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2127A - 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2127A
CN115902127A CN202310135770.6A CN202310135770A CN115902127A CN 115902127 A CN115902127 A CN 115902127A CN 202310135770 A CN202310135770 A CN 202310135770A CN 115902127 A CN115902127 A CN 115902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ing pipe
sealing
plate
cir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357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02127B (zh
Inventor
赵宇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nzhij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nzh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nzhi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nzh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357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2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2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2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02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2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涉及气体监测技术领域。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有外壳,外壳的一侧对称式设置有圆形通孔,外壳的内壁固接有密封壳,密封壳连通有第一连接管,外壳的内底部固接有圆形壳,第一连接管与圆形壳连通,圆形壳内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圆形壳连通有第二连通管,外壳的内壁固接有气体监测器,气体监测器与第二连通管连通,外壳的内侧设置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下端与圆形壳连通,第三连接管的上部固接有导向环,第三连接管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本发明利用第四连接管向上移动,对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监测,避免本气体监测装置只能对低处空气进行监测,导致本装置受到局限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影响,需要对空气中的VOCs进行实时监测,现有技术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再通过气体监测装置对厂区内的空气进行监测,实时得到厂区内VOCs浓度变化,同时根据不同位置气体监测装置所监测的数值变化,定位到泄漏点的大概位置。
现有技术中,通过便携式的气体监测装置对空气中VOCs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根据便携式气体监测装置监测空气中VOCs的浓度变化,从而对气体泄漏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但是现有便携式气体监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受临时放置位置的局限性,其只能对其进气口周围的气体进行监测,无法对周围高处位置的空气进行监测,导致其对空气监测的样本太少,无法准确反应厂区内VOCs的浓度变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便携式气体监测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有外壳,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门,转动门固接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物联网与远程控制终端信号连接,外壳的一侧对称式设置有圆形通孔,外壳的内壁固接有密封壳,密封壳覆盖于外壳的圆形通孔处,密封壳连通有第一连接管,外壳的内底部固接有圆形壳,第一连接管与圆形壳连通,圆形壳内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空气过滤机构用于清理其内部空气中的灰尘,圆形壳连通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设置有抽气泵,外壳的内壁固接有气体监测器,气体监测器与第二连通管的连通,气体监测器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贯穿外壳,外壳的内侧设置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与圆形壳连通,第三连接管的上端固接有导向环,第三连接管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的外侧对称式设置有滑槽,导向环与第四连接管的滑槽滑动且密封配合,第四连接管的顶端固接有进气壳,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圆孔,进气壳位于外壳的圆孔内,进气壳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进气通孔,第四连接管沿第三连接管向上滑动,对不同高度位置的空气进行监测,第四连接管设置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用于对第四连接管进行密封,第四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控制第四连接管的伸缩长度,空气过滤机构、抽气泵和气体监测器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是,外壳的圆形通孔处和进气壳的进气通孔处均安装有过滤网,用于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是,密封机构包括有限位环,限位环固接于第三连接管的下端,第四连接管的内下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的下端固接有与第四连接管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板,第三连接管的中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第三连接管的下部与第四连接管密封配合,第一密封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的是,限位机构包括有支撑壳,支撑壳固接于外壳的内顶部,支撑壳与导向环固接,第四