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3841A -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3841A
CN115963841A CN202310059333.0A CN202310059333A CN115963841A CN 115963841 A CN115963841 A CN 115963841A CN 202310059333 A CN202310059333 A CN 202310059333A CN 115963841 A CN115963841 A CN 115963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unmanned sailing
representing
unmanned
sailing b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93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王力
蒋畅言
尚骁勇
李纪强
章文俊
任鸿翔
张显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0593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38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3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3841A/zh
Priority to CN202311711869.2A priority patent/CN1177071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包括:建立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获取改进的LVS制导律,以获取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获取无人帆船的航向角误差;建立航向角虚拟控制器;获取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建立触发控制律,获取无人帆船的控制律和自适应律,以对无人帆船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改进的LVS制导律,解决了无人帆船制导结构存在参考艏向信号不连续特点,同时能够在横风和非横风航行状态下实现良好的跟踪效果,帆船能够沿着平缓的弧形路径航行。能够实现时变风向下无人帆船有效执行路径跟踪控制任务。动态事件触发技术还能够降低受外界扰动引起的控制输入频繁抖振现象,提高了控制算法的鲁棒性。

Description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人帆船运动控制领域,帆结构主要用来提供前行动力,舵结构主要用来产生转船力矩。而且,在顶风和顺风局面下,帆结构无法提供充足的前向推力,因此帆船具有无法顶风和顺风航行的特点。在现有的无人帆船制导结构中,迎风、顺风和横风航行参考艏向是单独产生的,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存在不连续现象。此外,无人帆船由于帆结构的存在,在航行过程中受时变风速和风向的影响,闭环控制系统更容易发生低频抖振,特别是为保证无人帆船实时追踪到参考信号,控制输入需要频繁操舵,加快了执行器的磨损。
因此,常规欠驱动船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在无人帆船直线路径跟踪控制任务中具有以下2点缺陷:
1)传统的ILOS制导算法不能引导无人帆船在时变风向下进行路径跟踪控制任务,而且现有的无人帆船制导结构存在参考艏向信号不连续特点。
2)帆受风力作用下,无人帆船更易到达执行器饱和状态,影响控制系统稳定性。此外,外界时变风速风向下,无人帆船控制输入更容易发生低频抖振,增大控制命令传输负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S2:获取改进的LVS制导律,以获取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
S3:根据所述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获取无人帆船的航向角误差ψe
S4:根据所述无人帆船的航向角误差ψe,建立航向角虚拟控制器;
S5:根据所述航向角虚拟控制器,获取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
S6:根据所述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建立触发控制律,获取无人帆船的控制律和自适应律,以对无人帆船进行控制;所述触发控制律包括舵角的触发控制律和帆角的触发控制律。
进一步的,所述S1中,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建立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21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22
式中,η表示大地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运行状态向量;其中,η=[x,y,φ,ψ]T,x表示无人帆船的位置横坐标;y表示无人帆船的位置纵坐标;φ表示无人帆船的横倾角;ψ表示无人帆船的艏向角;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23
表示求导运算;J(η)表示欧拉角坐标变换矩阵;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24
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运行状态向量;其中,u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前进方向的速度;v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横漂速度;p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横摇角速度;r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艏摇角速度;M-1()表示附加质量的逆矩阵;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1
表示额外附加质量;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2
表示由帆、舵、龙骨以及船体造成的模型未知项;G(η)表示在给定倾侧角度下的横摇回复力矩;dwi表示海洋环境造成的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运行状态干扰力/力矩,其中,i=u,v,p,r;τ=[τu,0,τr]T表示无人帆船的控制输入力/力矩,其中,τu表示帆提供的推进力,τr表示舵提供的转船力矩;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3
其中,m为无人帆船质量,mu表示前进方向船体附加质量;mv表示横漂方向船体附加质量;mp表示横摇方向船体附加质量;mr表示艏摇方向船体附加质量;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4
