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7725A -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7725A
CN115887725A CN202211237937.1A CN202211237937A CN115887725A CN 115887725 A CN115887725 A CN 115887725A CN 202211237937 A CN202211237937 A CN 202211237937A CN 115887725 A CN115887725 A CN 115887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flow
liquid
fluid
base body
essentia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379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友
胡志勇
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379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7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7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7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该补液机构包括:第一基体,用于与盛液容器固定,所述第一基体设有第一回流部,所述第一回流部连通所述盛液容器;吸液组件,与所述第一基体固定,且所述吸液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盛液容器,以将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液体吸至所述第一基体上的待补液件;其中,所述液体可以从所述第一基体上的所述第一回流部流回至所述盛液容器内。

Description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香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支架。
背景技术
香薰机是一种用于卧室、大厅、过道等区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机器,香薰机可以采用香片的方式向空气中散发香薰精油,使得区域内空气更加清新怡人。现有技术中的香薰机存在漏油的问题,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以解决如何提高香薰机的防漏油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液机构,包括:
第一基体,用于与盛液容器固定,所述第一基体设有第一回流部,所述第一回流部连通所述盛液容器;
吸液组件,与所述第一基体固定,且所述吸液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盛液容器,以将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液体吸至所述第一基体上的待补液件;
其中,所述液体可以从所述第一基体上的所述第一回流部流回至所述盛液容器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回流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围成储液腔,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回流孔,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盛液容器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内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柱,所述透气柱内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盛液容器的透气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香薰机,包括:
壳体;
盛液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盛液容器用于盛放香薰精油;
待补液件,用于将香薰精油弥散入空气中;
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补液机构,所述补液机构中的所述第一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待补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上,所述盛液容器与所述吸液组件相连通。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补液机构,包括:
第一基体,用于与盛液容器固定;
第二基体,用于放置待补液件;
吸液组件,与所述第一基体固定,且所述吸液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盛液容器,以将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液体吸至所述待补液件;
其中,所述液体还可以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基体、第一基体流回至所述盛液容器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设有第一回流部,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部,所述第一回流部连通所述第二回流部,且所述第一回流部连通所述盛液容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部与所述第二回流部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连接、紧固连接和一体成型中的一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部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回流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回流部与所述第二回流部可滑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待补液件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回流部远离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承载部沿所述第二回流部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承载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回流部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回流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回流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围成储液腔,所述第二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回流孔;
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盛液容器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内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柱,所述透气柱内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盛液容器的透气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香薰机,包括:
壳体;
盛液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盛液容器用于盛放香薰精油;
待补液件,用于将香薰精油弥散入空气中;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补液机构,所述补液机构中的所述第一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待补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上,所述盛液容器与所述吸液组件相连通。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补液机构,包括:
第一基体,用于与盛液容器固定;
第二基体,用于放置待补液件;
至少一个转流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基体靠近所述第二基体的一侧;
吸液组件,与所述第一基体固定,且所述吸液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盛液容器,以将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液体吸至所述待补液件;
其中,所述液体还可以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基体、转流装置、第一基体流回至所述盛液容器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设有第一回流部,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转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部,所述转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二基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回流部,所述转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侧设有第四回流部;
