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6604A - 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6604A
CN115886604A CN202111165561.3A CN202111165561A CN115886604A CN 115886604 A CN115886604 A CN 115886604A CN 202111165561 A CN202111165561 A CN 202111165561A CN 115886604 A CN115886604 A CN 115886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up
cover
positioning
air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55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志华
赵建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55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66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6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6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料理机,料理机包括机身、机身盖、杯体以及定位件。杯体可相对机身转动设置,用于容置料理材料。机身盖连接机身。定位件将杯体上端与机身盖可分离地转动连接,同时将杯体上端与机身盖相对定位,其中,杯体相对机身盖的转动的轴线为杯体的对称中心线。本申请中,料理机的杯体能够转动以对杯体内的料浆进行离心处理,使得料渣贴附于杯体内壁,从而将料渣从料浆中分离出来,减少甚至可以避免过滤操作。另外,通过定位件对杯体的上端进行定位,能够避免杯体的上端在转动过程中相对转轴偏摆,进而使得杯体能够更平稳地转动。

Description

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料理机将食物粉碎(切割、研磨)处理以获得料浆。料浆可理解为料渣和浆液的混合物。为了达到较佳的饮用口感,需要进一步过滤以将料渣和浆液分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料理机,能够减少料浆的过滤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料理机,料理机包括机身、机身盖、杯体以及定位件。机身盖连接机身。杯体可相对机身转动设置,用于容置料理材料。定位件将杯体上端与机身盖可分离地转动连接,同时将杯体上端与机身盖相对定位,其中,杯体相对机身盖的转动的轴线为杯体的对称中心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体包括容器和容器盖。容器用于容置料理材料,上端具有开口。容器盖盖设于容器的开口。其中,容器盖通过定位件与机身盖可分离地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设置于机身盖和容器盖中的一者,与机身盖和容器盖中的另一者插接配合后作为杯体转动的枢接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以插接方向为轴线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机身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盖包括机身盖本体和安装件。机身盖本体连接机身。安装件活动设置于机身盖本体。定位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件。安装件能够在定位件径向移动,具有第一定位部。其中,机身具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配合以限定安装件在定位件径向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为与定位件同轴设置的第一空心柱,第二定位部为与容器同轴设置的第二空心柱,第一空心柱与第二空心柱在其自身的轴向套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盖本体具有容置槽,容置槽与定位件同轴设置,安装件设置于容置槽内,容置槽直径大于安装件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盖本体具有第一限位部,安装件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容置槽的轴向相抵触,以避免安装件脱出容置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盖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安装件和容置槽侧壁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内有贯穿自身的第一气流通道,机身盖具有连通外界的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定位件的第一气流通道,容器盖具有贯通容器内外的第三气流通道,定位件通过第三气流通道与容器盖插接配合,定位件的第一气流通道通过第三气流通道与容器空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盖包括容器盖本体和密封塞。第三气流通道设置于容器盖本体。密封塞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三气流通道中,能够在定位件插入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被定位件推抵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连通第一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以及容器的空腔,以及能在定位件退出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封堵第三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塞为上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包括底壁以及侧壁,侧壁具有贯通密封塞内外的通气孔。