表示前进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12
表示横漂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5
表示横摇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6
表示艏摇方向附加质量系数;Ixx为x轴方向附加转动惯量,Izz为z轴方向附加转动惯量;g(φ)=mgGMtsin(φ)cos(φ),GMt表示初稳性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7
表示前进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8
表示横漂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9
表示横摇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10
表示艏摇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进一步的,所述S2中,获取改进的LVS制导律的获取方法如下:
获取横风区域的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参考航向角ψv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311
式中,xe=xr2-x2为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横坐标位置误差;ye=yr2-y2为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纵坐标位置误差,xr2为横风虚拟船的位置横坐标;x2为实船位置横坐标;yr2为横风虚拟船的位置纵坐标;y2为实船位置纵坐标;
将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简化,于是,
ψd=ψv (4)
式中:ψd表示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
引入非横风虚拟船模型NCVS,获取直线路径期望参考艏向信号如下:
ψn(t)=ψtw-π·sgn(ψtw)-c(t)·χ1 (5)
式中:ψn(t)表示直线路径期望参考艏向信号;ψtw为NCVS的实际风向;χ1为NCVS的顶风区范围;c(t)表示当前时间点的被引入实现转向操纵的符号函数,其中,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41
ψr为NCVS的期望航向角;dc1是距离阈值;c(t-1)表示上一时间点的被引入实现转向操纵的符号函数;
获取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42
式中:ψn表示直线路径航向角参考信号;θ1表示无人帆船第一次转向的角度;θ2表示无人帆船第二次转向的角度;θ3表示无人帆船第三次转向的角度;t11表示无人帆船第一次转向开始的时间;t12表示无人帆船第一次结束的时间;t21表示无人帆船第二次转向开始的时间;t22表示无人帆船第二次结束的时间;t31表示无人帆船第三次转向开始的时间;t32表示无人帆船第三次结束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S3中,获取无人帆船的航向角误差ψe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43
进一步的,所述S4中,建立的航向角虚拟控制器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44
式中,αr为航向角虚拟控制器;kr为正的设计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S5中,获取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1
式中:tr表示时间常数;βr表示航向角虚拟控制器的一阶滤波信号;βr(0)表示航向角虚拟控制器滤波信号的初始值;αr(0)表示航向角虚拟控制信号的初始值;yr是航向角的虚拟控制信号通过滤波器时形成的滤波误差;
令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αr-r,得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2
式中,fr(·)表示无人帆船艏向模型的非线性项;Fr(·)表示舵机执行器的增益函数;dwr表示艏摇方向海洋环境干扰项。
进一步的,所述S6中,所述舵角的触发控制律建立如下:
获取时变的舵角输入信号: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3
式中,δr(t)表示时变的舵角输入信号;δr(tk)表示当前触发点下的舵角输入信号;tk表示当前触发点时间;tk+1表示下一触发点时间;
所述舵角的触发控制律为: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4
式中,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5
为舵角触发误差;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6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7
为舵角触发阈值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8
h1是舵角动态阈值参数,h2是舵角静态阈值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9
是舵角常数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S6中,所述无人帆船的控制律和自适应律获取方法如下:
获取舵角执行器的控制信号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10
式中,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511
表示舵角输入信号大于等于0时的触发范围界定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1
表示舵角输入信号小于0时的触发范围界定参数;
获取无人帆船的控制律δr(tk)和自适应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2
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3
式中,δr(tk)为无人帆船的舵角控制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4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5
的估计值;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6
表示舵角学习参数;αN表示设计的中间控制律;kN表示控制器参数,krn表示鲁棒神经阻尼参数,Z表示鲁棒神经阻尼项;ΓFr是大于零的第一自适应参数;σN是大于零的第二自适应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7
表示学习参数的初始值;
进一步的,所述S6中,所述帆角的触发控制律建立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8
