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9063A - 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9063A
CN115889063A CN202310027529.1A CN202310027529A CN115889063A CN 115889063 A CN115889063 A CN 115889063A CN 202310027529 A CN202310027529 A CN 202310027529A CN 115889063 A CN115889063 A CN 115889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connection point
liquid
piezoelectric pump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75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田美树
栗原洁
竹内进
川村宪一郎
冈口健二朗
藤崎雅章
河崎洋平
和田宽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89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9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2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5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 B05B7/2408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iner or its attachment means to the spray apparatus
    • B05B7/241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iner or its attachment means to the spray apparatus the container being pressuri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7/00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 B05B17/04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 B05B17/06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 B05B17/0607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2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5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 B05B7/2416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producing or supplying the atomising fluid, e.g. air hoses, air pumps, gas containers, compressors, fans, ventilators, their drives
    • B05B7/2418Air pumps actuated by the operator, e.g. manually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2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5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 B05B7/2424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the carried liquid and the main stream of atomising fluid being brought together downstream of the container before discharge
    • B05B7/2427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the carried liquid and the main stream of atomising fluid being brought together downstream of the container before discharge and a secondary stream of atomising fluid being brought together in the container or putting the carried liquid under pressure in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89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an atomising fluid, e.g. a gas, being suppli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91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an atomising fluid, e.g. a gas, being suppli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producing or supplying the atomising fluid, e.g. air hoses, air pumps, gas containers, compressors, fans, ventilators, their driv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雾化器,雾化器具备:第一压电泵,从排出口排出气体;第一流路,是具有第二端、和与第一压电泵的排出口连接的第一端的流路,且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连接点;液体存积部,用于存积液体;以及第二流路,具有与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连接点连接的第二端。

Description