其中,所述第三回流部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回流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回流部与所述第二回流部可滑动,所述第一回流部套设在所述第四回流部的外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待补液件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回流部远离所述转流装置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承载部沿所述第二回流部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承载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回流部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回流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流装置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回流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围成储液腔,所述第二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贯穿的第三回流孔,所述第三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第四回流部的内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回流孔,且所述第一回流孔连通所述第三回流孔,其中,所述第三回流孔与所述第一回流孔在周向上非完全重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柱,所述透气柱内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盛液容器的透气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香薰机,包括:
壳体;
盛液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盛液容器用于盛放香薰精油;
待补液件,用于将香薰精油弥散入空气中;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补液机构,所述补液机构中的所述第一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待补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上,所述盛液容器与所述吸液组件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该补液机构包括第一基体、第二基体、吸液组件,第一基体用于与盛液容器固定,第二基体用于放置待补液件,吸液组件与第一基体固定,且吸液组件用于连通盛液容器,以将盛液容器内的液体吸至待补液件,液体还可以依次经过第二基体、第一基体流回至盛液容器内。在吸液组件喷出的精油量超过待补液件吸油速度的精油量的情况下,多余的精油会通过第二基体、第一基体回流至盛液容器内,降低了多余精油从香薰机各部件空隙处流动至电子元器件的风险,还降低了多余精油流出至香薰机外部造成污染的风险,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香薰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香薰机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补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基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基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基体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A部剖视图;
图8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待补液件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待补液件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待补液件的侧视图;
图12为图10中C-C部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D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补液机构;11、第一基体;111、第一回流部;112、第一支撑部;113、第一回流孔;114、透气柱;115、透气孔;12、转流装置;121、第四回流部;122、第三回流部;123、第二支撑部;124、储液腔;125、第三回流孔;2、第二基体;21、第二回流部;211、第二回流孔;22、第二承载部;221、凸筋;3、吸液组件;4、触发组件;41、按压件;5、盛液容器;6、待补液件;60、本体;61、阻流部;601、第一表面;602、通孔;603、第二表面;611、侧壁;612、底壁;7、壳体;71、上壳体;72、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补液机构,该补液机构可应用于香薰机、雾化器等家用电器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类型并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补液机构产生限定。
以下以补液机构应用在香薰机为例对其用途进行说明,香薰机可用于卧室、大厅、过道等区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香薰机可以采用香片的方式向空气中散发香薰精油,使得区域内空气更加清新怡人。
以下对现有香薰机存在的漏油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香薰机的漏油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香薰机的漏油会存在设备污染和缩短部件寿命的问题。由于用户在操作使用香薰机时,在从香薰机中喷出精油量超过待补液件吸油速度的精油量的情况下,多余的精油会透过香薰机的部件之间的空隙侵入香薰机内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香薰机内部的部件间隙在风干后布满精油污渍以及缩短部件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在香薰机内部设有电子元器件时,由于精油侵入香薰机内部,使得香薰机内的电子元器件发生短路等相关异常情况,从而缩短了香薰机内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容易在电子元器件(如PCB板)上布满精油污渍,在拆卸维修香薰机时,由于精油污渍布满相关电子元器件,造成拆卸人员沾上不必要的污渍,甚至无法识别各电子元器件进而无法维修等情况发生。
第二方面,使用环境的污染问题。由于用户在操作使用香薰机时,从香薰机中喷出精油量超过待补液件吸油速度的精油量,使得精油越过香薰机部件,直接由香薰机外沿流出,从而香薰机外沿周面布满香薰精油污渍,进而在香薰机放置处(如桌面、车控台上等)布满污渍,造成使用者需要对香薰机外沿周面和香薰机放置处不必要的清洁。
第三方面,用户操作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鉴于用户在正确操作使用香薰机或不正确操作使用香薰机时,无论香薰机喷出的精油量是否超过待补液件吸油速度的精油量,在长时间使用后。难免会由于因为香薰精油具有挥发性,入侵香薰机的可拆卸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接处,甚至造成香薰精油堆积,如螺纹牙连接地方堆积。造成使用者在需要拆卸相关部件时,如更换精油瓶需要反向旋转打开精油瓶,此时由于精油瓶螺纹牙上已经堆积有留存的精油,使得使用者毫无防备地由于堆积的精油溢出沾在手上。应当理解,香薰机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螺纹牙连接,还应当表现为可以其他方式的连接,如卡扣等方式,但并不影响现有技术中香薰机存在的问题本质。
第四方面,涉及用户操作的安全性问题。鉴于用户在正确操作使用香薰机或不正确操作使用香薰机时,无论香薰机喷出的精油量是否超过待补液件吸油速度的精油量,在长时间使用后,难免会由于因为香薰精油具有挥发性,入侵香薰机的可拆卸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接处,甚至造成香薰精油堆积,如螺纹牙连接地方堆积。造成使用者在需要拆卸相关部件时,如更换精油瓶需要反向旋转打开精油瓶,此时由于精油瓶螺纹牙上已经堆积有留存的精油。对于不同拆卸人员的身体体质各不相同,在某些时刻,应当可以预见,由于香薰机本身体积较小,无论是使用者还是维修人员需要对香薰机执行拆卸动作时,均有可能需要相关拆卸人员尽可能靠近香薰机的拆卸部位或者维修部位的距离,此时在精油瓶螺纹牙上已经堆积有留存的精油一次性流出散香,此时空气中的散香精油浓度远远大于香薰机正常挥发的精油散香浓度,即使是长时间的使用者亦有可能因为香薰精油突发性的浓度提升造成拆卸人员身体的突发性不适,发生诸如皮肤过敏、呕吐等现象。应当理解,香薰机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螺纹牙连接,还应当表现为可以其他方式的连接,如卡扣等方式,但并不影响现有技术中香薰机存在的问题本质。
