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4121A -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4121A
CN115904121A CN202211001329.0A CN202211001329A CN115904121A CN 115904121 A CN115904121 A CN 115904121A CN 202211001329 A CN202211001329 A CN 202211001329A CN 115904121 A CN115904121 A CN 115904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ignal
area
sensing electrodes
touch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13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浩伟
潘政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904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41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4Synchronisation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isplay or the backlighting unit to avoid interferences generated intern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receiv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ransmitted by the digitiser, e.g. tablet driv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transmitt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o be received by the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装置。该驱动方法包括:获取主动笔触碰位置;基于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以及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向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其中,在UL传输时段向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是用于发送给主动笔。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者能通过手指或输入装置来操控触控显示装置。
主动笔为常用的用于与触控显示装置进行交互的输入装置。触控显示装置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传感器,触控传感器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可整合在显示面板结构内(in-cell)或作为单独的触控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上(on-cell),并且可以兼感测手指触碰及主动笔触碰。触摸感测模块可以是独立的电路或者与显示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例如可以集成为一个触摸感测芯片或与显示驱动电路集成为一显示及触控驱动芯片(简称TDDI(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芯片)。
目前市面上的主动笔具备了双向沟通的功能,主动笔与触控显示面板可通过上行/下行(Uplink/Downlink,UL/DL)信号双向沟通,提供给使用者更多的支持与便利性。主动笔提供的双向沟通例如包括由TDDI芯片发送UL信号以及由主动笔发送DL信号。UL信号携带TDDI芯片欲传送给主动笔的指令(其经过编码),DL信号携带主动笔欲传送给TDDI芯片的指令(其经过编码)。如图1A所示,当主动笔靠近或接触触控显示面板时,主动笔接收到UL信号并做出响应行为,例如主动笔模式切换与频率设定。如图1B所示,当主动笔发送DL信号,触摸感测电极的电容值因此发生变化。在DL传输期间TDDI芯片中的例如模拟前端(AFE)从触摸感测电极接收DL信号,对其进行初步处理之后,TDDI内的处理器可以确定主动笔的触碰位置,并将触碰位置提供给触控装置或者触控显示装置(例如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的例如核心处理器。同时,TDDI芯片还对接收的DL信号进行解码,以得知主动笔传送给TDDI芯片的指令。
然而,在触控显示面板尺寸逐渐增大的需求上,使用者除了拿笔的手之外的其他身体部位(例如另一手的手掌或手指)更容易同时触碰该触控显示面板。基于人体为导体的物理特性,当使用者使用主动笔时,TDDI芯片通过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不仅会由主动笔接收,还会被使用者的其他人体部位接收并被传送到主动笔的笔壳(一般作为接地端),后者对于主动笔接收的UL信号来说是干扰,因此会影响主动笔对UL信号的感测,严重则可能使UL传输中断。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装置,能够降低使用者的其他人体部位(例如,手掌)传送至主动笔上的UL信号的强度,借此可以增加主动笔所接收到的UL信号的信噪比,以保证主动笔的正常工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驱动方法包括:获取主动笔触碰位置;基于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以及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向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其中,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所述UL信号是用于发送给所述主动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驱动方法包括:获取人体触碰位置;基于人体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人体触碰区域;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向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其中,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所述UL信号是用于通过人体传递给所述主动笔。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驱动电路包括:信号产生模块,用于生成上行链路(UL)信号和防干扰信号,其中UL信号或者防干扰信号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被选择性地向多个触摸感测电极中的每一者发送;以及触摸感测模块,用于在主动笔的下行链路(DL)传输时段从多个触摸感测电极接收DL信号,DL信号用于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控制模块,用于:获取主动笔触碰位置;基于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在主动笔的UL传输时段,控制向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其中,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所述UL信号是用于发送给所述主动笔。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信号产生模块,用于生成上行链路(UL)信号、防干扰信号和触摸激励信号;触摸感测模块,用于在触控检测时段向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发送触摸激励信号并从其获取感测信号,所述感测信号用于确定人体触碰位置;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人体触碰位置;基于所述人体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人体触碰区域;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控制向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其中,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所述UL信号是用于通过人体传递给所述主动笔。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用于在触控检测时段进行触摸感测,并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向主动笔发送UL信号,并在所述主动笔的下行链路(DL)传输时段从主动笔接收DL信号;以及如上各方面所述的驱动电路。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通过至少对在UL干扰信号可能被传导到主动笔的区域(例如该人体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可以降低传导至主动笔的UL干扰信号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主动笔的感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1B示出了主动笔与触控显示面板的双向沟通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200对应的时序示意图。
图4A-4B示出了人体触碰触控显示面板时对主动笔接收的UL信号的强度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5A-5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6B示出了对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A-7B示出了对除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设置缓冲区域时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10B示出了图9所示的驱动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驱动电路的一种具体电路实现方式。
图13A-13D分别示出了在不同的时段图12所示的驱动电路的选择模块将触摸感测电极与信号产生模块和触摸感测模块的连接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单数形式的表达可包括复数形式的表达,复数形式的表达也可包括单数形式的表达,除非上下文中清楚地定义。“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组件或者对象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组件或者对象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组件或者对象。
此外,具有相同参考标号的元件/组件/步骤表示图式和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类似部分。在不同实施例中具有相同参考标号的元件/组件/步骤可参考相关描述。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200对应的时序示意图。
