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5939B -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5939B
CN115885939B CN202211681752.XA CN202211681752A CN115885939B CN 115885939 B CN115885939 B CN 115885939B CN 202211681752 A CN202211681752 A CN 202211681752A CN 115885939 B CN115885939 B CN 115885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sts
predatory
net
area
bu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17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85939A (zh
Inventor
谢青海
杨进波
杨月红
易小光
字红军
杨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Gree Biotechnology Co ltd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Of Weishan Yi And Hui Autonomous Count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Gree Biotechnology Co ltd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Of Weishan Yi And Hui Autonomous Coun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Gree Biotechnology Co ltd,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Of Weishan Yi And Hui Autonomous County filed Critical Yunnan Gre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175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5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5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5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85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5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寄主植物种植规划;(2)投放点布设;(3)监测点布设;(4)昆虫林间饲养;(5)监测,安排专人每间隔10天对标准株周围进行监测;(6)昆虫释放;(7)第一次转移;(8)第二次转移;(9)昆虫归网。本发明采用释放蠋蝽和/或叉角厉蝽错峰防寄主植物玉米以及核桃树和云南松上的主要食叶害虫的技术方案,是同时释放相同食性同科不同种天敌,利用相同地域不同寄主植物上各类害虫发生危害具有时间上的接续性特点,形成天敌捕食的食物链,达到防控害虫危害目标。该技术具有一次投放天敌,可持续有效防控农业、林业害虫优势,大大节约防治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和农业交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虫治虫”的害虫防控措施,具体是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林业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大面积纯林的出现都必然伴随着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如何防控林业害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其关系到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了实现林业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运用天敌技术防控林业有害生物是最佳选择。自然界里每一类害虫都有自己的克星或天敌,利用捕食性天敌控制林业害虫是近年来所兴起的一个新兴技术手段。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防治对象的天敌种类不同或者是天敌种群数量不足,导致林业害虫造成对林木造成巨大的危害。利用林业害虫的天敌来防控虫害普遍所投入的成本较高,从而造成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捕食性天敌控制林业害虫的技术难以推广。
