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7503A - 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7503A
CN115907503A CN202211228574.5A CN202211228574A CN115907503A CN 115907503 A CN115907503 A CN 115907503A CN 202211228574 A CN202211228574 A CN 202211228574A CN 115907503 A CN115907503 A CN 115907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ching
research
educator
education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85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召宝
左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285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7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7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7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网络教研请求时,创建教研活动,配置教研人员组;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将教研任务发送至教研人员组中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每一个教育人员在设备终端上完成教研任务后得到教研成果;在接收到各个教育人员提交的教研成果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评价人员根据每一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对该教育人员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价;在获取各个教育人员的评价信息后,将每一个教育人员对应的评价信息发送至该教育人员对应的终端设备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不受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全面开展。

Description

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教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
背景技术
开展教研活动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个人专业技能的有力手段。但是传统的教研活动受空间、地理等因素制约,不利于教研活动的全面开展。并且对于教师而言,传统教研活动对自身能力没有直观的统计分析数据,没有自身和校内、区内其他学校教师能力的对比,教师也就无法了解自己教学各项能力的优弱项,无法有针对性的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可以不受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甚至不受时间的限制,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全面开展。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教研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网络教研请求时,创建教研活动,并为所述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其中,所述教研人员组中包括多个待教研评价的教育人员;
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并将所述教研任务发送至所述教研人员组中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每一个教育人员在对应的设备终端上完成教研任务后得到教研成果,并将所述教研成果进行提交;
在接收到各个教育人员提交的教研成果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每一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对该教育人员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价;
在获取各个教育人员的评价信息后,将每一个教育人员对应的评价信息发送至该教育人员对应的终端设备上。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教研装置,包括:
活动创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网络教研请求时,创建教研活动,并为所述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其中,所述教研人员组中包括多个待教研评价的教育人员;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并将所述教研任务发送至所述教研人员组中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每一个教育人员在对应的设备终端上完成教研任务后得到教研成果,并将所述教研成果进行提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各个教育人员提交的教研成果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每一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对该教育人员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价;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获取各个教育人员的评价信息后,将每一个教育人员对应的评价信息发送至该教育人员对应的终端设备上。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各自或者组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接收到网络教研请求时,创建教研活动,并为所述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然后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并将所述教研任务发送至所述教研人员组中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这样每一个教育人员在对应的设备终端上完成教研任务后得到教研成果,并将所述教研成果进行提交;在接收到各个教育人员提交的教研成果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这样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每一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对该教育人员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价;在获取各个教育人员的评价信息后,将每一个教育人员对应的评价信息发送至该教育人员对应的终端设备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不受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甚至不受时间的限制,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全面开展。并且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与其它学校、其它地区的教师的对比,使得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各项能力的优弱项,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网络教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网络教研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教研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一计算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S140:
S110、在接收到网络教研请求时,创建教研活动,并为所述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其中,所述教研人员组中包括多个待教研评价的教育人员;
