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1929A - 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1929A
CN115971929A CN202310260840.0A CN202310260840A CN115971929A CN 115971929 A CN115971929 A CN 115971929A CN 202310260840 A CN202310260840 A CN 202310260840A CN 115971929 A CN115971929 A CN 115971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horn
manufacturing
section
cavity section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08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71929B (zh
Inventor
李云策
袁惠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Rui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Rui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Rui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Rui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608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1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1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1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71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1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所述馈电喇叭包括依次连接的法兰端面、方腔段和大腔段,所述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包括:底座,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二面上;夹持座,具有第二安装部和夹持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并向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夹持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方腔段能够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并固定在所述夹持部内。该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能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机械加工设备和馈电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制造技术领域中,馈电喇叭的精度要求高、零件易发生变形,内腔结构较为复杂,尚且没有较为简单易行的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可以快捷高效的加工出合格的馈电喇叭。
并且,在现有制作馈电喇叭的方式中,需要对馈电喇叭进行多次装夹找正。但是,每次装夹找正后均会产生误差,从而导致加工基准不统一、加工精度低、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同时,现有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本身的装配精度较低,操作难度较为复杂,从而导致采用现有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加工馈电喇叭时,会出现固有的误差,即:无法通过改变加工方法弥补的误差。这必然会导致加工出的馈电喇叭精度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该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能够提高馈电喇叭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所述馈电喇叭包括依次连接的法兰端面、方腔段和大腔段,所述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包括:
底座,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二面上;
夹持座,具有第二安装部和夹持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并向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夹持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方腔段能够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并固定在所述夹持部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为滑槽,并且所述滑槽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滑块,所述滑块能够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相对所述滑槽滑动;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安装部间隙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座还包括:
止挡块,位于所述第二开口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并且所述止挡块与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面连接;所述止挡块靠近所述第一面的一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固定所述方腔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具有多个第二开口,多个所述第二开口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包括:
对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原料进行加工,以在所述原料上形成工艺柄;
利用第一工装夹具装夹所述工艺柄,并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方腔段的外表面;
利用第二工装夹具固定所述方腔段,并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法兰端面和所述方腔段的内腔;
其中,所述第二工装夹具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原料进行加工,以在所述原料上形成工艺柄,包括:
获取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原料;
对所述原料进行粗加工以形成第一中间产物,并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的应力进行消除;