第五方面,涉及精油浪费问题。由于用户在操作使用香薰机时,从香薰机中喷出精油量超过待补液件吸油速度的精油量,且又无法回收多余的精油,使得使用者在多次使用后,被迫消耗多余的精油,为多余的精油付出不必要的代价,造成精油瓶的量快速消耗殆尽,增加了更换精油瓶的次数。应当理解,此为香薰机的不必要损耗,本发明将其定义为香薰机的系统性风险损耗,因为属于使用者建立在因为无法正确预见评估本次香薰使用量,且无法将多余的精油回收或者香薰机无法自动回收多余精油基础上造成。
为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香薰机,该香薰机包括壳体7、盛液容器5、待补液件6和补液机构,盛液容器5设置于壳体7内,盛液容器5用于盛放香薰精油,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盛液容器5所盛放的客体包括但不限于香薰精油及精油。待补液件6用于将香薰精油挥发弥散入空气中;补液机构用于将盛液容器5内的香薰精油补充至待补液件6中,待补液件6可采用易于吸收香薰精油并能缓慢将香薰精油挥发的形式,例如香薰棉。
其中,壳体7用于放置在支撑面上,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基础,本发明对待补液件6的形式不作限制,于待补液件6的形状分类。例如,待补液件6为柱状,可以为多棱柱、圆柱等;又例如,待补液件6为台状,可以为圆台、四棱台等;再例如,待补液件6为球状、椭球状等。待补液件6上表面为一由中心向周向方向具有一定坡度的弧形面,并且在弧形面上布局有一个或多个阻流槽(图未示)。其中,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待补液件6的弧形上表面呈现出中心高,周向低的态势,使得液体随着待补液件6的形态向周向流动,当液体为香薰精油时,该形态的结构能够扩大香薰精油的散香面积,进而迅速扩散香薰精油的散香速度,从而能够较快地充满整个待散香空间,例如当该香薰机为车载香薰机时,通过快速增大香薰精油的散香面积,能够实现将香薰精油快速充满整车空间;又如当该香薰机为室内香薰机时,通过快速增大香薰精油的散香面积,能够实现将香薰精油快速充满整个室内空间。
如图9和图10,该待补液件6包括本体60和阻流部61。本体60设有第一表面601,在待补液件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该第一表面601可以是待补液件6的顶面,也就是说在绝对坐标系中,第一表面601位于整个待补液件6的上方。第一表面601的中心设有通孔602,该通孔602用于穿设至少部分吸液组件3,吸液组件3用于吸取香薰机中盛液容器5中的香薰精油,并将香薰精油引导至待补液件6上,当待补液件6吸收到吸液组件3所吸取的香薰精油后,待补液件6可储存香薰精油,待补液件6上的香薰精油还能从待补液件6上挥发至空气中,以增加空气中的香味。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补液件6包括至少一个阻流部61。其中,至少一个表示的是阻流部6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发明实施例不对阻流部61的数量进行限定。阻流部61设置在第一表面601,且阻流部61相对第一表面601凸起和/或凹陷。也就是说,第一表面601可大致视为一个平面或光滑的曲面,在第一表面601上的阻流部61相对第一表面601凹凸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阻流部61相对第一表面601凸起和或凹陷表示的是,第一表面601上的阻流部61可全部相对第一表面601凸起,也可全部相对第一表面601凹陷,还可以是阻流部61设置为多个,其中一部分阻流部61相对第一表面601凸起,另一部分阻流部61相对第一表面601凹陷,又或者,阻流部61设置为具有一定延伸长度的结构,在阻流部61的延伸方向上,阻流部61可相对第一表面601凹凸交替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待补液件,该待补液件包括本体和至少一个阻流部,本体上设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有通孔,通孔用于穿设至少部分吸液组件,以吸收吸液组件所吸取的香薰精油,阻流部设置在第一表面,且阻流部相对第一表面凸起和/或凹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待补液件设置相对第一表面凸起和/或凹陷的阻流部,在本体吸取香薰精油后,香薰精油顺着本体的中心往边缘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受阻流部的影响,本体在靠近第一表面的位置凹凸不平,香薰精油流动的方向改变,且靠近第一表面的香薰精油的路径边长,从而增加了香薰精油从中心流动至边缘的时间,在吸液组件吸取的香薰精油的量较大的情况下,减缓了香薰精油填充整个本体的速度,从而减缓了本体上香薰精油挥发的速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本体60的具体形状,该本体60可以设置为圆柱形、立方形、三棱柱等规则的形状,本体60还可以设置为不规则的形状,该本体60的形状不会对本体60所具有的储液和挥发液体功能产生限定。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本体60的形状设置为规则的形状有利于均匀本体上的各个位置吸收香薰精油的速度。当然,每个阻流部61的尺寸也可以不同,例如,在阻流部61相对第一表面凹陷的情况下,多个阻流部61的深度可以不同,在阻流部61相对第一表面凸起的情况下,多个阻流部61的高度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调节阻流部的尺寸来调节香薰精油的导流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阻流部61设置有多个,多个阻流部61同心间隔设置在第一表面601。需要说明的是,同心间隔表示的是多个阻流部61的几何中心重合,且阻流部61可设置为封闭的结构,也就是说,阻流部61在延伸方向上的起点和终点重合,且多个阻流部的直径由内到外逐渐增大。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每个阻流部的具体形状,例如,阻流部61可大致设置为圆环形、方形等,且每个阻流部61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本体60的横截面可设置为圆形,对应的多个阻流部61均设置为圆环形,多个圆环形的阻流部61设置为同一圆心不同半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阻流部61的形状与本体60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匹配,有利于均匀本体上的香薰精油扩散到边缘处的时间,从而提高香薰精油在本体上扩散的均匀程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流部61的形状和本体和横截面的形状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其设置的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故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体60设有与第一表面601相对的第二表面603,其中,第一表面601与第二表面603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第一表面601的具体结构,其中,第一表面601和第二表面603可设置为水平面、斜面和曲面中的一种或多种。参照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表面601从中心向外缘的方向与第二表面603的距离逐渐减小,可以理解为,本体60的厚度从中心向外缘的方向变小。具体的,在绝对坐标系下,第一表面601靠近中心位置的高度高于第一表面601远离中心位置的高度,也就是说,至少第一表面601具有一定的坡度,使得液体随着待补液件6的形态向周向流动,当液体为香薰精油时,该形态的结构能够扩大香薰精油的散香面积,进而迅速扩散香薰精油的散香速度,从而能够较快地充满整个待散香空间,例如当该香薰机为车载香薰机时,通过快速增大香薰精油的散香面积,能够实现将香薰精油快速充满整车空间;又如当该香薰机为室内香薰机时,通过快速增大香薰精油的散香面积,能够实现将香薰精油快速充满整个室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流部61可设置为贯穿本体60的第一表面601和第二表面603的通孔602。本发明实施例将阻流部61设置为贯穿本体60的通孔602,在通孔602设置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通孔602呈整列的形式排布在本体60上,不但可以对控制香薰精油的填充速度,该通孔还可以直接将多余的香薰精油导流至本体的底部,从而有利于提高香薰精油的回收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60采用第一材料制成,阻流部61至少部分采用第二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阻流部61的材料可以部分由第二材料制成,另一部分由第一材料制成,或另一部分由第三材料制成。其中,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相同或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不同,第三材料为区别于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材料。在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分别为不同的材料的情况下,阻流部和本体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不同的材料的吸附性能具有一定的差异,故通过改变香薰精油流经不同材料的被吸附性的不同来改变香薰精油的流动速度,具体的,在材料的吸附性能越强的情况下,香薰精油流经该材料的速度越慢,在材料的吸附性能越弱的情况下,香薰精油流经该材料的速度越快。