在定位件插入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底壁退出第三气流通道、进入容器空腔,通气孔与容器空腔连通;定位件退出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底壁进入第三气流通道,封闭第三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盖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相对两端配接于密封塞和容器盖本体,用于在密封塞的活动行程中始终对密封塞施加一弹力,以在定位件退出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驱动密封塞沿第二方向移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料理机的杯体能够转动以对杯体内的料浆进行离心处理,使得料渣贴附于杯体内壁,从而将料渣从料浆中分离出来,减少甚至可以避免过滤操作。另外,通过定位件对杯体的上端进行定位,能够避免杯体的上端在转动过程中相对转轴偏摆,进而使得杯体能够更平稳地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料理机实施例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料理机非使用状态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局部视图A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局部视图B的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机身盖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容器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相连”或“连接”等术语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例如,就术语“连接”来说,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除非本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中心”、“纵向”、“横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料理机实施例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料理机非使用状态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其中,杯体100与机身10分离。
料理机包括机身10、杯体100、机身盖20、刀组50、主机60、加热组件70以及转移组件40。
机身10为料理机的结构主体,用于安装料理机的其它部件。机身10为上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具有用于容置杯体100的空腔11以及供杯体100进、出空腔11的开口。
杯体100用于容置料理材料,料理材料可以为黄豆和水的混合物。具体地,杯体100包括容器30和容器盖80。
容器30为上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容器30用于容置料理材料。容器盖80设置于容器30上端。容器盖80用于打开或闭合容器30上端的开口31。打开容器盖80,容器30的空腔与外侧连通,可以向容器30内添加料理材料、可以倾倒料浆、可以清洗容器30内壁。闭合容器盖80,容器30的空腔与外侧隔离,料理过程中,料浆不会飞溅。
杯体100可相对机身10转动设置。具体地,杯体100能够从上至下地放置于机身10的空腔11中,以及能够从下至上地从空腔11中取出。杯体100放置于机身10的空腔11后,能够绕自身轴线L1转动。轴线L1为杯体100的对称中心线。杯体100的外壁面与机身10的内壁面之间留有间隙,机身10不会阻碍杯体100转动。
机身盖20设置于机身10的上端。机身盖20用于打开或闭合机身10上端的开口。打开机身盖20,能够取放杯体100。闭合机身盖20,机身盖20和机身10将杯体100与外界隔离,以避免杯体100转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刀组50可转动地设置于杯体100内部,用于搅拌、粉碎料理材料。
主机60设置于机身10,位于机身10的空腔11的下端。杯体100放置于空腔11后,杯体100以及刀组50在上下方向与主机60插接配合,机身10通过主机60承载杯体100。主机60能够驱动杯体100和刀组50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图1中局部视图A的放大图。下面具体说明主机60如何驱动杯体100和刀组50转动。容器30下端设置有第一接插件3111。第一接插件3111为空心圆柱状,下端敞开。容器30下端还设置有第一轴承孔3112。第一轴承孔3112与第一接插件3111的空腔连通。刀组50包括第一料理转轴51、刀片52以及第二接插件53。第一料理转轴51贯穿容器30的底部,上端位于容器30内部,与刀片52固定连接,下端位于容器30外。第一料理转轴51通过第一轴承3113与容器30转动连接。第一轴承3113为双向轴承。
主机60包括电机61、第一轴承座62、第二轴承座63、第二轴承64、第三轴承66、第二料理转轴65、第三接插件67以及第四接插件68。
