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4574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4574A
CN115924574A CN202211208074.5A CN202211208074A CN115924574A CN 115924574 A CN115924574 A CN 115924574A CN 202211208074 A CN202211208074 A CN 202211208074A CN 115924574 A CN115924574 A CN 115924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storage unit
convey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80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冬人
细原和广
立石朋也
西山达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638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5489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866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7392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924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45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11Feeding devices for picking up or separation of copy she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14Manual supply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8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directed to paper handling or jam trea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379Copy medium holder
    • G03G2215/00392Manual input tr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4Detachable element of feed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75Mechanical copy medium guiding means, e.g. mechanical switc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可附接/可拆卸的存储单元,其具有在存储单元的附接方向上向下游突出的被定位部;输送构件;成像单元,其在由输送构件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和输送单元,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被定位部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的接合使得存储单元相对于成像设备被定位。输送单元包括接触部和凹入部。在输送单元的接触部与存储单元接触并且输送单元通过存储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被定位部不与输送单元的凹入部接触。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片材输送设备和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成像设备,其被构造成在从设置于片材进给盒上方的输送托盘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6-222384讨论了一种用于执行卡塞清除以去除卡在这种成像设备中的片材的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被构造成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被构造成附接到成像设备和从成像设备拆卸、并且存储片材;输送构件,其被构造成输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片材;成像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由输送构件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和输送单元,其布置在存储单元上方、被构造成将片材输送到输送构件、并且在用于输送片材的第一位置和从第一位置向下缩回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存储单元包括相对于成像设备在存储单元的附接方向上向下游突出的被定位部,并且被定位部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的接合致使存储单元相对于成像设备被定位,其中输送单元包括接触部和凹入部,接触部设置在附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处并且被构造成与存储单元接触,凹入部设置在与被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附接方向上从接触部向下游凹入,并且其中,在输送单元的接触部与存储单元接触并且输送单元通过存储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被定位部不与输送单元的凹入部接触。
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成像设备的剖视图。
图2A是示出输送单元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B是示出输送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C是示出在输送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同时使存储单元与输送单元接触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A是示出输送单元处于输送位置(第一位置)以形成输送路径并被安装到成像设备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B和3C是各自示出输送单元的透视图。
