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5893B - 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5893B
CN115955893B CN202310245539.2A CN202310245539A CN115955893B CN 115955893 B CN115955893 B CN 115955893B CN 202310245539 A CN202310245539 A CN 202310245539A CN 115955893 B CN115955893 B CN 1159558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film
evaporation
ol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455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55893A (zh
Inventor
徐亚晨
叶子云
封晓猛
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eshit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eshit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eshit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eshit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455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55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55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5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55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5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来说,属于叠层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OLED器件包括基板、阳极层、有机功能层、阴极层和封装层,所述阴极层为Ag电极,所述Ag电极的制备方法是选择Ag2O、Ag2CO3等材料通过真空镀膜工艺制成。本发明所提供Ag电极的制备方法及OLED器件,不但可以降低阴极Ag膜层蒸镀过程的工艺温度,优化工艺流程;还可以提高Ag膜层在OLED中的稳定性,同时还能提高OLED器件中EIL层的活性,从而提高器件的综合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来说,属于叠层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被发现以来,由于其重量轻、灵活性以及优异的光电性能,在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是由薄而透明且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TO)与电源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组成。整个OLED基本结构层中包括了:阳极、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阴极。当电源电压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三基色,构成基本色彩。
在OLED器件中,阴极层通常会选择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由于阴极层紧接电子注入层,所以对器件的光电性能的影响很大。
传统的OLED器件选择金属单质,如Ag/Al/Mg等材料,但是由于金属单质的熔点较高,工艺温度控制困难。
现有专利CN110112324A公布了一种顶发射OLED金属阴极结构及制造方法,该专利中,器件选用Li:Yb:Mg:Ag合金作为金属阴极,将合金置于一个蒸发源的坩埚内进行蒸镀;该发明中,虽然选择合金金属作为器件的阴极,可以提高器件的性能,但是多种金属的熔点有区别,蒸发速率不好控制,所以并不适合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可以在较低的工艺温度下蒸镀形成Ag电极,同时提高OLED器件的性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OLED器件包括基板、阳极层、有机功能层、阴极层和封装层,所述阴极层为Ag电极,由Ag化合物经过蒸镀工艺制备;
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基板上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一层透明导电电极薄膜,作为器件的阳极层;
S2,对制备好透明电极的基板进行清洗,再通过激光蚀刻或者光刻工艺对透明导电电极加工,形成图案化的阳极层,再经过清洗、干燥、UV工艺,得到洁净的图案化阳极基板;
S3,通过蒸镀工艺,依次沉积有机功能层,所述的有机功能层包括但不限于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其中,各膜层顺序按照具体结构进行蒸镀;
S4,切换蒸镀掩膜版,在蒸发源腔室中加入Ag化合物,抽真空、升温完成后,将S3的成品传入,沉积Ag电极;
S5,经过点胶、压合、UV固化和烘烤工艺,对蒸镀好的器件进行封装,制备密闭的OLED器件。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Ag化合物选择低温完全分解为Ag单质及气体的化合物,如Ag2O或Ag2CO3等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S4的具体步骤如下,
1)加料;称量适量的Ag化合物,并将其加入清洁后的坩埚中;将装好Ag化合物的坩埚载入蒸发源腔室内,固定好,然后关闭蒸发源腔室外通道;
2)抽真空;开启真空泵,抽取蒸镀腔体气体,抽取30分钟后,蒸镀腔体真空度将至10-5以下,继续抽取真空,保持蒸镀腔体真空度;