对消除应力后的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在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上形成工艺柄。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第一工装夹具装夹所述工艺柄,并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所述方腔段的外表面,包括:
将所述工艺柄放入所述第一工装夹具内,并利用所述第一工装夹具固定所述工艺柄;
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所述方腔段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所述方腔段的外表面,包括:
利用车床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大腔段的内腔和初始的所述大腔段的外表面;
利用铣床对初始的所述大腔段的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
利用铣床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位于所述工艺柄和所述大腔段之间的部分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方腔段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第二工装夹具的夹持部固定所述方腔段,并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法兰端面和所述方腔段的内腔,包括:
去除部分所述工艺柄;
使所述方腔段位于所述第二工装夹具的第二开口内并与所述夹持部固定,且使得剩余的所述工艺柄面向加工设备的刀具;
利用加工设备对剩余的所述工艺柄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法兰端面;
对所述法兰端面进行电火花加工,以在所述法兰端面内形成方形通孔;
将所述夹持部翻转180°,并对所述方腔段进行电火花加工,以形成所述方腔段的内腔;
其中,所述方形通孔与所述方腔段的内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方腔段进行电火花加工,以形成所述方腔段的内腔,包括:
利用第一粗电极和第一精电极分别对所述方腔段进行加工,以使得所述方腔段形成第一内腔部和第二内腔部,且使所述第一内腔部和所述第二内腔部之间具有分隔部;
利用第二粗电极和第二精电极分别对所述分隔部进行加工,以使得所述分隔部为阶梯状。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粗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段和第一工作段,所述第一工作段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段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向靠近第一夹持段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粗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夹持段和第二工作段,所述第二工作段的侧壁为阶梯状。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之后,所述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利用车床和第一刀具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在所述方腔段靠近所述大腔段的一端形成倒扣环槽;
其中,所述第一刀具包括:依次连接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向远离所述刀柄的延长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倒扣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大腔段与所述方腔段连接处的内径。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馈电喇叭进行表面处理;
对所述馈电喇叭的表面进行检查,并对所述馈电喇叭的尺寸进行检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馈电喇叭,所述馈电喇叭通过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设置有底座和夹持座。其中,底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具有第一安装部,该第一安装部可以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从而将工装夹具固定在加工设备上。夹持座具有第二安装部和夹持部。其中,第二安装部可以位于第一开口内,并且可以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夹持部可以与第二安装部连接,方腔段能够位于夹持部的第二开口内,并固定在夹持部内。
从而,当需要对馈电喇叭进行加工时,只需要将馈电喇叭的方腔段放入第二开口,并与夹持部进行一次固定即可。当需要对馈电喇叭进行翻转加工时,只需要将夹持座从底座上拆除,并将夹持座进行翻转,以此就能够实现馈电喇叭的翻转。
由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后,当需要对馈电喇叭进行翻转加工时,不再需要将馈电喇叭从而夹具中取出再重新进行装夹,只需要进行一次装夹即可,从而有效避免了在加工馈电喇叭的过程中进行多次装夹找正的问题,也就能够统一加工基准,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度和加工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馈电喇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馈电喇叭在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上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中间产物在第一工装夹具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馈电喇叭在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上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作方形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作第一内腔部和第二内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作分隔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馈电喇叭;11、法兰端面;12、方腔段;13、大腔段;14、工艺柄;15、方形通孔;16、分隔部;17、倒扣环槽;
2、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1、底座;211;第一面;212、第二面;213、第一安装部;22、夹持座;221、第二安装部;222、夹持部;223、止挡块;23、水平垫板;
3、第一工装夹具;
4、第一粗电极;41、第一夹持段;42、第一工作段;
5、第二粗电极;51、第二夹持段;52、第二工作段;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