图4A是示出输送单元的透视图。图4B是沿图4A中的剖面线C截取的剖视图。图4C是沿图4A中的剖面线D截取的剖视图。
图5A是示出存储单元的透视图。图5B是示出从与图5A不同的方向观察的存储单元的透视图。
图6A和6B是示出管控构件和操作构件之间的关系的视图。图6A是示出输送单元被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6B是示出如何解除对输送单元的移动的管控以将输送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视图。
图7是示出从与图2C不同的方向观察的输送单元和存储单元的透视图。
图8A至8D是示出在将输送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存储单元和输送单元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9A至9D是示出在将输送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存储单元和输送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视图。
图10是示出存储单元的被接触部和输送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1A至11C是示出比较例的视图。
图12A至12C是示出连动构件和输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13A至13D是示出输送单元和连动构件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1至13D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将描述彩色激光束打印机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示例。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示例,将描述将感光鼓上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顺序转印到带上、然后将带上的调色剂图像共同转印到片材材料上的成像设备。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可以是复印机、多功能外围设备或传真设备。成像设备1所使用的成像方法不限于电子照相方法,可以使用诸如静电记录方法或喷墨方法的任何其它成像方法。
将片材进给盒115被拉出的一侧定义为成像设备1的前侧。在附图中,将片材进给盒115被拉出的向前方向表示为前(F),将片材进给盒115被插入且与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表示为后(B)。此外,在附图中,将从成像设备1的前侧观察的向上方向表示为上(U),将从成像设备1的前侧观察的向下方向表示为下(D)。此外,在附图中,将从成像设备1的前侧观察的向左方向表示为左(L),将从成像设备1的前侧观察的向右方向表示为右(R)。
将参考图1描述成像设备1的整体构造的概要。图1是成像设备1的示意性剖视图。作为第一片材进给装置的片材进给单元106包括片材进给盒115和拾取辊116。片材进给盒115是其中要存储片材材料S的存储单元。拾取辊116是进给片材材料S的进给构件。片材进给单元106还包括进给辊117和分离辊118。进给辊117是将进给的片材材料S输送到对齐辊对250的输送构件。分离辊118是面向进给辊117的分离构件。各片材材料S通过与分离辊118同轴布置的内置转矩限制器(未示出)而被摩擦地分离开。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片材进给单元106形成成像设备1的一部分,并且片材进给盒115可附接至成像设备1上并可从成像设备上拆卸。图1中的箭头B表示附接片材进给盒115的方向。
当控制单元(未示出)发送打印信号时,拾取辊116和进给辊117在片材进给期间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堆叠在堆叠板25上的片材材料S被输送到对齐辊对250。然后,片材材料S被输送到由带内辊105和二次转印辊122形成的二次转印夹持部。带内辊105位于中间转印带130的内侧并且支撑中间转印带130。二次转印辊122隔着中间转印带130面向带内辊105。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包括成像单元111、112、113和114。
成像单元111、112、113和114各自至少包括要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向静电潜像供应调色剂并使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和对感光鼓进行充电的充电辊。
在成像单元111、112、113和114中,静电潜像通过来自激光扫描仪120的激光顺序地形成在各个感光鼓的外表面上,然后通过显影辊显影,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了调色剂图像。
形成在成像单元111、112、113和114的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30上。然后,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30的调色剂图像被共同转印到被输送至二次转印夹持部的片材材料S上。然后,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材料S被输送至定影膜107和压力辊108之间的夹持部。在该夹持部处,片材材料S被加热加压,由此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片材材料S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材料S被排出辊109和110排出。
作为第二片材进给装置的手动片材进给单元206包括片材进给托盘401和拾取辊402。片材进给托盘401是片材材料S将被堆叠在其上的堆叠构件。拾取辊402是进给片材材料S的进给构件。手动片材进给单元206还包括进给辊403和分离辊421。进给辊403是将进给的片材材料S输送到输送辊对310的输送构件。分离辊421是分离构件。
当控制单元(未示出)发送打印信号时,拾取辊402和进给辊403在片材进给期间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堆叠在片材进给托盘401上的片材材料S被输送到输送辊对310、输送辊对320和输送辊对330。然后,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材料S上,并且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片材材料S上。此后,片材材料S被排出辊109和110排出。