电机61固定设置于机身10,能够正反转。第一轴承座62固定设置于机身10。第一轴承座62设有上端敞开的第二轴承孔621。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座62与机身10为一体结构。在别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分体结构。第二轴承座63为中空圆筒状,其上端外径大于下端外径。第二轴承座63的上端形成第三轴承孔631。第二轴承座63的下端插设于第二轴承孔621中,通过第二轴承64与第一轴承座62转动连接。第二料理转轴65插设于第三轴承孔631中,并通过第三轴承66与第二轴承座63转动连接。第二料理转轴65下端与电机61的输出轴连接,在电机61的驱动下转动。第二轴承64和第三轴承66均为单向轴承。第二轴承64和第三轴承66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时,另一个锁死。第三接插件67固设于第二料理转轴65的上端,用于与第二接插件53在上下方向插接配合,以使得第二料理转轴65能够带动第一料理转轴51转动。第四接插件68大体上为圆筒状,套设于第二轴承座63的上端。第四接插件68与第一接插件3111在上下方向插接配合,以使得第二轴承座63能够带动容器30转动。第四接插件68与第二轴承座63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料理前,将容器30下端的第一接插件3111对齐第四接插件68,使得第一接插件3111与第四接插件68在上下方向插接配合。第一接插件3111与第四接插件68插接配合的同时,第二接插件53和第三接插件67自动实现插接配合,使得第一料理转轴51和第二料理转轴65连接。
料理机能够对料理材料进行破碎。具体地,电机61的输出轴正转时,第三轴承66处于转动连接状态,而第二轴承64处于锁死状态,杯体100不可转动,电机61通过第二料理转轴65带动刀组50转动,对料理材料进行切割、研磨。在对料理材料研磨过程中,由于杯体100不可转动,能够提高研磨效果。
料理机能够对料理材料进行离心。电机61的输出轴反转时,第二轴承64处于转动连接状态,第三轴承66处于锁死状态,电机61通过第一料理转轴51带动刀组50和杯体100一起转动,对料浆进行离心。当杯体100的转速达到预定转速时,料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容器30的内壁运行,并且与容器30的内壁接触,料浆中的料渣(即料浆中的食物残渣等固体颗粒物)粘附于容器30的内壁,浆液(即料浆中流动性大的液体)回流至容器30的底部,实现料浆、料渣的分离。料浆倒出后不需要过滤。上述预定转速可以为500转/分钟至5000转/分钟。预定转速的数值可根据料理材料的种类进行设置。
加热组件70设置于机身10,位于机身10的空腔11的下端。加热组件70能够上下方向移动,以接近或远离容器30的底部。料理机还设置有驱动装置(图不可见)以驱动加热组件70移动。加热组件70能够自身发热,以在贴合容器30时,加热容器30内的料理材料。
转移组件40设置于杯体100。具体地,转移组件400设置于容器30。用户可以握持转移组件40,并通过转移组件40转移杯体100。例如,料理完成后,用户可以将杯体100从机身10转移,以倾倒杯体100内的料理材料。
本实施例中,转移组件40包括握持件41以及可变结构件47。
握持件41用于供用户握持。握持件41为“7”字形状。可变结构件47与握持件41连接。为使得转移组件40外露的部分更简洁,握持件41为中空结构,可变结构件47一部分容置于握持件41的内部并与握持件41连接。可变结构件47能够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切换。第一结构的可变结构件47与杯体100连接以使得握持件41转移杯体100。第二结构的可变结构件47与杯体100分离,使得可变结构件47不阻碍杯体100转动。
在需要转移杯体100时,将可变结构件47设置成第一结构,第一结构的可变结构件47与杯体100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握持件41转移杯体100。在杯体100转动前,将可变结构件47设置成第二结构,第二结构的可变结构件47与杯体100分离,使得可变结构件47不阻碍杯体100转动。由于可变结构件47能够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切换,能够方便转移杯体100,同时,在料理过程中,不会影响杯体100绕自身轴线L1转动。
用户可以手动进行切换操作,使得可变结构件47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间切换。但是,当用户误操作时,有可能会损坏料理机。例如,在杯体100转动前,用户未将第一结构的可变结构件47切换为第二结构的可变结构件47,此时转移组件40与杯体100连接,主机60驱动杯体100转动时,转移组件40会跟随杯体100转动,使得转移组件40与机身10碰撞,造成料理机损坏。为避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打开或闭合机身盖20,使得可变结构件47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切换。具体地,转移组件40还包括传动件44。传动件44设置于握持件41,与可变结构件47连动配合。机身盖20具有施力部212。施力部212可以为凸设于机身盖20的凸块。机身盖20在闭合机身10的开口过程中,能够通过施力部212施力于传动件44,进而使得可变结构件47处于第二结构,即使得可变结构件47与杯体100分离。机身盖20在打开开口过程中,能够使得施力部212释放对传动件44的力,进而使得可变结构件47处于第一结构,即使得可变结构件47与杯体100连接。料理机在工作时(机身盖20处于闭合状态),可变结构件47始终与杯体100分离。料理机工作结束后(机身盖20处于打开状态),可变结构件47才与杯体100连接。
打开或闭合机身盖20是用户在进行料理操作时的必要动作,通过该动作来切换可变结构件47的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可以避免用户误操作对料理机造成损坏。另外,省略了切换操作的动作,更方便用户使用。
另外,在一场景中,对杯体100内的料浆离心后,杯体100在惯性的作用下依旧转动。打开机身盖20后,转移组件40即与杯体100连接,在杯体100的带动下,转移组件40与机身10抵触,可以阻碍杯体100转动,使得杯体100立即停止转动。由于此时主机60已不再驱动杯体100转动,转移组件40与机身10之间的抵触力不会损坏料理机。因此,用户打开机身盖20后,在转移组件40的作用下,使得杯体100立即停止转动,减少了用户等待的时间。当然,通过转移组件40刹停杯体100仅为一可选实施方式,也可以另外单独设置刹停组件来刹停依靠惯性转动的杯体100,还可以通过主机60的结构设计,使得主机60停止驱动后,杯体100立即停止转动。
