热效果。采用微波加热雾化的应用优势有:a、微波加热为辐射加热,非热传导,可实现即抽即停;b、无加热片,因此不存在断片、清洁发热片的问题;c、气溶胶产生基质利用率高,口感一致性高,口感更接近香烟。
现有技术中,气溶胶产生气质产生的气溶胶进入雾化腔后,使雾化腔中的微波吸收特性发生变化,导致微波雾化的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微波组件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控制方法包括:在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根据调整前后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运行进行控制,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雾化腔设置在壳体内,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放置在雾化腔内,微波组件设置在壳体外,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作用于位于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的作用下释放气溶胶。微波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微波检测装置能够对雾化腔内的微波的驻波比进行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输出多个频段内的微波。将雾化腔设置为带宽为1M至20M的带宽范围,微波组件输出的微波频段可选为902MHz–928MHz、2.400GHz–2.500GHz、5.7255GHz–5.875GHz、24GHz–24.25GHz。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具体地,微波组件在跳频运行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使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不同频率的微波。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微波检测装置持续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采集到的微波驻波比能够反映出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率。根据在不同运行频率下检测得到的微波驻波比,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选择,以得到目标运行频率。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的情况下,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本申请通过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以对雾化腔内进馈入微波,并能够根据检测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选择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向雾化腔内高效率馈入微波,提高气溶胶产生装置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不完全。
可以理解的是,气溶胶产生基质在雾化腔内在微波的作用下雾化,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会影响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本申请通过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并通过检测得到的微波驻波比选择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在气溶胶产生装置运行过程中,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提高微波馈入雾化腔的效率。
另外,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包括:在微波组件按照第一频率运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频率和设定频率调整值确定第二频率;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第二频率运行。
在该设计中,第一频率为微波组件的初始运行频率,即在气溶胶雾化装置开始运行阶段,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第一频率的微波。在微波组件输出第一频率的微波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频率和设定频率调整值计算第二频率,并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第二频率运行。
在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微波组件的初始运行频率和跳频步长,其中,微波组件的初始运行频率为第一频率,跳频步长为频率调整值。第一频率和频率调整值为在气溶胶雾化装置在出厂前配置在本地存储区域内,在气溶胶雾化装置开始运行后,直接调用第一频率和频率调整值,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
本申请通过固定的频率调整值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能够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稳定调整,提高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跳频步长不一致导致的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的效果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频率调整值的取值范围为0.5MHz至40MHz。
本申请通过将频率调整值的取值范围设置为大于等于0.5MHz,且小于等于40MHz。通过将频率调整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5MHz,能够保证每次跳频均调整足够量的微波频率,能够使雾化腔内的驻波比能够产生变化。通过将频率调整值设置为小于等于40MHz,能够避免过度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导致的无法准确获取目标运行频率的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在控制微波组件按照频率调整跳频调整过程中,可以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增加设定频率调整值,也可以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减少设定频率调整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二频率运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微波组件以第一设定功率运行情况下,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二设定功率运行;其中,第二设定功率小于第一设定功率。
在该设计中,在控制微波组件进行跳频之前,控制微波组件降低运行功率。具体来说,微波组件在开始运行阶段,以初始频率运行,即微波组件以第一频率运行的情况下,为保证微波的馈入效果,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一设定功率运行,第一设定功率为较高的运行功率。在跳频之前,降低微波组件的运行功率,即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二设定功率运行。在控制微波组件调整运行频率的过程中,控制微波组件降低运行功率运行,能够减少微波组件在调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微波组件会在不同的跳频阶段输出不同频段的微波,不同频段的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不同。本申请通过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降低运行功率,避免了电能的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包括: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以第三设定功率运行;其中,第三设定功率大于第二设定功率。
在该设计中,第三设定功率大于第二设定功率,即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后,控制微波组件提高当前运行功率,以较高的功率运行,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输出微波。其中,目标运行频率为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根据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选择得到的,即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能够保证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率。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后,通过控制微波组件以大于第二设定功率的第三设定功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能够进一步提高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的效率,提高了对雾化腔内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调整前后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包括:获取调整前的雾化腔内的第一驻波比,以及调整后的雾化腔内的第二驻波比;计算第一驻波比与设定驻波比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二驻波比与设定驻波比的第二差值;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确定目标运行频率。