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一列圆形凹槽,支撑壳内壁固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有与第四连接管圆形凹槽配合的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固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相邻的第二固定板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是,空气过滤机构包括有密封盖,密封盖固接于圆形壳的一侧,圆形壳的内侧面周向等间距固接有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的弧形静电板,弧形静电板用于吸附圆形壳内空气中的灰尘,密封盖和圆形壳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固接有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与圆形壳的内侧面滑动配合,转动套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穿过密封盖且与其密封配合,转动轴的另一端固接有固定环,转动套远离固定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固定环和第一转动环之间固接有第三密封板,第三密封板均与圆形壳滑动配合,第三密封板与转动套的外侧密封配合,第二密封板和第三密封板与密封盖滑动连接且与其密封配合,圆形壳的内壁固接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设置有方形通孔,第三固定板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密封圆形壳通孔的密封块,转动套设置有用于清理弧形静电板的排渣组件。
进一步的是,第二密封板和第三密封板与圆形壳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软性板,用于保护弧形静电板。
进一步的是,密封块设置有密封环,用于增加密封块与圆形壳之间的密封效果,密封块的两侧设置为倾斜面,用于排出圆形壳内部灰尘。
进一步的是,清理排渣组件包括有第二转动环,第二转动环转动连接于转动套的一侧,转动套固接有第一挡板,转动套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环,第三转动环固接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对称,第三固定板对称式固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固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相邻的第一限位块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对称式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相邻的滑动杆铰接,密封盖固接有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的驱动电机,转动套和转动轴均固接有锥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也固接有锥齿轮,驱动电机与转动套和转动轴通过锥齿轮配合,圆形壳的下侧设置有用于盛放灰尘的收集壳。
进一步的是,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置为光滑材质,用于防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残留灰尘。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封闭机构,封闭机构设置于外壳的一侧,封闭机构用于密封外壳的圆形通孔,封闭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固接于外壳的外侧,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有用于密封外壳圆形通孔的盖板,盖板与第二固定架密封配合,盖板铰接有铰接板,铰接板设置有方形通孔,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滑槽,外壳的滑槽内固接有第三导向杆,外壳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铰接板限位配合的限位勾,第三导向杆穿过限位勾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三导向杆环套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两端固接于外壳和限位勾,外壳的外侧固接有用于吸附铰接板的磁铁块,磁铁块位于第二固定架的下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外壳圆形通孔内的过滤网对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杂质进入到气体监测器内,造成气体监测器内发生堵塞,影响气体监测器对空气进行监测。
2、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二导向杆对第四连接管进行固定,避免在本气体监测装置使用过程中,第四连接管受自身重力向下滑落,影响本气体监测装置正常工作。
3、第四连接管向上移动,对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监测,避免本气体监测装置只能对低处空气进行监测,导致本装置受到局限性。
4、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作用下,空气流动撞击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实现对两股空气进行搅动,使两股空气均匀混合,提高了气体监测器对空气的监测的精准度。
5、第二密封板和第三密封板清理下的灰尘便从圆形壳的下侧通孔排出,避免圆形壳内堆积大量灰尘堆积,导致弧形静电板对灰尘的吸附力降低,造成灰尘进入到气体监测器并发生堵塞。
6、盖板对外壳圆形通孔进行密封,避免在本气体监测装置不使用时,导致空气中的灰尘沿第一连接管进入到圆形壳内,造成空气中的灰尘在圆形壳内堆积,圆形壳内灰尘大量堆积,导致弧形静电板不能将全部灰尘吸附干净,致使灰尘进入到气体监测器内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壳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进气壳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密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连接管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气过滤机构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空气过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清理排渣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封闭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A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1-外壳,102-转动门,103-控制面板,104-密封壳,105-第一连接管,106-第二连通管,107