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此用于描述各种部件、构件、元件和/或部分,但是这些部件、构件、元件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限制。而是,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部件、构件、元件和/或部分与另一个相区分。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该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能够显著提高馈电喇叭1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该馈电喇叭1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法兰端面11、方腔段12和大腔段13,即可以理解的是:方腔段12位于法兰端面11和大腔段13之间,方腔段12的一端与法兰端面11连接,方腔段12的另一端与大腔段13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可以包括:底座21和夹持座22。其中,底座21可以具有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11和第二面212。其中,第一面211可以具有第一安装部213,该第一安装部213可以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以将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固定在加工设备上。该加工设备可以为:机床或者铣床等,机床可以为数控机床等,铣床可以为数控铣床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13可以为安装柱,安装柱可以伸入加工设备的安装孔中并与加工设备上的安装孔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柱,可以便于将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与加工设备连接,也可以便于将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从加工设备上拆卸下来,从而提高了馈电喇叭1的加工效率,也能够便于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的维修和更换。
第一安装部213可以具有多个,例如:第一安装部213可以具有两个、四个、六个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置。并且,多个第一安装部213可以在第一面211上均匀分布,以保证各个第一安装部213的受力均匀,防止任一第一安装部213由于受力不均而发生损坏的问题。
但不限于此,第一安装部213也可以为螺钉、卡扣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将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与加工设备固定连接即可。
在底座2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开口端可以位于第二面212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可以为滑槽,并且该滑槽可以沿第二方向Y贯穿底座21。该第二方向Y可以与第一方向X垂直。
夹持座22可以具有第二安装部221和夹持部222。其中,第二安装部221可以位于第一开口内,并与底座21可拆卸连接。该第二安装部221可以为滑块,该滑块能够位于滑槽内,并能够相对滑槽滑动。从而,通过将第一开口设置为滑槽,将第一安装部213设置为滑块,能够利用滑槽对滑块进行限位,并且能够便于夹持座22和底座21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安装部221可以间隙配合。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开口和第二安装部221之间的配合紧密程度,可以有效防止第二安装部221在馈电喇叭1的加工过程中出现位移,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馈电喇叭1的加工精度。
上述夹持部222可以与第二安装部221连接,并且夹持部222可以向远离第一面211的方向延伸。夹持部222可以具有第二开口,方腔段12能够位于第二开口内,并固定在夹持部222内,以此便于对馈电喇叭1进行后续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可以为方形,从而能够便于容纳馈电喇叭1的方腔段12,并且能够利用第二开口的侧壁紧紧夹持住方腔段12。但不限于此,第二开口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弧形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置。
当需要对馈电喇叭1进行加工时,只需要将馈电喇叭1的方腔段12放入第二开口,并与夹持部222进行一次固定即可。当需要对馈电喇叭1进行翻转加工时,只需要将夹持座22从底座21上拆除,并将夹持座22进行翻转,以此就能够实现馈电喇叭1的翻转。
由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后,当需要对馈电喇叭1进行翻转加工时,不再需要将馈电喇叭1从夹具中取出再重新进行装夹,只需要进行一次装夹即可,从而有效避免了在加工馈电喇叭1的过程中进行多次装夹找正的问题,也就能够统一加工基准,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度和加工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夹持座22还可以包括:止挡块223。该止挡块223可以位于第二开口远离第一面211的一侧,并且止挡块223可以与夹持部222远离第一面211的一面连接。该止挡块223靠近第一面211的一面和第二开口的侧壁可以固定方腔段12。
在本实施例中,止挡块223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夹持部222靠近止挡块223的一面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在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可以至少具有交叠。连接件可以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将止挡块223和夹持部222固定连接。当连接件为螺钉或者螺栓时,第一连接孔可以为通孔,第二连接孔可以为螺纹孔,但不限于此,第一连接孔也可以为螺纹孔,以提高止挡块223和夹持部222的连接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夹持部222具有多个第二开口,多个第二开口可以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当设置有两个夹持部222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个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同时加工两个馈电喇叭1,并且可以保证两个馈电喇叭1在加工过程中的高度一致性较高,以此能够后续工艺的找正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在本实施例中,止挡块223可以具有两个,每个止挡块223可以对应一个第二开口,并且两个止挡块223可以分别与夹持部222远离第一面211的一面连接。但不限于此,止挡块223也可以设置有一个,即:可以仅仅利用一个止挡块223同时止挡两个第一开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开口的数量也可以不为两个,例如:第二开口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选择和设定。当第二开口的数量为三个时,止挡块223也可以为三个;当第二开口的数量为四个时,止挡块223也可以为四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还可以包括:水平垫板23。