进一步地,转移组件40还包括弹性件45。
弹性件45的一端配接传动件44,另一端配接握持件41。弹性件45用于对传动件44施加一弹力。具体地,弹性件45容置于握持件41的空腔中,套设于传动件44的一部分外。弹性件45的上端抵顶于传动件44,下端抵顶于握持件41。弹性件45可以为弹簧。
机身盖20闭合过程中,机身盖20的施力部212推抵传动件44,对传动件44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使得传动件44抵抗弹力并且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可变结构件47切换至第二结构。机身盖20完全闭合状态下,弹性件45处于被压缩状态。机身盖20打开过程中,机身盖20的施力部212撤销了对传动件44的作用力,弹性件45对传动件44的弹力驱动传动件44向上运动,进而使得传动件44带动可变结构件47在无外力情况下切换至第一结构。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5对传动件44施加的弹力为推力,在别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改变弹性件45的安装结构,使得弹性件45对传动件44施加的弹力为拉力。
一应用场景中,料理机的使用过程如下:打开机身盖20,用户将料理材料放入杯体100。闭合机身盖20,驱动装置驱动加热组件70接近杯体100,直至加热组件70与杯体100底部贴合。加热组件70加热杯体100内的料理材料。加热组件70加热预定时间后,主机60驱动刀组50转动,将料理材料粉碎为料浆。驱动装置驱动加热组件70远离杯体100。主机60驱动杯体100转动,对料浆进行离心操作。离心完成后,打开机身盖20,用户通过转移组件40将杯体100从机身10的空腔11中取出,将浆液从杯体100中倒出。
由于杯体100中容置有料理材料,而杯体100通过底部与主机60转动连接,杯体100在转动过程中,上端可能会相对杯体100的轴线L1偏摆,使得杯体100转动地不平稳。为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定位件90。定位件90将杯体100上端与机身盖20可分离地转动连接,同时将杯体100上端与机身盖20相对定位,其中,杯体100相对机身盖20的转动的轴线为杯体100的对称中心线。具体地,定位件90设置于机身盖20,与容器盖80插接配合后作为杯体100转动的枢接点。在别的实施例中,定位件90也可以设置于容器盖80,与机身盖20插接配合后作为杯体100转动的枢接点。
杯体100转动过程中,由于定位件90设置在机身盖20上,机身盖20连接于机身10,定位件90的位置固定。定位件90作为杯体100转动的枢接点,杯体100转动过程中,杯体100上端被定位件90限制,不会相对杯体100轴线L1偏摆,进而使得杯体100能够更平稳地转动。
定位件90与容器盖80在插接配合方向可分离。料理机处于使用状态下,即杯体100容置于机身10内、机身盖20闭合机身10上端开口,机身盖20和容器盖80相互插接配合。料理结束后,打开机身盖20,机身盖20与容器盖80分离,容器盖80仍然处于闭合状态。在转移杯体100过程中,杯体100空腔始终能够保持与外界隔离。
本实施例中,定位件90以插接方向为轴线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机身盖20。在杯体100容置于机身10内以及机身盖20处于闭合状态下,定位件90与杯体100同轴设置,并且定位件90沿其轴线方向与容器盖80插接配合。杯体100的轴线L1也即杯体100的转轴,杯体100的转轴与主机60中电机61的输出轴同轴。电机61的输出轴的位置决定了杯体100的轴线L1位置。本实施例中,定位件90与杯体100同轴设置,也可以看作定位件90与电机61的输出轴同轴设置。
定位件90与机身盖20转动连接的情况下,定位件90与容器盖80之间可以相对不转动,由此,可以尽量地减小定位件90与容器盖80之间的配合间隙,避免该配合间隙导致杯体100上端相对转轴L1偏摆。
在别的实施例中,定位件90也可以固定设置于机身盖20。定位件90与容器盖80插接配合后,二者能够相对转动。例如,定位件90为圆棒,容器盖80上开设有圆柱形孔。圆棒能够插设于圆柱形孔中。
由于机身盖20可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间切换,机身盖20与机身10之间的装配间隙可能会影响定位件90相对机身10的位置精度。杯体100转动设置于机身10,杯体100相对机身10位置准确。若机身盖20相对机身10的位置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定位件90与杯体100的同轴度误差较大。为使得机身盖20闭合状态下,定位件90相对机身10位置准确,本实施例还作如下改进。
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图1中局部视图B的放大图。
机身盖20包括机身盖本体21和安装件22。机身盖本体21用于与机身10连接。安装件22活动设置于机身盖本体21。定位件90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件22。安装件22能够在定位件90径向移动。安装件22具有第一定位部221。机身10具有第二定位部13。第二定位部13与第一定位部221配合以限定安装件22在定位件90径向的位置。即使机身盖本体21与机身10之间有装配误差,当机身盖20闭合后,通过机身10定位安装件22,使得定位件90相对机身10位置准确。
具体地,第一定位部221为第一空心柱。第一空心柱与定位件90同轴设置。第二定位部13为第二空心柱。第二空心柱与杯体100同轴设置。第二空心柱设置于机身10上端,围设于机身10的空腔11的外侧,与机身10为一体结构。当机身盖20闭合时,第一空心柱与第二空心柱在其自身的轴向套接。当机身盖20打开时,第一空心柱与第二空心柱相分离。第一空心柱与第二空心柱相互套接状态下,二者径向的间隙足够小,以至于不会影响机身10对安装件22的定位精度。本实施例中,当机身盖20闭合时,第一空心柱套设于第二空心柱外。
