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7494B - 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7494B
CN115897494B CN202211366036.2A CN202211366036A CN115897494B CN 115897494 B CN115897494 B CN 115897494B CN 202211366036 A CN202211366036 A CN 202211366036A CN 115897494 B CN115897494 B CN 115897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collision
pier
cavity
bridge p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60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97494A (zh
Inventor
吴屯彪
马文耀
孙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3660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7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7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7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97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7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固设于桥墩底部的固定组件,控制组件设于桥墩和/或桥体上,桥墩和/或桥体上设有报警器,报警器与控制组件连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基座,固定基座上部嵌合有支撑基体,固定基座与固定基体上开设有同轴且与桥墩外径适配的第三装配孔,固定基座设于桥墩底部;支撑基体内设第一腔室,支撑基体表面均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射流孔,第一腔室内上部设有分隔板将第一腔室分为上下腔室,下腔室内设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水泵,水泵出水口设于上腔室内。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实现对通行船只碰撞预警,降低/避免船只与桥墩的碰撞,且能够对意外碰撞时实现船体和桥墩保护,降低碰撞损伤。

Description

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桥梁结构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上部结构的主体是桥面结构,是桥梁跨越空间并承受其上外加物重力的结构物。下部结构是支承上部结构并将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力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物。桥面结构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或箱梁等结构。
桥梁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承台和桩基础。桥墩是多跨桥梁的中间支承结构,承受相邻两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直力和水平力。桥墩还承受风力以及水流压力。
近年来我国跨江跨河大桥越建越多,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松花江水系以及各类海湾上都存在许多跨航道桥梁,随着船舶运输业发展迅速,造成船只撞桥事故时有发生的现象。同时有部分桥梁在使用后存在扩建的情形,同时基于原有船舶通行量,在桥梁扩建过程中航道产生变化之后,会改变船舶习惯航道,对船舶驾驶员的操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增大了船舶碰撞,船舶撞桥事故风险,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众多解决方案,例如现有技术KR2020040012332,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桥梁桥墩防撞装置,以有效减少碰撞。该专利通过设计的上旋转装置安装在预定高度,在碰撞上旋转装置能够产生旋转运动,以降低或减小碰撞损伤,并对实现对桥墩的防护。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确保桥梁通行安全,特别是在桥梁施工期间的桥墩安全情况,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实现对通行船只碰撞预警,降低/避免船只与桥墩的碰撞,且能够对意外碰撞时实现船体和桥墩保护,降低碰撞损伤。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包括:
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固设于桥墩底部,桥墩上部安设有桥体,
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于桥墩和/或桥体上,桥墩和/或桥体上设有报警器,报警器与控制组件连接,
控制组件包括激光测试仪、激光测距仪和单片机;
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基座,固定基座上部嵌合有支撑基体,固定基座与支撑基体上开设有同轴且与桥墩外径适配的第三装配孔,固定基座设于桥墩底部;支撑基体内设第一腔室,支撑基体表面均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射流孔,第一腔室内上部设有分隔板将第一腔室分为上下腔室,下腔室内设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水泵,水泵出水口设于上腔室内。
本发明通过在桥墩和/或桥体上设置控制组件的方式用于对过往船舶等进行监控,对于物体相较于桥墩较近的时候,控制组件内的单片机根据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测试仪反馈数据,对数据判断后得出报警结果输出报警器,用于提醒船舶远离桥墩,实现碰撞预警来降低或避免碰撞以实现确保通行安全和桥梁安全,同时,通过在桥墩底部设置固定组件的方式用于对桥墩底部起到加固的效果,这样对于意外碰撞来说,可降低或避免碰撞导致的桥墩底部偏斜进而避免对上部支撑的桥体影响,具体的,通过设置的固定基座和支撑基体实现与桥墩的装配,桥墩与第三装配孔装配后使固定基座和支撑基体设于桥墩底部四周用于对桥墩底部限位支撑起到加固的效果,且支撑基体和固定组件设置在桥墩底部侧方的方式可降低水流对桥墩底部侧方的冲刷,水流经过支撑基体和固定组件的过程中,由于其两者的存在,使水流先对其两者冲刷,进而降低对桥墩的冲刷效果,进一步的,通过在支撑基体内部设置第一腔室的方式来使支撑基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一腔室,对于桥墩产生震动等情况,能够传递至具有第一腔室的支撑基体上,这样能够利用支撑基体来消耗桥墩的震动能量,其中第一腔室内设有的水泵能够通过抽取外部水体输出至上腔室由射流孔排出,这样利用高压射流的方式使桥墩四周形成高压水流,面对过往船只来说,船只相聚桥墩间距越小,受到的水阻越大,这样可有助于改变船只行驶方向或避免船只与桥墩的碰撞,当然为了节能,将水泵与单片机连接,这样在有碰撞风险的情况下,单片机才会控制水泵工作,避免水泵的持续性工作起到节能的效果,另外在水泵工作的时候,水流在桥墩四周形成的高压射流,能够对桥墩表面起到清洗效果,避免生物附着腐蚀桥墩表面,且在高压射流从射流孔排出的时候,还能带动固定基座和支撑基体表面沉积的泥沙等移动,避免其堆积在桥墩四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固定基座侧方设有延伸固定板,延伸固定板上阵列布设有定位柱体,定位柱体底部穿过延伸固定板设于延伸固定板底部。布设在延伸固定板上的定位柱体大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定位柱体的长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
延伸固定板的设计用于实现对固定基座相对底部河床/海床等的进一步固定,固定基座常用水泥浇筑件,其具有一定重量,但仅依靠此重量对桥墩的限位支撑在面对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效果可能不佳,故通过在固定基座侧方设置延伸固定板并配合定位柱体,将定位柱体设置在延伸固定板底部的河床/海床内,这样实现固定基座和延伸固定板相对底部的连接紧密稳固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固定基座相邻延伸固定板侧面具有导流面,导流面为斜面,导流面水平高度高的一端靠近固定基座设置,水平高度低的一端靠近延伸固定板设置。延伸固定板顶面水平高度低于固定基座顶面高度。通过在固定基座上设置导流面的方式用于实现对经过固定基座和延伸固定板的水流形成导流作用,使水中底部水层的水流沿导流面向流动,这样能够避免或降低水流冲击桥墩底部,且将水层底部水流向上移到可利用其与中上层水流混合,这样减小桥墩附近水流流速,有助于减缓桥墩附近水流的船舶行驶速度,对于其发现存在碰撞风险后反应时间有助于改善,且减缓桥墩周边水流流速有助于水泵工作时,向上射流水流持续性作用,减小射流水流被干扰或分散几率,确保射流水流对桥墩周边的防护效果,另外通过设计导流面的倾斜,有助于将固定基座的受力向延伸固定板方向传递。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支撑基体两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板相对面上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内设有位移杆,位移杆上下端分别通过弹簧件与固定连接板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位移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优选为中空结构。