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9555A - 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9555A
CN115919555A CN202211574006.0A CN202211574006A CN115919555A CN 115919555 A CN115919555 A CN 115919555A CN 202211574006 A CN202211574006 A CN 202211574006A CN 115919555 A CN115919555 A CN 115919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fixing
aid kit
stretcher
multi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40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家荣
刘永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si Safety Products Manufacturing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si Safety Products Manufacturing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si Safety Products Manufacturing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gsi Safety Products Manufacturing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40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95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9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9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救生用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杆、布带;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形状为矩形,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互相平行,并通过多个固定杆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多个固定杆共同合围形成柱体空间,布带环绕包裹储物空间除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外的面,形成封闭储物空间;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杆、布带能够互相拆分并组装成简易担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车载急救包中软担架占用急救包内宝贵的空间,并且软担架实用性差,搬运过程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生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
背景技术
车载急救包是车辆上配备的医用急救设备和药物的包裹,可以在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时展开自救,是有效降低交通死亡人数的手段之一。除了常规急救药品和小型急救器械外,担架也是急救中经常用到的物品,然而由于担架体积较大,通常不方便携带。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2315672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船舶工位专用急救包,包括包箱体、包盖体和中间层,中间层设置在包箱体和包盖体之间,中间层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包箱体与包盖体之间的连接端上;包盖体上设置有止血和包扎模块和/或辅助工具模块;中间层上设置有通气和气胸器械模块和/或止痛抗感染器械模块;包箱体内设置有固定模块。急救包内涵盖止血和包扎模块、辅助工具模块、通气和气胸器械模块、止痛抗感染器械模块和/或固定模块,根据急救需求选取各模块,各个独立模块均可以达到灵活、快速、独立的安装和取放,互不干扰。急救包还设置有担架卡位,能够放置软担架。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软担架依然占用急救包内宝贵的空间,并且软担架实用性差,搬运过程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车载急救包中软担架占用急救包内宝贵的空间,并且软担架实用性差,搬运过程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杆、布带;
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形状为矩形,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互相平行,并通过多个固定杆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多个固定杆共同合围形成柱体空间,布带环绕包裹储物空间除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外的面,形成封闭储物空间;
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杆、布带能够互相拆分并组装成简易担架,简易担架的头部和尾部分别是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共面,且第一固定板的一个侧面与第二固定板的一个侧面正对;固定杆拼接成两个担架杆,两个担架杆互相平行,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上;布带平铺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两个担架杆共同合围形成的矩形平面上,并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两个担架杆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急救包拆分重组后即可得到简易担架,且该简易担架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两个担架杆具备刚性,解决了现有的车载急救包中软担架占用急救包内宝贵的空间,并且软担架实用性差,搬运过程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进一步,固定杆的数量为四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多个固定杆共同合围形成长方体空间。
进一步,固定杆为可伸缩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急救包的体积更小,而担架的长度更长。
进一步,第一固定板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固定板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固定杆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卡槽配合的卡扣。
进一步,第一卡槽嵌入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侧面以内。
进一步,第一卡槽的两端为贯穿结构,组装成简易担架时,固定杆伸出简易担架的头部和尾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搬运人员搬运。
进一步,组装成急救包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杆的套管,套管伸出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在组装成简易担架时,套管朝下,作为简易担架的支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担架直接放置于地面上,造成抬起不便,伤员也更加舒适。
进一步,布带的两端设置有拉链,组装成急救包时,用于打开和关闭急救包。
进一步,固定杆还能够固定于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的大平面,从而组装成两个腋下拐杖,伤员腋下置于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的上边缘,手握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的下边缘,即可辅助行走。
