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9017A - 小腿支撑装置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小腿支撑装置及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9017A
CN115959017A CN202211233837.1A CN202211233837A CN115959017A CN 115959017 A CN115959017 A CN 115959017A CN 202211233837 A CN202211233837 A CN 202211233837A CN 115959017 A CN115959017 A CN 115959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leg
leg support
seat
calf
calf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338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穆伦布洛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otop Us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dotop Us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otop Us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dotop Us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959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9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95Lower-leg-rests, e.g. calf-res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座椅(1)、尤其车辆座椅的小腿支撑装置(2),至少包括:一个座椅附接单元(3);一个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其与座椅附接单元(3)联接且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可枢转;以及一个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其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联接且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移动,其中,设置至少一个导向装置(6),小腿支撑元件(4,5)通过该导向装置(6)以运动耦合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附接单元(3)上,使得两个小腿支撑元件(4,5)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3)可枢转且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可移动。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1),尤其是车辆座椅。

Description

小腿支撑装置及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小腿支撑装置,尤其是车辆座椅。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是车辆座椅,其包括这种小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座椅的小腿支撑装置,其中小腿支撑件设置在座椅的座椅表面的正面且相对于座椅表面可枢转。小腿支撑装置相对于座椅表面可调节,例如通过电机或手动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详述相对于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的小腿支架装置以及改进的座椅,尤其是车辆座椅。
关于小腿支撑装置,可通过本发明的特征实现。关于座椅,可通过本发明的特征实现。
小腿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座椅附接单元,一个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其与座椅附接单元联接并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可枢转,以及一个第二小腿支撑元件,其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联接并且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移动,其中设置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小腿支撑元件通过该导向装置以运动耦合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附接单元上,使得两个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可枢转且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移动。
本发明的优势尤其包括可以形成紧凑,尤其节省空间,且可进行简单调节的小腿支撑装置,其具有可展开的小腿支撑表面,用于支撑坐于座椅上的用户的腿部。此外,小腿支撑装置可被设计为或被设计为减少零件数量,降低重量以及降低成本。
小腿支撑装置的设计允许进行简单的调节,尤其是枢转并同时展开小腿支撑元件或者延迟展开小腿支撑元件,进而调节小腿支撑表面。例如,只用一个驱动单元,枢转且展开小腿支撑元件的小腿支撑表面。相应的,小腿支撑装置允许对小腿支撑表面进行枢转并展开的组合调节操作。导向装置被构造成使得小腿支撑元件可以互相运动联接/耦合且与座椅附接单元在导向方面联接/耦合。例如,导向装置可为导向机构。
例如,在理想的小腿支撑设置和小腿支撑位置,小腿支撑装置可让不同身高的用户乘坐舒适度有所提升。
小腿支撑装置的座椅附接单元使得已经在使用的座椅,尤其是车辆座椅,可以进行改装。座椅附接单元允许对坐在座椅上的用户的大腿及小腿的连续和/或无空隙支撑。
例如,小腿支撑装置至少在两个位置间可调节或者可设置。例如,其中一个位置对应未使用位置,例如,当座椅处于行驶位置和乘坐位置时的存放位置。第二个位置对应使用位置,例如舒适位置。
在一种改进中,小腿支撑装置可以与座椅深度可调和/或倾斜可调的座椅表面结合。在座椅表面是电动可调座椅表面的情况下,小腿支撑装置可以同时自动调节。例如,座椅表面包括固定的座椅壳体,例如以保持架的形式,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座椅壳体上的承载型材。例如,通过收缩和扩展承载型材和/或将承载型材相对于座椅壳体进行枢转来进行座椅深度调节和/或倾斜调节。例如,承载型材与小腿支撑装置的导向装置运动耦合,其方式是,当对承载型材进行调节时,两个小腿支撑元件同时可移动。通过移动承载型材,两个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可枢转,且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移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枢转引起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的枢转,以及例如同时或延迟地引起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