当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上夹持有多个馈电喇叭1的时候,水平垫板23可以垫在馈电喇叭1大腔段13的底部,从而保证馈电喇叭1的喇叭口面等高,以此可以保证加工馈电喇叭1的基准一致,进而能够显著提高加工的精度和产品良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1和夹持座22可以为金属材料,例如:铸铁等,以此能够显著提高该工装夹具的使用寿命。但不限于此,本发明对底座21和夹持座22的材料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底座21和夹持座22的重复安装精度可以达到0.005mm以内,从而可以使得加工过后的法兰端面11的平面度达到0.005mm以内,多个馈电喇叭1的高度一致性在0.01mm以内。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馈电喇叭1的制作方法。通过该馈电喇叭1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馈电喇叭1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产品良率,并且加工馈电喇叭1的效率较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8所示,馈电喇叭1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对制作馈电喇叭1的原料进行加工,以在原料上形成工艺柄14;
步骤S20、利用第一工装夹具3装夹工艺柄14,并制作馈电喇叭1的大腔段13的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方腔段12的外表面;
步骤S30、利用第二工装夹具固定方腔段12,并制作馈电喇叭1的法兰端面11和方腔段12的内腔;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工装夹具为上一主题中所述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本发明在本主题中不再对第二工装夹具的具体结构和有益效果进行赘述,可以参考上一主题中对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2的具体阐述,这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对上述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0中,可以首先获取制作馈电喇叭1的原料。该馈电喇叭1的原料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制作馈电喇叭1的原料进行粗加工,以形成第一中间产物,并对第一中间产物的应力进行消除。具体地,可以利用车床对制作馈电喇叭1的原料进行粗加工,并使得粗加工后的第一中间产物的每个边缘均具有0.5mm的余量。可以对第一中间产物进行时效处理,从而将第一中间产物中的残余应力去除,以保证后续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和残品良率。但不限于此,在对第一中间产物去应力时,可以不对第一中间产物进行时效处理,还可以采用其他去应力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置,这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以对消除应力后的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在第一中间产物上形成工艺柄14。具体地,可以利用车床对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从而在第一中间产物的一端留出直径为10mm~30mm(例如:10mm、20mm、30mm等),长度为10mm~30mm(例如:10mm、20mm、30mm等)的工艺柄14。并在精车后,工艺柄14尺寸的偏差可以达到:上偏差为-0.002mm,下偏差为-0.008mm,以便于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对其进行装夹。
在步骤S20中,如图4所示,可以将工艺柄14放入第一工装夹具3内,并利用第一工装夹具3固定工艺柄14。该第一工装夹具3可以为筒夹工装夹具。由于筒夹工装夹具的重复装夹精度可以达到0.005mm以内,从而能够保证后续制作大馈电喇叭1的内腔与工艺柄14的同轴度可以到达0.01mm以内。
在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形成馈电喇叭1的大腔段13和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方腔段12的外表面。具体地,可以利用车床对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形成大腔段13的内腔和初始的大腔段13的外表面。本发明在加工大腔段13的内腔和初始的大腔段13的外表面时,只进行了一次装夹,从而能够保证之后形成的大腔段13的内腔和大腔段13的中心基准轴的同轴度在0.02mm以内,以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的精度。
在车床加工完成后,可以将车床加工好的第一中间产物连同第一工装3夹具一同转移至铣床,并利用铣床对初始的大腔段13进行精加工,以形成馈电喇叭1的大腔段13的外表面。同时,可以利用铣床对第一中间产物位于工艺柄14和大腔段13之间的部分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方腔段12的外表面。
本发明将车床加工好的第一中间产物连同第一工装夹具3一同转移至铣床后,可以使得第一中间产物在铣床工序和车床工序均采用同一工装夹具装夹,也就能够保证第一中间产物在铣床工序和车床工序中能够保持同基准加工,从而能够使得大腔段13的内腔的轴线与大腔段13的外形的形位公差在0.01mm以内,也就因此进一步提高加工的精度。
在对第一中间产物进行铣床工序后,可以对大腔段13的内腔的轴线和大腔段13的外形的形位公差进行在线测量,以判断大腔段13的内腔的轴线和大腔段13的外形的形位公差是否在要求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在线测量指的是,在生产线上直接进行测量,即:不需要将加工好的零件从生产线上取出进行测量,以此能够简化测量工序,提升生产效率。
在步骤S30中,如图2所示,可以利用第二工装夹具的夹持部222固定方腔段12,并制作馈电喇叭1的法兰端面11和方腔段12的内腔。具体地,可以去除部分工艺柄14,并保留剩余部分工艺柄14。举例而言:可以利用车床对部分工艺柄14进行加工,以去除部分工艺柄14,但不限于此,还可以直接用于切割工具直接进行切割,这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以使得方腔段12位于第二工装夹具的第二开口内,并与第二工装夹具的夹持部222固定,且使得剩余的工艺柄14面向加工设备的刀具。当第二工装夹具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时,可以同时将多个馈电喇叭1的方腔段12分别放置于每一个第二开口内,并将水平垫板23垫在大腔段13的底部,以保证每个馈电喇叭1的大腔段13等高且基准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加工设备对剩余的工艺柄14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法兰端面11。并且,如图6所示,可以对法兰端面11进行电火花加工,以在法兰端面11内形成方形通孔1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可以将夹持部222翻转180°,并对方腔段12进行电火花加工,以形成方腔段12的内腔,并使得方腔段12的内腔与方形通孔15连通。具体地,如图7所示,可以利用第一粗电极4和第一精电极分别对方腔段12进行加工,以使得方腔段12形成第一内腔部和第二内腔部,且使得第一内腔部和第二内腔部之间具有分隔部16。举例而言,可以利用第一粗电极4对方腔段12进行粗加工,以形成初始的第一内腔部和初始的第二内腔部;可以利用第一精电极对初始的第一内腔部和初始的第二内腔部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最终的第一内腔部和第二内腔部。