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不同的情况下,第二材料的吸附性大于第一材料的吸附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阻流部61所设置的材料的吸附性能大于本体60所设置的材料的吸附性能,使得香薰精油在从本体60流至阻流部61后,香薰精油的流动速度降低,从而延长了香薰精油从中心向外缘流动的整体速度,降低了多余的香薰精油堆积在本体外缘的风险,从而降低了香薰机漏油的风险,以及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为陶瓷,第二材料为棉。也就是说,本体60可设置为陶瓷,阻流部61可设置为棉,由于陶瓷材料的吸附能力要比棉的吸附能力弱,从而实现香薰精油减速的目的。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设置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描述的类型,只要第一材料的吸附性能小于或等于第二材料的吸附性能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阻流部61相对第一表面601凹陷的情况下,阻流部61设有在径向上间隔的两个侧壁611和连通两个侧壁611的底壁612,需要说明的是,侧壁611和底壁612可以是平滑连接,且径向表示的是垂直于轴向的方向,轴向可参考图12中虚线所示的方向。底壁612与第一表面601在轴向(图9所示虚线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两个侧壁611设置为第二材料,底壁612设置为第一材料。也就是说,阻流部61不完全由第二材料设置而成,香薰精油在本体上扩散的过程中,香薰精油从本体的中心向外缘扩散,香薰精油的流动方向大致沿径向,那么将在径向上间隔的两个侧壁611设置为第二材料,将大致与径向平行的底壁612设置为第一材料,使得两个侧壁611可以对香薰精油的扩散速度起到减缓的作用,但又不影响底壁612对香薰精油的导流作用,既有利于提高香薰精油在本体上扩散的均匀度,又不会造成香薰精油过快在边缘聚集,降低香薰机漏油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阻流部相对第一表面凸起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阻流部中在径向上间隔的侧壁设置为第二材料,将阻流部中大致平行径向的底壁设置为第一材料,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故不再赘述。
在待补液件6材料布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待补液件6的整体可设置为刚性材料,但是不局限于此,待补液件6还可以为其它非刚性材料,如橡胶等。当待补液件6为非刚性材料时,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材料,如薄铝片材料,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薄铝片材料的形状来自由调节香薰精油的散香速度。例如,当使用者将待补液件6调节呈一平面状时,则由于精油不会自动由中心向周向流动,造成香薰精油堆积,散香面积较小,因此散香速度较慢。
因此,从上述阻流槽在待补液件6的材料布局、纵向布局以及空间布局方面,可以预见到,阻流槽是通过综合多种布局方式设于待补液件6上,如每个阻流槽深度不相同,并且在阻流槽上设置的材料亦不相同,通过多元化的组合布局方式,实现用户对香薰机的不同需求。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7为圆柱状,壳体7的下端用于放置于桌面等支撑面,壳体7的上端开口设置,盛液容器5设置在壳体7的下端,补液机构及待补液件6设置于壳体7的上端。其中,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7的形式为一腔体结构呈现,但不局于此,还可以为通过支架固定方式结构呈现。
为了便于盛液容器5的更换和补充香薰精油,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7分为上壳体71和下壳体72,上壳体71两端贯通,用于设置补液机构,下壳体72的上端敞口设置,盛液容器5部分放置于下壳体72内,为便于盛液容器5的固定,盛液容器5采用圆柱型的瓶状结构,且盛液容器5的外部径向尺寸和下壳体72的内部径向尺寸相仿,以使两者卡接固定。上壳体71和下壳体72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接、紧固件连接等易于拆卸的固定方式连接,从而方便更换盛液容器5,或向盛液容器5内补充香薰精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补液机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补液机构包括第一基体11、第二基体2和吸液组件3。第一基体11用于与盛液容器5固定。第二基体2用于放置待补液件6,吸液组件3与第一基体11固定,且吸液组件3用于连通盛液容器5,吸液组件3用于将盛液容器5中的香薰精油导流至待补液件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液机构,第一基体11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上壳体71内,且第一基体11的下侧设置内螺纹,盛液容器5的上侧即瓶状结构的瓶口处设置外螺纹,盛液容器5和第一基体11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相连接固定,盛液容器5内存放有用于补充至待补液件6的香薰精油,同时,补液机构还包括吸液组件3,吸液组件3与第一基体11相固定,且吸液组件3用于连通至盛液容器5,可以从盛液容器5内吸取液体即香薰精油以补充至待补液件6。
此外,补液机构还可设置有触发组件4,参照图1,当触发组件4受到外力时,即使用者向触发组件4施力时,触发组件4触发吸液组件3,使吸液组件3工作以吸取盛液容器5内的液体并补充至待补液件6中,通过使用者向触发组件4施力,即可快速地对待补液件6进行补液,操作简单,免去了更换待补液件或手动补液的繁琐步骤,提高了补液效率,且无需电力驱动,适用场景更广泛。
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组件4还可设置为电控触发件,当触发组件4受到吸液指令时,触发组件4触发所述吸液组件3,以使吸液组件3吸取盛液容器5内的液体并补充至所述待补液件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发组件4的触发类型不会对触发组件4的功能产生限定。
与相关技术中用户手动更换待补液件的方案相比,本发明的补液机构通过简单的施力,即可由吸液组件3将液体从盛液容器5内吸取并补充至待补液件6,操作简便,补液效率高,可适用于多种场景。
如图1和图3所示,补液机构中的液体还可以依次经过第二基体、第一基体流回至盛液容器内。也就是说,在吸液组件喷出的精油量超过待补液件吸油速度的精油量的情况下,多余的精油会通过第二基体、第一基体回流至盛液容器内,实现了精油的回收,降低了多余精油从香薰机各部件空隙处流动至电子元器件的风险,从而降低电子元器件表面布满精油污渍而导致短路的风险,有利于延长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精油的有效回收还降低了多余精油流出至香薰机外部造成污染的风险,并且降低用户在接触香薰机过程中精油溢出粘在手上的风险,还有利于降低香薰精油突发性的浓度提升造成拆卸人员身体的突发性不适的风险,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并且精油回收还能够减少多余精油的损耗,减小精油瓶的更换次数。
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一基体11至少部分套设在第二基体2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外侧表示的是第二基体2的部分外表面之外的区域。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套设”仅用于表示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限定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此时应当理解,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当香薰精油喷出过多的情况下,待补液件6无法完全将喷出的香薰精油锁住,多余的香薰精油可以沿着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2的内部回到盛液容器5中。
其中,除了上述第一基体11至少部分套设在第二基体2的外侧中“套设”仅用于表示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外,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还可以为紧固连接,从而固定并且贯通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2的相对位置。并且可以预见,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的紧固连接可以为仅通过第一基体11本体与第二基体2本体携带紧固连接机构实现紧固连接目的,如通过第一基体11本体与第二基体2本体包括但不限于卡扣配合、螺纹配合等方式紧固连接,以实现固定并且贯通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2的相对位置。同时,可以预见,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可以通过第三方结构紧固连接,如当第三方结构为卡箍(图未示)时,通过卡箍将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2紧固连接,以实现固定并且贯通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2的相对位置。