在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的枢转引起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以及例如同时或延迟地引起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枢转。
例如,导向装置被配置为使得第二小腿支撑元件进行平移,并通过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运动耦合而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一起运动。通过第一小腿支撑元件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的运动耦合,第二小腿支撑元件可以随着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进行移动,或者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以随着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进行移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枢转机构。该枢转机构紧固于座椅附接单元。例如,该枢转机构被设置在座椅附接单元的侧面。尤其是,导向装置,尤其该枢转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座椅附接单元侧面的轴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枢转机构包括两个轴承,用于提高导向的稳定性和枢转的稳定性。例如,在每种情况下,多个轴承都紧固于座椅附接单元的侧面。在腿部支撑装置的横向范围内,小腿支撑元件设置于轴承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枢转机构被设置为开槽导向件。枢转机构,尤其是该开槽导向件,被设置成为小腿支撑元件预先确定移动路径,尤其是枢转路径。例如,枢转机构的轴承具有导向槽,导向销在导向槽中被引导。
通过将两个小腿支撑元件运动耦合,两个小腿支撑元件相互依赖可移动。根据其中一个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相应的另一个小腿支撑元件同时可移动。例如,轴承具有弯曲的导向槽。导向槽可以基本上直线运行。导向槽具有第一端,其设置于轴承与座椅附接单元的连接区域。导向槽具有第二端,其相对于第一端水平和垂直偏移设置。因此,可以预先确定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路径,尤其是枢转路径。小腿支撑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导向槽上且沿导向槽可移动。例如,轴承为承载板。导向槽设计为延伸孔的形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向装置尤其是枢转机构,包括在导向槽中被引导的导向销,其中导向销紧固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
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和/或导向销移动期间,可以启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的枢转。
例如,随着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沿导向槽可移动,如此,第二小腿支撑元件进行枢转和移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调节机构,其用于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移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调节机构设计为轨道装置。轨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轨道元件,其被设置在第一小腿支撑元件上,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轨道元件,其被设置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上。例如,第二轨道元件以在第一轨道元件中进行导向的方式被保持,反之亦然。
例如,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枢转地安装在座椅附接单元上。例如,第二小腿支撑元件可转动地安装并且以导向方式保持在枢转机构的轴承上。轨道元件形成,例如,轨道装置,轨道装置允许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运动。例如,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轨道元件被设计为开放式轨道的形式。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的轨道元件被设计为,例如,可替换地设置于开放式轨道的轨道元件。例如,第二轨道元件为轨道块或销。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未使用位置,小腿支撑元件设置为至少部分相互重合或上下平行。未使用位置为小腿支撑元件的存放位置。在未使用位置,小腿支撑元件设置为与座椅表面基本垂直,且位于所述座椅表面正下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使用位置,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的运动方向上,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偏移。此处的小腿支撑元件可以占据多个使用位置,其中两个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位于不同的枢转位置,并且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位于不同的纵向位置。
在未使用位置,小腿支撑元件的总长度小于所述小腿支撑元件在其中一个使用位置时的总长度。第二小腿支撑元件根据小腿支撑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枢转运动进行移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小腿支撑元件具有附加的支撑板,其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固定且随着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可移动。第一小腿支撑元件至少分段设置在支撑板和第二小腿支撑元件之间。在未使用位置,支撑板形成朝向外部的第一小腿支撑面,即坐在座椅上的用户的小腿的方向。例如,支撑板经由保持装置固定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随着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支撑板是可移动的,尤其是可移位的。在未使用位置,小腿支撑元件和支撑板被设置为至少部分重叠或互相上下平行以节省空间。在其中一个使用位置,例如中间位置和端使用位置,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的移动方向,第二小腿支撑元件与支撑板一起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偏移。