式中,δs(t)表示时变的帆角输入信号;δs(tk)表示当前触发点下的帆角输入信号;tk表示当前触发点时间;tk+1表示下一触发点时间;
所述帆角的触发控制律为: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9
式中,帆角触发阈值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10
ι1是帆角动态阈值参数,ι2是帆角静态阈值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611
是帆角常数参数。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通过改进的LVS制导律,解决了无人帆船制导结构存在参考艏向信号不连续特点,同时设计的事件触发控制律,能够在横风和非横风航行状态下实现良好的跟踪效果,且在转向点处,帆船能够沿着平缓的弧形路径航行。能够实现时变风向下无人帆船有效执行路径跟踪控制任务。此外,动态事件触发技术还能够降低受外界扰动引起的控制输入频繁抖振现象,提高了控制算法的鲁棒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航行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改进的LVS制导框架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路径跟踪轨迹比较图;
图5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舵角控制输入对比图;
图5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帆角控制输入对比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舵角触发间隔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帆角触发间隔对比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漂角对比图;
图9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航向角控制输出对比图;
图9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横摇角控制输出对比图;
图9c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偏航角速度控制输出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优选的,所述无人帆船的4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建立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1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2
式中,η表示大地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运行状态向量;其中,η=[x,y,φ,ψ]T,x表示无人帆船的位置横坐标;y表示无人帆船的位置纵坐标;φ表示无人帆船的横倾角;ψ表示无人帆船的艏向角;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3
表示求导运算;J(η)表示欧拉角坐标变换矩阵;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4
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运行状态向量;其中,u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前进方向的速度;v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横漂速度;p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横摇角速度;r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艏摇角速度;M-1()表示附加质量的逆矩阵;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5
表示额外附加质量;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6
表示由帆、舵、龙骨以及船体造成的模型未知项,该项的推导过程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进行详细描述;G(η)表示在给定倾侧角度下的横摇回复力矩;dwi表示海洋环境造成的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运行状态干扰力/力矩,其中,i=u,v,p,r;τ=[τu,0,τr]T表示无人帆船的控制输入力/力矩,其中,τu表示帆提供的推进力,τr表示舵提供的转船力矩;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7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8
其中,m为无人帆船质量,mu表示前进方向船体附加质量;mv表示横漂方向船体附加质量;mp表示横摇方向船体附加质量;mr表示艏摇方向船体附加质量;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9
表示前进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10
表示横漂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11
表示横摇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812
表示艏摇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91
为附体坐标系中的附加质量,Ixx为x轴方向附加转动惯量,Izz为z轴方向附加转动惯量;g(φ)=mgGMtsin(φ)cos(φ),GMt表示初稳性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92
表示前进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93
表示横漂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94
表示横摇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95
表示艏摇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S2:获取改进的LVS制导律,以获取横风区域的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参考航向角ψv和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
优选地,如附图2所示,展示了改进的LVS制导律的整个框架,图中的(a)和(b)表示的是非横风区域,图中的(c)表示的是横风区域。在横风区域,实船位置坐标为(x2,y2),横风虚拟船的位置坐标为(xr2,yr2);