请参照图2,触控显示装置200包括了一个驱动电路(例如触控显示整合(touch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TDDI)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内包括了多个像素结构P。触控显示面板可以以in-cell的方式或者on-cell的方式将触摸传感器与显示面板整合,触摸传感器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RX,例如按阵列布置的触摸感测电极RX。驱动电路可以包括触摸感测模块210、栅极驱动器220与源极驱动器230等等。可选地,栅极驱动器210和/或源极驱动器230也可以布置在驱动电路的外部,例如布置在触控显示面板上。在本公开中,将图2所示的触摸感测电极阵列的水平方向作确定为行方向,并将垂直方向确定为列方向,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该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确定方式可以对调。
触控显示装置200也包括了感测线SL、栅极线GL与数据线D。触摸感测电极RX彼此电性绝缘,且通过感测线SL电性连接至触摸感测模块210。每条栅极线GL连接至栅极驱动器220以及连接至对应像素结构P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每条数据线D连接至源极驱动器230以及连接至对应像素结构P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则连接至像素电极。为了简化起见,图2中并未绘示所有的电路(例如时序控制器、信号产生模块等),因此上述的驱动电路还可包括其他元件。
在触控检测时段通过自感电容感测方法来判断每个触摸感测电极RX是否被触摸。具体来说,触摸感测模块210可以通过感测线SL传送一触摸激励信号至触摸感测电极RX,并通过该感测线SL接收一感测信号,该感测信号可以反映所连接的触摸感测电极RX上的电容值是否变化,从而用于确定是否发生触摸事件;另外,在对主动笔的触碰的感测过程中,当在主动笔的DL传输时段期间主动笔发送下行链路(DL)信号时,触摸感测电极的电容值也会变化。因此触摸感测模块210接收DL信号,据以确定主动笔的触碰位置。由于DL传输时段的时长较短,因此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的过程也可以不在DL信号传输期间进行。
为了实现对人体/主动笔触碰位置的确定,触摸感测模块210中还可以包括模拟前端、多工器、以及/或者积分器等等,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电路组件。示例的触摸感测模块210的结构将在后文描述。
如图3所示,示出了用于图2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一个预定周期内的时序示意图,该预定周期的时长可以具有一个显示帧的时长或具有其他时长。该预定周期可以被划分为至少一个UL传输时段(也即主动笔的UL检测或解码时段)、至少一个显示时段、至少一个触控检测时段和至少一个笔触碰检测时段(也即主动笔的DL传输时段),这些时段互不重叠,且可以交替设置。
在每个UL传输时段,驱动电路将通过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发送欲发送给主动笔的UL信号;在每个显示时段,驱动电路会驱动该触控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在每个触控检测时段,驱动电路驱动该触控显示装置针对至少一部分触摸感测电极进行触摸检测(人体触碰);在每个笔触碰检测时段,驱动电路经由触摸感测电极接收主动笔所发送的DL信号,其中主动笔发送的DL信号是响应于先前一个上行链路传输时段从触摸感测电极所接收的UL信号来生成的。
可选地,UL信号为能够携带信息的可变信号,并且可以具有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任意合适的波形。
如前面所述,主动笔所接收的UL信号受到诸如手掌的人体传递来的信号的干扰,则主动笔生成的DL信号将可能出现错误或者主动笔无法生成DL信号。
图4A-4B示出了当使用者的非持笔手的手掌触碰触控显示面板时对主动笔接收的UL信号的强度的影响的示意图。
如图4A所示,当使用者的非持笔手的手掌未靠近或接触(统称为触碰)触控显示面板时,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标示为PenUL)基本与通过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标示为PanelUL)相同。在本公开中,增加触摸感测电极的数量(例如,触摸感测电极列数)有利于增加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
如图4B所示,当使用者的非持笔手的手掌靠近或接触(统称为触碰)触控显示面板时,由于通过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不仅会由主动笔接收,还会被使用者的手掌接收并被传送到主动笔的笔壳,因此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PenUL)的强度为通过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PanelUL)的强度与经由手掌接收的UL信号(UL干扰信号,标示为BodyUL)的强度的差值,即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PenUL)的强度将会被大幅降低,从而可能影响主动笔对UL信号的感测,严重则可能使UL传输中断。此外,在一些情况下,使用者的持笔手也可能接触到或靠近触控显示面板,从而也会影响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能够根据人体和/或主动笔的触碰位置而在触控显示面板上分区提供不同的信号,以尽可能降低人体对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的影响。
图5A-5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并且该驱动方法可以由图2中的驱动电路来执行。
如图5A所示,在步骤S510中,获取主动笔触碰位置。
例如,主动笔触碰位置可以是主动笔靠近或接触触控显示面板的位置。可以将先前检测到的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主动笔触碰位置作为当前获取的主动笔触碰位置。例如,可以将先前检测到的多个主动笔触碰位置与检测时间相关联地保存,从而获取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主动笔触碰位置。
在步骤S520中,基于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
例如,可以将所获取的主动笔触碰位置所在的列确定为第一区域,或者将所获取的主动笔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一预设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确定为第一区域。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主动笔触碰位置或者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是指主动笔触碰位置或者人体触碰位置对应的触摸感测电极所在的列。
或者,考虑到主动笔可能移动,除了如上所述将所获取的主动笔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一预设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确定为第一区域之外,还可以基于先前预定时段内的至少一个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主动笔的触碰范围和/或移动速度,并且基于主动笔的触碰范围和/或移动速度确定第一区域。
例如,已知了主动笔在先前预定时段内的触碰范围为第2-3列的部分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则可将第2-3列或者2-4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又例如已知了主动笔的移动速度,则可以计算出距所获取的主动笔触碰位置(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主动笔触碰位置)主动笔当前在各个方向可能的触碰位置,并确定这些可能的触碰位置对应的列,则可以将这些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
应注意,在例如图2所示的触摸感测电极阵列中,虽然主动笔的触碰位置可能仅涉及到一列的部分触摸感测电极,但是通过同时对同一列(column)上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相同的信号以进行驱动,可以降低同一列的相邻触摸感测电极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且由于硬件电路的关系,相邻的列的触摸感测电极之间的互相影响较小,因此将针对同一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相同的信号(例如,UL信号、防干扰信号、触摸激励信号)。因此,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所提到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其他区域等均包括至少一列触摸感测电极。
在步骤S530中,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向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
如前面所述,在UL传输时段向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是用于发送给所述主动笔,并且主动笔用于在UL传输时段从触控显示面板接收该UL信号,以获取UL信息并对其进行解码。
可选地,防干扰信号可以包括例如直流(DC)电压信号(具有固定幅值或者接地电压的信号,例如0伏特)、高阻信号(HiZ)或者幅值小于UL信号的可变信号(与UL信号同频同相),但是不限于此,可依据面板特性来决定防干扰信号的类型,只要能够降低从人体(例如手掌)传递到主动笔的笔壳的UL信号(视为UL干扰信号)的强度即可。
例如,该至少一部分区域可以包括人体接触或靠近触控显示面板的人体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人体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可以是人体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其尺寸由人体与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确定。通过至少对在该人体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可以降低通过人体传导至主动笔的UL信号(视为UL干扰信号)的强度。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该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即可以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所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
例如,图6A-6B示出了这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6A和图6B所示,用不同的图案示出了向第一区域和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信号。图6A是对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接地电压信号的示例,并且图6B是对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高阻信号(HiZ)的示例。