图2A至2C是示出片材进给单元106、片材进给盒115和输送托盘22的透视图。输送托盘22是被构造成在成像设备1内部移动的输送单元。图2A至2C是从与图1中的剖视图基本相反的方向观察的视图。输送托盘22被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位置是输送托盘22从第一位置缩回到的位置。输送托盘22布置在片材进给盒115的上方。
图2A示出了输送托盘22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第一位置是输送托盘22的上侧形成片材输送路径P1的位置。
图2B示出了输送托盘2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第二位置是方向D上的位置,输送托盘22沿着作为下面将描述的引导单元的引导槽被降低到该位置。换言之,第二位置是从第一位置向下缩回的位置。将输送托盘22移动到第二位置使输送辊对320和330分别与和输送辊对320和330相对的从动辊对65和66分离。这便于移除卡塞的片材。
输送托盘22可沿着引导槽滑动,并且可从图2A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图2B中的第二位置。输送托盘22也可以从图2B中的第二位置移动到图2A中的第一位置。在输送托盘22处于如图2A所示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片材进给盒115可相对于片材进给单元106沿拉出方向和插入方向移动。
图3A至3C示出了片材进给单元106和输送托盘22。图3A是示出输送托盘22处于输送位置(第一位置)以形成输送路径P1并且片材进给盒115被附接至片材进给单元106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B和3C是示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输送托盘22的透视图。
输送托盘22可旋转地支撑从动辊对65和66,并且由偏压弹簧(未示出)偏压。当输送托盘22处于图3A所示的第一位置时,输送托盘22和片材进给单元106的输送辊对320和330形成输送夹持部。
如图3B和3C所示,输送托盘22包括托盘突起61、62、63和64。托盘突起61、62、63和64是在从动辊对65和66的轴向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托盘突起61和63是第一被引导部,并且分别设置在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托盘突起62和64是第二被引导部,并且分别设置在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此外,如图3C所示,输送托盘22包括输送托盘凸轮部67a和67b。输送托盘凸轮部67a和67b是从输送托盘22朝方向D突出的凸轮部构件。
输送托盘22还包括位于输送托盘22前(F)侧的托盘接触部69a和69b。托盘接触部69a和69b是第二接触部,并且被构造成与将在下文描述的盒接触部115f和115g接触。盒接触部115f和115g是第一接触部。相反,凹入部68a、68b和68c被构造成不与片材进给盒115的任何部分接触。
托盘突起61至64被沿着引导槽(其是作为将在下面描述的引导单元的引导部)引导,由此输送托盘22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图4A是示出片材进给单元106的透视图。片材进给单元106包括第一侧板70和第二侧板80。第一侧板70和第二侧板80支撑输送辊对320和330。旋转轴95和96被支撑在第一侧板70和第二侧板80之间。当旋转轴95和96通过驱动源(未示出)旋转时,输送辊对320和330旋转。图4B是沿图4A中的剖面线C截取的剖视图,并示出了第一侧板70的引导槽,该引导槽是在第一侧板70内侧且具有开口的第一引导部。在图4B中,第一侧板70的引导槽包括水平部70a、70b和70c、前倾斜部70d、后倾斜部70e和后水平部70f。水平部70a、70b和70c引导片材进给盒115的滑动部115b以支撑片材进给盒115,使得片材进给盒115可在拉出方向和插入方向上滑动。滑动部115b是下面将描述的被引导部。前倾斜部70d可滑动地引导输送托盘22的托盘突起61。
后倾斜部70e可滑动地引导输送托盘22的托盘突起62。后水平部70f可滑动地引导输送托盘22的托盘突起62,并且当输送托盘22处于第一位置时,由后水平部70f从底部支撑托盘突起62。
图4C是沿图4A中的剖面线D截取的剖视图。如图4C所示,作为与第一侧板70的引导槽形状对称的第二引导部的引导槽也设置在第二侧板80的内侧。第二侧板80包括作为引导槽的水平部80a、80b和80c、前倾斜部80d、后倾斜部80e和后水平部80f。类似于第一侧板70侧,输送托盘22的托盘突起63和64沿着第二侧板80的引导槽被可滑动地引导。
图5A和5B是示出片材进给盒115的透视图。图5A和5B是示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片材进给盒115的透视图。如图5A所示,滑动部115a设置在片材进给盒115的一侧,滑动部115b设置在片材进给盒115的另一侧。滑动部分115a和115b在将片材进给盒115插入片材进给单元106时是可滑动的。
如图5B所示,片材进给盒115包括作为被定位部的定位凸台115c和115d,并且定位凸台115c和115d在附接方向上向下游突出。在将片材进给盒115插入片材进给单元106时,片材进给盒115与片材进给单元106的接触表面106j(参见图2B)接触。片材进给单元106的定位部106i(参见图2B)与定位凸台115c和115d接合,由此片材进给盒115相对于片材进给单元106被定位。片材进给盒115包括位于片材进给盒115后(B)侧的传感器肋115e。传感器肋115e是被检测部。当片材进给盒115被附接到片材进给单元106时,传感器肋115e与片材进给单元106的检测传感器(未示出)接合。结果,成像设备1检测到片材进给盒115附接至片材进给单元106。
片材进给盒115还包括位于片材进给盒115后(B)侧的盒接触部115f和115g。盒接触部115f和115g被构造成与输送托盘22的托盘接触部69a和69b接触。盒接触部115f和115g是被接触部,托盘接触部69a和69b是接触部。托盘接触部69a和69b设置在输送托盘22的在片材进给盒115的附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处。
盒肋115j和盒凸轮部115h设置在片材进给盒115的右(R)侧,盒肋115k和盒凸轮部115i设置在片材进给盒115的左(L)侧。盒肋115j和115k是按压部。盒肋115j和115k以及盒凸轮部115h和115i分别可相对于输送托盘22的输送托盘凸轮部67b和67a滑动。