进一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大平面上还设置有提手,在组装成拐杖时供伤员手握,在组装成急救包时作为急救包的提手。
进一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大平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横截面与第一卡槽的横截面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急救包还能够组装成腋下支架,进一步丰富了使用场景,节省了装载腋下支架的空间。
多功能急救包的使用方法: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作为固定工具,夹在伤员受伤部位的两侧,然后使用布带或其他绳带进行捆绑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急救包还能够固定伤员的受伤部位,进一步丰富了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简易担架的正面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简易担架的反面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腋下拐的内侧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腋下拐的外侧立体图。
图中:100-第一固定板、101-第一卡槽、102-套管、103-提手、104-第二卡槽、200-第二固定板、300-固定杆、301-卡扣、400-布带、401-拉链、500-急救包、600-简易担架、700-腋下拐杖。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500,包括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固定杆300、布带400。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的形状为矩形,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互相平行,并通过四个固定杆300连接。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和四个固定杆300共同合围形成长方体空间,布带400环绕包裹长方体除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外的四个面,形成封闭储存空间。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固定杆300、布带400能够互相拆分并组装成简易担架600,简易担架600的头部和尾部分别是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共面,且第一固定板100的一个侧面与第二固定板200的一个侧面正对。四个固定杆300两联拼接成两个担架杆,两个担架杆互相平行,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00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板200上。布带400平铺于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两个担架杆共同合围形成的矩形平面上,并与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两个担架杆固定。
进一步,固定杆300为可伸缩结构,使得急救包500的体积更小,而简易担架600的长度更长。
进一步,第一固定板10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01,第二固定板20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01,固定杆300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卡槽101配合的卡扣301。进一步,第一卡槽101嵌入第一固定板100或第二固定板200侧面以内,美观且不易划伤人员。进一步,第一卡槽101的两端为贯穿结构,组装成简易担架600时,固定杆300伸出简易担架600的头部和尾部,从而方便搬运人员搬运。
进一步,组装成急救包500时,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杆300的套管102,套管102伸出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的表面,在组装成简易担架600时,套管102朝下,可以作为支撑,避免简易担架600直接放置于地面上,造成抬起不便,伤员也更加舒适。
进一步,布带400的两端设置有拉链401,组装成急救包500时,可以快速打开和关闭急救包500。
进一步,布带400与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固定杆300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扣固定、卡箍固定、粘贴、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参照图5和图6,固定杆300还能够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00或第二固定板200的大平面,从而组装成两个腋下拐杖700,伤员腋下置于第一固定板100或第二固定板200的上边缘,手握第一固定板100或第二固定板200的下边缘,即可辅助行走。进一步,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的大平面上还设置有提手103,在组装成拐杖时可供伤员手握,在组装成急救包500时可作为急救包500的提手。进一步,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的大平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槽104,第二卡槽104的横截面与第一卡槽101的横截面相同。
进一步,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还可作为固定工具,夹在伤员受伤部位的两侧,然后使用布带400或其他绳带进行捆绑固定。
以上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叙述,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固定杆(300)、布带(400);
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互相平行,并通过多个所述固定杆(30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00)、所述第二固定板(200)和多个所述固定杆(300)共同合围形成柱体空间,所述布带(400)环绕包裹储物空间除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外的面,形成封闭储物空间;
所述第一固定板(100)、所述第二固定板(200)、所述固定杆(300)、所述布带(400)能够互相拆分并组装成简易担架(600),所述简易担架(600)的头部和尾部分别是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共面,且所述第一固定板(100)的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一个侧面正对;所述固定杆(300)拼接成两个担架杆,两个所述担架杆互相平行,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00)上;所述布带(400)平铺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所述第二固定板(200)、两个所述担架杆共同合围形成的矩形平面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所述第二固定板(200)、两个所述担架杆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0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固定板(100)、所述第二固定板(200)和多个所述固定杆(300)共同合围形成长方体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00)为可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01),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