在图6A-6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是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与人体传递到主动笔的笔壳的UL干扰信号二者的差值的绝对值,可表示为PenUL=|PanelUL–BodyUL|,其中,PanelUL表示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的强度,BodyUL表示通过人体(手掌)传导至主动笔的UL干扰信号的强度。因此,通过对在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虽然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的强度PanelUL相对于面板全区域发送UL信号的情况可能有些许牺牲,但是可以降低UL干扰信号的强度(BodyUL)至一低值(例如,0),因此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PenUL相对于对面板全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的情况(图4A-4B)也相应地会增大,主动笔的感测效果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参考图6A-6B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降低通过人体传导至主动笔的UL干扰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提高主动笔的感测效果。
此外,在参考图6A-6B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向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主动笔可能无法接收到足够强度的UL信号,从而无法感测UL信号中的编码数据,造成驱动电路(TDDI芯片)与主动笔无法正常进行双向沟通。
因此,如图5B所示,图5A所示的驱动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540-S560。
应注意,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虽然针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中的各个步骤以顺序的方式示出,但是这些步骤可以不按照所示出的顺序来执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交叉执行或者同时执行,或者以相反的顺序执行,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例如,对于步骤S510-560,步骤S540可以在步骤S510之前执行,并且步骤S560可以与步骤S530同时进行,等等。
在步骤S540中,获取人体触碰位置。
例如,在每个触控检测时段对人体(例如,手掌)触碰位置进行检测。例如,驱动电路(例如TDDI芯片)在触控检测时段向触摸感测电极发送触摸激励信号,并从触摸感测电极获取感测信号,并基于该感测信号确定人体接触或靠近触控显示面板的人体触碰位置。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每个触控检测时段,针对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的多个触摸感测电极中的至少一部分触摸感测电极进行触摸检测,并确定在该部分触摸感测电极处是否发生触摸事件,即人体是否触碰了该部分触摸感测电极。
与主动笔触碰位置类似,步骤S540中获取的人体触碰位置可以是先前检测到的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人体触碰位置。例如,可以将先前检测到的多个人体触碰位置与检测时间相关联地保存,从而获取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人体触碰位置。
在步骤S550中,基于所述人体触碰位置确定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二区域,其中在步骤S530提及的其触摸感测电极被发送防干扰信号的该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第二区域。
例如,第二区域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或者包括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二预设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
可选地,根据人体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碰位置,第二区域可能有一个或多个。
在步骤S560中,在UL传输时段,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之外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所述UL信号。
可选地,第二区域可能与第一区域重叠,例如,当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相隔较近时。由于需要确保第一区域的范围,以确保从触控显示面板向主动笔发送的UL信号的强度,因此在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存在重叠区域的情况下,此时的第二区域应被理解为所确定的第二区域内未与第一区域重叠的区域,并且向第二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可以认为是对第二区域内未与第一区域重叠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
可选地,在对第二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且对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包括第二区域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也发送防干扰信号时,与图6A-6B描述的情况类似,可以降低通过人体传导至主动笔的UL干扰信号的强度,但是主动笔可能无法接收到足够强度的UL信号。
因此,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包括第二区域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可以仅包括第二区域,可以包括第二区域以及除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外的一些区域,例如第二区域相邻的一些区域,或者可以包括如6A-6B中所示的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增加发送UL信号的触摸感测电极的数量可以增强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以抵抗来自其他噪声的干扰。可选地,对除了第一区域和包括第二区域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可以和对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相同。或者,对该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可以是与对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的幅值不同的可变信号。
例如,图7A-7B示出了这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A-7B用不同的图案示出了向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除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信号的示意图,其中图7A是对该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接地电压信号的示例,并且图7B是对该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高阻信号的示例。图7A-7B中,以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仅包括第二区域为例。
例如,在图7A-7B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PenUL可表示为PenUL=|PanelUL–BodyUL|,其中,PanelUL表示第一区域以及除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的强度,BodyUL表示通过人体(手掌)传导至主动笔的UL干扰信号的强度。因此,通过对在第二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并且在除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相对于仅对在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的情况可以增强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相对于全区域发送UL信号的情况可能有些许牺牲),当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PenUL相对于6A-6B以及图4A-4B所示的情况相应地增强,也能保证足够的强度以对抗其他噪声干扰,因此主动笔的感测效果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在参考图7A-7B描述的实施方式中,不仅可以降低通过人体传导至主动笔的干扰信号的强度,还可以确保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足够高以抵抗其他噪声的干扰,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主动笔的感测效果。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当人体(例如手掌)触碰触控显示面板,并且如前面所述在确定了第一区域之后,在向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向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包括第二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作为防干扰信号的直流电压信号时,例如图6A所示的情况,若人体触碰位置与主动笔触碰位置相当接近,可能有部分UL信号仍耦合至人体(例如,手掌),接着又通过人的身体耦合至主动笔的笔壳,此时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可能消减太大,这可能导致主动笔丢失UL信号。
因此,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第一区域附近设置缓冲区域来解决该问题。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方法500还可以包括:将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预设数量的列上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三区域(缓冲区域);以及在UL传输时段,向所述第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缓冲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所述缓冲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作为所述防干扰信号的直流电压信号,此时如步骤S530中提及的该至少一部分区域不包括该第三区域。
可选地,缓冲信号包括高阻信号或者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也就是说,第三区域可以作为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缓冲区域,其中包括的触摸感测电极被发送缓冲信号,以缓冲主动笔实际接收的UL信号的强度消减,从而避免主动笔丢失UL信号。
这样,即使在人体触碰位置与主动笔触碰位置比较接近,即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相隔较近的情况下,主动笔实际接收的UL信号的强度也不会削减,因此可以避免主动笔丢失UL信号。
