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8446A -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8446A
CN115928446A CN202211554946.3A CN202211554946A CN115928446A CN 115928446 A CN115928446 A CN 115928446A CN 202211554946 A CN202211554946 A CN 202211554946A CN 115928446 A CN115928446 A CN 115928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 feather
mite
parts
dry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49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昆明
张传贵
刘汉清
高吉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fan Zhe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fan Zhe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fan Zhe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fan Zhe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49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8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8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8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本发明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羽绒依次进行清洗、漂洗、脱水干燥处理,获得预处理羽绒;将所述预处理羽绒投入混合设备中,喷洒混合剂使得其与羽绒充分混合,烘干后自然冷却;在自然冷却的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真空烘干,其中,所述防螨除臭颗粒由自然冷却的羽绒粉碎后获得的羽绒粒子均匀黏附在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外表面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在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增加羽绒的防螨、抗菌效果,并且能使羽绒在长久使用的过程中防螨、抗菌效果衰退较慢,通过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可以很好地吸附羽绒臭味,并能使得羽绒的气味程度长久地保持较好的等级,不易产生并散发出臭味。

Description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羽绒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是星朵状结构,绒丝均呈鱼鳞状,有数不清的微小孔隙,含蓄着大量的静止空气,由于空气的传导系数最低,形成了羽绒良好的保暖性,并且羽绒又充满弹性,触肤感较好,因此近些年,羽绒在服装市场和家纺市场中广受消费者欢迎。
但是羽绒在穿戴和铺盖过程中容易接触到使用者皮肤所分泌的皮脂、汗水等,为螨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滋养繁衍较多螨虫,而螨虫的尸体、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是过敏源,会使人出现过敏性皮炎、哮喘病、支气管炎、肾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另外羽绒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腥臭味,腥臭味也会引起使用者的不适,因此羽绒具备防螨抗菌防臭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中对于羽绒防螨抗菌防臭的处理方式多是通过对羽绒进行多次清洗、漂洗、烘干,再结合防螨抗菌液和芳香剂进行喷洒或浸泡处理,此处理方式得到的羽绒的防螨抗菌效果只能保持较短的时间,而腥臭味也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芳香剂掩盖,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羽绒的防螨抗菌效果、和防臭效果衰退会很快,因此长期使用时候时,羽绒的防螨、抗菌效果差,容易产生和散发出臭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羽绒依次进行清洗、漂洗、脱水干燥处理,获得预处理羽绒;
S2、将所述预处理羽绒投入混合设备中,喷洒混合剂使得其与羽绒充分混合,烘干后自然冷却;
S3、在经过步骤S2处理的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真空烘干,其中,所述防螨除臭颗粒由经步骤S2处理的羽绒粉碎后获得的羽绒粒子均匀黏附在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外表面制备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S2中,所述混合剂按重量组份计,包括抗菌防螨剂80~90份、香味剂5~10份以及成膜剂5~1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孔隙率为75%~9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按重量组份计,包括硅藻土55~65份、黏土17~30份、膨润土1~3份、高岭土3~5份、铁粉5~10份、炭粉3~6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S301、将硅藻土、黏土、膨润土、高岭土、铁粉、炭粉均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所获得的多孔基体冷却以备用;
S302、将经步骤S301处理的多孔基体浸泡在含有盐酸、草酸的水相混合液中浸泡7~15h,后烘干并碾磨成粉状;
S303、将抗菌防螨剂超声分散至经步骤S302处理的粉状多孔基体中,烘干后获得改性多孔陶瓷粒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S301中,烧结温度为520℃~65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S302中,所述水相混合液中各成分含量为:增稠剂0.1wt%~20wt%、盐酸6wt%~12wt%、草酸5wt%~10wt%,余量为去离子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让抗菌防螨剂和香味剂在羽绒上保留更长久的时间,从而增加羽绒的防螨、抗菌效果,并且能使羽绒在长久使用的过程中防螨、抗菌效果衰退较慢,通过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可以很好地吸附羽绒臭味,并能使得羽绒的气味程度长久地保持较好的等级,不易产生并散发出臭味;
