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6449A -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6449A
CN115896449A CN202211532516.1A CN202211532516A CN115896449A CN 115896449 A CN115896449 A CN 115896449A CN 202211532516 A CN202211532516 A CN 202211532516A CN 115896449 A CN115896449 A CN 115896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
electromagnetic
organic monomer
granulat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325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富强
胡兵
刘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325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64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6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6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Glanul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首次提出微波分散‑电磁混料‑电磁制粒的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通过超声波场将亲矿基团的有机单体分散于水中以改变造球过程所添加水的性质、通过在电磁场作用下实现造球原料和造球水的进一步亲和附着以及通过继续在电磁场作用下进行造球,并在造球过程中促进有机单体絮凝缠绕作用,进而减少膨润土等传统粘结剂使用量,在提高球团铁品位的同时,还能够极大地提高生球强度和生球生产速度。通过三段式工艺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生球团中矿物颗粒之间的接触和紧密堆积,降低了生球团水分含量,提高了生球团的强度,同时也进一步保证和提高预热球和焙烧球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球团生产工艺及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属于钢铁冶金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矿球团生产中需要添加部分粘结剂提升生球强度,粘结剂一般为膨润土、消石灰、水泥等无机粘结剂,或纸浆废液、佩利多、腐殖酸钠等有机粘结剂,或无机与有机的复合粘结剂。造球过程添加粘结剂的主要作用是稳定造球过程水分、增加球团颗粒间的粘结力。大量添加膨润土等无机粘结剂会造成球团铁品位降低,添加有机粘结剂虽然可以很好的提升球团强度,但是有机物在预热焙烧过程烧掉后,会在球团内部形成微小孔洞,降低预热焙烧球强度。因此,如何在尽量少添加无机或有机粘结剂的条件下,满足生球强度要求,是球团生产降本增效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用于该工艺的生球团制备装置,本发明首次提出以下三段式生球制备工艺:即通过超声波场将亲矿基团的有机单体分散于水中以改变造球过程所添加水的性质、通过在电磁场作用下实现造球原料和造球水的进一步亲和附着以及通过继续在电磁场作用下进行造球,并在造球过程中促进有机单体絮凝缠绕作用,进而减少膨润土等传统粘结剂使用量,在提高球团铁品位的同时,还能够极大地提高生球强度和生球生产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
S1:将有机单体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于水中,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
S2:将步骤S1获得的有机单体分散液与造球原料在第一电磁场的作用下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料。
S3:将步骤S2获得的混合料在第二电磁场的作用下进行制粒,即得到生球团。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为含有羧酸基、磺酸基、磷酸基、氨基、季铵基、酰胺基、醚基、羟基、羧酸酯、醛基、羰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基团的有机物。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物的分子量不高于1000,优选所述有机物的分子量不高于800,更优选所述有机物的分子量不高于500。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为10-100MHz,优选为20-80MHz,更优选为30-60MHz。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单体分散液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50%,优选为1-40%,更优选为3-30%。
作为优选,所述造球原料选自矿物原料、冶金固废、冶金二次资源、市政废料、垃圾废灰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造球原料的粒径为-200目≥70%,优选-250目≥75%,更优选-300目≥80%。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单体分散液与造球原料的加入量为使得所述混合料的含水率为不超过20wt%,优选为3-15wt%,更优选为5-12wt%。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磁场的功率密度为0.1-5kw/m3,优选为0.5-4kw/m3,更优选为1-3kw/m3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磁场的功率密度为5-20kw/m3,优选为6-15kw/m3,更优选为7-10kw/m3
一般情况下,第一电磁场的功率密度应小于第二电磁场的功率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生球团的粒径为3-20mm,优选为5-15mm,更优选为8-12mm。
作为优选,所述生球团的强度不低于20N/P,优选不低于22N/P,更优选不低于25N/P。生球团的含水率为6-20wt%,优选为8-18wt%(含水率的多少一般与造球原料相关)。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生球团制备装置。
一种用于第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工艺的生球团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料管道、超声分散机构、电磁混匀机构以及制粒机构。超声分散机构、电磁混匀机构、制粒机构依次串联设置。所述进料管道贯穿超声分散机构后与电磁混匀机构的进料口相连通。电磁混匀机构的顶部开设有原料添加口。制粒机构的底部开设有生球排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分散机构为箱体式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超声发生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混匀机构、制粒机构均为箱体式结构,并且在电磁混匀机构和制粒机构的侧壁上分别独立设置有电磁发生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混匀机构的内腔中还设置有混匀浆。
作为优选,所述制粒机构的内腔中还设置有搅拌制粒浆。