如前面所述,主动笔丢失UL信号的问题通常是发生在人体(例如手掌)触碰位置与主动笔触碰位置较接近的情况,而如果人体(例如手掌)触碰位置与主动笔触碰位置相隔较远,则主动笔丢失UL信号的问题可能不大会出现。例如,如果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的距离过大,即人体触碰位置与主动笔触碰位置(或第一区域)相隔较远,则耦合到人体(例如人手)的UL信号的强度也很低,对主动笔实际接收的UL信号的强度影响很小,这不会过多影响主动笔对UL信号的感测;并且,如果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的距离过小,有可能不足以设置缓冲区域(至少包括第三预设数量的列的触摸感测电极,缓冲作用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并未考虑人体触碰位置与主动笔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而直接在第一区域边缘附近设置第三区域,这样可以简化判定步骤,以节省算力,提高芯片的处理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人体(例如手掌)触碰位置与主动笔触碰位置的距离,也相当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缓冲区域的设置方式。上述距离可以是,例如以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电极列与主动笔触碰位置所在的电极列相距的电极列数量来代表具距离,或者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电极列的坐标与主动笔触碰位置所在的电极列的坐标的距离,或者人体触碰位置的较精确坐标和主动笔触碰位置的较精确坐标的距离。例如,驱动方法500还可以包括:获取人体触碰位置,然后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确定了第二区域之后,确定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距离),并且当该距离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的阈值范围内时,可以将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预设数量的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三区域,并在UL传输时段向第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缓冲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作为所述防干扰信号的直流电压信号,这样,如步骤S530中提及的该至少一部分区域(要对其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包括人体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或者所述第二区域)且不包括所述第三区域。
可选地,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其之间包括的触摸感测电极的列数直接相关。
另外,如前面所述,缓冲信号可以包括高阻信号或者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也就是说,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只有在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距离满足阈值条件时,才会设置缓冲区域。
图8示出了设置缓冲区域时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用不同的图案示出了向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缓冲区域(第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信号。
在图8中,对在人体(手掌)接触的第二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了直流电压信号(GND),并且向缓冲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了高阻信号(HiZ),并向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了UL信号(UL)。黑色实线表示代表人体未接触或接近触控显示面板时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的变化,并且黑色虚线表示代表人体接触或接近触控显示面板时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的变化。
从图8中看出,在人体接触或接近触控显示面板时,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仍然具有满足要求的大小,并且该强度也是逐渐变化的,因此可以保证主动笔能正常地感测UL信号。
另外,可选地,驱动方法500还可以包括:在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即没有足够的区域空间来设置第三区域,可以不设置缓冲区域。
在不设置缓冲区域时,可以参考前文的驱动方法,例如可以对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对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均发送防干扰信号。如果为了起到缓冲效果,则可以将防干扰信号选择为高阻信号或者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可选地,驱动方法500还可以包括:在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则耦合到人手的UL信号的强度也很低,这对主动笔实际接收的UL信号的强度影响很小,因此也可以不设置缓冲区域,并且驱动电路可以向对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直流电压信号、高阻信号或者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同样地,例如可以对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对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包括第二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均发送防干扰信号。防干扰信号也可以选择为直流电压信号、高阻信号或者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因此,通过对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判断来确定是否设置缓冲区域,能够实现更精准的驱动。
因此,在参考图5-8描述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区域(基于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可以降低通过人体传导至主动笔的干扰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主动笔的感测效果;并且,还通过对触控显示面板上除至少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还可以保证主动笔的UL信号的接收强度足够高以抵抗其他噪声的干扰,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主动笔的感测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区域附近设置缓冲区域,从而可以防止在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较近时可能导致的主动笔丢失UL信号的问题,从而能够保证主动笔的正常工作。
如前面所述,在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不足以抵抗其他噪声的干扰的情况。对于此,除了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的方式之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通过不同的驱动信号的发送方式,也可以实现保证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足够高以抵抗其他噪声的干扰的效果。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驱动方法900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9所示,在步骤S910中,获取人体触碰位置。
例如,与前面参考图5-8描述的,在各个触控检测时段可以检测到人体触碰位置,所获取的人体触碰位置是先前检测到的在时间上最近的人体触碰位置。
在步骤S920中,基于该人体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人体触碰区域。
可选地,该人体触碰区域包括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或者该人体触碰区域包括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二预定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
可选地,人体触碰区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然后,在步骤S930中,在UL传输时段,向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
类似地,在UL传输时段向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所述UL信号通过人体传递给所述主动笔。
可选地,可以在UL传输期间,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全部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这样,对于主动笔内部的感测电路来说,防干扰讯号和UL讯号可以视为方向相反的信号。
可选地,可以在UL传输期间,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至少包括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该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可以为前面参考图5-8描述的实施例中所确定的第一区域。此时,该驱动方法900还可以包括:获取主动笔触碰位置;以及基于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
例如,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的方式可以与前面确定第一区域的方式类似,例如,可以将所获取的主动笔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一预设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确定为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或者,考虑到主动笔可能移动,可以将所获取的主动笔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一预设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确定为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或者基于先前预定时段内的至少一个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主动笔的触碰范围和/或移动速度,并且基于主动笔的触碰范围和/或移动速度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
例如,图10A-10B示出了这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用不同的图案示出了分别对人体触碰区域和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信号。图10A是对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接地电压信号的示例,并且图10B是对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高阻信号(HiZ)的示例。