2)本发明在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铁粉,以令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孔隙率提高,从而提高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吸附羽绒臭味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羽绒依次进行清洗、漂洗、脱水干燥处理,获得预处理羽绒;
S2、将所述预处理羽绒投入混合设备中,喷洒混合剂使得其与羽绒充分混合,烘干后自然冷却,所述混合剂按重量组份计,包括抗菌防螨剂80份、香味剂5份以及成膜剂15份;
S3、在经过步骤S2处理的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真空烘干,其中,所述防螨除臭颗粒由经步骤S2处理的羽绒粉碎后获得的羽绒粒子均匀黏附在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外表面制备而成,并且,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与羽绒粒子的质量比为1:0.6。
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S301、将硅藻土55份、黏土30份、膨润土2份、高岭土3份、铁粉5份、炭粉5份均放入烧结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580℃,所获得的多孔基体冷却以备用;
S302、将经步骤S301处理的多孔基体浸泡在含有盐酸、草酸的水相混合液中浸泡7h,所述水相混合液中各成分含量为,增稠剂12wt%、盐酸6wt%、草酸5wt%、去离子水77wt%,后烘干并碾磨成粉状;
S303、将抗菌防螨剂超声分散至经步骤S302处理的粉状多孔基体中,烘干后获得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其中,每100kg的粉状多孔基体中加入的抗菌防螨剂的质量为8kg,所获得的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孔隙率为7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抗菌防螨剂中各成分质量为:薄荷精油2%、香樟精油2%、艾叶挥发油3%、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6%、月桂酰赖氨酸5%、水性聚氨酯10%,余量为去离子水;
所述香味剂为栀子花精油、丁香精油、香橙精油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
所述成膜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实施例2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羽绒依次进行清洗、漂洗、脱水干燥处理,获得预处理羽绒;
S2、将所述预处理羽绒投入混合设备中,喷洒混合剂使得其与羽绒充分混合,烘干后自然冷却,其中,所述混合剂按重量组份计,包括抗菌防螨剂85份、香味剂6份以及成膜剂9份;
S3、在经过步骤S2处理的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真空烘干,其中,所述防螨除臭颗粒由经步骤S2处理的羽绒粉碎后获得的羽绒粒子均匀黏附在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外表面制备而成,并且,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与羽绒粒子的质量比为1:0.6。
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S301、将硅藻土60份、黏土23份、膨润土1份、高岭土3份、铁粉7份、炭粉6份均放入烧结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600℃,所获得的多孔基体冷却以备用;
S302、将经步骤S301处理的多孔基体浸泡在含有盐酸、草酸的水相混合液中浸泡12h,所述水相混合液中各成分含量为,增稠剂15wt%、盐酸10wt%、草酸8wt%、去离子水67wt%,后烘干并碾磨成粉状;
S303、将抗菌防螨剂超声分散至经步骤S302处理的粉状多孔基体中,烘干后获得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其中,每100kg的粉状多孔基体中加入的抗菌防螨剂的质量为8kg,所获得的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孔隙率为9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抗菌防螨剂、香味剂以及成膜剂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3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羽绒依次进行清洗、漂洗、脱水干燥处理,获得预处理羽绒;
S2、将所述预处理羽绒投入混合设备中,喷洒混合剂使得其与羽绒充分混合,烘干后自然冷却,其中,所述混合剂按重量组份计,包括抗菌防螨剂90份、香味剂5份以及成膜剂5份;
S3、在经过步骤S2处理的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真空烘干,其中,所述防螨除臭颗粒由经步骤S2处理的羽绒粉碎后获得的羽绒粒子均匀黏附在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外表面制备而成,并且,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与羽绒粒子的质量比为1:0.6。
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S301、将硅藻土65份、黏土17份、膨润土2份、高岭土3份、铁粉10份、炭粉3份均放入烧结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650℃,所获得的多孔基体冷却以备用;
S302、将经步骤S301处理的多孔基体浸泡在含有盐酸、草酸的水相混合液中浸泡12h,所述水相混合液中各成分含量为,增稠剂20wt%、盐酸12wt%、草酸10wt%、去离子水58wt%,后烘干并碾磨成粉状;