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是车辆座椅,其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壳体和一个小腿支撑装置,其中小腿支撑装置与座椅壳体在其前部区域连接。小腿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座椅附接单元,一个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其与座椅附接单元联接并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可枢转,以及一个第二小腿支撑元件,其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联接并且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移动,其中设置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小腿支撑元件通过该导向装置以运动耦合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附接单元上,使得两个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可枢转且第二小腿支撑元件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移动。
附图说明
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做更详细说明,如下:
图1A至1D以侧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尤其是车辆座椅,其小腿支撑装置处于不同位置,
图2A和2B以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尤其是车辆座椅,其小腿支撑装置处于不同位置,以及
图3A和3B以俯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尤其是车辆座椅,其小腿支撑装置处于不同位置。
在所有附图中,相互对应的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1D以侧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1,尤其是车辆座椅,其小腿支撑装置2处于不同位置S1至S4。
图1A至1D同样示出了小腿支撑装置2从第一位置S1,以下也称为未使用位置S1,经由其他位置S2,S3进入最终位置S4的一系列移动。其他位置S2,S3为,例如,中间位置,以及最终位置S4为端使用位置,其中位置S2至S4在下文中称为使用位置S2至S4。尤其是,图1A示出了位于未使用位置S1的小腿支撑装置2,图1B和1C示出了位于使用位置S2,S3,尤其是中间位置的小腿支撑装置2,以及图1D示出了位于使用位置S4,尤其是最终使用位置S4的小腿支撑装置2。
为了更好地理解,示出了坐标系,其中纵轴x对应于例如设置在车辆中的座椅1的纵向延伸方向,横轴y对应于横向延伸方向,竖直轴z对应于垂直延伸方向。
座椅1包括,例如,座椅壳体1.1,以及靠背,未具体说明。例如,靠背设置在座椅壳体1.1的背面,以及经由适配系统连接至座椅壳体1.1。
座椅1紧固于,例如,轨道装置1.2,以相对于车辆底板调节座椅1。座椅1包括,例如,基础结构1.3,其将座椅壳体1.1与轨道装置1.2连接。基础结构1.3为,例如,座椅托架结构。座椅壳体1.1,被设计成,例如,座椅框架部分的形式且可以在座椅表面区域内具有悬挂元件。
小腿支撑装置2设置在座椅壳体1.1上。尤其是,小腿支撑装置2连接到座椅壳体1.1的正面1.1.1。座椅壳体1.1包括,例如,背面,正面1.1.1,以及两个侧面1.1.2,其将背面连接到正面1.1.1。
小腿支撑装置2包括座椅附接单元3。座椅附接单元3为,例如,托架结构和/或紧固结构,用于将小腿支撑装置2连接至座椅1,尤其是座椅壳体1.1。在一种改进中,座椅附接单元3还可以为座椅壳体1.1一部分。例如,座椅壳体1.1和座椅附接单元3形成一体。座椅附接单元3形成,例如,座椅壳体1.1的正面1.1.1。小腿支撑装置2经由座椅附接单元3可移动地保持在座椅壳体1.1上。
小腿支撑装置2包括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其与座椅附接单元3联接且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3可枢转。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为,例如,小腿支撑板或者小腿支撑框架。小腿支撑装置2包括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其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联接且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移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为,例如,小腿支撑板或者小腿支撑框架。两个小腿支撑元件4,5可设置有装饰物,未具体示出。小腿支撑元件4,5可具有小腿支撑表面W1,W2,用于舒适地支撑坐于座椅1上的用户的小腿或腿下部。
此外,小腿支撑装置2包括导向装置6,用于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3可移动地引导和保持小腿支撑元件4,5。
导向装置6紧固于座椅附接单元3。此外可选的,导向装置6紧固于座椅1的基础结构1.3。例如,导向装置6经由紧固结构7可连接于,尤其是紧固于和/或紧固在座椅1的基础结构1.3上。例如,导向装置6以整体结合、力适配和/或形状适配的方式连接于座椅附接单元3。
尤其是,导向装置6包括枢转机构10和调节机构20,例如位移机构。
枢转机构10包括至少一个轴承6.1,其紧固于座椅附接单元3。此外可选的,轴承6.1通过紧固结构7紧固于基础结构1.3。轴承6.1为,例如,承载板。轴承6.1具有导向槽6.1.1,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可移动地保持在导向槽中和/或保持在其上,尤其以导向方式被保持。导向槽6.1.1为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预先确定枢转路径Sw,且因此也为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运动耦合的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预先确定枢转路径。
小腿支撑元件4,5通过运动耦合,其可以相互依赖的移动。运动耦合由枢转机构10和调节机构20实现。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可枢转地安装在座椅附接单元3上。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可转动地安装在枢转机构10的轴承6.1上且以导向的方式保持于其上。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经由调节机构20可移动地运动耦合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
导向槽6.1.1被设计为形成于轴承6.1的延伸孔的形式。导向槽6.1.1具有朝向远离座椅附接单元3方向的型材。导向槽6.1.1具有弯曲的形状。导向槽6.1.1的第一端6.1.2设置于轴承6.1与座椅附接单元3的连接区域。导向槽6.1.1的第二端6.1.3设置为相对于第一端6.1.2具有水平和垂直偏移。导向槽6.1.1的两端6.1.2,6.1.3预先确定小腿支撑元件4,5的端位置。例如,端6.1.2,6.1.3被设计为端制动件的形式。