-抽气泵,108-气体监测器,109-排气管,110-第三连接管,111-导向环,112-第四连接管,113-进气壳,201-限位环,202-第一固定板,203-第一导向杆,204-第一密封板,205-第一弹簧,301-支撑壳,302-第二固定板,303-第二导向杆,304-第一限位板,305-第二弹簧,401-圆形壳,402-密封盖,403-弧形静电板,404-转动套,405-第二密封板,406-转动轴,407-固定环,408-第一转动环,409-第三密封板,410-第三固定板,411-密封块,412-第二转动环,413-第一挡板,414-第三转动环,415-第二挡板,416-第一限位块,417-滑动杆,418-第二限位板,419-第三弹簧,420-连接杆,421-驱动电机,422-锥齿轮,423-收集壳,601-第二固定架,602-盖板,603-铰接板,604-第三导向杆,605-限位勾,606-第四弹簧,607-磁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如图1-图9所示,包括有外壳101,外壳101的前侧设置有转动门102,转动门102螺栓连接有控制面板103,控制面板103通过物联网与远程控制终端信号连接,外壳101的左侧对称式设置有圆形通孔,外壳101的内壁焊接有密封壳104,密封壳104覆盖于外壳101的圆形通孔处,密封壳104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05,外壳101的内底部固接有圆形壳401,第一连接管105与圆形壳401连通,圆形壳401内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空气过滤机构用于清理其内部空气中的灰尘,圆形壳401连通有第二连通管106,第二连通管106设置有抽气泵107,外壳101的内壁螺栓连接有气体监测器108,气体监测器108为VOCs传感器,气体监测器108与第二连通管106连通,气体监测器108连通有排气管109,排气管109贯穿外壳101,外壳101的内侧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10,第三连接管110端与圆形壳401连通,第三连接管110的上端焊接有导向环111,第三连接管110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12,第四连接管112的外侧对称式设置有滑槽,导向环111与第四连接管112的滑槽滑动且密封配合,导向环111用于对第四连接管112进行导向,避免第四连接管112向上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第四连接管112的顶端焊接有进气壳113,外壳101的顶部设置有圆孔,进气壳113位于外壳101的圆孔内,进气壳113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进气通孔,外壳101的圆形通孔处和进气壳113的进气通孔处均安装有过滤网,用于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进入到第一连接管105和第四连接管112中,导致第一连接管105和第四连接管112发生堵塞,第四连接管112沿第三连接管110向上滑动,对不同高度位置的空气进行监测,第四连接管112向上移动,对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监测,避免本气体监测装置只能对低处空气进行监测,导致本装置受到局限性,第四连接管112设置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用于对第四连接管112进行密封,第四连接管11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控制第四连接管112的伸缩长度,空气过滤机构、抽气泵107和气体监测器108均与控制面板103电连接。
如图4所示,密封机构包括有限位环201,限位环201焊接于第三连接管110的下端,第四连接管112的内下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202,第四连接管112向上移动,解除第一密封板204对第四连接管112的密封,第一固定板202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杆203,第一导向杆203的下端焊接有与第四连接管112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板204,第三连接管110的中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第三连接管110的下部与第四连接管112密封配合,第一密封板204与第一固定板202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205。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限位机构包括有支撑壳301,支撑壳301焊接于外壳101的内顶部,支撑壳301与导向环111焊接,第四连接管112的外侧设置有一列圆形凹槽,支撑壳301内壁焊接有第二固定板302,第二固定板302滑动连接有与第四连接管112圆形凹槽配合的第二导向杆303,第二导向杆303对第四连接管112进行固定,避免在本气体监测装置使用过程中第四连接管112受自身重力向下滑落,影响本气体监测装置正常工作,第二导向杆303焊接有第一限位板304,第一限位板304与相邻的第二固定板302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305。
如图7-图9所示,空气过滤机构包括有密封盖402密封盖402焊接于圆形壳401的前侧,圆形壳401的内侧面周向等间距固接有与控制面板103电连接的弧形静电板403,弧形静电板403用于吸附圆形壳401内空气中的灰尘,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气体监测器108内造成堆积,影响气体监测器108对空气监测的准确度,密封盖402和圆形壳401转动连接有转动套404,转动套404焊接有第二密封板405,第二密封板405与圆形壳401的内侧面滑动配合,转动套40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06,转动轴406的前端穿过密封盖402且与其密封配合,转动轴406的后端焊接有固定环407,转动套404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408,固定环407和第一转动环408之间焊接有第三密封板409,第三密封板409与圆形壳401滑动配合,第三密封板409与转动套404的外侧密封配合,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与圆形壳40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软性板,用于保护弧形静电板403,避免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与弧形静电板403发生硬性摩擦,导致弧形静电板403损坏,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均与密封盖402滑动连接且与其密封配合,圆形壳401的内壁焊接有第三固定板410,第三固定板410设置有方形通孔,利用第二密封板405、第三密封板409和第三固定板410配合,改变空气的流动路径,提高了空气与弧形静电板403接触的时间,提高了弧形静电板403对空气中灰尘的吸附效果,第三固定板410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密封圆形壳401通孔的密封块411,密封块411设置有密封环,用于增加密封块411与圆形壳401之间的密封效果,密封块411的两侧设置为倾斜面,用于排出圆形壳401内部灰尘,避免灰尘排出不完全,造成在使用时部分灰尘进入到气体监测器108内,影响气体监测器108对其内的空气进行检侧,转动套404设置有用于清理弧形静电板403的排渣组件。