雾化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80077512.9、申请日为2019年11月28日、发明名称为“雾化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液体和气体并进行雾化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将液体与气体混合并进行雾化的雾化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雾化器具备喷射作为气体的空气的喷射气瓶、和存积液体的液体存积容器。喷射气瓶与液体存积容器连接,能够通过用户的手工操作喷射空气。在喷射气瓶与液体存积容器的连接部分设置有减小了剖面积的狭窄部。若从喷射气瓶喷射空气,则在空气通过狭窄部时产生负压,产生文丘里效应。由于文丘里效应而吸引液体存积容器的液体,与空气混合并被雾化。雾化后的液体从设置于雾化器的排出口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7405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雾化器需要在作为液体与气体的混合位置的狭窄部,实现用于使液体雾化的液体与气体的混合比的最佳化以及用于使文丘里效应出现的气体的流速的最佳化的兼得。若想要使这两个要素最佳化,则该狭窄部的内部形状、剖面积的设计范围非常窄。换句话说,对于专利文献1的雾化器来说,有用于兼得用于使液体雾化的液体与气体的混合比的最佳化以及用于出现文丘里效应的气体的流速的最佳化的设计难易度非常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用于兼得用于使液体雾化的液体与气体的混合比的最佳化以及用于使文丘里效应出现的气体的流速的最佳化的设计难易度与以往相比较低的雾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雾化器具备:第一压电泵,从排出口排出气体;第一流路,是具有第二端、和与上述第一压电泵的上述排出口连接的第一端的流路,且在上述第一端与上述第二端之间设置连接点;液体存积部,用于存积液体;以及第二流路,具有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上述连接点连接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雾化器,用于兼得用于使液体雾化的液体与气体的混合比的最佳化以及用于使文丘里效应出现的气体的流速的最佳化的设计难易度与以往相比降低,能够更简单地进行雾化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雾化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雾化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连接点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罐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流路阻力件的周边的放大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的雾化器的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雾化器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流路阻力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流路阻力件的其它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雾化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1]实施方式2中的连接点的放大图。
图12是表示运行使用了压电泵的雾化器(实施例)、和使用了马达泵的雾化器(比较例)的情况下的脉动相关的结果的图表。
图13是表示气体流量与雾化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14是表示比较例的雾化器的雾化量的图表。
图15是表示实施例的雾化器的雾化量的图表。
图16是对比较例和实施例的各个雾化器的雾化的总流量进行比较的图表。
图17是表示流量与粒子径的关系的图表。
图18是表示通过比较例和实施例的各个雾化器雾化的液体的基于粒子径的存在比率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雾化器,具备:第一压电泵,从排出口排出气体;第一流路,是具有与上述第一压电泵的上述排出口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流路,且在上述第一端与上述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连接点;液体存积部,用于存积液体;以及第二流路,具有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上述连接点连接的第二端。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由压电泵排出气体,若预先设定驱动频率等输出条件,则能够设定排出的气体的流量等。由此,与其它的种类的泵相比,用于兼得用于使液体雾化的液体与气体的混合比的最佳化以及用于使文丘里效应出现的气体的流速的最佳化的设计难易度降低,能够简单地进行雾化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第一方式所记载的雾化器,还具备具有连接在上述第一流路上的上述第一端与上述连接点之间的第一端、和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二端的分支流路。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用第一压电泵作为送出气体和液体双方的驱动源,能够实现雾化器的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第二方式所记载的雾化器,在上述分支流路设置有防止液体的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防止液体存积部的液体错误地在分支流路逆流,能够使雾化器的可靠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第一方式所记载的雾化器,还具备:第二压电泵,从排出口排出气体;以及第三流路,具有与上述第二压电泵的上述排出口连接的第一端、和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二端。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不仅是作为气体的驱动源使用压电泵,作为液体的驱动源也使用压电泵,送至连接点的液体的流量等的设定也变得容易,能够更简单地进行雾化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第四方式所记载的雾化器,还具备将上述第一流路上的上述第一端与上述连接点之间的位置和上述第三流路连接的旁路流路。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设置旁路流路能够在第一流路与第三流路之间进行气体的交换,能够进行各流路的气体的流量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提供第五方式所记载的雾化器,在上述第三流路上,在与连接上述旁路流路的位置相比更靠上述第二端侧具备流路阻力件。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在第三流路设置流路阻力件,能够促进从第三流路经由旁路流路朝向第一流路的气体的流动,能够使在第一流路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增加。