接下来,将描述锁定构件75和85(参见图3A)。锁定构件75和85被构造成相对于片材进给单元106定位输送托盘22。
片材进给单元106包括锁定构件75和85以及操作杆76,以将输送托盘22保持在第一位置处。锁定构件75和85是管控构件,并且操作杆76是被构造成使锁定构件75和85移动的操作构件。锁定构件75位于第一侧板70的内侧,而锁定构件85位于第二侧板80的外侧。
图6A和6B示出了锁定构件85和操作杆76之间的关系。图6A示出了输送托盘22被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状态。如图6A所示,锁定构件85包括锁定接触部85a、倾斜表面85b和管控部85c。锁定接触部85a与操作杆76接触,倾斜表面85b与托盘突起63接触。在输送托盘22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情况下,托盘突起63被沿着前倾斜部80d引导,由此倾斜表面85b和托盘突起63彼此接触。
操作杆76设置在锁定构件85的前部(F),并且操作杆76可在第二侧板80的引导部80g上前后滑动。操作杆76包括位于后侧(B)的接触部76a和位于前侧(F)的被按压部76b。偏压弹簧77设置成沿方向R1偏压锁定构件85。
在将输送托盘22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托盘突起63升高并与倾斜表面85b接触。此后,托盘突起63进一步向上移动,并且锁定构件85被托盘突起63推动并沿方向R2旋转。当托盘突起63经过倾斜表面85b时,锁定构件85通过偏压弹簧77而沿方向R1旋转。此时,托盘突起63与管控部85c接合,由此将输送托盘22保持在第一位置。
位于图3A中左侧(L)的锁定构件75与锁定构件85相似,因此将省略其冗余描述。当操作杆76被按压时,锁定构件75与锁定构件85类似地移动。
接下来,将参考图6B描述如何解锁输送托盘22并使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如图6B所示,在用户沿向后方向(方向B)按压操作杆76的被按压部76b的情况下,操作杆76沿向后方向(方向B)移动,并且锁定构件85抵抗偏压弹簧77沿方向R2旋转。此时,托盘突起63与锁定构件85的管控部85c分离,同时位于左侧(L)的托盘突起61也与锁定构件75分离。结果,托盘突起61至64沿着第一侧板70和第二侧板80的引导槽下降,由此使输送托盘22移动到第二位置。在使输送托盘22朝第二位置降低的过程中,借助偏压输送托盘22的从动辊对65和66的偏压弹簧(未示出)的力,通过比输送托盘22的重量更大的力使输送托盘22降低。
图2A示出了从片材进给单元106拉出片材进给盒115并且输送托盘22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此后,当片材进给盒115插入片材进给单元106中时,成像设备1可准备好进行打印处理。图2B示出了从片材进给单元106拉出片材进给盒115并且输送托盘22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为了为打印处理做好准备,输送托盘22将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当沿向后方向(方向B)推动输送托盘22时,输送托盘22沿着引导槽斜向上移动,并且托盘突起61和63分别被锁定构件75和85管控,从而输送托盘22被保持在第一位置。
如图2C所示,当将片材进给盒115插入成像设备1中时,片材进给盒115可以在向后方向(方向B)上推动输送托盘22。首先,在图2B的状态下,当用户沿向后方向(方向B)移动片材进给盒115时,片材进给盒115与输送托盘22接触,如图2C所示。
图7是示出从与图2C不同的方向观察图2C的状态的透视图。在这种状态下,片材进给盒115的盒接触部115f和115g与输送托盘22的托盘接触部69a和69b接触。与之相反,由于凹入部68a、68b和68c设置在输送托盘22中,因此定位凸台115c和115d以及传感器肋115e不与输送托盘22接触。
在这种状态下,当沿向后方向(方向B)插入片材进给盒115时,片材进给盒115沿向后方向(方向B)推动输送托盘22,并且输送托盘22沿着引导槽升高。此后,输送托盘22被保持在第一位置处,并且片材进给盒115被附接至成像设备1。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片材进给盒115的定位凸台115c和115d以及传感器肋115e被构造成即使在输送托盘2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将片材进给盒115插入到成像设备1的过程中与输送托盘22发生干涉。
因此,片材进给盒115可以将输送托盘22升高并移动到第一位置,并且片材进给盒115可以被附接至成像设备1。这提高了用户操作性。
将参照图11A至11C描述比较例。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如图3B所示,输送托盘22包括托盘接触部69a和69b,并且托盘接触部69a和69b被构造成分别与图7所示的盒接触部115f和115g接触。托盘接触部69a和69b从输送托盘22突出。因此,输送托盘22的凹入部68a和68c在与附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分别与片材进给盒115的定位凸台115d和115c相对应地定位,并且被构造成不与定位凸台115d和115c接触。盒接触部115f和115g分别与托盘接触部69a和69b相对应,并且每个盒接触部都具有在高度方向(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如图7所示。
相反,根据比较例的输送托盘220的上游部分169具有如图11A所示的平坦表面。图11B示出了输送托盘220处于第二位置且片材进给盒115正被插入片材进给单元106中的状态。将参照沿着图11B中的剖面线E截取的图11C描述该状态。输送托盘220的上游部分169滑动到片材进给盒115的定位凸台115c的下方。
在这种状态下,当在向后方向(方向B)上进一步推动片材进给盒115时,输送托盘220试图沿着用作引导槽的前倾斜部70d和后倾斜部70e在向上方向(方向U)上升高,但是输送托盘220的上游部分169与片材进给盒115的定位凸台115c发生干涉。这阻碍了输送托盘220沿向上方向(方向U)升高,并且用户不能将片材进给盒115插入成像设备1中。因此,用户要一度从成像设备1中移除片材进给盒115,然后抓持输送托盘220并将其升高到第一位置。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托盘接触部69a和69b如图3B所示地突出,并且凹入部68a、68b和68c被构造成不与片材进给盒115接触。因此,即使在输送托盘2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在插入片材进给盒115的过程中片材进给盒115也推动输送托盘22,使得输送托盘22能够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将参照图8A至8D和9A至9D描述其细节。