如图7和图9所示,清理排渣组件包括有第二转动环412,第二转动环412转动连接于转动套404的后侧,转动套404焊接有第一挡板413,转动套404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环414,第三转动环414焊接有第二挡板415,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相互对称,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设置为光滑材质,用于防止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残留灰尘,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用于改变了空气的流动方向,提高了弧形静电板403对空气中灰尘的吸附效果,第三固定板410对称式焊接有第一限位块416,第一限位块416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17,滑动杆417焊接有第二限位板418,第二限位板418和相邻的第一限位块416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419,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均对称式铰接有连接杆420,连接杆420与相邻的滑动杆417铰接,密封盖402螺栓连接有与控制面板103电连接的驱动电机421,转动套404和转动轴406均键连接有锥齿轮422,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也固接有锥齿轮422,驱动电机421与转动套404和转动轴406通过锥齿轮422配合,圆形壳40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盛放灰尘的收集壳423。
在使用本气体监测装置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03启动本气体监测装置,工作人员便手提本气体监测装置沿厂区移动,对厂区各个位置进行气体监测,控制面板103启动抽气泵107,抽气泵107工作使空气从外壳101的圆形通孔进入到第一连接管105内,利用外壳101圆形通孔内的过滤网对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杂质进入到气体监测器108内,造成气体监测器108内发生堵塞,影响气体监测器108对空气进行监测,空气沿第一连接管105进入到圆形壳401内,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的初始状态如图7所示,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为竖直状态,控制面板103启动弧形静电板403,弧形静电板403工作吸附空气中飘浮的灰尘,首先空气位于圆形壳401的左侧,空气通过第三固定板410的方形通孔流动至圆形壳401的右侧,利用第二密封板405、第三密封板409和第三固定板410配合,将圆形壳401和密封盖402内的空腔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并通过第三固定板410的方形通孔将第三固定板410左右两侧空腔连通,用于改变空气的流动路径,提高了空气与弧形静电板403接触的时间,提高了弧形静电板403对空气中灰尘的吸附效果,当空气在圆形壳401内流动的过程中,流动的空气撞击到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后,改变了空气的流动方向,使空气向弧形静电板403方向流动,提高了弧形静电板403对空气中灰尘的吸附效果。
过滤后的空气随后通过第二连通管106进入到气体监测器108,气体监测器108对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气体监测器108将监测数值传递至控制面板103,控制面板103将监测数值通过物联网传递至远程控制终端,气体监测器108排出的气体经排气管109排出。
当需要对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监测时,工作人员向上拉拽进气壳113,进气壳113带动第四连接管112向上移动,第四连接管112的滑槽沿导向环111向上移动,第四连接管112带动第一固定板202和其上的其他零件向上移动,在第一弹簧205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密封板204仍处于挤压限位环201的状态,直至第一固定板202与第一导向杆203的上端接触时,继续向上移动的第四连接管112通过第一固定板202和第一导向杆203带动第一密封板204向上移动,当第一密封板204移动至第三连接管110的变径处时,第三连接管110完全与外界连通,直至工作人员将进气壳113提升到指定高度。
在上述过程中,第二导向杆303与第四连接管112的圆形凹槽配合,当进气壳113提升到指定高度后,在第二弹簧305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二导向杆303对第四连接管112进行固定,避免在本气体监测装置使用过程中,第四连接管112受自身重力向下滑落,影响本气体监测装置正常工作,第四连接管112位于第三连接管110的中部,第三连接管110的中部直径大于第四连接管112,避免空气沿第四连接管112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受到阻挡,随后在抽气泵107的工作下,使空气分别从外壳101的圆形通孔和进气壳113的进气通孔进入到圆形壳401,第四连接管112向上移动,对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监测,避免本气体监测装置只能对低处空气进行监测,导致本装置受到局限性,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弧形静电板403吸附进入圆形壳401内空气中的灰尘,圆形壳401内的空气沿第二连通管106进入到气体监测器108中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在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的作用下,空气流动撞击在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实现对两股空气进行搅动,使两股空气均匀混合,提高了气体监测器108对空气监测的精准度,随后气体监测器108内的空气从排气管109排出。