01),所述固定杆(300)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01)配合的卡扣(3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01)嵌入所述第一固定板(100)或所述第二固定板(200)侧面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01)的两端为贯穿结构,组装成所述简易担架(600)时,所述固定杆(300)伸出所述简易担架(600)的头部和尾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组装成所述急救包(500)时,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杆(300)的套管(102),所述套管(102)伸出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表面,在组装成所述简易担架(600)时,所述套管(102)朝下,作为所述简易担架(600)的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带(400)的两端设置有拉链(401),组装成所述急救包(500)时,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急救包(50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00)还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或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大平面,从而组装成两个腋下拐杖(700),伤员腋下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或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上边缘,手握所述第一固定板(100)或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下边缘,即可辅助行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大平面上还设置有提手(103),在组装成所述拐杖时供伤员手握,在组装成所述急救包(500)时作为急救包(500)的提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大平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槽(104),所述第二卡槽(104)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卡槽(101)的横截面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500)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0)作为固定工具,夹在伤员受伤部位的两侧,然后使用所述布带(400)或其他绳带进行捆绑固定。
CN202211574006.0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 Pending CN1159195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4006.0A CN115919555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4006.0A CN115919555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9555A true CN115919555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97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4006.0A Pending CN115919555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955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5977B1 (en) * 1998-05-14 2001-01-23 Daimlerchrysler Aerospace Airbus Gmbh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a sick or injured person to a medical facility
JP2006129940A (ja) * 2004-11-02 2006-05-25 Crossline:Kk 担架転換型鞄
CN205386203U (zh) * 2016-02-01 2016-07-20 新乡学院 一种体育比赛专用医疗急救箱
CN108685645A (zh) * 2018-06-26 2018-10-23 北京涌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急救药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85280U (zh) * 2020-01-14 2020-09-15 刘兴 一种便携式高原生命救援箱
CN212186914U (zh) * 2019-10-25 2020-12-22 王玉英 一种基于急救护理的辅助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5977B1 (en) * 1998-05-14 2001-01-23 Daimlerchrysler Aerospace Airbus Gmbh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a sick or injured person to a medical facility
JP2006129940A (ja) * 2004-11-02 2006-05-25 Crossline:Kk 担架転換型鞄
CN205386203U (zh) * 2016-02-01 2016-07-20 新乡学院 一种体育比赛专用医疗急救箱
CN108685645A (zh) * 2018-06-26 2018-10-23 北京涌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急救药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12186914U (zh) * 2019-10-25 2020-12-22 王玉英 一种基于急救护理的辅助式装置
CN211485280U (zh) * 2020-01-14 2020-09-15 刘兴 一种便携式高原生命救援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13866A (en) Emergency medical pack
KR101358372B1 (ko) 구조 운반 장치
CA2114195C (en) Patient rescue bag
CN115919555A (zh) 一种车载应急便携式多功能急救包
CA2252339A1 (en) Patient transport bag
US6367427B1 (en) Shield and transport apparatus
CN215689145U (zh) 一种危急重症患者急救辅助装置
CN211723712U (zh) 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
CN211067497U (zh) 极地多功能雪橇式伤病员转运担架及其组件
CN210447390U (zh) 一种防水防霉医疗包
KR101169366B1 (ko) 다용도 가방
CN201668606U (zh) 担架
KR200347689Y1 (ko) 사고 조사용 기초장비 및 의료장비 보관용 가방
CN201194618Y (zh) 一种重型背包
CN217118762U (zh) 具备单手双向快速取用和夜间识别功能的急救包
CN201727658U (zh) 便携式充气担架转运系统
RU68891U1 (ru) Носилки типа "волокуша"
WO2003094658A1 (en) A dual purpose rucksack
CN218739365U (zh) 一种便携式转运担架
CN219354430U (zh) 一种多功能急救包
CN214049075U (zh) 神经内科用外出急诊医疗套件
RU2221517C1 (ru)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ранец-укладка
CN212853836U (zh) 一种便携式单兵急救包
CN21522933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急救包
CN201211280Y (zh) 救援软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