安装件22活动设置于机身盖本体21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阅图5,图5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机身盖20的剖视图。机身盖本体21具有容置槽211,容置槽211与定位件90同轴设置,安装件22设置于容置槽211内,容置槽211直径大于安装件22直径。容置槽211直径大于安装件22直径具体指:在定位件90的径向,安装件22与容置槽211具有间隙。本实施例中,容置槽211和安装件22均为回转体,且以定位件90的轴线为旋转中心。不限于此结构,容置槽211和安装件22也可以为非回转体结构。
在机身盖20闭合时,容置槽211朝机身10一侧敞开。为避免安装件22脱出容置槽211,机身盖本体21具有第一限位部(图未示),安装件22具有第二限位部(图未示)。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容置槽211的轴向相抵触。
由于安装件22与容置槽211之间有间隙,在打开或闭合机身盖20的过程中,安装件22会晃动,影响用户体验。为解决该问题,机身盖2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3。第一弹性件23具有弹性。第一弹性件23设置于安装件22和容置槽211的间隙。具体地,第一弹性件23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第一弹性件23为环状,套设于安装件22外。在安装件22容置于容置槽211内的状态下,第一弹性件23夹设于安装件22与机身盖本体21之间,从而避免安装件22晃动。由于第一弹性件23具有弹性,因此,第一弹性件23不影响机身10对安装件22定位。
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加热组件70,料理机在料理过程中有排出热空气的需求。为此,还设置有气流通道将杯体100与外界连通。
请参阅图1和图5和图6,图6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容器盖80的剖视图。
定位件90内有贯穿自身的第一气流通道911。具体地,定位件90为中空筒状,其上端和下端均敞开。
机身盖20具有连通外界的第二气流通道222,第二气流通道222连通定位件90的第一气流通道911。具体地,第二气流通道222设置于安装件22上。由于定位件90能够相对机身盖本体21移动,不可相对安装件22移动,相比于将第二气流通道222设置于机身盖本体21,将第二气流通道222设置于安装件22上,更容易提高第一气流通道911和第二气流通道222连通处的气密性。
容器盖80具有贯通杯体100内外的第三气流通道811。具体地,第三气流通道811在容器盖80轴向贯穿容器盖80。
定位件90通过第三气流通道811与容器盖80插接配合。具体地,在机身盖20闭合过程中,定位件90在机身盖20的带动下插入第三气流通道811。在机身盖20打开过程中,定位件90在机身盖20的带动下退出第三气流通道811。在定位件90与容器盖80处于插接配合状态下,即定位件90插设于第三气流通道811中时,定位件90的第一气流通道911通过第三气流通道811与杯体100的空腔连通。为提高第一气流通道911与第三气流通道811连通处的气密性,定位件90具体包括定位件本体91和第一密封件92。定位件本体91与机身盖20中的安装件22转动连接。在机身盖20闭合状态下,定位件本体91与杯体100同轴。定位件本体91为中空筒体结构,形成上述的第一气流通道911。第一密封件92套设于定位件本体91的末端。当定位件90插设于第三气流通道811中时,第一密封件92夹设于定位件本体91与第三气流通道811的侧壁之间。第一密封件92具有弹性,可以采用橡胶材质。
在机身盖20闭合状态下,杯体100内的热空气可以依次流经第三气流通道811、第一气流通道911以及第二气流通道222后排出。
若杯体100的空腔始终通过第三气流通道811与外界连通,在转移杯体100过程中,杯体100排出的热空气可能会烫伤用户。为此,容器盖80包括容器盖本体81和密封塞82。第三气流通道811设置于容器盖本体81。密封塞82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三气流通道811中,能够在定位件90插入第三气流通道811的过程中,被定位件90推抵而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以连通第一气流通道911、第三气流通道811以及杯体100的空腔,以及能在定位件90退出第三气流通道811的过程中,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向上)移动,以封堵第三气流通道811。在料理过程中(机身盖20处于闭合状态),杯体100的空腔始终与外界连通。在料理结束后,机身盖20打开后,密封塞82封堵第三气流通道811,将杯体100的空腔与外界隔离,用户转移杯体100不会受到杯体100内的热空气影响。
为实现上述可选择地封堵第三气流通道811的功能,密封塞82的具体结构如下:密封塞82为上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密封塞82包括底壁821以及侧壁822。
底壁821进入第三气流通道811时,能够封堵第三气流通道811。具体地,底壁821的形状、大小均与第三气流通道811相匹配。第三气流通道811下端横截面为圆形,底壁821的横截面也为圆形,且二者直径相等。为提高密封性能,底壁821外还套设有第二密封件823。第二密封件823具有弹性,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侧壁822具有贯通密封塞82内外的通气孔8221。本实施例中,通气孔8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气孔8221在密封塞82的周向均布。
在定位件90插入第三气流通道811的过程中,定位件90推抵密封塞82,使得底壁821退出第三气流通道811、进入杯体100的空腔,同时,通气孔8221的一部分进入杯体100空腔,将杯体100的空腔与密封塞82的空腔连通,进而将杯体100的空腔与第三气流通道811连通。定位件90退出第三气流通道811的过程中,底壁821进入第三气流通道811,封闭第三气流通道811。