获取横风区域的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参考航向角ψv如式(3):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096
式中,xe=xr2-x2为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横坐标位置误差;ye=yr2-y2为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纵坐标位置误差,xr2为横风虚拟船的位置横坐标;x2为实船位置横坐标;yr2为横风虚拟船的位置纵坐标;y2为实船位置纵坐标;
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获取如下:
具体的,为了方便后续控制器的设计,无人帆船的4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可以进行简化,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也可以被描述为式(4)。
ψd=ψv (4)
式中:ψd表示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
在改进的LVS制导中,当无人帆船在顶风和顺风区域航行时,引入了非横风虚拟船(NCVS),以解决传统LVS制导原理的限制。NCVS引导实船沿Z字形参考路径航行。
引入非横风虚拟船模型NCVS,获取直线路径期望参考艏向信号如下:
具体的,当顶风航行时,NCVS的期望航向角ψr,实际风向ψtw,顶风区范围χ1,三者满足|ψtw-πsgn(ψtw)-ψr|<χ1。本实施例中帆船在沿着Z字形路线行进的过程中,帆船在每个转向点可以沿着规划的弧形路线实现转向。参考附图3,无人帆船在t11,t21,t31分别开始三次转向,在t12,t22,t32完成转向,三次转向的角度为θ123,于是获取直线路径期望参考艏向信号如下:
ψn(t)=ψtw-π·sgn(ψtw)-c(t)·χ1 (5)
式中:ψn(t)表示直线路径期望参考艏向信号;ψtw为NCVS的实际风向;χ1为NCVS的顶风区范围;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01
其中,ψr为NCVS的期望航向角,是非横风虚拟船的期望航向角;dc1是距离阈值,c(t)表示当前时间点的被引入实现转向操纵的符号函数;c(t-1)表示上一时间点的被引入实现转向操纵的符号函数;具体的,本实施例以帆船进行了三次转向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航行中,帆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了四次转向,以及更多次的转向,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获取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描述为式(6)。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02
式中:ψn表示直线路径航向角参考信号;θ1表示无人帆船第一次转向的角度;θ2表示无人帆船第二次转向的角度;θ3表示无人帆船第三次转向的角度;t11表示无人帆船第一次转向开始的时间;t12表示无人帆船第一次结束的时间;t21表示无人帆船第二次转向开始的时间;t22表示无人帆船第二次结束的时间;t31表示无人帆船第三次转向开始的时间;t32表示无人帆船第三次结束的时间;
具体的,基于改进的LVS制导律,能够解决使得制导算法引导无人帆船在时变风向下进行路径跟踪控制任务,避免了无人帆船制导结构的参考艏向信号不连续的问题。
S3:根据所述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获取无人帆船的航向角误差ψe,并对其求导如下;可得式(7)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11
S4:根据所述无人帆船的航向角误差ψe,建立航向角虚拟控制器,以消除航向角误差:
优选的,所述S4中,建立的航向角虚拟控制器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12
式中,αr为航向角虚拟控制器;kr为正的设计参数;
S5:根据所述航向角虚拟控制器,结合动态面控制技术,获取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
为了避免虚拟控制器在求导中引起过于复杂的计算,引入了动态面控制技术,如式(9):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13
式中:tr表示时间常数;βr表示航向角虚拟控制器的一阶滤波信号;
βr(0)表示航向角虚拟控制器滤波信号的初始值;αr(0)表示航向角虚拟控制信号的初始值;yr是航向角的虚拟控制信号通过滤波器时形成的滤波误差。
令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αr-r,结合所得滤波信号并求导,得到式(10):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14
式中,fr(·)表示无人帆船艏向模型的非线性项,在船舶运动控制领域,通常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在线逼近;Fr(·)表示舵机执行器的增益函数;dwr表示艏摇方向海洋环境干扰项;
S6:根据所述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建立舵角的触发控制律,以获取无人帆船的控制律和自适应律:
对于无人帆船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会导致闭环系统的频繁抖振。为了降低通信负担和控制器从控制器到执行器的更新频率,在控制器设计中构造了一种具有时变阈值的动态事件触发机制即舵角的触发控制律,该机制的阈值参数可以进行动态调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触发控制律为舵角的触发控制律,所述舵角的触发控制律建立如下:
获取时变的舵角输入信号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1
式中,δr(t)表示时变的舵角输入信号;δr(tk)表示当前触发点下的舵角输入信号;tk表示当前触发点时间;tk+1表示下一触发点时间;
舵角的触发控制律为: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2
式中,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3
为舵角触发误差;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4
舵角触发阈值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5
h1是舵角动态阈值参数,h2是舵角静态阈值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6
是舵角常数参数;
所述无人帆船的控制律和自适应律如下:
获取舵角执行器的控制信号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7
式中,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8
表示舵角输入信号大于等于0时的触发范围界定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9