众所周知,蠋蝽属于蝽科,又名“猎蝽”,俗称“臭大姐”。在食物充足时不喜扩散,而在食物缺少时7天后最远可扩散10m左右。蠋蝽适应性强,捕食期长,能以多种幼虫为食,适于人工饲养。但在大量饲养中必须注意疾病的预防,否则将会使饲养遭到失败。蠋蝽不但能捕食马尾松毛虫幼虫,而且能捕食成虫、卵和蛹,是马尾松毛虫的终生天敌。蝎蝽除捕食马尾松毛虫外,还可捕食松蚜、叶甲、山楂粉蝶、扬锤角叶蜂,黄刺蛾、青刺蛾、杨毒蛾、柳毒蛾、榆毒蛾、菜粉蝶、大造桥虫,棉蚜等30余种昆虫的幼虫,是一种典型的捕食性蝽类昆虫。
叉角厉蝽,属于猎蝽科,主要分布于四川、广西、海南,其也是一种捕食性蝽类昆虫,目前主要应用于危害棉花、冬寒菜、蜀葵、苘麻、红麻、向日葵等农寄主植物的翠纹金刚钻的防治。现有技术中鲜有将其应用于林业害虫防治的技术方案。
利用蠋蝽防控害虫实验室研究理论成果较多,如郑志英1995年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蠋蝽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饲养》对蠋蝽捕食害虫对象做了阐述,受研究范围限制,农业上棉花生产等领域成功案例较多,林业上生产应用较少,尤其缺少林业领域对蠋蝽如何进行野外生存繁殖内容。
农业领域:2012年《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高卓、王皙玮、张李香等人《蠋蝽人工繁殖技术及田间释放控制研究》叙述了蠋蝽人工繁殖及田间释放技术等,受研究领域局限,该论文仅仅公开了蠋蝽在农业上的应用,而在对林业自然条件下如何繁殖、释放控制等内容没有涉及。
林业领域:2022年2月《林业科技通讯》网络首发,谢青海、杨进波、马建鹏等人《蠋蝽对核桃褐点粉灯蛾的林间捕食行为及防治》文章,叙述了蠋蝽成虫日均取食褐点粉灯蛾3龄幼虫数量为1.15~2.79头,防治效果达75.78%,防效显著,且观察蠋蝽捕食到刺蛾、毒蛾、舟蛾及其繁殖产生后代现象,但存在实验室人工培育的蠋蝽野外林区释放死亡率高达58.8%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寄主植物种植规划,选择玉米、核桃树和云南松三种寄主植物作为防治对象;将所述的寄主植物规划在防治区中,并沿防治区外缘线自然形成闭合的包围圈,所述的包围圈的形状为圆形或者类似于圆形;防治区外层为核桃树,里层为云南松,玉米套种在核桃树下;
(2)投放点布设,①沿防治区外缘线进行环形布点,布点位置及数量根据地貌设置,若地貌相对一致则在防治区外缘线上等距均匀布设投放点,若地貌复杂则沿防治区外缘线选凸形位置布设投放点,确保所布设的投放点连线后形成一个环形的包围圈;②在核桃树和云南松的混合分布交界地带随机布设若干个投放点;
(3)监测点布设,在步骤(2)所布设的投放点中选择n个标准地,每个标准地的面积>3亩,标准地总面积为防治区总面积的3%;在每个标准地内选择标准株10株,所述的标准株为5株云南松和5株核桃树的组合,或者是10株云南松或10株核桃树;所选择的标准株所处的位置作为监测点;
(4)昆虫林间饲养
a.网室搭建,使用捕虫网材料在标准地内就地面建造体积为1m3的网室,在所搭建的网室的一侧预留取放物品的窗口;或者使用直径为50cm,长度为100cm的网袋,依托标准株的某1个枝条套袋形成网室;b.昆虫培育,将林间或实验室培育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成虫分类集中放养到设置好的网室内,并确保每个网室中的雌雄比为1:1;网室内放置杂草、树皮供捕食性蝽类昆虫栖身,并放置足够数量的黄粉虫供捕食性蝽类昆虫食用,黄粉虫每10天补充1次;放置60天时捕食性蝽类昆虫产卵并繁殖出第一代;每个网室中饲养繁殖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密度为8-15头/dm3
所述的林间培育是指每年3月份,将林间存在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用捕虫网捕捉后置于网室中饲养;
所述的实验室培育是指先将捕食性蝽类昆虫在实验室中人工饲养成成虫,每年3月份,再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捕食性蝽类昆虫转移到防治区并置于网室内饲养,进行野外驯化繁育;
(5)监测,安排专人每间隔10天对标准株周围进行监测,同时观察防控害虫情况,并记录寄主植物受害程度:叶受害面积<1/3为轻度、叶受害面积1/3~2/3为中度、叶受害面积>2/3为重度;
(6)昆虫释放,每年5-7月份,当监测到套种在核桃树下的玉米开始发生食叶害虫危害时,将网室中培育的捕食性蝽类昆虫转移到投放点释放,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开始捕食玉米上的害虫;其中每亩防治区所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数量≥50头;
(7)第一次转移,每年8-10月份,玉米上的害虫开始消退,此时核桃树上开始发生食叶害虫,步骤(6)中所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从玉米上转移到核桃树上继续捕食核桃树上的害虫;
(8)第二次转移,每年10-12月份,随着核桃树上的害虫数量减少,云南松上的害虫开始出现,此时步骤(7)中的捕食性蝽类昆虫及其自然繁殖的子二代逐渐从核桃树转移到云南松上继续捕食云南松上的害虫;