在该设计中,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微波检测装置对微波组件跳频前后的雾化腔内的驻波比进行检测。获取跳频前后的第一驻波比和第二驻波比。设定驻波比为预设的驻波比,即用户期望的雾化腔内的驻波比。通过计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并将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进行数值比较,能够判断本次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效果。具体来说,在检测到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判定此时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提高了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在检测到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则判定此时调整运行组件的运行频率,降低了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实现了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根据采集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馈入效果较好的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从而得到目标运行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微波组件能够跳频一次或多次。在微波组件进行多次跳频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选择下一次的跳频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波组件的当前运行频率为2.43GHz,检测到的第一驻波比为1.6,本次跳频调整以增加运行频率的方式进行调整,将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调整为2.44GHz,检测到的第二驻波比为1.5,设定驻波比为1,可见第一差值为0.6,第二差值为0.5。确定本次增加频率的调整方式使腔内微波组波比越来越接近设定驻波比,下次跳频可以继续以增加频率的调整方式进行跳频调整。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微波组件的当前频率调整为2.43GHz,检测到的第一驻波比为1.6,本次跳频调整以增加运行频率的方式进行调整,将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调整为2.44GHz,检测到第二驻波比为1.7,设定驻波比为1,可见第一差值为0.6,第二差值为0.7,确定本次增加频率的调整方式使腔内微波组波比越来越远离设定驻波比,下次跳频以降低频率的调整方式进行跳频调整。
在这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在需要进行多次跳频调整的过程中,在每次跳频调整前后均检测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根据本次调整前后检测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对下次跳频调整的方向进行确定,从而保证微波组件进行跳频调整时,能够提高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驻波比可选为1,当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越接近1,则代表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越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确定目标运行频率,包括:基于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将第二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作为目标运行频率;基于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根据第一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和设定频率调整值,确定目标运行频率。
在该设计中,在微波组件仅需要跳频一次的情况下,检测到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判定微波组件以第二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运行的情况下,雾化腔的微波馈入效果更好,则将第二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作为目标运行频率。检测到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则判定微波组件以第一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运行的情况下,雾化腔的微波馈入效果更好,则将第一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作为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根据采集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馈入效果较好的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从而得到目标运行频率,按照目标运行频率控制微波组件运行,能够提高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还包括:获取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调整次数;基于调整次数小于设定次数,返回执行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步骤。
在该设计中,在微波组件需要进行多次跳频调整的情况下,在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检测微波组件调整运行频率的调整次数。在检测到调整次数达到设定次数的情况下,则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开始运行。在检测到调整次数小于设定次数的情况下,则继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当前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调整次数达到设定次数。本申请通过多次跳频调整,选择最终得到的目标运行频率对微波组件的运行进行控制,提高了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次数的取值范围为1至8次。
在这些实施例中,由于微波组件在跳频运行过程中降低运行功率,即微波组件会以较低的运行功率运行,如果设定次数大于8次,则会影响微波组件对雾化腔馈入微波的整体效率。如果设定次数小于1次,则无法将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合理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运行频率对应的第三驻波比;基于第三驻波比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返回执行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步骤。
在该设计中,在微波组件需要进行多次跳频调整的情况下,在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对当前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进行检测,即目标运行频率对应的第三驻波比。在检测到第三驻波比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内,则判定已经将微波组件调整至最佳运行频率范围内,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开始运行。在检测到第三驻波比未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内,则继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当前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直至第三驻波比进入设定驻波比范围内。本申请根据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对微波组件的跳频调整次数进行控制,能够保证微波组件以目标运行频率运行达到最佳微波馈入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微波组件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包括:调整模块,用于在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调整前后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用于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运行进行控制,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雾化腔设置在壳体内,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放置在雾化腔内,微波组件设置在壳体外,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作用于位于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的作用下释放气溶胶。微波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微波检测装置能够对雾化腔内的微波的驻波比进行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输出多个频段内的微波。将雾化腔设置为带宽为1M至20M的带宽范围,微波组件输出的微波频段可选为902MHz–928MHz、2.400GHz–2.500GHz、5.7255GHz–5.875GHz、24GHz–24.25GHz。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具体地,微波组件在跳频运行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使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不同频率的微波。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微波检测装置持续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采集到的微波驻波比能够反映出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率。根据在不同运行频率下检测得到的微波驻波比,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选择,以得到目标运行频率。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的情况下,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本申请通过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以对雾化腔内进馈入微波,并能够根据检测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选择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向雾化腔内高效率馈入微波,提高气溶胶产生装置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不完全。