如图8所示,可以利用第二粗电极5和第二精电极分别对分隔部16进行加工,以使得分隔部16为阶梯状。举例而言,可以利用第二粗电极5对分隔部16进行粗加工,以形成初始的阶梯状分隔部16;可以利用第二精电极对初始的阶梯状分隔部16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最终的阶梯状分隔部16。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方腔段12进行电火花加工时,采用如表1所示的机床参数:
其中,I为放电电流;T为放电时间;P为脉冲间隙;COMP为伺服基准;TEROS为两次抬刀之间放电时间;U为空载电压;MS为加工敏感度;TML为抬刀高度;TVF为抬刀速度;TVB为退回过程抬刀速度;TMLD为双倍抬刀高度;TPERIOD为双倍抬刀循环执行后单次抬刀数量;TVFD为双倍抬刀速度;TVBD为退回过程双倍抬刀速度。
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方腔段12进行电火花加工时,也可以对上述机床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这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对方腔段12进行电火花加工完成后,可以拆下第二工装夹具的夹持座22,并将制作好的馈电喇叭1取出。再将夹持座22安装在底座21上,由于夹持座22与底座21重复安装的精度在0.005mm以内,从而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也不需要重新进行找正,以此能够在保证各个馈电喇叭1尺寸一致性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粗电极4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段41和第一工作段42。第一工作段42远离第一夹持段41的一端具有开口,该开口可以向靠近第一夹持段41的方向延伸。通过该第一工作段42可以形成初始的第一内腔部和初始的第二内腔部,并且通过开口,可以在第一内腔部和第二内腔部之间留出分隔部16。
第二粗电极5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夹持段51和第二工作段52。第二工作段52的侧壁可以为阶梯状。以此,通过阶梯状的侧壁,即可在形成初始的阶梯状分隔部1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精电极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夹持段和第三工作段。第三工作段远离第三夹持段的一端具有开口,该开口可以向靠近第三夹持段的方向延伸。通过该第三工作段可以形成最终的第一内腔部和第二内腔部。
第二精电极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夹持段和第四工作段。第四工作段的侧壁也可以为阶梯状。以此,通过阶梯状的侧壁,即可在形成最终的阶梯状分隔部1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粗电极4和第一精电极的精度不同,第一精电极的精度大于第一粗电极4的精度。同理,第二粗电极5和第二精电极的精度也不同,第二精电极的精度大于第二粗电极5的精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制作馈电喇叭1的大腔段13的外表面和内腔之后,馈电喇叭1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利用车床和第一刀具对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在方腔段12靠近大腔段13的一端形成倒扣环槽17。其中,第一刀具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刀柄和刀头,刀头可以向远离刀柄的延长线的方向延伸;该倒扣环槽17的直径可以大于大腔段13与方腔段12连接处的内径。本发明利用第一刀具形成倒扣环槽17,可以避免对加工好的大腔段13内壁造成损伤,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良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馈电喇叭1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对馈电喇叭1进行表面处理。具体的,可以按照工艺要求对馈电喇叭1的表面进行保持尖边去刺处理,并对清洗馈电喇叭1表面的油污等。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对馈电喇叭1的表面进行检查,并对馈电喇叭1的尺寸进行检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中馈电喇叭1的制作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馈电喇叭1,该馈电喇叭1通过上述所述的馈电喇叭1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该馈电喇叭1通过上述方法制作而成后,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产品良率。并且,同一批次生产的馈电喇叭1的尺寸一致性较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5)

1.一种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喇叭包括依次连接的法兰端面、方腔段和大腔段,所述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包括:
底座,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二面上;
夹持座,具有第二安装部和夹持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并向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夹持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方腔段能够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并固定在所述夹持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为滑槽,并且所述滑槽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滑块,所述滑块能够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相对所述滑槽滑动;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安装部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还包括:
止挡块,位于所述第二开口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并且所述止挡块与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面连接;所述止挡块靠近所述第一面的一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固定所述方腔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具有多个第二开口,多个所述第二开口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6.一种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原料进行加工,以在所述原料上形成工艺柄;
利用第一工装夹具装夹所述工艺柄,并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方腔段的外表面;
利用第二工装夹具固定所述方腔段,并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法兰端面和所述方腔段的内腔;