表示舵角输入信号小于0时的触发范围界定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10
均处于[-1,1]的区间内;
获取无人帆船的控制律δr(tk)和自适应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211
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31
式中,δr(tk)为无人帆船的舵角控制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32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33
的估计值;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34
表示舵角学习参数;αN表示设计的中间控制律;kN表示控制器参数,krn表示鲁棒神经阻尼参数,Z表示鲁棒神经阻尼项;ΓFr是大于零的第一自适应参数;σN是大于零的第二自适应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35
表示学习参数的初始值;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触发控制律为帆角的触发控制律,所述帆角的触发控制律建立如下:
具体的针对帆角的控制,本实施例同样设计了动态事件触发控制器。最终的控制输入帆角δs=βwss,其中βws是视风角,αs是帆的攻角。在工程实践中,不能直接获得帆的攻角αs,应通过调整帆角δs来改变αs的值。应该注意的是,用于计算帆的攻角αs的视风角βws是由风传感器测量的。由于风向和速度变化的实时变化,传感器传输视风角信息越及时,计算出的αs就越准确。而这也是保证纵荡运动控制精度的主要限制。
针对帆角控制,构造了动态事件触发机制,该机制的帆角阈值参数可以动态调整。帆角触发控制输入可描述为式(15)。
获取时变的帆角输入信号如下: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36
式中,tk,tk+1分别表示当前触发点时间和下一触发点时间。
帆角的触发控制律为: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37
式中,帆角触发阈值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38
ι1是帆角动态阈值参数,ι2是帆角静态阈值参数,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39
是帆角常数参数。
通过本实施例的算法和比较算法完成相同的路径跟踪任务,能够验证本发明的优势性和有效性。通过比较结果也能够验证所提出的动态事件触发机制的优越性。同时,环境干扰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在实际的海洋工程中,环境扰动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图4展示了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和比较算法之间的路径跟踪轨迹。在整个航行过程中设置了时变风向,以形成帆船的两个航行区,分别是横风区域和非横风区域。比较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在路径跟踪任务中,帆船能够沿着参考路径实现有效控制。当帆船在非横风区航行时,通过改进的LVS制导可以实现更合理的Z字形航线。特别是在转弯区域能显示出更好的跟踪结果,并且可以在航路点附近生成平滑的圆弧轨迹。
为了实验的完整性和结果的有效性,基于航路点的路径考虑了时变风向,形成了横风区和非横风区。整个过程的风向变化可以表示为式(17)所示。
Figure BDA0004060987770000141
图5展示了控制输入的对比结果,图5(a)描述了舵角的控制输入,图5(b)是帆角的控制输入,图中的局部细节放大显示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此外,当满足事件触发规则时,控制命令将保持不变。这样可以减少通信负担,避免低频外部干扰引起的系统抖振。在船舶工程中,应将控制指令传递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可通过伺服系统实现控制指令。在图5中,点划线表示设计的控制器产生的控制命令,虚线表示舵机伺服系统的实际输入,实线表示对比算法的控制命令。结果表明,在本发明提出的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机制下,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与对比算法中的鲁棒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算法相比,所提出的动态事件触发机制更有效地减少了频繁传输。图6和图7清晰地展示了在使用所提出的动态事件触发机制下舵角和帆角的触发间隔。
图8展现了漂角的变化曲线。图9为无人帆船的控制输出(图9(a):航向角;图9(b):横摇角;图9(c):偏航角速度)。值得注意的是,横摇角φ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可以提高闭环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是一种针对无人帆船(Unmanned sailboat robot)在执行考虑时变风向下基于航路点的路径跟踪任务,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能够针对横风航行和非横风航行实时规划参考信号,并且设计了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引入动态事件触发技术,实现了无人帆船在时变风向下执行路径跟踪任务。
本实施例中的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是一种考虑到时变的海洋环境,而提出的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无人帆船能够在存在随机风向和变化的参考路径的情况下执行基于航路点的路径跟踪控制任务。在航路点附近区域,帆船可以沿着规划的平滑弧形路径航行。这能够防止帆船由于突然改变航向而失去控制。能够实现时变风向下无人帆船有效执行路径跟踪控制任务。考虑无人帆船在实际航行中存在的不必要的传输负担,为无人帆船设计了一种动态事件触发机制。动态事件触发技术能够降低受外界扰动引起的控制输入频繁抖振现象,提高了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在所提出的事件触发控制中,阈值参数可以根据动态规则进行动态调整,有效解决了冗杂的信道占用等问题。同时,通过帆角和舵角的异步触发,能够获得更精确的控制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本发明所提控制算法在时变风向中无人帆船路径跟踪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动态事件触发机制的优势,减少了从控制器到执行器器的通信负担。该算法在提高传输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损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S2:获取改进的LVS制导律,以获取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
S3:根据所述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获取无人帆船的航向角误差ψe