可以理解的是,气溶胶产生基质在雾化腔内在微波的作用下雾化,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会影响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本申请通过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并通过检测得到的微波驻波比选择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在气溶胶产生装置运行过程中,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提高微波馈入雾化腔的效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因而具有上述第二方面中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因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中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另外,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雾化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组件,设置于壳体,与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
在该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腔和微波组件,雾化腔设置在壳体内,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放置在雾化腔内,微波组件设置在壳体外,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作用于位于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的作用下释放气溶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微波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用于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
在该设计中,微波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微波检测装置能够对雾化腔内的微波的驻波比进行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谐振柱,谐振柱的第一端与雾化腔的腔底壁相连,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雾化腔的开口。
在该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谐振柱,谐振柱设置在雾化腔内,谐振柱的第一端与雾化腔的底壁相连接,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雾化腔的开口。本申请通过在雾化腔内设置谐振柱,能够将微波组件产生的微波沿谐振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进行传导。由于气溶胶产生基质设置在靠近谐振柱第二端的区域,则保证微波能够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提高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作用下的雾化效果。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可能设计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可能设计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微波组件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2,在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
步骤104,根据调整前后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
步骤106,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运行进行控制,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雾化腔设置在壳体内,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放置在雾化腔内,微波组件设置在壳体外,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作用于位于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的作用下释放气溶胶。微波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微波检测装置能够对雾化腔内的微波的驻波比进行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输出多个频段内的微波。将雾化腔设置为带宽为1M至20M的带宽范围,微波组件输出的微波频段可选为902MHz–928MHz、2.400GHz–2.500GHz、5.7255GHz–5.875GHz、24GHz–24.25GHz。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具体地,微波组件在跳频运行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使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不同频率的微波。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微波检测装置持续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采集到的微波驻波比能够反映出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率。根据在不同运行频率下检测得到的微波驻波比,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选择,以得到目标运行频率。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的情况下,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本申请通过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以对雾化腔内进馈入微波,并能够根据检测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选择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向雾化腔内高效率馈入微波,提高气溶胶产生装置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不完全。
可以理解的是,气溶胶产生基质在雾化腔内在微波的作用下雾化,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会影响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本申请通过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并通过检测得到的微波驻波比选择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在气溶胶产生装置运行过程中,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提高微波馈入雾化腔的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包括:
步骤202,在微波组件按照第一频率运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频率和设定频率调整值确定第二频率;
步骤204,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第二频率运行。
在该设计中,第一频率为微波组件的初始运行频率,即在气溶胶雾化装置开始运行阶段,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第一频率的微波。在微波组件输出第一频率的微波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频率和设定频率调整值计算第二频率,并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第二频率运行。
在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微波组件的初始运行频率和跳频步长,其中,微波组件的初始运行频率为第一频率,跳频步长为频率调整值。第一频率和频率调整值为在气溶胶雾化装置在出厂前配置在本地存储区域内,在气溶胶雾化装置开始运行后,直接调用第一频率和频率调整值,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