具体地,作为示例,如图10A所示,对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对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接地电压信号,这样,可使通过该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传送至主动笔的UL信号的强度(用PanelUL表示)最低,例如接近0,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传递到主动笔的笔壳的UL信号的强度(用BodyUL表示)具有比较大的值,因此根据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的表达式PenUL=|PanelUL–BodyUL|可知,PenUL大于0,且对应的UL信号的强度较大,主动笔也能有较好的感测效果。
作为另一示例,如图10B所示,对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对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高阻信号HiZ(即,使其浮接),这样,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的电压会受到环境影响而波动,例如主动笔与人体的触碰都会使设定为HiZ的触摸感测电极的电压可能随着变化,这些触摸感测电极也可能耦合少量UL信号。例如,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该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传送至主动笔的UL信号的强度(用PanelUL表示)会具有一个比较小的值,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传递到主动笔的笔壳的UL信号的强度(用BodyUL表示)具有比较大的值,因此根据主动笔接收的UL信号的强度的表达式PenUL=|PanelUL–BodyUL|可知,PenUL大于0,且对应的信号强度较大,主动笔也能有较好的感测效果,并且主动笔的笔壳通过人体从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接收的UL信号的强度与从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接收的UL信号的强度二者的差异减小,也能有缓冲的效果,如果人体触碰位置和主动笔触碰位置相隔较近时,也能避免主动笔丢失UL信号从而无法完成感测。
因此,通过结合图9-10B描述的驱动方法,可以通过向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且向在至少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使得主动笔仍然能够接收到较大强度的UL信号,因此也可以抵抗其他噪声的干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该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并且该驱动电路可以为图2中的驱动电路。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那样,具有阵列布置的多个触摸感测电极。
如图11所示,驱动电路1100可以包括信号产生模块1110、触摸感测模块1120以及控制模块1130。
应注意,图11只示出了驱动电路中与触摸感测的驱动过程相关的电路模块,如果该驱动电路是例如TDDI或者FTDI等芯片时,该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与显示驱动和/或指纹识别相关的电路模块,或者所示出的电路模块还可以与显示驱动和/或指纹识别的操作相关联,为了不模糊本公开实施例的发明宗旨,因此这里将其省略。
在图11中,信号产生模块1110可以用于生成上行链路(UL)信号和防干扰信号。
信号产生模块1110产生的不同的信号(即UL信号和防干扰信号)在对应的时段被发送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感测电极,也就是说,在UL传输时段被选择性地向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中的每一者发送UL信号或者防干扰信号。
触摸感测模块1120用于在主动笔的下行链路(DL)传输时段从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触摸感测电极接收DL信号,所述DL信号用于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
例如,触摸感测模块在DL传输时段可以从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触摸感测电极接收DL信号,其中该DL信号由主动笔发送到触摸感测电极,并且该DL信号携带的DL信息可以被用于确定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触摸感测模块在对接收的DL信号进行初步处理之后(例如,去噪、滤波等),位置处理模块可以据此确定这些触摸感测电极处是否发生主动笔触碰事件,例如,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可选地,该位置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在触摸感测模块1120中,或者可以包括在控制模块1130中,也可以是独立的模块,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控制模块1130用于:获取主动笔触碰位置;基于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在UL传输时段,控制向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
这样,通过仅向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发送UL信号,而在其他区域(包括人体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发送防干扰信号,可以降低通过人体传导至主动笔的UL干扰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提高主动笔的感测效果。
可选地,控制模块1130还可以用于:获取人体触碰位置;基于人体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二区域,其中前文提及的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该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第二区域;以及在UL传输时段,控制向第二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这样可以避免人体传导至主动笔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且可选地,为了增强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还可以进一步控制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包括第二区域的上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之外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通过人体传导至主动笔的干扰信号的强度,还可以保证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足够高以抵抗其他噪声的干扰,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主动笔的感测效果。
可选地,为了确定人体触碰位置,触摸感测模块1120还可以用于在触控检测时段从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发送触摸激励信号,并从其接收感测信号,并且感测信号可以用于确定人体触碰位置。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每个触控驱动时段向一部分触摸感测电极分时或同时提供触摸激励信号,并从这些触摸感测电极接收感测信号。同样地,驱动电路中的位置处理模块也可以基于触摸感测模块在对感测信号进行初步处理之后(例如,去噪、滤波等)得到的处理结果来确定人体触碰位置。另外,在触摸感测模块在进行触摸检测时需要向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触摸激励信号也可以由信号产生模块1110产生。
另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由于主动笔触碰位置与人体触碰位置较接近而可能导致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消减过大从而丢失UL信号,可以在第一区域旁边设置缓冲区域。
因此,控制模块1130还用于:将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预设数量的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三区域;以及在UL传输阶段,控制向第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缓冲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所述缓冲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作为所述防干扰信号的直流电压信号,其中上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不包括该第三区域。
或者,在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在阈值范围内才设置缓冲区域,以实现更精准的驱动,此时控制模块1130还用于:获取人体触碰位置;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当距离在阈值范围内时,将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预设数量的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三区域,并在UL传输时段向第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缓冲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作为所述防干扰信号的直流电压信号,这样,如步骤S530中提及的该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人体触碰区域对应的区域(例如第二区域)且不包括所述第三区域。
控制模块1130的上述操作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前文结合图5-8的描述的内容,因此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此外,驱动电路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划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适应性调整,从而驱动电路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模块,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因此,通过该实施例的驱动电路,通过在第一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可以降低通过人体传导至主动笔的干扰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主动笔的感测效果;并且,还通过对触控显示面板上除至少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还可以保证主动笔的UL信号的接收强度足够高以抵抗其他噪声的干扰,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主动笔的感测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区域附近设置缓冲区域,从而可以防止在主动笔触碰位置和人体触碰位置较近时可能导致的主动笔丢失UL信号的问题,从而能够保证主动笔的正常工作。
此外,可选地,根据另一些实施例,为了提高主动笔接收到的UL信号的强度以抵抗其他噪声干扰,图11中示出的各个模块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能够用于解决该问题。