轴承6.1基本上具有三角形的基本形状。轴承6.1可选的具有其他基本形状。为了提高两个小腿支撑元件4,5在座椅附接单元3的导向稳定性及承载稳定性,导向装置6包括两个轴承6.1,两个轴承互相分离且平行设置。然而,附图中仅示出一个轴承6.1。轴承6.1可设置在座椅1的每个侧面1.1.2或座椅附接单元3的每个侧面上。小腿支撑元件4,5设置于,例如,多个轴承6.1之间。
导向装置6,尤其是枢转机构10,包括导向销6.2,其紧固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导向销6.2以导向方式保持于轴承6.1的导向槽6.1.1。在图1A中,导向销6.2通过座椅附接单元3的结构所隐藏。导向销6.2设置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的侧面5.1上。导向销6.2从侧面5.1向外突出,即在轴承6.1的横向上或在轴承6.1的方向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的两个侧面5.1均设置导向销6.2,且每个导向销与对应的导向槽6.1.1接合。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经由轴承6.1被可移动地保持在座椅附接单元3上。当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和/或导向销6.2移动时,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3的枢转可被启动。通过调节机构20使两个小腿支撑元件4,5运动耦合,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随着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的移动可移动和/或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随着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移动可移动。
例如,提供了未详细示出的驱动单元,其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联接且触发或启动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移动,尤其是枢转。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枢转引起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的枢转及引起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运动。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枢转使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收缩或扩展移动,同时导向槽6.1.1允许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3的枢转。例如,随着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移动,尤其是枢转,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沿导向槽6.1.1可移动,如此,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为可枢转且可移动的。
驱动单元,例如,可选地联接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和/或紧固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的导向销6.2,以及因此驱动单元可触发或启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的移动,尤其是枢转。
通过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沿枢转路径Sw的移动,启动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围绕形成于座椅附接单元3上的枢转点的枢转。于此同时或者延迟地,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在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移动方向Vr进行移动。该移动通过导向销6.2沿导向槽6.1.1的位移实现。换而言之:当导向销6.2沿导向槽6.1.1移动时,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可枢转且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在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移动方向Vr可移动。导向销6.2沿导向槽6.1.1的移动在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移动方向Vr上推动或拉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
在未使用位置S1,如图1A所示,导向销6.2设置于导向槽6.1.1的第一端6.1.2。导向销6.2的这个位置在如图1A中不可见。导向销6.2设置于,例如,在座椅附接单元3内部的下方和/或在其内部。在最终使用位置S4,如图1D所示,导向销6.2设置于导向槽6.1.1的第二端6.1.3。如图1B和图1C所示,通过导向销6.2沿导向槽6.1.1的移动,小腿支撑元件4,5实现一系列移动。
在未使用位置S1,小腿支撑元件4,5设置为至少部分重叠或互相上下平行。在使用位置S2至S4,小腿支撑元件4,5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3枢转而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位移。
在使用位置S2至S4,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设置为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在移动方向Vr上偏移。
小腿支撑元件4,5通过导向装置6以以下方式运动耦合于座椅附接单元3,即两个小腿支撑元件4,5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3是可枢转的且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是可移动的。因此小腿支撑装置2的组合调节成为可能。
组合调节包括小腿支撑装置2的枢转和展开。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可伸缩。两个小腿支撑元件4,5相对于座椅附接单元3可枢转地形成。小腿支撑元件4,5之一的移动能够例如由驱动单元(未详细示出)触发。换言之:一个驱动单元足以既枢转小腿支撑装置2又伸长或缩短小腿支撑装置2。如此降低了重量,施工空间和成本。
调节机构20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移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调节机构20被设计为轨道装置。调节机构20包括第一轨道元件8,其设置在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上。调节机构20包括第二轨道元件9,其设置在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上。轨道元件8,9形成,例如,一对轨道。调节机构20具有,例如,两对轨道,其中仅一对轨道在图示实施例中可见。调节机构20具有,例如,两对轨道,每对轨道设置在小腿支撑元件4,5的一个侧面4.1,5.1。例如,第二轨道元件9以可位移的方式保持在第一轨道元件8中,反之亦然。