由此,能够促进在连接点的雾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提供第四方式至第六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雾化器,在上述第三流路设置有防止液体的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防止液体存积部的液体错误地在第三流路进行逆流并到达第二压电泵。由此,能够使雾化器的可靠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提供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雾化器,上述第一流路以一条直线状从上述第一端延伸至上述第二端。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尽可能地维持从第一压电泵排出的气体的流速,能够更可靠地进行雾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提供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雾化器,还具备至少收容上述第一压电泵、上述第一流路、上述第二流路以及上述液体存积部的壳体。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在携带等方面使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提供第九方式所记载的雾化器,上述液体存积部是收容于上述壳体的罐。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确保规定量的液体的容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提供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雾化器,上述第二流路与上述第一流路连接为与上述第一流路交叉,其前端在上述第一流路内折弯,并朝向上述第一流路的上述出口与上述第一流路同心状地延伸。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简单的喷嘴结构实现雾化。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的外观立体图。
雾化器2是将液体与气体混合并进行雾化的装置。图1所示的雾化器2具备壳体4、开关6、以及排出口8。例如作为医疗用的喷雾器使用雾化器2。液体例如是生理盐水、有机溶剂(乙醇等)、药剂(类固醇、β2受体激动剂等)。气体例如是空气。若用户按下开关6,则从排出口8排出雾化后的液体。
壳体4是构成雾化器2的轮廓的部件。在壳体4的上表面露出开关6。开关6是对雾化器2的动作的开/关进行电切换的切换部件。
在壳体4的侧方形成有排出口8。排出口8是用于排出雾化后的液体的开口。
壳体4具备第一壳体部4A、和第二壳体部4B。在图1中,第一壳体部4A与第二壳体部4B相互螺丝紧固。
从雾化器2取下了第一壳体部4A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雾化器2具备第一压电泵10、第二压电泵12、第一流路14、第二流路16、第三流路18、旁路流路20、罐21、以及控制基板22。这些部件收容在壳体4的内部。
第一压电泵10以及第二压电泵12分别是使用了压电元件的压电泵(也可以称为“微型鼓风机”、“微型泵”等。)。具体而言,具有使压电元件(未图示)与金属板(未图示)粘贴的结构,通过对压电元件以及金属板供给交流电力,使单压电模式的弯曲变形产生来进行气体的输送。在这样的压电泵内置将气体的流动限制为一个方向的阀功能的隔膜(未图示)。
第一压电泵10具有排出口10A。从排出口10A向A1方向排出气体。同样地,第二压电泵12具有排出口12A,从排出口12A向B1方向排出气体。实施方式1的A1方向以及B1方向是相互平行的水平方向。
在第一压电泵10连接有第一流路14。第一流路14是从第一压电泵10排出的气体的流路。第一流路14具有作为入口的第一端14A、和作为出口的第二端14B。第一端14A与第一压电泵10的排出口10A连接,第二端14B面向排出口8。实施方式1的第一流路14以一条直线状从第一端14A延伸至第二端14B。第一流路14延伸的A2方向以及从排出口8排出气体的A3方向均与A1方向一致。根据这样的构成,从第一压电泵10的排出口10A排出的气体以一条直线状前进,并经由第二端14B从排出口8排出。
在第二端14B的附近,在第一流路14连接有第二流路16。第二流路16是延伸为能够将罐21的液体供给至第一流路14的流路。第二流路16具有作为入口的第一端16A、和作为出口的第二端16B(图3)。第一端16A与罐21连接,第二端16B与第一流路14连接。第二流路16与第一流路14连接的位置为连接点24。连接点24相当于混合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点。
连接点24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第二流路16与第一流路14连接为大致正交地交叉。第二流路16的前端25在第一流路14的内部大致折弯90度以与第一流路14成为同心状。第二流路16的第二端16B面向第一流路14的第二端14B。根据这样的喷嘴形状(所谓的喷射器),从第二流路16供给的液体在第一流路14的中心流动(箭头D1),从第一压电泵10排出的气体在其周围流动(箭头A2)。由此,通过根据从第二流路16供给的液体的流量等将从第一压电泵10排出的气体的流速、流量设定为所希望的范围,能够使连接点24的雾化实现。
返回到图2,在第二压电泵12连接有第三流路18。第三流路18是将从第二压电泵12排出的气体引到罐21的流路。第三流路18具有作为入口的第一端18A、和作为出口的第二端18B。第一端18A与第二压电泵12的排出口12A连接,第二端18B配置在罐21的内部空间中未填充液体的位置。第三流路18从第二压电泵12的排出口12A连接至罐21的内部空间。第三流路18向作为与B1方向相同的方向的B2方向延伸之后向斜上方弯曲,向B3方向延伸。
罐21是存积液体的液体存积部。一起参照图4对罐2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罐21及其周边的图。
如图4所示,在罐21填充有液体至液面H。第二流路16的第一端16A位于液面H的下方,第三流路18的第二端18B位于液面H的上方。
根据这样的构成,从第三流路18排出的气体从第二端18B排出到罐21的内部。由此罐21的内部压力增加,作用下压液面H的力。从第二流路16的第一端16A朝向连接点24推压罐21的液体,并使其在第二流路16上升(箭头D)。
这样,第三流路18的第二端18B设置在从第三流路18排出的气体朝向第二流路16的第一端16A推出罐21的液体的位置。
返回到图2,在第一流路14与第三流路18之间设置有旁路流路20。旁路流路20是能够在第一流路14与第三流路18之间进行气体的交换的流路。旁路流路20在连接点26与第一流路14连接,在连接点28与第三流路18连接。连接点26、28均设置在上述的连接点24的上游侧。特别是连接点26位于第一流路14上的第一端14A与连接点24之间。
实施方式1的旁路流路20发挥将第三流路18的气体引导至第一流路14的作用(箭头C)。即,旁路流路20的入口(第一端)为连接点28,旁路流路20的出口(第二端)为连接点26。为了形成这样的流动,在第三流路18设置流路阻力件30。
流路阻力件30的周边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如图5所示,实施方式1的流路阻力件30是突出为部分地侵入第三流路18的内部的部件,作为阀发挥作用。由于流路阻力件30向第三流路18的内部突出,所以第三流路18的剖面积局部地变窄形成狭窄部60,作为流路阻力件发挥作用。也可以不使流路阻力件30侵入第三流路18的内部,而通过从外部对第三流路18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来在第三流路18形成狭窄部60。通过设置狭窄部60,能够使第三流路18的流路阻力增加而促进向旁路流路20以及第一流路14的流动。流路阻力件30的形态并不限定于阀,只要是节流器等作为流路阻力件发挥作用的形态则可以是任意的形态。另外,若能够变形以使第三流路18变得狭窄,则也可以不使用阀而使用简单的筒状体作为流路阻力件。