例如,信号产生模块1110可以用于生成上行链路(UL)信号、防干扰信号和触摸激励信号。
触摸感测模块1120用于在触控检测时段向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发送触摸激励信号并从其获取感测信号,其中该感测信号可以用于确定人体触碰位置。
控制模块1130用于在UL传输时段,向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例如,全部区域或者至少包括如前面所述的第一区域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其中,在UL传输时段向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UL信号通过人体传递给所述主动笔。控制模块1130的上述操作的更多细节或者更多相关操作可以参考前文结合图9-10B的描述的内容,因此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因此,通过这种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可以通过在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且在包括主动笔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使得主动笔仍然能够感测到较大强度的UL信号,因此也可以抵抗其他噪声的干扰。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驱动电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应注意,虽然图12中示出了驱动电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仅仅是作为示例示出,并不应将其理解为对驱动电路的设计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2所示,信号产生模块1110可以包括UL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电压信号产生电路、和高阻信号产生电路,其中UL信号产生电路可以在时序控制器的时序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产生UL信号,直流电压信号产生电路用于产生直流电压或者是接地节点,并且高阻信号产生电路可以是浮接节点(不与其他电路连接)。此外,UL信号产生电路还可以产生幅值不同的UL信号(较小幅值的UL信号可以用作防干扰信号或者缓冲信号)。
例如,图12中给出了UL信号产生电路的示例结构,其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串联连接在第一电压节点(高电平)和第二电压节点(低电平)之间,通过时序控制器控制,并且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连接节点用于输出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变化的脉冲形式的UL信号。时序控制器输出的数据就是经过编码的欲传送给主动笔的指令,因此UL信号产生电路输出的UL信号即携带这个编码指令。例如,多个图12中的示例结构可以用于生成幅值不同的多个UL信号。
如图12所示,对于每个触摸感测电极(RX11,RX12…),信号产生模块1310的UL信号产生电路可以与该触摸感测电极连接,以向其发送UL信号,同理,直流电压信号产生电路或者高阻信号产生电路也可以与其连接,使得可以向其发送直流电压信号或者高阻信号。
如图12所示,对于每个触摸感测电极(RX11,RX12…),该触摸感测电极还可以与触摸感测模块中的一个模拟前端连接,从而触摸激励信号可以从该模拟前端发送到该触摸感测电极,或者模拟前端可以从该触摸感测电极接收感测信号和/或DL信号,其中该感测信号和/或DL信号用于确定人体触碰位置和/或主动笔触碰位置。
具体地,触摸感测模块1120可以包括多个模拟前端(AFE),每个模拟前端在DL传输时段可以与一行触摸感测电极同时连接(例如经由如将在后文描述的选择模块),以从其接收DL信号。例如,模拟前端为运算放大器时,该运算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第一端)接收直流电压信号,另一个输入端(第二端)连接到如下将描述的选择模块,从而基于选择模块的选择连接到同一行的触摸感测电极,以从该行触摸感测电极接收DL信号。因为主动笔的笔尖一般仅会触碰一个触摸感测电极,这里通过将每个模拟前端连接到同一行的触摸感测电极,在笔尖触碰该行触摸感测电极中的任何一个触摸感测电极时,模拟前端都能够接收到该DL信号,而不必针对该行触摸感测电极依次检测并确定是否接收到DL信号,从而可以降低接收DL信号的时间,提高主动笔双向沟通的效率。
此外,每个模拟前端可以从信号产生模块1310获取触摸激励信号,从而可以在触控检测时段向所连接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触摸激励信号,并且可以从其接收感测信号。例如,模拟前端为运算放大器时,该运算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第一端)接收触摸激励信号,另一个输入端(第二端)连接到如下将描述的选择模块,从而基于选择模块的选择连接到一个触摸感测电极,以向该触摸感测电极发送触摸激励信号,之后该运算放大器经由该选择模块以及其第二端从该触摸感测电极接收感测信号。当然,触摸激励信号也可以通过其他电路向触摸感测电极提供,而不限于由该模拟前端提供。
如前面所述,驱动电路需要选择性地向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感测电极提供信号或者从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感测电极接收信号,因此可以在驱动电路中设置选择模块。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选择模块也可以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中,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选择模块用于在选择信号(例如,来自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选择性地向触控显示面板上的多个触摸感测电极中的每一者发送UL信号或者防干扰信号(以及可选地缓冲信号),或从其接收感测信号或者DL信号。选择模块可以通过开关的组合来实现。选择模块不仅可实现如现有的多任务器(MUX)可选择触摸感测电极的功能,还可以在主动笔相关的上行/下行传输时段与其连接的各触摸感测电极进行不同的信号的传输,并且,可以同时分别提供相同或不同的信号给不同的触摸感测电极。
例如,选择模块针对每一行触摸感测电极设置一个选择子模块,例如一个多对多选择器,每个多对多选择器的第一侧的多个连接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到一行触摸感测电极上的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并且每个多对多选择器的第二侧的多个连接端分别连接到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例如,UL信号、直流电压信号和高阻信号分别对应一个输出端)以及触摸感测模块的连接端(例如模拟前端的运算放大器的第二端),从而,通过选择信号的控制,可以将每个触摸感测电极选择性地连接到信号产生模块的各个输出端以及触摸感测模块的连接端,以进行信号发送和接收。此外,针对每一列触摸感测电极设置一个选择子模块的情况也是类似的,因此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另外,多个多对多选择器(例如,多路复用器MUX)和多个模拟前端(AFE)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行触摸感测电极经由一个多对多选择器连接到同一个模拟前端,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根据不同设计需求,控制模块可以硬件、固件、软件(即,程序)形式或以许多前述三种形式的组合实施。
在硬件形式方面,控制模块可实施于集成电路上的逻辑电路中。控制模块的相关功能可通过利用硬件描述语言(例如,Verilog HDL或VHDL)或其它合适的编程语言来以硬件形式实施。举例来说,控制模块的相关功能可实施于一或多个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和/或其它处理单元中的各种逻辑块、模块以及电路中。
在软件形式和/或固件形式方面,控制模块的相关功能可实施于集成电路上的逻辑电路中。举例来说,控制模块可通过使用通用编程语言(例如,C或C++)或其它合适的编程语言来实施。编程码可记录/存储于记录媒体中,且前述记录媒体包含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存储装置和/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编程码可从记录媒体存取且由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CPU)、控制器、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执行以完成相关功能。对于记录媒体,可使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如磁带、磁盘、卡、半导体存储器或编程逻辑电路。另外,程序可经由任何传输媒体(例如,通信网络或无线电波)提供到计算机(或CPU)。通信网络是例如因特网、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或其它通信媒体。
图13A-13D示出了在不同的时段图12所示的驱动电路的选择模块将触摸感测电极与信号产生模块和触摸感测模块的连接方式。图中示意性的示出了多对多选择器SEL1的第一侧连接第一行触摸感测电极(RX11,RX12…)。
如图13A所示,以触摸感测基于逐列(col umn)扫描为例,在触控检测时段期间(每个触控检测时段可以完成一部分触摸感测电极(例如,图13A中的部分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处的触摸感测)时,多对多选择器SEL1可以将第一行的第一个触摸感测电极RX11连接到该多对多选择器SEL1所连接的触摸感测模块中的模拟前端AFE1,从而该模拟前端AFE1可以向该触摸感测电极RX11发送触摸激励信号,并从其接收感测信号,与此同时,虽然未示出,其余多对多选择器(例如,SEL2,SEL3,…)也相应的将其对应的行上的第一个触摸感测电极(例如,RX21,RX31…)与对应的模拟前端(例如,AFE2,AFE3…)连接。这样,N个模拟前端可以同时接收针对N个触摸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信号。
然后,多对多选择器SEL1继续将第一行的第二个触摸感测电极RX12连接到模拟前端AFE1。与此同时,其余多对多选择器(例如,SEL2,SEL3,…)也相应地将其对应的行上的第二个触摸感测电极(例如,RX22,RX32…)与各自对应的模拟前端(例如,AFE2,AFE3…)连接,依次类推。
如图13B所示,假设已经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为触摸感测电极RX22,在UL传输时段期间,多对多选择器SEL1可以将触摸感测电极RX22与UL信号产生电路连接,以向触摸感测电极RX22发送UL信号,同时,与触摸感测电极RX22在同一列的触摸感测电极(RX12,RX32…等)或者相邻列的触摸感测电极(例如前面所述的第一区域,或者前面所述的除了第一区域和包括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包括的触摸感测电极)也需要被发送UL信号,对于这些触摸感测电极,也将其与UL信号产生电路连接,图中示出了与触摸感测电极RX22在同一列的触摸感测电极RX12与UL信号产生电路连接。与RX22所在列的相邻列的触摸感测电极RX11也可以连接UL信号产生电路以接收UL信号。
同时,对于不需发送UL信号的其余触摸感测电极,在UL传输时段期间,它们对应的多对多选择器也会将它们与直流电压产生电路或者浮接节点连接。
如图13C所示,假设已经确定主动笔的触碰位置为触摸感测电极RX22并且人体(例如手掌)触碰位置在RX55,可以将第2列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确定为第一区域,将第5列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确定为第二区域,由于两个区域之间的距离比较接近,因此可以设置缓冲区域(例如,包括两列触摸感测电极(第3列和第4列))。这样,在UL传输时段期间,向第2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向第5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直流电压信号(防干扰信号),以及向第3列和第4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缓冲信号(H i z)。在图13C中,示出了一行触摸感测电极