将参考图8A至8D和9A至9D描述如何将输送托盘22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图8A是沿图2C中的剖面线A截取的剖视图,图9A是沿图2C中的剖面线B截取的剖视图。
图8A中的片材进给盒115和输送托盘22位于与图9A中的片材进给盒115和输送托盘22相同的位置。类似地,图8B、8C和8D中的片材进给盒115和输送托盘22分别位于与图9B、9C和9D中的片材进给盒115和输送托盘22相同的位置。
在图8A和9A中,输送托盘22处于第二位置,而在图8D和9D中,输送托盘22处于第一位置。在图8A、8B、8C和8D中依次按顺序示出了如何插入片材进给盒115。虽然图8A到8D和9A到9D示出的是左侧(L)的操作,但是右侧(R)的操作类似于左侧(L)的操作。
首先,如图8A所示,片材进给盒115的盒接触部115f与输送托盘22的托盘接触部69a接触。如图8B所示,当片材进给盒115沿向后方向(方向B)插入时,托盘接触部69a在沿着盒接触部115f沿向上方向(方向U)移动的同时沿向后方向(方向B)移动。此时,如图9B所示,托盘突起61沿着前倾斜部70d升高,并且托盘突起62沿着后倾斜部70e升高。
将参照图10描述盒接触部115f的形状,图10示出了图8B中所示的盒接触部115f附近的区域。假定θ1是盒接触部115f相对于片材进给盒115的插入方向(向后方向或方向B)的角度,θ2是输送托盘22的移动方向,满足关系θ1>θ2,因此沿向后方向(方向B)移动的输送托盘22也能够沿向上方向(方向U)移动。虽然盒接触部115f的截面形状在图10中是直线形状,但是截面形状不限于直线形状,而是可以是曲线形状或弯曲形状。
如图8C所示,当片材进给盒115进一步沿向后方向(方向B)插入时,输送托盘22的输送托盘凸轮部67a滑动接触片材进给盒115的盒肋115k。此时,如图9C所示,托盘突起62与后水平部70f接合,由此确定了托盘突起62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此时,托盘突起61与锁定构件75接触但未被保持。
如图8D所示,当片材进给盒115进一步沿向后方向(方向B)插入以将片材进给盒115附接至片材进给单元106时,片材进给盒115的盒凸轮部115i在升高输送托盘22的输送托盘凸轮部67a的同时沿向后方向(方向B)移动。此时,托盘突起61在沿向上方向(方向U)升高之后被锁定构件75保持,使得输送托盘22被保持在第一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即使在输送托盘22处于用于解除片材输送路径P1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片材进给盒115也可以插入成像设备1中并且输送托盘22可以移动到用于形成片材输送路径P1的第一位置。
因此,在将片材进给盒115插入成像设备1之前,用户不需要抓持输送托盘22并使其移动到用于形成片材输送路径P1的第一位置。这提高了操作性。
将参照图12A至12C和13A至13D描述在未完全附接输送托盘22的情况下通过片材进给盒115的插入来将输送托盘22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连动构件。
图12A示出了连杆构件501、输送托盘22和第一侧板70之间的位置关系。连杆构件501是连动构件。图12B示出了从成像设备1的主体的方向R观察的连杆构件501附近的区域。图12C是示出从成像设备1的主体的方向L观察的连杆构件501附近的区域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2A、12B和12C所示,连杆构件501的支撑端501a与设置在输送托盘22的上游侧的托盘突起61接合,并且连杆构件501的支撑端501b由第一侧板70以使支撑端501b可线性移动的方式支撑。支撑端501a是接合部,支撑端501b是支点部。此外,连杆构件501包括凸台501c。凸台501c是被盒凸轮部115i按压以朝输送位置(向上方向或方向U)向上推动输送托盘22的被按压部。盒凸轮部115i是按压部。凸台501c在连杆构件501的纵向方向上设置在支撑端501a和501b之间。
图13A至13D是沿图12A中的截面C-C的视图,示出了将输送托盘22从卡塞清除位置(图13A中)移动到输送位置(图13D中)的过程。如图13A所示,在输送托盘22位于卡塞清除位置(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连杆构件501的支撑端501a沿着输送托盘22的移动路径移动。然后,支撑端501a沿着第一侧板70的连杆槽70g向F方向上的一定位置线性地移动并由第一侧板70支撑在该位置处。
如图13B所示,在输送托盘22移动到输送位置期间,连杆构件501的支撑端501a沿着输送托盘22的移动路径移动,沿着第一侧板70的连杆槽70g向方向B上的一定位置线性地移动,并且由第一侧板70支撑在该位置处。
如图13C所示,在输送托盘22即将被锁定在第一位置之前,连杆构件501的支撑端501a沿着输送托盘22的移动路径移动,沿着第一侧板70的连杆槽70g向方向B上的一定位置线性地移动,并且由第一侧板70支撑在该位置处。在将输送托盘22从卡塞清除位置移动到输送位置的过程中输送托盘22未被完全推入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插入片材进给盒115能够使输送托盘22推入到第一位置。
在使片材进给盒115沿方向B移动时,盒凸轮部115i沿方向U推动连杆构件501的凸台501c。连杆构件501以图12C中所示的支撑端501b为枢转支点沿图13C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经由支撑端501a朝输送位置(方向U)推动输送托盘22。结果,支撑端501a使托盘突起61到达托盘突起61与锁定构件75接触的管控位置。此时,锁定构件75与托盘突起61接合,并将输送托盘22保持在第一位置。
如图13D所示,在输送托盘22处于输送位置的同时将片材进给盒115插入输送位置之后,凸台501c与片材进给盒115分离,并且连杆构件501由输送托盘22的托盘突起61和第一侧板70的连杆槽70g支撑。
连杆构件501可以在R方向上设置在第二侧板80中。此外,连杆构件501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板70和第二侧板80中。
连杆构件501使得可以提供这样的构造,其中:在输送托盘22未完全附接的情况下,通过插入片材进给盒115使输送托盘22可靠地移动到第一位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其中在输送托盘22的轴向方向上突出的托盘突起61经由连杆构件501由片材进给盒115移动的构造。在没有设置连杆构件501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输送托盘22中设置沿方向D从输送托盘22突出的肋。为了使用在方向D上突出的肋来升高输送托盘22,从输送托盘22沿方向D延伸的肋的高度将被增大到用于插入片材进给盒115的开口的高度。这使得难以确保大的卡塞清除空间。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在尺寸减小方面更有利。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给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8)