其中,所述第二工装夹具为上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作馈电喇叭的工装夹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原料进行加工,以在所述原料上形成工艺柄,包括:
获取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原料;
对所述原料进行粗加工以形成第一中间产物,并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的应力进行消除;
对消除应力后的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在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上形成工艺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一工装夹具装夹所述工艺柄,并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方腔段的外表面,包括:
将所述工艺柄放入所述第一工装夹具内,并利用所述第一工装夹具固定所述工艺柄;
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所述方腔段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以及所述方腔段的外表面,包括:
利用车床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大腔段的内腔和初始的所述大腔段的外表面;
利用铣床对初始的所述大腔段的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
利用铣床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位于所述工艺柄和所述大腔段之间的部分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方腔段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二工装夹具固定所述方腔段,并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法兰端面和所述方腔段的内腔,包括:
去除部分所述工艺柄;
使所述方腔段位于所述第二工装夹具的第二开口内并与所述夹持部固定,且使得剩余的所述工艺柄面向加工设备的刀具;
利用加工设备对剩余的所述工艺柄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所述法兰端面;
对所述法兰端面进行电火花加工,以在所述法兰端面内形成方形通孔;
将所述夹持部翻转180°,并对所述方腔段进行电火花加工,以形成所述方腔段的内腔;
其中,所述方形通孔与所述方腔段的内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方腔段进行电火花加工,以形成所述方腔段的内腔,包括:
利用第一粗电极和第一精电极分别对所述方腔段进行加工,以使得所述方腔段形成第一内腔部和第二内腔部,且使所述第一内腔部和所述第二内腔部之间具有分隔部;
利用第二粗电极和第二精电极分别对所述分隔部进行加工,以使得所述分隔部为阶梯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粗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段和第一工作段,所述第一工作段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段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向靠近第一夹持段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粗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夹持段和第二工作段,所述第二工作段的侧壁为阶梯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作所述馈电喇叭的大腔段的外表面和内腔之后,所述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利用车床和第一刀具对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进行精加工,以在所述方腔段靠近所述大腔段的一端形成倒扣环槽;
其中,所述第一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向远离所述刀柄的延长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倒扣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大腔段与所述方腔段连接处的内径。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馈电喇叭进行表面处理;
对所述馈电喇叭的表面进行检查,并对所述馈电喇叭的尺寸进行检查。
15.一种馈电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喇叭通过上述权利要求6~14任意一项所述的馈电喇叭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CN202310260840.0A 2023-03-17 2023-03-17 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5971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840.0A CN115971929B (zh) 2023-03-17 2023-03-17 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840.0A CN115971929B (zh) 2023-03-17 2023-03-17 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1929A true CN115971929A (zh) 2023-04-18
CN115971929B CN115971929B (zh) 2023-06-30

Family

ID=8596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0840.0A Active CN115971929B (zh) 2023-03-17 2023-03-17 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1929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7844A (ja) * 2006-01-31 2007-08-16 Toshiba Corp 超音波接合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804255B1 (ko) * 2007-12-31 2008-02-18 서옥순 초음파 용착기의 혼 제조방법
CN104683893A (zh) * 2015-02-28 2015-06-03 扬州雷华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波纹喇叭及其加工工艺
CN206009127U (zh) * 2016-08-30 2017-03-15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喇叭点胶装置
EP3168580A1 (de) * 2015-11-13 2017-05-17 VEGA Grieshaber KG Hornantenne
CN109531073A (zh) * 2018-12-29 2019-03-29 苏州莱易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泵阀体薄壁件内孔加工改进方法