RX21,RX22,RX23,RX24,RX25…,因此,多对多选择器SEL 2将第2列的触摸感测电极RX22与UL信号产生电路连接,将第3-4列的触摸感测电极RX23和RX24与浮接节点连接,并且将第5列的触摸感测电极RX25连接到直流电压产生电路。对于其余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可以对其发送UL信号或者防干扰信号,并相应地通过多对多选择器连接到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对应电路。
如图13D所示,在主动笔的DL传输时段期间,每个多对多选择器可以将其对应的同一行触摸感测电极相连(短路),图中示出为将第二行触摸感测电极RX21,RX22…相连,并接至该多对多选择器SEL2对应的模拟前端AFE2的第二端,并且AFE2的第一端连接至一直流电压Vref。通过该模拟前端接收DL信号(如果有的话)。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其可以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用于在触控检测时段进行触摸感测,并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向主动笔发送UL信号,并在主动笔的下行链路(DL)传输时段从主动笔接收DL信号;以及如参考图11-13D所述的驱动电路。
可选地,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显示面板和触摸传感器可以采用on-ce l l或i n-cel l的方式进行布置。
该触控显示装置的示例可以为移动设备、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鉴于前述内容,希望本公开涵盖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物的范围内的本公开的修改及变化。

Claims (25)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主动笔触碰位置;
基于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以及
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向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
其中,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所述UL信号是用于发送给所述主动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基于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包括:
将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一预设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确定为第一区域;或者
基于先前预定时段内的至少一个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所述主动笔的触碰范围和/或移动速度,并且基于主动笔的触碰范围和/或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一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获取人体触碰位置;
基于所述人体触碰位置确定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二区域,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区域;以及
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之外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所述UL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或者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二预设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防干扰信号包括:
直流电压信号;或者
高阻信号;或者
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预设数量的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缓冲区域;以及
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缓冲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缓冲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所述缓冲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作为所述防干扰信号的直流电压信号,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不包括所述缓冲区域,
其中,所述缓冲信号包括高阻信号或者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获取人体触碰位置;
确定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和所述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在阈值范围内时,将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预设数量的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缓冲区域;以及
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缓冲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缓冲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所述缓冲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作为所述防干扰信号的直流电压信号,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但不包括所述缓冲区域,
其中,所述缓冲信号包括高阻信号或者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动笔的下行链路(DL)传输时段,从所述主动笔获取DL信号,其中所述DL信号携带DL信息并且被用于检测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以及
在触控检测时段检测人体触碰位置,其中,每个触控检测时段与每个DL传输时段在时间上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获取的主动笔触碰位置和/或人体触碰位置为先前检测到的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主动笔触碰位置和/或人体触碰位置。
10.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人体触碰位置;
基于所述人体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人体触碰区域;
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向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所述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
其中,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所述UL信号是用于通过人体传递给所述主动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
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或者
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二预定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以及
基于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防干扰信号包括:
直流电压信号;或者
高阻信号;或者
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14.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信号产生模块,用于生成上行链路(UL)信号和防干扰信号,其中所述UL信号或者防干扰信号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被选择性地向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中的每一者发送;以及
触摸感测模块,用于在主动笔的下行链路(DL)传输时段从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接收DL信号,所述DL信号用于确定主动笔触碰位置;
控制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
基于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
在主动笔的UL传输时段,控制向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其中,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所述UL信号是用于发送给所述主动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触摸感测模块还用于在触控检测时段向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发送触摸激励信号,并从其接收感测信号,所述感测信号用于确定人体触碰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人体触碰位置;
基于所述人体触碰位置确定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区域;
在所述UL传输时段,控制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之外的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所述UL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或者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二预设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之一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防干扰信号包括:
直流电压信号;或者
高阻信号;或者
幅值小于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信号产生模块还用于生成缓冲信号,以在所述UL传输时段被选择性地向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中的每一者发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将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预设数量的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缓冲区域;以及