S4:根据所述无人帆船的航向角误差ψe,建立航向角虚拟控制器;
S5:根据所述航向角虚拟控制器,获取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
S6:根据所述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建立触发控制律,获取无人帆船的控制律和自适应律,以对无人帆船进行控制;所述触发控制律包括舵角的触发控制律和帆角的触发控制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建立如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11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12
式中,η表示大地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运行状态向量;其中,η=[x,y,φ,ψ]T,x表示无人帆船的位置横坐标;y表示无人帆船的位置纵坐标;φ表示无人帆船的横倾角;ψ表示无人帆船的艏向角;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13
表示求导运算;J(η)表示欧拉角坐标变换矩阵;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1
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运行状态向量;其中,u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前进方向的速度;v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横漂速度;p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横摇角速度;r表示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艏摇角速度;M-1()表示附加质量的逆矩阵;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2
表示额外附加质量;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3
表示由帆、舵、龙骨以及船体造成的模型未知项;G(η)表示在给定倾侧角度下的横摇回复力矩;dwi表示海洋环境造成的附体坐标系下无人帆船的运行状态干扰力/力矩,其中,i=u,v,p,r;τ=[τu,0,τr]T表示无人帆船的控制输入力/力矩,其中,τu表示帆提供的推进力,τr表示舵提供的转船力矩;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4
其中,m为无人帆船质量,mu表示前进方向船体附加质量;mv表示横漂方向船体附加质量;mp表示横摇方向船体附加质量;mr表示艏摇方向船体附加质量;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5
表示前进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6
表示横漂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7
表示横摇方向附加质量系数,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8
表示艏摇方向附加质量系数;Ixx为x轴方向附加转动惯量,Izz为z轴方向附加转动惯量;g(φ)=mgGMtsin(φ)cos(φ),GMt表示初稳性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9
表示前进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10
表示横漂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11
表示横摇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12
表示艏摇方向船体结构不确定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获取改进的LVS制导律的获取方法如下:
获取横风区域的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参考航向角ψv如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213
式中,xe=xr2-x2为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横坐标位置误差;ye=yr2-y2为实船到横风虚拟船的纵坐标位置误差,xr2为横风虚拟船的位置横坐标;x2为实船位置横坐标;yr2为横风虚拟船的位置纵坐标;y2为实船位置纵坐标;
将无人帆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简化,于是,
ψd=ψv (4)
式中:ψd表示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
引入非横风虚拟船模型NCVS,获取直线路径期望参考艏向信号如下:
ψn(t)=ψtw-π·sgn(ψtw)-c(t)·χ1 (5)
式中:ψn(t)表示直线路径期望参考艏向信号;ψtw为NCVS的实际风向;χ1为NCVS的顶风区范围;c(t)表示当前时间点的被引入实现转向操纵的符号函数,其中,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31
ψr为NCVS的期望航向角;dc1是距离阈值;c(t-1)表示上一时间点的被引入实现转向操纵的符号函数;
获取无人帆船的参考航向角ψd如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32
式中:ψn表示直线路径航向角参考信号;θ1表示无人帆船第一次转向的角度;θ2表示无人帆船第二次转向的角度;θ3表示无人帆船第三次转向的角度;t11表示无人帆船第一次转向开始的时间;t12表示无人帆船第一次结束的时间;t21表示无人帆船第二次转向开始的时间;t22表示无人帆船第二次结束的时间;t31表示无人帆船第三次转向开始的时间;t32表示无人帆船第三次结束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获取无人帆船的航向角误差ψe方法如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建立的航向角虚拟控制器如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42
式中,αr为航向角虚拟控制器;kr为正的设计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获取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方法如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43
式中:tr表示时间常数;βr表示航向角虚拟控制器的一阶滤波信号;
βr(0)表示航向角虚拟控制器滤波信号的初始值;αr(0)表示航向角虚拟控制信号的初始值;yr是航向角的虚拟控制信号通过滤波器时形成的滤波误差;
令艏摇方向动力学误差re=αr-r,得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44