在现有技术中,造球过程往往通过添加大量的粘结剂增加球团颗粒间的粘结力进而提高生球强度。若添加的是膨润土等无机粘结剂容易造成球团铁品位降低;或添加的是有机粘结剂虽然可以很好的提升生球团强度,但是有机物在预热焙烧过程烧掉后,会在球团内部形成微小孔洞,降低预热焙烧球强度,影响球团质量。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三段式生球制备工艺:先通过在超声波场作用下,将亲矿基团的有机单体与水进行混合,进而将有机单体分散于水中以改变造球水的性质;然后再通过在电磁场作用下将上述改性造球水与造球原料进行混匀,提高造球水与造球原料颗粒之间的亲和性,使得有机单体随水均匀附着在造球原料颗粒的表面,进而提高造球原料颗粒间的结合趋势,最后继续通过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造球水与造球原料组成的混合料进行造球处理,并在造球过程中促进各个造球原料颗粒上附着的有机单体絮凝缠绕以及相互间的聚合作用,进而减少传统有机或无机粘结剂的使用量,在提高球团铁品位的同时,还能够极大地提高生球强度和生球生产速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机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为含有羧酸基、磺酸基、磷酸基、氨基、季铵基、酰胺基、醚基、羟基、羧酸酯、醛基、羰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基团的有机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超声波场的作用下,将带有亲矿基团的单体快速均匀分散在水中,可有效防止各有机单体之间基团相互亲和造成单体的聚集,促进了各有机单体的快速溶解和在水中的均匀分布,为后续与造球原料均混合创造有利条件。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将均匀溶解有各有机单体的水溶液(即有机单体分散液)与造球原料加入至带有电磁场(第一电磁场)和强力混匀桨搅拌的混匀腔体中,在第一电磁场的作用下,水分子极性增强,强极性的水分子迁移性强,且有部分水分子中的氢氧键断裂,水分子活性增高,与造球原料颗粒表面亲和能力增强;另外在第一电磁场的作用下,造球原料颗粒表面水化膜厚度降低,有机单体随水分的迁移进而能够均匀分散在造球原料颗粒表面。溶解了亲矿基团单体的水溶液快速在造球原料颗粒间迁移并与造球原料颗粒表面亲和,强极性的水分子会缩小造球原料颗粒间的距离,另外造球原料颗粒表面水化膜厚度的降低,进一步缩小颗粒之间的距离,如此便可使得造球原料中颗粒堆积更加快速和紧密,颗粒间形成的毛细管径更小,毛细力更大,增强了造球原料颗粒间的结合强度。
在本发明中,与含有机单体的水溶液和造球原料共同组成的混合物料在搅拌制粒腔体中不断制粒和下降的过程中,表面吸附有亲矿基团单体的矿物颗粒穿过电磁场(第二电磁场),在第二电磁场的作用下,各有机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各有机单体之间相互吸附并形成稳定化学键,由此形成穿插在造球原料颗粒间隙的有机单体相互连接成网状,进一步增加了造球原料颗粒之间的黏结强度,增强了造球原料颗粒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极大地提高了生球团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通过三段式工艺的协同作用,制备获得的生球团中矿物颗粒相互之间紧密堆积,颗粒之间间隙更小,毛细水产生的毛细力更大,且在网状分布的有机单体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的连接作用下,矿物颗粒之间接触更多,生球水分含量少,在干燥过程中水分脱除速度增快,在预热焙烧过程因为颗粒间接触面更多,能够使得预热球和焙烧球强度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所述: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粘结剂含量高和生球团强度不兼容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三段式高强度生球团制备工艺,通过三段式工艺的协同作用,提高了生球团中矿物颗粒之间的接触和紧密堆积,降低了生球团水分含量,提高了生球团的强度,同时也进一步保证和提高预热球和焙烧球的强度。
2: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微波分散-电磁混料-电磁制粒的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制备获得的生球团性能优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投入成本低的优点。即本发明的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装置具有良好的规模化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生球团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料管道;2:超声分散机构;3:电磁混匀机构;4:制粒机构;5:原料添加口;6:生球排出口;7:超声发生器;8:电磁发生器;9:混匀浆;10:搅拌制粒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
S1:将有机单体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于水中,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
S2:将步骤S1获得的有机单体分散液与造球原料在第一电磁场的作用下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料。
S3:将步骤S2获得的混合料在第二电磁场的作用下进行制粒,即得到生球团。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为含有羧酸基、磺酸基、磷酸基、氨基、季铵基、酰胺基、醚基、羟基、羧酸酯、醛基、羰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基团的有机物。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物的分子量不高于1000,优选所述有机物的分子量不高于800,更优选所述有机物的分子量不高于500。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为10-100MHz,优选为20-80MHz,更优选为30-60MHz。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单体分散液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50%,优选为1-40%,更优选为3-30%。
作为优选,所述造球原料选自矿物原料、冶金固废、冶金二次资源、市政废料、垃圾废灰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造球原料的粒径为-200目≥70%,优选-250目≥75%,更优选-300目≥80%。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单体分散液与造球原料的加入量为使得所述混合料的含水率为不超过20wt%,优选为3-15wt%,更优选为5-12wt%。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磁场的功率密度为0.1-5kw/m3,优选为0.5-4kw/m3,更优选为1-3kw/m3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磁场的功率密度为5-20kw/m3,优选为6-15kw/m3,更优选为7-10kw/m3
作为优选,所述生球团的粒径为3-20mm,优选为5-15mm,更优选为8-12mm。
一种生球团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料管道1、超声分散机构2、电磁混匀机构3以及制粒机构4。超声分散机构2、电磁混匀机构3、制粒机构4依次串联设置。所述进料管道1贯穿超声分散机构2后与电磁混匀机构3的进料口相连通。电磁混匀机构3的顶部开设有原料添加口5。制粒机构4的底部开设有生球排出口6。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分散机构2为箱体式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超声发生器7。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混匀机构3、制粒机构4均为箱体式结构,并且在电磁混匀机构3和制粒机构4的侧壁上分别独立设置有电磁发生器8。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混匀机构3的内腔中还设置有混匀浆9。
作为优选,所述制粒机构4的内腔中还设置有搅拌制粒浆10。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