通过在图2所示的连接点28的下游侧设置流路阻力件30,能够促进从第三流路18经由旁路流路20流向第一流路14的气体的流动,能够使在第一流路14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增加。由此,能够促进在连接点24的雾化。
第三流路18的剩余的气体朝向罐21流动。
控制基板22是用于驱动压电泵的部件。实施方式1的控制基板22驱动第二压电泵12。另一方面,对第一压电泵10分配其它的控制基板(未图示)。
控制基板22与开关6和第二压电泵12双方电连接。若用户按下开关6,则信号从开关6流向控制基板22。接受该信号,从控制基板22对第二压电泵12施加驱动电压,驱动第二压电泵12。同样地,从未图示的控制基板对第一压电泵10施加驱动电压,驱动第一压电泵10。通过开关6的按下,同时驱动第一压电泵10和第二压电泵12。压电泵10、12的驱动电压例如设定为20kHz~40kHz。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压电泵10和第二压电泵12使用相同的规格·输出的压电泵。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壳体4收容上述的雾化器2的全部构成要素,但开关6等一部分的构成要素在壳体4的外部露出。
对具有上述的构成的雾化器2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用户按下开关6。由此,驱动第一压电泵10和第二压电泵12。从第一压电泵10向A1方向排出气体,同时,从第二压电泵12向B1方向排出气体。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压电泵10与第二压电泵12的输出相同,从各压电泵10、12的排出口10A、12A排出的气体的流量·流速相同。
如上述那样在第二流路18设置流路阻力件30,所以气体从第三流路18经由旁路流路20流向第一流路14(箭头C)。由此,在第一流路14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增加,在第三流路18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减少。
在第一流路14流动的气体供给至连接点24(箭头A2)。从第一压电泵10排出的气体以一条直线状在第一流路14内前进,并到达连接点24。由于一条直线状地前进,所以能够尽量不使从第一压电泵10排出的气体的流速减速而维持该流速。
另一方面,在第三流路18流动的气体送至罐21(箭头B2、B3)。通过向罐21输送气体,作用下压罐21的液体的压力,而罐21的液体经由第二流路16的第一端16A送至连接点24(箭头D)。
其后,在连接点24混合气体和液体。如图3所示,液体从第二流路16的前端25流向第一流路14的第二端14B(箭头D1),气体在其周围流动(箭头A2)。送至连接点24的气体和液体的流量·流速分别预先设定为满足雾化的条件的值。由此,能够在连接点24使液体可靠地雾化。雾化后的液体经由第一流路14的第二端14B从排出口8排出。
如上述那样,根据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使用压电泵10、12作为驱动源来实现雾化。在使用了压电泵10、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预先设定驱动频率等输出条件,来调节供给至连接点24的气体的流量·流速。因此,通过将供给至连接点24的气体的流量·流速设定为与液体的流量等对应的适当的范围,能够精度良好地实现雾化。由此,与以往的由压缩机式的泵利用文丘里效应进行雾化的情况相比,用于兼得用于使液体雾化的液体与气体的混合比的最佳化以及用于使文丘里效应出现的气体的流速的最佳化的设计难易度较低。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实现雾化,能够容易地进行雾化的控制。另外,若在能够实现雾化的范围变更气体的流量·流速,则能够调整雾化的液体的粒子径。另外压电泵10、12使压电元件高速地振动来排出气体,所以能够抑制脉动的产生,静音性优异。另外,通过恒定地保持压电泵10、12的驱动周期,能够持续地恒定量地排出雾化后的液体。另外压电泵10、12与压缩机式的泵相比能够减小尺寸,也能够实现雾化器2的小型化。
如上述那样,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具备第一压电泵10、第一流路14、罐21、以及第二流路16。第一压电泵10是从排出口10A排出气体的泵。第一流路14是具有与第一压电泵10的排出口10A连接的第一端14A、和第二端14B的流路,且在第一端14A与第二端14B之间设置连接点24。罐21是存积液体的液体存积部。第二流路16是具有与罐21连接的第一端16A、和与连接点24连接的第二端16B的流路。
这样,通过将第一压电泵10作为驱动源排出气体,能够通过预先设定驱动频率等输出条件,设定排出的气体的流量等。由此,与其它的种类的泵相比,用于兼得用于使液体雾化的液体与气体的混合比的最佳化以及用于使文丘里效应出现的气体的流速的最佳化的设计难易度较低,能够更简单地进行雾化的控制。
并且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还具备第二压电泵12、和第三流路18。第二压电泵12是从排出口12A排出气体的泵。第三流路18是具有与第二压电泵12的排出口12A连接的第一端18A、和与罐21连接的第二端18B的流路。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不仅是作为气体的驱动源使用压电泵,作为液体的驱动源也使用压电泵,送至连接点24的液体的流量等的设定变得容易,能够更简单地进行雾化的控制。
并且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还具备将第一流路14上的第一端14A与连接点24之间的位置与第三流路18连接的旁路流路20。通过设置旁路流路20,能够在第一流路14与第三流路18之间进行气体的交换,能够进行各流路14、18之间的流量调整。
并且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在第三流路18,在与连接旁路流路20的位置亦即连接点28相比更靠第二端18B侧(即下游侧)具备流路阻力件30。通过设置流路阻力件30,能够促进在旁路流路20从第三流路18朝向第一流路14的气体的流动,能够使在第一流路14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增加。由此,能够促进在连接点24的雾化。
并且根据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第一流路14以一条直线状从第一端14A延伸至第二端14B。由此,从第一压电泵10排出的气体在第一流路14中一条直线状地前进,并从第二端14B排出。能够尽可能地维持从第一压电泵10排出的气体的流速,能够促进在连接点24的雾化。
并且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还具备壳体4。通过设置这样的壳体4,能够在携带等方面使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并且根据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使用收容于壳体4的罐21,作为存积液体的液体存积部。通过使用罐21,能够确保规定量的液体的容量。