射流孔设于两个转轴之间的支撑基体上,通过在支撑基体上部设置转轴的方式用于实现对底部向上射流的水流形成限位,避免相邻射流孔射出水流相互干扰过大,在此基础上,设置位移杆和弹簧件来实现转轴能够上下位移,进而根据不同射流大小来调整转轴相较于底部射流孔的间距,另外在射流孔不使用状态下,水中的水体流经转轴过程中,相较于转轴流动形成的轨迹改变,进而有利于将支撑基体表面沉积的泥沙带走,降低或避免堵塞射流孔,转轴还能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形成旋转运动,进一步提高转轴与底部支撑基体之间的水流轨迹改变效果以及降低冲刷到桥墩方向水体流速,减缓冲刷流体的冲击力。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腔室侧方开设有与水泵连接的过水通孔,且过水通孔上设有滤水网板,第一腔室内设有与水泵连接的蓄电池。通过设置的过水通孔来实现水泵抽取外部水体输入到第一腔室上部的腔室,为避免杂物进入到水泵中,通过设计滤水网板的方式来对进入到水泵中的水体起到过滤作用,同时,水泵在抽取水体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固定基座周边方向水流的流动,这样避免固定基座周边存在泥沙沉积过多的情况。通过在第一腔室内部设置蓄电池的方式来实现对水泵进行供电,蓄电池优选通过外接电源对其进行充电,避免反复拆装支撑基体来对蓄电池充电浪费过多资源。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桥墩上设有能够相对桥墩上下滑移的防撞组件,防撞组件包括两个同轴设置且套设在桥墩上的第二环体,第二环体上连接有至少两个轴线与桥墩平行的第一浮柱。第一浮柱的设计用于实现对桥墩四周的碰撞缓冲,在碰撞过程中利用第一浮柱的形变来吸收碰撞力,另设有的第二环体有助于在碰撞过程中辅助第一浮柱相对桥墩的旋转,进而实现对船体与桥墩的碰撞点发生变换,减小碰撞损伤,如将船体对桥墩的直接冲撞通过第一浮柱旋转来将碰撞点变动来使碰撞改变为侧方碰撞这种状态。另外第一浮柱能够随水流高度上下浮移,时刻保证对桥墩的防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每个第二环体外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与其同轴的第一环体,两个第一环体之间环绕布设有与第一浮柱轴线平行的防撞柱,防撞柱内部中空设置且内设有与其同轴的防撞内柱体,第一环体上开设有与防撞内柱体配设的第一装配孔,防撞内柱体侧方通过圆锥套状结构的缓冲件与防撞柱中空内壁连接,每两个缓冲件相邻设置。第一环体由两个半圆环组成,两个半圆环连接处分别设有凸块和凹孔,即其中半圆环一端设有内凹孔,另一端设有凸块,凸块和内凹孔尺寸对应,这样能够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两个半圆环组成一个圆环结构,便于装配,同时通过在半圆环的凸块/凹孔侧方开设第二装配孔,利用紧固件来实现对插接状态下的内凹孔和凸块进行进一步的紧固,实现两者的紧固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防撞组件底部的第一环体底面环绕倾斜设有导流叶板。在底部射流孔向上射流的过程中,导流叶板能够利用向上射流流体带动第一环体形成旋转运转,进而有利于驱动防撞组件主动旋转,这样对于可能发生的碰撞而言,主动旋转的方式能有利于改变碰撞点方向来降低或减小碰撞损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桥墩上部套设有灯环,灯环与单片机连接,通过设计灯环的方式用于提高桥墩碰撞预警效果,利用灯环来提醒船只上的人员控制船体远离桥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在桥墩和/或桥体上设置控制组件的方式用于对过往船舶等进行监控,对于物体相较于桥墩较近的时候,控制组件内的单片机根据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测试仪反馈数据,对数据判断后得出报警结果输出报警器,用于提醒船舶远离桥墩,实现碰撞预警来降低或避免碰撞以实现确保通行安全和桥梁安全,同时,通过在桥墩底部设置固定组件的方式用于对桥墩底部起到加固的效果,这样对于意外碰撞来说,可降低或避免碰撞导致的桥墩底部偏斜进而避免对上部支撑的桥体影响。本发明的方案能够确保桥梁通行安全,特别是在桥梁施工期间的桥墩安全情况,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实现对通行船只碰撞预警,降低/避免船只与桥墩的碰撞,且能够对意外碰撞时实现船体和桥墩保护,降低碰撞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撞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环体与防撞柱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环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防撞组件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防撞柱剖视图;