S1:将有机单体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于水中,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
S2:将步骤S1获得的有机单体分散液与造球原料在第一电磁场的作用下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料。
S3:将步骤S2获得的混合料在第二电磁场的作用下进行制粒,即得到生球团。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生球团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料管道1、超声分散机构2、电磁混匀机构3以及制粒机构4。超声分散机构2、电磁混匀机构3、制粒机构4依次串联设置。所述进料管道1贯穿超声分散机构2后与电磁混匀机构3的进料口相连通。电磁混匀机构3的顶部开设有原料添加口5。制粒机构4的底部开设有生球排出口6。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超声分散机构2为箱体式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超声发生器7。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所述电磁混匀机构3、制粒机构4均为箱体式结构,并且在电磁混匀机构3和制粒机构4的侧壁上分别独立设置有电磁发生器8。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只是所述电磁混匀机构3的内腔中还设置有混匀浆9。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所述制粒机构4的内腔中还设置有搅拌制粒浆10。
应用实施例1
将醋酸:甲酰胺:乙醇=1:1:1的有机单体混合物和水加入到超声波场(频率为20KHz)中分散处理1min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其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0%);然后将有机单体分散液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200目≥80%的磁铁矿精矿,并在功率密度为1kw/m3的第一电磁场和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约为9.5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功率密度为6kw/m3的第二电磁场和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8-12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15.4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27.6N/P。
应用实施例2
将醋酸:甲酰胺:乙醇=1:1:1的有机单体混合物和水加入到超声波场(频率为25KHz)中分散处理1min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其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8%);然后将有机单体分散液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325目≥80%的含锌粉尘,并在功率密度为1.2kw/m3的第一电磁场和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为14.7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功率密度为8kw/m3的第二电磁场和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8-12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13.8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25.7N/P。
应用实施例3
将醋酸:甲酰胺:乙醇=1:1:1的有机单体混合物和水加入到超声波场(频率为30KHz)中分散处理1min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其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5%);然后将有机单体分散液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325目≥80%的磁铁矿精矿,并在功率密度为1.5kw/m3的第一电磁场和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约为9.2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功率密度为10kw/m3的第二电磁场和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8-12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16.4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28.1N/P。
对比实施例1
将水加入到超声波场(频率为20KHz)中处理1min;然后超声处理后的水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200目≥80%的磁铁矿精矿,并在功率密度为1kw/m3的第一电磁场和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月为9.7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功率密度为6kw/m3的第二电磁场和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4-7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4.8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9.3N/P。
对比实施例2
将醋酸:甲酰胺:乙醇=1:1:1的有机单体混合物和水搅拌混合处理1min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其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0%);然后将有机单体分散液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200目≥80%的磁铁矿精矿,并在功率密度为1kw/m3的第一电磁场和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约为9.5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功率密度为6kw/m3的第二电磁场和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6-10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9.6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13.2N/P。
对比实施例3
将醋酸:甲酰胺:乙醇=1:1:1的有机单体混合物和水加入到超声波场(频率为20KHz)中分散处理1min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其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0%);然后将有机单体分散液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200目≥80%的磁铁矿精矿,并在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约为9.7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功率密度为6kw/m3的第二电磁场和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8-10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10.1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14.5N/P。