应当理解,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还可以为一体成型,从而固定并且贯通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2的相对位置。此时,该作用效果与上文所描述的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为紧固连接相仿。但是应当理解,一体成型时候不需要另外增设密封结构,并且结构更牢固,尽管增设密封结构在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的其它连接方式中并不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基体11至少部分套设在第二基体2的外侧,在香薰精油从第二基体2内部流至第一基体11内部的过程中,回流香薰精油先顺着第二基体往下流,再流至第一基体内侧,回流香薰精油在流动的过程中远离了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之间的间隙,降低了回流香薰精油在回流过程中漏出补液机构的风险,降低回流香薰精油在香薰机内部不定向窜流或者流至香薰机外面的风险,提高补液机构的密闭性能并提升用户的体验。此时,应当可以预见,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2套设具有引流作用,能够引导香薰机中的香薰精油顺利回流,降低了回流香薰精油在香薰机内部不定向窜流或者流至香薰机外面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基体11用于与盛液容器5固定,第一基体11设有第一回流部111;第二基体2靠近第一基体11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部21,第一回流部111连通第二回流部21,第一回流部111连通盛液容器5。第一回流部111套设在第二回流部21的外侧。在从盛液容器5喷出至待补液件6的精油量超过待补液件6吸油速度的精油量的情况下,多余的精油顺着第二回流部21往下流至第一基体11,最后流回至盛液容器5内。精油在流动过程中远离了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之间的间隙,降低了精油在回流过程中漏出补液机构的风险,降低香薰精油在香薰机内部乱流或者流至香薰机外面的风险,提高补液机构的密闭性能并提升用户的体验。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流部111和第二回流部21可滑动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回流部111和第二回流部21之间具有可滑动的连接关系,并且该第一回流部111和第二回流部21之间的连接关系不会对第一回流部111和第二回流部2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产生限定。也就是说,第一回流部111和第二回流部21在径向上或者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可以是间隔也可以是紧贴,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基体2设有用于支撑待补液件6的第二承载部22。结合图1所示,第二承载部22连接在第二回流部21远离第一基体11的一端,且第二承载部22沿第二回流部21的径向延伸,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承载部22围绕着第二回流部21的一端的周向往外延伸。结合图1和图5所示,第二承载部22在径向上靠近第二回流部21的一侧低于远离第二回流部21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径向表示的是第二承载部22可大致为圆盘形,第二回流部21大致位于第二承载部22的中心位置,那么第二回流部21靠近第二承载部22的位置定义为第二回流部21在径向上靠近第二回流部21的位置,第二回流部21的外沿定义为第二回流部21在径向上远离第二回流部21的位置。
其中,第二回流部21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回流孔211,也就是说,第二承载部22上靠近第二回流孔211的位置低于远离第二回流孔211的位置。低于可以理解为第二承载部22在靠近第二回流孔211的位置相比于远离第二回流孔211的位置更靠近第一基体11。第二回流孔211贯穿第二承载部22的上表面和第二回流部21的下表面,在待补液件6无法完全将喷出的香薰精油锁住的情况下,多余的香薰精油会顺着第二承载部22的表面流至第二回流孔211,并沿着第二回流孔211导流至第一基体11的内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二承载部22倾斜设置,第二承载部22未完全与待补液件6紧密贴合设置,第二承载部22与待补液件6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使得未完全被待补液件6锁住的香薰精油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承载部22的表面从高处往低处从间隙处流至第二回流孔211,降低了待补液件6对多余香薰精油的粘性和阻力,降低香薰精油滞留在第二承载部22的表面的风险,提高多余香薰精油回流的效率,从而提高补液机构的清洁度,降低补液机构漏液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承载部22的靠近待补液件6的一侧设有多个凸筋221,凸筋221沿径向延伸,且多个凸筋221在周向上间隔设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承载部22的表面设置凸筋221,凸筋221托着待补液件6,多个凸筋221之间可形成导流通道,待补液件6未锁住的多余香薰精油可沿着凸筋221之间的导流通道流至第二回流孔211,在提高香薰精油回收效率的前提下还能够增加待补液件6与第二承载部22之间间隙,更进一步地降低香薰精油回流的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基体11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112,第一支撑部112连接第一回流部111远离第二基体2的一端,其中,第一支撑部112设有贯穿的第一回流孔113,第一回流部111与第一支撑部112之间围成储液腔124,第二回流孔211连通储液腔124,第一基体11还设有用于固定盛液容器5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12远离第一回流部111的一侧,第一回流孔113连通储液腔124和第一安装部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流孔113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12在径向上靠近第一回流部111的一侧,且第一支撑部112在径向上靠近第一回流部111的一侧低于远离第一回流部111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支撑部112在径向上靠近第一回流部111的一侧相比于远离第一回流部111的一侧在轴向上更靠近盛液容器5。在待补液件6无法完全将喷出的香薰精油锁住的情况下,多余的香薰精油会顺着第二基体2经第一回流孔113流至第一基体11的内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支撑部112倾斜设置,使得未完全被待补液件6锁住的香薰精油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一支撑部112的表面从高处往低处从间隙处流至第一回流孔113,降低了待补液件6对多余香薰精油的粘性和阻力,降低香薰精油滞留在第一支撑部112的表面的风险,提高多余香薰精油回流的效率,从而提高补液机构的清洁度,降低补液机构漏液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第一基体11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柱114,需要说明的是,轴向可以理解为第一基体11中第一回流部111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说,第一回流部111可大致为空心圆柱结构,那么液体经过第一回流孔113沿轴向流至第一回流部111内部。如图1所示,该轴向可以是上下方向。透气柱114内设有连通储液腔124与盛液容器5的透气孔11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盛液容器5与第一基体11密封连接,因此,在第一基体11上设置透气柱114,使得透气柱114内的透气孔115连通到盛液容器5内部,在触发组件4按压吸液组件3的情况下,吸液组件3通过将盛液容器5内的气体从透气孔115挤出,使得盛液容器5内的气压降低,从而将盛液容器5内的香薰精油从吸液组件3中吸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基体设置连通储液腔和盛液容器的透气柱,有利于提高吸液组件吸取香薰精油的流畅度。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补液机构,该补液机构包括第一基体11、第二基体2、一个或多个转流装置12和吸液组件3。第一基体11设有第一回流部111,第二基体2靠近转流装置12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部21,转流装置12靠近第二基体2的一侧设有第三回流部122,转流装置12靠近第一基体11的一侧设有第四回流部121;其中,第三回流部122套设在第二回流部21的外侧且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可滑动,第一回流部111套设在第四回流部121的外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体11用于与盛液容器5固定,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一回流部111套设在第四回流部121的外侧,在回流香薰精油从转流装置12内部流至第一基体11内部的过程中,回流香薰精油先顺着转流装置12往下流,再流至第一基体内侧,回流香薰精油在流动的过程中远离了第一基体与转流装置之间的间隙,降低了回流香薰精油在回流过程中漏出补液机构的风险,降低回流香薰精油在香薰机内部不定向窜流或者流至香薰机外面的风险,提高补液机构的密闭性能并提升用户的体验,此时应当理解,第一基体11与转流装置12可以为可拆卸连接。