1.一种成像设备,其被构造成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成附接到成像设备和从成像设备拆卸、并且存储片材;
输送构件,其被构造成输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片材;
成像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由输送构件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和
输送单元,其布置在存储单元上方,并且被构造成将片材输送到输送构件并在用于输送片材的第一位置和从第一位置向下缩回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存储单元包括相对于成像设备在存储单元的附接方向上向下游突出的被定位部,并且所述被定位部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的接合使得存储单元相对于成像设备被定位,
其中,输送单元包括接触部和凹入部,所述接触部设置在附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处并且构造成与存储单元接触,所述凹入部设置在与所述被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附接方向上从接触部向下游凹入,并且
其中,在输送单元的所述接触部与存储单元接触并且输送单元通过存储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被定位部不与输送单元的凹入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被构造成与要附接至成像设备的存储单元接触,
其中,所述定位部是接触表面中的沿附接方向开口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被定位部是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中的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多个凸台包括所述凸台并且沿与附接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并且
其中,包括所述凹入部的多个凹入部在与附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凸台相对应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输送单元的多个接触部包括所述接触部并且沿与附接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以及
其中,在输送单元的所述多个接触部与存储单元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多个接触部处于与所述多个凸台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通过存储单元将输送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存储单元的与输送单元的所述接触部接触的部分还包括被接触部,所述被接触部具有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输送单元还包括构造成被驱动以输送片材的从动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第一引导部,
其中,输送单元还包括在从动辊的轴向方向上突出的第一被引导部,并且所述第一引导部构造成在输送单元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引导所述第一被引导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构造成管控所述第一被引导部以将输送单元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管控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输送单元还包括第二被引导部,所述第二被引导部在附接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被引导部的下游并且在从动辊的轴向方向上突出。
11.一种成像设备,其构造成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成附接到成像设备和从成像设备拆卸、并且存储片材;
输送构件,其被构造成输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片材;
成像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由输送构件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和
输送单元,其布置在存储单元上方,并且被构造成将片材输送到输送构件并在用于输送片材的第一位置和从第一位置向下缩回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和
连动构件,其被构造成与存储单元接触,并且通过与存储单元接触来移动输送单元,
其中,在将存储单元附接至成像设备的过程中,连动构件通过与存储单元接触来将位于第二位置处的输送单元移动到第一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输送单元包括构造成被驱动以输送片材的从动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第一引导部,
其中,输送单元还包括在从动辊的轴向方向上突出的第一被引导部,并且第一引导部被构造成在输送单元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引导所述第一被引导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构造成管控所述第一被引导部以将输送单元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管控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连动构件包括构造成与所述第一被引导部接合的接合部、包括用作枢转支点的支点部、并且包括在连动构件的纵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接合部与支点部之间并且构造成被存储单元向上按压的被按压部,并且