当本气体监测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03关闭抽气泵107和气体监测器108,同时,工作人员将第四连接管112和进气壳113复位,第一密封板204接触到限位环201后重新对第四连接管112进行密封,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03关闭弧形静电板403,并同时启动驱动电机421,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422传动,使转动套404带动第二密封板405顺时针转动,转动轴406通过固定环407带动第三密封板409逆时针转动,在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转动的过程中对弧形静电板403吸附的灰尘进行清理,并且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的软板用于防止与弧形静电板403发生硬性摩擦,导致弧形静电板403损坏,当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转动过程中分别挤压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分别通过第二转动环412和第三转动环414沿转动套404转动,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向下侧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分别通过连接杆420带动滑动杆417沿第一限位块416向下移动,第三弹簧419被压缩,滑动杆417向下推动密封块411,密封块411与第三固定板410和圆形壳401失去接触,使圆形壳401下侧通孔打开,被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清理下的灰尘便从圆形壳401的下侧通孔排出,避免圆形壳401内堆积大量灰尘堆积,导致弧形静电板403对灰尘的吸附力降低,造成灰尘进入到气体监测器108并发生堵塞,随后控制面板103控制驱动电机421,使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复位,在第三弹簧419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复位,密封块411复位并重新与第三固定板410和圆形壳401接触密封,从圆形壳401通孔清理下的灰尘进入到收集壳423内,工作人员打开转动门102将收集壳423取出并对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然后工作人员将收集壳423复位,并关闭转动门102。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封闭机构,封闭机构设置于外壳101的一侧,封闭机构用于密封外壳101的圆形通孔,封闭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架601,第二固定架601焊接于外壳101的左侧,第二固定架601转动连接有用于密封外壳101圆形通孔的盖板602,盖板602与第二固定架601密封配合,盖板602对外壳101的圆形通孔进行密封,避免在本气体监测装置不使用时,导致空气中的部分灰尘堵塞外壳101的圆形通孔,同时对外壳101内的电气元件进行保护,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本气体监测装置损坏,盖板602铰接有铰接板603,铰接板603设置有方形通孔,外壳10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外壳101的滑槽内焊接有第三导向杆604,外壳101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铰接板603限位配合的限位勾605,第三导向杆604穿过限位勾605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三导向杆604环套有第四弹簧606,第四弹簧606的两端固接于外壳101和限位勾605,外壳101的外侧螺栓连接有用于吸附铰接板603的磁铁块607,磁铁块607通过磁力吸附铰接板603对盖板602进行固定,避免在本气体监测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盖板602发生晃动,提高了本气体监测装置的稳定性,磁铁块607位于第二固定架601的下侧。
在使用本气体监测装置时,工作人员首先向左侧拉动限位勾605,第四弹簧606被压缩,限位勾605对铰接板603失去限位,随后工作人员将盖板602沿第二固定架601转动,使盖板602失去对外壳101圆形通孔的密封,在第四弹簧606的弹力作用下使限位勾605复位,铰接板603接触到磁铁块607后,磁铁块607通过磁力吸附铰接板603对盖板602进行固定,避免在本气体监测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盖板602发生晃动,提高了本气体监测装置的稳定性,当本气体监测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使盖板602复位,铰接板603重新与限位勾605配合,避免在本气体监测装置不使用时,导致空气中的灰尘沿第一连接管105进入到圆形壳401内,造成空气中的灰尘在圆形壳401内堆积,圆形壳401内灰尘大量堆积,导致弧形静电板403不能将全部灰尘吸附干净,致使灰尘进入到气体监测器108内造成堵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01),外壳(10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门(102),转动门(102)固接有控制面板(103),控制面板(103)通过物联网与远程控制终端信号连接,外壳(101)的一侧对称式设置有圆形通孔,外壳(101)的内壁固接有密封壳(104),密封壳(104)覆盖于外壳(101)的圆形通孔处,密封壳(104)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05),外壳(101)的内底部固接有圆形壳(401),第一连接管(105)与圆形壳(401)连通,圆形壳(401)内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空气过滤机构用于清理其内部空气中的灰尘,圆形壳(401)连通有第二连通管(106),第二连通管(106)设置有抽气泵(107),外壳(101)的内壁固接有气体监测器(108),气体监测器(108)与第二连通管(106)连通,气体监测器(108)连通有排气管(109),排气管(109)贯穿外壳(101),外壳(101)的内侧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10),第三连接管(110)与圆形壳(401)连通,第三连接管(110)的上端固接有导向环(111),第三连接管(110)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12),第四连接管(112)的外侧对称式设置有滑槽,导向环(111)与第四连接管(112)的滑槽滑动且密封配合,第四连接管(112)的顶端固接有进气壳(113),外壳(101)的顶部设置有圆孔,进气壳(113)位于外壳(101)的圆孔内,进气壳(113)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进气通孔,第四连接管(112)沿第三连接管(110)向上滑动,对不同高度位置的空气进行监测,第四连接管(112)设置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用于对第四连接管(112)进行密封,第四连接管(11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控制第四连接管(112)的伸缩长度,空气过滤机构、抽气泵(107)和气体监测器(108)均与控制面板(103)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01)的圆形通孔处和进气壳(113)的进气通孔处均安装有过滤网,用于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机构包括有限位环(201),限位环(201)固接于第三连接管(110)的下端,第四连接管(112)的内下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202),第一固定板(202)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杆(203),第一导向杆(203)的下端固接有与第四连接管(112)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板(204),第三连接管(110)的中