其中,除了上述第一基体11至少部分套设在转流装置12的外侧中“套设”仅用于表示第一基体11与转流装置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外,第一基体11与转流装置12还可以为紧固连接,从而固定并且贯通第一基体11和转流装置12的相对位置。并且可以预见,第一基体11与转流装置12的紧固连接可以为仅通过第一基体11本体与转流装置12本体携带紧固连接机构实现紧固连接目的,如通过第一基体11本体与转流装置12本体包括但不限于卡扣配合、螺纹配合等方式紧固连接,以实现固定并且贯通第一基体11和转流装置12的相对位置。同时,可以预见,第一基体11与转流装置12可以通过第三方结构紧固连接,如当第三方结构为卡箍(图未示)时,通过卡箍将第一基体11和转流装置12紧固连接,以实现固定并且贯通第一基体11和转流装置12的相对位置。
应当理解,第一基体11与转流装置12还可以为一体成型,从而固定并且贯通第一基体11和转流装置12的相对位置。此时,该作用效果与上文所描述的第一基体11与转流装置12为紧固连接相仿。但是应当理解,一体成型时候不需要另外增设密封结构,并且结构更牢固,尽管增设密封结构在第一基体11与转流装置12的其它连接方式中并不要求。
转流装置12靠近第二基体2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回流部122,第二基体2靠近转流装置12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部21,第三回流部122套设在第二回流部21外侧。其中,第三回流部122套设在第二回流部21外侧,在香薰精油从第二基体2内部流至转流装置12内部的过程中,香薰精油先顺着第二基体2往下流,再流至转流装置12内侧,香薰精油在流动的过程中远离了第二基体与转流装置12之间的间隙,降低了香薰精油在回流过程中漏出补液机构的风险,降低香薰精油在香薰机内部不定向窜流或者流至香薰机外面的风险,提高补液机构的密闭性能并提升用户的体验。
参照图1所示,第三回流部122和第二回流部21可滑动连接,也就是说,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之间具有可滑动的连接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基体11相对壳体7固定,故第一基体11内的转流装置12也相对壳体7固定,那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滑动表示的是第二基体2中的第二回流部21可相对转流装置12上的第三回流部122滑动。并且该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之间的连接关系不会对第三回流部122、第二回流部2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产生限定。也就是说,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在径向上或者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可以是间隔也可以是紧贴,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转流装置12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123,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支撑部123之间围成储液腔124,该储液腔124的上端敞口,第二基体2的部分第二回流部21可伸入至储液腔124内,第二回流孔211连通储液腔124,使得第二回流孔211导流的香薰精油能够流至储液腔124内。第二支撑部123靠近储液腔124的位置还设有贯通的第三回流孔125,第三回流孔125连通第一回流部111的内侧,第三回流孔125用于将储液腔124内的香薰精油导流至第一基体11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回流孔125设置在第二支撑部123在径向上靠近第三回流部122的一侧,第二支撑部123具有在径向上的内侧和外侧,第二支撑部123的外侧连接第三回流部122,也就是说,第三回流部122围绕着第二支撑部123径向的外侧以与第二支撑部123之间形成储液腔124,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三回流孔125设置在第二支撑部123靠近第三回流部122的一侧且第二支撑部123在径向上靠近第三回流部122的一侧低于远离第三回流部122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三回流孔125位于第二支撑部123中高度较低的位置,第三回流孔125所设置的位置相比于第二支撑部123上的其他位置更靠近第一基体11。在香薰精油流至储液腔124内的状态下,香薰精油受重力的作用会沿着第二支撑部123的表面从高处往低处流,使得香薰精油有利于从设置在第二支撑部123低处的第三回流孔125处流出,进而提高香薰精油回流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基体11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112,第一支撑部112连接第一回流部111远离第二支撑部123的一端,其中,第一支撑部112设有贯穿的第一回流孔113,第一回流孔113与第三回流孔125在周向上非完全重合。需要说明的是,在周向上非完全重合包括了第一回流孔113与第三回流孔125在周向上完全不重合,以及第一回流孔113与第三回流孔125在周向上部分重合,但不包括第一回流孔113与第三回流孔125在周向上完全重合的情况。其中第一回流孔113与第三回流孔125在周向上完全不重合可以表示为第一回流孔113与第三回流孔125在周向上的位置间隔,第三回流孔125需要至少旋转设定角度才能与第一回流孔113在轴向上重叠。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回流孔113与第三回流孔125在周向上非完全重合,使得第三回流孔125导出的香薰精油流出后,需要沿周向流动一定的距离才能够从第一回流孔113流出,而不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直接连通第三回流孔125和第一回流孔113,延长了香薰精油从第三回流孔125流至第一回流孔113的路径,使得香薰精油需要绕弯流动,有利于降低香薰机倒置过程中香薰精油从第一回流孔和第三回流孔的通道流出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回流孔125和第一回流孔113在周向上间隔180度,也就是说,第三回流孔125和第一回流孔113在周向上位于对立的位置,使得第三回流孔125与第一回流孔113在周向上的距离最远,尽可能的延长第三回流孔125到第一回流孔113的路径,从而提高补液机构的防漏液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储液腔124的高度L1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5mm。吸液组件每按一次喷液量约0.2~0.5毫升,多余的香薰精油在流动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油膜,导致香薰精油的流速缓慢,从而导致储液腔124内可能会存在一定量的香薰精油堆积,所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储液腔124的考度设置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使香薰精油在储液腔124内堆积之后,储液腔124的高度足够高,香薰精油在从储液腔124往外挥发的过程中,香薰精油需要克服重力做的功会更大,因此,香薰精油在挥发过程中会由于本身的重力而推动香薰精油往下滴落至储液腔124内,最后再通过第三回流孔125回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储液腔的高度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既有利于提高补液机构的防漏油性能,又有利于提高补液机构的结构紧凑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在径向上的间距L2大于0且小于等于3mm。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的间距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既能够降低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之间相对滑动的阻力,又使得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之间的间距较小,香薰精油若要从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之间的间隙挥发出去,较小间距的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之间对香薰精油的粘性较大,极大的增加了香薰精油才能够第三回流部122和第二回流部21之间的间隙挥发出去的阻力,香薰精油会在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之间的不断的碰撞,直到香薰精油受重力作用滑落至储液腔内,从而减小了香薰精油漏出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在轴向(图8所示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长度大于等于0.3倍第三回流部的长度。