本申请通过固定的频率调整值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能够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稳定调整,提高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跳频步长不一致导致的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的效果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频率调整值的取值范围为0.5MHz至40MHz。
本申请通过将频率调整值的取值范围设置为大于等于0.5MHz,且小于等于40MHz。通过将频率调整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5MHz,能够保证每次跳频均调整足够量的微波频率,能够使雾化腔内的驻波比能够产生变化。通过将频率调整值设置为小于等于40MHz,能够避免过度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导致的无法准确获取目标运行频率的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在控制微波组件按照频率调整跳频调整过程中,可以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增加设定频率调整值,也可以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减少设定频率调整值。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二频率运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微波组件以第一设定功率运行情况下,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二设定功率运行;其中,第二设定功率小于第一设定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在控制微波组件进行跳频之前,控制微波组件降低运行功率。具体来说,微波组件在开始运行阶段,以初始频率运行,即微波组件以第一频率运行的情况下,为保证微波的馈入效果,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一设定功率运行,第一设定功率为较高的运行功率。在跳频之前,降低微波组件的运行功率,即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二设定功率运行。在控制微波组件调整运行频率的过程中,控制微波组件降低运行功率运行,能够减少微波组件在调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微波组件会在不同的跳频阶段输出不同频段的微波,不同频段的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不同。本申请通过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降低运行功率,避免了电能的浪费。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包括: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以第三设定功率运行;其中,第三设定功率大于第二设定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设定功率大于第二设定功率,即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后,控制微波组件提高当前运行功率,以较高的功率运行,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输出微波。其中,目标运行频率为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根据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选择得到的,即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能够保证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率。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后,通过控制微波组件以大于第二设定功率的第三设定功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能够进一步提高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的效率,提高了对雾化腔内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根据调整前后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包括:
步骤302,获取调整前的雾化腔内的第一驻波比,以及调整后的雾化腔内的第二驻波比;
步骤304,计算第一驻波比与设定驻波比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二驻波比与设定驻波比的第二差值;
步骤306,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确定目标运行频率。
在该实施例中,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微波检测装置对微波组件跳频前后的雾化腔内的驻波比进行检测。获取跳频前后的第一驻波比和第二驻波比。设定驻波比为预设的驻波比,即用户期望的雾化腔内的驻波比。通过计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并将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进行数值比较,能够判断本次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效果。具体来说,在检测到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判定此时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提高了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在检测到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则判定此时调整运行组件的运行频率,降低了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实现了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根据采集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馈入效果较好的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从而得到目标运行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微波组件能够跳频一次或多次。在微波组件进行多次跳频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选择下一次的跳频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波组件的当前运行频率为2.43GHz,检测到的第一驻波比为1.6,本次跳频调整以增加运行频率的方式进行调整,将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调整为2.44GHz,检测到的第二驻波比为1.5,设定驻波比为1,可见第一差值为0.6,第二差值为0.5。确定本次增加频率的调整方式使腔内微波组波比越来越接近设定驻波比,下次跳频可以继续以增加频率的调整方式进行跳频调整。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微波组件的当前频率调整为2.43GHz,检测到的第一驻波比为1.6,本次跳频调整以增加运行频率的方式进行调整,将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调整为2.44GHz,检测到第二驻波比为1.7,设定驻波比为1,可见第一差值为0.6,第二差值为0.7,确定本次增加频率的调整方式使腔内微波组波比越来越远离设定驻波比,下次跳频以降低频率的调整方式进行跳频调整。
在这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在需要进行多次跳频调整的过程中,在每次跳频调整前后均检测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根据本次调整前后检测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对下次跳频调整的方向进行确定,从而保证微波组件进行跳频调整时,能够提高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驻波比可选为1,当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越接近1,则代表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越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确定目标运行频率,包括:基于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将第二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作为目标运行频率;基于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根据第一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和设定频率调整值,确定目标运行频率。