并且根据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第二流路16与第一流路14连接为与第一流路14交叉,其前端25在第一流路14内折弯,并朝向第一流路14的第二端14B与第一流路14同心状地延伸。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简单的喷嘴结构实现雾化。
以上,列举上述的实施方式1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1。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对设置旁路流路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是不设置旁路流路20的情况。即,也可以使与第一压电泵10对应的第一流路14、和与第二压电泵12对应的第三流路18独立。该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压电泵10的输出控制供给至连接点24的“气体”的流量·流速,并通过第二压电泵12的输出控制供给至连接点24的“液体”的流量·流速。即,能够独立地控制气体与液体的流量·流速,能够容易地进行雾化的控制。
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对使用两个压电泵10、1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仅使用一个压电泵。例如,也可以在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中省略第二压电泵12,仅设置第一压电泵10。此时,为了使罐21的液体流向连接点24,也可以设置从第一流路14向罐21分支的分支流路。分支流路的例子如图6所示。
图6是压电泵仅为第一压电泵10,并设置了分支流路32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设置有将第一流路14中的连接点24与第一端14A之间的位置(即与连接点24相比上游侧)与罐21连接的分支流路32。分支流路32具有作为入口的第一端32A、和作为出口的第二端32B。第一端32A与连接点24相比在上游侧与第一流路14连接,第二端32B与罐21连接。分支流路32的第二端32B设置在从分支流路32排出的气体朝向第二流路16的第一端16A推出罐21的液体的位置。通过设置这样的分支流路32,能够利用第一压电泵10作为气体和液体双方的流动的驱动源,能够实现雾化器2的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小型化。
在图6所示的方式中,还在分支流路32设置防止液体的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34。通过在分支流路32设置逆流防止机构34,能够防止罐21的液体错误地在分支流路32进行逆流,能够使雾化器2的可靠性提高。作为逆流防止机构34,可以使用不使液体通过而使气体通过的过滤器等任意的机构。
同样地,也可以在图2等所示的第三流路18设置防止液体的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未图示)。通过在第三流路18设置逆流防止机构,能够防止罐21的液体错误地在第三流路18逆流并到达第二压电泵12。由此,能够使雾化器2的可靠性提高。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设定为第三流路18的第二端18B与液面H相比位于上方,但若例如在第三流路18的第一端18A设置逆流防止机构,则即使在第二端18B与液面H的上下关系反转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地进行动作。该情况下,能够进行更灵活的设计。
关于图6所示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省略分支流路32以及逆流防止机构34。其例子如图7所示。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不设置分支流路32,第一压电泵10不具有推出罐21的液体的功能。罐21的液体通过压电泵以外的单元供给至连接点24。作为压电泵以外的单元,例如有通过文丘里效应导入液体,或者,通过将第二流路16的第一端16A与第二端16B相比配置在上方来利用重力供给液体的情况等。即使是这样的构成,也能够在连接点24使从第一压电泵10排出的气体与罐21的液体混合并雾化。
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对存积液体的液体存积部为罐2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是利用形成在壳体4的内部的流路作为液体存积部等任意的方式。
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对设置流路阻力件30作为用于使第三流路18的流路阻力增加的单元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只要能够使第三流路18的流路阻力增加,则可以使用任意的单元。例如,也可以使第三流路18的流路剖面积比第一流路14的流路剖面积以及旁路流路20的流路剖面积小。由此,能够使第三流路18的阻力增加促进向旁路流路20以及第一流路14的流动。或者,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第三流路18设置逆流防止阀40。逆流防止阀40作用为使第三流路18中朝向第二端18B的流动F1的流路阻力增加。因此,能够促进向旁路流路20以及第一流路14的流动。逆流防止阀40还作用为防止与流动F1反向的流动F2。由此,能够防止流体从罐21向第三流路18逆流。或者,如图9所示,也可以在第三流路18设置网状部件50。网状部件50是使气体透过并且不使流体透过的网状的部件。通过设置网状部件50,能够使第三流路18上的流动F1的阻力增加,并且能够防止从罐21逆流的流体的流动F2。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2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上述的变形例。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雾化器102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说明。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雾化器102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实施方式2的雾化器102中的连接点的放大图。实施方式2的雾化器102主要是第一流路以及第二流路的第二端侧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不同。
如图10所示,第一流路114具有第一端114A以及第二端114B。第一端114A与第一压电泵10的排出口10A连接,第二端114B面向排出口8。
如图11所示,第一流路114从上游侧开始依次具有第一扩径流路118、缩径流路120、以及第二扩径流路122。缩径流路120是内径相对于第一扩径流路118和第二扩径流路122减小的流路。缩径流路120连接在第一扩径流路118与第二扩径流路122之间。第二扩径流路122的末端相当于第一流路114的第二端114B。