图7为附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固定基座与支撑基体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桥墩与固定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支撑基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固定连接板与转轴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10-桥体;11-灯环;12-报警器;13-控制组件;20-防撞组件;21-第一浮柱;22-第一环体;221-第一装配孔;222-第二装配孔;23-防撞柱;231-防撞内柱体;232-缓冲件;24-导流叶板;25-连接杆;26-第二环体;30-固定组件;31-固定基座;32-固定连接板;321-弹簧件;322-位移杆;323-内凹槽;33-滤水网板;34-延伸固定板;35-转轴;36-射流孔;37-第三装配孔;38-导流面;39-定位柱体;40-桥墩;50-支撑基体;51-分隔板体;52-水泵;53-蓄电池;54-第一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1、附图8-11所示,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包括:
固定组件30,固定组件30固设于桥墩40底部,桥墩40上部安设有桥体10,
控制组件13,控制组件13设于桥墩40和/或桥体10上,桥墩40和/或桥体10上设有报警器12,报警器12与控制组件13连接,
控制组件13包括激光测试仪、激光测距仪和单片机;
固定组件30包括固定基座31,固定基座31上部嵌合有支撑基体50,固定基座31与支撑基体50上开设有同轴且与桥墩40外径适配的第三装配孔37,固定基座31设于桥墩40底部;支撑基体50内设第一腔室54,支撑基体50表面均设有与第一腔室54连通的射流孔36,第一腔室54内上部设有分隔板51将第一腔室54分为上下腔室,下腔室内设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水泵52,水泵52出水口设于上腔室内。
本发明通过在桥墩40和/或桥体10上设置控制组件13的方式用于对过往船舶等进行监控,对于物体相较于桥墩40较近的时候,控制组件13内的单片机根据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测试仪反馈数据,对数据判断后得出报警结果输出报警器12,用于提醒船舶远离桥墩,实现碰撞预警来降低或避免碰撞以实现确保通行安全和桥梁安全,同时,通过在桥墩40底部设置固定组件30的方式用于对桥墩40底部起到加固的效果,这样对于意外碰撞来说,可降低或避免碰撞导致的桥墩40底部偏斜进而避免对上部支撑的桥体10影响,具体的,通过设置的固定基座31和支撑基体50实现与桥墩40的装配,桥墩40与第三装配孔37装配后使固定基座31和支撑基体50设于桥墩40底部四周用于对桥墩40底部限位支撑起到加固的效果,且支撑基体50和固定组件设置在桥墩40底部侧方的方式可降低水流对桥墩40底部侧方的冲刷,水流经过支撑基体50和固定组件30的过程中,由于其两者的存在,使水流先对其两者冲刷,进而降低对桥墩40的冲刷效果,进一步的,通过在支撑基体50内部设置第一腔室54的方式来使支撑基体50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一腔室54,对于桥墩40产生震动等情况,能够传递至具有第一腔室54的支撑基体50上,这样能够利用支撑基体50来消耗桥墩40的震动能量,其中第一腔室54内设有的水泵52能够通过抽取外部水体输出至上腔室由射流孔36排出,这样利用高压射流的方式使桥墩40四周形成高压水流,面对过往船只来说,船只相聚桥墩40间距越小,受到的水阻越大,这样可有助于改变船只行驶方向或避免船只与桥墩40的碰撞,当然为了节能,将水泵52与单片机连接,这样在有碰撞风险的情况下,单片机才会控制水泵52工作,避免水泵的持续性工作起到节能的效果,另外在水泵52工作的时候,水流在桥墩40四周形成的高压射流,能够对桥墩40表面起到清洗效果,避免生物附着腐蚀桥墩40表面,且在高压射流从射流孔36排出的时候,还能带动固定基座31和支撑基体50表面沉积的泥沙等移动,避免其堆积在桥墩40四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方案还适用于道路桥梁,利用控制组件13和报警器12能够实现对道路桥梁,如高架桥等桥梁下方的车辆监控报警。
参见附图9、10所示,固定基座31侧方设有延伸固定板34,延伸固定板34上阵列布设有定位柱体39,定位柱体39底部穿过延伸固定板34设于延伸固定板34底部。布设在延伸固定板34上的定位柱体39大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定位柱体39的长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
延伸固定板34的设计用于实现对固定基座31相对底部河床/海床等的进一步固定,固定基座31常用水泥浇筑件,其具有一定重量,但仅依靠此重量对桥墩40的限位支撑在面对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效果可能不佳,故通过在固定基座31侧方设置延伸固定板34并配合定位柱体39,将定位柱体39设置在延伸固定板34底部的河床/海床内,这样实现固定基座31和延伸固定板34相对底部的连接紧密稳固性。