(9)昆虫归网,次年3月以后,云南松上的害虫逐渐减少,此时按照步骤(4)中所述的林间培育的方法将林间存在的捕食性蝽类昆虫收入网室中。
所述的捕食性蝽类昆虫为蠋蝽和/或叉角厉蝽。优选的,所述的捕食性蝽类昆虫选择蠋蝽和叉角厉蝽的组合而成,其中蠋蝽和叉角厉蝽的数量比为1:1。
更优选的,所述的捕食性蝽类昆虫选择叉角厉蝽。
玉米上的食叶害虫为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中的至少一种,其危害期集中在7-8月份,核桃树上的食叶害虫为灯蛾、刺蛾、毒蛾中的至少一种,其危害期集中在8-10月份。云南松上的害虫为松叶蜂,特别是南华松叶蜂,其危害期集中在10-12月份。
为了使得蠋蝽和叉角厉蝽在林中有更为适宜的繁殖和生长条件,优选的,所述的防治区常年平均温度为15.6±2℃,地表月均温平均温度为13.4±1℃,其地表最低温度≥-0.4℃,地表最高温度为≤13.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释放蠋蝽和/或叉角厉蝽错峰防寄主植物玉米以及核桃树和云南松上的主要食叶害虫的技术方案,是同时释放相同食性同科不同种天敌,利用相同地域不同寄主植物上各类害虫发生危害具有时间上的接续性特点,形成天敌捕食的食物链,达到防控害虫危害目标。该技术具有一次投放天敌,可持续有效防控农业、林业害虫优势,大大节约防治成本。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林业领域同时释放两种天敌防控害虫尚属创举;推行转移捕食错峰防控不同树种不同害虫理念、措施为生物防治领域首次推出,加之本发明中还将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和林业管理上的害虫防治有机结合,这更是开创了业内的先河。
(3)本发明采用防治区外缘线进行环形布设投放点的方式,并且与在危害核心区(核桃树和云南松的混合分布交界地带)随机布设投放点的方式相结合释放蠋蝽和/或叉角厉蝽,形成包围圈围而歼之和中心开花两面夹击害虫态势,增强防治效果,与随机投放天敌昆虫措施相比,防控效率、综合防控效果、防控的系统性、严密性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4)本发明采用对捕食性蝽类昆虫林间培育的方式,一方面节省了天敌本土化繁殖释放后适应能力历练环节;另一方面林间培育“虫种”,利用繁殖出后代之间数量几何倍增关系,迅速增加天敌数量,增加天敌密度,提高防效,可发挥有限资金使用效率,克服生物防治成本居高不下的“瓶颈”;再一方面,天敌培养的网室技术的应用,使用材料购买渠道便捷,操作技术简捷实用,当地林农见而会之,适于推广应用。
(5)每年11月份到次年2月份期间,南华松叶蜂消退后,云南松上还存在着以祥云新松叶蜂为主的其他种类的松叶蜂危害,在此时间段,由于捕食性蝽类昆虫还在林间活动,故本发明的防控措施持续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含如下步骤:
(1)寄主植物种植规划,选择玉米、核桃树和云南松三种寄主植物作为防治对象,并将所述的寄主植物规划在127.36亩的防治区中,并沿防治区外缘线自然形成闭合的包围圈,所述的包围圈的形状为圆形或者类似于圆形;防治区外层种植核桃树,里层种植云南松,玉米套种在核桃树下;为了使得叉角厉蝽在林中有更为适宜的繁殖和生长条件,所述的防治区常年平均温度为15.6℃,地表月均温平均温度为13.4℃,其地表最低温度为-0.4℃,地表最高温度为13.8℃
(2)投放点布设,①沿防治区外缘线进行环形布点,布点位置及数量根据地貌设置,若地貌相对一致则在防治区外缘线上等距均匀布设投放点,若地貌复杂则沿防治区外缘线选凸形位置布设投放点,确保所布设的投放点连线后形成一个环形的包围圈;②在核桃树和云南松的混合分布交界地带随机布设若干个投放点;
(3)监测点布设,在步骤(2)所布设的投放点中选择12个标准地,每个标准地的面积为3.184亩,标准地总面积为38.21亩;按①项设置投放点时,在标准地中选10株核桃树或10株云南松作为标准株;按②项设置投放点时,每个标准地内选择标准株10株,树种为云南松、核桃各5株;所选择的标准株作为监测点;
(4)昆虫林间饲养
a.网室搭建,使用捕虫网材料在标准地内就地面建造体积为1m3的网室,在所搭建的网室的一侧预留取放物品的窗口;
b.昆虫培育,所述的捕食性蝽类昆虫选择叉角厉蝽,将林间或实验室培育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成虫分类集中放养到设置好的网室内,并确保每个网室中的雌雄比为1:1;网室内放置杂草、树皮供捕食性蝽类昆虫栖身,并放置足够数量的黄粉虫供捕食性蝽类昆虫食用,黄粉虫每10天补充1次;放置60天时捕食性蝽类昆虫产卵并繁殖出第一代;每个网室中饲养繁殖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密度为8头/dm3
所述的林间培育是指每年3月份,将林间存在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用捕虫网捕捉后置于网室中饲养;
所述的实验室培育是指先将捕食性蝽类昆虫在实验室中人工饲养成成虫,每年3月份,再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捕食性蝽类昆虫放进网室内饲养,进行野外驯化繁育;
(5)监测,安排专人每间隔10天对标准株周围进行监测,同时观察防控害虫情况,并记录寄主植物受害程度:叶受害面积<1/3为轻度、叶受害面积1/3~2/3为中度、叶受害面积>2/3为重度;