第二流路116具有第一端116A(图10)以及第二端116B(图11)。第一端116A与罐21的内部空间连接,第二端116B与第一流路114的中途连接。第二流路116的第二端116B相当于第二流路116与第一流路114连接的连接点123。
第二流路116从上游侧开始依次具有扩径流路124、和缩径流路126。缩径流路126是内径相对于扩径流路124减小的流路。缩径流路126的末端相当于第二流路116的第二端116B,并且构成连接点123。
根据具有这样的构成的雾化器102,通过同时驱动第一压电泵10和第二压电泵12,如图10所示,产生与实施方式1的雾化器2相同的流动(箭头A1、A2、A3、B1、B2、B3、C、D)。
如图11所示,气体从第一流路114流向连接点123(箭头E1),且液体从第二流路116流向连接点123(箭头F),而将气体与液体混合。送至连接点123的气体和液体的流量·流速分别预先设定为满足雾化的条件的值,在连接点123进行了混合的气体和液体在第二扩径部122进行雾化(箭头E2)。雾化后的液体经由第一流路114的第二端114B从排出口8排出(箭头A3)。
如上述那样,在实施方式2的雾化器102中也能够同样地在连接点123使文丘里效应出现并进行雾化。作为具体的构成,第一流路114是具有与第一压电泵10的排出口10A连接的第一端114A、和第二端114B的流路,且在第一端114A与第二端114B之间设置连接点123。另外,第二流路116是具有与罐21连接的第一端116A、和与连接点123连接的第二端116B的流路。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将第一压电泵10作为驱动源排出气体,能够通过预先设定驱动频率等输出条件,设定排出的气体的流量等。由此,与其它的种类的泵相比,用于兼得用于使液体雾化的液体与气体的混合比的最佳化以及用于使文丘里效应出现的气体的流速的最佳化的设计难易度较低,能够更简单地进行雾化的控制。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的雾化器102,通过分别在第一流路114和第二流路116设置缩径流路120、126,能够暂时提高在各流路流动的气体以及液体的压力以及流速,能够促进文丘里效应的出现。
<压电泵与马达泵的比较>
上述的实施方式1、2的雾化器2、102将压电泵10、12作为动力源进行雾化,与以往的将马达泵(隔膜泵)作为动力源的雾化器相比较,在以下的点优异。
具体而言,在使用了马达泵的雾化器中,由于振动频率较低所以产生较大的脉动,雾化的液体的粒径产生偏差。另外根据脉动的周期,产生不能够确保雾化所需要的流量而不能够进行雾化的期间,所以雾化效率较低。与此相对,在使用了压电泵的雾化器中,振动频率高至能够实际忽略脉动,能够兼得雾化的液体的粒径的均匀化、以及雾化效率的提高。对于这一点,以下,使用图12~图18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分别以规定条件运行使用了压电泵的雾化器(实施例)、和使用了马达泵的雾化器(比较例)的情况下的脉动相关的结果的图表。在图12中,横轴表示脉动的周期(单位:无),纵轴表示气体流量(单位:L/min)。气体流量是通过各泵的驱动在雾化器内流动的气体的流量。
如图12所示,在比较例的雾化器中,在脉动的一个周期中,气体流量较大地变动。具体而言,进行最小流量为0L/分,最大流量大约为2L/分的正弦的周期变动。与此相对,在实施例的雾化器中,一个周期中的气体流量几乎不变化,维持作为平均流量的大约1L/分。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流量与雾化量的关系的图表。横轴表示气体流量(单位:L/分),纵轴表示雾化量(单位:mL/分)。雾化量是混合气体和液体进行雾化后的物质的流量。如图13所示,在气体流量小于大约1L/分时雾化量为0,与此相对若气体流量变为大约1L/分以上,则气体流量的总量成为雾化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使液体雾化的条件,有气体流量大约在1L/分以上这样的条件。
如图12所示,在比较例的雾化器中,虽然在0~0.5周期中气体流量以大约1L/分以上推移,但在0.5~1周期中气体流量以小于大约1L/分推移。若参照图13所示的关系,则在比较例的雾化器中在0~0.5周期能够进行雾化,但在0.5~1周期不能够进行雾化。其结果如图14所示。在图14中,横轴表示脉动的周期(单位:无),纵轴表示雾化量(单位:mL/分)。如图14所示,在0~0.5周期能够得到与气体流量对应的雾化量,但在0.5~1周期雾化量为0。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的雾化器中,如图12所示在0~1周期的期间气体流量维持为1L/分,所以能够持续地确保雾化所需要的流量,能够维持雾化状态。其结果如图15所示。在图15中,横轴表示脉动的周期(单位:无),纵轴表示雾化量(单位:mL/分)。如图15所示,在0~1周期,能够持续地得到大约1L/分这样的雾化量。
在图14、图15所示的图表中,由表示雾化量的线包围的面积表示脉动的一个周期内的雾化的总流量。若计算各个总流量,则如图16所示。在图16中,纵轴表示脉动的一个周期内的雾化的总流量的比率。根据图16所示的结果,若对比较例的雾化器与实施例的雾化器进行比较,则雾化的总流量的比例大致为0.8:1。
根据图16所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的雾化器能够雾化的总流量更多,与比较例的雾化器相比能够实现较高的雾化效率。
接下来,流量与粒子径的关系如图17所示。在图17中,横轴表示气体流量(单位:L/分),纵轴表示在横轴的流量时进行雾化的液体的平均的粒子径(单位:μm)。
如图17所示,气体流量越大,雾化的液体的平均粒子径越小。
若将图17所示的流量与粒子径的关系对照图12所示的脉动的一个周期内气体流量的变动的结果,则成为如图18所示那样的结果。在图18中,横轴表示雾化的液体的粒子径(单位:μm),纵轴表示基于粒子径的存在比率(单位:%)。
如图18所示,在比较例的雾化器中,由于在脉动的一个周期气体流量较大地变动,所以粒子径也产生较大的偏差。另一方面,在实施例的雾化器中,在脉动的一个周期气体流量大致维持为恒定,所以粒子径的偏差也较少。
根据图18所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的雾化器雾化后的液体的粒子径的偏差更少,与比较例的雾化器相比能够进一步使粒子径均匀化。
如上述那样,根据图12~图18所示的结果,在将压电泵10、12作为驱动源的实施方式1、2的雾化器2、102中,与将马达泵作为驱动源的以往的雾化器相比较,能够同时实现雾化的液体的粒径的均匀化和雾化效率的提高。
虽然在参照附图的同时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地充分地记载了本公开,但对于熟知该技术的人来说各种变形、修正是显而易见的。那样的变形、修正只要不脱离基于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的本公开的范围,则应该理解为包含于其中。另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以及思想的范围内实现各实施方式中的要素的组合、顺序的变化。