S303、将抗菌防螨剂超声分散至经步骤S302处理的粉状多孔基体中,烘干后获得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其中,每100kg的粉状多孔基体中加入的抗菌防螨剂的质量为8kg,所获得的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孔隙率为8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抗菌防螨剂、香味剂以及成膜剂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1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羽绒依次进行清洗、漂洗、脱水干燥处理,获得预处理羽绒;
S2、将所述预处理羽绒投入混合设备中,喷洒混合剂使得其与羽绒充分混合,烘干后自然冷却,其中,所述混合剂按重量组份计,包括抗菌防螨剂85份、香味剂6份以及成膜剂9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抗菌防螨剂、香味剂以及成膜剂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2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羽绒依次进行清洗、漂洗、脱水干燥处理,获得预处理羽绒;
S2、将所述预处理羽绒投入混合设备中,喷洒混合剂使得其与羽绒充分混合,烘干后自然冷却,其中,所述混合剂按重量组份计,包括抗菌防螨剂85份、香味剂6份以及成膜剂9份;
S3、在经过步骤S2处理的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真空烘干,其中,所述防螨除臭颗粒由经步骤S2处理的羽绒粉碎后获得的羽绒粒子均匀黏附在颗粒活性炭外表面制备而成,并且,所述颗粒活性炭与羽绒粒子的质量比为1:0.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颗粒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600m2/g;
所使用的抗菌防螨剂、香味剂以及成膜剂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3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羽绒依次进行清洗、漂洗、脱水干燥处理,获得预处理羽绒;
S2、将所述预处理羽绒投入混合设备中,喷洒混合剂使得其与羽绒充分混合,烘干后自然冷却,其中,所述混合剂按重量组份计,包括抗菌防螨剂85份、香味剂6份以及成膜剂9份;
S3、在经过步骤S2处理的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真空烘干,其中,所述防螨除臭颗粒由经步骤S2处理的羽绒粉碎后获得的羽绒粒子均匀黏附在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外表面制备而成,并且,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与羽绒粒子的质量比为1:0.6。
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S301、将硅藻土60份、黏土30份、膨润土1份、高岭土3份、炭粉6份均放入烧结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600℃,所获得的多孔基体冷却以备用;
S302、将经步骤S301处理的多孔基体浸泡在含有盐酸、草酸的水相混合液中浸泡12h,所述水相混合液中各成分含量为,增稠剂15wt%、盐酸10wt%、草酸8wt%、去离子水67wt%,后烘干并碾磨成粉状;
S303、将抗菌防螨剂超声分散至经步骤S302处理的粉状多孔基体中,烘干后获得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其中,每100kg的粉状多孔基体中加入的抗菌防螨剂的质量为8kg,所获得的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孔隙率为6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抗菌防螨剂、香味剂以及成膜剂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性能测试:
对于依据上述实施例1-3所生产出的羽绒进行防螨、抗菌以及防臭性能测试,每实施例羽绒实验样本60个,并将每实施例羽绒实验样本分为均等的两组,一组为A组,另一组为B组,单个羽绒实验样本的重量为10g,对应标号为A1组、B1组;A2组、B2组;A3组、B3组;
对于依据上述对比例1-3所生产出的羽绒进行防螨、抗菌以及防臭性能测试,每对比例羽绒实验样本60个,并将每对比例羽绒实验样本分为均等的两组,一组为C组,另一组为D组,单个羽绒实验样本的重量为10g,对应标号为C1组、D1组;C2组、D2组;C3组、D3组。
防螨性能测试依照《GB/T24253-2009》的测定方法对羽绒进行检测,其中A1组、A2组、A3组、C1组、C2组、C3组的培养时间均为24h,B1组、B2组、B3组、D1组、D2组、D3组的培养时间均为96h。
抗菌性能测试依照《GB/T20944.3-2008振荡法》的测定方法对羽绒进行检测,其中A1组、A2组、A3组、C1组、C2组、C3组的振荡时间均为24h,B1组、B2组、B3组、D1组、D2组、D3组的振荡时间均为96h。
防臭性能测试依照《GB/T10288-2003》的测定方法对羽绒进行检测,并将羽绒气味程度设置1-9个等级,其中1-4等级表示的是羽绒的香味程度依次降低,即1等级的羽绒香味最重,4等级的羽绒的香味最轻,5等级表示的是羽绒无味,6-9等级表示的是羽绒的臭味等级依次增加,即6等级为羽绒臭味最轻,9等级为羽绒臭味最重,其中A1组、A2组、A3组、C1组、C2组、C3组的热烘时间均为24h,B1组、B2组、B3组、D1组、D2组、D3组的热烘时间均为24h,热烘温度为30℃(±2℃)。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982907990000111
注:上述数据均经过方差验证。
实验结论:根据上表数据可得知,依据实施例2的处理方法对羽绒进行处理,所得到的羽绒的防螨、抗菌效果是最好的,另外气味程度也是较好等级的,并通过对比实施例2中的A组和B组的实验数据可得知,羽绒的防螨、抗菌效果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机会缩减,由此可得知,依据实施例2的处理方法对羽绒进行处理,所获得羽绒能长久地保持良好的防螨、抗菌效果,并且羽绒的气味程度也能长久地保持较好的等级,实施例2为最优方案;
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1的实验数据对比可知,在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可以让抗菌防螨剂和香味剂在羽绒上保留更长久的时间,从而增加羽绒的防螨、抗菌效果,并且能使羽绒在长久使用的过程中防螨、抗菌效果衰退较慢;
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2的实验数据相对比可知,将防螨除臭颗粒中的改性多孔陶瓷粒子替换为颗粒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对羽绒臭味的吸附能力远低于多孔陶瓷粒子,并且衰退速度较快,因此,通过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可以很好地吸附羽绒臭味,并能使得羽绒的气味程度长久地保持较好的等级,不易产生并散发出臭味;