(6)昆虫释放,每年5-7月份,当监测到套种在核桃树下的玉米开始发生病虫害时,将网室中培育的捕食性蝽类昆虫转移到投放点释放,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开始捕食玉米上的害虫;其中每亩防治区所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数量为50头;
(7)第一次转移,每年8-10月份,玉米上的害虫开始消失,此时核桃树上开始产生害虫,步骤(6)中所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从玉米上转移到核桃树上继续捕食核桃树上的害虫;
(8)第二次转移,每年10-12月,随着核桃树上的害虫数量减少,云南松上的害虫开始出现,此时步骤(7)中的捕食性蝽类昆虫及其自然繁殖的子二代逐渐从核桃树转移到云南松上继续捕食云南松上的害虫;
(9)昆虫归网,次年3月以后,云南松上的害虫逐渐减少,此时按照步骤(4)中所述的林间培育的方法将林间存在的捕食性蝽类昆虫收入网室中。
玉米上的食叶害虫为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中的至少一种,主要为草地贪夜蛾,其危害期集中在7-8月份,核桃树上的食叶害虫为灯蛾、刺蛾、毒蛾中的至少一种,主要为为灯蛾,尤其是灯蛾幼虫,其危害期集中在8-10月份。云南松上的害虫为松叶蜂,特别是南华松叶蜂,其危害期集中在10-12月份。
将采用本实施例方法进行防控后的结果与防控前上一个年度的结果进行对比,核桃树和云南松的具体对比项目以标准地内的标准株的监测数据为准;玉米的具体对比项目以标准地内距离标准株最近的植株的监测数据为准,对比项目包括受害株率、虫口密度、受害叶片(梢)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1)受害株率%=受害株数/调查株数×100;
(2)虫口密度=查得的虫量/调查面积;
(3)受害叶片(梢)率%=受害叶(梢)数/总叶(梢)数×100。
实施例1的玉米与防控前上一年度的统计及计算结果见表1,表1中的监测时间分别为2020年7-8月份(防控前)和2021年7-8月份(防控后),其中每亩种植玉米3000棵,叉角厉蝽的投放时间为2021年5月30日。
表1、实施例1玉米虫害对比表
从表1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就玉米而言,在未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进行防控前,虫口密度在2020年6月9日至2020年8月28日之间一致呈上升态势,最大虫口密度为8800头/亩;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进行防控后,虫口米子在2021年6月7日至2021年7月7日之间呈上升趋势,最大虫口密度为3500头/亩,随后,在2021年7月7日至2021年8月26日之间,冲孔密度成下降趋势。从而可以看出,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后,玉米上的害虫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实施例1的核桃树与防控前上一年度的统计及计算结果见表2,表2中的监测时间分别为2020年8-10月(防控前)和2021年8-10月(防控后),每亩核桃树为35株。
表2、实施例1核桃树虫害对比表
从表2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就核桃树而言,在未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防控前,受害叶片率在2020年7月29日至2020年9月7日之间持续增加,且最大时为44.58%,其后,受害叶片率逐渐开始下降;在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防控后,受害叶片率在2021年7月29日至2021年8月28日之间持续增加,但是其增加速度明显低于为进行防控时;同时,受害叶片率从的最大值仅为25.17%,而在2021年9月7日时,其受害叶片率已经下降为16.25%,其明显优于同时期未进行防控的技术方案;可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明显降低核桃树的受害叶片率。
实施例1的云南松与防控前上一年度的统计及计算结果见表3,表3中的监测时间分别为2020年8-12月(防控前)和2021年8-12月(防控后)。
表3、实施例1云南松虫害(南华松叶蜂)对比表
从表3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就云南松而言,在未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防控前,自从2020年8月18日至2020年11月6日之间,云南松的受害梢率持续增加,最高峰为2020年11月6日的44.33;随后云南松的受害梢率开始下降;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防控后,自从2021年8月30日至2021年11月8日之间,云南松的受害梢率也在增加,但是虫害开始出现的时间较为防控时足足推迟了10天,同时,同时期的受害梢率也有着明显的降低;可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明显降低云南松的受害梢率。