本发明对医疗用、美容用等的雾化器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2…雾化器,4…壳体,4A…第一壳体部,4B…第二壳体部,6…开关,8…排出口,10…第一压电泵,10A…排出口,12…第二压电泵,12A…排出口,14…第一流路,14A…第一流路的第一端,14B…第一流路的第二端,16…第二流路,16A…第二流路的第一端,16B…第二流路的第二端,18…第三流路,18A…第三流路的第一端,18B…第三流路的第二端,20…旁路流路,21…罐,22…控制基板,24…连接点,25…前端,26…连接点,28…连接点,30…流路阻力件,32…分支流路,34…逆流防止机构,40…逆流防止阀,50…网状部件,60…狭窄部,114…第一流路,114A…第一端,114B…第二端,116…第一流路,116A…第一端,116B…第二端,118…第一扩径流路,120…缩径流路,122…第二扩径流路,123…连接点,124…扩径流路,126…缩径流路。

Claims (18)

1.一种雾化器,具备:
第一压电泵,从排出口排出气体;
第一流路,是具有第二端、和与上述第一压电泵的上述排出口连接的第一端的流路,且在上述第一端与上述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连接点;
液体存积部,用于存积液体;以及
第二流路,具有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上述连接点连接的第二端,
上述第一流路在比上述连接点靠近上述第一端侧具有流路直径扩大的扩径点,在上述扩径点与上述连接点之间具有向缩小上述第一流路的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上述第一倾斜面从远离扩径点的位置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还具备分支流路,该分支流路具有连接在上述第一流路上的上述第一端与上述连接点之间的第一端、和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二端,
上述第一流路在与上述连接点连接的位置具有径变小的缩径部,上述第二流路在与上述连接点连接的位置具有径变小的缩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在上述分支流路设置有防止液体的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
上述缩径部配置在相比上述连接点更靠第一端侧,在上述缩径部和上述连接点之间具有上述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还具备:
第二压电泵,从排出口排出空气;以及
第三流路,具有与上述第二压电泵的上述排出口连接的第一端、和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二端。
5.一种雾化器,具备:
第一压电泵,从排出口排出气体;
第一流路,是具有第二端、和与上述第一压电泵的上述排出口连接的第一端的流路,且在上述第一端与上述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连接点;
液体存积部,用于存积液体;
第二流路,具有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上述连接点连接的第二端;
第二压电泵,从排出口排出空气;以及
第三流路,具有与上述第二压电泵的上述排出口连接的第一端、和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二端,
还具备旁路流路,该旁路流路将上述第一流路上的上述第一端和上述连接点之间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流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在上述第三流路,在与连接上述旁路流路的位置相比更靠上述第三流路的上述第二端侧具备流路阻力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在上述第三流路设置有防止液体的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上述第一流路以一条直线状从上述第一流路的上述第一端延伸至上述第一流路的上述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还具备至少收容上述第一压电泵、上述第一流路、上述第二流路以及上述液体存积部的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上述液体存积部是收容于上述壳体的罐。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上述第二流路与上述第一流路连接为与上述第一流路交叉,其前端在上述第一流路内折弯,并朝向上述第一流路的上述排出口与上述第一流路同心状地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上述第一倾斜面倾斜为面向上述扩径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上述第一倾斜面沿着从上述第一端朝向上述第二端的方向,向缩小上述第一流路的径的方向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上述第一倾斜面在从上述第一端朝向上述第二端的方向上,位于上述扩径点与上述连接点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还具有第二倾斜面,该第二倾斜面与上述第一倾斜面的上述第二端侧连接且向与上述第一倾斜面相反侧倾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上述第二流路的上述第二端在比连接上述第一倾斜面和上述第二倾斜面的连接点靠近上述第二端侧开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上述第二流路的上述第二端在上述第二倾斜面开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中,
还具备分支流路,该分支流路具有连接在上述第一流路上的上述第一端与上述连接点之间的第一端、和与上述液体存积部连接的第二端。
CN202310027529.1A 2018-11-28 2019-11-28 雾化器 Pending CN1158890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2720 2018-11-28
JP2018222720 2018-11-28
JP2019-052660 2019-03-20
JP2019052660 2019-03-20
CN201980077512.9A CN113165790B (zh) 2018-11-28 2019-11-28 雾化器
PCT/JP2019/046615 WO2020111189A1 (ja) 2018-11-28 2019-11-28 霧化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7512.9A Division CN113165790B (zh) 2018-11-28 2019-11-28 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9063A true CN115889063A (zh) 2023-04-04

Family

ID=708519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7512.9A Active CN113165790B (zh) 2018-11-28 2019-11-28 雾化器