在该实施例中,在微波组件仅需要跳频一次的情况下,检测到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判定微波组件以第二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运行的情况下,雾化腔的微波馈入效果更好,则将第二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作为目标运行频率。检测到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则判定微波组件以第一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运行的情况下,雾化腔的微波馈入效果更好,则将第一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作为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根据采集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馈入效果较好的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从而得到目标运行频率,按照目标运行频率控制微波组件运行,能够提高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还包括:获取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调整次数;基于调整次数小于设定次数,返回执行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在微波组件需要进行多次跳频调整的情况下,在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检测微波组件调整运行频率的调整次数。在检测到调整次数达到设定次数的情况下,则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开始运行。在检测到调整次数小于设定次数的情况下,则继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当前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调整次数达到设定次数。本申请通过多次跳频调整,选择最终得到的目标运行频率对微波组件的运行进行控制,提高了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次数的取值范围为1至8次。
在这些实施例中,由于微波组件在跳频运行过程中降低运行功率,即微波组件会以较低的运行功率运行,如果设定次数大于8次,则会影响微波组件对雾化腔馈入微波的整体效率。如果设定次数小于1次,则无法将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合理调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运行频率对应的第三驻波比;基于第三驻波比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返回执行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在微波组件需要进行多次跳频调整的情况下,在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对当前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进行检测,即目标运行频率对应的第三驻波比。在检测到第三驻波比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内,则判定已经将微波组件调整至最佳运行频率范围内,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开始运行。在检测到第三驻波比未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内,则继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当前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直至第三驻波比进入设定驻波比范围内。本申请根据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对微波组件的跳频调整次数进行控制,能够保证微波组件以目标运行频率运行达到最佳微波馈入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400,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微波组件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包括:
调整模块402,用于在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
确定模块404,用于在根据调整前后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
控制模块406,用于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400用于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运行进行控制,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雾化腔设置在壳体内,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放置在雾化腔内,微波组件设置在壳体外,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作用于位于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的作用下释放气溶胶。微波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微波检测装置能够对雾化腔内的微波的驻波比进行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输出多个频段内的微波。将雾化腔设置为带宽为1M至20M的带宽范围,微波组件输出的微波频段可选为902MHz–928MHz、2.400GHz–2.500GHz、5.7255GHz–5.875GHz、24GHz–24.25GHz。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具体地,微波组件在跳频运行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使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不同频率的微波。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微波检测装置持续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采集到的微波驻波比能够反映出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率。根据在不同运行频率下检测得到的微波驻波比,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选择,以得到目标运行频率。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的情况下,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本申请通过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以对雾化腔内进馈入微波,并能够根据检测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选择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向雾化腔内高效率馈入微波,提高气溶胶产生装置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不完全。
可以理解的是,气溶胶产生基质在雾化腔内在微波的作用下雾化,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会影响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本申请通过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并通过检测得到的微波驻波比选择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在气溶胶产生装置运行过程中,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提高微波馈入雾化腔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调整模块402,还用于在微波组件按照第一频率运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频率和设定频率调整值确定第二频率;
控制模块406,还用于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第二频率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频率为微波组件的初始运行频率,即在气溶胶雾化装置开始运行阶段,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第一频率的微波。在微波组件输出第一频率的微波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频率和设定频率调整值计算第二频率,并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第二频率运行。
在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微波组件的初始运行频率和跳频步长,其中,微波组件的初始运行频率为第一频率,跳频步长为频率调整值。第一频率和频率调整值为在气溶胶雾化装置在出厂前配置在本地存储区域内,在气溶胶雾化装置开始运行后,直接调用第一频率和频率调整值,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
本申请通过固定的频率调整值控制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能够对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稳定调整,提高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跳频步长不一致导致的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的效果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频率调整值的取值范围为0.5MHz至40MHz。