此外,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包括附加的支撑板30。支撑板30经由保持装置40紧固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在未使用位置S1,支撑板30形成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的小腿支撑表面W2。在使用位置S2至S4,支撑板30能够为坐于座椅1上的用户形成小腿和脚部支撑表面。在未使用位置S1,小腿支撑元件4,5及支撑板30上下设置以节省空间。例如,小腿支撑元件4,5及支撑板30相互重叠的设置。在使用位置S2至S4之一,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设置为与支撑板30一起根据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在移动方向Vr上进行偏移。
小腿支撑元件4,5和支撑板30因此形成所谓的夹心装置。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设置于支撑板30和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之间。保持装置40被设置为保持支撑板30与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间隔开。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为,例如,支撑板30的承载结构。支撑板30随着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移动是可移动的,尤其是可移位的。支撑板30随着小腿支撑元件4,5的枢转是可枢转的。
在一种改进中,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包括连接结构4.2,其可枢转地安装在座椅附接单元3上。连接结构4.2被设计为,例如,弯曲连接臂的形式。连接结构4.2的弯曲形式允许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在使用位置S2至S4之一连续和/或无空隙地设置于座椅壳体1.1上。例如,连接结构4.2在横向上设置于轴承6.1的前方。
图2A和2B示意性地以透视图示出座椅1,特别是车辆座椅,其中小腿支撑装置2处于不同位置。
图3A和3B示意性地以俯视图示出座椅1,特别是车辆座椅,其中小腿支撑装置2处于不同位置。
附图标记
1           座椅
1.1         座椅壳体
1.1.1       正面
1.2         轨道装置
1.3         基础结构
2           小腿支撑装置
3           座椅附接单元
4           小腿支撑元件
4.1         侧面
4.2         连接结构
5           小腿支撑元件
5.1         侧面
6           导向装置
6.1         轴承
6.1.1       导向槽
6.1.2,6.1.3 端
6.2         导向销
7           紧固结构
8,9         轨道元件
10          枢转机构
20          调节机构
30          支撑板
40          保持装置
S1          位置,尤其是未使用位置
S2至S4      位置,尤其是使用位置
Sw          枢转路径
Vr          移动方向
W1,W2       小腿支撑表面
x           纵轴
y           横轴
z           竖直轴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座椅(1)的小腿支撑装置(2),包括至少:
一个座椅附接单元(3),
一个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其与所述座椅附接单元(3)联接且相对于所述座椅附接单元可枢转,以及
一个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其与所述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联接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小腿支撑元件可移动,
其中,设置至少一个导向装置(6),所述小腿支撑元件(4,5)通过所述导向装置(6)以运动耦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座椅附接单元(3)上,使得所述两个小腿支撑元件(4,5)相对于所述座椅附接单元(3)可枢转且所述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所述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枢转引起所述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的枢转,并且所述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所述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移动能够被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导向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枢转机构(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枢转机构(10)被设计为开槽导向件,其为所述小腿支撑元件(4,5)预先确定移动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枢转机构(10)包括轴承(6.1),其被紧固于所述座椅附接单元(3),且具有导向槽(6.1.1),导向销(6.2)在所述导向槽中被导向,其中,所述导向销(6.2)紧固于所述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导向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调节机构(20),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移动所述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调节机构(20)被设计为轨道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在未使用位置(S1),所述小腿支撑元件(4,5)被设置为至少部分重叠或互相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具有附加的支撑板(30),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且随着所述第二小腿支撑元件(5)相对于所述第一小腿支撑元件(4)的移动而可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座椅(1)是车辆座椅。
11.一种座椅(1),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壳体(1.1)以及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小腿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小腿支撑装置(2)与所述座椅壳体(1.1)在其前部区域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1),其中,所述座椅(1)是车辆座椅。