对比实施例4
将醋酸:甲酰胺:乙醇=1:1:1的有机单体混合物和水加入到超声波场(频率为20KHz)中分散处理1min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其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0%);然后将有机单体分散液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200目≥80%的磁铁矿精矿,并在功率密度为1kw/m3的第一电磁场和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约为9.3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8-10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10.9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16.0N/P。
对比实施例5
将醋酸:甲酰胺:乙醇=1:1:1的有机单体混合物和水加入到超声波场(频率为20KHz)中分散处理1min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其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0%);然后将有机单体分散液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200目≥80%的磁铁矿精矿,并在功率密度为6kw/m3的第一电磁场和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约为9.6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功率密度为1kw/m3的第二电磁场和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8-12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8.6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12.8N/P。
对比实施例6
将膨润土和水加入到超声波场(频率为20KHz)中分散处理1min获得分散液(其中膨润土的质量浓度为10%);然后将有机单体分散液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200目≥80%的磁铁矿精矿,并在功率密度为1kw/m3的第一电磁场和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约为9.6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功率密度为6kw/m3的第二电磁场和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8-12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3.1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9.7N/P。
对比实施例7(高分子量有机单体)
将高分子量有机物(聚乳酸:纤维素:聚丙烯酰胺=1:1:1,聚乳酸分子量>5000,纤维素分子量>50000,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0000)和水加入到超声波场(频率为20KHz)中分散处理1min获得有机分散液(其中有机物的质量浓度为10%);然后将有机单体分散液加入到混匀腔体内,同时加入粒度为-200目≥80%的磁铁矿精矿,并在功率密度为1kw/m3的第一电磁场和混匀腔中混匀桨搅拌的作用下混匀获得含水率约为9.5wt%的混合料。再然后将混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到搅拌制粒腔体内,并在功率密度为6kw/m3的第二电磁场和搅拌制粒桨的作用下制粒成球,成品生球团并从生球排出口排出。检测得到生球团的粒度范围为8-12mm。生球团的落下强度为12.7次/(0.5m·P),生球团的抗压强度为18.8N/P。

Claims (10)

1.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
S1:将有机单体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于水中,获得有机单体分散液;
S2:将步骤S1获得的有机单体分散液与造球原料在第一电磁场的作用下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料;
S3:将步骤S2获得的混合料在第二电磁场的作用下进行制粒,即得到生球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为含有羧酸基、磺酸基、磷酸基、氨基、季铵基、酰胺基、醚基、羟基、羧酸酯、醛基、羰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基团的有机物;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物的分子量不高于1000,优选所述有机物的分子量不高于800,更优选所述有机物的分子量不高于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为10-100MHz,优选为20-80MHz,更优选为30-60MHz;和/或
所述有机单体分散液中,有机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50%,优选为1-40%,更优选为3-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球原料选自矿物原料、冶金固废、冶金二次资源、市政废料、垃圾废灰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造球原料的粒径为-200目≥70%,优选-250目≥75%,更优选-300目≥8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单体分散液与造球原料的加入量为使得所述混合料的含水率为不超过20wt%,优选为3-15wt%,更优选为5-12wt%。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场的功率密度为0.1-5kw/m3,优选为0.5-4kw/m3,更优选为1-3kw/m3;和/或
所述第二电磁场的功率密度为5-20kw/m3,优选为6-15kw/m3,更优选为7-10kw/m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球团的粒径为3-20mm,优选为5-15mm,更优选为8-12mm;和/或
所述生球团的强度不低于20N/P,优选不低于22N/P,更优选不低于25N/P;生球团的含水率为6-20wt%,优选为8-18wt%。
8.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工艺的生球团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进料管道(1)、超声分散机构(2)、电磁混匀机构(3)以及制粒机构(4);超声分散机构(2)、电磁混匀机构(3)、制粒机构(4)依次串联设置;所述进料管道(1)贯穿超声分散机构(2)后与电磁混匀机构(3)的进料口相连通;电磁混匀机构(3)的顶部开设有原料添加口(5);制粒机构(4)的底部开设有生球排出口(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分散机构(2)为箱体式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超声发生器(7);和/或
所述电磁混匀机构(3)、制粒机构(4)均为箱体式结构,并且在电磁混匀机构(3)和制粒机构(4)的侧壁上分别独立设置有电磁发生器(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混匀机构(3)的内腔中还设置有混匀浆(9);和/或
所述制粒机构(4)的内腔中还设置有搅拌制粒浆(10)。