每年11月份到次年2月份期间,南华松叶蜂消退后,云南松上还存在着以祥云新松叶蜂为主的其他种类的松叶蜂危害,在此时间段,由于捕食性蝽类昆虫还在林间活动,故本实施例的防控措施持续有效。
实施例2
选择玉米、核桃树和云南松三种寄主植物作为防治对象,并将所述的寄主植物规划在368.54亩的防治区中,为了使得蠋蝽和叉角厉蝽在林中有更为适宜的繁殖和生长条件,所述的防治区常年平均温度为17.6℃,地表月均温平均温度为14.4℃,其地表最低温度为0.4℃,地表最高温度为为13.4℃。
在所布设的投放点中选择22个标准地,每个标准地的面积为5.02亩,标准地总面积为110.56亩;所述的捕食性蝽类昆虫选择蠋蝽和叉角厉蝽的组合而成,其中蠋蝽和叉角厉蝽的数量比为1:1。每个网室中饲养繁殖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密度为12头/dm3
其余同实施例1。
将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五印乡某区域进行害虫防治,并将上述害虫防治的方法与常规的通过施药进行防治的方法进行成本对比,其中,采用施药的方法进行害虫防治时,核桃树、玉米和云南松需要分别进行施药,针对不同的寄主植物,施药的频次各不相同,而且需要每年都重复的施药,施药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防治,仅需要一次投入即可长期受益,后续不再需要重复投入。
实施例3
选择玉米、核桃树和云南松三种寄主植物作为防治对象,并将所述的寄主植物规划在440.46亩的防治区中,为了使得蠋蝽在林中有更为适宜的繁殖和生长条件,所述的防治区常年平均温度为13.6℃,地表月均温平均温度为12.4℃,其地表最低温度为-0.4℃,地表最高温度为12.8℃。
在所布设的投放点中选择36个标准地,每个标准地的面积为3.67亩,标准地总面积为132.14亩;所述的捕食性蝽类昆虫选择蠋蝽。每个网室中饲养繁殖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密度为15头/dm3。其余同实施例1。
蠋蝽是有寿命的,整个错峰防治过程中最低要满足繁殖一代才保证得了一个周期错峰需求,因此:5月份释放蠋蝽,8月下旬到9月中旬产生下一代,再到次年3-4月繁殖下一代,这个过程中,蠋蝽产卵:27.6粒/头;蠋蝽孵化率:56.07%;成活率:2龄至4龄85.2%、5龄至成虫68.5%;虫态周期:卵块孵化3-5d(25℃)、1龄至2龄8-10d、2龄至3龄5-7d、3龄至4龄5-7d、4龄至5龄5-7d、5龄至成虫5-7d,生育周期:31-43d;孵化至交配周期:36-48d,孵化至产卵周期:41-53d,孵化至死亡周期:111-123d;产卵周期约有70d、产卵高峰期为配对后10-40d。
将实施例1-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进行实验对比,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3的方法,其综合成本相差不大,但是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其总的虫口减退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案。

Claims (6)

1.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寄主植物种植规划,选择玉米、核桃树和云南松三种寄主植物作为防治对象;将所述的寄主植物规划在防治区中,并沿防治区外缘线自然形成闭合的包围圈,所述的包围圈的形状为圆形或者类似于圆形;防治区外层为核桃树,里层为云南松,玉米套种在核桃树下;
(2)投放点布设,①沿防治区外缘线进行环形布点,布点位置及数量根据地貌设置,若地貌相对一致则在防治区外缘线上等距均匀布设投放点,若地貌复杂则沿防治区外缘线选凸形位置布设投放点,确保所布设的投放点连线后形成一个环形的包围圈;②在核桃树和云南松的混合分布交界地带随机布设若干个投放点;
(3)监测点布设,在步骤(2)所布设的投放点中选择n个标准地,每个标准地的面积>3亩,标准地总面积为防治区总面积的3%;在每个标准地内选择标准株10株,所述的标准株为5株云南松和5株核桃树的组合,或者是10株云南松或10株核桃树;所选择的标准株所处的位置作为监测点;
(4)昆虫林间饲养
a.网室搭建,使用捕虫网材料在标准地内就地面建造体积为1m3的网室,在所搭建的网室的一侧预留取放物品的窗口;或者使用直径为50cm,长度为100cm的网袋,依托标准株的某1个枝条套袋形成网室;
b.昆虫培育,将林间或实验室培育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成虫分类集中放养到设置好的网室内,并确保每个网室中的雌雄比为1:1;网室内放置杂草、树皮供捕食性蝽类昆虫栖身,并放置足够数量的黄粉虫供捕食性蝽类昆虫食用,黄粉虫每10天补充1次;放置60天时捕食性蝽类昆虫产卵并繁殖出第一代;每个网室中饲养繁殖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密度为8-15头/dm3
所述的林间培育是指每年3月份,将林间存在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用捕虫网捕捉后置于网室中饲养;