3)镀膜;加热坩埚,升温至工艺温度,待Ag膜层蒸发速率稳定后,维持此温度;此时,传递基板至蒸镀腔体,开始在基板上制备Ag电极,监控Ag膜厚达到设定膜厚时,将蒸镀好Ag电极的基板传递至下一道工序。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Ag化合物选择低温完全分解为Ag单质及气体的化合物,如Ag2O或Ag2CO3等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工艺温度为900-1100℃,工艺温度更优选为105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Ag膜层蒸发速率为1-10Å/s。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设定膜厚为10nm-300nm,膜厚更优选为100nm 。
本发明的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一方面,真空条件下,Ag化合物如Ag2O在坩埚中加热至350℃时,Ag2O开始分解,氧化银分解后,Ag以分子形态出现,随着温度的升高,Ag分子会不断沉积到基板表面,工艺温度相对较低;而传统的Ag单质制备Ag膜层通过直接加热的方式,是以微纳Ag颗粒熔融、升华方式聚集到基板表面;本发明是化学过程,传统工艺是物理过程。
另一方面,在OLED器件结构中,Ag电极直接形成在EIL层上,当Ag膜层形成在EIL层上时,由于Ag蒸汽的温度很高,会对EIL层的结构产生影响,Ag蒸汽的温度越低,对EIL层的结构的影响越小,可以提升EIL层的活性,提高OLED器件的性能。
同时,大部分Ag化合物在高温分解时会释放一定的氧气,在高温环境下,分解出的氧气会对暴露在氧气环境下EIL层的表面进行活化,提高OLED器件EIL层的活性,从而提高器件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Ag电极制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不同方法制备金属阴极的工艺温度与成膜速率对比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器件D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与对比例1中器件D/E/F在不同驱动电压下,对应器件的亮度和电流密度的变化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与对比例1中器件D/E/F在不同亮度下,对应器件的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的变化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与对比例1中器件D/E/F在不同亮度下,对应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的变化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与对比例1中器件D/E/F在380nm~780nm的光谱分布图。
图3中;10为基板,20为阳极层,30为有机功能层,31为空穴注入层,32为空穴传输层,33为发光层,34为电子传输层,35为电子注入层,40为阴极层,50为封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OLED器件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制备的OLED器件的结构如下,如图3所示,包括基板10,阳极层20,有机功能层30,阴极层40,封装层50,其中:
本发明中,阴极层40作为OLED器件的电子注入端,需要将电子注入到OLED中,因此需要较低的功函数,选择如Ag;所述Ag选择Ag化合物(如氧化银、碳酸银)经过蒸镀工艺制备获得;所述制备Ag膜层的工艺温度为900-1100℃,优选1050℃;所述制备Ag膜层的成膜速率为1-20Å/s;所述Ag膜层的膜厚为10nm-300nm,优选100nm。
本发明中,基板10作为OLED器件的载体,可以选择刚性材料,如玻璃;基板10也可以选择柔性材料,如PI。
本发明中,阳极层20作为OLED器件的空穴注入端,需要将空穴注入到OLED中,因此需要其具有较高的功函数;选择如ITO,IZO,FTO等透明导电材料。
本发明中,有机功能层30作为OLED器件的核心发光单元,包括空穴注入层31、空穴传输层32、发光层33、电子传输层34和电子注入层35。
本发明中,空穴注入层31作为有机功能层30中的空穴注入单元,主要作用是降低从阳极层20注入空穴的势垒,使空穴能从阳极层20有效地注入到发光层33中;空穴注入层31可以选择CuPc,TiOPc,m-MTDATA,2-TNATA等材料。
本发明中,空穴传输层32作为有机功能层30中的空穴传输单元,主要作用是提高空穴在OLED器件中的传输速率,并有效地将电子阻挡在发光层内,实现载流子的最大复合;空穴传输层32可以选择TPD,NPB,PVK,Spiro-TPD,Spiro-NPB等材料。
本发明中,发光层33作为有机功能层30中的发光单元,主要作用是传输电子和空穴,并保证有足够的电子和空穴能发生复合而发出光;发光层33的材料通常选择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或者配合物发光材料,如Alq3,Almq3, TBADN ,Balq和DPVBi等。
本发明中,电子传输层34作为有机功能层30中的电子传输单元,主要作用是提高电子在OLED器件中的传输速率,并有效地将空穴阻挡在发光层内,电子传输层34的材料选择Alq3,Almq3,DVPBi,TAZ,OXD,PBD,BND等材料。
本发明中,电子注入层35作为有机功能层30中的电子注入单元,主要作用是降低从阴极层40注入电子的势垒,使电子能从阴极层40有效地注入到发光层33中;电子注入层35的材料选择LiF,MgP,MgF2,Al2O3等材料。
本发明中,封装层50可以选择UV胶、干燥剂的玻璃盖板封装方式,也可以选择氮化硅/氧化硅制备的薄膜封装;封装完成后的OLED器件具有较好的阻水氧能力。
本发明中的Ag电极,制备方法如下:
加料:称量适量的Ag化合物,并将其加入清洁后的坩埚中;将装好Ag化合物的坩埚载入蒸发源腔室内,固定好,然后关闭蒸发源腔室外通道;
抽真空:开启真空泵,抽取蒸镀腔体气体,抽取30分钟后,蒸镀腔体真空度将至10-5以下,继续抽取真空,保持蒸镀腔体真空度;
镀膜:加热坩埚,升温至900-1100℃,制备Ag膜层,速率为1-20Å/s,保持温度并检测膜厚;此时,将基板传递至蒸镀腔体,开始在基板上制备Ag膜层,所述Ag膜层的膜厚为10nm-300nm,优选100nm,监控Ag膜厚达到100nm时,将蒸镀好Ag电极的基板传递至下一道工序。