CN202211532516.1A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Pending CN1158964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2516.1A CN115896449A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2516.1A CN115896449A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6449A true CN115896449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9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32516.1A Pending CN115896449A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644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954459A1 (ru) * 1980-05-27 1982-08-30 Криворож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Горноруд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подготовки шихты к доменной плавке
CN2601729Y (zh) * 2003-03-11 2004-02-04 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可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用滚筒
US8043400B1 (en) * 2011-06-10 2011-10-25 Stephens Thomas 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hermal processing of ore bodies
RU2013106605A (ru) * 2013-02-14 2014-08-20 Серг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Чиргин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труктурированного органоминерального вяжущего
RU2013130859A (ru) * 2013-07-05 2015-01-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ИСиС" Способ упрочнения сырых железорудных окатышей
CN109486208A (zh) * 2017-09-09 2019-03-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成型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4278A (zh) * 2020-03-30 2020-06-09 中南大学 一种由低阶煤制造的氧化球团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954459A1 (ru) * 1980-05-27 1982-08-30 Криворож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Горноруд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подготовки шихты к доменной плавке
CN2601729Y (zh) * 2003-03-11 2004-02-04 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可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用滚筒
US8043400B1 (en) * 2011-06-10 2011-10-25 Stephens Thomas 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hermal processing of ore bodies
RU2013106605A (ru) * 2013-02-14 2014-08-20 Серг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Чиргин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труктурированного органоминерального вяжущего
RU2013130859A (ru) * 2013-07-05 2015-01-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ИСиС" Способ упрочнения сырых железорудных окатышей
CN109486208A (zh) * 2017-09-09 2019-03-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成型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4278A (zh) * 2020-03-30 2020-06-09 中南大学 一种由低阶煤制造的氧化球团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许玲;甘敏;范晓慧;姜涛;王;赵改革;: "有机粘结剂氧化球团固结特性及强化措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3, 26 June 2009 (2009-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1550B (zh)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
CN105330123A (zh) 一种用于污泥高度脱水的配方及其操作方法
CN107304461B (zh) 用于烧结生产的强力混合工艺及其装置
EP0326382A2 (en) Polymeric compositions
CN108383347B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强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装置和方法
CN109225063A (zh) 一种粉煤灰湿法造粒装置及其造粒方法
CN106006858A (zh) 一种高活性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4353B (zh) 一种铁矿粉造块方法及挤出成型模具
CN115896449A (zh) 一种三段式生球团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WO2019142726A1 (ja) 圧送用先行材
CN101279127A (zh) 飞灰固化系统
CN206173161U (zh) 磁混凝沉淀水质净化装置
CN103100330A (zh) 螺带搅拌装置
CN201205420Y (zh) 飞灰固化系统
CN110040888A (zh) 基于微电解/非均相芬顿流化床工艺的污泥回用方法及系统
CN113461304B (zh) 一种专用于脱水污泥深度脱水的赤泥基混合酸化学调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56911A (zh) 一种水性纳米金属涂料的制备工艺
CN216378328U (zh) 一种冶炼厂矿粉球团处理设备
JP2017124569A (ja) 余剰生コンの団粒化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る再生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する団粒化装置
CN103951508A (zh) 分子网纳米包膜高效缓释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CN109136543B (zh) 高配比磁铁矿烧结方法
CN113881251A (zh)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炭黑造粒方法
CN103739182B (zh) 一种非均相污泥的脱水方法
CN110155970B (zh) 磷矿微粉球团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5348U (zh) 移动式污泥固化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