其中,由于第三回流部122可相对第二回流部21滑动,那么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之间重合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本发明实施例所限定的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的重合长度为最小的重合长度,也就是说,无论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之间重合的长度如何变化,只要该重合的长度大于等于0.3倍第三回流部122的长度即可。其中,如图8所示,第三回流部122的长度可大致用储液腔124的高度L1来表示,第三回流部122与第二回流部21在轴向上重合的长度为L3,本发明实施例所限定的L3大于等于0.3L1,在轴向上重合的第三回流部和第二回流部能够增大液体流过的粘性和阻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补液机构的防漏液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触发组件4包括按压件41,按压件41可相对第一基体11运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基体11,当按压件41靠近第一基体11运动时,按压件41将吸液组件3触发,以使吸液组件3吸取盛液容器5内的液体并补充至待补液件6。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触发组件4的形式不作限制,例如,使用者可以通过推拉、转动、按压等方式向触发组件4施加外力,参照图1和图2,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组件4包括按压件41,按压件41可相对第一基体11运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基体11,具体的,按压件41设置于壳体7的上端,且相对吸液组件3、第一基体11等位于壳体7的最上端,当使用者按压向按压件41施加外力时,按压件41靠近第一基体11运动时,按压件41将吸液组件3触发,以使吸液组件3吸取盛液容器5内的液体并补充至待补液件6,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其中,按压件41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按压件41为球状、盘状、把手状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参照图1和图2,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压件41呈圆盘状,以和圆柱状的壳体7轮廓相适应,按压件41远离第一基体11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凸面,以与人手贴合,方便使用者的按压。
在此基础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提拉的方式使按压件41复位,以可以设置相应的机构使按压件41自动复位,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液组件3内部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变形方向沿壳体7的轴向设置,弹性件向按压件41施加一个弹性力使按压件41远离第一基体11运动,具体的,当使用者向按压件41施加外力时,按压件41朝向第一基体11运动,同时压缩弹性件,使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撤去后,弹性件开始弹性恢复,并朝向按压件41施加一个弹性力,使按压件41远离第一基体11运动以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液机构,包括第一基体和吸液组件。第一基体用于与盛液容器固定,第一基体设有第一回流部,第一回流部连通盛液容器;吸液组件与第一基体固定,且吸液组件用于连通盛液容器,以将盛液容器内的液体吸至第一基体上的待补液件;其中,液体可以从第一基体上的第一回流部流回至盛液容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体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第一回流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围成储液腔,第一支撑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回流孔,第一基体还设有用于固定盛液容器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远离第一回流部的一侧,第一回流孔连通储液腔和第一安装部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流孔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且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第一回流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体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柱,透气柱内设有连通储液腔和盛液容器的透气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香薰机,该香薰机包括壳体、盛液容器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补液机构。盛液容器设置在壳体内,盛液容器用于盛放香薰精油;待补液件用于将香薰精油弥散入空气中;,补液机构中的第一基体固定连接于壳体,待补液件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盛液容器与吸液组件相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体,用于与盛液容器固定,所述第一基体设有第一回流部,所述第一回流部连通所述盛液容器;
吸液组件,与所述第一基体固定,且所述吸液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盛液容器,以将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液体吸至所述第一基体上的待补液件;
其中,所述液体可以从所述第一基体上的所述第一回流部流回至所述盛液容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回流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围成储液腔,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回流孔,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盛液容器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柱,所述透气柱内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盛液容器的透气孔。
5.一种香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盛液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盛液容器用于盛放香薰精油;
待补液件,用于将香薰精油弥散入空气中;
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补液机构,所述补液机构中的所述第一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待补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上,所述盛液容器与所述吸液组件相连通。
6.一种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体,用于与盛液容器固定;
第二基体,用于放置待补液件;
吸液组件,与所述第一基体固定,且所述吸液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盛液容器,以将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液体吸至所述待补液件;
其中,所述液体还可以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基体、第一基体流回至所述盛液容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设有第一回流部,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部,所述第一回流部连通所述第二回流部,且所述第一回流部连通所述盛液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部与所述第二回流部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连接、紧固连接和一体成型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部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回流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回流部与所述第二回流部可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待补液件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回流部远离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承载部沿所述第二回流部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承载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回流部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回流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回流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围成储液腔,所述第二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回流孔;