固定基座31相邻延伸固定板34侧面具有导流面38,导流面38为斜面,导流面38水平高度高的一端靠近固定基座31设置,水平高度低的一端靠近延伸固定板34设置。延伸固定板34顶面水平高度低于固定基座31顶面高度。通过在固定基座31上设置导流面38的方式用于实现对经过固定基座31和延伸固定板34的水流形成导流作用,使水中底部水层的水流沿导流面38向流动,这样能够避免或降低水流冲击桥墩40底部,且将水层底部水流向上移到可利用其与中上层水流混合,这样减小桥墩40附近水流流速,有助于减缓桥墩附近水流的船舶行驶速度,对于其发现存在碰撞风险后反应时间有助于改善,且减缓桥墩40周边水流流速有助于水泵52工作时,向上射流水流持续性作用,减小射流水流被干扰或分散几率,确保射流水流对桥墩40周边的防护效果,另外通过设计导流面38的倾斜,有助于将固定基座31的受力向延伸固定板34方向传递。
参见附图12所示,支撑基体50两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固定连接板32,固定连接板32相对面上开设有内凹槽323,内凹槽323内设有位移杆322,位移杆322上下端分别通过弹簧件321与固定连接板32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位移杆32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5,转轴35优选为中空结构。射流孔36设于两个转轴35之间的支撑基体50上,通过在支撑基体50上部设置转轴35的方式用于实现对底部向上射流的水流形成限位,避免相邻射流孔36射出水流相互干扰过大,在此基础上,设置位移杆322和弹簧件321来实现转轴35能够上下位移,进而根据不同射流大小来调整转轴35相较于底部射流孔36的间距,另外在射流孔36不使用状态下,水中的水体流经转轴35过程中,相较于转轴35流动形成的轨迹改变,进而有利于将支撑基体50表面沉积的泥沙带走,降低或避免堵塞射流孔36,转轴35还能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形成旋转运动,进一步提高转轴35与底部支撑基体50之间的水流轨迹改变效果以及降低冲刷到桥墩40方向水体流速,减缓冲刷流体的冲击力。
参见附图9所示,第一腔室54侧方开设有与水泵52连接的过水通孔,且过水通孔上设有滤水网板33,第一腔室54内设有与水泵52连接的蓄电池53。通过设置的过水通孔来实现水泵52抽取外部水体输入到第一腔室54上部的腔室,为避免杂物进入到水泵52中,通过设计滤水网板33的方式来对进入到水泵52中的水体起到过滤作用,同时,水泵52在抽取水体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固定基座31周边方向水流的流动,这样避免固定基座31周边存在泥沙沉积过多的情况。通过在第一腔室54内部设置蓄电池53的方式来实现对水泵52进行供电,蓄电池53优选通过外接电源对其进行充电,避免反复拆装支撑基体50来对蓄电池充电浪费过多资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为:参见附图1-7所示,桥墩40上设有能够相对桥墩40上下滑移的防撞组件20,防撞组件20包括两个同轴设置且套设在桥墩40上的第二环体26,第二环体26上连接有至少两个轴线与桥墩40平行的第一浮柱21。第一浮柱21的设计用于实现对桥墩40四周的碰撞缓冲,在碰撞过程中利用第一浮柱21的形变来吸收碰撞力,另设有的第二环体26有助于在碰撞过程中辅助第一浮柱21相对桥墩40的旋转,进而实现对船体与桥墩40的碰撞点发生变换,减小碰撞损伤,如将船体对桥墩40的直接冲撞通过第一浮柱21旋转来将碰撞点变动来使碰撞改变为侧方碰撞这种状态。另外第一浮柱21能够随水流高度上下浮移,时刻保证对桥墩40的防护。
每个第二环体26外侧通过连接杆25连接有与其同轴的第一环体22,两个第一环体22之间环绕布设有与第一浮柱21轴线平行的防撞柱23,防撞柱23内部中空设置且内设有与其同轴的防撞内柱体231,第一环体22上开设有与防撞内柱体231配设的第一装配孔221,防撞内柱体231侧方通过圆锥套状结构的缓冲件232与防撞柱23中空内壁连接,每两个缓冲件232相邻设置。第一环体22由两个半圆环组成,两个半圆环连接处分别设有凸块和凹孔,即其中半圆环一端设有内凹孔,另一端设有凸块,凸块和内凹孔尺寸对应,这样能够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两个半圆环组成一个圆环结构,便于装配,同时通过在半圆环的凸块/凹孔侧方开设第二装配孔,利用紧固件来实现对插接状态下的内凹孔和凸块进行进一步的紧固,实现两者的紧固连接。通过设计的多个防撞柱23来实现对桥墩40四周形成防护,无论是哪个方向的船体与桥墩碰撞,均能通过环绕布设的防撞柱23来实现对碰撞冲击力的缓冲,且防撞柱23内部设有的防撞内柱体231与防撞柱23外部具有一定间隔空间,在发生碰撞过程中防撞柱23能够通过形变来消耗冲击力并将碰撞力传递至内部的防撞内柱体231方向确保防撞柱23能够旋转,且基于缓冲件232的设计有助于将碰撞力集中到缓冲件232设置位置来控制防撞内柱体231受力点,确保防撞内柱体231能正常旋转,若碰撞力过大的情况下,缓冲件232将碰撞力集中到防撞内柱体231受力过大控制了其断裂点,进而有助于改变防撞柱体23、以及防撞内柱体231破损/形变位置,改变船只与桥墩的撞击角度以进一步降低碰撞损伤,以及降低防撞组件20整体破损情况,降低维修成本以及提高防撞组件20持续使用寿命。
防撞组件20底部的第一环体22底面环绕倾斜设有导流叶板24。在底部射流孔36向上射流的过程中,导流叶板24能够利用向上射流流体带动第一环体22形成旋转运转,进而有利于驱动防撞组件20主动旋转,这样对于可能发生的碰撞而言,主动旋转的方式能有利于改变碰撞点方向来降低或减小碰撞损伤。
桥墩40上部套设有灯环11,灯环11与单片机连接,通过设计灯环11的方式用于提高桥墩40碰撞预警效果,利用灯环11来提醒船只上的人员控制船体远离桥墩4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包括:
固定组件(30),所述固定组件(30)固设于桥墩(40)底部,所述桥墩(40)上部安设有桥体(10),
控制组件(13),所述控制组件(13)设于桥墩(40)和/或桥体(10)上,所述桥墩(40)和/或桥体(10)上设有报警器(12),所述报警器(12)与控制组件(13)连接,
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组件(13)包括激光测试仪、激光测距仪和单片机;
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固定基座(31),所述固定基座(31)上部嵌合有支撑基体(50),所述固定基座(31)与支撑基体(50)上开设有同轴且与桥墩(40)外径适配的第三装配孔(37),所述固定基座(31)设于桥墩(40)底部;所述支撑基体(50)内设第一腔室(54),所述支撑基体(50)表面均设有与第一腔室(54)连通的射流孔(36),所述第一腔室(54)内上部设有分隔板(51)将第一腔室(54)分为上下腔室,下腔室内设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水泵(52),所述水泵(52)出水口设于上腔室内;
所述支撑基体(50)两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固定连接板(32),所述固定连接板(32)相对面上开设有内凹槽(323),所述内凹槽(323)内设有位移杆(322),所述位移杆(322)上下端分别通过弹簧件(321)与固定连接板(32)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位移杆(32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为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基座(31)侧方设有延伸固定板(34),所述延伸固定板(34)上阵列布设有定位柱体(39),所述定位柱体(39)底部穿过延伸固定板(34)设于延伸固定板(34)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基座(31)相邻延伸固定板(34)侧面具有导流面(38),所述导流面(38)为斜面,所述导流面(38)水平高度高的一端靠近固定基座(31)设置,水平高度低的一端靠近延伸固定板(3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腔室(54)侧方开设有与水泵(52)连接的过水通孔,且所述过水通孔上设有滤水网板(33),所述第一腔室(54)内设有与水泵(52)连接的蓄电池(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桥墩(40)上设有能够相对桥墩(40)上下滑移的防撞组件(20),所述防撞组件(20)包括两个同轴设置且套设在桥墩(40)上的第二环体(26),所述第二环体(26)上连接有至少两个轴线与桥墩(40)平行的第一浮柱(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二环体(26)外侧通过连接杆(25)连接有与其同轴的第一环体(22),两个第一环体(22)之间环绕布设有与第一浮柱(21)轴线平行的防撞柱(23),所述防撞柱(23)内部中空设置且内设有与其同轴的防撞内柱体(231),所述第一环体(22)上开设有与防撞内柱体(231)配设的第一装配孔(221),所述防撞内柱体(231)侧方通过圆锥套状结构的缓冲件(232)与防撞柱(23)中空内壁连接,每两个所述缓冲件(232)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撞组件(20)底部的第一环体(22)底面环绕倾斜设有导流叶板(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桥墩(40)上部套设有灯环(11),所述灯环(11)与单片机连接。
CN202211366036.2A 2022-11-03 2022-11-03 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 Active CN115897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6036.2A CN115897494B (zh) 2022-11-03 2022-11-03 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6036.2A CN115897494B (zh) 2022-11-03 2022-11-03 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7494A CN115897494A (zh) 2023-04-04
CN115897494B true CN115897494B (zh) 2023-09-29

Family