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3的实验数据相对比可知,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在处理过程中添加了铁粉,以令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孔隙率提高,从而提高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吸附羽绒臭味的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羽绒依次进行清洗、漂洗、脱水干燥处理,获得预处理羽绒;
S2、将所述预处理羽绒投入混合设备中,喷洒混合剂使得其与羽绒充分混合,烘干后自然冷却;
S3、在经过步骤S2处理的羽绒上喷洒防螨除臭颗粒,真空烘干,其中,所述防螨除臭颗粒由经步骤S2处理的羽绒粉碎后获得的羽绒粒子均匀黏附在改性多孔陶瓷粒子外表面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混合剂按重量组份计,包括抗菌防螨剂80~90份、香味剂5~10份以及成膜剂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孔隙率为75%~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按重量组份计,包括硅藻土55~65份、黏土17~30份、膨润土1~3份、高岭土3~5份、铁粉5~10份、炭粉3~6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多孔陶瓷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S301、将硅藻土、黏土、膨润土、高岭土、铁粉、炭粉均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所获得的多孔基体冷却以备用;
S302、将经步骤S301处理的多孔基体浸泡在含有盐酸、草酸的水相混合液中浸泡7~15h,后烘干并碾磨成粉状;
S303、将抗菌防螨剂超声分散至经步骤S302处理的粉状多孔基体中,烘干后获得改性多孔陶瓷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1中,烧结温度为520℃~6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2中,所述水相混合液中各成分含量为:增稠剂0.1wt%~20wt%、盐酸6wt%~12wt%、草酸5wt%~10wt%,余量为去离子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CN202211554946.3A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5928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4946.3A CN115928446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4946.3A CN115928446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8446A true CN115928446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5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4946.3A Pending CN115928446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84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46127A1 (en) Siloxane elastomer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nionic powder, method of its production and product containing it
CN105478003A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7163A (zh) 一种薰衣草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4026A (zh) 一种耐磨抗菌手机外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19777A (zh) 一种烟用类活性炭颗粒的制备方法
KR102150030B1 (ko) 세라믹 코팅 항균 원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8485283A (zh) 一种适用于吸盘的tp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5756B (zh) 一种保健聚丙烯膨体长丝的制造方法
CN113929854A (zh) 一种抗菌耐污的石墨烯发泡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JP5810652B2 (ja) 液体塗布用繊維複合体
CN115928446A (zh) 一种羽绒的防螨防臭处理方法
CN116575185B (zh) 一种含艾草改性纤维的床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6893A (zh) 一种纺织品防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4888A (zh) 一种保温调湿干粉硅藻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1757A (zh) 一种医用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硅橡胶产品
CN1644789A (zh) 丝绵的香味后整理生产工艺
JP2005213686A (ja) 再生セルロース繊維を含む繊維材料
CN1690130A (zh) 一种纳米改性保健竹炭的生产方法
CN108176354A (zh) 一种冰箱专用定型载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3556274B (zh) 一种竹炭、木炭复合粘胶纤维
CN107383982A (zh) 一种负离子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KR960003672B1 (ko) 항균방취성 및 방사성이 우수한 폴리프로필렌 장섬유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CN117468115B (zh) 消臭复合功能性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KR200387645Y1 (ko) 마이크 커버
TW201116662A (en) Textile product having the functions of deodorizing, sterilization, and pH-adjus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