例如,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在计算设备中发起网络教研请求。计算设备针对该网络教研请求,创建教研活动,然后为该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教研人员组中包括多个需要进行教学能力评价的教育人员,这些教育人员可以来自不同的学校,甚至来自不同的地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所述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的具体方式可以为:提供教研人员组配置页面,以使所述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在所述教研人员组配置页面中添加待教研评价的教育人员,以形成所述教研人员组。
也就是说,在计算设备上提供一个教研人员组配置页面,这样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可以在该教研人员组配置页面上添加需要进行教学能力评价的教育人员,被添加的各个教育人员形成上述教研人员组。
其中,教研活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包括主题教研、备课教研。主题教研是针对某个教育主题开展教研,而备课教研是针对某个教育阶段的某个学科的某一节课开展教研,目的是为了上好一节课。
其中,教研活动的类别由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进行设置,具体的,在网络教研请求中包括类别信息。
S120、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并将所述教研任务发送至所述教研人员组中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每一个教育人员在对应的设备终端上完成教研任务后得到教研成果,并将所述教研成果进行提交;
也就是说,计算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教研活动生成对应的的教研任务,然后将教研任务发送给教研人员组中的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移动终端,这样每一个教育人员可以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完成教研任务,从而得到教研成果,并将教研成果进行提交,这样计算设备可以得到各个教育人员所提交的教研成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可以具体包括:
若所述类别为主题教研,则搜索主题相关的多篇资料数据,并将搜索得到的各篇资料数据展示,以供所述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选择一篇资料数据;
根据所述发起者所选择的资料数据,确定所述教研任务。
也就是说,如果教研活动的类别为主题教研,在网络教研请求除了类别信息还包括主题信息,例如,爱国主题。此时计算设备基于网络教研请求中的主题信息需要进一步确定所需的资料数据,因此计算设备会在网络上搜索多篇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数据,并展示这些资料数据。例如,岳飞精忠报国、钱学森的艰难回国路等资料数据。当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在看到这些资料数据后,从中选择一篇资料数据作为本次爱国主题的教研活动的资料数据。然后计算设备基于发起者所选择的资料数据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当教研任务下发给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后,教育人员会针对这两个教研任务填写自己的看法,从而完成教研任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可以具体包括:
若所述类别为备课教研,则提供备课内容配置页,以使所述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选择预设教育阶段的预设学科的预设内容;
根据所述发起者选择的预设内容,确定所述教研任务。
也就是说,如果教研活动的类别为备课教研,则计算设备会提供一个备课内容配置页,这样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会在该页面上选择需要备课教研的内容,例如,发起者在备课内容配置页上选择了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中的密度这一节课,因此计算设备会针对选择的这一内容生成教研任务。例如,教研任务为: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和应用。
可理解的是,如果教研任务比较复杂,计算设备无法自动确定,计算设备可以提供一个页面,使得上述发起者在该页面上填写教研任务,进而计算设备将发起者确定的教研任务发送给各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即,教研任务也支持自定义的方式确定。
可理解的是,计算设备将该教研任务发送给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之后,教育人员可以在自己的终端设备上完成教学设计。其中,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教育人员可以在教学设计的各个部分中填写自己对密度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等。
为此,在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教学设计标准模板,例如,该教学设计标准模板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部分。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教研任务后,会提供教师备课对应的教学设计标准模板,这样教育人员就会在终端设备上填写教学设计标准模板中的每一部分内容,从而完成教研任务。
也就是说,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的每一个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提供教师备课对应的教学设计标准模板,以使所述教育人员在对应的终端设备上填写所述教学设计标准模板中的每一部分内容。
当然,除了教学设计标准模板外,终端设备还可以提供自定义模板配置页面,这样教育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各个部分进行添加、删除调整,例如,教育人员自定义的教学设计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六部分,得到教学设计自定义模板,进而在该教学设计自定义模板中填写每一部分的内容。
也就是说,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的每一个终端设备还可以用于:提供自定义模板配置页面,以使所述教育人员在所述教学设计标准模板的基础上按需调整,以形成教学设计自定义模板,所述教育人员在对应的终端设备上填写所述教学设计自定义模板中的每一部分内容。
S130、在接收到各个教育人员提交的教研成果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每一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对该教育人员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价;
可理解的是,当各个教育人员完成自己的教研任务后,会将得到的教研成果提交,这样计算设备就会得到各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进而计算设备会将各个教育人员的教育成果发送给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这样评价设备会根据每一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对该教育人员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价。
当评价人员在对教育能力评价之后,会提交评价信息,进而计算设备会接收到评价人员提交的评价信息。其中,评价信息中可以包括对教研成果的评分。
S140、在获取各个教育人员的评价信息后,将每一个教育人员对应的评价信息发送至该教育人员对应的终端设备上。
当计算设备得到评价人员提交的评价信息后,将每一个教育人员的评价信息发送至该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上,这样教育人员就可以得知自己的教育能力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的终端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时,进入会议模式,进入会议模式的各个教育人员能够在线讨论;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记录对应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在讨论结束后将对应教育人员的教育语音进行提交;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各个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所述讨论语音对教育人员进行评价。