本发明中,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如下:
1、基板阳极制作
溅镀:在基板10上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一层透明导电电极薄膜,作为器件的阳极层;
清洗及光刻:对制备好透明电极的基板进行清洗,再通过激光蚀刻或者光刻等工艺对透明导电电极加工,形成图案化的阳极层,再经过清洗、干燥、UV等工艺,得到洁净的图案化阳极基板;
2、蒸镀功能层制作
蒸镀:通过蒸镀工艺,依次沉积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其中,各膜层顺序按照具体结构进行蒸镀;
3、切换蒸镀掩膜版,在蒸发源腔室中加入Ag化合物,抽真空、升温完成后,将S3的成品传入,沉积Ag电极;具体步骤如下:
1)加料:称量适量的Ag化合物,并将其加入清洁后的坩埚中;将装好Ag化合物的坩埚载入蒸发源腔室内,固定好,然后关闭蒸发源腔室外通道;
2)抽真空:开启真空泵,抽取蒸镀腔体气体,抽取30分钟后,蒸镀腔体真空度将至10-5以下,继续抽取真空,保持蒸镀腔体真空度;
3)镀膜:加热坩埚,升温至900-1100℃,优选1050℃,制备Ag膜层,速率为1-10Å/s,保持温度并检测膜厚;此时,将基板传递至蒸镀腔体,开始在基板上制备Ag膜层,所述Ag膜层的膜厚为10nm-300nm,优选100nm,监控Ag膜厚达到100nm时,将蒸镀好Ag电极的基板传递至下一道工序。
4、封装层的制备
经过点胶、压合、UV固化、烘烤工艺,对蒸镀好的器件进行封装,制备密闭的OLED器件。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或“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本发明中采用Ag2O制备Ag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传统工艺制备Ag/Al电极的制备方法,监测工艺温度及成膜速率。
器件A采用Ag2O制备Ag电极;
器件B采用Ag粉制备Ag电极;
器件C采用Al粉制备Al电极;
制备方法如下:
加料:称量200g的原料(器件A选择Ag2O,器件B选择Ag粉,器件C选择Al粉),并将其加入清洁后的坩埚中;将装好原料的坩埚载入蒸发源腔室内,固定好,然后关闭蒸发源腔室外通道;
抽真空与加热:开启真空泵,抽取蒸镀腔体气体,抽取30分钟后,蒸镀腔体真空度将至10-5以下,继续抽取真空,保持蒸镀腔体真空度;加热坩埚至900℃时,开始监测到速率;继续加热坩埚,监测不同温度下Ag/Al膜层的成膜速率,如图2所示。
测试结果表明,在800℃时,器件A开始出现速率,在950℃时速率相对稳定,而器件B和C的成膜速率稳定温度分别为1050℃和1200℃;同时在相同的温度下,器件A的成膜速率也大大优于器件B和器件C。
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Ag电极的制备方法拥有相对较低的工艺温度。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采用本发明Ag电极制备方法制备的OLED器件D,器件D的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制备器件D,测量其光电性能。
1、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器件D包括基板10,阳极层20,有机功能层30,阴极层40,封装层50,其中:
本实施例中,阴极层40选择Ag,膜厚为100nm 。
本实施例中,基板10选择玻璃,厚度0.7mm;
本实施例中,阳极层20选择 ITO,厚度150nm;
本实施例中,有机功能层30包括空穴注入层31,空穴传输层32,发光层33,电子传输层34,电子注入层35;
本实施例中,空穴注入层31选择CuPc;
本实施例中,空穴传输层32选择NPB;
本实施例中,发光层33选择 DCJTB;
本实施例中,电子传输层34选择Alq3;
本实施例中,电子注入层35选择LiF;
本实施例中,封装层50选择UV胶、干燥剂的玻璃盖板封装方式。
器件D的结构为:ITO(150nm)/ CuPc (15 nm)/ NPB (30 nm)/ DCJTB (20 nm)/Alq3 (10 nm)/ LiF (15nm) / Ag (100 nm)。
2、器件D的制备:
本发明提供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基板阳极制作
溅镀:在玻璃基板10上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一层ITO薄膜,作为器件的阳极层;
清洗及光刻:对制备好ITO的基板进行清洗,再通过激光蚀刻或者光刻等工艺对ITO电极加工,形成图案化的阳极层,再经过清洗、干燥、UV等工艺,得到洁净的图案化阳极基板;
S2、蒸镀功能层制作
蒸镀:通过蒸镀工艺,依次沉积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其中,各膜层顺序按照上述结构进行蒸镀;
S3、Ag电极层的制备
加料:称量200g的原料(Ag2O),并将其加入清洁后的坩埚中;将装好原料的坩埚载入蒸发源腔室内,固定好,然后关闭蒸发源腔室外通道;
抽真空与加热:开启真空泵,抽取蒸镀腔体气体,抽取30分钟后,蒸镀腔体真空度将至10-5以下,继续抽取真空,保持蒸镀腔体真空度;加热坩埚至900℃时,开始监测到速率,监控Ag膜厚达到100nm时,将蒸镀好Ag电极的基板传递至下一道工序。
S4、封装层的制备
经过点胶、压合、UV固化、烘烤工艺,对蒸镀好的器件进行封装,制备密闭的OLED器件。
3、数据测试:
1)测试方法:
利用Keithley 2400 Source Meter电流源测试器件的电学性能,利用PR670测试器件的光学性能,通过测试得到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功率效率;通过测试不同电压下器件D的亮度、电流效率、功率效率,绘制亮度-电压曲线;电流效率-电压效率-亮度曲线;EQE-亮度曲线;光谱图,表征器件的光电性能。
2)测试结果
实施例2器件D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实施例2中器件D的光电测试数据
Figure SMS_1
从表1可以看出,器件D在1-3mA/cm2的电流密度下,拥有较好的光电性能,电流效率可达17.5 cd/A,功率效率11 Lm/W,外量子效率可达20.5%。