CN110681934A (zh) * 2019-10-31 2020-01-14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适用于精密工件线切割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KR102095900B1 (ko) * 2019-03-29 2020-04-01 주식회사 피코젠 혼 안테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430923A (zh) * 2020-04-16 2020-07-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双脊圆锥喇叭天线结构及制造和安装其上下脊的方法
CN112238359A (zh) * 2019-07-16 2021-01-19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极转角度装夹的工装
CN213989195U (zh) * 2021-01-20 2021-08-17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五喇叭馈源一体化结构
CN113708072A (zh) * 2021-08-16 2021-11-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环形内沟槽结构馈源喇叭的制作方法
CN114205729A (zh) * 2021-12-17 2022-03-18 南京驰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太赫兹频段馈源喇叭的加工工艺
CN114976585A (zh) * 2022-05-25 2022-08-30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实现馈源极化扭转的横滚装置结构
CN217619115U (zh) * 2022-06-06 2022-10-21 成都威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零件两端加工用装夹工装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7844A (ja) * 2006-01-31 2007-08-16 Toshiba Corp 超音波接合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804255B1 (ko) * 2007-12-31 2008-02-18 서옥순 초음파 용착기의 혼 제조방법
CN104683893A (zh) * 2015-02-28 2015-06-03 扬州雷华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波纹喇叭及其加工工艺
EP3168580A1 (de) * 2015-11-13 2017-05-17 VEGA Grieshaber KG Hornantenne
CN206009127U (zh) * 2016-08-30 2017-03-15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喇叭点胶装置
CN109531073A (zh) * 2018-12-29 2019-03-29 苏州莱易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泵阀体薄壁件内孔加工改进方法
KR102095900B1 (ko) * 2019-03-29 2020-04-01 주식회사 피코젠 혼 안테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238359A (zh) * 2019-07-16 2021-01-19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极转角度装夹的工装
CN110681934A (zh) * 2019-10-31 2020-01-14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适用于精密工件线切割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11430923A (zh) * 2020-04-16 2020-07-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双脊圆锥喇叭天线结构及制造和安装其上下脊的方法
CN213989195U (zh) * 2021-01-20 2021-08-17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五喇叭馈源一体化结构
CN113708072A (zh) * 2021-08-16 2021-11-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环形内沟槽结构馈源喇叭的制作方法
CN114205729A (zh) * 2021-12-17 2022-03-18 南京驰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太赫兹频段馈源喇叭的加工工艺
CN114976585A (zh) * 2022-05-25 2022-08-30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实现馈源极化扭转的横滚装置结构
CN217619115U (zh) * 2022-06-06 2022-10-21 成都威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零件两端加工用装夹工装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窦长安;: "宽波束阵列喇叭天线零件加工工艺研究", 机械工程师, no. 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1929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6606B (zh) 一种薄壁半壳体零件的加工方法
CN107350868B (zh) 薄壁半球形焊接组合件加工工装及加工方法
CN113427092B (zh) 异型凹腔电火花加工方法
CN106513880B (zh) 一种电极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其用于加工复杂内型槽的方法
CN115213504A (zh) 一种电极夹具组件
CN107552902A (zh) 一种电火花加工机床多孔加工电极夹具
CN112222547B (zh) 一种机匣内表面多型腔结构高效电解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15971929B (zh) 馈电喇叭及其制作方法
CN101844257A (zh) 节气门体空间锥度孔加工方法
CN111570951B (zh) 行星架电解去毛刺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N208772650U (zh) 一种电脉冲夹具
CN210587863U (zh) 飞轮壳复合卧式加工工模
CN111618637A (zh) 一种骨架零件的加工夹具及方法
CN115041933B (zh) 一种台阶镶块组合加工方法
CN114714092B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零件的逆向加工方法
CN211360955U (zh) 一种火花机加工平台工装治具
CN110605447B (zh) 大扭曲叶片精密电解加工装置及工艺方法
CN219113414U (zh) 一种机加TiAl6V薄壁高筒环件的专用工装
CN218312204U (zh) 一种玻璃模具加工用工装夹具
CN114226894B (zh) 一种涡轮叶片加工的电极对刀方法
CN110497340B (zh) 一种多分块装配回转体模具的加工方法及夹具
CN113182748B (zh) 一种同步装配分形拼焊的球形壳体结构焊接支撑工装及焊接方法
CN214602385U (zh) 一种薄壁件线切割夹具
CN113492237B (zh) 复杂曲面磁钢片电火花线切割装置
CN210081228U (zh) 一种自动化多角度快速换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