所述的实验室培育是指先将捕食性蝽类昆虫在实验室中人工饲养成成虫,每年3月份,再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捕食性蝽类昆虫转移到防治区并置于网室内饲养,进行野外驯化繁育;
(5)监测,安排专人每间隔10天对标准株周围进行监测,同时观察防控害虫情况,并记录寄主植物受害程度:叶受害面积<1/3为轻度、叶受害面积1/3~2/3为中度、叶受害面积>2/3为重度;
(6)昆虫释放,每年5-7月份,当监测到套种在核桃树下的玉米开始发生食叶害虫危害时,将网室中培育的捕食性蝽类昆虫转移到投放点释放,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开始捕食玉米上的害虫;其中每亩防治区所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数量≥50头;
(7)第一次转移,每年8-10月份,玉米上的害虫开始消退,此时核桃树上开始发生食叶害虫,步骤(6)中所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从玉米上转移到核桃树上继续捕食核桃树上的害虫;
(8)第二次转移,每年10-12月份,随着核桃树上的害虫数量减少,云南松上的害虫开始出现,此时步骤(7)中的捕食性蝽类昆虫及其自然繁殖的子二代逐渐从核桃树转移到云南松上继续捕食云南松上的害虫;
(9)昆虫归网,次年3月以后,云南松上的害虫逐渐减少,此时按照步骤(4)中所述的林间培育的方法将林间存在的捕食性蝽类昆虫收入网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食性蝽类昆虫为蠋蝽和/或叉角厉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上的食叶害虫为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桃树上的食叶害虫为灯蛾、刺蛾、毒蛾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云南松上的害虫为松叶蜂,具体为南华松叶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区常年平均温度为15.6±2℃,地表月均温平均温度为13.4±1℃,其地表最低温度≥-0.4℃,地表最高温度为≤13.8℃。
CN202211681752.X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Active CN115885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1752.XA CN115885939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1752.XA CN115885939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5939A CN115885939A (zh) 2023-04-04
CN115885939B true CN115885939B (zh) 2024-05-17

Family

ID=8649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1752.XA Active CN115885939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593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2048A (zh) * 2019-08-20 2019-11-12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蠋蝽生物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方法
CN112385608A (zh) * 2019-08-19 2021-02-23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一种蠋蝽的饲养方法
WO2022063988A1 (en) * 2020-09-24 2022-03-31 Agrobío, S.L.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rearing predator insects
CN114271134A (zh) * 2021-12-15 2022-04-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土沉香害虫黄野螟的方法及应用
CN115152704A (zh) * 2022-08-04 2022-10-11 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 一种天敌释放方法及其在防治害虫方面的应用与玉米大田害虫防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5608A (zh) * 2019-08-19 2021-02-23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一种蠋蝽的饲养方法