本申请通过将频率调整值的取值范围设置为大于等于0.5MHz,且小于等于40MHz。通过将频率调整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5MHz,能够保证每次跳频均调整足够量的微波频率,能够使雾化腔内的驻波比能够产生变化。通过将频率调整值设置为小于等于40MHz,能够避免过度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导致的无法准确获取目标运行频率的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在控制微波组件按照频率调整跳频调整过程中,可以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增加设定频率调整值,也可以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减少设定频率调整值。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6,还用于在微波组件以第一设定功率运行情况下,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二设定功率运行;其中,第二设定功率小于第一设定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在控制微波组件进行跳频之前,控制微波组件降低运行功率。具体来说,微波组件在开始运行阶段,以初始频率运行,即微波组件以第一频率运行的情况下,为保证微波的馈入效果,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一设定功率运行,第一设定功率为较高的运行功率。在跳频之前,降低微波组件的运行功率,即控制微波组件以第二设定功率运行。在控制微波组件调整运行频率的过程中,控制微波组件降低运行功率运行,能够减少微波组件在调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微波组件会在不同的跳频阶段输出不同频段的微波,不同频段的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不同。本申请通过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降低运行功率,避免了电能的浪费。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6,还用于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以第三设定功率运行;其中,第三设定功率大于第二设定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设定功率大于第二设定功率,即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后,控制微波组件提高当前运行功率,以较高的功率运行,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输出微波。其中,目标运行频率为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根据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选择得到的,即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能够保证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率。在确定目标运行频率后,通过控制微波组件以大于第二设定功率的第三设定功率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能够进一步提高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的效率,提高了对雾化腔内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调整前的雾化腔内的第一驻波比,以及调整后的雾化腔内的第二驻波比;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400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驻波比与设定驻波比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二驻波比与设定驻波比的第二差值;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确定目标运行频率。
在该实施例中,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微波检测装置对微波组件跳频前后的雾化腔内的驻波比进行检测。获取跳频前后的第一驻波比和第二驻波比。设定驻波比为预设的驻波比,即用户期望的雾化腔内的驻波比。通过计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并将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进行数值比较,能够判断本次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效果。具体来说,在检测到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判定此时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提高了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在检测到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则判定此时调整运行组件的运行频率,降低了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实现了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根据采集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馈入效果较好的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从而得到目标运行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微波组件能够跳频一次或多次。在微波组件进行多次跳频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选择下一次的跳频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波组件的当前运行频率为2.43GHz,检测到的第一驻波比为1.6,本次跳频调整以增加运行频率的方式进行调整,将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调整为2.44GHz,检测到的第二驻波比为1.5,设定驻波比为1,可见第一差值为0.6,第二差值为0.5。确定本次增加频率的调整方式使腔内微波组波比越来越接近设定驻波比,下次跳频可以继续以增加频率的调整方式进行跳频调整。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微波组件的当前频率调整为2.43GHz,检测到的第一驻波比为1.6,本次跳频调整以增加运行频率的方式进行调整,将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调整为2.44GHz,检测到第二驻波比为1.7,设定驻波比为1,可见第一差值为0.6,第二差值为0.7,确定本次增加频率的调整方式使腔内微波组波比越来越远离设定驻波比,下次跳频以降低频率的调整方式进行跳频调整。
在这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在需要进行多次跳频调整的过程中,在每次跳频调整前后均检测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根据本次调整前后检测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对下次跳频调整的方向进行确定,从而保证微波组件进行跳频调整时,能够提高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驻波比可选为1,当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越接近1,则代表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越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确定目标运行频率,包括:基于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将第二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作为目标运行频率;基于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根据第一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和设定频率调整值,确定目标运行频率。
在该实施例中,在微波组件仅需要跳频一次的情况下,检测到第一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判定微波组件以第二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运行的情况下,雾化腔的微波馈入效果更好,则将第二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作为目标运行频率。检测到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则判定微波组件以第一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运行的情况下,雾化腔的微波馈入效果更好,则将第一驻波比对应的运行频率作为目标运行频率。实现了在微波组件跳频运行过程中,根据采集到的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确定微波馈入效果较好的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从而得到目标运行频率,按照目标运行频率控制微波组件运行,能够提高雾化腔内的微波馈入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调整次数;
控制模块406,还用于基于调整次数小于设定次数,返回执行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在微波组件需要进行多次跳频调整的情况下,在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检测微波组件调整运行频率的调整次数。在检测到调整次数达到设定次数的情况下,则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开始运行。在检测到调整次数小于设定次数的情况下,则继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当前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调整次数达到设定次数。本申请通过多次跳频调整,选择最终得到的目标运行频率对微波组件的运行进行控制,提高了微波组件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次数的取值范围为1至8次。
在这些实施例中,由于微波组件在跳频运行过程中降低运行功率,即微波组件会以较低的运行功率运行,如果设定次数大于8次,则会影响微波组件对雾化腔馈入微波的整体效率。如果设定次数小于1次,则无法将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进行合理调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目标运行频率对应的第三驻波比;