其中,存储单元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被构造成在将存储单元附接至成像设备的过程中按压所述被按压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将存储单元附接至成像设备的过程中,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被按压部以使连动构件围绕支点部枢转,并且连动构件的枢转致使所述接合部将第一被引导部移动到其中第一被引导部与管控构件接触的管控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接合部将第一被引导部移动到其中第一被引导部与管控构件接触的管控位置之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被按压部分离以使连动构件由第一被引导部支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输送单元还包括第二被引导部,第二被引导部在存储单元的附接方向上布置在第一被引导部的下游并且在从动辊的轴向方向上突出。
CN202211208074.5A 2021-10-05 2022-09-30 成像设备 Pending CN1159245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3856 2021-10-05
JP2021163856A JP2023054892A (ja) 2021-10-05 2021-10-05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86698A JP2023073920A (ja) 2021-11-16 2021-11-16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86698 2021-11-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4574A true CN115924574A (zh) 2023-04-07

Family

ID=85774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8074.5A Pending CN115924574A (zh) 2021-10-05 2022-09-30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9402A1 (zh)
CN (1) CN11592457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09402A1 (en)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2084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heet feeding cassette and associated locking means
US7600749B2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154620B2 (ja) 媒体収納装置、防塵カバ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638433B1 (en) Unit mo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35854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714146B2 (en) Sheet storag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70050811A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315878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sheet discharg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the sheet discharging device
CN110668214A (zh) 供纸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944478B2 (en) Sheet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06984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219801B (zh) 原稿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080199241A1 (en) Printing medium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15924574A (zh) 成像设备
US1157224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30548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36781B2 (ja) シート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61692B (zh) 片材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JP20230739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7156A (ja) シート排出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1214451B2 (en) Sheet container, sheet feeding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tainer
JPH09183522A (ja) シートカ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33011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78724A (ja) シート収容装置、及びシート収容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650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