CN110432048A (zh) * 2019-08-20 2019-11-12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蠋蝽生物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方法
WO2022063988A1 (en) * 2020-09-24 2022-03-31 Agrobío, S.L.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rearing predator insects
CN114271134A (zh) * 2021-12-15 2022-04-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土沉香害虫黄野螟的方法及应用
CN115152704A (zh) * 2022-08-04 2022-10-11 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 一种天敌释放方法及其在防治害虫方面的应用与玉米大田害虫防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5939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ijsbers et al. Dynamics and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woody species in farmed parklands in the Sahel region (Province of Passore, Burkina Faso)
Ferrero et al. Biological control of Tetranychus evansi Baker & Pritchard and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by Phytoseiulus longipes Evans in tomato greenhouses in Spain [Acari: Tetranychidae, Phytoseiidae]
CN101810120B (zh) 杨梅生态调控方法
CN104255355A (zh) 一种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的载体植物系统
CN111567484A (zh) 悬置米蛾幼虫容器提升野外褐带卷蛾茧蜂种群数量的方法
JP2007297293A (ja) 生物農薬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害虫防除方法
Sharma Lac insects and host plants
CN102812928A (zh) 一种麦蒲螨的繁育方法
Walker Observations on sunflower insects in Kansas
CN115885939B (zh)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CN114651793B (zh) 暗黑赤眼蜂的人工养殖及利用其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方法
CN113261460B (zh) 一种樟树樟巢螟虫害的防治方法
CN102090377A (zh) 一种桑天牛田间接虫饲养的简易方法
Theurkar et al. New laboratory culture method for white grub national pest, India
Hsiao Forest entomology in China—a general review
Salom et al. Balsam woolly adelgid
Pandey et al. Major insect pest associated with forest plantations in cold arid region, Ladakh of Jammu and Kashmir
CN109168804A (zh) 一种烤烟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预防方法
CN102845268A (zh) 一种基于蜂、蛙、灯的水稻生产集成方法
CN209749306U (zh) 一种莲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物模型
Patel Biointensiv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for Horticultural Crops of Arid Region
CN116114661B (zh) 一种生物防治青海草原毛虫的方法
Palumbo et al. Melon insect pest management in Arizona
Dunn et al. Host specificity of Psylliodes chalcomera, a candidate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musk thistle
CN118786967A (zh) 一种南京刷盾跳小蜂饲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