式中,fr(·)表示无人帆船艏向模型的非线性项;Fr(·)表示舵机执行器的增益函数;dwr表示艏摇方向海洋环境干扰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所述舵角的触发控制律建立如下:
获取时变的舵角输入信号: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45
式中,δr(t)表示时变的舵角输入信号;δr(tk)表示当前触发点下的舵角输入信号;tk表示当前触发点时间;tk+1表示下一触发点时间;
所述舵角的触发控制律为: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1
式中,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2
为舵角触发误差;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3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4
为舵角触发阈值参数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5
h1是舵角动态阈值参数,h2是舵角静态阈值参数,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6
是舵角常数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所述无人帆船的控制律和自适应律获取方法如下:
获取舵角执行器的控制信号如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7
式中,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8
表示舵角输入信号大于等于0时的触发范围界定参数;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9
表示舵角输入信号小于0时的触发范围界定参数;
获取无人帆船的控制律δr(tk)和自适应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10
如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11
式中,δr(tk)为无人帆船的舵角控制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12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13
的估计值;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14
表示舵角学习参数;αN表示设计的中间控制律;kN表示控制器参数,krn表示鲁棒神经阻尼参数,Z表示鲁棒神经阻尼项;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15
是大于零的第一自适应参数;σN是大于零的第二自适应参数;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16
表示学习参数的初始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所述帆角的触发控制律建立如下: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517
式中,δs(t)表示时变的帆角输入信号;δs(tk)表示当前触发点下的帆角输入信号;tk表示当前触发点时间;tk+1表示下一触发点时间;
所述帆角的触发控制律为: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61
式中,帆角触发阈值参数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62
ι1是帆角动态阈值参数,ι2是帆角静态阈值参数,
Figure FDA0004060987760000063
是帆角常数参数。
CN202310059333.0A 2023-01-16 2023-01-16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963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9333.0A CN115963841A (zh) 2023-01-16 2023-01-16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CN202311711869.2A CN117707162A (zh) 2023-01-16 2023-12-13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9333.0A CN115963841A (zh) 2023-01-16 2023-01-16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3841A true CN115963841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37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9333.0A Pending CN115963841A (zh) 2023-01-16 2023-01-16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CN202311711869.2A Pending CN117707162A (zh) 2023-01-16 2023-12-13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11869.2A Pending CN117707162A (zh) 2023-01-16 2023-12-13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96384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3344A (zh) * 2023-09-21 2023-12-08 大连海事大学 基于同步制导的机/船协同多元任务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CN117270391A (zh) * 2023-09-25 2023-12-2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面向网箱巡检的转筒帆助航船自适应触发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9268B2 (en) * 2002-08-05 2010-03-30 Infraredx, Inc. Spectroscopic unwanted signal filters for discrimination of vulnerable plaque and method therefor
AU2014209350B8 (en) * 2013-01-23 2019-04-18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Us) Targeting constructs based on natural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CN104267736B (zh) * 2014-09-11 2017-05-17 中智科创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帆船自主控制方法、装置及帆船