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盛液容器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柱,所述透气柱内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盛液容器的透气孔。
14.一种香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盛液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盛液容器用于盛放香薰精油;
待补液件,用于将香薰精油弥散入空气中;
权利要求6-13任一项所述的补液机构,所述补液机构中的所述第一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待补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上,所述盛液容器与所述吸液组件相连通。
15.一种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体,用于与盛液容器固定;
第二基体,用于放置待补液件;
至少一个转流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基体靠近所述第二基体的一侧;
吸液组件,与所述第一基体固定,且所述吸液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盛液容器,以将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液体吸至所述待补液件;
其中,所述液体还可以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基体、转流装置、第一基体流回至所述盛液容器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设有第一回流部,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转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部,所述转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二基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回流部,所述转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侧设有第四回流部;
其中,所述第三回流部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回流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回流部与所述第二回流部可滑动,所述第一回流部套设在所述第四回流部的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待补液件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回流部远离所述转流装置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承载部沿所述第二回流部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承载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回流部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贯通的第二回流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流装置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回流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围成储液腔,所述第二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贯穿的第三回流孔,所述第三回流孔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第四回流部的内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回流孔,且所述第一回流孔连通所述第三回流孔,其中,所述第三回流孔与所述第一回流孔在周向上非完全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径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一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补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透气柱,所述透气柱内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盛液容器的透气孔。
22.一种香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盛液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盛液容器用于盛放香薰精油;
待补液件,用于将香薰精油弥散入空气中;
权利要求15-21任一项所述的补液机构,所述补液机构中的所述第一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待补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上,所述盛液容器与所述吸液组件相连通。
CN202211237937.1A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Pending CN115887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7937.1A CN115887725A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7937.1A CN115887725A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7725A true CN115887725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7937.1A Pending CN115887725A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77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43739B1 (ko) 미세유체 전달 카트리지 및 카트리지를 미세유체 전달 시스템과 연결하는 방법
EP3522940B1 (en) Diffu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4220176A (zh) 雾化器系统
AU2017341062B2 (en) Diffu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1541143B2 (en) Pop-out diffuser and mobile-power-bas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1397065A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2057619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2057617U (zh) 蒸发器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US20220082275A1 (en) Air treatment apparatus
CN115887725A (zh)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CN212204909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紫外线消毒装置
CN219001310U (zh) 一种待补液件及香薰机
US10919059B2 (en) Diffu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0544653C (zh) 手动或泵辅助流体分配器
CN217138663U (zh) 可调节的散香装置
CN212057618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20801568U (zh) 能够调节散香速度的香薰
CN113197365A (zh) 防堵塞的雾化器
CN219001311U (zh)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CN218846396U (zh) 一种香薰装置
CN219110321U (zh) 一种补液机构及香薰机
CN216439695U (zh) 一种香薰器组件
CN218645692U (zh) 加湿器
EP3323434B1 (en) Dispensing device having an anti-dripping system
JP4685421B2 (ja) 拡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