控制模块406,还用于基于第三驻波比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返回执行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在微波组件需要进行多次跳频调整的情况下,在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对当前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进行检测,即目标运行频率对应的第三驻波比。在检测到第三驻波比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内,则判定已经将微波组件调整至最佳运行频率范围内,控制微波组件按照目标运行频率开始运行。在检测到第三驻波比未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内,则继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对当前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直至第三驻波比进入设定驻波比范围内。本申请根据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对微波组件的跳频调整次数进行控制,能够保证微波组件以目标运行频率运行达到最佳微波馈入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500,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400,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二中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4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500还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雾化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组件,设置于壳体,与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
在该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500包括壳体、雾化腔和微波组件,雾化腔设置在壳体内,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放置在雾化腔内,微波组件设置在壳体外,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作用于位于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的作用下释放气溶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500还包括:微波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用于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
在该实施例中,微波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微波检测装置能够对雾化腔内的微波的驻波比进行检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500还包括:谐振柱,谐振柱的第一端与雾化腔的腔底壁相连,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雾化腔的开口。
在该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500包括谐振柱,谐振柱设置在雾化腔内,谐振柱的第一端与雾化腔的底壁相连接,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雾化腔的开口。本申请通过在雾化腔内设置谐振柱,能够将微波组件产生的微波沿谐振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进行传导。由于气溶胶产生基质设置在靠近谐振柱第二端的区域,则保证微波能够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提高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作用下的雾化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600,包括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4,存储器602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604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实施例一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600的控制方法,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一中气溶胶产生装置600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600还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雾化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组件,设置于壳体,与处理器604相连接,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
在该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600包括壳体、雾化腔和微波组件,雾化腔设置在壳体内,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放置在雾化腔内,微波组件设置在壳体外,微波组件能够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微波作用于位于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的作用下释放气溶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600还包括:微波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用于采集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
在该实施例中,微波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微波检测装置能够对雾化腔内的微波的驻波比进行检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600还包括:谐振柱,谐振柱的第一端与雾化腔的腔底壁相连,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雾化腔的开口。
在该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600包括谐振柱,谐振柱设置在雾化腔内,谐振柱的第一端与雾化腔的底壁相连接,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雾化腔的开口。本申请通过在雾化腔内设置谐振柱,能够将微波组件产生的微波沿谐振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进行传导。由于气溶胶产生基质设置在靠近谐振柱第二端的区域,则保证微波能够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提高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微波作用下的雾化效果。
实施例五:
本申请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可能设计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可能设计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需要明确的是,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申请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所述微波组件用于向所述雾化腔内馈入微波,所述微波检测装置用于采集所述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所述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
根据调整前后的所述雾化腔内的所述微波驻波比,确定所述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
控制所述微波组件按照所述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所述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包括:
在微波组件按照第一频率运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设定频率调整值确定第二频率;
控制所述微波组件按照所述第二频率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微波组件以所述第二频率运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微波组件以第一设定功率运行情况下,控制所述微波组件以第二设定功率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功率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微波组件按照所述目标运行频率运行,包括:
控制所述微波组件按照所述目标运行频率,以第三设定功率运行;
其中,所述第三设定功率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调整前后的所述雾化腔内的所述微波驻波比,确定所述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包括:
获取调整前的所述雾化腔内的第一驻波比,以及调整后的所述雾化腔内的第二驻波比;
计算所述第一驻波比与所述设定驻波比的第一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驻波比与所述设定驻波比的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运行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运行频率,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将所述第二驻波比对应的所述运行频率作为所述目标运行频率;