对比例1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对比例1提供了另外两种与本发明实施例2类似结构器件,分别为器件E与器件F,但不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的电致发光器件,测试其光电性能,与实施例2对比:
1、具体结构如下:
器件E采用传统工艺制备Ag电极,其结构与器件D相同。
器件F采用传统工艺制备Al电极,除Al电极外,其结构与器件D相同,具体结构如下:ITO(150nm)/ CuPc (15 nm)/ NPB (30 nm)/ DCJTB (20 nm)/ Alq3 (10 nm)/ LiF(15nm) / Al(100 nm)。
2、器件E/F的制备
器件E/F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3-加料与实施例2不同,其余步骤均相同;
S3、Ag电极层的制备
加料:称量200g的原料(器件E选择Ag粉,器件F选择Al粉),并将其加入清洁后的坩埚中;将装好原料的坩埚载入蒸发源腔室内,固定好,然后关闭蒸发源腔室外通道;
3、数据测试:
1)测试方法:
如实施例2所示。
2)测试结果
对比例1中器件E与器件F的测试结果如图4-图7所示,与器件D对比。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相同的电压下,器件D拥有更高的亮度和电流密度;
2、相同的亮度下,器件D有更高的电流效率与功率效率;
3、相同的亮度下,器件D的外量子效率(EQE)更高;
4、器件D的光谱表现更优异;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Ag电极制备方法制备的OLED器件无论是在电学性能还是光学性能上,均有更为优异的表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OLED器件包括基板、阳极层、有机功能层、阴极层和封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层为Ag电极,由Ag化合物经过蒸镀工艺制备;
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基板上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一层透明导电电极薄膜,作为器件的阳极层;
S2,对制备好透明导电电极的基板进行清洗,再通过激光蚀刻或者光刻工艺对透明导电电极加工,形成图案化的阳极层,再经过清洗、干燥、UV工艺,得到洁净的图案化阳极基板;
S3,通过蒸镀工艺,依次沉积有机功能层,所述的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其中,各膜层顺序按照具体结构进行蒸镀;
S4,切换蒸镀掩膜版,在蒸镀腔体中加入Ag化合物,抽真空、升温完成后,将S3的成品传入,沉积Ag电极;
S5,经过点胶、压合、UV固化和烘烤工艺,对蒸镀好的器件进行封装,制备密闭的OLED器件;
所述的步骤S4中的Ag化合物为Ag2O或者Ag2CO3
所述的步骤S4的具体步骤如下,
1)加料;称量适量的Ag化合物,并将其加入清洁后的坩埚中;将装好Ag化合物的坩埚载入蒸镀腔体内,固定好,然后关闭蒸镀腔体外通道;
2)抽真空;开启真空泵,抽取蒸镀腔体气体,抽取30分钟后,蒸镀腔体真空度降至10-5以下,继续抽取真空,保持蒸镀腔体真空度;
3)镀膜;加热坩埚,升温至工艺温度,待Ag膜层蒸发速率稳定后,维持此温度;此时,传递基板至蒸镀腔体,开始在基板上制备Ag电极,监控Ag膜厚达到设定膜厚时,将蒸镀好Ag电极的基板传递至下一道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工艺温度为900-1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工艺温度为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Ag膜层蒸发速率为1-10Å/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设定膜厚为10nm-30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设定膜厚为100nm。
CN202310245539.2A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955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5539.2A CN115955893B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5539.2A CN115955893B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5893A CN115955893A (zh) 2023-04-11
CN115955893B true CN115955893B (zh) 2023-05-30

Family

ID=85907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45539.2A Active CN115955893B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558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4055A (ja) * 1994-07-07 1996-03-1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高純度銀膜の形成方法
JP2785694B2 (ja) * 1994-08-10 1998-08-13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蒸気圧の高い有機金属化学蒸着による銀薄膜形成用有機銀化合物
JPH08283945A (ja) * 1995-04-12 1996-10-2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低抵抗Cu−Ag合金膜の形成方法及び低抵抗Cu−Ag合金膜形成用組成物
CN1180912C (zh) * 2000-12-22 2004-12-2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激光气相制备纳米银粒子方法和装置