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第三连接管(110)的下部与第四连接管(112)密封配合,第一密封板(204)与第一固定板(202)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20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包括有支撑壳(301),支撑壳(301)固接于外壳(101)的内顶部,支撑壳(301)与导向环(111)固接,第四连接管(112)的外侧设置有一列圆形凹槽,支撑壳(301)内壁固接有第二固定板(302),第二固定板(302)滑动连接有与第四连接管(112)圆形凹槽配合的第二导向杆(303),第二导向杆(303)固接有第一限位板(304),第一限位板(304)与相邻的第二固定板(302)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3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过滤机构包括有密封盖(402),密封盖(402)固接于圆形壳(401)的一侧,圆形壳(401)的内侧面周向等间距固接有与控制面板(103)电连接的弧形静电板(403),弧形静电板(403)用于吸附圆形壳(401)内空气中的灰尘,密封盖(402)和圆形壳(401)转动连接有转动套(404),转动套(404)固接有第二密封板(405),第二密封板(405)与圆形壳(401)的内侧面滑动配合,转动套(40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06),转动轴(406)的一端穿过密封盖(402)且与其密封配合,转动轴(406)的另一端固接有固定环(407),转动套(404)远离固定环(40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408),固定环(407)和第一转动环(408)之间固接有第三密封板(409),第三密封板(409)与圆形壳(401)滑动配合,第三密封板(409)与转动套(404)的外侧密封配合,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均与密封盖(402)滑动连接且与其密封配合,圆形壳(401)的内壁固接有第三固定板(410),第三固定板(410)设置有方形通孔,第三固定板(410)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密封圆形壳(401)通孔的密封块(411),转动套(404)设置有用于清理弧形静电板(403)的排渣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板(405)和第三密封板(409)与圆形壳(40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软性板,用于保护弧形静电板(403)。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块(411)设置有密封环,用于增加密封块(411)与圆形壳(401)之间的密封效果,密封块(411)的两侧设置为倾斜面,用于排出圆形壳(401)内部灰尘。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清理排渣组件包括有第二转动环(412),第二转动环(412)转动连接于转动套(404)的一侧,转动套(404)固接有第一挡板(413),转动套(404)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环(414),第三转动环(414)固接有第二挡板(415),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相互对称,第三固定板(410)对称式固接有第一限位块(416),第一限位块(416)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17),滑动杆(417)固接有第二限位板(418),第二限位板(418)和相邻的第一限位块(416)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419),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均对称式铰接有连接杆(420),连接杆(420)与相邻的滑动杆(417)铰接,密封盖(402)固接有与控制面板(103)电连接的驱动电机(421),转动套(404)和转动轴(406)均固接有锥齿轮(422),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也固接有锥齿轮(422),驱动电机(421)与转动套(404)和转动轴(406)通过锥齿轮(422)配合,圆形壳(40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盛放灰尘的收集壳(42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设置为光滑材质,用于防止第一挡板(413)和第二挡板(415)残留灰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封闭机构,封闭机构设置于外壳(101)的一侧,封闭机构用于密封外壳(101)的圆形通孔,封闭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架(601),第二固定架(601)固接于外壳(101)的外侧,第二固定架(601)转动连接有用于密封外壳(101)圆形通孔的盖板(602),盖板(602)与第二固定架(601)密封配合,盖板(602)铰接有铰接板(603),铰接板(603)设置有方形通孔,外壳(10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外壳(101)的滑槽内固接有第三导向杆(604),外壳(101)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铰接板(603)限位配合的限位勾(605),第三导向杆(604)穿过限位勾(605)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三导向杆(604)环套有第四弹簧(606),第四弹簧(606)的两端固接于外壳(101)和限位勾(605),外壳(101)的外侧固接有用于吸附铰接板(603)的磁铁块(607),磁铁块(607)位于第二固定架(601)的下侧。
CN202310135770.6A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Active CN115902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5770.6A CN115902127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5770.6A CN115902127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2127A true CN115902127A (zh) 2023-04-04
CN115902127B CN115902127B (zh) 2023-06-20

Family

ID=8649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35770.6A Active CN115902127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21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3651A (zh) * 2023-05-25 2023-08-15 江苏环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住区环境空气多参数监测装置