进一步地,容器盖8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83。第二弹性件83的相对两端配接于密封塞82和容器盖本体81,用于在密封塞82的活动行程中始终对密封塞82施加一弹力,以在定位件90退出第三气流通道811的过程中驱动密封塞82沿第二方向移动。具体地,第二弹性件83套设于密封塞82外,密封塞82的上端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折边。第二弹性件83在容器盖80的轴向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抵顶于容器盖本体81,另一端抵顶于密封塞82上端的折边。定位件90插入第三气流通道811过程中,密封塞82克服第二弹性件83的弹力向下移动。定位件90退出第三气流通道811过程中,第二弹性件83的弹力驱动密封塞82向上移动。第二弹性件83可以为弹簧。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83,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密封塞82始终封堵第三气流通道811。
机身盖20与机身10的连接方式多样。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盖20与机身10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接。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的情况下,在机身盖20打开状态下,机身盖20与机身10为分离的两个部分。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将一些与机身10电性连接的零部件(例如可供输入用户操作指令的操作面板)安装于机身盖20,机身盖20与机身10翻转连接(枢接)。具体地,机身盖本体21枢接于机身10。
机身1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扣部12。机身盖本体21在对应第一卡扣部12处设置有第二卡扣部213。在机身盖20闭合时,第一卡扣部12和第二卡扣部213相互扣合以固定机身盖本体21的位置。
在机身盖20与机身10翻转连接的情况下,为使得定位件90和容器盖80更好地插接配合,定位件90和/或容器盖80具有倒角结构。本实施例中,定位件90的末端设置有倒角,同时,第三气流通道811大体上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该结构能够引导定位件90更好地插入第三气流通道811。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料理机,能够减少甚至可以避免过滤操作。另外,杯体能够更平稳地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机身盖,连接所述机身;
杯体,可相对所述机身转动设置,用于容置料理材料;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将所述杯体上端与所述机身盖可分离地转动连接,同时将所述杯体上端与所述机身盖相对定位,其中,所述杯体相对所述机身盖的所述转动的轴线为所述杯体的对称中心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
容器,用于容置料理材料,上端具有开口;
容器盖,盖设于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
其中,所述容器盖通过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机身盖可分离地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机身盖和所述容器盖中的一者,与所述机身盖和所述容器盖中的另一者插接配合后作为所述杯体转动的枢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以插接方向为轴线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身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盖包括:
机身盖本体,连接所述机身;
安装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机身盖本体,所述定位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能够沿所述定位件的径向移动,具有第一定位部;
其中,所述机身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以限定所述安装件在所述定位件径向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与所述定位件同轴设置的第一空心柱,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与所述容器同轴设置的第二空心柱,所述第一空心柱与所述第二空心柱在其自身的轴向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盖本体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定位件同轴设置,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直径大于所述安装件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盖本体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安装件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容置槽的轴向相抵触,以避免所述安装件脱出所述容置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盖包括:
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所述容置槽侧壁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内有贯穿自身的第一气流通道,