CN101222027B (zh) * 2008-01-29 2010-09-08 清华大学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9635B (zh) * 2008-09-28 2012-05-30 清华大学 一种倒置型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5585066B2 (ja) * 2009-12-14 2014-09-1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薄膜型太陽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208431B (zh) * 2011-03-07 2013-09-11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5823A (zh) * 2011-12-13 2013-06-19 上海大学 Oled器件的半透明阴极及oled器件
CN105700739A (zh) * 2015-12-31 2016-06-22 奥特路(漳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防水油污的耐磨触摸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CN212770958U (zh) * 2020-06-28 2021-03-23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盖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5893A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2396A (en) Electron transporting and light emitting layers based on organic free radicals
US916618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three successive light emitting sub-layers with mixture matrix material for the second light emitting sub-layer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TWI599030B (zh)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N102017799B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KR100752383B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0306131A (en) Manufacturing system, manufacturing method, method of operating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09212514A (ja) 有機発光素子
JP2009124138A (ja) 有機発光素子
CN107452886A (zh) 一种复合薄膜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US6676990B1 (en) Method of depositing aluminum-lithium alloy cathode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O2009021365A1 (fr) Oled et son procédé
Zhao et al. High efficient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triplet multiple quantum well structure
CN113285049B (zh) 一种超声喷涂制备三氧化钨高光提取效率oled外光提取层的方法
WO2007026581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15955893B (zh) 一种含有Ag电极的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
JP2011223001A (ja) 有機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081723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Buwen et al. Enhancement of hole injection with an ultra-thin Ag2O modified anode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CN100487945C (zh) 一种改进的有机发光器件
Lee et al. High efficiency tande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interconnecting layer
US20050175770A1 (en) Fabricating an electrode for use in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20182307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with organic layers deposited at elevated substrate temperatures
CN109830613A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86853B1 (ko)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 페로브스카이트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Lim et al. Indium-oxide thin films deposited by using an oxygen-ion-beam-assisted deposition technique for top-emitt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