基于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一驻波比对应的所述运行频率和所述设定频率调整值,确定所述目标运行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微波组件按照所述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还包括:
获取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所述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调整次数;
基于所述调整次数小于设定次数,返回执行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所述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微波组件按照所述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之前,还包括:
获取目标运行频率对应的第三驻波比;
基于所述第三驻波比处于设定驻波比范围,返回执行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所述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的步骤。
9.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微波组件和微波检测装置,所述微波组件用于向所述雾化腔内馈入微波,所述微波检测装置用于采集所述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微波组件运行的过程中,按照设定频率调整值调整所述微波组件的运行频率;
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调整前后的所述雾化腔内的所述微波驻波比,确定所述微波组件的目标运行频率;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微波组件按照所述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装置。
1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雾化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
微波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向所述雾化腔内馈入微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微波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用于采集所述雾化腔内的微波驻波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谐振柱,所述谐振柱的第一端与所述雾化腔的腔底壁相连,所述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所述雾化腔的开口。
15.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20283.7A 2021-10-20 2021-10-20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899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0283.7A CN115989904A (zh) 2021-10-20 2021-10-20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2/120229 WO2023065944A1 (zh) 2021-10-20 2022-09-21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0283.7A CN115989904A (zh) 2021-10-20 2021-10-20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89904A true CN115989904A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89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0283.7A Pending CN115989904A (zh) 2021-10-20 2021-10-20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89904A (zh)
WO (1) WO20230659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3312A (ja) * 2006-07-14 2009-08-20 Katsutoshi Tabuse マイクロ波誘電加熱装置
CN105114993B (zh) * 2015-08-06 2017-07-2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波加热设备和加热控制方法
CN106287866B (zh) * 2016-08-04 2018-11-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半导体微波炉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半导体微波炉
KR102534795B1 (ko) * 2018-04-04 2023-05-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주파수 스캔 및 가열 알고리즘이 개선된 마이크로파 가열 장치
CN108552614A (zh) * 2018-07-16 2018-09-21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微波谐振雾化器
KR102389832B1 (ko) * 2019-06-18 2022-04-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마이크로웨이브를 통해 에어로졸을 생성하는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0279152B (zh) * 2019-06-19 2022-05-10 云南巴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电子烟
CN110662322B (zh) * 2019-09-02 2022-11-15 成都亚彦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044370A (zh) * 2020-09-27 2020-12-08 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微波加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5944A1 (zh)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9094B2 (en) Combined RF and thermal heating system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of
RU2474092C2 (ru) Микроволновое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3925221A (zh) 气溶胶产生组件、气溶胶发生装置、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249229B (zh) 微波处理装置、方法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EP4035539A1 (en) Baking object,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baking object, and method for microwave heating of baking object
WO2023151330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US20240016215A1 (en)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icrowave thereof
CN115670030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89904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0321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微波控制方法
CN111083822B (zh) 带加热时间估计的组合式rf和热加热系统
WO2023004678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23987A1 (zh) 气溶胶产生组件和气溶胶产生系统
WO2023004676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03654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70023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6491718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JP7481495B2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AU202034740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icrowave device
CN216363672U (zh) 气溶胶产生组件、气溶胶发生装置和气溶胶发生系统
CN220308441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109694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14849A (zh) 一种手持式加热装置
CN113543444B (zh) 一种微波诱导金属放电助燃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14027710A (zh) 蒸汽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