所述机身盖具有连通外界的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定位件的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所述容器盖具有贯通所述容器内外的第三气流通道,
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与所述容器盖插接配合,所述定位件的所述第一气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与所述容器空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包括:
容器盖本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容器盖本体;
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中,能够在所述定位件插入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被所述定位件推抵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以及所述容器的空腔,以及能在所述定位件退出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封堵所述第三气流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塞为上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包括底壁以及侧壁,所述侧壁具有贯通所述密封塞内外的通气孔,
在所述定位件插入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所述底壁退出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进入所述容器空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容器空腔连通,所述定位件退出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所述底壁进入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封闭所述第三气流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包括: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相对两端配接于所述密封塞和所述容器盖本体,用于在所述密封塞的活动行程中始终对所述密封塞施加一弹力,以在所述定位件退出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过程中驱动所述密封塞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CN202111165561.3A 2021-09-30 2021-09-30 料理机 Pending CN1158866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561.3A CN115886604A (zh) 2021-09-30 2021-09-30 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561.3A CN115886604A (zh) 2021-09-30 2021-09-30 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6604A true CN115886604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9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5561.3A Pending CN115886604A (zh) 2021-09-30 2021-09-30 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66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39453U (zh) 食品处理系统、用于其的容器组合件及与其一起使用的附件
US4487509A (en) Portable blender
US10682616B2 (en) Centrifuge with exchangeable rotors
CN105149115A (zh) 具有自动打开转子罩的离心机
EP2985587A1 (en) Centrifugal smearing device and sealed rotating container
CN216364798U (zh) 料理机
US4327661A (en) Chamber block having a supernatant collection receptacle therein
US4056225A (en) Centrifuge rotor for separating phases of a liquid
CN115886604A (zh) 料理机
CN111760485A (zh) 一种香料茶混合饮料加工设备
CN112569819A (zh) 搅拌器与搅拌装置
JP2012011270A (ja) 抽出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抽出装置、抽出方法
CN108587884B (zh) 一种离心管
GB2118683A (en) Disconnectible bayonet drive coupling
JPS5927626B2 (ja) 遠心分離機
CN216364799U (zh) 料理机
CN216364797U (zh) 料理机及其接头组件
CN216364811U (zh) 料理机
CN211887451U (zh) 一种离心机
CN115886605A (zh) 料理机及其接头组件
CN115886603A (zh) 料理机
KR102142054B1 (ko) 검체 세포 분리 용기
CN216364812U (zh) 料理机
JP3635553B2 (ja) 調理機
CZ2000185A3 (cs) Plnící stroj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