CN116858151A (zh) * 2023-09-05 2023-10-10 西安德普赛科计量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坐标测量机辅助支撑腿处的保护机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28880U (zh) * 2019-05-09 2020-03-06 贵州贵水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厂用便携式气体监测装置
CN111610293A (zh) * 2020-05-22 2020-09-01 合肥汇酷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有机酸环境的voc在线监测仪
CN213482033U (zh) * 2020-08-31 2021-06-18 武汉中能天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伪原位气体检测装置
CN213749815U (zh) * 2020-11-24 2021-07-20 深圳市子能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显示屏的电子工业设备监测装置
CN113432954A (zh) * 2021-05-14 2021-09-24 刘�东 一种环境检测用气体检测器
CN114199780A (zh) * 2021-12-10 2022-03-18 深圳市佰特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用的智能化温室气体监测装置
CN217843263U (zh) * 2022-07-05 2022-11-18 淮安市中证安康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不同高度空气污染的抽检测定装置
CN115540953A (zh) * 2022-11-09 2022-12-30 张�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居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28880U (zh) * 2019-05-09 2020-03-06 贵州贵水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厂用便携式气体监测装置
CN111610293A (zh) * 2020-05-22 2020-09-01 合肥汇酷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有机酸环境的voc在线监测仪
CN213482033U (zh) * 2020-08-31 2021-06-18 武汉中能天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伪原位气体检测装置
CN213749815U (zh) * 2020-11-24 2021-07-20 深圳市子能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显示屏的电子工业设备监测装置
CN113432954A (zh) * 2021-05-14 2021-09-24 刘�东 一种环境检测用气体检测器
CN114199780A (zh) * 2021-12-10 2022-03-18 深圳市佰特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用的智能化温室气体监测装置
CN217843263U (zh) * 2022-07-05 2022-11-18 淮安市中证安康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不同高度空气污染的抽检测定装置
CN115540953A (zh) * 2022-11-09 2022-12-30 张�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居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3651A (zh) * 2023-05-25 2023-08-15 江苏环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住区环境空气多参数监测装置
CN116593651B (zh) * 2023-05-25 2023-11-14 江苏环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住区环境空气多参数监测装置
CN116858151A (zh) * 2023-09-05 2023-10-10 西安德普赛科计量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坐标测量机辅助支撑腿处的保护机构
CN116858151B (zh) * 2023-09-05 2023-12-12 西安德普赛科计量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坐标测量机辅助支撑腿处的保护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2127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02127A (zh) 一种便携式物联气体监测装置
CN116182310B (zh)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大颗粒空气除尘装置
CN113008630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污泥取样装置
CN11554095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居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装置
CN209791106U (zh) 一种布袋式脉冲除尘器
CN108786322B (zh) 一种带有过滤网自检测功能的除尘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2683609B (zh) 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的粉尘采样仪
CN112067760B (zh) 一种环保用化工废气的检测装置
CN212368878U (zh) 一种滤芯、自清洁除尘机构及清洁机器人
CN113856361B (zh) 一种预焙阳极生产用烟气粉尘净化装置
CN114419827B (zh) 直流供电报警装置
CN113679974B (zh) 一种抖动式自吸呼吸器
CN113385490A (zh) 一种具有除雪功能的负离子测量设备
CN114458377A (zh) 煤矿井下防爆型瓦斯监控装置
CN112354297A (zh) 一种环保型空气净化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6498327U (zh) 离心式除尘设备
CN212881686U (zh) 移动式称重小车出料口降尘机构
CN219357264U (zh) 一种石灰装料时内管壁吹扫机
CN219038957U (zh) 一种防堵式的可燃气体探测器
CN215953295U (zh) 一种空气粒子浓度检测装置
CN212693706U (zh) 一种环境试验舱
CN220824593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灰斗组件的结构
CN216170699U (zh) 脉冲除尘器
CN218188512U (zh) 一种旋转喷吹除尘器
CN218848880U (zh) 一种车间粉尘浓度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