ID=8649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6036.2A Active CN115897494B (zh) 2022-11-03 2022-11-03 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74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3771B (zh) * 2022-04-15 2024-02-09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桥梁主动防船撞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6221B1 (en) * 1999-03-04 2002-06-18 Forest Michael Collier Bridge pillar debris deflection apparatus
CN101962956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预制基础及其埋床法
CN207362672U (zh) * 2017-08-22 2018-05-15 唐天庆 具有防撞报警装置的桥梁
CN208183520U (zh) * 2018-05-18 2018-12-04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空轨的预制桥墩与预制基础的连接构造
CN111719418A (zh) * 2020-07-24 2020-09-29 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偏航机制保护船体的海洋桥墩体系
CN112012096A (zh) * 2020-09-01 2020-12-01 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防撞桥墩结构及主动防撞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6221B1 (en) * 1999-03-04 2002-06-18 Forest Michael Collier Bridge pillar debris deflection apparatus
CN101962956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预制基础及其埋床法
CN207362672U (zh) * 2017-08-22 2018-05-15 唐天庆 具有防撞报警装置的桥梁
CN208183520U (zh) * 2018-05-18 2018-12-04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空轨的预制桥墩与预制基础的连接构造
CN111719418A (zh) * 2020-07-24 2020-09-29 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偏航机制保护船体的海洋桥墩体系
CN112012096A (zh) * 2020-09-01 2020-12-01 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防撞桥墩结构及主动防撞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7494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97494B (zh) 基于激光测距的船桥防撞装置
CN101560941B (zh) 用于扩大水力发电产量的设备
CN103010415B (zh) 支撑海上风机和海洋能发电机的预应力混凝土浮式平台
JP6935471B2 (ja) 海上トンネル
JP7223381B2 (ja) 橋脚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総合衝突防止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2610395B (zh) 一种桥墩防冲刷防撞水流发电系统
JP2008133819A5 (zh)
JP4134277B2 (ja) 小落差水力発電装置
CN201952787U (zh) 潜水起旋墩竖井旋流消能泄洪洞
CN214401370U (zh) 一种市政预制拼装高架桥梁结构
CN201448178U (zh) 一种具有环保功能的自然流水轴流式转桨水力发电机组
KR101233137B1 (ko) 교각의 충돌방지 구조물을 이용한 조류발전장치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0729621B1 (ko) 교량 우물통 기초의 하부 보강구조
CN105735196B (zh) 一种框桶码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14033611U (zh) 一种具有防冲净化功能的水利堤坝
CN113106877B (zh) 既有桥梁转体利用方法
CN112391998B (zh) 一种水利工程溢流坝防冲刷消能墙
CN212358208U (zh) 一种高桩承台码头护岸结构
CN110055928B (zh) 坝体下游受冲刷河床修复方法和系统
CN211522894U (zh) 一种跨航道桥梁施工用临时防撞墩结构
CN219908556U (zh)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CN115478499B (zh) 一种改善弧形排水箱涵出水流态的整流结构
CN217378959U (zh) 一种针对泥石流的分区清淤池
CN219547679U (zh) 一种内河架空直立式框架码头的消能减震结构
CN210977496U (zh) 一种泥水平衡顶管机的排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