也就是说,接收到教研任务的教育人员可以进入会议模式,例如,通过手机上的某个会议app进入会议模式,从而与其它的教育人员一起讨论教育任务。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还会记录整个会议过程中该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进而在会议结束后,提交该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
接着,计算设备接收到各个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发送给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这样评价设备会根据各个教育人员在讨论语音中的语音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进行评价,例如,评价人员会针对教育人员在讨论语音中的语音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写一段评价语录,进而进行提交。当计算设备接收到评价人员提交的评价语录后,将评价语录发送给对应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上,使得教育人员得知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真实情况。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支持在线教研讨论。在线教研讨论主要是通过会议系统实现各个教育人员的会议接入,使得各个教育人员进行在线讨论和沟通,提高自己的认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利用在线协同编辑和会议系统进行整合,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进一步开展围绕“上课”、“校本教研”、“专业成长”和“区域教研”等服务,助力教师、教研员开展日常教学、教研工作,解除了传统教研活动受空间、地理等因素的制约,甚至是时间的制约,便于教研活动的全面开展。
可理解的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教研装置。
参见图2,装置100包括:
活动创建模块110,用于在接收到网络教研请求时,创建教研活动,并为所述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其中,所述教研人员组中包括多个待教研评价的教育人员;
第一发送模块120,用于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并将所述教研任务发送至所述教研人员组中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每一个教育人员在对应的设备终端上完成教研任务后得到教研成果,并将所述教研成果进行提交;
第二发送模块130,用于在接收到各个教育人员提交的教研成果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每一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对该教育人员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价;
第三发送模块140,用于在获取各个教育人员的评价信息后,将每一个教育人员对应的评价信息发送至该教育人员对应的终端设备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创建模块课可以具体用于:提供教研人员组配置页面,以使所述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在所述教研人员组配置页面中添加待教研评价的教育人员,以形成所述教研人员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类别包括主题教研;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搜索单元,用于若所述类别为主题教研,则搜索主题相关的多篇资料数据,并将搜索得到的各篇资料数据展示,以供所述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选择一篇资料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起者所选择的资料数据,确定所述教研任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类别包括备课教研;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类别为备课教研,则提供备课内容配置页,以使所述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选择预设教育阶段的预设学科的预设内容;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起者选择的预设内容,确定所述教研任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的每一个终端设备用于:提供教师备课对应的教学设计标准模板,以使所述教育人员在对应的终端设备上填写所述教学设计标准模板中的每一部分内容。
进一步的,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的每一个终端设备还用于:提供自定义模板配置页面,以使所述教育人员在所述教学设计标准模板的基础上按需调整,以形成教学设计自定义模板,所述教育人员在对应的终端设备上填写所述教学设计自定义模板中的每一部分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的终端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时,进入会议模式,进入会议模式的各个教育人员能够在线讨论;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记录对应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在讨论结束后将对应教育人员的教育语音进行提交;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所述讨论语音对教育人员进行评价。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说明书中任一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执行说明书中任一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挂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教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网络教研请求时,创建教研活动,并为所述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其中,所述教研人员组中包括多个待教研评价的教育人员;
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并将所述教研任务发送至所述教研人员组中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每一个教育人员在对应的设备终端上完成教研任务后得到教研成果,并将所述教研成果进行提交;
在接收到各个教育人员提交的教研成果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每一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对该教育人员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价;
在获取各个教育人员的评价信息后,将每一个教育人员对应的评价信息发送至该教育人员对应的终端设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包括:
提供教研人员组配置页面,以使所述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在所述教研人员组配置页面中添加待教研评价的教育人员,以形成所述教研人员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别包括主题教研;
所述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包括:
若所述类别为主题教研,则搜索主题相关的多篇资料数据,并将搜索得到的各篇资料数据展示,以供所述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选择一篇资料数据;
根据所述发起者所选择的资料数据,确定所述教研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别包括备课教研;
所述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包括:
若所述类别为备课教研,则提供备课内容配置页,以使所述网络教研请求的发起者选择预设教育阶段的预设学科的预设内容;