CN202211233837.1A 2021-10-11 2022-10-10 小腿支撑装置及座椅 Pending CN1159590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211434.2A DE102021211434A1 (de) 2021-10-11 2021-10-11 Wadenstützanordnung und Sitz
DE102021211434.2 2021-10-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9017A true CN115959017A (zh) 2023-04-14

Family

ID=85705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3837.1A Pending CN115959017A (zh) 2021-10-11 2022-10-10 小腿支撑装置及座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2500A1 (zh)
CN (1) CN115959017A (zh)
DE (1) DE1020212114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0124A1 (de) 2022-08-10 2024-02-1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ußrastenvorrichtung für ein Neigefahrzeug sowie Neige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9234B4 (de) 2002-03-04 2005-06-09 Daimlerchrysler Ag Fahrzeugsitz mit Unterschenkelstütze
DE20219542U1 (de) 2002-12-16 2003-03-06 Silla Sitzmoebel Gmbh Sitzmöbel mit ausschwenkbarem Stützelement
US6685271B1 (en) 2003-03-26 2004-02-03 Horng Jiun Chang Chair support device having movable foot pedal
DE102004008267A1 (de) 2004-02-20 2005-09-08 Recaro Aircraft Seating Gmbh & Co. Kg Fluggastsitz
DE202005000574U1 (de) 2005-01-14 2006-05-24 Deon Ag Sessel
US20080312567A1 (en) 2007-06-14 2008-12-18 Ko-Po Chen Automatically retractable device for use in leg holder of massage machine
CN101580034A (zh) 2009-06-26 2009-11-18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腿托机构
EP2531403B1 (en) 2010-02-02 2015-08-05 BE Aerospace, Inc. Deployable legrest
CN201769707U (zh) 2010-07-19 2011-03-23 友联车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具抬腿机构之座椅
CN103419691B (zh) 2012-05-25 2015-10-14 李宛豫 翻转式脚托
KR101426544B1 (ko) 2012-10-30 2014-08-05 대원강업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의 레그 레스트
DE102013219659A1 (de) 2013-09-27 2015-04-02 himolla Polstermöbel GmbH Sitz-/Liegemöbel
KR101592723B1 (ko) 2014-07-04 2016-02-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EP3192398B1 (de) 2016-01-15 2019-12-11 himolla Polstermöbel GmbH Sitz-/liegemöbel
US10479250B2 (en) 2018-04-19 2019-11-19 Dae Won San Up Co., Ltd. Structure of leg-rest
DE102019123681A1 (de) 2019-09-04 2021-03-04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Morphende Sitzba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12500A1 (en) 2023-04-13
DE102021211434A1 (de)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0681A (en) Seat bottom extension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seats
CN108621873B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位置调节装置
CN107949303B (zh) 用于家具构件的躺椅和搁腿机构
US7651166B2 (en)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 seat
RU2683887C1 (ru) Подъемный механизм спинки сиденья для имеющего лежачее положение узла сиденья мотор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9364091B2 (en) Tilt mechanism for a chair and chair
KR101738062B1 (ko) 레그레스트의 구조
RU2715961C2 (ru) Посадочный узел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посадочного узл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20080012414A1 (en) Armchair
JPH08168422A (ja) 子供用座席装置
US9102250B2 (en) Stadium and stowing seat
CN103298373A (zh) 抬升斜躺椅
CN114080175B (zh) 具有躺椅功能和可向外枢转的脚部部分的座椅家具
CN115959017A (zh) 小腿支撑装置及座椅
CN213464465U (zh) 折叠沙发床
KR20160110484A (ko) 자동차 시트
KR101454923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백 테이블장치
WO2002064000A1 (en) Adjustable bed base
JPH08266370A (ja) スイングシートの連動式フットレスト
EP3949808B1 (en) Seating and reclining furniture
CN113453585B (zh) 可调节椅子
JP2019136294A (ja) 浴槽のレール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入浴システム
CN113475883A (zh) 一种滑动座框调节机构及家具
CN113784643A (zh) 坐具底架
CN110558760B (zh) 座椅组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