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第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缓冲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所述缓冲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作为所述防干扰信号的直流电压信号,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不包括所述缓冲区域,
其中,所述缓冲信号包括高阻信号或者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信号产生模块还用于生成缓冲信号,以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被选择性地向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中的每一者发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获取人体触碰位置;
确定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和所述人体触碰位置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在阈值范围内时,将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预设数量的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作为缓冲区域;以及
在所述UL传输时段,控制向所述缓冲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缓冲信号,并且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第一区域和所述缓冲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作为所述防干扰信号的直流电压信号,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对应的区域但不包括所述缓冲区域;
其中,所述缓冲信号包括高阻信号或者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获取的主动笔触碰位置和/或人体触碰位置为先前检测到的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主动笔触碰位置和/或人体触碰位置。
2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信号产生模块,用于生成上行链路(UL)信号、防干扰信号和触摸激励信号;
触摸感测模块,用于在触控检测时段向所述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发送触摸激励信号并从其获取感测信号,所述感测信号用于确定人体触碰位置;
控制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人体触碰位置;
基于所述人体触碰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人体触碰区域;
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控制向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UL信号,并向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人体触碰区域之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防干扰信号,
其中,在所述UL传输时段向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内的触摸感测电极发送的所述UL信号是用于通过人体传递给所述主动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或者
所述人体触碰区域包括所述人体触碰位置所在的列以及相邻的第二预定数量的列的所有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驱动电路,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以及
基于所述主动笔触碰位置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列的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区域。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防干扰信号包括:
直流电压信号;或者
高阻信号;或者
幅值小于所述UL信号的信号。
25.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摸感测电极,用于在触控检测时段进行触摸感测,并在上行链路(UL)传输时段向主动笔发送UL信号,并在所述主动笔的下行链路(DL)传输时段从主动笔接收DL信号;以及
如权利要求14-2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CN202211001329.0A 2021-08-19 2022-08-19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9041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35127P 2021-08-19 2021-08-19
US63/235,127 2021-08-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4121A true CN115904121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73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1329.0A Pending CN115904121A (zh) 2021-08-19 2022-08-19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22745B2 (zh)
CN (1) CN115904121A (zh)
TW (1) TW20230972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07229B2 (en) * 2022-03-31 2024-02-20 Gm Cruise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tform-independent access bindin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96861B2 (en) 2015-03-09 2017-07-04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Touch rej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touch screen device and an active stylus
US10268285B2 (en) 2015-08-31 2019-04-23 Lg Display Co., Ltd. Stylus pen, touch sensing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0892368A (zh) 2017-11-14 2020-03-17 株式会社和冠 传感器控制器
KR102570350B1 (ko) * 2017-12-05 2023-08-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터치시스템, 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CN111090352B (zh) 2018-10-24 2023-08-15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系统、其触控装置及输入装置、及其信号传送方法
KR102595142B1 (ko) 2018-12-20 2023-10-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티브펜 및 터치표시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22745B2 (en) 2023-11-21
US20230140181A1 (en) 2023-05-04
TW202309727A (zh) 202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4500B2 (en) Switched capacitor projection scan multi-touch sensor array
CN105786241B (zh) 触摸控制器、触摸感测装置及触摸感测方法
US7852325B2 (en) RF pulse synchronization for data acquisition operations
US8421772B2 (en) Resistive touch control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and driving controller thereof
EP2933711B1 (en) Smart c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472196B2 (ja) センサ信号処理回路及びセンサ信号処理方法
US9442612B2 (e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controller
JP6473554B1 (ja) ポインタの位置検出方法
EP2711816A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3333679B1 (en) Touch control driving method, touch control driving apparatus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US10698534B2 (en) Applying a signal to a touch sensor
JP2004005415A (ja) 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出力一体型表示装置
KR20150079241A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10852882B2 (en) Fingerprint sensing control method for fingerprint sensing device
CN115904121A (zh)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装置
US93134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TWI517014B (zh)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touch signal
US11798309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circuit
EP3244289B1 (en)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US11422663B1 (en) Stylus sensing on touchscreens
KR10199608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노이즈 저감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507454B1 (en) Enhanced linearity of gestures on a touch-sensitive surface
JP6616534B2 (ja) ポインタの位置検出方法及び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
CN114077352A (zh) 触摸感测装置
US9495036B2 (en) Input system utilizing stylus pen which receives electrical signals via connection li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