CN202310027529.1A Pending CN115889063A (zh) 2018-11-28 2019-11-28 雾化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7512.9A Active CN113165790B (zh) 2018-11-28 2019-11-28 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76033A1 (zh)
EP (1) EP3862291A4 (zh)
JP (2) JP6984764B2 (zh)
CN (2) CN113165790B (zh)
WO (1) WO20201111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2730A1 (ja) * 2021-03-23 2022-09-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霧化装置
WO2022209549A1 (ja) * 2021-03-29 2022-10-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混合流体送出装置
JP7327705B2 (ja) 2021-03-29 2023-08-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混合流体送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4813A (en) * 1978-02-25 1979-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prayer
JPS56132695A (en) * 1980-03-21 1981-10-17 Hokushin Electric Works Signal transmitter
JP2869620B2 (ja) * 1994-11-22 1999-03-10 島田理化工業株式会社 洗浄用スプレイノズル
JP2003154294A (ja) * 2001-02-27 2003-05-27 Kayoshi Hasegawa ノズル及び噴出装置。
US7017829B2 (en) * 2003-04-14 2006-03-28 S. C. Johnson & Son, Inc. Atomizer wicking system
JP4981447B2 (ja) * 2003-08-13 2012-07-18 ユニリーバー・ナームローゼ・ベンノートシヤープ 家庭用噴霧装置
US7219848B2 (en) * 2004-11-03 2007-05-22 Meadwestvaco Corporation Fluid sprayer employing piezoelectric pump
JP4966068B2 (ja) 2007-03-29 2012-07-04 エア・ウォーター・ゾル株式会社 吸引式噴射器
CN102049360A (zh) * 2009-11-06 2011-05-11 魏文龙 水泥助磨剂的雾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6035738B2 (ja) 2011-12-27 2016-11-30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ネブライザおよびネブライザキット
JP5873374B2 (ja) * 2012-04-02 2016-03-01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溶液供給装置
JP5859922B2 (ja) 2012-06-18 2016-02-16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噴霧器
TWM461353U (zh) * 2012-12-12 2013-09-11 Zong Jing Investment Inc 出料裝置及其妝料匣
JP2014240061A (ja) 2013-06-12 2014-12-25 東邦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液体噴霧機用ノズル
US10349785B2 (en) * 2015-04-28 2019-07-16 Kao Corporation Foam discharge device
JP6813750B2 (ja) * 2016-11-21 2021-01-13 有限会社上川製作所 ディスペンサ
JP6353599B1 (ja) * 2017-12-27 2018-07-04 リックス株式会社 二流体ノズ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11189A1 (ja) 2021-09-30
US20210276033A1 (en) 2021-09-09
CN113165790B (zh) 2023-02-17
JP7287439B2 (ja) 2023-06-06
WO2020111189A1 (ja) 2020-06-04
JP6984764B2 (ja) 2021-12-22
JP2022031794A (ja) 2022-02-22
EP3862291A4 (en) 2022-07-20
EP3862291A1 (en) 2021-08-11
CN113165790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5790B (zh) 雾化器
US20150182707A1 (en) Dispensing method and system of a capillary aerosol generator
US8870090B2 (en) Volatile liquid droplet dispenser device
WO2006052588A3 (en) Fluid sprayer employing piezoelectric pump
MX9708390A (es) Rociador de bomba para liquidos viscosos y para liquidos cargados de solidos.
JP2004529696A5 (zh)
CA2691505A1 (en) Fluid delivery system for dispen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fluids
JP7151877B2 (ja) 霧化器
CN106999965B (zh) 双材料喷嘴
JPH07508680A (ja) 空気噴霧ノズル
US20110303761A1 (en) Atomizing device
US6685107B1 (en) Soap dispensing spray nozzle
KR102010503B1 (ko) 휴대용 전동 분무기
CN100518956C (zh) 微雾滴产生装置
US11344906B2 (en) Needle-type vibrate-to-nebulize apparatus and nebulizer
US20080203196A1 (en) Nozzle Arrangements
US20080273993A1 (en) Ejector Tube of an Ejector Pump
CN219332804U (zh) 一种雾化器和注氧仪
CN117202995A (zh) 包括机动气泵、分配设备和产品容器的产品分配系统
CN113439162B (zh) 泵系统
CN115060785A (zh) 一种用于单细胞icp-ms分析的雾化器
JP2003010738A (ja) 噴霧ノズル装置及び噴霧ノズル
MY114299A (en) Pump sprayer for viscous or solids laden liqu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