US11345443B2 (en) * 2019-06-28 2022-05-31 Angler Armor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a boat
GB2589381A (en) * 2019-11-29 2021-06-02 Bryden Percy Iain Navigation guidance method and system
CN111830976B (zh) * 2020-07-01 2021-03-23 武汉理工大学 DoS攻击下基于切换T-S模糊系统的无人船艇控制方法
CN112987771B (zh) * 2021-03-08 2023-10-27 大连海事大学 基于多端口输出误差触发机制的机帆船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3359737A (zh) * 2021-06-17 2021-09-07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考虑队形伸缩的船舶编队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CN113485377B (zh) * 2021-08-16 2023-11-17 大连海事大学 双层虚拟引导机制的无人帆船自适应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4488803A (zh) * 2022-01-19 2022-05-13 大连海事大学 基于事件触发的无人船/机鲁棒自适应神经协同控制方法
CN115113524B (zh) * 2022-06-02 2023-09-19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干预lvs制导的asv多端口事件触发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5079698A (zh) * 2022-06-30 2022-09-20 大连海事大学 欺骗攻击任务下的无人水面船路径跟踪时间触发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3344A (zh) * 2023-09-21 2023-12-08 大连海事大学 基于同步制导的机/船协同多元任务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CN117193344B (zh) * 2023-09-21 2024-03-15 大连海事大学 基于同步制导的机/船协同多元任务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CN117270391A (zh) * 2023-09-25 2023-12-2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面向网箱巡检的转筒帆助航船自适应触发控制方法
CN117270391B (zh) * 2023-09-25 2024-04-3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面向网箱巡检的转筒帆助航船自适应触发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07162A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63841A (zh) 基于改进lvs制导的无人帆船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Moreira et al. Path following control system for a tanker ship model
WO2021230356A1 (ja) 船舶の自動誘導方法、船舶の自動誘導プログラム、船舶の自動誘導システム、及び船舶
CN113485377A (zh) 双层虚拟引导机制的无人帆船自适应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F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neuro-fuzzy algorithm to portable dynamic positioning control system for ships
CN112987771B (zh) 基于多端口输出误差触发机制的机帆船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5113524B (zh) 一种基于干预lvs制导的asv多端口事件触发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Improved LVS guidance and path-following control for unmanned sailboat robot with the minimum triggered setting
CN113093804B (zh) 基于反演滑模控制的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3741433B (zh) 一种水面无人船的分布式编队方法
CN113126492B (zh) 动力定位船舶自动路径跟踪方法
CN112051732B (zh) 一种考虑岸壁效应的航标船自适应神经网络分数阶滑模控制系统及方法
Kula et al. Control system of training ship keeping the desired path consisting of straight-lines and circular arcs
CN115258073B (zh) 环境干扰下的船舶拖曳系统轨迹跟踪方法
CN110515387A (zh) 一种水面船舶漂角补偿非线性航向控制方法
CN116257067A (zh) 无人艇集群的协同编队多层次规划控制方法
Qu et al. Simultaneous planning and executing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for underactuated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brougui et al. Modeling and path following control of an autonomous catamaran sailboat
CN116048090A (zh) 一种具有能耗优化效应的风帆助航船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Liu et al. Ship heading control with speed keeping via a 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
Rodriguez et al. Adaptive takeoff maneuver optimization of a sailing boat for America’s cup
CN115145282A (zh) 一种欠驱动船舶自动靠泊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7270391B (zh) 一种面向网箱巡检的转筒帆助航船自适应触发控制方法
Wille Autonomous Sailboats-Modeling, Simulation, Control
CN114408122B (zh) 一种船舶防碰撞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