根据所述发起者选择的预设内容,确定所述教研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的每一个终端设备用于:提供教师备课对应的教学设计标准模板,以使所述教育人员在对应的终端设备上填写所述教学设计标准模板中的每一部分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的每一个终端设备还用于:提供自定义模板配置页面,以使所述教育人员在所述教学设计标准模板的基础上按需调整,以形成教学设计自定义模板,所述教育人员在对应的终端设备上填写所述教学设计自定义模板中的每一部分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的终端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教研任务时,进入会议模式,进入会议模式的各个教育人员能够在线讨论;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记录对应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在讨论结束后将对应教育人员的教育语音进行提交;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各个教育人员的讨论语音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所述讨论语音对教育人员进行评价。
8.一种网络教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动创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网络教研请求时,创建教研活动,并为所述教研活动配置对应的教研人员组;其中,所述教研人员组中包括多个待教研评价的教育人员;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教研活动的类别,确定对应的教研任务,并将所述教研任务发送至所述教研人员组中每一个教育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每一个教育人员在对应的设备终端上完成教研任务后得到教研成果,并将所述教研成果进行提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各个教育人员提交的教研成果后,将各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发送至评价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评价人员根据每一个教育人员的教研成果对该教育人员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价;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获取各个教育人员的评价信息后,将每一个教育人员对应的评价信息发送至该教育人员对应的终端设备上。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实现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228574.5A 2022-10-08 2022-10-08 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 Pending CN115907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8574.5A CN115907503A (zh) 2022-10-08 2022-10-08 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8574.5A CN115907503A (zh) 2022-10-08 2022-10-08 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7503A true CN115907503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1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8574.5A Pending CN115907503A (zh) 2022-10-08 2022-10-08 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75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uzan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google classroom media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of madrasah ibtidaiyah teacher education department
AU2007357074B2 (en) A system for adap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oechler et al. Digital literacy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practice
US20100145870A1 (en) T.E.S.S.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s Software
White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ome considerations
Seraj et al. Investigating EFL learners’ readiness of using smartphone and problems for learning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 at tertiary level in an EFL context
Khatser et al. Online learning through LMSs: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Canvas and Moodle
KR20210015832A (ko) 학생 및 교사 대시보드가 있는 학생 중심 학습 시스템
Sibert et al. The influence of a graduate educational change and technology course on TPACK skills: A descriptive look at then and now
Berger Creating language assessment literacy: A model for teacher education
KR20160043323A (ko) 두뇌유형별 맞춤형 학습 장치 및 방법
KR20150089425A (ko) 인터넷을 이용한 자기주도형 수학학습시스템
Bourekkache et al. Mobile and personalized learning system for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CN115907503A (zh) 网络教研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
JP2002268532A (ja) 教育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Yande Enhanc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using Design Thinking Strategies
Fleischmann et al. The Viability of a Bimodal Application of an Interactive-GIS-Tutor within Low-Resourced South African Schools
Falk et al. The AASCU Global Engagement Initiative: Educating Globally Competent Citizens
JP2001350400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を利用した教育システム
PLANINC Hidden aspects of pre-service geography teacher education in Slovenia. Vision versus reality
Rodriguez et al. The impact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eacher activities. A perception survey
Santoso et al. Physics Teachers’ Perceptions about their Judgment within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 Implication for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Scholar E-Course Preparation: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Victor Iboyi1 and Christopher Iriakuma2
JP2002202709A (ja) 通信教育システム
Ayotunde et al.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USING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A SYSTEMAT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